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索引: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举例说明国际贸易对各要素所有者利益的不同影响决定他们对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自P41)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可知: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收入水平,共同要素的收入水平则不定,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水平会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例如:在英国走向自由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了关于《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地主阶级极力反对废除,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废除。原因就在于废除《谷物法》,允许廉价谷物进口,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场辩论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居中。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15.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对进口国来说,国际贸易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进口国进口竞争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因为商品的进口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消费者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生产者在产品价格下降之后减少了供应,供应小于需求的部分只能由进口加以弥补,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即商品的进口提高了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进口国总体来看,增加的福利比减少的福利要多,所以国际贸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对于出国来说,则正相反,国际贸易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生产者剩余,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口提高了出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水平,降低了出口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增加的比减少的多。所以,国际贸易使出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所以,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国际贸易不仅能带来静态利益,同时也带来了动态利益。国际贸易如同发动机,对经济的动态影响是广泛的。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开拓新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根据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出口的扩大,将引起出口部门收入增长,由此带动非出口部门的收入增加,通过消费和投资的乘数效应,将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

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新产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来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

当然,关税同盟的建立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特别是当关税同盟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时;关税同盟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经济增长可分为偏向进口的经济增长和偏向出口的经济增长。对于前者,由于该国经济增长了,进口量减少(假定仍需进口且出口国生产或出口保持不变),则世界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必然导致价格下降,从而使贸易条件有利于大国,大国的福利水平一定有较大的提高。对于后者,由于增长带来贸易条件的恶化,必然会抵消部分经济增长利益,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所享有。特别是,当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该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悲惨增长”。可用下图表示:C经济增长前的社会福利水平,C*为经济增长后的社会福利水平。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使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传统贸易理论那里,无论是建立在技术发展差异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理论,还是建立的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利益理论,它们都是建立的同一个经济学分析前提之上的,即以完全竞争为基本分析前提。但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暗含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这一命题改变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经济学命题,

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贸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相反各国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部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因而在这类国家之间,贸易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相互竞赛或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贸易有了更多的存在基础。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1)他认为古典学派的根本缺点是推行所谓“世界主义”而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他认为各国应针对自己的国情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了各国追求当前的最大利益,却没有考虑各国和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古典学派片面夸大了自由竞争的作用,否定国家干预经济过程的积极作用。其理论核心是生产力理论。他把生产力问题看成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问题。他认为生产力就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他说:“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2)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保护的目的是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保护的重点是有重要意义的幼稚工业;保护的手段是关税壁垒;保护的程度,他主张针对工业中的不同行业采取程度不同的保护措施;保护的期限,他认为保护期限过长将会出现保护低效率的结局,因此,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期限最长不应超过30年。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战略。

通过政府干预,本国企业更具有竞争力,从而将外国厂商挤出该竞争行业,使本国企业能够占领市场,较多地出口商品,最终获得垄断利润。当国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时,特别是当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的时候,无政府的支持将改变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决定企业生产的发展前途。然而,这种战略性的贸易政策是以对市场估计比较准确为前提的。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判断。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教材P126)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

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成员国相互贸易的利益会增加。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贸易转移带来损失,成员国贸易方向的转移意味着该成员国付出了较高的进口代价,政府也失去了关税收入。

各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基本出发点是:权衡本国参加关税同盟后的贸易创造效应是

否大于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条件是: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大,本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大,伙伴国与第三国或非成员国同种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小。

(2)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

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竞争效应,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竞争的激化;引进外资效应,有助于吸引来自第三国的直接投资;

某些负面效应:促进了新垄断的形成;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要求对外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特别是1986年以来,我国在贸易自由化,逐步减少政府干预和限制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主体表现在:(1)出口政策调整方面,取消了对出口商品的直接补贴,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出口商品中,非关税壁垒约束的领域逐渐减少;对出口商品实行保税或退税。(2)进口政策调整方面,多次调整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约束的商品范围。进入2000年,我国的关税水平已降至15%左右。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WTO的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

②贸易自由化原则;

③可预见原则;

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⑤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2)“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潮。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产品出口。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主要表现在:

1、作为新加入成员,可以直接从世界贸易组织中获益;

2、中国的纺织业将大大获益;

3、可以享受到世界贸易组织中实行的最惠国待遇和无歧视原则,改善贸易条件;

4、有助于改变目前国内地区封锁、人为分割市场的不合理状况。

挑战:

1.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由于市场开放而受到威胁;

