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子星 宇宙中最奇特的物体

中子星 宇宙中最奇特的物体

中子星 宇宙中最奇特的物体
中子星 宇宙中最奇特的物体

中子星宇宙中最奇特的物体

宇宙,充满了奇怪的东西。而这正是让天文学家吃不下睡不着的原因:还有些奇怪的东西等着被发现呢。

尽管我是个黑洞粉,但我还是会选中子星作为宇宙中最奇特的东西。它们是质量至少是太阳的8倍的恒星所留下来的高密度残渣。当这些恒星燃料耗尽时,会爆炸形成超新星,而它们的核会在重力影响下坍塌。最终结果就是,中子星们有着恒星的质量,但直径却只有20千米,大概只是曼哈顿的长度。中子星有一个结实的表面,不过我不推荐你站在上面:它们要比太阳热上100倍,重力如此之强,以至于爬高一厘米所需的能量与在地球上攀爬珠峰相当。

大质量小体积,意味着中子星有着超高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100万亿倍。比我们能造出的东西都要密。事实上,它基本和原子核是一个密度,但要比原子核大多了。

这里的重力足以挤压原子,让电子与质子中和,形成中子。这就是“中子星”的来源。尽管它们并不全是由中子组成,但他们也不再是正常的恒星了。(通常,“恒星”是通过核聚变发光,而中子星不是这样。)(百度百科有一段话:“在中子星里,压力是如此之大,白矮星中的简并电子压再也承受不起了: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同质子

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可以这样说,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

强重力,高密度,奇怪的构成,强磁场,高温度,这些让中子星变得十分奇特。事实上,研究人员们尚未能做出中子星内部的物理模型来,这需要尖端的粒子物理,引力物理和高密度材料知识。

更糟的是,每个中子星都身处远方,难以观察细节。而我们又无法在实验室中造一个中子星,即使是一个微观复刻品。这种压力,温度与密度的结合体,意味着我们连一滴中子星材料都造不出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也造不出来,毕竟科学家们很聪明。不过,既看不到也做不出来,让我们很难研究中子星。

即使这样,天文学家们还是搞到了一些知识。1930年代,中子星概念被提出。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乔丝琳·贝尔在调教望远镜时观察到了一种有规律的脉冲,推断它来自于中子星。这种脉冲来自强磁场所造成的光束,会随着中子星的旋转,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掠过地球。因此,这种物体被称作脉冲星。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中子星资料。

蛋文:脉冲星可能是完美的星际GPS系统

从1967年开始,研究人员们确定了许多脉冲星。由于旋转周期稳定,它们是宇宙中最可靠的时钟。它们之中最快的,每秒能转成百上千次。即使体积很小,这种转速也很不可思议。

中子星奇特的地方还没完。

尽管每个中子星都有着强磁场,但磁星更牛逼。它们非常稀少,目前仅发现21个(和5个疑似磁星)。它们的磁场强于任何已知物体,强过地球磁场的100万亿倍。

磁星

在银河中心黑洞外一光年距离就有一颗磁星。黑洞口旋转的热气体发出的光线在到达地球之前会掠过这个磁星。在这个过程中,强磁场会将光线扭曲(法拉第旋转)。多亏了这个磁星,天文学家们可以通过测量这个旋转,画出银河中心的环境图,

正常中子星的磁场是可以理解的:没被中和成中子的质子和电子,在内部形成一股强力的电流。但为何磁星的磁场会这么牛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天文学家几十载,不过上周一份研究可能为我们给出了答案。研究人员通过智利的甚大望远镜(题外话,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户贵州)发现了邻近一颗快速运动的恒星的一颗磁星。一次天文学辩论会上猜测,这两个星体原本是双子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它们转的越来越快……直到一颗星在超新星中爆炸,留下一颗中子星,并把另一颗星踢了出去。这颗星体原有的快速转速,让这颗中子星成为了磁星。我们尚不清楚这种假说是否正确,或者是否所有的磁星都是这样形成的。最终,时间,和观测,会告诉我们答案。无论如何,这是中子星奇特的另一个原因:它不断的用问题挑战我们,驱动我们不断的在天空中寻找答案。

可怕的“磁场怪兽” 带你见识太空发现十大最

可怕的“磁场怪兽” 带你见识太空发现十大最

除了地球,宇宙中还有许多千千万万个星体以及星系,而其中不乏非常奇怪的存在。以下为目前人类在太空中的10大最为奇特的发现。 旋转最快速的恒星 近期科学家制造最快旋转速度的人造物体,每秒旋转6亿次,但是它的直径仅有一米的百万分之四,相当于旋转速度为7500米/秒。事实上,宇宙恒星虽然体积庞大却毫不逊色,VFTS 102是迄今发现旋转最快速的恒星,表面线速度为44万米/秒(440公里/秒)。 最大的星系 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相比之下IC 1101星系则是庞然大物,它的大小是银河系的50倍,是迄今发现最大的星系,是1790年威廉-赫歇尔首次发现,目前这个星系距离地球10亿光年之遥。

