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_莫雷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_莫雷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_莫雷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_莫雷

心理学报 2012, Vol. 44, No.5, 569 584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2.00569

收稿日期: 2011-05-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783、309004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XLX006)、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和973项目(2012CB720704) 资助。 通讯作者: 莫雷, E-mail: mol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6319278.html,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

莫 雷1 王瑞明1 冷 英1,2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 (2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通 226007)

摘 要 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界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领域, 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等派别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自然阅读是主动的、积极的、目标策略驱动的过程, 还是被动的、消极的、自动的过程。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心理学界有关文本阅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提出并对文本阅读的主要争议进行了整合。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文本的自然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的双加工过程。文本阅读中读者所阅读的材料特点不同, 引发的阅读信息加工活动也不同, 而不同性质的阅读过程, 又会引发不同的推理整合, 从而会建构不同类型的文本表征。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并获得了很多实验证据的支持。当然,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 其中的有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在未来的文本阅读研究领域, 有很多问题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文本阅读; 信息加工; 连贯阅读; 焦点阅读 分类号 B842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活动, 阅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 心理语言学关于阅读的研究形成了“句子加工” (sentence processing)和“文本加工” (text processing)或“语篇加工” (discourse processing)这两个最大的分支领域(McKoon & Ratcliff, 1998)。特别是80年代以来, 文本加工成为阅读研究的热点。Kintsch 和van Dijk 提出了文本表征理论(Kintsch & van Dijk, 1978; van Dijk & Kintsch, 1983), 该理论认为, 在文本阅读理解过程中, 读者会建立起三种层次的表征, 分别是字词水平的表层表征(surface code)、语义水平的课文基础表征(textbase)与语篇水平的情境模型(situational model)。表层表征是指对文章中字、词、句法进行的表征; 课文基础表征则指对文章所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结构关系所形成的表征, 它表征句子和文章意义的一系列命题, 而非准确字词和句法; 情境模型指读者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对文章的信息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文章整体的、连贯的表征, 它表征关于文章的内容或由课文明确陈述的信息与背景知识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微观世界, 是比表层表征和课文基础表征更深层次的表征。Kintsch 和van Dijk 认为, 文本阅读理解就是要形成心理表征, 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课文基础表征和情境模型。

Kintsch 和van Dijk 的文本表征理论在文本阅读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该理论提出的文本阅读理解过程实质上就是文本表征的建立过程的观点, 引领了文本阅读认知过程研究的总方向, 自此, 关于文本阅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Kintsch 的文本表征理论展开的。多数研究者都认同Kintsch 等的语篇表征三层次理论, 然而, 阅读过程中读者如何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这三层次的表征, 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不同的观点与理论, 展开了激烈的论争(Mo, Liu, Jin, Ng, & Lin, 2006; Wang, Mo, He, Smythe, & Wang, 2010)。当前, 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最有影响的派

570 心理学报 44卷

别是:建构主义理论(The Constructionist Theory)、最低限度假设理论(The Minimalist Hypothesis)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The Memory-Based Text Processing View), 不同的理论派别对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本质的看法有根本性的分歧, 导致了文本阅读信息加工不同派别在若干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论争。

1 当前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理

论与论争

自然阅读是主动的、积极的、目标策略驱动的过程, 还是被动的、消极的、自动的过程, 这是当前心理学界不同阅读加工理论派别分歧的焦点或争论的核心问题, 关于阅读信息加工过程许多重大问题的论争, 都是这个分歧焦点的体现。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都认为, 整个理解过程就是自动、被动、消极地维持文本连贯, 建立文本连贯表征的过程。最低限度假设理论认为, 在自然阅读情况下, 读者不会随着阅读过程即时地对信息进行整合或推理以形成文章的整体表征, 阅读的信息加工主要属自动化加工, 读者的角色是相当消极的,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主动地进行精加工推理或整体连贯推理(Mckoon & Ratcliff, 1992)。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也强调阅读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以维持连贯为主的过程, 但是, 它不赞同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关于阅读过程只需要维持局部连贯的观点, 而是认为, 在阅读过程中, 即使在局部连贯不中断的情况下, 读者也会非策略地、被动地、快速地通过“共振”的方式激活长时记忆中的文本信息, 并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整合, 维持整体连贯性(Mckoon & Ratcliff, 1998; O’Brien, Rizzella, Albrecht, & Halleran, 1998)。

