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相同

C.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D.A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2.如图甲、乙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3.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

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3

mg和

3

mg

μB.

1

2

mg和3mg

C.1

2

mg和

1

2

mg

μD.3mg和

1

2

mg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

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

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8.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

()

2f M m

M

+

B.

()

2f m M

m

+

C.

()

()

2f M m

M m g

M

+

-+D.

()

()

2f m M

M m g

m

+

-+

9.如下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1

1

m g

k B.

2

2

m g

k C.

1

2

m g

k D .

2

1

m g

k

10.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

11.近年来高楼坠物事故频发,若将高楼坠物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图像能基本反映高楼坠物下落时各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

A.B.

C.D.

12.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A.①②④⑤⑥B.①⑤⑥⑦⑧C.④⑤⑥⑦⑧D.①④⑤⑦⑧13.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爱因斯坦D.牛顿

14.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B.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15.某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表示52n x t t =+,其中x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1n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置在0m ,速度大小为5m /s

B .若1n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置在5m ,速度大小为4m/s

C .若2n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5m /s ,加速度大小为24m/s

D .若2n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大小为5m /s ,加速度大小为22m/s 1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 .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C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 .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17.如图所示,物体m 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 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

B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零

D .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18.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F 1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F 2,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F 1作用在物体上,F 2作用在斜面上

B .F 2的性质是弹力

C .F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D .F 1和F 2是与物体的重力等效的力,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

1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第2s 末的速度是8m/s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 2 C .第1s 内的位移是6m

D .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20.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二、多选题

2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2

π

α>

).现将重物向

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22.某升降机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 m 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绳子断开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

A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 m

B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5 s

C .落地速度的大小为10 m/s

D .落地速度的大小为30 m/s

2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 、m 的两个可看成质点的小球A 、B ,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小球A 由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小球B 由细线拴接于墙角的C 点,初始时刻,细线OA 与细线BC 垂直,细线OA 与竖直方向成37°角,若保持A 球位置不动,而将BC 线的C 端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前,细线OA 中的张力大小为3.2mg

B .移动过程中,细线OA 中的张力保持不变

C .移动过程中,细线BC 中的张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移动过程中,细线BC 中的张力逐渐增大

24.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1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s末的速度为2m/s

C.2s末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D.3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2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C用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B连接,且轻绳与桌面平行,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g

μ

B.要使物块A、B发生相对滑动,应满足关系

1M

m

μ

μ>

-

C.若物块A、B未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2Mmg M m

+

D.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为2mg

26.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而不会相撞,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有可能相遇两次

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可能不相遇

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两次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

27.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它们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做加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D.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28.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

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不变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水平力F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不一定变大

三、实验题

29.某同学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时,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l1,如图所示,l1=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3,4,5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N(g取9.8m/s2).要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还

需要测量的是______.从而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30.(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填“甲”或“乙”)

31.图甲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x及拉力大小F (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拉力大小F/N0.450.690.931.141.441.69

标尺刻度x/cm57.0258.0159.0060.0061.0362.00

(1)从图乙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___cm;

(2)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作出F与x的关系图象___;

(3)由图象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N/m、弹簧的原长为____cm.(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迹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点迹密集的地方说明振针打点速度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大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

(4)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A、B、C、D、E五个计数点,测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由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②当打计数点D时小车的瞬时速率为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3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发动后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2)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34.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轿车速度为v1=40m/s,货车的速度为v2=24m/s,轿车在与货车相距x0=31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200m才停下来.运动过程中两车均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后货车继续以v2=24m/s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2=2.5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2=2m/s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不相撞,在轿车给货车发出信号后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多少米?