最快恒星轨道周期 双星系统中的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HM Cancri双星系统是由两颗白矮星组成,白矮星是死亡恒星残骸,这两颗恒星的距离仅是地球直径3倍,以时速180万公里快速运行,彼此喷射着炽热气体和巨大能量,仅5.4分钟彼此环绕一周。 最快速的陨星

2012年4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空可看到Sutter’s Mill陨星划过天空,它是迄今观测到运行速度最快的陨星,时速接近103000公里,相当于火箭发射速度的两倍。 最寒冷的恒星 通常人们会认为恒星是非常炽热、明亮,体积庞大,但有时一些恒星会让人们失望,褐矮星是最寒冷的恒星,位于天琴星座的褐矮星WISE 1828+2650表面温度仅有25摄氏度,比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还低10摄氏度。

最古老的天体 HE 1523-0901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天体,是位于银河系的一颗恒星,以铀或者钍衰变测量其年代,可追溯至132亿年前,而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 具有水分子化学迹象的星球 天文学家对类星体MG J0414+0534进行观测时发现它具有水分子化学迹象,这颗星球能放大一种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形成“水脉泽”,是一种类似激光的辐射物,这将证实在地球之外存在适宜生命的化学分子。

第一篇 第四章 宇宙的结构层次与物质的基本单元

第一篇第四章宇宙的结构层次与物质的基本单元(p78-79) 第一节宇宙的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夸克、轻子和传播子。 宇宙按其空间尺度和质量大小可分为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一、微观层次(弱、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微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微观层次通常又分为粒子亚原子和原子分子两个层次。 随着原子核增大,质子间静电排斥逐渐增大,最终超过核力的约束,就不存在稳定的原子核,强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的平衡条件决定原子大小的上限。 二、宏观层次(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宏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宏观物质是由大量原子分子形成的凝聚体系,其稳定条件是电子受原子核的为库伦吸引与电子之间因泡利不相容而有的排斥之间的平衡。密度随体积或质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万有引力逐渐增强并开始起作用。 三、宇观层次(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则是支配宇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系列中,随着尺度和质量的增加,密度逐渐减小。万有引力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不同,它不能屏蔽和中和,随着质量的增加,万有引力逐渐占支配地位的相互作用。 弱强相互作用和电脑相互作用是支配微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电磁相互作用是支配宏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则是支配宇观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提出了化学元素概念,为科学地研究化学奠定了基础。 1803年,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用原子的概念阐明化合物的组成及其所服从的定量规律,并通过实验来测定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之比。这种始于化学的原子假说叫做“化学原子论”。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弥补了道尔顿原子学说中忽视了原子和分子区别的缺陷,两者结合成为“原子——分子学说”。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性递变规律并制成了元素周期表。在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进程中,这是一个重大的成就。第三节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 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包括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一、第一粒子——电子的发展 1897年,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粒子称为“电子”。 电子有一种运动属性,叫做自旋,自旋是微观世界粒子特有的属性,电子是人类发现体现这种特性的第一个粒子。只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电子是质量很小的粒子,成为轻子。电子的Q=-1,轻子数L=+1。 汤姆孙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 二、质子的发现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部分(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B 试题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在启动阶段,列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由动能公式,可知列车动能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C错误;由,可知列车动能与位移x成正比,选项B正确;由动量公式p=mv,可知列车动能,即与列车动量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D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动能、动量。 难度:0.73 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试题解析:在弹簧恢复原长前,物块受力如图所示,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设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弹簧 ,所以,故选A。 则 弹簧 命题意图:本题结合弹簧的动力学问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难度:0.62 3.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宇宙中天体大小真实比较-推荐下载

宇宙中天体大小真实比较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脚下的这颗行星可谓广袤无垠,即使以客机的速度(按800千米/时) 环绕地球一周,也需要50个小时。但放在宇宙当中,地球简直就是一粒尘埃…… 水星、火星、金星和地球的大小比较。如图所示,金星和地球体积比较接近,火星和水星相对较小。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宇宙中都有些什么