相反,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信息整合过程的主动性和策略性, 主张阅读过程是一个随阅读句子的不断进入, 结合读者背景知识(包括已经进入长时记忆中的先前阅读过的信息)不断地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的过程(Graesser, Singer, & Trabasso, 1994; Graesser, Millis, & Zwaan, 1997)。较极端的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读者总是不停地对当前信息的意义寻求解释, 并努力将当前信息与先前所有相关的信息进行完全的整合。更多的建构主义研究者则认为, 阅读时读者会构建一个关于主人公完整而又不断更新的模型, 当读到指向主人公特征的信息时, 读者只用当前的、更新后的模型来检查这一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 更新前的背景知识不会得到自动的、消极的重新激活, 这一观点被称为更新追随假设(Bower & Morrow, 1990)。

围绕以上的焦点争论, 展开为三大问题的论争:

第一, 阅读过程进行推理的性质—— 自动推理与策略推理之争

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进行何种推理,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持不同意见。最低限度假设理论认为推理可能是自动进行的也可能是策略进行的, 在自然阅读缺乏专门的、目标指向的策略加工条件下, 阅读中只有最低限度的自动加工推理, 没有策略推理(McKoon & Ratcliff, 1992)。

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扩展了最低限度假设理论观点, 认为即使局部连贯没有中断, 读者也会进行推理; 他们承认读者会形成整体连贯, 会即时产生很多推理, 甚至包括精加工推理, 但他们认为绝大部分推理都是通过自动激活就可以完成的(Myers & O'Brien, 1998)。这与建构主义理论的主动建构观有本质的差别。

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读者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过程, 是一个目标驱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会努力地实现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 读者会有解释课文的普遍动机, 他们试图解释课文中提到的行为、事件和状态, 因此, 建构主义理论相信在阅读中会产生大量的自动推理, 为了维持整体连贯与建立情境模型, 也会产生策略推理, 建构主义理论把阅读看成基本的目标指向和高策略加工的过程(Graesser, Lang, & Roberts, 1991)。

第二, 阅读过程建立文本连贯表征的水平——局部连贯与整体连贯之争

根据最低限度假设理论, 文本只要维持局部连贯, 读者就会继续阅读下去, 而不管整体信息是否连贯, 读者头脑中保持的是文本局部水平的表征。只有局部连贯中断, 读者才会进行推理, 才会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通达文本先前的信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文本的大部分内容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读者既需要维持局部连贯信息的支持, 又需要维持整体连贯的支持, 即使在局部连贯不中断的情况下, 读者也会自动使用整体推理监控文本先前的和当前的信息, 特别是文本因果链上信息, 读者头脑中保持的既有文本局部水平的表征也有文本整体水平的表征。

在文本连贯表征水平上, 建构主义理论与最低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71

限度假设理论产生分歧, 但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达成了一致。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认为对每一个新的语言信息的理解是根据由记忆中唤起的信息而进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建立局部水平上连贯的表征, 而且还在整体水平上建构连贯的表征。然而, 在建构整体水平的表征, 阅读过程中整体连贯获得的机制上, 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又与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第三, 阅读过程实现文本整体连贯的机制——自动激活与策略激活之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持续搜寻局部信息和整体信息, 为当前阅读的行为或事件提供充足的理由。即使在局部连贯不中断的情况下, 这种为整体解释所作的搜寻也会发生, 如果局部连贯或整体连贯中断, 需要恢复背景信息, 这种恢复必须是由建构完整的故事因果结构表征的需要而驱动的问题解决过程(Graesser et al., 1994)。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认为读者不需要有意识地搜寻与当前所读课文有关的信息(Myers & O'Brien, 1998), 即使在局部连贯不中断的情况下, 通过信息的消极共振, 读者也会通达整体信息, 如果局部连贯或整体连贯中断, 读者会对课文先前的信息进行恢复, 这种恢复必须是自动激活的。这样建构主义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在整体连贯获得的机制上产生了重要分歧, 简言之, 前者认为阅读中整体连贯的获得是通过读者有意识的意义搜寻, 策略地激活信息而实现的, 后者认为整体连贯的获得是通过信息的自动激活产生共振实现的。

