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养殖业培训材料

养殖业培训材料

- 北京中农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名:
密 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式保持平稳
厦门市放流10万尾中华鲟、6000万尾对虾和2万尾黄鳍鲷
四月以来价格持续增长 大宗农产品回弹
浙江出台生猪价格调控预案 猪价过低时财政补贴养殖户
扩建猪场,养殖户的信心在哪儿?
中国专业养猪人士到美国培训
6.5日大豆日评



人才需求 人才需求 诚邀合作 诚邀合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
饲料 饲料 添加剂 添加剂 网络 网络 公司产品 公司产品 饲料分类 饲料分类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农牧软件 农牧软件 企业网络 企业网络 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应聘流程 应聘流程
企业简介 企业简介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 招标预告 招标预告 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 中标公告 中标公告 加工手段 加工手段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留 言 簿 留 言
簿 公司首页
企业简介
中农大简介
公司产品
中农大产品
客服中心
中农大服务
关于我们
走进中农大





当前位置:查看文章

中农大养猪技术手册

2009-11-25
目 录
第一章 猪的品种 ………………………………………………………………………………………………… 1
一 大白猪 ………………………………………………………………………………………………………1
二 长白猪 ………………………………………………………………………………………………………1
三 杜洛克猪 …………………………………………………………

…………………………………………1
四 皮特兰猪 ……………………………………………………………………………………………………1
五 汉普夏猪 ……………………………………………………………………………………………………1
第二章 猪的营养需要………………………………………………………………………………………………2
一 饲养标准与营养需要 ………………………………………………………………………………………2
二 猪饲料类型及来源 …………………………………………………………………………………………2
三 猪场常用饲料营养成分 ……………………………………………………………………………………3
四 猪饲料配方设计基本原则 …………………………………………………………………………………4
五 配制饲料时的注意事项 ……………………………………………………………………………………4
第三章 猪场建设 …………………………………………………………………………………………………5
一 场址选择 ……………………………………………………………………………………………………5
二 场地规划与布局 ……………………………………………………………………………………………5
三 建筑设计与建筑要求 ………………………………………………………………………………………5
四 工厂化养猪各种栏位需要量 ………………………………………………………………………………5
五 猪场卫生 ……………………………………………………………………………………………………6
第四章 猪的饲养管理 …………………………………………………………………………………………7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7
二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8
三 仔 猪的饲养管理…………………………………………………………………………………………10
四 育肥猪饲养管理………………………………………

……………………………………………………12
第五章 保健 ………………………………………………………………………………………………………15
第一节 猪病防治………………………………………………………………………………………………15
一 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做到全进全出………………………………………………………………………15
二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15
三 制订严格的免疫程序………………………………………………………………………………………15
四 坚持定期驱虫………………………………………………………………………………………………16
五 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自身抵抗力…………………………………………………………17
六 猪场常用注射基本操作技术………………………………………………………………………………17
第二节 常见普通病的防治…………………………………………………………………………………18
一 母猪常见疾病………………………………………………………………………………………………18
二 乳猪与仔猪阶段常见疾病…………………………………………………………………………………23
第三节 常见传染病及防治技术……………………………………………………………………………29
一 猪瘟………………………………………………………………………………………………………29
二 口蹄疫……………………………………………………………………………………………………31
三 伪狂犬……………………………………………………………………………………………………32
四 猪细小病毒………………………………………………………………………………………………33
五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 ……………………………………………………………………………………34
六 传染性胃肠炎……………………………………………………………………………………………35
七 仔猪腹泻…………………………………………………

………………………………………………36
八 弓形体…………………………………………………………………………………………………36
九 蓝耳病……………………………………………………………………………………………………39
十 猪喘气病 …………………………………………………………………………………………………40
十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42
十二 猪流行性感冒……………………………………………………………………………………………43
十三 急性猪丹毒………………………………………………………………………………………………43
十四 猪附红细胞体病…………………………………………………………………………………………45
十五 仔猪副伤寒………………………………………………………………………………………………46
十六 猪链球菌病………………………………………………………………………………………………46
十七 猪圆环病毒病……………………………………………………………………………………………47
十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49

配套系猪有什么主要优点? ……………………………………………………………………………………51
选购苗猪“十二看”和“四不买” ……………………………………………………………………………51
养猪生长慢原因浅析 ……………………………………………………………………………………………52
预混料的选择和使用 ……………………………………………………………………………………………52
选用预混料应注意的事项 ………………………………………………………………………………………53
中农大猪用预混料产品特色 …………………………………………………………………………………56
第一章 猪的品种

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3个大类型

。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又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品种。多数地方猪种都属于脂肪型品种,培育猪种都属于肉脂型品种,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引进品种,所以本章仅就常见瘦肉型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品种,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猪)

