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速度

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2.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C.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3.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4.在变速运动中,瞬时速度的含义为:()

A.其大小表示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B.它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

C.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为标量。

D.瞬时速度可能与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5.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B.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不相同

C.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都是不变的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

7.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C.只有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D.瞬时速度是矢量,某时刻速度方向就是此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11. 下列所列的几个速度中不是指瞬时速度的是:()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1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2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量是(AC为圆的直径):()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

1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此物体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

A.可能等于v1 B.不可能等于v2 C.可能等于2v1 D.可能大于2v2

15.一辆汽车先以速度V1匀速行驶了甲、乙两地的2/3,接着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余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V1V2/(2V2+V1)

B.(2V1+V2)/6

C.(V1+V2)/2

D.(2V1+V2)/2

16.某人在100m赛跑中,跑完全程时间的中间时刻6.25s时的速度为7.8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9.2m/s,则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A.8.5m/s

B.7.8m/s

C.8m/s

D.9.2m/s

17.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竞赛中,测得他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3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9.5m/s B.10.3m/s C.9m/s D.10m/s

18.一位小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50 m处的速度为6 m/s,16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整个跑步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是:( )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19.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

A.90km/h B.56km/h C.35km/h D.32km/h

20.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21.运动会上, 运动员在标准400m跑道的第一道上比赛, 按规定跑完1500m, 则运动员的位移的大小是:()

A.100 m B.1500 m C.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2.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园,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A→B→C→O→A→D→C进行,最后到达C点,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路程S 路=他所通过的位移大小S位=——

柴油机速度特性实验

柴油机外特性实验 一、速度特性 在喷油泵供油拉杆(或齿条)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当增加负荷使转速 降低时,柴油机各有效性能参数M e 、P e 、g e 、η e 等随转速n的改变而变化的 关系,称为速度特性(图1所示)。 当油量限制在最大功率位置时,得到最大功率(或称全负荷)速度特性。通常叫做外特性。当油量限制在小于最大功率的位置时,就得到部分特性。由于功率标定有四种,所以全负荷速度特性也有四种。根据供油量限位的不同,分别称为15分钟功率速度特性,1小时功率速度特性,12小时功率速度特性,持续功率速度特性等。 速度特性反映了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随转速n变化的规律。通过全负 荷速度特性可以找出柴油机所能达到的最高性能指标以及对应于p emax 、M emax 和g emax 时的转速,并可计算出扭矩储备率μ值以评定柴油机克服超负荷的能力。通过部分特性还可以看出不同工况时耗油率的变化规率及其所对应的转速,可全面衡量不同用途的柴油机适应变工况运转的性能,从而确定最有利的转速范围。 图1 JB485柴油机速度特性曲线

二、实验目的 掌握柴油机外特性的实验方法,绘制外特性曲线,了解柴油机供油量不变的情况下,各项性能参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三、实验设备 ? 本实验在CAC44电力测功机试验台架上进行,试验发动机为R190M柴油机。 四、实验工况 ? ?在标定工况下进行:7.7KW/2300r/min。 ? ? 五、实验步骤 1、起动发动机暖车,使机油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保持不变; 2、调整柴油机使其在标定工况下稳定运转,发动机转速2300r/min,发动机扭矩32N.M,然后将发动机台架控制模式转为n/P模式, 试验过程中固定发动机油门位置不变; 3、依转速为测量点,在柴油机工作转速范围内,通过测功机控制发动机转速,使柴油机运转在2300r/min、2200 r/min、2000 r/min、1800 r/min、1600 r/min、1400 r/min等转速下; 4、试验时在每一个工况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测定发动机转速n、扭矩 M e 、功率P e 、油耗g e 、机油温度t 1 、排气温度t r 、环境温度t 2 、环境相对湿度Φ等 各项参数; 5、各工况点测试完毕后卸下发动机负荷,怠速运转发动机一定时间后停机; 6、关掉电源、水源、整理数据,清理实验环境。 ? 六、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 3、简述实验步骤; 4、实验数据记录表; 5、绘制曲线; 6、实验结果整理分析讨论;

关联速度的分解

“关联”速度的分解 在高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中,学生常对该如何分解速度搞不清楚、或很难理解,其主要原因是无法弄清楚哪一个是合速度、哪一个是分速度.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就是合速度的方向,然后分析这个合速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以确定两个分速度的方向. 一、绳、杆连接的物体 绳、杆等连接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两端物体的速度通常是不一样的,但两端物体的速度是有联系的,称为“关联”速度.关联速度的关系——物体沿杆(或绳)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因此,求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绳连物体的速度为合速度,然后将两物体的速度分别分解成沿绳方向和与绳垂直方向,令两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相等即可求出. 例1.如图1-1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 运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前进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解析:绳子牵引物体的运动中, 物体实际在水平面上运动,这个运动就是合运动,所以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v 物是合速度,将v 物按如图1-2所示进行分解.其中:v =v 物cos θ,使绳子收缩,v ⊥=v 物sin θ使绳子绕定滑轮上的A 点转动,所以v 物= cos v . 例2.一根长为L 的杆OA ,O 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 ,靠在一个质量为M ,高为h 的物块上,如图2-1所示,物块以速度v 向右运动,试求当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小球A 的线速度v A ? 解析:选取物与棒接触点B 为连结点,B 点的实际速度(合速度)也就是物块速度v ;B 点又在棒上,参与沿棒向A 点滑动的速度v 1和绕O 点转动的线速度v 2,因此,将这个合速度沿棒及垂直于棒的两个方向分解. 由速度矢量分解图得v 2=v sin θ,设此时OB 长度为a ,则a =h /sin θ,令棒绕O 点转动角速 图1-1 图1-2 图2—1 图2—2