总的来看, 西方不同阅读派别这三个论争要点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两大争论问题:第一大问题是, 阅读过程是自动引发必要推理还是主动进行策略推理; 第二大问题是, 阅读过程是被动地建立局部的连贯性表征还是主动地建构局部的与整体的意义性表征。

2 文本阅读信息加工不同派别的经

典实验

西方文本阅读研究者围绕建构主义理论、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每个理论都获得了支持自己观点的实验证据。

2.1建构主义理论及其经典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阅读是一个积极的、策略加工过程, 读者会对文本的事件、主人公的行为和状态进行解释, 并且根据当前阅读的内容主动地激活背景知识, 将当前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 以获得连贯的心理表征, 也就是说, 即使在局部连贯不中断的情况下, 这种为整体解释所作的搜寻也会发生; 如果局部连贯或整体连贯中断, 需要恢复背景信息, 这种恢复必须是由建构完整的故事因果结构表征的需要而驱动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这个总的观点指导下,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发展出更新追随假设和目标整合假设两个代表性理论。

2.1.1更新追随假设及其研究该假设认为,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对当前阅读信息的意义寻求解释, 把当前阅读的句子与先前的句子进行整合, 不断追随新阅读的信息对已建立的文本表征进行更新, 并将更新后的模型带到下一步的阅读中去。根据更新追随假设, 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采用故事主人公的立场来看问题, 会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与主人公有关的信息(如主人公的行为, 思想、事件与有关的物体等), 也就是说读者会保持主人公“此时此地” (here-and-now)情况(Morrow, Greenspan, & Bower, 1987; Bower & Morrow, 1990; Zwaan & Madden, 2004), 从而维持一个不断更新的情境模型, 这个模型是由此时此地的课文所描述的。

Morrow等人(1987)让被试学习一座建筑物的平面图之后阅读一篇描写一个人物参观该建筑物的记叙文。如果读者采取了主人公的立场, 则他们会在形成的有关建筑物平面图的心理表征中跟随主人公移动。研究者使用了启动任务来测量读者当前所关注的位置, 他们向读者呈现两个物体, 要求读者判定物体是否来自相同的房间, 结果发现, 当物体是来自主人公目前所在的房间时, 读者的反应时间较短, 而当物体是来自主人公早些时候参观过的房间时, 读者对它们的反应时间要长些, 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表明读者注意到了主人公的物理位置, 对空间信息进行了追随更新。Morrow, Bower 和Greenspan (1989)进一步认为, 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确实采用了主人公的立场, 那么读者应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主人公最近的相关思想和行为上, 使有关的信息处于活跃状态, 而不仅仅注意到主人公当前的物理位置。实验结果表明, 当记叙文描述的是主人公在想象某些位置而不是实际参观这些地方时, 读者也能使他们注意的中心与主人公所考虑的地方保持一致。被试回答有关主人公当前所在位置(目标房间)的物品的问题比其它房间的快, 更

572 心理学报 44卷

重要的结果是文中未提及的中介房间中物品的通达性比文中提到的但与主人公行为相关性低的房间中的物品通达性要高。这个结果表明读者关注与主人公有关的信息, 即使文中没有明确提到这些信息。该研究充分证明了读者即时更新了空间信息, 采用了主人公的立场来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尽管Morrow等人(1987, 1989)的研究早在建构主义理论系统提出之前就已经发表, 但文本阅读研究领域的研究者都将这两个研究视为建构主义理论更新追随假设的经典例证(Bower & Morrow, 1990; O’Brien et al., 1998), 它们引发了研究者对更新追随假设理论的兴趣。例如, Rinck和Bower (2000)在两个实验中, 采用与Morrow等人(1989)一样的程序。当被试阅读到关键移动句之后, 出现物品名称和房间名称的探测词对, 如“床—休息室”, 要求被试回答该对探测词中的物品是否出现在指定的房间里。当主人公移到一个新位置时, 如果读者确定与先前位置有关的物体时时间变长, 那么则表明读者根据主人公位置的变化对信息进行了更新追随, 建构了新的情境模型。对这些探测词的反应时间可以表示空间距离效应的产生, 也就是说, 离主人公当前位置越近的物品, 读者对该物品的反应时间就越短。又如, Rapp和Taylor (2004)在实验中让被试阅读包含人物空间位移的故事, 控制了位移的距离, 或者长, 如“Joe一边走一边削这根棍子, 他把这根棍子削成了一杆长笛”; 或者短, 如“Joe 一边走一边削这根棍子, 他把名字缩写的首字母刻在上面”。阅读完之后让被试完成探测词再认任务, 探测词是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中的一个, 结果发现被试再认目标位置探测词的时间显著快于再认起始位置探测词的时间, 表明被试把故事“此时此地”的表征保留在焦点上, 即时更新当前焦点上的信息, 这些信息容易从记忆中通达。