放开眼界,环顾整个宇宙,浩瀚无垠。宇宙中都有些什么呢?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的一个大行星。太阳系中的九个大行星以太阳为中心由内向外排列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余七颗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目前,太阳系中已发现的卫星有近50颗。在太阳系中,还有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和陨星等。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什么呢? 在晴朗的夜晚,天空布满了星星,其中,恒星占绝对多数。恒星,就是像太阳一样自己能够发光的天体。我们银河系就有上千亿颗恒星。恒星的体积、光度、质量和密度等都有很大差别。有的星星很亮,光度比太阳大上百倍到一万倍,这种星叫巨星。有的星星,光度比太阳亮上万倍到几百万倍,半径可超过太阳的一千倍,叫做超巨星。还有一种光度低、体积小而密度极大的白色星叫白矮星。 有的白矮星光度小到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的几十分之一大,而密度却大到每立方厘米几百公斤、几吨甚至上千吨。目前已经发现的白矮星就有1000多颗,据估计,光我们银河系的白矮星就有100亿颗。1967年,人们发现了一种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又叫脉冲星。中子星是恒星中最小的侏儒,大多数中子星的直径只有10公里左右,可是它的密度却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达1亿吨,如果用万吨巨轮来拖,中子星上1立方厘米的物质需要1万艘才能拖得动。已发现的中子星有300多颗。 恒星除了以单个的形式存在于宇宙空间外,还有由两颗或两颗以上至10颗左右的恒星在一起组成的具有物理联系的恒星集体,它们分别称为双星和聚星。现已了解到,仅就太阳系附近的空间来说,属于双星和聚星的恒星数目,就有一半之多。还有由几十颗到几十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团。银河系里已发现的星团有1000多个,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估计有18000个。 在恒星世界里,还有一些亮度会发生变化的星,称为变星。它们的变化有的很有规律,有的没有什么规律。有时候,在天空中某个地方会突然出现一颗很亮的星,它的亮度变化非常突然而且剧烈,在两、三天的时间内迅速增加,以后再慢慢减弱,在几年或几十年之后才恢复原来的亮度。由于这种星离我们比较远,比较暗,所以在没有变亮的时候,一般看不到。变亮时光度突然增加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才被我们看到,因此称为新星,我国古代叫“客星”或“暂星”。还有一种亮度增加得更厉害的恒星,叫“超新星”,它的实际亮度比太阳还要亮几千万倍到几亿倍。目前在银河系中发现的新星有150多颗,超新星只有8颗,而在河外星系里发现的超新星已超过500颗。 通过望远镜观测或拍摄照片,可以看到一些会发光的云雾状的天体,叫做“星云”。最初人们把星云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银河星云,或河内星云,一类是河外星云。银河星云就是在银河系范围以内的星云,是由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银河星云包括行星状星云和弥漫星云两大类。行星状星云是一种呈圆盘状的、淡淡发光的天体,从外貌上看很像遥远的行星的样子。在行星状星云的中央,常有一个很小的核心,那是一颗高温恒星。有些行星状星云呈圆环形状,天琴座环状星云就是一个有名的典型行星状星云。已发现的行星状星云有1000多个,估计在整个银河系中约有4-5万个。弥漫星云的形状很不规则,而且没有明显的边界。弥漫星云比行星状星云大得多,也暗得多。它的密度极小极小。“河外星云”与银河星云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型天文望远镜建造使用后,人们发现“河外星云”并不是星云,而是由几亿、几百亿甚至几千亿颗恒星组成的与银河系同级的庞大的恒星系统。因此,现在一律改称“河外星云”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河外星系”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以至看起来就像小小的、发光的斑点。现在已经能够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有10亿个以上,但用肉眼能够看到的只有大、小麦哲伦星云和仙女座星云。星系的聚集方式和恒星非常相似,孤立的星系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星系都是属于各种类型星系集团中的一员。两个星系聚集在一起,组成了双重星系。三个以上到十几个星系聚集在一起的,称为星系群。上百个至上万个

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梳理

从粒子到宇宙 分子 一.分子概念: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大小:分子直径得数量级为10-10m,即0.1nm 二.分子动理论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两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注意: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而不是同种物质之间。(2)发生扩散现象的不同物质要彼此接触,没有接触,是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的。 (3)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是不同的。(4)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同种状态的物质之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种状态的物质之间。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相互发生扩散现象。如打开香油平的盖子我们就能闻到香味,这是发生在液体,气体之间的扩散现象。 (5)扩散现象进行的快慢不仅决定于物质本身,还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如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同时滴入一地红墨水,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开来的快。 (6)扩散现象不仅证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证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意: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吸引力:铅块挤压吸引;拉断铁丝比棉线难;两滴水银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滴 排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2)当分子间距离为某一值r时,引力等于斥力。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也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4)当分子间距离由r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斥力减小得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5)当分子间距离由r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6)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时,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3.解释固、液、气的性质