第五讲 关联速度

第五讲关联速度 所谓关联速度就是两个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的速度.比如一根杆上的两个速度通过杆发生联系,一根绳两端的速度通过绳发生联系.常用的结论有: 1,杆或绳约束物系各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在同一时刻必具有相同的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 2,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必定相同,沿接触面切向的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相同. 3, 线状相交物系交叉点的速度是相交双方沿对方切向运动分速度的矢量和. 4,如果杆(或张紧的绳)围绕某一点转动,那么杆(或张紧的绳)上各点相对转动轴的角速度相同· 类型1 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的三个质点A、B、C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已拉直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AB和BC连接,∠ABC=π-α,α为锐角,如图5-1所示.今有一冲量I沿BC方向作用于质点C,求质点A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图5-1 图5-2 类型2 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缠在圆筒上,圆筒半径为R,放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光滑斜面上,如图5-2所示.当绳变为竖直方向时,圆筒转动角速度为ω(此时绳未松弛),试求此刻圆筒轴O的速度、圆筒与斜面切点C的速度。 类型3 直线AB以大小为v1的速度沿垂直于AB的方向向上移动,而直线CD以大小为v 2的速度沿垂直于CD的方向向左上方移动,两条直线交角为α,如图5-3所示.求它们的交点P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图5-3图5-4

以上三例展示了三类物系相关速度问题.类型1求的是由杆或绳约束物系的各点速度;类型2求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类型3则是求相交物系交叉点速度.三类问题既有共同遵从的一般规律,又有由各自相关特点所决定的特殊规律,我们若能抓住它们的共性与个性,解决物系相关速度问题便有章可循. 首先应当明确,我们讨论的问题中,研究对象是刚体、刚性球、刚性杆或拉直的、不可伸长的线等,它们都具有刚体的力学性质,是不会发生形变的理想化物体,刚体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恒定不变的;任何刚体的任何一种复杂运动都是由平动与转动复合而成的.如图5-4所示,三角板从位置ABC移动到位置A′B′C′,我们可以认为整个板一方面做平动,使板上点B移到点B′,另一方面又以点B′为轴转动,使点A到达点A′、点C到达点C′.由于前述刚体的力学性质所致,点A、C及板上各点的平动速度相同,否则板上各点的相对位置就会改变.这里,我们称点B′为基点.分析刚体的运动时,基点可以任意选择.于是我们得到刚体运动的速度法则:刚体上每一点的速度都是与基点速度相同的平动速度和相对于该基点的转动速度的矢量和.我们知道转动速度v=rω,r是转动半径,ω是刚体转动角速度,刚体自身转动角速度则与基点的选择无关. 根据刚体运动的速度法则,对于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的刚性杆或不可伸长的线绳,每个时刻我们总可以找到某一点,这一点的速度恰是沿杆或绳的方向,以它为基点,杆或绳上其他点在同一时刻一定具有相同的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与基点相同的平动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结论1 杆或绳约束物系各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在同一时刻必具有相同的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 我们再来研究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的特征.由刚体的力学性质及“接触”的约束可知,沿接触面法线方向,接触双方必须具有相同的法向分速度,否则将分离或形变,从而违反接触或刚性的限制.至于沿接触面的切向接触双方是否有相同的分速度,则取决于该方向上双方有无相对滑动,若无相对滑动,则接触双方将具有完全相同的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结论2 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必定相同,沿接触面切向的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相同. 相交物系交叉点速度的特征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交叉的两直线a、b,如图5-5所示,设直线a不动,当直线b沿自身方向移动时,交点P并不移动,而当直线b沿直线a的方向移动时,交点P便沿直线a移动,因交点P亦是直线b上一点,故与直线b具有相同的沿直线a方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介绍及解题方法

一、知觉速度与准确性的作用 知觉速度是指人们从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到人脑对此做出反应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主要是测查应试者对汉字、数字、英文字母等视觉符号细微特征及差异的快速而准确的辨别、比较、转移等的加工能力。应试者需综合自己的感觉、知觉、短时记忆等心理过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判断,方能完成此项任务。由于这类测验使用的材料都是文字或数字等视觉符号,所以又可称作“符号辨别测验”。而对这些符号进行快速准确的加工是秘书等文职人员的必备能力,因此又称其为“文书测验”。国家公务员,尤其是秘书等文职人员,每天面对的所要处理的基本材料大多是汉字、数