2.国内金融、保险、内外贸等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比货物贸易更严峻的挑战;

3.改革尚未完成的国有企业还不具备参与大规模国际竞争的基本素质,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有待提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作用:为弱小的民族工业的成长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增强了经济成长的独立性;扭转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

该战略的消极作用:保护完好的市场环境抑制了企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使经济发展易产生高成本和低效率;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易造成市场信号扭曲,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产生结构失衡。

出口替代战略的积极作用:向世界开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本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使比较成本原则得以贯彻,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既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贸的不平衡状态。

出口替代战略的消极作用: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易受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影响;过分追求比较利益,不利于本国重要工业部门的发展;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若干重要经济部门的发展;经济运行易受债务危机困扰。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主要影响如下:

(一)对成员国内部经济贸易的影响:有利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自由化;加强了一体化组织的谈判力量;有助于成员国之间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促进了区域内的相互投资;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生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不利影响:加剧了成员国间市场的竞争,一些中小企业将遭淘汰;大企业会结成垄断组织,影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二)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有利影响: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加速了国际投资的发展。消极影响:影响成员国与非成员国间贸易的扩大;降低集团外国家在区域经济组织成员国中的地位;不利于区域外国家吸收外部投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有利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成员国间贸易活动自由开展,同时也不增加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这就使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利影响:区域性贸易集团的贸易政策背离了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性原则;背离了比较优势原则;背离了自由竞争原则;不利于多边贸易体制作用的发展。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发展中国家钉住汇率制度既有积极效果也有消极影响。其积极方面有:首先,钉住汇率制可以帮助本国对外贸易承担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于企业成长;其次,在发展中国家外汇缺乏情况下实行钉住汇率制可以防止出现汇率听凭市场摆布的困难局面;第三,钉住汇率有助于稳定与主要贸易伙伴正常贸易往来,促进经

济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采取钉住汇率制度也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钉住汇率制度的维持要求该国经济要与所钉住货币的国家经济运行保持同步,从而两国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也要相同,当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不同时,其各自的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都有将发生变动,影响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产生外汇黑市或外汇投机;其次,汇率的认为高估或低估不利于甚至可能破坏该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正常条件。一些国家为避免上述局限性也采取了一些折衷措施,如采取可调整的汇率制度,使汇率能够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

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自考P181)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贸易自由化必须建立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因为随着本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必然有大量的商品流入本国市场,如果在进口不断增加的同时,没有出口的增加,进口国为支付进口所需要的资金差额会不断增加,造成入不敷出。在此情况下,该国政府不得不限制进口,从而断送贸易自由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商品的大量进口可能挤垮国内竞争力比较弱的企业或产业,结果失业人数可能增加,当这些失业人口不能被出口行业的扩展所吸收时,退回到保护贸易的呼声或社会压力就会增高。为了使贸易自由化能够成为一个持久的政策选择,政府应该在实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减缓自由化带来的冲击,因此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在这种措施中,最简便的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

分析题

假定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粮食。判断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改善或恶化)

1.中东战争使石油供应紧缺。

2.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销售。

3.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4.俄罗斯农业歉收。

5.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桔的进口关税。

贸易条件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如果出口商品价格不变,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则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

1.石油供应紧缺,油价上涨,日本贸易条件恶化。

2.韩国扩展汽车生产能力,会导致国际市场上汽车价格下降,日本贸易条件恶化。

3.会使油价下跌,日本贸易条件改善。

4.农产品价格上涨,日本贸易条件恶化。

5.日本降低进口品价格,主要是影响国内市场的价格,对国际贸易条件一般不会产生影响。即贸易条件不变。(日本降低进口关税,必然导致进口量增加,如果进口量的增加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则日本的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南美美洲的贸易转移——1991年4月,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四个南美洲国家组成南方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对该区的贸易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巨大影响.四年之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增加了两倍。特别是,巴西的汽车替

代了来自其他地区的进口而独霸阿根廷市场。

请分析区内国家的福利变化。

在本例中,巴西获得的收益比较明显。增加了出口,特别是汽车产业作为规模效益非常明显的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成本。

但是,对阿根廷获得的收益却有可能是负的。对阿根廷的消费者而言,在成立共同市场之前,高价购买巴西以外国家生产的汽车,但政府获得了关税收入。在成立共同市场之后,阿根廷消费者可以获得相对便宜的汽车(即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但政府的关税收入也没有了。所以,就整个国家而言,整体的福利是下降的。总之,国家的福利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比较。当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则国家的福利往往可以得到改善。反之,国家的福利则受到损害。

