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N。(g取10N/kg)

【答案】左 2 C 1.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

0.1kg10N/kg1N

G mg

==?=

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1N331N2

n L L

??=??

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3)[3][4]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

杆A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B B

C C

F L F L

=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1N3

1.5N

4

B B

C

C

F L L

F

L L

??

===

3.小明想测量常见的两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他先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

表:

次数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率η140.1 1.80.3

260.1 2.40.383%

340.1 1.40.557%

440.2 1.4 1.057%

①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保留整数),第4次实验是用____图做的(选填

“a”、“b”或“c”);

③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着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

处的摩擦不计)。

①他先将2只钩码悬挂在B 点,在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 1,机械效率为η1;

②然后他将这2只钩码悬挂在C 点,在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 点上升高度与第一次相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将____ (选填 “>”“=”或“<”) F 1; [拓展]对比杠杆实验的第①②两步,判断第②步中杠杆的机械效率η2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答案】匀速 74% c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 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绳端拉力F 时, 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4N 0.1m

100%100%100%74%1.8N 0.3m

W Gh W Fs η?=

?=?=?=?有用总 [3]第4次实验,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 ,测力计移动距离为1.0m 。则绳子股数为

1.0m

=50.2m

s n h =

=绳 第4次实验是用图c 做的。

[4]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提升重物相同,但第1次实验,应用图a 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进行试验,第3次实验,应用图c 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进行试验,第一次机械效率高于第3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2)[5]钩码从B 点移动到C 点,阻力不变阻力臂变长,弹簧测力计位置不变,动力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则F 2>F 1。

[6] η2变大,因为C 点被提的高度相同,克服杠杆自身重力所做的额外功相同,钩码提升的高度增加,有用功变大,根据

100%W W W η=

?+有

有额

可知η2变大。

4.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

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 )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 的物体G 挂在A 点,两只钩码挂在B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将物体G 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将物体G 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 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 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分析比较(2)、(3)、(4)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2)、(4)、(5)可得:物体G 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 的体积

V =______m 3,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3。(33

1.010kg/m ρ=?水,g =10N/kg )

【答案】右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1.0×10-4 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 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 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 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 物-F 浮)?4L =1N ?4L ,(2N-F 浮)?4L =1N ?4L

所以

F浮=1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

43

33

1N

10m

1.010kg/m10N/kg

F

V V

g

ρ

-

====

??

物排

[5]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N-F浮')?4L=1N?3.5L

所以

F浮'=1.125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

33

43

1.125N

1.12510kg/m

10N/kg10m

F

gV

ρ

-

===?

?

盐水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M点挂上2个钩码,在N点挂上3个钩码。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

【答案】左不平衡 1.2

【解析】

【分析】

(1)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

(2)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1122

Fl F l

=,杠杆平衡;若1122

l F F l

≠,杠杆就不平衡,会沿力和力臂乘积大的力的方向转动;

(3)左侧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向下,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则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保持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1122

Fl F l

=计算出弹簧秤的示数,判断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详解】

(1)[1]图甲中,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左调。

(2)[2]图乙中,设一格长度为L,一个钩码重G,则有

2

433G L G L ?

即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3]丙图中钩码的重力

0440.5N 2N G G ==?=

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拉力在A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212N 3 1.2N 5G L L

F L L

??=

==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内容的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1122Fl F l =;运用此条件进行杠杆平衡的计算。

6.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

/N G

斜面高/h m

沿斜面拉力/N F 斜面长

/m s 机械效率η

较缓 10 0.1 5.0 1 20%

较陡 10 0.3 6.7 1 45% 最陡

10

0.5

8.0

1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3)第三次实验时即“最陡”时,此次实验把物块拉上去的机械效率是__。 (4)分析第1次实验的数据即“较缓”时可知,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__N 。

【答案】匀速直线 沿斜面拉力 625%.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沿斜面拉力”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3)[3]第三次实验时即“最陡”时,此次实验把物块拉上去的机械效率是

10N 0.5m =

=

==62.5%8.0N 1m

W Gh W Fs η??有总

(4)[4]由表中第1组实验数据可知

==5.0N 1m=5J W Fs ?总 ==10N 0.1m=1J W Gh ?有用

额外功

=-=5J-1J=4J W W W 额总有用

由W fs =额,得摩擦力大小

4J

=

=

=4N 1m

W f s

7.小飞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 1和阻力F 2,l 1和l 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 2、l 1和l 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 1,来寻找F 1、F 2、l 1和l 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杠杆上每一格长10cm .