宇宙中各种神奇的现象大盘点

宇宙中各种神奇的现象大盘点 宇宙有很多东西都会让我们发现到更加多的不解问题,而关于宇宙的一切,相信很多科学家都在因此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是分享的太空中神奇现象,一起来看看吧。 冥王星上的冰比钢铁还要坚硬 冥王星,因为距离太阳最远,所以也是太阳系里最冷的天体。最低温度可降到华氏-390度。毋庸置疑,冥王星的表面全是冰,但是它跟地球上的冰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因为极度的寒冷冥王星特别僵硬,事实上它比钢铁还要坚硬。 天比年长 众所周知,地球绕地轴一周是一天的时间,绕地球一周是一年的时间。每一个行星这样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个诡异的事实是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绕自己的轴运动一周,但是围绕太阳却只需要225个地球日。在新的一天来临之前,一年已经过去了。 在太空里暴露肌肤会出现什么情况 人的肉体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状况是个谜。官方的的理论是当你在太空里待上90秒以后,许多东西会伤到你的肉身。首先,太空中的气体会像刺一样膨胀,形成的气泡可以立刻让人毙命。身体里的水会汽化,嘴巴和眼睛里的水分会沸腾,肌肉里的水分则会蒸发导致膨胀。失明、冻掉鼻子、皮肤会烧伤。有趣的是,心脏和大脑还

会继续工作90秒钟。理论上来讲,在后九十秒钟以前吸一些液压氧气会让轻伤完全恢复。 地球的重量 地球的重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科学家在确切的重量上还达不成一致,但是他们都同意地球因为有陨石、大气灰尘和彗星星尘每一天都在变重。据说每一年地球的重量都会增加10000-100000吨。 在太空呆着会长个儿 当一个人在太空中的时候他会长个儿。在地球上的时候,脊椎会因为重力而被压缩。但是当一个人在真空的太空中时,脊椎会尽最大可能变长。每一个宇航员在太空中大约会长2英尺。 心脏会变 除了脊椎以外,人的心脏也会改变一些才能适应太空的环境。根据太空生物学家的说法,心脏会变小,抽送的血液也会变少。当一个宇航员处于一个重力比较小的环境时,血液会从较低的部分流向心脏和大脑,这会让心脏暂时变大。这会导致血容量变大,多余的液体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但是这时心脏也会变小,抽送的血液也会变少。这就是许多宇航员回到地球以后会头晕的原因。 盘点宇宙神秘现象该领域最权威的两大专家、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和阿兰-古思认为,即便存在其他的宇宙,也是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空间,我们永远不会与其发生接触;他们的同行保罗-J-斯坦哈特和尼尔-图罗克择坚持认为平行宇宙存在于不同的时间点;而马克斯-特格马克和已故科学家丹尼斯-夏默则认为其他的宇宙与我们所在的

宇宙的基本结构

宇宙的基本结构 一、星系 1.星系是由宇宙中一大群运动着的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系统。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2.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二、太阳系 1.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这八大行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几乎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速度越大。

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它恒星系地月系其它行星 2.太阳 太阳是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106Km,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的为2×1030Kg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太阳辐射(光),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达到4×1026J,太阳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 3.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离太阳较近称内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远称外行星。内行星有坚硬的外壳,外行星无坚硬的外壳,体积巨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共面性:轨道面之间的倾角小于4°,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运动。

近圆性:轨道的偏心率接近0,近似圆轨道。 三、地月系 1. 地球与月球组成一个双星系统称地月 系。 2.地球 地球是一颗直径约为12756Km、质量约 为6.0×1024Kg的行星,以约30Km/s的平均 速率绕太阳公转,它自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温度15度,大部风地区分布着液态水,非常适合生物的生长。 体积、质量适中,吸引住较多的大气和水。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大气,非常适合生物的呼吸。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上昼夜更替和季节轮回适中,适合生物的生存。

天文学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问题之由来和困惑_图文(精)

天文学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问题之由来和困惑武向平?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2015-05-19收到 ?email :wxp@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6013651.html, DOI :10.7693/wl20150610 1宇宙起源

今天的宇宙学研究早已经冲破了“九重天” 的空间尺度和“七天创世纪”的宗教信仰,21世纪的宇宙学已经是最精密的自然科学之一。 为现代宇宙学研究带来革命性进展的天文学家无疑是哈勃,他在1929年发现了银河系周围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其相距银河系之距离成正比。此观测事实给了后来的物理学家伽莫夫以启示:既然所有的星系都彼此相互远离,那么若沿着时间的长河逆向追溯,它们就必将在有限的时间里汇聚在一起;反之,若沿着时间发展的箭头,宇宙则就像发生过一次爆炸一样,从致密高温的状态膨胀散开。1948年,伽莫夫成功地预言了宇宙大爆炸的“火球”膨胀至今遗留下的温度应为50K (1956年修正为6K,并锁定在微波波段。而在1965年,两位Bell 实验室的工程师Penzias 和 Wilson 无意间得到了震惊世界的发现,尽管他们当时并未意识到所获得的与方向无关的天空噪声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遗迹。虽然星系的退行和大爆炸火球的发现及其高度的各向同性,的确给宇宙大爆炸学说奠定了最坚实的观测基础,但人们很快就意识到,一个高度各向同性的大爆炸火球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今天,浩瀚的宇宙中充满了以星系为基本单元的成员,它们并非均匀地分布于宇宙空间中,而是形成了有规则的结构:既有成千上万星系组成的“长城”,也有空空如也的“空洞”。一个过于均匀的大爆炸火球作为“种子”是无法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结构之宇宙。所以,大爆炸的遗迹(今天称之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后,人们就一直致力于寻找它上面是否存在不均匀的成分。终于,1992年由George Smoot 领导的一个小组借助于COBE 卫星发现了大爆炸火球上的十万分之一的温度起伏,且这些起伏正是人们期望看到的造就今天宇宙万物的“种子”!随后,诸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卫星如WMAP 和PLANCK 以及南极的大量天文 实 科学家沙龙