35.有一个质量为m=15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1=30N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 10N/kg),则: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若物体静止时改用水平拉力F2=20N 作用于该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改用水平拉力F3=60N 作用于该物体上,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6.A、B两车在一直线上向右运动,B车在前,A车在后。A车的速度大小为v1=10m/s,B 车的速度大小为v2=2m/s,当A、B两车相距x0=15m时,B车开始加速,加速度大小为

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B两车两次相遇所用的时间。

(2)第二次相遇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首末位置距离相等,知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

B.三个质点到M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故瞬时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由于路程不相等,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率不相同,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的方向为位移方向,而瞬时速度方向为各点的速度方向,故平均速度方向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乙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都是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位移时间图象中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都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路程相等,故B错误;

C.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正确;

D.0~t2时间内,丙车的位移小于丁车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所以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

3.B

解析:B 【解析】

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没有只受重力作用的环境,只能根据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结论,B 对;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详解】

A 、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 错误。

B 、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B 正确。

C 、力、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故C 错误。

D 、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路程和时间是标量,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关键要知道矢量与标量的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作出受力图如图所示。

将重力沿斜面方向及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则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摩擦力

1sin302f F mg mg =?=

支持力

3cos30N F mg =?=

故选D 。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辽宁舰”航母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看成质点的,如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故A 错误,D 正确;

B .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 错误;

C .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没有动作了,故C 错误。 故选

D 。

7.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而在前2s 内,运动方向没有变化,故A 错;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2秒末斜率不变,所以加速度不变,故B 错;前两秒内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故质点位移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C 错;同理,由图象面积可以知道,第4秒内和第5秒内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D 正确. 考点:运动学图象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木块分析得:

2f Mg Ma -=

解得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

2f

a g M

=

- 对整体分析得:

()()F M m g M m a -+=+

联立解得:

()

2f m M F M

+=

A.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

B.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将起始状态的两木块作为整体受力分析,求出起始状态时下方弹簧的弹力.待上面木块离开弹簧时,对下面木块受力分析,求出终了状态时下方弹簧的弹力.根据胡克定律求出两状态下弹簧的形变量,然后据几何关系求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 【详解】

将起始状态的两木块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可得下方弹簧的弹力212()F m m g =+,则起始时,下方弹簧的压缩量21222

()F m m g x k k +=

=.待上面木块离开弹簧时,上方弹簧弹力为零,对下面木块受力分析,可得下方弹簧的弹力22F m g '

=,则终了时,下方弹簧的压缩

量2222

F m g x k k '=='.由几何关系得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12m g x x x k ?='=-.故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M 、m 相对静止,对整体分析知,整体受总重力和地面给的支持力,处于静止状态;对物体m 受力分析,则m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最后对M 受力分析,受重力、m 对它的垂直向下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地面对M 有向上的支持力,因墙壁对小车不会有力的作用;则M 共受到4个力.故B 项正确,ACD 三项错误.

11.C

解析:C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2

12

h gt =

,则x-t 关系应为曲线,选项AD 错误;因a=g ,则选项B 错误;因v=gt ,则选项C 正确;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

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都是矢量;路程、时间、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们是标量;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3.A

【解析】

【分析】

【详解】

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否则物体的运动性质无法确定,故A错误.

B.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故B错误.

C.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宇宙飞船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正确;

D.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汽车的形状与重心的位置都与翻倒危险的可能有关,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1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若n=l,则x=5+2t,可知速度为v=2m/s,恒定不变,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置在5m,速度大小为2m/s;故A错误,B错误。

CD.若n=2,则x=5+2t2,可知速度为v=4t(m/s),加速度为a=4(m/s2),所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0,加速度大小为4m/s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弹力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物体要相互接触,二是接触面要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说相互挤压)。故A项错误。

B: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故B项正确。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项错误。

D: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故D项错误。17.D

解析:D

【分析】

【详解】

C.因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始终为零不变,选项C错误;ABD.开始时,物体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当施加力F后,由平衡知识可知

Fcosθ+f=Gsinθ;F增大时,f先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加,故D正确,AB错误。

故选D。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为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F1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F2是使物体下滑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力.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详解】

AD.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与摩擦力.而F1、F2是重力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实际受到的就是重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以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F2是使物体重力紧压斜面的分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根据平衡条件,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等,所以BC不符合题意;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第1s内的平均速度.