字、英文字母,对这些材料的基本特征和差异进行敏锐而细致的觉察和分辨是工作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设置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考查人的基本能力,为“择优汰劣”提供基本保证。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属于速度测验而非难度测验,也就是说,在这类测验中每一个题目都非常容易,只要认真仔细便能做出。但由于题目数量较大,且测验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对应试者而言要完成所有题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类测验中得分高低,基本上取决于做对题数目的多少。 二、知觉速度与准确性的内容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主要包括词表对照,字符替换,字符核对,数字定位,字符置换、计算与区间核对,字符双向替换,同符查找,数字核对等。 一、知觉速度与准确性的题型介绍 在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测验中,每次只使用三种左右的题型,共计60道题。题型与测试方式, 主要有如下几种: 1词表对照 在这一题型中,先呈现一个包含有12或15个词的词表,然后给出若干道试题,每道试题包含5个词,要求应试者将这5个词与词表比较,判断出有几个词是在词表中出现过的,出现过的词的个数就是该题的正

关于分子的速度分布

关于分子的速度分布 林诗俊 (新疆乌鲁木齐建设路26号设计院,830002) 摘要:本文对分子系统的由分子密度引起的速度分布的变化对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随着分子密度的减小,分子的速率分布将偏离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同时给出了在分子密度极小的情况下,如非常稀薄的气体,求系统的平均温度的方法。最后,对随机局部高温热点现象作了一些粗略的数学描述。 关键词:随机脉冲涨落,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稀薄气体。 在《随机脉冲涨落的数学分析》[]一文中指出:“数学描述非常适合于稀薄气体,而对于稠密气体误差变大,对于液体只能做大概的描述,对于固体来说数学描述不适用,这时可以用《碰撞加速原理》中介绍的方法分析。”由于随机脉冲涨落属于分子系统中的非均衡分布,这就意味着对于稀薄气体的速率分布将偏离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气体越稀薄速率偏离麦克斯韦速度分布越远。本文将对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系统的速度分布进行讨论,尤其是对稀薄气体中速率分布的偏离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1[]2 我们知道,由固体,液体组成的分子系统在平衡态时是不遵循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的,原因之一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可忽略,原因之二是: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非常小,一般可以忽略,分子之间的碰撞为两个分子之间的碰撞的情况较少,往往是三个或多个分子同时相撞,由《碰撞加速原理》知,对于由固体和液体组成的分子系统,运动速度高的分子的速度是通过第二种碰撞加速形式获得高速的,多分子相撞将使被加速的分子每次碰撞速率的增量减少(一般是成几何级数的减少),多次碰撞累计的速率减少量就非常之大,这将使得由固体和液体组成的分子系统中高速运动的分子不仅非常稀少,而且,在相同温度下速度也比气体分子系统的小的多。同理分布在速率低端的分子数也相应减少,由于系统的总能量不变,两种情况下必然使系统的分子的速率向中速率(最可几速率或平均速率等)集中,尤其是速率高端的分子向中速率集中的最明显,与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比较,由固体和液体组成的分子系统的速度分布图应该是:最可几速率相对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右移,集中在中速率附近的分子数增多,而高速率部分大大减少,图形更接近正态分布图形。附图一中虚线所示为这种情况下的示意图(图中实线为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固体和液体的速度分布规律的数学描述具体为何有待讨论。 对于气体分子系统,当分子的密度很大,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比起分子的有效直径来说处于相同数量级时,可以认为其速度分布规律与液体相当。当分子的密度减少到平均自由程比有效直径大到一至几个数量级时,这时分子之间的碰撞基本上是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分子之间通过碰撞可以获得的高速率运动的分子的速率和分子数都达到最大,这时分子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15343933.html,

职业生涯规划常用测试工具

职业生涯规划常用测试工具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 职业规划,常常需要搜集大量有关自我素质和态度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才能够作出职业规划方面的决策。这些素质包括你的价值观、兴趣、个性因素、天赋或才能、生活方式或偏好以及任何弱点或缺点。你如果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确立有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最基本的是要了解,下面是几个测试价值观、兴趣、个性、才能的主要工具。 一、职业价值观测试工具 1、埃德加?施恩(Edgar Schein)职业锚测试 施恩引入职业锚概念,是为了认清各种不同的工作倾向。人们自我感知的才能、动机和价值观等构成了人们对自身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又是人们自己的职业观念的核心。此外,职业锚也可为选择职业提供一种基础;因为人们在选择工作或组织时所作的决定,往往与对自己的看法相一致。但是,人们又只有通过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及实际考验,才能完全清楚、懂得他或她自己的职业锚到底应该在哪里。施恩根据自己对斯隆管理学院男性毕业生长期研究的结果,发现了8种类型的职业锚分。

2、WVI工作价值观问卷 WVI工作价值观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于1970年编制的,用来衡量价值观——工作中和工作以外的——以及激励人们工作的 目标。量表将职业价值分为3个维度: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外在报酬,共计15个因素。 工作价值观问卷是用来测量和工作满意状况有关的价值观。其实在一般价值观中已经包含工作价值观,只是不够具体细化。工作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体现。它对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工作价值的研究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3、罗克基价值观调查表 包括两种价值观序列(每个序列有18种价值观)。人们按照各种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作为指导原则的重要性对它们进行排序。第一序列包括“目的”价值观,或者说是与人们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什么有关的价值观;而第二序列则由“工具”价值观组成,即与其为人处世方式有关的价值观。该调查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按价值观的相对重要性排序,这表明人们必须依照他们自身内部的价值观体系来指导他们做出选择。