卡玛计算机公司决定在巴西开设一家子公司。巴西的进口限制一直使该公司的产品无法打入巴西市场,但它也一直不愿意把自己的专利出售或转让给巴西的公司,因为这可能会最终会损害它在美国市场的技术优势。运用跨国公司理论,分析卡玛公司的决定。

跨国公司认为各种专利只有在跨国公司内部使用才能达到最大效用,当它转让或出售时候,由于贸易泄露和被他方模仿,因而使用减少,所以决定卡玛公司不愿意出售其专利。

“资本密集型工业产品的进口配额和资本设备的进口补贴,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用来创造制造业的工作机会。不幸的是,这些措施可能会造成城市的失业问题”。试对上面这句话进行解释。

发展中国家为了走进口替代道路,进口设备和限制进口,企图自己生产自己可以使用的产品。但是这使得发展中国家过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资本在一定的程度上,替代了一部分劳动从而使就业更加艰难,而使城市失业问题进一步严重。

假定英、法、美三个国家,其生产小麦的单位成本分别是8美元、6美元和4美元。

(1)英国进口小麦,每单位征收5美元的关税。

(2)英国进口小麦,每单位征收3美元的关税。

请分析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对比英国和法国结成关税同盟前后英国的福利变化。

(1)同盟前,由于英国征收的关税较高,法、美两国的小麦均不能进入英国市场,英国自己生产,造成比较大的扭曲。

同盟后,英国取消对法国征收关税,对美仍征收关税。显然,法国的小麦进入英国市场,英国不再生产小麦,减少了扭曲,从而增加了英国的社会福利。(形成了贸易创造效应)。

(2)同盟前,由于征收的关税不够高,美国的小麦仍然能够进入英国的市场,英国不生产小麦,尽管造成消费扭曲,但不会造成生产扭曲,同时英国政府获得税收。若将获得的税收返还给消费者,则可降低消费扭曲。

同盟后,英国仍然是从法国进口小麦,英国政府不能获得税收,英国消费者必须消费来自法国的生产成本较高的小麦,实际上是降低了福利。(形成了贸易转移效应)。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说明,结成关税同盟,并不一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假定某一国能源部门(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能源价格上涨,必然会使劳动从制造业部门流向能源部门,对于制造业部门的特定要素(假设为资本)而言,只能用于该部门,故资本——劳动比例上升,则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下降,即MPK是下降的。即使该部门产品的价格不变,但相对于能源部门,制造业部门的实际购买力更是下降了。

假设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核,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核;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核。另外,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切条件相同,其中,A 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试问两国的贸易如何进行?

首先,由于B国是劳动丰富的国家,且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所以B国在生产Y 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开放后,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由要素禀赋差异引起)

其次,由于X部门存在规模经济,两个国家不必生产所有产品,通过相互进出口,满足消费者需要。

最终贸易模式如下图,行业间和行业内贸易同时存在。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的差异小,那么贸易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以行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以行业间贸易为主。

46.试论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答: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由汇率的变化,或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加以自动调整,不需要国际间的货币或国际储备的流动。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在外汇市场上会表现为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从而使外汇的价格相对于本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这一方面可以起到鼓励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外汇需求方获得外汇的成本,当这种成本较大时,同样会抑制市场上对外汇的需求,同时鼓励外汇的供应。这一过程直到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实现时才能停止。其基本过程是:国际收支逆差-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进而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回复平衡。

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外汇的价格相对于本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本国货币的升值会起到抑制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的作用,结果外汇相对于本国货币又会恢复平衡。其过程是: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然而,由于各国希望自己的币值保持相对稳定,并非所有的外汇市场上与本国货币有关的不平衡都要通过货币的上浮或下浮来恢复平衡,有时也采取某种程度的干预。在此情况下,汇率就不是完全浮动的汇率了。浮动汇率制的一个重要的负面效应就是国际性通货