实验次数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动力臂l 1/cm 动力F 1/N

1 4 33 30

2 4 18 30 2.4 3

4

7.5

30

1.0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_____位置平衡; (2)小飞首先保持F 2和l 1不变而改变l 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则

F 1=______N ,此时杠杆的类型与______(选填“筷子”或“老虎钳”)相同;

(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 2时,l 2应不超过______cm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______不变而改变F 2;②保持F 2和l 2不变而改变l 1. 【答案】竖直 水平 4.4 筷子 37.5 l 2和l 1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空、第二空.因为力与力臂垂直,当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位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与杠杆重合,可方便的测量力臂的大小;

第三空.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 ,示数为4.4N ;

第四空.由表格数据知第1次实验中阻力臂长于动力臂,因此是费力杠杆,与筷子相同; 第五空.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

11225N?30cm

=37.5cm 4N

F l l F =

= 即l 2应不超过37.5cm ;

第六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要探究F 1、F 2、l 1和l 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还应探究①保持l 2和l 1不变而改变F 2;②保持F 2和l 2不变而改变l 1.

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D 点作为支点,在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 在占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 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 移至C ,O 、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2

100%

Gh

Fh

杠杆的自重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有用功为W有=Gh1,总功W总=F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η=W

W

×100%=1

2

Gh

Fh×100%.

(2)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

(3)钩码的悬挂点在A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A=F?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C=F?OB,经对比发现,由OA到OC力臂变大,所以拉力F也变大,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因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9.某实验小组利用图中装置探究杠杆机械效率,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用轻绳悬挂杠杆的一端使其能绕O点转动,O点即为杠杆的_______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弹簧测力计所给方向为

_______向上;

(2)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利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

(3)杠杆机械效率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用所给物理量和符号表示);

(4)若在杠杆的承受范围内,将A点钩码重增加,杠杆的机械效率将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本次实验中,若不更换杠杆,且提升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6)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原来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若某同学用此装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发现不挂钩码时弹簧测力计仍有示数,这是因为杠杆有_______。

【答案】支 竖直 1

2

%100Gh Fh ? 变大 摩擦力的大小 变大 自重 【解析】 【详解】

(1)[1]杠杆绕固定点O 点转动,所以O 点为杠杆的支点;

[2]当在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在B 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为了保证杠杆能处于水平位置,弹簧测力计最小力的方向应该竖直向上; (3)[3]杠杆机械效率为:

12

%=1%10000Gh

W W Fh η=

??有总 (4)[4]根据(3)得到的杠杆机械效率表达式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A 点钩码重,有用功增大,机械效率变大;

(5)[5]若不更换杠杆,且提升钩码重一定,即物体做的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影响机械效率,额外功是杠杆克服摩擦力和本身自重做的功,所以当提升钩码重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是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6)[6]杠杆提升钩码时,对钩码做有用功,克服杠杆做额外功,

W W W +=有额总,

设杠杆重心升高的距离为h 1,所以

Gh 1+G 杠h =Fh 2,

G 不变,h 1不变,G 杠不变,钩码从A 点到C 点,钩码还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杆上升的角度减小,杠杆升高的距离h 变小,所以Gh 1+G 杠h 变小,所以Fh 2也变小。根据1

2

=Gh Fh η,分母变小,分子不变,所以机械效率变大;

(7)[7]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不能忽略杠杆自身的重力,在不挂钩码时,弹簧测力计也会有示数。

10.小明小组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2)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分析表中的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