速度的分解

速度的分解 1.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物体A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A.v0sin θ B. C.v0cos θ D. 2.如图所示,重物M沿竖直杆下滑,并通过绳带动小车沿斜面升高。问:当滑轮右侧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重物下滑的速率为v时,小车的速度为: A.v sinθ B.v cosθ C.v/cosθ D.v/sinθ 3.如图所示,物体A以速度v沿杆匀速下滑,A用轻质细绳通过摩擦不计的定滑轮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当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时,B的速度为() A.v cosθ B.v sinθ C.v/cosθ D.v/sinθ 4.在岛上生活的渔民,曾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渔船拉到岸边。若通过人工方式跨过定滑轮拉船,使之匀速靠岸,已知船在此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则() A.绳对船的拉力逐渐增大B.船所受水的浮力保持不变 C.岸上人拉绳的速度保持不变D.岸上人拉绳的速度逐渐增大

5.A、B两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放在水平面上,现物体A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β时,如图所示.物体B的运动速度v B为(绳始终有拉力)() A.v1sin α/sin β B.v1cos α/sin β C.v1sin α/cos β D.v1cos α/cos β 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杆A,另一竖直杆B以速度v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从两杆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杆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分别为() A.水平向左,大小为v B.竖直向上,大小为v tan θ C.沿A杆斜向上,大小为 D.沿A杆斜向上,大小为v cos θ 7.有一竖直放置的T型架,表面光滑,两质量相等的滑块A、B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可看作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ω绕A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并带动套在固定水平杆OC上的小环M运动,AO间距离为h。运动开始时AB杆在竖直位置,则经过时间t(小环仍套在AB和OC杆上)小环M的速度大小为()

轮胎负荷及速度级别对照表

轮胎负荷及速度级别对照表( km /H) 速度符号 最高速度 速度符号 最高速度 E 70km/H Q 160 km /H F 80 km /H R 170 km /H G 90 km /H S 180 km /H J 100 km /H T 190 km /H K 110 km /H U 200 km /H L 120 km /H H 210 km /H M 130 km /H V 240 km /H N 140 km /H W 270 km /H P 150 km /H Y 300 km /H (ZR代表超出240 km /H) 2.负荷指数和承受能力的对照表. 标数承受负荷 标数承受负荷 标数承受负荷 70 335kg 90 600kg 110 1060kg 71 345kg 91 615kg 111 1090kg 72 355kg 92 630kg 112 1120kg 73 365kg 93 650kg 113 1150kg 74 375kg 94 670kg 114 1180kg 75 387kg 95 690kg 115 1215kg 76 400kg 96 710kg 116 1250kg 77 412kg 97 730kg 117 1285kg 78 425kg 98 750kg 118 1320kg 79 437kg 99 775kg 119 1360kg 80 450kg 100 800kg 120 1400kg 81 462kg 101 825kg 121 1450kg 82 475kg 102 850kg 122 1500kg 83 487kg 103 875kg 123 1550kg 84 500kg 104 900kg 124 1600kg 85 515kg 105 925kg 125 1650kg 86 530kg 106 950kg 126 1700kg 87 545kg 107 975kg 127 1750kg 88 560kg 108 1000kg 128 1800kg 89 580kg 109 1030kg 129 1850kg

喷油泵速度特性

实验四喷油泵速度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喷油泵试验台的结构、原理及用途,并掌物其操作方法。 2、了解柴油机的供油系统和喷油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掌物喷油泵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加深对喷油泵速度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条件 1、PSDW110-2喷油泵试验台一台 2、四缸U号高压油泵一台 三、实验原理 喷油泵速度特性:在喷油泵的油量控制调节机构(拉杆或齿条)位置不变时, 每循环供油量随转速的变化特性。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按内容逐项写清楚) 1、调节喷油泵转速,一人;转速调整应均匀。 2、记录喷油泵的供油量,一人;实验数据记录应准确无误。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将喷油泵的拉杆固定在最大位置,并保持不变。 2、起动喷油泵试验台,设定喷油泵的低压供油压力(0.2MPS)和温度 (25C)。 3、起动主轴电机,选择手动方式调节喷油泵的调速旋钮改变喷油泵的转速 (也可选择自动方式预先设定喷油泵的工作转速),测量在下列转速下喷油泵工作100 次循环的供油量: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r/min ,同一转速测量二次。 4、试验完毕后,做好保养清理工作,将实验数据记入柴油机喷油泵速度特性记录表(表五),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后即可离开实验室。 六、实验的重点或难点 1、实验数据的读取。

2、喷油泵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喷油泵禁止无油工作,其转速变化不能太快。 2、应尽量保证喷油泵喷出的燃油都要进入测试量筒内;读数时要保证燃油液面水平,等到量筒内的油沫消失之后再读数,避免测量误差。 八、思考题 1、做此实验时为什么要将喷油泵的油量控制机构(拉杆或齿条)的位置固定不 变?2、柴油机喷油泵的每循环供油量随转速的增加如何变化?为什么? 表五柴油机喷油泵速度特性实验记录表 签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____ 月___ 日