物理百科 宇宙中最重的物质

266宇宙中最重的物质 宇宙中最重的物质是什么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物质结构说起。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的周围旋转。也就是说,在原子的内部存在着巨大的空隙。不论是地球上的哪种物质,它们的原子内部都有这样的空隙,所以它们根本不可能是宇宙间最重的物质。原子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如果让里面的质子和电子撞在一起,就会形成中子。于是科学家们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想:如果想办法让原子里所有的质子和电子都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部由电子组成的物质,那么原子里的空隙不就会填满,物质的密度不就会大得多了吗?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压力,硬是把本来围绕原子旋转的电子压回到原子核里去。因此,在50多年以前,有些思想活跃的物理学家就提出:宇宙中间可能存在着完全由中子组成的中子星。 中子星的设想一提出,就引起了各国天文学家的注意,大家纷纷去寻找,可是找来找去,杳无踪影。不过,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对中子星的发现也是这样。休伊什利用一台自制的天文射电望远镜,对着太阳附近的空间,接收来自星球的讯号,讯号记录在纸带上。每天记录的纸带有30米长,然后由一位女研究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女研究生叫乔丝琳·贝尔,那一年她刚24岁。她工作起来总是一丝不苟。一天,她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信号,每隔1.337秒跳动一次;换句话说射电望远镜每隔1.337秒收到一次脉冲讯号!

贝尔把这奇特的情况告诉了休伊什,他们一起对总长约500米的纸带进行了检查。讯号是从太阳发出来的吗?显然不是。是仪器出了毛病吗?更不是。他们认为,这种信号一定是从一种人们尚未发现的天体上发射出来的。由于它总是像人的脉搏一样作周期性的变化,他们就把这种新天体命名为“脉冲星”。 脉冲星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轰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都一齐指向了这个奇怪的天体。仅在1968年一年中,人们就发现了23颗脉冲星。人们把这项发现作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休伊什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脉冲星呢?原来它就是天文学家们寻找了几十年的中子星!脉冲星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宇宙间密度最大的物质。在脉冲星里,原子内部的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子;所有中子都一个个地紧紧排在一起。由于物质内部没有空间,它的密度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重1亿吨!倘若将来有一天,人类从太空中采回一些脉冲星的物质,哪怕只有一粒花生米大小,也要派200多艘50万吨级的轮船去迎接,每艘船上只要装载芝麻大小的一块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脉冲星的体积很小,平均半径只有10公里,这显然是太小了,甚至没有太阳系中的一些小行星大。脉冲星,是由于它能发出像人的脉搏一样作周期变化的脉冲信号而得名的,比方说,1968年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它发出的脉冲信号周期是1.33730119227秒,精确度达到了10-11秒,有的脉冲星比它还要准确,达到10-14秒,几万年才产生1秒误差! 这样稳定而短暂的信号是由于脉冲星高速旋转造成的。虽然宇宙间的所有天体都在旋转,但使人惊异的是脉冲星自转一周只要1秒多钟。在人类目前已经发现的各类天体中,除了脉冲星以外,没有一个能够受得住这样高的自转速度。脉冲星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对它的研究,还诞生了一门新的跨学科理论——密物质物理学呢!

宇宙微观世界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1课时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 了解原子的结构; (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 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 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教学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教学准备】 一块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 【教学过程】

探究一: 宇宙的组成 探究二: 物质由分子组成 探究三: 原子及其结构 探究四: 描述宇宙和微观世界尺度单位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4页的图11.1-1 和图11.1-2看了这两幅图,同学们能提什么 问题?(学生讨论)? 提问: 广阔无限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 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帮助分析: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 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 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科学研究发 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 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 子 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 么组成的呢? 实例: 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 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 去,就没有甜味了,这时得到的就是糖原子了 多媒体演示: 师:利用图11.1-8图和太阳系对比,得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师:指导看书 讨论总结: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学生讨论: 第5页想想议议 学生讨论:分子及小 利用图11.1-8,让学生继 续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的 大小。 学生讨论:原子的结构与太 阳系十分相似原子是有居 于原子中心的______和核 外_______构成,原子核又可 以分_______,_______;质 子和中子还可以再分 为。 学生总结:光年、纳米