2.1.2目标整合假设及其研究该假设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即使局部连贯不中断, 与当前阅读信息相关的长时记忆中的目标信息可以恢复到工作记忆, 与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整合。这个假设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共振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 共振模型认为当前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背景信息有字面或语义上的重叠, 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向长时记忆发送信号, 与当前的和刚刚读过的句子有关的信息通过一个共振过程激活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这些信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整合, 这种激活与整合是不需要耗费太多认知资源的, 是自动的。而根据目标整合假设, 长时记忆中的关键信息(如目标信息)一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即使当前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背景信息没有字面或语义上的重叠, 在需要的时候也会恢复到工作记忆与当前信息进行整合, 先前课文信息的恢复是在严格控制的资源消耗的方式下进行的, 是主动的(Richards & Singer, 2001)。

Suh和Trabasso (1993)检验了主人公目标实现或未实现时目标信息的即时整合。在他们的实验故事中, 几个填充句之后引入一个目标。含有目标的句子包括主人公完成目标的描述或者未完成目标的描述。主角要实现一个主要的目标, 主要目标的获得需要首先满足一系列小的次级目标。当次级目标没有得到满足, 它就会被另一个次级目标代替。例如, 女孩送生日礼物给母亲, 她想买一个礼物。如果没有买成, 那么她会制作一个礼物。要求被试对有关人物目标的探测问题进行判断, 引导他们通达目标信息。尽管目标引入和探测之间的课文距离在两个条件下是一样的, 但是对未实现目标信息的反应时快于对实现目标信息的反应时, 表明未实现的目标有较高水平的通达性, 能够更快速地恢复到工作记忆中参与信息的整合。

Lutz和Radvansky (1997)进一步探讨了未实现目标信息比实现目标信息更容易通达的原因是由未实现目标通达性的增加导致的, 还是由实现目标信息通达性的降低导致的, 还是由两者共同造成的。实验增加了一个条件, 即中性故事信息。该条件包含与目标条件相同的信息, 只不过读者不需要通过它建立与接下来的信息之间的联系。Luzt和Radvansky发现与中性信息相比, 对已实现的目标探测反应时间较短, 表明已实现的目标信息比中性信息更容易通达。可以说已达成的目标信息比中性信息更容易恢复到工作记忆。

2.2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及其经典研究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是在关于文本阅读过程中的推理问题对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形成的, 该理论关注的是, 在自然阅读过程中, 哪些推理是自动的, 哪些推理是策略的, 并将推理过程的观点推演到一般的信息加工过程, 该理论认为, 在自然阅读情况下(无明确阅读目的), 读者利用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 为了达到保持局部连贯性的最低需要, 自动产生推理, 不需要耗费额外的资源。读者的阅读过程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读者只要能够保持局部连贯, 就不需要即时激活已进入长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73