速度的关联讲解

所谓关联速度就是两个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的速度.比如一根杆上的两个速度通过杆发生联系,一根绳两端的速度通过绳发生联系.常用的结论有: 1,杆或绳约束物系各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在同一时刻必具有相同的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 2,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必定相同,沿接触面切向的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相同. 3,线状相交物系交叉点的速度是相交双方沿对方切向运动分速度的矢量和. 4,如果杆(或张紧的绳)围绕某一点转动,那么杆(或张紧的绳)上各点相对转动轴的角速度相同· 类型1 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的三个质点A、B、C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已拉直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AB和BC连接,∠ABC=π-α,α为锐角,如图5-1所示.今有一冲量I沿BC方向作用于质点C,求质点A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全国中学物理竞赛试题) 图5-1 图5-2 类型2 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缠在圆筒上,圆筒半径为R,放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光滑斜面上,如图5-2所示.当绳变为竖直方向时,圆筒转动角速度为ω(此时绳未松弛),试求此刻圆筒轴O的速度、圆筒与斜面切点C的速度.(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试题) 类型3 直线AB以大小为v1的速度沿垂直于AB的方向向上移动,而直线CD以大小为v2的速度沿垂直于CD的方向向左上方移动,两条直线交角为α,如图5-3所示.求它们的交点P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图5-3图5-4 以上三例展示了三类物系相关速度问题.类型1求的是由杆或绳约束物系的各点速度;类型2求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类型3则是求相交物系交叉点速度.三类问题既有共同遵从的一般规律,又有由各自相关特点所决定的特殊规律,我们若能抓住它们的共性与个性,解决物系相关速度问题便有章可循. 首先应当明确,我们讨论的问题中,研究对象是刚体、刚性球、刚性杆或拉直的、不可伸长的线等,它们都具有刚体的力学性质,是不会发生形变的理想化物体,刚体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恒定不变的;任何刚体的任何一种复杂运动都是由平动与转动复合而成的.如图5-4所示,三角板从位置ABC移动到位置A′B′C′,我们可以认为整个板一方面做平动,使板上点B移到点B′,另一方面又以点B′为轴转动,使点A到达点A′、点C到达点C′.由于前述刚体的力学性质所致,点A、C及板上各点的平动速度相同,否则板上各点的相对位置就会改变.这里,我们称点B′为基点.分析刚体的运动时,基点可以任意选择.于是我们得到刚体运动的速度法则:刚体上每一点的速度都是与基点速度相同的平动速度和相对于该基点的转动速度的矢量和.我们知道转动速度v=rω,r是转动半径,ω是刚体转动角速度,刚体自身转动角速度则与基点的选择无关. 根据刚体运动的速度法则,对于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的刚性杆或不可伸长的线绳,每个时刻我们总可以找到某一点,这一点的速度恰是沿杆或绳的方向,以它为基点,杆或绳上其他点在同一时刻一定具有相同的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与基点相同的平动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结论1 杆或绳约束物系各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在同一时刻必具有相同的沿杆或绳方向的分速度. 我们再来研究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的特征.由刚体的力学性质及“接触”的约束可知,沿接触面法线方向,接触双方必须具有相同的法向分速度,否则将分离或形变,从而违反接触或刚性的限制.至于沿接触面的切向接触双方是否有相同的分速度,则取决于该方向上双方有无相对滑动,若无相对滑动,则接触双方将具有完全相同的速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结论2 接触物系接触点速度的相关特征是: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必定相同,沿接触面切向的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相同.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12套练习题

第一套 第一部分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共60题,参考时限10分钟) 一、同符查找(1-35题) 1. ‰TFECZ PZ%FTH A. 1 B. 2 C. 3 D. 4 2. fgxts pgtwo A. 1 B. 2 C. 3. D. 4 3. T入羽i T习i入 A. 1 B. 2 C. 3. D. 4 4.定家洕侢逐洕侢定 A. 1 B. 2 C. 3. D. 4 5. 低氏纸丳研氏研串开民 A. 1 B. 2 C. 3. D. 4 6. or681:)@ 8%6xnt!( A. 1 B. 2 C. 3. D. 4 7. 真仒具直俱冄冃直俱仐具真 A. 1 B. 2 C. 3. D. 4 8. A. 1 B. 2 C. 3. D. 4 9. A. 4 B. 3 C. 2 D. 1 10. A. 4 B. 3 C. 2 D. 1 11. A. 1 B. 2 C. 3 D. 4 12.