大白猪是在18世纪英国育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中国后经过多年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其主要优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等,目前引入我国的有英系、法系、加系、美系等品系。大白猪种在杂交利用上主要用作母本,长白猪作父本生产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母本。在农村也可用大白猪作父本与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在57%以上。
二、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其主要优点是产仔数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我国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长白猪,后陆续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丹麦引进。因此在我国长白猪有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在养猪生产中,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即常用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夏猪作母本生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在现有的长白猪各品系中,法系、新丹系和台系的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新丹系、法系和台系缓慢。
三、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州,因为皮毛棕红俗称“红毛猪”。目前引入我国的主要有美系、匈系、台系等品系,现已遍布全国。其主要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是我国“八五”国家养猪攻关课题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的最优终端父本。在现阶段规模化猪场多将其作为三元杂交猪(杜×长×大)终端父本或二元杂交猪父本。
四、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毛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棕色毛,身体呈圆椎形,肌肉丰满,其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慢,应激明显。由于其瘦肉率高,因此多用其作父

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为避免应激反应出现,常与杜洛克或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皮×杜或皮×大二元公猪作为商品猪场的终端父本。
五、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是美国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上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较快、抗逆性较强、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较高,但产仔数量较少。常用汉普夏猪作父本,与其它杂种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三品种杂交组合猪。
第二章 猪的营养需要
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1.饲养标准的概念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家畜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家畜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称为饲养标准。
2.营养需要的概念
① 营养需要量:是指动物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② 营养供给量:是结合生产实际的人为供应量,以高额为基础,能保证群体大多数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能满足。
3.饲养标准的作用
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养殖生产工作的技术标准,是由国家主管部门颁布,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它能促使饲养工作科学化和标准化。饲养标准的用处主要是作为校正日粮及饲料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通过校正日粮这个基本环节,对饲养生产计划的拟定和审核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养猪生产及提高配合饲料质量的依据。中国猪通用饲养标准详见表一:
表一:猪通用饲养标准 (每千克日粮营养含量)
乳猪0-7kg 7-15kg 15-30kg 30-60kg 60-90kg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消化能Mcal/kg 3.4 3.4 3.3 3.2 3.2 3.1 3.1
粗蛋白质% 26 21 18 16 15 14 16
钙 Ca % 1.0 0.8 0.7 0.6 0.6 0.75 0.75
磷P % 0.7 0.65 0.6 0.5 0.5 0.6 0.6
二、猪的饲料类型及来源
(一)能量饲料

猪的生长、发育、繁殖、生产和维持体温等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饲料中有三种有机成份可提供能量,它们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最主要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能量饲料又称精饲料或粮食饲料。主要能量饲料有以下几类:
1.谷 物:玉米、大麦、高梁、燕麦、稻米、小麦等。
2.加工下脚料

:麦麸、米糠、玉米皮等。
3.其它能量饲料:干甜菜、柑橘渣、乳清粉、马铃薯、甘薯、饲用油脂。
(二)蛋白饲料
蛋白质是关键性营养物质,特别对幼猪、怀孕、哺乳猪更为重要。蛋白质饲料都要有20%以上的粗蛋白质。

1.植物蛋白饲料:大豆粕(饼)、棉籽粕(饼)、花生粕(饼)、亚麻仁粕、向日葵粕、菜籽粕(饼)、芝麻粕(饼)、玉米蛋白粉料等。
2.动物蛋白饲料:肉粉、肉骨粉、血粉、鱼粉、其它动物加工下脚料。
3.新蛋白资源:家畜粪便、藻类、石油酵母、非蛋白氮。
(三)粗饲料
粗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和能量的消化率低。主要有:牧草、干草、谷物下脚料、青刈饲料、青贮。
(四)矿物质饲料
1.常量元素:钙、磷、镁、硫、钾、钠、氯等。
2.微量元素:铁、钴、铜、锰、碘、锌、硒等。
(五)维生素饲料:鱼肝油、合成维生素、胚芽、酵母、发酵产品等。
(六)氨基酸、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三、猪场常用饲料营养成份。见表二:
表二 常见饲料常规成分及钙、磷含量
饲料名称干物质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 Ca % P%
玉米 86 8.0 3.3 2.1 71.2 0.02 0.27
高梁 86 9.0 3.4 1.4 70.4 0.13 0.36
小麦 87 9.0 3.4 1.4 70.4 0.13 0.36
大麦(皮) 87 11.0 1.7 4.8 67.1 0.09 0.33
稻谷 86 7.8 1.6 8.2 63.8 0.03 0.36
碎米 88 10.4 2.2 1.1 72.7 0.06 0.35
次粉 87 13.6 2.1 2.8 66.7 0.08 0.52
小麦麸 87 15.7 3.9 8.9 53.6 0.11 0.92
米糠 87 12.8 16.5 5.7 44.5 0.07 1.43
豆饼 87 40.9 5.7 4.7 30.0 0.3 0.49
豆粕 87 43.0 1.9 5.1 31.0 0.32 0.61
棉籽饼 88 40.0 7.0 9.7 24.7 0.21 0.83
棉籽粕 88 42.5 0.7 10.1 28.2 0.24 0.97
菜籽饼 88 34.3 9.3 11.6 25.1 0.62 0.96
菜籽粕 88 38.6 1.4 11.8 28.9 0.65 1.07
花生仁饼 88 44.7 7.2 5.9 25.1 0.25 0.53
花生仁粕 88 47.8 1.4 6.2 27.2 0.27 0.56
葵粕 88 33.6 1 14.8 33.3 0.26 1.03
玉米蛋白粉 90 51.0 7.8 2.1 28.0 0.06 0.42