中子星教师招考之路Word文档

中子星教师招考之路Word文档

————————————————————————————————作者:————————————————————————————————日期: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招考之路,注定是一段非常艰苦的旅程。因为你太在乎这个结果,所以你很难一直都以很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你既没有决心又没有勇气,就别来参加招考了。所以在开始这段旅程之前,请想清楚,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这段艰苦的旅程,需要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直淡定的心,一种超强的决心。就算没有也要在这个过程中练出来。终点是你考上亦或放弃的那一天。如果你已经有了很明确的人生方向,如果你只是因为别人希望你考你就考,或者看着别人考你也跟风,你也别来参加招考了。这样拖久了,你会很累,身心俱疲,甚至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你的自信会荡然无存,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的人生该往哪里走?这样真的有点……你需要花点时间去思考了。那么在你想到之前,要是你不排斥当老师的话,那也可以在这条路上和我们一起努力。因为这样,你不会在迷茫中迷失自己,等你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同时,也拥有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和当老师的技能,那有什么不好呢? 反复坚持努力的过程真的好难 我和你一样是一直坚持在招考的这条路上的人,坚持努力,坚持学习,坚持奋斗。有时候失败不是你不够努力,是别人比你更努力。这是一场无比残酷的考试,只在乎你是不是,在这条路上所有的同行者中,最优秀的那几个。其他的人只能再来一次。这是一场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考试,没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 也许我们都是经过多次考试的洗礼,哪怕遍体鳞伤,无人理解,而依然倔强地前行。因为相信所以坚持。这是一场“泯灭人性的坚持”!这么说是有点过了吗?但如果你也曾经这么努力过,为了它放弃很多,压抑自己心中的魔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话,一定可以感同身受。 对于考试而言,要制定好目标,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有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目标太低,会降低你的积极性。努力的过程中,要用实现最高目标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最低目标才比较容易实现。整个努力的过程不容易自满,也不容易放松自己。简单的说,告诉自己:我就是冲着第一名去考的。以第一名的要求来坚持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怎么学呢? 无论是哪一块知识,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准确记忆,要做到用时能信手拈来。 理解就是把所有课本上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来重新排列组合。当你发现你的所认为的重点,你对知识的排列组合,与老师上课讲的及讲义上的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却也略有不同,而这不同是正是你对不理解知识的拓展,

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课程论文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 题目: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姓名:xxxxxxx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系:化学 专业:化学 年级:大一 学号: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摘要文章对暗物质粒子的候选者和宇宙中暗能量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暗物质,暗能量,粒子宇宙学 正文2003 年,W ilkinson 微波背景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 、Sloan数字巡天( SDSS)和最近的超新星( SN)等天文观测以其对宇宙学参数的精确测量,进一步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 这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物质基本结构的道路上无疑是一个光辉的成就. WMAP的结果告诉我们,宇宙中普通物质只占4% , 23%的物质为非重子暗物质, 73%是暗能量, SDSS也给出类似的结果. 从物质基本结构的观点出发,普通的物质,如树木、桌子以及我们人类本身,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然而分子、原子不是最基本的,目前已知的基本粒子是由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描述的夸克和轻子以及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 什么是暗物质呢? 暗物质是不发光的,但是它有显著的引力效应. 比如,对于一个星系考虑距其中心远处的旋转速度,如果物质存在的区域和光存在的区域是一样的话,由牛顿引力定律可知,距离中心越远,速度应该越小. 可是天文观测事实不是这样的,这就说明当中有看不见的暗物质. 目前各种天文观测和结构形成理论强有力地表明宇宙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暗物质. 中微子是一种暗物质粒子, 但WMAP和SDSS的结果说明,它的质量应当非常小,在暗物质中只能占微小的比例,绝大部分应是所谓的冷暗物质. 它们究竟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 理论物理学家猜测,至少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轴子( ax2ion) ,另一个是中性伴随子( neutralino). 另外还有额外维空间理论中最轻的KK ( Kaluza - Klein)粒子.近年来,为了解决冷暗物质在小尺度上可能的疑难而提出了相互作用暗物质[ 1 ] 、温暗物质等. 轴子是由罗伯特·派切(Roberto Peccei) 和海伦·奎因(Helen Quinn)为解决强相互作用中的电荷共轭-宇称(CP)破坏问题而引进的. 中性伴随子是超对称理论中的最轻的超对称伴随子,它是稳定的,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像微波背景光子一样被遗留下来. 另外,这种暗物质粒子也可由一些超重粒子或宇宙相变过程产生的一些拓扑缺陷(如宇宙弦)衰变而产生[ 2 ] .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例如中国和意大利科学