膨胀。如果一国因刺激经济导致本国货币供应过多,造成国际收支逆差,该国货币的自动贬值会修正这种国际收支逆差,不需要动用国际储备,也无须停止对经济的刺激活动。但是如果每个国家都这样,就会出现全球性的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的情况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索引: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举例说明国际贸易对各要素所有者利益的不同影响决定他们对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自P41)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可知: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收入水平,共同要素的收入水平则不定,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水平会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例如:在英国走向自由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了关于《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地主阶级极力反对废除,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废除。原因就在于废除《谷物法》,允许廉价谷物进口,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场辩论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居中。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15.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对进口国来说,国际贸易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进口国进口竞争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因为商品的进口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消费者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生产者在产品价格下降之后减少了供应,供应小于需求的部分只能由进口加以弥补,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即商品的进口提高了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进口国总体来看,增加的福利比减少的福利要多,所以国际贸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对于出国来说,则正相反,国际贸易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生产者剩余,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口提高了出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水平,降低了出口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增加的比减少的多。所以,国际贸易使出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所以,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第4章【圣才出品】

第1篇国际贸易理论 第2章世界贸易概览 2.1复习笔记 1.经济规模与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 (1)规模问题:引力模型 现实证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把整个世界贸易看成整体,可利用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来预测任意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引力模型方程式如下: 其中, T是i国与j国的贸易额,A为常量,i Y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j Y是j国的国 ij 内生产总值, D是两国的距离。引力模型方程式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 ij 贸易规模与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2)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 引力模型之所以能较好地拟合两国之间的实际贸易现状,其原因在于:大的经济体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大的经济体能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3)引力模型的应用:寻找反例 当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依照引力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时,就需要从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如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因素。事实上,这也是引力模型的重要用

途之一,即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 (4)贸易障碍:距离、壁垒和疆界 距离、壁垒和疆界对国际贸易有负面作用,会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大大小于根据引力模型所计算出的结果。另外,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这也是美国与其邻国的贸易量明显大于其和相同大小的欧盟的贸易量的原因之一。 2.正在演变的世界贸易模式 (1)世界变小了吗? 人们认为,现代化的运输和通讯可以超越空间距离的束缚,世界因此成了小“村落”。事实的确如此。但是,有时候政治的力量可以超过技术进步的作用,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及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等都严重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并且用了几十年才得以恢复。 (2)交易内容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制成品是主要的交换产品,所占比重最大。矿产品特别是现代世界不可或缺的石油依旧是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引人注目的是发展中国家已经从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主要的制成品出口国。另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凸显重要,并且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3)服务外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随之出现。服务外包也称之为离岸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现象,使得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4)旧规则依然可行吗?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考试重点

绝对优势: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的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单一要素模型,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李嘉图模型的中心含义是如果每个国家都能够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那么他们之间的贸易就会给每个国家带来利益,他的两个核心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和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至今仍能得到事实支持。 机会成本:是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有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经济决策中影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 要素比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指从资源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做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其内容是:各国的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自认就相对低一些,生产要素稀缺,其价格相对高一些。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出口偏向性增长:是指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出口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就是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偏向出口产品。 福利恶化性增长:是指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况。一国的出口偏向性增长可能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因此,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极强的出口偏向性,那么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抵消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的福利水平恶化。 出口补贴:是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或财政上的补贴。 动态收益递增:成本随着累计产量下降而并非随着当前劳动生产率的上升而下降的情形就是动态收益递增 倾销: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商品的行为。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的扩大而使单个企业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 边际收益: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均保持不变情况下,新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量。 幼稚工业论:认为新兴工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国家提供保护以免在外国强大的竞争下夭折,并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而逐步取消贸易保护,为自由贸易的实行创造条件。垄断竞争: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这种结构下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 价格歧视:一家企业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时,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价格的做法 完全垄断:完全排斥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由其自身内部引起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经济现象。 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种或类似产品的厂商都对出口产品制定一个低于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并进行双向贸易的现象。 行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同国家之间就同一产业的产品所进行的贸易。

国际经济学 案例分析

一、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1.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掀起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主张货币金银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证明,货币金银及贵重金属,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贵重金属的流入可以增强国家的国力,流出则是国家的损失,主张对贵重金属的流动进行经济干预以增加贵重金属存量。重商主义前期,重商主义这较为注重限制贵重金属的流出,而在重商主义流行的后期,重商主义更加注重重金属的顺差,此时的重商主义也被称为是贸易差额理论。 1.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的看法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产生国际分工,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从而产生了国际贸易。 每单位所需的劳动(小时) 酒棉布 英国 4 2 葡萄牙 2.5 5 两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情况 上图表示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分别所需的时间,及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为时间的倒数,分析出英国在生产棉布上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两国在生产上进行分工,分别生产其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同时向对方国家进口比国内原来生产的产品更为便宜的同类产品,这样两国的综合生产率就得以提高,同时资源也得到的更加合理的配置利用,两国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这样的绝对优势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两种产品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话,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重商主义的否定,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划下了历史新的一页,重商主义的没落,世界走向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1.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绝对优势的局限性,解释了在一个国家两种产品都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2)在一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可以再各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是在国与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3)商品在两个国家内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人为障碍 (4)假定没有运输成本 (5)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 (6)产品的夹着仅由其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决定 (7)两国的劳动数量是给定的,而且是被充分利用的,既不存在资源的闲置和剩余(8)当劳动力在两个部门之间相互转换时不存在机会成本 (9)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产品时相对于另外一个国家都具有比较优势 (10)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存在货币之间的交换,只有物物交换 劳动数量(小时/ 年)劳动生产率(单位/1小时) 酒棉布 英国1000 0.1 0.2 葡萄牙1000 0.5 0.25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集含答案