时记忆的文本信息。只有当明确陈述的工作记忆的信息和一般知识都不能形成课文的局部联贯表征时, 读者才会进行策略推理以保持课文的局部联贯。

McKoon和Ratcliff (1992)的研究是最低限度假设理论的经典研究。该实验材料是若干篇短文, 每篇短文有两个段落, 一个介绍段落和一个继续段落, 如在刺杀总统故事的介绍段落里, 描述了一个总目标(如刺杀总统)和一个次级目标(使用来复枪)。在继续段落里, 有三个版本:实现版本、重试版本和替代版本。在实现版本里, 两个目标都实现了(总统被射中了), 一个新目标被引入(刺客“向西跑去”)。在重试版本里, 在实现次级目标时出现了问题, 刺客试图重新实现这个目标(用另一种方式, 如使用来复枪)。在替代版本里, 在实现次级目标时也遇到了问题, 但是与重试版本不同, 刺客用新的次级目标(如使用手榴弹)代替了原来的次级目标(使用来复枪), 来达到最初的总目标(刺杀总统)。要求被试在读完短文的最后一个句子之后对总目标探测词(杀)和次级目标探测词(来复枪)进行再认, 以检验目标的通达性。对课文的总目标,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做了不同的预期。所有的继续版本都是局部连贯的, 理解它们的任何一个都不需要总目标, 因此, 根据最低限度假设理论, 在理解继续版本中的任何一个时, 都不会使用总目标, 所以总目标的通达性在不同的版本中将是一样的, 对总目标探测词的反应时无论在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三个版本都没有差异。相反,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对总目标探测词的反应时在重试版本和替代版本里比实现版本快, 这是因为课文中的人物在重试版本和替代版本结尾仍然试着实现总目标, 而实现版本的结尾不是这样(实现版本结尾引入了一个新目标)。对次级目标,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做了相同的预期。局部上, 最初的次级目标只有对理解重试版本是必须的; 无论对实现版本还是替代版本, 最初的次级目标对理解主人公的行为都不是必须的。对于建构主义, 在重试版本里, 主人公仍然试图实现次级目标, 所以, 重试版本条件下对探测词的反应比实现版本反应要快。在替代版本里, 可能有, 也可能没有促进作用, 有无促进作用依赖于对新的次级目标的转换是否消除了对次级目标的所有促进。整个实验结果证明了最低限度假设理论的预期。

2.3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及其经典研究

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最低限度假设理论论争的背景下, 对最低限度假设理论进行发展而形成的。该理论坚持了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否定阅读过程即时建构情境模型的基本立场, 但是, 它也不赞同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关于新阅读的句子只要能与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刚读过的几个句子维持局部连贯, 则不会激活已经进入了长时记忆的文本信息的观点, 而是认为, 在阅读过程中, 即使在局部连贯性不中断的情况下, 读者也会通达背景信息, 新阅读的句子进入工作记忆后, 该句子所蕴含的概念和命题以及存在于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都自动向长时记忆发送信号, 非策略地、被动地、快速地激活长时记忆中的与这些信号匹配的文本信息(共振), 读者不仅要将当前进入的文本信息与工作记忆中保持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 维持局部连贯性, 而且要与通过“共振”的方式激活的长时记忆文本信息进行整合, 维持整体连贯性。这种激活是快速而消极的, 激活的机制是共振。新阅读的信息要与工作记忆保持着的信息以及所激活的长时记忆的文本信息发生整合, 但是这种整合只是维持已阅读信息的连贯性, 而不是建构情境模型。研究者认为, 那些强调在文本阅读过程中, 长时记忆中的背景信息通过消极的共振而得以激活的理论都应该归结在这一理论框架之下(Myers & O’Brien, 1998)。

2.3.1非先行代词的自动激活研究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可以解释读者对“非先行代词(unheralded pronouns)”的理解, 即使它们的前因在文本背景中并不先行出现(Greene, Gerrig, McKoon, & Ratcliff, 1994; McKoon, Gerrig, & Greene, 1996)。例如, 在一个段落中, Jane和Gloria谈论到Jane受到一个邀请, 她要去参加其表妹的晚宴(个人化的目标); 当Jane离开去表妹处时, Gloria则留在家; 最后, 一个重新集合的句子使Gloria和Jane回到一起, Gloria问Jane, “她给你放迪斯科舞曲了吗?”这里的代词“她” (指表妹, 自从介绍部分之后就没有提及过)是非先行的。从探测再认任务的结果来看, Greene等人(1994)表明当在结尾部分提到Gloria 和Jane时, 它们成为通达所有长时记忆的线索, 它们将唤起“表妹”, 使表妹在提到代词“她”之前就被通达了, 概念“表妹”在重新集合句之后促进了其通达性的增长。这说明重新集合的句子再次激活了“表妹”一词, 指代词被通达不是由于代词本身而是由于语篇中的其他线索, 通过记忆基础的回忆加工而实现的, 因而证明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

574 心理学报 44卷

McKoon等人(1996)证明了概念从记忆中被唤起的过程是消极的和平行的, 在结尾部分的线索唤起介绍部分的所有概念, 即不仅“表妹”被唤起, 而且还有介绍部分的所有其他概念, 例如“害怕”这一概念也被激活, 再次为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说明在阅读过程中, 即使在局部连贯性不中断的情况下, 读者也会通过“共振”的方式非策略地、被动地、快速地激活长时记忆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