进口鱼粉 88 62.8 9.7 1.0 3.87 2.76
血粉 88 82.8 0.4 1.6 0.29 0.31
乳清粉 94 12.0 0.7 71.6 0.87 0.79
啤酒槽 88 24.3 5.3 13.4 40.8 0.32 0.42
四、猪饲料配方设计基本原则

猪的饲料配合首先应根据猪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即“饲养标准”和猪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表,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来进行。只要不受体积的限制,猪都能获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只不过是采食量不同而已。配合饲料时应根据以下基本原则:

1.首先应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和饲料成分表,我国已经有的饲养标准,可以参照使用,如有地区性标准则以地区性标准为准,并在养殖实践中根据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等进行酌情修正,灵活使用。

2.营养水平要适宜,因猪生长快,瘦肉率高,要求营养水平较高,在配制猪料时,要使各营养素之间达到平衡,其中要特别注意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要注意猪的采食量与饲料体积大小的关系,若配料体积过大,猪往往吃不完,若体积过小,则又吃不饱。

4.控制饲料粗纤维含量,乳猪、仔猪饲料粗纤维不超过4%,生长育肥猪不超过6%,种猪不超过8%,否则影响猪饲料利用率。
5.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适口性好的饲料多用些,差的少用些。
6.发霉变质有毒性的饲料,不能用作饲料,否则影响猪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甚至中毒。

7.饲料要优质价廉,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配料时既要考虑用户心理和生产实际,又要提高产品档次,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注重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8.要求做到多样化,做到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发挥各种营养互补作用,提高利用率。
五、配制饲料时注意事项
1.应选择信誉高、质量好且稳定,售后服务完善的预混饲料或浓缩饲料供应商。
2.预混饲料保存期应不超过三个月,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和阴凉的库房里。
3.自有饲料如玉米、豆粕、麸皮等应保证在国家二级以上质量,无霉烂、无变质。
4.严格按配方配制饲料,称准、拌匀。
5.配好的料,保质期:夏季40天、冬季60天。
第三章

猪场建设


现代化养猪,要求按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式生产工艺。这种流水式生产工艺不仅适用于物质技术装备精良的大型养猪工厂,也可用于现有猪场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过渡到用工业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国内把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的猪场称作工厂化猪场。工厂化猪场的设计与建筑必须符合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按工艺流程来设计与建造各种专门猪舍。我国因地域辽阔,南北温差较大,因此建造猪舍要因地制宜,黄河以南地区应以防潮、隔热、防暑降温为核心,黄河以北以防寒保温、防潮除湿为重点。
一、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到地形、地势、水源、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运输、产品销售、排污进行综合考虑,作出决定。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有利于排水、排污,猪场周围5公里应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公里以上。
二、场地规划与布局

应根据有利于防疫、方便饲养管理、改善场区小气候、节约用地等原则,合理安排生产区、生活区、饲料加工区、消毒间等。
三、建筑设计与建筑要求

猪场设计与建筑应符合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工厂化养猪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建筑种猪舍、产仔舍、保育舍和育肥舍。产仔舍、保育舍应以小单元设计为最好,每单元设置10-14个产床或保育床。这样有利于全进全出和消毒,并且具有较好的通风和保温功能。
四、工厂化养猪各种栏位需要量

流水或生产工艺是否畅通,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和设备是否充足,以及均匀配种。在设计时应根据设计规模,准确计算出各种专门猪舍及栏位的需要量。在计算标准需要量时,应根据工艺参数和具体情况确定有关数据:
1
公猪舍:公猪一般应单独饲喂,按照1∶25的公母比例,公猪栏的数量应为基础母猪数量的4%。每个公猪栏的面积应不少于8-12平方米。
2
后备母猪舍:工厂化养猪每年正常淘汰母猪数量为30%,因此每年应有约30%的后备母猪补充。现阶段后备母猪的饲养多以小群饲养为主(每栏4头),但由于后备猪占栏时间较短(2-3月),因