A. 1 B. 2 C. 0 D. 4 13. A. 1 B. 2 C. 3 D. 0 14. A. 1 B. 2 C. 0 D. 4 15. A. 6 B. 4 C. 2 D. 0 16. DGCBHW KMBDF XRDQS A. 0 B. 1 C. 2 D. 3 17. A. 1 B. 0 C. 2 D. 3 18. A. 1 B. 3 C. 5 D. 7 19. 亚产亨亢京仄介亨亰仄产亜介亳 A. 2 B. 4 C. 6 D. 5 20. 9675421 167394 07913 A. 1 B. 2 C. 3 D. 4 21. 7OP83QR 0HJ854 3LJQ8R A. 1 B. 2 C. 3 D. 4 22. OB@DFK OBDE%K A. 1 B. 2 C. 3 D. 4 23. 7K94623 5TA618K A. 1 B. 2 C. 3 D. 4 24. 2JASDG89 QT9MNB06 A. 1 B. 2 C. 3 D. 4 25. W759ETZC 63NMTP8D A. 1 B. 2 C. 3 D. 4 26. T786X5ELP ME5TBWQA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刘贵华)整理

速度关联类问题求解·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一、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 1、一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时,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效果(v分、s分)互不干扰,即:独立性 2、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开始、进行、同时结束,即:同时性 3、合运动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总的运动效果可以相互替代,即:等效性 二、处理速度分解的思路 1、选取合适的连结点(该点必须能明显地体现出参与了某个分运动) 2、确定该点合速度方向(通常以物体的实际速度为合速度)且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3、确定该点合速度(实际速度)的实际运动效果从而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速度方向 4、作出速度分解的示意图,寻找速度关系 典型的“抽绳”问题: 所谓“抽绳”问题,是指同一根绳的两端连着两个物体,其速度各不相同,常常是已知一个物体的速度和有关角度,求另一个速度。要顺利解决这类题型,需要搞清两个问题: (1)分解谁的问题 哪个运动是合运动就分解哪个运动,物体实际经历的运动就是合运动。 (2)如何分解的问题 由于沿同一绳上的速度分量大小相同,所以可将合速度向沿绳方向作“投影”,将合速度分解成一个沿绳方向的速度和一个垂直于绳方向的速度,再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相应计算。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成“根据实际效果将合运动正交分解”的思路。 运动物体间速度关联关系,往往是有些高考命题的切入点.而寻找这种关系则是考生普遍感觉的难点物拉绳(杆)或绳(杆)拉物问题。由于高中研究的绳都是不可伸长的,杆都是不可伸长和压缩的,即绳或杆的长度不会改变,所以解题原则是: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求解。 合速度方向:物体实际运动方向 分速度方向:沿绳(杆)伸(缩)方向:使绳(杆)伸(缩) 垂直于绳(杆)方向:使绳(杆)转动 速度投影定理:不可伸长的杆或绳,若各点速度不同,各点速度沿绳方向的投影相同。 这类问题也叫做:斜拉船的问题——有转动分速度的问题 v拉水平面上的物体A,当绳与水平方向成θ【例题1】如图所示,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以不变的速度 角时,求物体A的速度。

(整理)交通流特性

第三章交通流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概述 道路上的行人或运行的车辆构成行人流或车流,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一般交通工程学研究中,有特指时的交通流是针对机动车交通流而言的。 交通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称为交通流特性。观测和研究发现,由于在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作用,道路交通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1.两重性 对道路上运行车辆的控制既取决于驾驶员,又取决于道路及交通控制系统。一方面,驾驶员为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冲突,必然受到道路条件及交通控制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驾驶员又可以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依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地改变车速和与其他车辆的相对位置。 2.局限性 由于机动车和道路的物理尺寸所限,车辆运行中相互之间可能会相互妨碍。仅由于道路通行能力的限制和车辆间的相互制约,就有可能引起交通拥挤;另外,车速也是有限的,并因车辆和时空条件而异。 3.时空性 由于车速是随机变化的,机动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状态都是不相同的,因此,交通流既是现有时间变化规律,又有其空间变化规律。道路交通流的以上三个特性进一步说明:道路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由这三个特性出发,将道路上的交通流用交通量、速度、密度三个基本参数加以描述。观测、整理和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可以为分析道路上的运营状况、交通规则、路网布设、线形设计、运输调度与组织、运力投放与调控以及为现有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提供起决定作用的论证数据。

第二节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 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如果不加说明时,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往来两个方向的车辆数,亦称为车流量。 在交通量观测和统计分析及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交通量有以下几种: 1.平均交通量 交通量不是一个静止的量,它是随时间变化的,在表达方式上通常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代表交通量。如年平均日交通量就是将一年内的交通量总数除以当年的总天数所得出的平均值。常用的有平均日交通量,还有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以及任意期间(依特定分析目的而定)的平均日交通量等。以上平均交通量可以概括成如下的表达式 平均日交通量 (ADT)=1/n{∑Q (3—1) 式中 Q i——计算期内各单位时间的交通量; n——计算期内的单位时间总数。 如果计算年平均日交通量(A A D T)时,n为365或366,则 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3—2) 由此类推: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12套练习题知识分享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12 套练习题

第一套 第一部分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共60题,参考时限10分钟) 一、同符查找(1-35题) 1. ‰TFECZ PZ%FTH A. 1 B. 2 C. 3 D. 4 2. fgxts pgtwo A. 1 B. 2 C. 3. D. 4 3. T入羽i T习i入 A. 1 B. 2 C. 3. D. 4 4.定家洕侢逐洕侢定 A. 1 B. 2 C. 3. D. 4 5. 低氏纸丳研氏研串开民 A. 1 B. 2 C. 3. D. 4 6. or681:)@ 8%6xnt!( A. 1 B. 2 C. 3. D. 4 7. 真仒具直俱冄冃直俱仐具真 A. 1 B. 2 C. 3. D. 4 8. A. 1 B. 2 C. 3. D. 4 9. A. 4 B. 3 C. 2 D. 1 10. A. 4 B. 3 C. 2 D. 1 11.