F 1/N

L 1/cm

F 2/N

L 2/cm

1 2 5 1 10 2 3 10 2 15 3

1

20

4

*

(3)第3次实验数据不全,请根据已有信息分析,此处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 (4)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 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这时应在B 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 【答案】水平 左 F 1L 1=F 2L 2 5 4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二空.由图甲知,左端较高,说明重心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第三空.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2N ×5cm=1N ×10cm ,3N ×10cm=2N ×15cm ,故得出结论,即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 1L 1=F 2L 2;

第四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结合第三次实验数据可得: 1N ×20cm=4N ×L 2,解得L 2=5cm ;

第五空.设一格为L ,一个钩码重G ,则有3G ×4L =n G ×3L ,解得n=4,故应在B 处挂4个钩码;

11.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为了在实验中方便读取力臂,探究前和探究过程中我们都应将杠杆调整到____________ 位置平衡。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接下来应杠杆两端的螺母适当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解。

(2)如图乙,A 点挂有2个重力均为0.5N 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实验所需要的位置平衡, 应在支点右侧B 点(第2格处)挂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3)改变钩码个数及力臂,多次实验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_____________性。

(4)如图丙,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N 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重力均为0.5N 的钩码。钩码挂在C 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杠杆自重对实 验的影响),则在C 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答案】水平 右 3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1122Fl F l ) 普遍 6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当杠杆位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与杠杆重合,可以方便的测量出力臂的大小;第二空.由图甲可知杠杆左端向下倾斜,因此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第三空.由杠杆平衡条件

1122

Fl F l

=可得:

1N?3

=1.5N

2

A A

B

B

G l

G

l

==

因此应挂3个钩码;

第四空.多次测量总结数据规律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

1122

Fl F l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第五空.多次实验在物理中有两个目的①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本次实验多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第六空.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

Fl F l

=知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在杠杆最左端用弹簧测力计施加2N的力时C点处所挂钩码最多,为:

2N?6

=3N

4

C

G=

即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6个。

12.小明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都完全相同。实验前,小明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消除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实验中就可以方便测量______。

(2)要使图甲中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_____个钩码。

(3)若在图甲A处挂完钩码平衡后,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一个格,则杠杆将_____(选填“继续平衡”、“向左倾斜”或“向右倾斜”)。

(4)小明改变实验方法,如图乙所示,重心C点不再是支点,并在A点仍挂两个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F A,用校过零的弹簧测力计正确地测出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时的拉力F B,则F B?L OB_____F A?L OA(选填“>”“=”或“<”)。

【答案】力臂1向左倾斜>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方向垂直于杠杆,结合力臂的定义可知,此时的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尺上的刻度读出,

即方便测量力臂;

第二空.设杠杆的一大格为为L ,一个钩码的重为G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得2G ×2L =n G ×4L ,解得n=1(个),即应在A 处挂1个钩码;

第三空.图甲A 处挂完钩码平衡后,将左右两侧所挂钩码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一个格,杠杆左侧为:2G ×3L =6GL ;杠杆右侧为: G ×5L =5GL ,由于6GL >5GL ,所以此时杠杆向左倾斜;

第四空.如图乙中,杠杆的重心远离支点,杠杆自身的重力将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且重心在支点的左侧,导致拉力F 比忽略杠杆的重时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要大,所以F B ?L OB >F A ?L OA 。

1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杠杆静止时,发现右端下沉。此时,小明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接着,小明在杠杆上A 点处挂4个钩码,在B 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小红认为小明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小明所得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红认为能平衡。于是她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小红这种方案与小明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________实验方案好;理由是____________。 (5)实验中,小红利用乙图将杠杆提升,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为1.2N ,钩码总重G 为1.5N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

(6)将钩码向右移动一格后,拉力作用点及拉力方向都不变,此时把相同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所测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左 1122F L F L 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 杠杆自重对平衡有影响 小明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83.3% 动力克服杠杆的自重做额外功 变小 【解析】

