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当代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当代思考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2卷总第50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22010(Vo l.12Sum No.50)

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当代思考

*

p陈宇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生产地域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与经济范畴的交集,是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为人类处理生产要素配置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发展提出新课题,可以为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58(2010)02-0289-02

生产地域分工(又叫劳动地域分工或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是区域经济和区位划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它的基本特征是/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生产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0。[1]389社会的生产地域分工状况反映着生态、经济、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2]12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

至从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生产规律的探讨中形成和发展了。这些学说富含协调与统筹的意蕴,为我们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钥匙。在当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进行研究与创新,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

人类对生产地域分工早有认识。从经济思想史演进的角度而言,对生产地域分工理论最早进行阐述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2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成本学说,这两个学说是为适应上升时期的自由资本主义开辟国际市场和贸易的需要而提出的。[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地域分工(包括区域分工)做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地域化的历史发展规律时提出了生产地域分工思想,并对该理论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其后列宁在他的早期著作5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中,对国内生产地域分工的形成、含义、特点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2]12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贡献

1.贡献之一)))以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构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建立在研究生态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以及它们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运动的基础之上。以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构建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贡献之一。

(1)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差异是生产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自然条件是结合在一起的。0[4]204建立在发挥区域自然条件优势基础上分工和相互之间的协作,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12

(2)社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各种条件的差异是生产地域分工的社会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的社会0。[3]363随着交换的扩大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必然越来越多地渗入了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在农业经济时代,自然禀赋的区域差异导致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劳动人口的非均衡分布,并产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成为产业革命或工业化改造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3]所以说,生态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的运动制约着人类的生产地域分工。

2.理论贡献之二)))生产地域分工原则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分析,概括出其中的生产地域分工原则,可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深刻内涵。

(1)产业部门地域设置合理化原则。由于客观上存在的地域差异,即区域分布的空间客观性,在不同地域生产同一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大不相同。经济活动者在决策时都在综合权衡生产成本、时长、收入水平以及其他方面。

马克思在5资本论6中提到:/如果由于原料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当地原料生产的扩大,又使人们从遥远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产地区去取得原料供给,而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给超过需求(而且是在原来的高价下超过需求),以致这种高价现在突然跌落下来。0[4]135马克思认为不同地区生产部门设置不合理引起价格的失衡。马克思指出:只有合理的设置产业部门,才能使得/农业、矿业、工业,总而言

*收稿日期:2009-11-15

作者简介:陈宇韬(1983-),男,广西贵港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之,一切生产部门将逐渐地用最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0[5]64这种生产区位理论体现了把自然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不同地区产品的生产需求状况,可以促使某项生产劳动不断向最有力的区域推进和集中。

(2)促进生态平衡与注重经济效益原则。生产地域分工是一种经济活动,其合理配置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恩格斯在16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区域发展中的矛盾。他在5反杜林论6中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布局不仅造成城乡对立,而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他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把工厂乡村变成工厂城市的同时,也/破坏了他自己运行的条件0。[6]335

恩格斯认为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通过/增加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0,/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失。0[6]335生产地域分工要遵循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才能避免/恶性循环0与/现代化矛盾0。这种观点完全体现了生产地域分工自然与社会两重属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3)协调地安排生产力原则。恩格斯认为生产地域分工/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0[6]336生产力作为一种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其对象物具有自然属性。因此,/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0需要考虑生产力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如何协调地安排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根据劳动力的条件调节产业设置与部门分工。在5资本论6第一章中马克思分析劳动强度的国民差别时有过这样一句话:/国家不同,劳动力的中等强度不同,有的地区高些,有的地区低些。0[8]614同时/投在殖民地各处的资本,他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高,也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0[9]264-265可见劳动力的空间差异性对产业部门设置的制约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面临的新课题

全球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使世界体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生产力进步的成果,这些变化是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所无法预见的。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发展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1.全球化视角下的马克思生产地域分工理论

全球化在马克思的时代已经初现端倪并迅猛发展。在5共产党宣言6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资产阶级在创造世界历史过程中的革命性作用给予肯定:/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0[10]276/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这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0[10]229所以说,对全球化的研究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应有之义。全球化对生产地域分工的影响是深远的。

(1)全球化使得生产地域分工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恩格斯认为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跨国界的生产地域分工逐渐兴起,/资本主义的工业已经使自己相对地摆脱了本身所需原料的产地的地方局限性。纺织工业所加工的原料大部分是进口的。西班牙的铁矿石在英国和德国加工;西班牙和南美的铜矿石在英国加工。每个煤矿区都把燃料供给远在国外的逐年扩大的工业地区。在欧洲的全部沿海地方,蒸汽机都用英国的、有的地方用德国和比利时的煤来发动。所以这样的社会..创造新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绰绰有余地超出那种从比较远的地方运输原料或燃料所花费的劳动。0[6]335-336