此有些猪场在设计时没有单独设计后备猪舍,而只将少量的母猪舍设计在种公猪舍房,一方面节省建筑面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刺激后备猪尽快发情的作用。
3
怀孕舍:怀孕母猪舍有多种。农户养猪不分妊娠与分娩,一猪一栏;集体养猪和中小规模猪场,多为2-3头母猪占用一个栏;规模化猪场多采用大小栏结合(群养单饲),少数猪场采用个体定位栏饲养,即1头母猪一个定位栏(限位栏)。定位栏的设计一般长210厘米,宽60-65厘米,高90厘米。
4
产仔舍(床):农户养猪产仔舍一猪一舍(妊娠产仔舍)。工厂化养猪应设计产仔床,产仔床的数量应为基础母猪的25%。
5
保育床:工厂化养猪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床,保育至25-27公斤时进入育肥阶段。保育床规格为长2米,宽1.6-1.7米,高60-70厘米,可饲养断奶仔猪10-12头(35-70日龄)。按流水线生产设计保育床的数量为基础母猪的25-28%。
6
育肥猪舍:仔猪65-70日龄进入育肥舍,经过大约100天的饲养直到出栏。育肥猪舍的需要量是按每头肥猪占用0.8-1平方米猪舍,按每年周转三次计算,因此育肥猪舍的面积为年出栏总数的三分之一,以平方米为单位。
五、猪场卫生
1猪场防疫制度

猪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车辆进入猪场一定要经过消毒池,并对车身进行喷雾消毒,消毒液选用2%火碱或煤酚溶液,每周更换2次。消毒间设洗手盆和紫外线灯,人员洗手消毒,并经紫外线照射后才可以进入场区。洗手消毒可选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手溶液。
② 外来者尽可能在管理区内洽谈。进入饲养区必须更换衣帽和鞋子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饲养人员进入场区也必须更换工作衣帽和胶鞋,不得相互串棚,严格按操作规定办。
④ 要禁止饲养一切动物,定期灭鼠及灭蝇,并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
2 卫生和消毒
① 猪场应实行全进全出制
②猪出栏后,先去除猪舍粪尿、残料。然后对墙壁、地板、屋顶、饲养工具进行冲洗。干燥后喷洒消毒液,或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空舍一周后

再进猪。
③要经常对猪舍带猪喷雾消毒,消毒液可以选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煤酚等,可减少猪的萎缩性鼻炎、呼吸道病的发生。
④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坚持定期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第四章 猪的饲养管理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种公猪的生产特点

种公猪的生产特点是以提供高质量的精液为目的,优良种公猪则是获得大量优质仔猪的基础,在大规模猪场中,公猪的作用尤为重要。一头成年公猪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可负担25-30头基础母猪的配种任务,若采用人工授精,则负担的母猪数可达50-100头以上。因此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精液品质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坚实基础。
2.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原则
①营养丰富的饲料
要使种公猪能正常发挥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种公猪有一个强壮而健康的体魄。因此应配制营养丰富的公猪饲料,要求粗蛋白质达到18%以上,能量达到3100大卡/公斤。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应丰富。可采用专用公猪料或用哺乳母猪料饲喂公猪。
②适宜的运动
运动是保证公猪有旺盛性欲不可缺少的措施,它不仅可维持种公猪的正常生理代谢、提高精液数量和质量,还可以通过运动使身体各部分均匀发育,提高身体素质,防止肢蹄病,提高配种能力。
③调教
种公猪性成熟后,往往互相爬跨和自淫,严重时会造成种公猪生殖器官的损伤,降低种用价值。因此应及时做好调教工作,纠正其交配过程中的不规范姿势。
④合理利用
种公猪配种应有计划性,特别是在配种旺季,更应该合理使用种公猪。种公猪的使用应根据年龄和体质合理安排,健康的后备种公猪满一岁即可使用。青年阶段的后备种公猪每周只能配种1-2次。正常使用的成年公猪每周最多只能使用5次。在特殊情况下短时间内可每天使用2次,但应补充小鱼或熟鸡蛋。使用人工授精的种公猪,每周采精4天,每天1次,如后备公猪初次使用,那么第一次采取的精液应废弃不用。因长期贮存在体内的精子活力较差,品质也较差。
⑤在饲养管理过

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应注意种公猪的自淫现象,应单圈饲养,远离母猪和配种点,同时应加强运动和正确管理。二是防止种公猪过度使用。在配种旺季,由于公猪较少或有部分公猪患病,有些猪场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放任公猪使用,造成公猪过度使用,不但受胎率和产仔数都较低,而且可能使公猪失去种用价值,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三是应加强闲置期的管理,在没有配种任务的闲置期,不能放松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应按照正常饲养标准饲喂,切不可随便饲喂,使公猪过肥或过瘦,造成性欲降低或不能胜任以后的配种任务,而影响种用价值。所以在闲置期应本着增强公猪体质,调节和恢复种用体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便在下一个配种旺季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在一个发情期内,母猪可产生15-20个卵子,多数母猪只能产8-12头仔猪,有时有的母猪只能产2-3头,有的甚至空怀假孕,为了使妊娠母猪产仔多,对其生殖过程和生殖规律应有所了解。
(一)发情与排卵
1.发情周期
母猪是多周期发情动物,可全年发情配种,母猪从上次发情终止,到下次发情初始称为发情周期,平均21天。
2.排卵
母猪的排卵在发情的中后期,了解此点对适时配种极为有用。母猪发情排卵发生在发情开始后24-28小时,高峰在发情后36小时左右,排卵持续10-15小时,卵子在输卵管中运行约需50小时,但只能保持8-10小时的生活力。