【详解】

(1)杠杆静止时发现右端下沉,说明杠杆右边沉,小明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在杠杆上A 点处挂4个钩码,在B 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因为每个钩码质量相同,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 L F L =。小红认为小明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小明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因为没有考虑杠杆自身具有重力的因素,所以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小明所得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4)小明的方案好于小红的,因为小明的力臂便于测量,杠杆水平平衡时杠杆的力臂在杠杆上,而小红的方案中,力臂并不在杠杆上,不便于测量,不方便准确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中,小红利用乙图将杠杆提升,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为1.2N ,钩码的总重G 为1.5N ,设杠杆每一小格的长度为l ,测力计上升的高度H 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 ,根据几何相似三角形关系可知

42

63

h l H l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6N

=

100%100%100%83.3%7.2N

W G h W F H η??=?=?≈?有总;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杠杆本身存在重力,在提升时要对杠杆做一部分额外功。

(6)将钩码向右移动一格后,拉力作用点及拉力方向都不变,此时把相同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所测机械效率

1.5N 3=

100%100%100%62.5%1.26W G h l

W F H l

η???=?=?=??有总,所以所测机械效率将变小。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的杠杆是_____(平衡/不平衡)的.

(2)如图甲,杠杆在支架上,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调节杠杆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_____cm.

(3)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_____.

①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相同距离;④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相同距离.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如图丙,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若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_____N.

(5)如图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拉力的力臂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

(6)某同学用定滑轮进行如图戊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请说明理由_____.【答案】平衡 0 B 消除杠杆自重影响同时便于测量力臂 2 小于力的方向影响杠杆平衡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不一定要水平平衡);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杠杆重的力臂为0,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就会满足杠杆左端下倾.

①杠杆两侧同时减掉一个钩码,左边:2G×4L,右边:3G×3L,右边下倾.

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4G×4L,右边:5G×3L,左边下倾.

③若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左边:3G×5L,右边:4G×4L,右边下倾.

④若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左边:3G×3L,右边:4G×2L,左边下倾.

符合要求的是②④,故选B;

(4)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的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5N×20cm=F2×15cm,解答F2=2N.

(5)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时,力的力臂在杠杆上,此时力臂最大,当如丙图,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力臂不在杠杆上,动力臂变小.

(6)用带杆的滑轮向左(或向右)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时,力的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的方向影响杠杆的平衡;

【点睛】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力的大小、力臂的长短都会影响杠杆的平衡;杠杆静止时或杠杆匀速转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杠杆重的力臂为0;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且哪端大哪端下倾.

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 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 点挂____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 ,当弹簧测力计在C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N .

(4)学完杠杆知识后,小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杆秤.他取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木棒,测得木棒AB 长度为80cm 、质量为50g ;一质量为350g 的小盘和一质量为150g 的螺母.如图丙所示,小明将小盘悬于棒的A 端,用细线在O 点提起木棒,木棒恰好水平平衡,则OA 为_____cm .小明用该杆秤称某物体的质量,平衡时的情形如图丁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kg . 【答案】右 6 3 5 2.25 【解析】 【详解】

(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在杠杆上,根据杠杆平衡条件:4G ?3=nG ?2,n =6; (3)当弹簧测力计在C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此时动力臂等于

1

2

OC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得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F 1=221F l l =40.5N 3

2

??=3N ; (4)因为木棒质量均匀分布,所以OA 段木棒的质量m OA =50g 80cm

×l OA ,OB 段木棒的质量m OB =50g?

50g

80cm ×l OA ,OA 段木棒重力的力臂l OA =2OA l ,OB 段木棒的力臂l OB =80cm 2

OA l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350g×l OA +

50g 80cm ×l OA ×2OA l =(50g?50g

80cm ×l OA )×80cm 2

OA l -,解得:l OA =5cm ;设物体的质

量为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小盘+m)gl OA+m OA gl OA=(m螺母+m OB)gl OB,即ml OA+m小盘l OA+m OA l OA=m螺母l OB+m OB l OB,因m小盘l OA+m OA l OA=m OB l OB,所以,ml OA=m螺母l OB,解得:

m=lOB

lOA

m螺母=

80cm50cm

5cm

×150g=2250g=2.25kg.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节滑轮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11章简单机 械和功第2节滑轮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个物体,(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省力的装置是A.B.C.D. 2.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总重力为100N,定滑轮总重力为5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人需用力()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3.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 A.B.C.D. 4.要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而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N (不计滑轮自身重和摩擦),则所用滑轮中至少使用 A.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D.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5.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不计,下图的几种组合中,最省力的组合是