再论空间、能量和物质

再论《空间、能量和物质》 摘要:本文结合《易经》的阴阳图对宇宙的构成做进一步的描述,阐述了电场、磁场生成的原因和微观粒子除电子和质子外都是能量粒子。 关键词:阴阳图、正能量、负能量、电子、质子、能量通道、能量粒子。 本文作者已在《空间,能量和物质》一文中对空间的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关系给出了一个初步框架。 宇宙空间存在的能量包括:1. 物质辐射和释放出来的能量(如太阳光,地球热辐射,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释放的热)。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3. 基态的零点能量。如果我们将1和2定义为宇宙的正能量,将3定义为宇宙的负能量,则正负能量相互转化是守恒的,这是宇宙最基本的守恒定律,由此可以得出;物理学中放出四海皆准的"能量守恒定律"需做出如下修改:在理想化的空间中,物质运动所携带的能量是不变的,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势。但当空间能量不可忽视时,能量对物质运动有阻尼作用,和能量的转化作用,定会对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破坏。(注:本文提及的能量皆指空间存在的能量,而非指物质携带的能量,建议应这两种能量以不同的命名和定义)。宇宙是一个永恒的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的运动系统,不存在宇宙的开始与终结。宇宙起源的问题,是现代物理对宇宙认识不足带来的,是认识论和世界观的问题。由于物质的运动,使宇宙中的能量运动起来,宇宙正能量是朝着热力学第二定律方向发展,负能量朝着相反方向发展,正负能量互补,使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正负能量是不断运动,相互转化。由于宇宙中物质总量是不变的常量,使得宇宙中正负能量也保持在一个不变常量的动态平衡的运动状态。宇宙正能量或负能量体积的大小,决定着宇宙的大小,由于正负能量是重叠在一个宇宙空间中,因此只要我们知道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能量的总量是多少,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宇宙的半径和体积。正能量的运动是体积膨胀、频率降低、波长被位长的能量运动,负能量的运动是体积收缩、不显示频率与波长的能量运动。能量的运动是有一定的动量和惯性,它们动量表现为对物质运动的阻尼作用,它的惯性表现为地球朝着阳光的一面是白天,背着阳光的一面是黑天。对于体积一定的正能量运动,能量密度高的正能量快于能量密度低的正能量达到波动传播形式。正能量密度高时,它膨胀就快,当达到和某一正能量密度低的值时,它的能量传播已获得了一个大于低能量密度时正能量传播能量运动的初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热水比冷水冻的快。对于某一物质A的DNK来说,它的DNK膨胀作用于周围的DNK和物体,由此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A,使A运动。火箭燃烧,在火箭尾部形成其DNK的快速膨胀,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高空。炸弹爆炸,子弹射出枪堂,都是其DNK膨胀的结果。一个被烧红的铁块,它的DNK不断向四周膨胀,并作用于地面形成一个反作用力,致使被烧红的铁块比没被烧的铁块轻。这是重庆学者冯劲松展示的实验结果。宇宙是一个即简单又复杂的运动系统。简单是指它的组成,复杂是指它的变化无穷。宇宙是由正能量、负能量,电子和质子组成的,借助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图更能形象的说明宇宙的构成,运动和能量转化。阴阳图是圆的,宇宙是圆球形的。如果将阴阳图上方的阳鱼代表正能量,鱼眼代表电子;阴阳图下方阴鱼代表负能量,鱼眼代表质子,则可表示正负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电子和质子可以不断结合和分离。这证明了《易经》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才能产生运动,阴阳互动才生生不息,才有生命力的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是孔子对《易经》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宇宙,二是能量和物质,三是电子,质子和能量,无穷是自然。 质子吸收GNK(负)能量,使GNK产生收缩,GNK的收缩又产生引力(包括:核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在原子系统中,电子是吸收质子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但是在电子单

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作者声明:历经14年的研究,《解读宇宙密码-物质能量循环理论》一书即将问世。该书不仅解读了什么是宇宙、宇宙的形成、宇宙的变化运动、彗星的形成等我们至今没有解答的问题,同时也解答了地球上水的来源、地球上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生物的进化、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人类的诞生等问题。该作品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开展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健康知识丛书。这里作者将该书内容分为宇宙认识、健康知识两个部分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特此声明:发布公开的作品内容,属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严禁作品侵权。 宇宙有多大?宇宙是怎样起源的?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宇宙的运动规律?宇宙中其他行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宇宙中的奇 妙现象与宇宙有什么联系?宇宙是否会灭亡?这是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自然科学工作者一直都在探索问题。关于宇宙的起源,人们提出了日心说、地心说、星云说、大爆炸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等很多观点和神话,但是对宇宙的认识,仍然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直至20世纪,有两种“宇宙模型”轰动了学术界,一是稳态理论,二是大爆炸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是1927年由比利时数学家梅勒特提出的,他认为最初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 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这一理论的产生在当时的学