A. 1 B. 2 C. 3 D. 4 12. A. 1 B. 2 C. 0 D. 4 13. A. 1 B. 2 C. 3 D. 0 14. A. 1 B. 2 C. 0 D. 4 15. A. 6 B. 4 C. 2 D. 0 16. DGCBHW KMBDF XRDQS A. 0 B. 1 C. 2 D. 3 17. A. 1 B. 0 C. 2 D. 3 18. A. 1 B. 3 C. 5 D. 7 19. 亚产亨亢京仄介亨亰仄产亜介亳 A. 2 B. 4 C. 6 D. 5 20. 9675421 167394 07913 A. 1 B. 2 C. 3 D. 4 21. 7OP83QR 0HJ854 3LJQ8R A. 1 B. 2 C. 3 D. 4 22. OB@DFK OBDE%K A. 1 B. 2 C. 3 D. 4 23. 7K94623 5TA618K A. 1 B. 2 C. 3 D. 4 24. 2JASDG89 QT9MNB06 A. 1 B. 2 C. 3 D. 4

轮胎的速度级别

教你读懂轮胎规格标示 1.断面宽度(mm),更宽的胎面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行驶稳定性,但是相对行驶阻力会大幅提升,所以要选择断面宽度与车辆牵引力相匹配的轮胎。 2.扁平率=断面高度/断面宽度(H/W),扁平率高的轮胎,在行驶时不易发生变形,能提供更好的操纵性,但是舒适性会有所下降。常见的轿车扁平率为40、45、50、55、60等。 3.胎体结构标记:轮胎按其结构(也即胎体中帘线排列方向)的不同,分为普通斜交轮胎(用D表示)和子午线轮胎(用R表示)。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与胎面中心线呈90度角或接近90度角排列,很像地球上的子午线,所以称为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强度大、滚动阻力小、耐磨性能好,目前已广泛用于轿车领域。

4.轮辋直径,由于在汽车设计时以轮胎的直径作为基本参数,不能随意改变。加大轮辋直径就意味着要同时减小轮胎的扁平率。国外将这一过程称为Inch up,意为换用大尺寸轮辋与更扁平的轮胎达到提高车辆运动性能的目的。 5.轮胎的负荷是根据轮胎的构造、平胎体强度以及使用气压和速度等,经过计算确定的。超负荷使用轮胎,会影响其寿命,并导致轮胎过度生热。实践证明:超负荷10%,寿命将降低20%;超负荷还会增大滚动阻力,超负荷30%,滚动阻力将增加45%~60%。所以请不要超负荷使用轮胎。 6.速度:轮胎主要是由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温度升高会加速橡胶老化。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使整个轮胎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胎面磨损加剧,实验证明:胎面温度升高1℃,胎面磨损增加2%。轮胎都有其设计的临界速度,当高速行驶达到这一速度时,轮胎就会出现“驻波”现象,这就是该轮胎的“临界速度”,如果在此条件下使用,轮胎很快就会发生爆裂。为了安全,汽车是不允许超过轮胎设计速度使用的。轮胎的设计速度请查看胎侧标识。请不要超过轮胎的设计速度驾驶车辆。 ?速度级别”是一个对应于轮胎所支持的最大速度的数字。请注意:此速度级别仅与轮胎的速度能力有关,而并不是建议超过法定的速度限制;请控 制在法定的速度范围内驾驶。 ?“载重指数”是一个对应于最大载重量的数字(单位:公斤),表明了轮胎在正常充气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您还可以在胎侧的其他地方找到模制的、以磅或以千克为单位的最大载重量数字。

关联速度的分解

“关联”速度的分解 在高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中,学生常对该如何分解速度搞不清楚、或很难理解,其 主要原因是无法弄清楚哪一个是合速度、哪一个是分速度.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物体的 实际运动方向就是合速度的方向,然后分析这个合速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以确定两个分速 度的方向. 一、绳、杆连接的物体 绳、杆等连接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两端物体的速度通常是不一样的,但两端物体的速度是有联系的,称为“关联”速度.关联速度的关系一一物体沿杆(或绳)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因此,求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绳连物体的速度为合速度,然后将两物体的速度分别分解成沿绳方向和与绳垂直方向,令两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相等即可求出. 例1.如图1-1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 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运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0角时,物 体前进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解析:绳子牵引物体的运动中,物体实际在水平面上运动,这个运动就是合运动,所以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v物是合速度,将v物按如图1-2所示进行分解.其中:v=v物cos 0 , 使绳子收缩,v±=v物sin 0使绳子绕定滑轮上的A点转动,所以v物=—-. cos日 例2. 一根长为L的杆OA O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靠在一个质量为M 高为h的物块上,如图2-1所示,物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试求当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时, 小球A的线速度V A ? 图2—1 图2—2 解析:选取物与棒接触点B为连结点,B点的实际速度(合速度)也就是物块速度v; B 点又在棒上,参与沿棒向A点滑动的速度v i和绕C点转动的线速度V2,因此,将这个合速度沿棒及垂直于棒的两个方向分解.