一般认为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比第一次发情多排1-2个卵子,第三个发情期比第二个发情期多排1-1.5个卵子,所以后备母猪第三个发情期配种可提高产仔数2-3头。在养猪实践中,为了使母猪多排卵,多产仔,常在母猪配种前约一周的时间增加母猪营养。这一做法称之为催情补饲,也有人称之为短期优饲。但催情补饲只限于限制饲养和体况较瘦弱的母猪,具体作法是从母猪配种前一周开始,每天增加母猪料约1公斤,如不增加喂量,可在母猪日粮中增加脂肪约2-3%。
(二)配种与授精
配种时间和配种方式是否适当直接决定着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高低
1.配种时间
根据母猪的发情规律,推算出适宜的配种时间应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若配种过早,当卵子排出时,精子已失去生命力,即使勉强受精,其结合子活力也

不强,往往中途死亡。反之若交配过迟,精子输入时卵子已失去生命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实践和实验证明,母猪适宜的配种时间是发情后24-48小时,此时受胎率最高。由于精子和卵子的授精能力都有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卵子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较短,因此要使一个情期内排出的卵子都能受精,在实际配种工作中应以接近排卵为母猪最佳配种时机。但由于具体排卵时间很难准确掌握,因此常在一个情期内配种两次,间隔10-12小时。
2.配种方式
规模化养猪场为保证受胎率和产仔数多采用双重配种的配种方式,即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头不同的公猪分别配种一次,间隔10-12小时。但有部分猪场,种猪数量有限或进行纯种繁育也经常采用重复配种的配种方式,即在一个情期内用一头种公猪连续配种两次,中间间隔10-12小时。
3.母猪适宜的配种年龄

母猪初次配种年龄:培育及引进品种为8-10月龄,体重100公斤左右,地方品种为6-8月龄,体重70-90公斤,配种不宜过早,过早使用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和产仔初生重及泌乳力。
(三)妊娠母猪的饲养
1.胚胎的生长发育规律
母猪的怀孕期平均为114天(112-116天)。母猪开始妊娠时其受精卵结合子的重量只有0.4毫克,而到胎儿出生时其重量为1千克以上,此阶段胎儿的增长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怀孕前80天胎儿增重缓慢,增重量不到整个初生胎儿的三分之一,而怀孕后期即临产前30天是胎儿生长较快时期,此30天内胎儿增重约占出生胎儿重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2.怀孕母猪的饲养
胎儿的生长发育完全依靠母体,对怀孕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使母猪在怀孕期内体重适量增加,保证胎儿良好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的减少胚胎的死亡率,保证能产出头数多、初生重大、生命力强的仔猪。母猪产后有健康的体况和良好的泌乳性能,从而提高养猪水平。因此母猪怀孕的前期,应减少外界环境对母猪的刺激,喂给优质无霉变的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受精卵着床。此阶段应使用母猪怀孕前期饲料,应做到量的控制。每头母猪每天全价料的用量应控制在1.8-2.2公斤。日粮中能量应达到每公斤3100大卡,粗蛋白质14%。妊娠后期(产前一个月)是胎儿增重较快时期,此时应使用哺乳母猪料,应提高日平均用量和日粮的质量水平。每头母猪每天可供给哺乳母猪料3.5-4公斤,日粮能量应保证在每公斤3

100大卡,粗蛋白质为16%以上。
(四)分娩
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
①预产期的推算
母猪预产期一般可查阅预产期推算表,也可按112-116天(平均114天)的怀孕期推算产仔日期。还可按“三、三、三”的方法推算,即从配种日期后推3个月加3周再加3天。俗话说:母猪产崽不用算,时间就是“三、三、三”。
②产房的准备
根据预产期,在母猪分娩前5-7
天备好产房。产房要求干燥(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5%)、保温(温度应保持在20-23℃),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彻底消毒。
③准备接产用具
接产用具包括消毒用的酒精和碘酒、仔猪保温箱、取暖用的火炉或红外线灯、照明用的手电筒或电灯、擦仔猪用的抹布、剪耳号和剪犬齿用的钳子及称乳猪用的秤等用具。
2.接产