(2)由于国际贸易扩大,国家间生产地域分工更要考虑别的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协调与政府干预。在马克思的概念中,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既存在着相互依存,也存在着相互对立。例如,马克思写道:/保护关税制度再好也不过是一种无穷的螺丝0,/保护一个工业部门,同时也就直接或者间接损害别的一切部门。0[12]419所以对生产地域分工的研究不能忽略政府行为与政策水平。

(3)生产地域分工要考虑到经济风险。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 /整个国家的生产既不是用它的直接需要,也不是用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分配来衡量。因此,再生产过程,,取决于这些等价物在别国市场上的生产,取决于世界市场吸收这些等价物的力量和取决于世界市场的扩大。这样就生产了越来越大的失调的可能性,从而也就是危机的可能性。0[14]610因此,全球化的进程也伴随着经济危机出现、跨国公司兴起、国际协调强化等现象。

由此可看出,全球化把生产与消费、个别企业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矛盾关系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和更广的范围。我们面临生产地域分工的环境更加复杂,必须考虑国际环境、社会环境、产业聚集、资本积累、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人口因素、交通条件等等。把这些因素纳入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研究中,是在开放型经济实践中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途径。

2.科技发展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贯穿其经济思想的全过程。1850年,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出高度评价。他指出:/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结束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它的幼稚行为。0[14]427他进一步说明:/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的积累,就同劳动相对立而被吸收在资本当中,从而表现为资本的属性。0[15]210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已经使得自然资源的作用下降,从而使国际的生产地域分工打破了自然条件的局限,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分工体系。

同时,科技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并不是一种独立力量,科技发展应该具有生态维度,应以生态最优化原则代替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将不断解决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和交通问题以及政治机制问题,同时又不断创造了包括良好生态环境在内的社会全面需要。在当代,在科技发展视角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是对世界探索解决生态危机和谋求科学发展的理论贡献。

四、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解决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富含协调与统筹的意蕴,必将成为人类合理地处理生产地域分工问题的理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地域分工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有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根据全球化经济结构发展趋势,调整我国生产地域分工战略。当前,全球化下经济结构出现了产业在国际间大转移的发展趋势。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集中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的制造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纷纷向新兴的工业国家转移。由于科学技术所起的巨大作用,国际分(转第302页)

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在人民内部按照民主法制原则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同志式关系;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纠纷。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再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超越资本主义,要求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事业。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长期滞后、经济长期停滞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文化贫穷、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同样不是社会主义。不仅要摆脱贫困和落后,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物质的现代化,而且要摆脱愚昧,实现以高度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以及文化的现代化。因此,在坚持经济建设的同时,完善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t

参考文献:

[1][美]福山:历史的终结[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英]梅因: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9][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法]泰#德萨米:公有法典[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4]毛泽东选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

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接第290页)

工由过去的垂直分工发展到当今的水平分工占主导地位。

中国的沿海地区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心之一,这个地区国际制造业中心即将形成,应围绕现代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地区人力资源较丰富并且工业设施较完善,应侧重发展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且地广人稀,应更多发展原材料工业与能源工业。[16]125政府需要认真研究产业转变的趋势,以全球化的眼光调整我国生产地域分工战略。

(2)加强国际协调,促进生产地域分工合理化。全球化的生产地域分工把生产要素配置的范围扩大到国际范围,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各种国际间的摩擦,这种摩擦必须要通过/加强对话0来解决。由于各国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的磋商、调解与联合行动,是促进生产地域分工合理化必不可少的手段。

首先,国际间要加强的文化交流与人员交流。这种交流为生产地域分工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它受到地域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等区域因素影响降低。

其次,国际资源交流使得参与各方可以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的矛盾。通过在自然资源、资金、信息、政策合作等方面的协调,共同抵御国际经济风险。[17]263-264

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协调的高级形式之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国家间经济合作协调的条件大大改善,这更有利于生产地域分工的合理化。[17]263-264

(3)发展生态的生产地域分工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的运作是一个复杂过程。生产地域分工的合理性是将使得这一过程得到极大优化。人类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按照其内在发展的规律性进行能动的调控,促使经济要素配置的最优化,从而促使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充分得到发挥,最终协调发展生态、经济与社会。[18]t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樊万选,等.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社,1994.

[3]李福柱,刘曙光.马克思劳动协作观与产业地域分工的理论渊源辨析

[J].当代经济研究,2006(11).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4.

[7]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8]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1]张宇.马克思与全球化[J].教学与研究,2002(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6]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娜日斯,温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与现实发展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