2.3.2进入长时记忆的文本信息的自动激活研究O’Brien等人在1998年的研究中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首次对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同时进行了检验, 实验结果批驳了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 证明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O’Brien et al., 1998)。他们在实验中使用了若干篇文章, 每篇文章有一致性、不一致性和恢复一致性三种版本:一致性版本中先前描述的主人公特征与其后来的目标行为是一致的, 如“玛丽很喜欢这家餐馆, 这儿有很美味的煎炸食品。玛丽喜欢那种能快速填饱肚子的方便食品。她每星期至少有三天会在快餐店里吃。玛丽从来不偏好哪种食品, 也不忌讳油腻的食物”; 不一致性版本中先前描述的主人公特征与其后来的目标行为是不一致的, 如“玛丽很喜欢这家餐馆, 这儿有很美味的健康食品。玛丽非常注意饮食健康。她一直都吃素食。她最喜欢的食物是椰菜花。玛丽很小心地选择食物, 从不吃任何动物脂肪与肉类食品”; 而恢复一致性版本中先提供主人公与其后来的目标行为不一致的特征, 但又通过一个简单否定句说明这些特征在当前并不起作用, 如“玛丽耐心地等待朋友的到来。她想起自己过去有一段时间一直吃素食, 那时她最喜欢吃椰菜花, 从不吃任何动物脂肪与肉类食品。但现在她对饮食完全不讲究了, 什么都可以吃”。特征描述段落之后都有一个屏蔽段落, 以保证主人公的特征信息推入到了读者的长时记忆中去, 使这些信息成为背景, 但同时又使整个故事的内容保持连贯; 然后是目标句, 描述主人公做出某一行为, 如“玛丽点了一份面包与炸鸡块”。

根据O’Brien等人的设想, 如果一致性版本与不一致性版本和恢复一致性版本目标句的阅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表明在三种条件下读者在阅读目标句时并没有即时通达长时记忆中的文本信息, 可以认为最低限度假设理论正确; 反之, 可以认为该假设不成立。如果按照更新追随假设, 读者在阅读时随着阅读信息的进入建构了文本的整体心理表征并将它带到目标句的阅读中去, 由于恢复一致性版本的整体信息与目标句并不矛盾, 那么, 一致性版本与恢复一致性版本对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就应该没有差异。反之, 如果一致性版本目标句阅读时间显著短于恢复一致性版本, 就可以否定更新追随假设, 支持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实验结果是一致性版本的目标句阅读时间显著快于恢复一致性版本, 而恢复一致性版本的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又显著快于不一致版本, 从而支持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 否定了建构主义理论和最低限度假设理论。

2.4建构主义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直

接论争的研究

O’Brien等人(1998)的研究为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很长一段时间里文本阅读研究基本上围绕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展开, 继O’Brien等人(1998)研究之后, 不少研究都进一步支持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Albrecht & Myers, 1998; Cook, Halleran, & O’Brien,1998; Cook & Myers, 2004)。但是, 建构主义理论支持者也在不断探索, 获得了一些新的有利于建构主义理论而不利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实验证据。例如, Zwaan 等人(2004)指出O’Brien等人(1998)的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能证明他们的设想。以Zwaan等人的主动挑战为开端, 展开了建构主义理论和记忆基础理论新一轮的论争。

Zwaan等人认为O’Brien等人(1998)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 目标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目标句与特征描述段落字词水平上的关联性在三个版本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 如果是这样, 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实际上也可以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Zwaan & Madden, 2004)。根据这个思路, Zwaan 等人在研究中重新评定了O’Brien等人使用的实验材料, 结果表明在目标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上三个版本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 一致性版本大于恢复一致性版本, 恢复一致性版本又大于不一致性版本; 在目标句与特征描述段落字词水平的关联性上, 实验1的材料三个版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实验5的材料一致性版本和不一致性版本没有显著差异, 但恢复一致性版本小于一致性版本。Zwaan等人据此认为O’Brien等人的研究确实存在着问题, 因此, 他们重新编制了实验材料, 每一篇实验材料都描述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75