根据预产期,把要临产的母猪提前5-7天赶入产房,建立值班制度,观察母猪的临产征候。做到母猪产仔时有人照管,减少新生仔猪的死亡。
①临产征候
检查母猪的临产征候可归纳为“二看一挤”。一看乳腺,母猪在产前15-20天时,乳腺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到临产时乳房膨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向外张,呈八字形分开。二看尾根,母猪临产前表现起卧不安,食欲减退,阴部有粘液流出,在圈舍内来回走动并叼草絮窝,排尿频频,俗称“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上述现象出现后一般在6-12小时内就要分娩。一挤是挤乳头,在一般情况下,母猪前面的乳头出现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出现浓乳汁后12小时左右可能分娩。后边乳头出现浓乳汁后3-6小时可能分娩。但上述时间不是绝对的,因为乳汁出现的多少和早晚与母猪吃的饲料种类和身体状况有关。然而当用手轻轻挤压母猪的任何一个乳头都能挤出很多浓乳汁时,则母猪马上就要分娩了。
②接产
接产的任务之一是护理好新生仔猪,防止仔猪假死、被母猪压死踩死或在寒冷季节受冻而死;任务之二是护理好母猪,在母猪难产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母猪和小猪发生意外。
③对新生仔猪的处理
要抓住掏、擦、理、剪、烤5个环节。一掏,是在小猪出生后马上用抹布将其嘴、鼻中的粘液掏出,防止把仔猪闷死。二擦,是用抹布把仔猪身上的粘液尽快擦干,促进血液循环,并让其早吃初乳。

三理,是理出脐带。如果仔猪脐带自动脱离母体,也就不存在理的问题。所谓理脐带是仔猪出生后,脐带不脱离母体时,千万不能生拉硬扯,以防大出血造成仔猪失血过多而死亡,最好的办法是用双手配合慢慢将脐带理出。四剪,是剪断脐带。剪脐带前先将脐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离腹部4厘米处把脐带剪断或用手指扭断,断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至不出血为止。五烤,是将新生仔猪放人红外线灯下或保温箱中把仔猪烤干,并训练仔猪经常卧于红外线灯下或保温箱中,防止仔猪在寒冷季节被冻死。
④仔猪假死的处理
仔猪假死是指生下后呼吸停止,但心脏仍在跳动。急救以人工呼吸最为简单有效,方法是将仔猪头朝下,两手分握仔猪两肋骨处,一合一张有节奏地挤压,直到仔猪咳出声音为止。另外也可一手托住仔猪肩部,另一手托住臀部,然后两手配合反复地一屈一伸,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剪乳牙:用小钳子把仔猪嘴中四个犬牙剪掉,目的是防止仔猪争食时相互咬伤或损伤母猪乳头,避免母猪起卧不安拒绝哺乳,甚至发生乳房炎。
(五)泌乳

母猪分娩后,应使其有充足的泌乳量,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并使母猪保持一定的体况,以便在下一个发情期正常发情与排卵。
1.影响泌乳力的因素

影响泌乳力的因素:一是胎次,母猪乳腺的发育与哺乳能力是随胎次的增加而提高的,初产母猪的泌乳量一般比经产母猪低。二是与产仔数有关,一般来说产仔头数与泌乳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窝产仔数越多的母猪其泌乳量越多。三是不同位置的乳头其泌乳量也不一样,一般认为前几对乳头的泌乳量较最后一对乳头泌乳量大。
2.提高母猪泌乳量的方法
由于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因而必须保证母猪有较高的泌乳力,其主要办法一是保证母猪有较好的食欲,采取母猪临产前5—7天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技术措施可保证母猪产后有较好的食欲。二是在饲料搭配上多喂青绿多汁及块根类饲料,三是按摩乳房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采用中西药物进行催奶。
三、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应包括初生至断奶的哺乳仔猪和断奶至70日龄的断奶仔猪两个阶段。由于仔猪有其独特生

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容易出现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和免疫不成熟等多重应激,造成初生仔猪多病、死亡率增高。仔猪断奶后常发生食欲降低、腹泻、增重降低,甚至减重、死亡增加等生长滞缓现象,限制了母猪年生产力的提高,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因此,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已成为养猪生产极为关注的问题。
(一)仔猪死亡原因分析