术界产生一定共鸣。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又有新的发现,并提出了新的认识理论。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 莫夫等人,详细勾画出宇宙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 次大爆炸后,经一系列元素演化最后形成今天的行星、星系的整个膨胀演化过程的图像。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星系的红移 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但是,哈勃定律只是说明了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距离呈正比关系。他没能发现很重要的另一点,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质量也呈正比关系。1994年,美国卡内基 研究所弗里德曼等人,用估计宇宙膨胀速率的办法计算宇宙年龄时,得出一个80~120亿年的年龄计算值。然而根据对恒星光谱的分析,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年龄为140~160亿年,恒星的年龄倒比宇宙的年龄大。1964年,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的微波背景 辐射,是因为布满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相互之间能量传递产生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宇宙中发现大量的暗物质、反物质、有机物、核辐射、黑洞等,所有这些是用大爆炸宇宙论根本无法来解释的。另外,在大爆炸以前的宇宙又是什么形状?宏观宇宙是相对无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当初仅仅是一个点,一个小点无缘无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说明大爆炸宇宙理论的观点不成立。宇宙中的物质辐射是时刻存在的,3K 或5K的温度值也只是人类根据自己判断设计的一种衡量标准。这种能量辐射现象只能说明宇宙中的物质由于引力作用,在大尺度空间整

_相对论_宇宙与时空_连载_恒星演化的归宿_白矮星_中子星和(精)

第 28卷第 6期大学物理 Vol . 28No . 62009年 6月 COLLEGE PHYSI CS June 2009 《相对论、宇宙与时空》连载 《相对论、宇宙与时空》连载⑥ ———恒星演化的归宿 (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赵峥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 北京 100875 1赫罗图 指向天空的望远镜发现 , 千亿计的恒星各式各样 , 它们不仅光度不同 , 颜色也各异 , 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 这里的光度 , 是指恒星的绝对光度 . 绝对光度反映 , 之后 , 恒星的真实亮度 , 释放出的光能 . . 恒星的颜色 , . (. Hertzs p rung 和美国天文学家罗素 (Russell 各自独立给出了一张表示恒星光度和表面温度的关系图 , 称为赫罗图 (图 1 . 注意 , 赫罗图反映的不是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分布 , 而是它们的光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由于温度是由光的颜色反映出来的 , 他们给每一个温度范围定义了一个光谱型 , 从高温的蓝星到低温的红星 , 依次分为 O 、 B 、 A 、 F 、 G 、 K 和 M 共 7个光谱型 . 我们的太阳属于黄 色的 G 型 , 表面温度约 6000K [1— 5] .

图 1赫罗图 光谱型的名字很难记 , 有人编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年轻的天文学家初次用天文望远镜看星空 , 那五颜 六色的天体让他大为惊讶 , 不禁大喊道:“ Oh, be a fine girl, kiss me ! ” (哦 , 真像一位仙女 , 吻我吧 ! . 这句话的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 . , . , (红矮 . , 是黄色的恒星 , . 主星序的右上方有低温而巨大的红巨星 , 左下方有小而高温的白 矮星 , 它们属 于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 . 星际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塌缩变热 , 点燃热核反应 , 成为主序星 , 在这里度过它们 99%的寿命 . 当恒星内部的氢合成氦的反应结束时 , 恒星离开主星序 , 膨胀成红巨星 . 然后再演变成白矮星 . 下面 , 我们将详细地介绍 这一演化过程 .

暗物质与暗能量在现代物理学中的意义

暗物质与暗能量在现代物理学中的意义 《自然杂志》19卷4期的‘探索物理学难题的科学意义'的97个悬而未决的难题:2 8.宇宙中的暗物质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美籍华人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把“一些物理现象理论上对称,但实验结果不对称”、“暗物质问题、暗能量问题”、"类星体的发能远远超过核能,每个类星体的能量竟然是太阳能量的1015倍"、“夸克禁闭”称为是21世纪科技界所面临的四大难题.“暗物质是笼罩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最大乌云,它将预示着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 现代宇宙学观测表明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是它们的起源仍然是个谜.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各种测算方法都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要说宇宙中仅仅就是暗色尘云和死星体是很容易的,但已发现的有力证据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正是对宇宙中未知物质的寻找,使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开始合作,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它两种粒子: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认为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 杨振宁讲:“所谓暗物质、暗能量就是非常稀奇的事物,这里面我想是可能引出基本物理学中革命性的发展来的…… 假如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自己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做革命性的发展的话,他应该去学习天文物理学.” 在新世纪之初,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列出了在新世纪需要解答的11个与宇宙有关的难题,并同时建议美国政府的研究机构加强协调,集中资源为这些难题寻找答案.这份题为《建立夸克与宇宙的联系:新世纪11大科学问题》的报告,是由19位权威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联合执笔.科学家们在报告中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应该是未来几十年天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是什么”,在报告所列出的11个大问题中分列为第一位和第二位. 李政道教授曾多次指出:“暗物质是笼罩20世纪和21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最大乌云,它将预示着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 李政道指出:“20世纪初的大问题是太阳能的来源;21世纪初的大问题是暗能量的来源”,“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人类在21世纪科学的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