【详解】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a=

86

1

v

t

-

=m/s2=2m/s2,

根据v=v0+at得,v0=v-at=6-1×2m/s=4m/s.故A错误,B正确;第1s内的位移

x=v 0t+1

2

at2=4×1+

1

2

×2×1=5m,则平均速度

5

5/

1

x

v m s

t

===.故CD错误;故选B.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中“上涨”类比为速度增大,“减缓”类比为加速度减小,所以“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即速度增大,加速度减

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

21.A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OM绳上拉力F2,MN上拉力F1,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在F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MN上的张力F1逐渐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OM绳上拉力F2,MN上拉力F1,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在F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MN上的张力F1逐渐增大,OM上的张力F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D正确;B、C错误.

22.AD

【解析】

【分析】

气球和重物一起以10m/s的速度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详解】

物体上升过

解析:AD

【解析】 【分析】

气球和重物一起以10m/s 的速度上升,当到达一定高度后,绳子断开,物体与气球脱离,这个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详解】

物体上升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v 02=2(-g )h ,解得

2201052210

v h m m g ===;故物体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m ,故A 正确;根据位移时间

关系公式,有:h =v 0t ?

12gt 2,代入数据得:-40=10t-1

2

×10×t 2,解得:t=4s 或者t=-2s ;故B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v=v 0-gt=10-10×4=-30m/s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AD .

23.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

如图所示,将A 、B 视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在重力,AO 绳子拉力和BC 绳子拉力作用下三力平衡, A .由三角形

解析: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

如图所示,将A 、B 视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在重力,AO 绳子拉力和BC 绳子拉力作用下三力平衡,

A .由三角形法则知,三力首尾相连应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如图

此时

sin 37 2.4BC T G mg =??=总 , cos37 3.2AO T G mg =??=总,

故A 正确;

BCD .根据题意,在移动过程中,绳OA 方向保持不变,而C 端逐渐向左移动,整个过程中系统始终保持平衡,利用三角法则,如图所示

可以得出在移动过程中,T BC 逐渐变大,而T AO 逐渐变小,即B 、C 错误,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D 。

24.B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0~1s 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s 内速度变化量为:△v=1m/s,由于初速度为v0

解析:B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0~1s 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A 错误;

B .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s 内速度变化量为:△v =1m/s ,由于初速度为v 0=1m/s ,故1s 末的速度为2m/s ,故B 正确;

CD. 0~3s 内速度的变化量:△v =-1m/s ,则3s 末物体的速度为0,所以0~3s 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3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 错误,D 正确。

25.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 受到的最大合外力为μMg,则A 的最大加速度:

a=μMg/M=μg

故A正确;

B. 当A的加速度恰好为μg时,A、B发生相对滑动,以A、B、C系统为研究对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受到的最大合外力为μMg,则A的最大加速度:

a=μMg/M=μg

故A正确;

B. 当A的加速度恰好为μg时,A、B发生相对滑动,以A、B、C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M+m)μg

解得:m= 2

1

M

μ

μ

-

,要使物块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物块C的质量至少为

2

1

M

μ

μ

-

,故B

错误;

C. 若物块A、B未发生相对滑动,A、B、C三者加速度的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2M+m)a

对A:

f=Ma

解得:f=

2Mmg

M m

+

,故C正确;

D.C要向下做加速运动,C处于失重状态,绳子的拉力:T

N T

故D错误;

26.BD

【解析】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知两车可能不相遇,可能相遇一次,但是不可能相遇两次.故A错

解析:BD

【解析】

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知两车可能不相遇,可能相遇一次,但是不可能相遇两次.故A错误,B正确.若乙车在前,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然后甲车在前面,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可能乙车速度减为零时还未追上甲车,故C错误.若乙车在前,

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速度相等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则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者不会再相遇.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速度相等前后两车的速度大小关系,结合之间距离的变化分析判断.

27.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甲的速度越来越慢,乙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即两者都做减速运动,A错误;

B.甲的位移在增加,乙的位移在减小,故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甲的速度越来越慢,乙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即两者都做减速运动,A错误;

B.甲的位移在增加,乙的位移在减小,故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B正确;

CD.从图像中可得两者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反,所用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等,C错误D正确。

故选BD。

28.CD

【解析】

【分析】

【详解】

C.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则有:

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θ增大,则水平力F和绳子拉力T都随之变大;故C正确;

AB.选取物体A、

解析:CD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