仔猪死亡原因大体有三方面。一是由于传染病而大批死亡,主要是大肠杆菌、仔猪红痢、伪狂犬、猪瘟等;二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生后体弱多病死亡;三是因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管理不当造成的病弱死亡,主要是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奶水不充足等引起死亡。
(二)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抓好哺乳仔猪培育有三个关键时期,即初生至7日龄、7日龄至三周龄、三周龄至断奶。由于各期仔猪的生理特点不同,饲养管理重点也不同。
1. 初生至7日龄
① 固定奶头,及时吃初乳。初乳中含有仔猪必需的免疫球蛋白,同时为仔猪提供能量来源;
② 加强保温。初生仔猪保温区维持30-32℃,控制产房环境温度18-22℃十分重要;
③ 落实常规管理如断脐、剪短犬齿、寄养、并窝等。
2. 7日龄至三周龄
是仔猪生长最活跃时期,生长所需营养来源靠母乳,狠抓母猪奶水是关键。哺乳仔猪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为预防仔猪贫血,3-4日龄必需肌注150mg铁制剂生血素1-2毫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仔猪下痢。仔猪生后7-10天应喂开食料,促使仔猪消化酶产生,以及建立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利于仔猪断奶后采食固体饲料产生适应性。开食料要求质量高,赖氨酸含量为1.25-1.5%,粗蛋白含量为20-22%。
3. 三周龄至断奶
由于仔猪生长十分迅速,母乳在21日龄达高峰后开始下降,仔猪生长所需营养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再加仔猪已能消化固体饲料,所以加强补料狠抓旺食,促进仔猪最快生长,应为此阶段重点。同时,也为仔猪断奶后减少断奶应激打下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断奶应激。
(三)早期断奶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一般认为3—5周龄断奶为早期断奶,而我国生产实践中多采用4—5周龄断奶。早期断奶对于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提高母猪年提供的肉猪数,提高母

猪及产房设备利率,降低固定资产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1.早期断奶后的生长滞缓
仔猪断奶后常发生食欲降低、腹泻、增重降低甚至减重、死亡率增加等统称为断奶后生长滞缓现象,也叫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这是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免疫不成熟性等多重应激而引起的。
2.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
① 断奶仔猪生理特点
仔猪断奶后,胃内pH迅速升高,胃底腺不发达,缺乏产盐酸的能力,不能激活胃蛋白酶源,因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此外,高pH不能抑制的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增加了饲料蛋白质的腐败发酵,为了保证断奶仔猪胃肠道较低的pH值,常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2%酸化剂。
② 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
能量是断奶仔猪日粮的第一限制因素,尤其是断奶后第一周,由于断奶引起的应激,尤其是断奶负平衡,造成体重下降。因此,饲料中增加易消化的脂肪,提高能量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添加1-2%的脂肪(豆油)。提供优质蛋白质也是养好断奶仔猪的关键,仔猪对植物性蛋白质消化能力有限,同时植物性蛋白质(如大豆粕)会产生过敏性抗原—抗体反应,一定程度上会损伤肠粘膜的完整性,因此供给一定数量的优质动物蛋白(鱼粉)对断奶仔猪是十分必要的。日粮中赖氨酸水平应在1.25%以上,对于微量元素、维生素使用量也应高于NRC标准,以提高仔猪的抗应激能力。
(四)减少断奶应激,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1.配制优质饲粮,实行阶段饲养,减少断奶仔猪的营养应激
①断奶仔猪的日粮设计原则
断奶仔猪的日粮,必须是高消化率、高能、高氨基酸、低酸结合力、低pH值、低抗原性、高原料质量、高适口性。

用于仔猪日粮的原料必须易于消化,对于加热过度的鱼粉、豆粕等,对于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如不熟的豆粕,含单宁较多的高梁等原料要避免采用。通过添加合适的油脂和合成氨基酸,提供足够的能源和氮源,通过添加酸化剂,降低pH值,使仔猪胃内的PH值保持4以下,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又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
②分阶段饲养
从断奶(4-5周)到25kg体重,这段时间仔猪生理变化大,如用一种固定不变日粮,很难兼顾前后期仔猪生理和营养要求,断奶仔猪分为前期(断奶至45日龄)和后期(45-70日龄)两个阶段,前期日粮中赖氨酸水

平应达1.35%,后期可降至1.15%,前期可配入一定比例的乳制品和酸化剂,而后期以豆粕、鱼粉为主。
2.控制环境温度减少环境应激
刚离乳仔猪对低温相当敏感,仔猪越小,要求的温度越高,越要稳定。断奶后的仔猪要求温度较高,尤其是断奶后一周,温度应控制在26-28℃,以后应维持在25-26℃,而且要求稳定。如果日夜温差超过2℃,就会引起腹泻和生长不良,另外断奶仔猪尽量是原窝饲养,8-10头为一栏。
3.加强管理,改善环境,控制仔猪下痢
造成下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干燥、温暖、无贼风的环境最为重要,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和猪红痢的发生,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药物也是有效办法。
四、育肥猪饲养管理
1.保证肉猪定期出栏的办法