2、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

实验二: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 (车2、) 一、实验仪器设备 1.测功机: 长沙湘仪动力测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GW160; 额定吸收功率:160kw;最高转速:1,0000r/mim 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 DW400; 额定吸收功率:400kw;最高转速:5000r/mim 2.实验用发动机型号: YC6L-280-30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06/2200 (kw/rpm);排量:8.4L 3.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4.数字智能油耗仪 二、实验步骤 速度特性是油门开度保持在某一位置时测取的,油门开度处于最大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全负荷速度特性, 亦称为外特性,其余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速度特性。外特性只有一条,而部分速度特性则有多条。 1 .起动测功器,再起动发动机,调节测功器负荷和油门大小,使发动机暖机,在热状态稳定时准备进行测量。 2 逐步开大油门同时增加测功器负荷,到油门开度达到最大位置后固定,在转速达到标定转速并稳定运转后, 由组长发出指令,测量记录发动机转速、测功器读数、耗油量、耗油经历时间、冷却水进出水温、机油温度、 机油压力等数据。在第一点数据测量完毕后,油门开度不变,继续增加测功器负荷,使转速降低,每隔200r/min 为一个测量点,直到45%标定转速为止,依次重复上述过程。 要求测点不少于8点,且包括最大转矩转速。 3 外特性实验结束后,减小油门开度,测取部分速度特性,油门开度可按标定功率的百分比或油门开度的 百分比来确定,其方法同上所述

三、 车一A组数据及图表:

车二A组数据及图表:

速度关联类问题求解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5 速度关联类问题求解·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物体间速度关联关系,往往是有些高考命题的切入点.而寻找这种关系则是考生普遍感觉的难点 ●难点磁场 1.(★★★)如图5-1所示,A 、B 两车通过细 绳跨接在定滑轮两侧,并分别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若A 车以速度v 0向右匀速运动,当绳与水平面的夹 角分别为α和β时,B 车的速度是多少? 2.★★★★如图5-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轻绳跨过光滑的定 滑轮.由地面上的人以恒定的速度v 0向右匀速拉动, 设人从地面上的平台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夹 角为45°处,在此过程中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多 少? ●案例探究 [例1]★★★如图5-3所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人通过细绳跨过高处的定滑轮拉物 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人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 运 动.当绳子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前进的瞬时速度是 多大? 命题意图:考查分析综合及推理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弄不清合运动与分运动概念,将绳子收 缩的速度按图5-4所示分解,从而得出错解v 物=v 1=v cos θ.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法一:应用微元法 设经过时间Δt ,物体前进的位移Δs 1=BC ,如图5-5所示. 过C 点作CD ⊥AB ,当Δt →0时,∠BAC 极小,在△ACD 中, 可以认为AC =AD ,在Δt 时间内,人拉绳子的长度为Δs 2=BD , 即为在Δt 时间内绳子收缩的长度. 由图可知:BC =θcos BD ① 由速度的定义:物体移动的速度为v 物=t BC t s ?=??1 ② 人拉绳子的速度v =t BD t s ?=??2 ③ 由①②③解之:v 物=θcos v 解法二:应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绳子牵引物体的运动中,物体实际在水平面上运动,这个运动就 是合运动,所以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v 物是合速度,将v 物按如 图5-6所示进行分解. 其中:v =v 物cos θ,使绳子收缩. v ⊥=v 物sin θ,使绳子绕定滑轮上的A 点转动 . 图5-1 图5-2 图 5-3 图5-4 图5-5 图5-6

平抛运动 谁有特征,分解谁 不是速度的特征 就是位移的特征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空中某处自由释放,小球竖直下落了h 高度后落到木地板上反弹时的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夹角相等,小球在木板上碰撞了多次.则小球与木板第一次碰撞点与第二次碰撞点间的距离为(空气阻力不计)( ) A .4h B .4 h C .6h D .6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高h=10m 处以水平速度v 0=10m/s 抛出,撞在倾角θ=45°的斜面上的P 点,已知AC=5m ,求: (1)P 、C 之间的距离; (2)小球撞击P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A 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θ=53°的斜面顶端B ,并刚好沿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 ,重力加速度g=10m/s 2,(sin53°=0.8,cos53°=0.6)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 0是多少? (2)小球由A 到B 做平抛运动位移的大小是多少? 4.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A . B .C . D . 5.(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长L=1.9m ,在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 点将一小球以速度v 0=3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静止释放在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能够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已知小球和滑块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 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抛出点O 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1.7m B 小球从抛出点O 落到斜面上的P 点经过时间0.4s C 斜面上的P 点到底端的距离为1.2m D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25 6.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位于半圆体左端点A 的正上方某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其运动轨迹恰好能与半圆柱体相切于B 点.过B 点的半圆柱体半径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则半圆柱体的半径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 A. B. C.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