A.B.C.D. 6.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不考虑摩擦,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 7.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C.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 8.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在绳子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拉着M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 N.若在M上加放一物块m,要保持M向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则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20 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10 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 N不变 9.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98 N,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 N,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2 N,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B所受的重力是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或()。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分类: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调;实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 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简单机械和功提优

简单机械和功提优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B A F 2 甲 乙 简单机械和功提优 1.图甲是打开的汽车后备箱盖,它 被液压杆支撑(不计后备箱盖重)。关箱盖时,它可看作一个杠杆,图乙是其简化图:O 是支点,F 2是液压杆作用 在A 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臂l 2; (2)在B 点关上后备箱盖的最小动力F 1及其力臂l 1。 2.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画出动力F 1的示意图及阻力F 2的力臂l 2. 3.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瑶瑶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她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 )、细线、刻度尺等。 (1)她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她应将细线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可以消除铅笔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测量时还有一个优点,请你写出: 。 (2)调节水平平衡后,她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做了几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F 1l 1/N?m F 2l 2/N?m 1 2 3 记录数据后,同桌的小亮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瑶瑶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 (A .改变力的大小,B .改变力的方向,C .改变力的作用点。选填“A”、“B”或“C”) (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瑶瑶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 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 (A .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然水平平衡。选填“A”、“B”或“C”)。 (4)学习了功的知识后,小杰回看之前杠杆记录的数据,她想能否将表格中F 1L 1/Nm 单位Nm 换成J 根据功的定义,你觉得可以换吗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功 课时训练

九上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功 一、填空题 1.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_______,但不能省_______.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_______.省距离的机械费______. 2.探究斜面,每次在小车上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车上砝码所受重力G、上升的高度h并记录下来.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与_______近似相等. 3.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称这一乘积为_______,简称______. 4.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 5.(2010.河池)如图所示,是某大楼内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钢链的一端固定在A点,然后绕过电梯厢下的滑轮,另一端连 接在电动控制装置上.若用拉力F将重为2×104N的电梯和乘客 从一楼匀速提升到15m高的六楼,则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 N,拉力F所做的功是_______J(不计摩擦和钢链自重). 6.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则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J,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 7.甲、乙两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所受的水平力是乙的3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平力对甲、乙两物体做功之比为_______. 8.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体从斜面的顶端A滑下,若AC=3m,AB=5m,则物体从A端滑到B端时,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J,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J. 9.某商场二楼到三楼的自动扶梯高度是4m,扶梯长6m,孙琪同学体重500N.自动扶梯把孙琪同学从二楼运送到三楼的过程中对她做功_______J. 10.如图,某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N的物体,当人拉绳子从A点慢慢移动到B点时,此人克服物体的重力大约做了_______J的功. 11.教学大楼每层楼高为3m,小明提着一重为50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进入教室,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做的总功为____. 1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拉力F做的功_______. 二、选择题 13.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14.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 表一: 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 15015 25013 35010 请你回答: (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 表二: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风速v/(m/s)5101520 输出功率P/kW8072015001100 表三: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