肉猪饲养的目的是保证肉猪在160-170日龄时体重达到90公斤左右,并能获得最优的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传统的肉猪育肥方法有“吊架子”和“一条龙”两种方法。“吊架子”主要适应用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营养水平较低,饲养条件差的地方。这种方法达不到上述要求,经济效益也不高。“一条龙”的育肥方法是在肉猪的育肥过程中始终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饲养。采用这种育肥方法是根据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将肉猪的整个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15-30公斤;中期30-60公斤;后期60-90公斤。但是在后期为了防止脂肪过渡沉积和提高胴体质量,而采用限制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浓度的方法,这种肉猪饲养法可达到快速增重、快速出栏、肉猪等级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2.坚持肉猪原窝饲养

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合群时往往易出现剧烈的咬架,相互攻击,引起争食,分群躺卧各居一方。这一行为造成个体间增重差异可达到13%以上。原窝猪在哺乳期就已形成群居秩序,肉猪期仍保持不变,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对肉猪生产极为有利。

但在猪群整齐稍差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弱猪或体质小的猪,因此在养猪实践中常坚持原窝饲养和大小相近的猪合并饲养相结合。

肉猪生产工艺设计要求每栏肉猪存栏8-10头,在生产中常把原窝7头以上,12头以下都坚持原窝饲养,不再重新组群。当两窝猪头数差不多,并有许多相似时可以合群,但应在夜间进行,并

加强管理和调教,避免打斗和咬伤。
3.合理调制饲料,并正确饲喂
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肉猪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育肥后期更应注意。调制饲料的原则以缩小饲料体积,增强适口性和提高转化率为目的。


在饲喂方式上,一般有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二种方式,前者日增重高,背膘厚,饲料转换率低。后者饲料转换率高,节约饲料,背膘薄,但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当今许多规模化猪场经常将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相结合,目的是想获得较好的日增重和较高的瘦肉率。具体作法是在育肥前期采用自由采食,而后期则采用限量饲喂。

在饲喂次数上,自由采食系敞开饲喂,不存在饲喂次数、限量和不限量的问题。限量饲喂法有日饲喂次数的问题,一般来说,小猪阶段日饲喂次数较多,每天4—5次。随着猪只的增大,日饲喂次数逐渐减少,中大猪一般维持每日2—3次即可。
4.保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供应

水是动物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体温调节、营养的消化运转、吸收和排泄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也是猪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因此必须保证水的充足和清洁。

肉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和采食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冬季肉猪的饮水量约为采食干饲料的2—3倍或为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节约为采食干饲料的4倍或体重的16%。夏季为5倍或为体重的23%。饮水设备以自动饮水器为最好。
5.调教

要做好猪群的调教工作,首先应了解肉猪的生活习性。一般肉猪喜卧,在正常饲养条件下一般约有60%的猪卧下或睡觉,并且喜欢在高处干燥的地方卧下休息,喜欢在潮湿和有水的地方排粪、排尿。因此猪群入舍应及时进行调教,有意识地驱赶,或在潮湿的地方堆放少量猪粪,使猪群养成吃拉睡三角定位。
6.及时去势、防疫和驱虫

去势:规模化猪场只对小公猪进行去势,去势最佳时间应在哺乳阶段进行,一般多在出生后15-25天进行比较合适。
防疫:详见以后章节《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

驱虫:无论是规

模化猪场还是农村散养户,都应定期驱虫,规模化猪场驱虫程序详见第五章保健——《规模化猪场驱虫模式》,农村养猪也可参照此模式进行。
7.肉猪适时出栏

目前,我国猪肉产品价格已经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瘦肉需求迫切,市场瘦肉好销,肥肉难卖。并且差价较大,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90-95公斤以前脂肪相对较少,但95公斤以后猪以增重脂肪为主,因此,目前许多规模化猪场都将出栏肥猪活重控制在90-95公斤之间。
第五章 保 健
第一节 猪病防治

猪场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对猪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病和营养缺乏症。为了彻底消灭猪的疫病,保障猪群的正常生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饲养管理规范化,防疫措施制度化,不断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一、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猪场和养猪户最好自己饲养公猪、母猪,自己繁殖仔猪,自己育肥,这样既可避免买猪时带进传染病,又可降低养猪成本,引进种猪时尽量从非疫区购入,并经兽医部门检疫,经消毒后方可入场,入场后应隔离一个月再使用为宜。
各阶段猪舍以小单元为最好,这样有利于全进和全出,有利于彻底冲洗和消毒。
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被病猪污染的粪尿、血液及其分泌物,土壤、用具、畜舍等要定期进行消毒,一般规模化猪场可一周消毒一次,疫情较大的猪场也可3天消毒一次,应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每次消毒时,应先将粪尿打扫干净后,再用消毒剂(稀释后)进行喷雾带猪消毒。
三、制订严格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根据猪群的免疫状况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季节,结合各猪场的具体疫情而制订的预防接种计划,由于各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各场应根据各自情况制订相应的免疫计划,以下为规模化猪场通用免疫程序,供各场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参考。
(一)后备种公猪种母猪
1.猪瘟:新引进的后备种公猪种母猪,引进后立即注射猪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