简答 1、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 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其构成要素: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 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 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6、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7、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的加价,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国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①减少了本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同时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但总体上经济福利水平降低。②影响了一国进口贸易规模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增加了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和阻止了对稀缺要素需求的下降。 8、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1)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而言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金融学基础知识

金融学基础知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金融学专业 目录 金融学 培养目标 金融学历史起源 金融学学科分支 就业前景深入分析: 一、商业性质银行 二、保险公司 三、金融业相关委员会 四、政策性银行 五、证券公司 六、投资公司 七、基金公司 八、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 课程优势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 入学条件 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1]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验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培养目标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文案

案例名称:蜡烛工的请愿 案例适用:比较优势理论 案例内容: 在重商主义哲学盛行时期,保护主义蔓延,被激怒的法国经济学家Frederic Bastiat(1801—1851年),通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压倒了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请愿的故事中,最成功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现摘录如下: 我们正在经受着无法容忍的外来竞争,他看来有一个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生产条件来生产光线,因此可以用一个荒谬的低价位占领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我们的顾客全都涌向了他,当他出现时,我们的贸易不再与我们有关,许多有无数分支机构的国内工业一下子停滞不前了。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 我们所请求的是,请你们通过一条法令,命令关上所有窗户、天窃、屋顶宙、帘子、百叶宙和船上的舷窗;一句话,所有使光线进入房屋的开口、边沿、裂缝和缝隙,都应当为了受损害的工厂而关掉。这些值得称赞的工厂使我们以为已使我们的国家满意了,作为感激,我们的国家不应当将我们置于一个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之中……仅仅因为或部分因为进口的煤、钢铁、奶酪和外国的制成品的价格接近于零,你们对这些商品的进口就设置了很多限制,但为什么,当太阳光的价格整天都处于零时,你们却不加任何限制,任它蔓延? 如果你们尽可能减少自然光,从而创造对人造光的需求,哪个法国制造商会不欢欣鼓舞?如果我们制造更多的蜡烛,那就需要更多的动物脂,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牛羊,相应,我们会见到更多人造草场,肉、毛、皮和作为植物生产基础的肥料。 案例评析: 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国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生产率的产品,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使世界福利增大。通过贸易使得各国获利。 案例中当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进口产品会威胁本国产业,进口限制可以保护国家利益。因此政府应当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的进口。而比较优势理论有力的压倒了贸易保护主义者。巴斯底持在1845年虚构的法国蜡烛工人的故事更有力的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可以看作是能高效生产太阳光的厂商,生产成本为0。由于有了这个“厂商”使得国内“太阳光”厂商失去了国内市场,倘若没有太阳,国内会生产并出口人造光。根据贸易保护主义,太阳光威胁到了国内人造光市场,应该禁止使用太阳光。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会禁止使用太阳光,而自己进行生产。原因就在于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该国应该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太阳光。一国的资源是有限的,该国停止生产“太阳光”会节约资源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商品。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 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 案例适用: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案例内容: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利坎特省,人口约20万的埃尔切市,一直为欧洲的鞋业中心之一,鞋业作坊有六七百家之多,依靠发展制鞋业一度富庶。中国鞋商1998年才正式进入埃尔切市,由于中国产的鞋子款式、设计制作美观新颖,再加上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该市由华侨华人开的鞋业公司、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已增至60多家。在西华人鞋商的销售额占当地的20%左