(3)风能是清洁能源,也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 (4)风速10m/s 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风速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高,他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时间 转换法 越大 可再生 电磁感应现象 60% 错误 风速越大发电效率越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因提升高度要相同,通过提升时间,可知提升速度的大小,则由 W mgh P mgv t t = == 可知输出功率的大小,故比较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2]转换法可将不可测的量转换为可测的量进行测量,也可将不易测准的量转换为可测准的量,提高测量精度。此实验将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转化为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 (2)[3]分析表一数据可见,在提升钩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风速越大,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越短,风车的输出功率越大。 (3)[4]风能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无污染。 [5]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电能,即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所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4)[6]风速为10m/s 时,1s 内获得的能量为61.210J ?,风车工作1h 获得的能量为 639=1.210J/s 3.610s=4.3210J W ????总 风车工作1h 产生的电能为 9=720kW 1h=720kW h=2.59210J W ???电 风车发电的效率为 992.59210J =100%=100%=60%4.3210J W W η????电总 [7][8]风速为15m/s 时,1s 内获得的能量为64.0510J ?;风车工作1s 产生的电能为 61.510J ?,风车发电的效率为 66 1.510J =100%=100%=37.04%4.0510J W W η????电1总1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11)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三上) (11) 纲要检测 自主评估 基础与巩固 1 .将重为5N 和15N 的甲、乙两物体分不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假设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稳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 〔 〕 A .3:1. B .2:1. C .1:3. D .4:1. 2.一杆刻度准确的杆秤,假设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秤东西时,其读数 〔 〕 A .将比实际质量大. B .与实际质量相同. C .将比实际质量小. D .大小难以确定. 3.下面的实例中,相当于费劲、省距离的杠杆是 〔 〕 A .独轮推车. B .动滑轮. C .人的前臂. D .老虎钳. 4.用图11-29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拉力F =6N , 在这一过程中,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一点、二力、二臂与作图 杠杆的平稳条件________________ 杠杆 省力杠杆_________ 杠杆的应用 费劲杠杆_________ 等臂杠杆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轴 _________________ 定滑轮 滑轮 动滑轮 简单机械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功的运算 __________ 功的单位 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斜面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 表达式:__________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器材、原理、步骤 定义与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率 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与换算 _____________ 功的原理 功 F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 1 F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2 F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1 l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2 l表示 3、画力臂练习 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大括号,垂足符号,字母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与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A点搬动柜子从M端抬起均匀木棒把水倒入杯中

5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例题1.假如在一跷跷板中大人重750N,小女孩重250N 。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例题2.如图,一轻质杆OA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绕O 点转动,已知0A=0.3cm ,OB=0.2cm ,在A 点处悬挂一重物G,质量为2kg ,若在B 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线上平衡,此时拉力F 为多少? 例题3.如图:OB=2B A,物体重为60N,不计杠杆自身重力,绳与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拉力为多少? 4、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例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否再旋动两端的平衡螺母?______. 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杠杆上刻线的间距为5cm,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2/c 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__,错误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中,在如图14所示的条件下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同时拿走两边下方的两个 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_(“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________点处.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同学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散步时,看到校工师父在用剪刀修剪树枝,发现他在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需要把树枝夹在剪刀离轴很近的地方,手放在剪刀离轴最远的末端就会很轻松的剪断粗树枝了,看到这里,同学们就讨论起来了:为什么这样使用,就会很容易剪断树枝呢?于是大家对杠杆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1F,发现1122 F L F L ≠,其原因是:______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 (3)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F,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2h,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2h,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1F,此次拉力做的功将_____第一次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平衡右力臂大小F1的力臂测量错误2 11 2mgh F h×100% 大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静止,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3]图甲中,杠杆右高左低,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重心在支点上,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第11章_简单机械和功—杠杆》

简单机械和功—杠杆 1.在______的作用下,能绕一_________转动的________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___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都是直的硬棒B.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C.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D.杠杆的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 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4.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王刚 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示,使用时, 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 来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A.转轴—虎口—套管B.小铲—套管—虎口 C.小铲—虎口—套管D.虎口—转轴—套管 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图上 标出:(1)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2)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 支点b. 6.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 1和F 2 对支点0的力臂L 1 和L 2 。. 7.在下图中画出力F 1、F 2 的力臂l1、l2。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杠杆随堂练习题二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用文字表示),写成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 2.一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分别是6N和30N,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__________.3.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4.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 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杠杆仍平衡B.杠杆左边向下倾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

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 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注意: (1)要严格区别“用力”和“省力”,用力F=G物/n;省力F′=(1-1/n)G物。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二节 滑轮 单选题提优汇总

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二节滑轮 单选题提优汇总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几种机械吊起同一物体(不计杠杆重、绳重、滑轮重以及机械间的摩擦), 其中最省力的是() A. B. C. D. 2.下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高同一物体,最省力的是(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A. B. C. D. 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住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弹簧秤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的绳重和 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大小分别是() A. 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4N B. 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2N C. 拉力F为6N,动滑轮重4N D. 拉力F为10N,动滑轮重2N 4.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挂钩上都吊着相同的物体, 把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F1和F2.若不计绳重及轴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无法判断 5.用三个不同方向的拉力F1、F2、F3,通过如图所示的定滑轮分别匀速提起重物G,三个 力的大小关系是() A. 最大 B. 最大 C. 最大 D. 一样大 6.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提升同一重物。从相同位置提升至

同一高度处。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两次拉力F甲和F乙之 比是() A. 4:3 B. 3:2 C. 2:3 D. 3:4 7.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 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A. B. C. D. 8.如图所示,G=80N,在力F的作用下,滑轮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及滑轮 重,则物体的速度和力F的大小分别是() A. 160N B. 40N C. 160N D. 40N 9.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体以相 等速度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F3,这三个力的作用点移动距离分别是S1、S2、S3,移动速度分别为V1、V 2、V 3,不计滑轮摩擦,则() A. B. C. D. 10.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 “>”“=”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答案】平衡左 1.5 C 变小不变顺时针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Gh ×100% > > Fs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为杠杆的平衡状态;所以,图甲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 [2]由于杠杆左端上翘,调节时重心应向左移动,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3]如图乙所示,在刻度线A处挂两个钩码,在刻度线B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每个钩码为G=0.5N,每小格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即 2G×3L=F×2L 2×0.5N×3L=F×2L 解得F=1.5N (3)[4]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拉力F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 故选C。 (4)[5][6]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也变小,但是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拉力大小不变。 (5)[7]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要使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需要增大动力臂,当弹簧测力计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拉力最小,所以需要将弹簧测力计顺时针转动。

厦门市双十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厦门市双十中学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3G?2F=2G?3L 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 4G?2F,3G?3L 而 4G?2F<3G?3L 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 4×0.5N×3×0.5cm=3N×1 2 ×4×0.5cm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简单机械和功--(基础测试卷)

2017九年级物理阶段性测试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 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 3.某人提着重为50牛的箱子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米,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焦,如果在2秒把这箱子匀速举高2米、他的功率是___________瓦. 4.在镊子、钢丝钳、扳手、天平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___________。 5.如图1所示,杠杆上每格等距,每个钩码重都是1N,当杠杆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若要求弹簧秤示数为9N,并且钩在支点左侧时,则它应钩在______处,拉力方向应为____________。 图1 图2 6.如图2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N的物体匀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则拉力为______N。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_N,这时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7.某运动员把1000N的杠铃举高1.8m后在空中停留5秒钟,在这5S他对杠铃做的功是______J,功率是______W。 8.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1 ,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时间之比为______,在相同时间做功之比为______。 9.用动滑轮将重400牛的物体匀速提高2米,若拉力大小为250牛,则有用功是______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10.(1)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其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__________,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___.(2)一个物体具有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_____________能,蓄在高处的水能用来发电,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能,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______________能。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A. 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一定相等 12.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瓦,它表示的含义是:() A.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焦耳 B.这台机器每分钟做功150焦耳 C.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焦耳 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瓦特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 ________个钩码。 (3)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______(选填“A”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N。(g取10N/kg) 【答案】左 2 C 1.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节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 (2)[2]一个钩码重力 0.1kg10N/kg1N G mg ==?= 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1N331N2 n L L ??=?? 解得n=2,所以应该在A点悬挂2个钩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苗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杜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纡个钩码重 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半衡。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弾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 3 1.5 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下沉,说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得 4G×3L=F B×4L 解得 F B=3G 即需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3]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C L C,得 4G×3L=F C×4L 解得 F C=3G=3×0.5N=1.5N [4]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要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2.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