国际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包括两种具体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广义的国际收支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 二、简答题 试画出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答:出口贫困化增长,是指某国的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地增长,但结果不仅使该国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而且该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也出现下降,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贸易条件变化前,该国生产均衡点为A,消费点为C;由于该国传统出口产品X 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使得该国贸易条件恶化,此时,生产点变为A’,消费点变为C’。由图中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该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使得它的福利水平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成为“出口贫困化增长”。 产生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主要有:(1)该国在该种出口产品的出口量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当其出口大幅度增加时,会导致世界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大幅下跌。(2)该种产品的需求国的需求弹性很低,当产品价格降低时,需求是并不会相应大幅增长。(3)该国经济结构十分单一,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时候也不能压缩出口,而是进一步扩大出口量从而保持一定的出口收入。 试说明国际贸易中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 答:这是解释列昂惕夫反论的观点之一,它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是劳动密集生产过程的产品,而在美国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也就是大机器和高效化肥生产的产品。所以,同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国外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国内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 即如果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替代弹性差异很大,以至于两种等产量曲线相交两次,那么,可能产生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的现象。即一种产品在A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B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就无法根据H-O的模式预测贸易模式了。

《国际金融学》学习指南

《国际金融学》学习指南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对开放经济的认识,理解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相互关系,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的技巧;了解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力争把握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沿走势,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国际金融的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金融类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一、了解与本门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源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能系统展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料,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自学,都需要文字教材,因此可以多阅读课本以外的国际金融教材,重点可参考: [1]马君潞,陈平,范小云.国际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张礼卿.国际金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杨长江,姜波克.国际金融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美)托马斯.A.普格尔(Thomas A.Pugel).国际金融(第14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课程网站。湖南大学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讲义、学习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案例库、实训项目等,可以帮助学生自学与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3.其他网站。各种金融学习网站与财经类新闻,及时掌握市场的金融动态,大量阅读金融时评,并逐步尝试将课本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试图解答现实中的金融问题,并了解目前的金融市场。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9版教材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Organiza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ttern of Trade How Much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Chapter Overview The i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bo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o provide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an instructor to motivat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e front pages of newspapers, the covers of magazines, and the lead reports on television news broadcasts heral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U.S. econom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interdependence may als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purchases of imports of all sorts of goods, their person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dislocat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 through travel abroa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ene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many key events that shape ou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history, these events includ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ramatic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followed by its rapid depreci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of the 1980s and the Mexican crisis in late 1994;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s for industry 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ion broadly voic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more vocally espo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began in East Asia in 1997 and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highlighted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national economies are linked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nections. These global linkages have been highlighted yet agai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protests at global economic meetings and a rising wave of protectionist rhetoric have highlighted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text material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such events occur.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梳理

国际经济学知识点考试版梳理

————————————————————————————————作者:————————————————————————————————日期: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知识点梳理 【考试版】整理者:李登卫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1国际经济学研究以独立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2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4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 ○5国际经济学建立在徽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 ○6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2.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1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 ○2有助于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3有助于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 ○4为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服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2.商品的名义价格和相对价格:名义价格以某些货币表示的,未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的价格;相对价格是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4.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5.要素密集度:是指在生产一定产量的某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 二.问答题 1.国际贸易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1国际贸易的原因 ○2国际贸易的结构 ○3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2.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答: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3.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答: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1.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 国有120名劳动力,B 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 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 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 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 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 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 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而B 国为,所以B 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 本低于A 国,B 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2.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 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和小麦的产量。 (2)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 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 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 时间? (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 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思路: (1) 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2) 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 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 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 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 出口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88=12 小时的劳动时间。 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 产品,节省了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 (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单位;中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 为800/4=200单位。 中国的福利水平从U 01上升到U 1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U 02上升到U 12,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上升了。 3.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 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 需要2小时,用图画出: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练习题(一)含答案word版本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练习题(一) 一、单选选择题(请从A、B、C、D中选一个正确答案) 1.不属于国际贸易当代理论的是__C______ 。 A.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B.战略政策贸易理论 C.技术差距论 D.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某国产商品价格为1000元,其中500元为进口原料(不征收关税),500元为新增价值,如果对同类进口货物征收20%的从价税,但对原料尽快免税,该关税的有效保护率为D________ 。 A.20% B.25% C.30% D.40%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包含_A_______项目。 ①货物②服务③收入④资本转移⑤投资⑥国际赠款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二、名词解释 1.绝对利益 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2.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3.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4.幼稚产业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5.提供曲线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6.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 7.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在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及

[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15.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C)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16.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B) A.印度尼西业 B.泰国 C.日本 D.韩国 17.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出国(D)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18.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C) A.富国与穷国之间 B.类似的高手入国家之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