主人公要从事一项活动, 其中包含一个工具。所有的实验材料都有三个版本, 可能版本、重新可能版本和不可能版本, 分别对应于O’Brien等人一致性版本、恢复一致性版本和不一致性版本。在可能版本中, 工具一直都可以用, 如“博比取出了他的锤子, 这时他想起他的锯丢了。他觉得锯不是非常重要, 所以也就不担心了。他最需要锤子把鸟屋钉在一起。他非常高兴上次用过锤子后把它放的好好的”; 重新可能版本中, 工具起先不能用(或者丢了或者坏了), 但后来又可以用了(或者找到了或者修好了或者用别的代替), 如“博比取出了一把锯, 这时他想起他的锤子丢了。他没法用它, 也不知到哪里去找。他去地下室里找了, 但空手而回。最后他在父亲的工具箱里找到了锤子”; 在不可能版本中, 工具一直不能用(或者丢了或者坏了), 如“博比取出了一把锯, 这时他想起他的锤子丢了。他没法用它, 也不知到哪里去找。他去地下室里找了, 但空手而回。找了一会儿仍然没有找到后, 他就放弃了”。目标句描述主人公使用这个工具的行为, 如“博比开始用锤子把木板钉在一起”。Zwaan等人在实验中严格控制了三个版本之间的可能性和关联性, 评定实验表明可能性方面可能版本和重新可能版本之间差异非常小, 但都显著高于不可能版本, 而关联性方面三个版本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

Zwaan等人按照O’Brien等人的实验方法重新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是, 不可能版本目标句阅读时间显著长于可能版本和重新可能版本, 而可能版本和重新可能版本目标句的阅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读者在阅读中会主动地建构和更新情境模型, 与先前情境不一致但与当前情境一致的新信息跟完全没有不一致的信息同样容易整合, 也就是读者在阅读中只激活更新后的信息并与当前信息进行整合, 更新前的信息不再激活。这一结果推翻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 重新支持了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 又掀起了两大派论争的新的热潮。

Zwaan等人(2004)的研究直接指出了O’Brien 等人(1998)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重新设计实验结果又证明了建构主义的更新追随假设。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支持者对此也积极进行了回应, 他们认为Zwaan等人的研究没有发现重新可能和可能条件上阅读时间的差异, 是因为很多因素没有控制好造成的, 比如, 材料模式过于统一、材料中工具提及次数没有严格控制、缺少目标后句, 以及使用LSA评定语义关联性不够严谨等等(O'Brien, Cook, & Peracchi, 2004)。总体上看, 最近几年来,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由于其局限性已经逐渐被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所取代, 但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因为各自都有着很强的实验支持, 两者之间的争议却日益激烈。如何解决这个争议成为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3 我国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

在全面总结国际心理学界有关文本阅读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关于建构主义理论、最低限度假设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瞄准国际文本阅读信息加工的前沿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 我们提出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力图对文本阅读的主要争议进行整合。

3.1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缘起

基于对文本阅读不同的派别关于阅读加工过程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与实验证据的思考, 引发了文本阅读加工过程的新思路。

最低限度假设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都是建立在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 而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有大量的实验证据支撑, 尽管双方都努力指责对方的实验结果是人为造成, 但实际上都无法真正否定对方的实验证据。例如, 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者就认为, 对立派别许多实验由于实验设计和任务的局限, 使在那些实验中的被试没有必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对文本进行深层加工, 也不需要他们使用整体的加工策略, 因此只能表现出读者在阅读中只作消极被动的启动反应。这样, 实际上等于承认, 在一定的情境或条件下, 读者会表现出消极被动的阅读加工过程。而最低限度假设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对建构主义实验证据的指责也是如此。

正是由于双方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正是由于双方都无法否认对方的实验证据, 而只能将对方的实验看成是不恰当的情境, 而不是不存在的情境; 这启示文本阅读加工过程的研究者们, 有必要在更高层面寻找到一种整合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提出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缘起。近几年来, 我们针对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权威心理学刊物上发表近百篇实验报告, 从不同方面逐步验证了该理论的基本观点,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576 心理学报 44卷

3.2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关于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 文本的自然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的双加工过程。

该理论认为, 在自然阅读过程中, 进行何种阅读加工, 主要是由阅读材料的特点(包括形式特点或信息特点)引起的。读者所阅读的材料特点不同, 引发的阅读信息加工活动也不同, 读者会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性质特点, 交替发生不同的加工活动。在文本阅读中可以有类似最低限度假设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提出的维持局部连贯的加工活动与通过共振激活长时记忆的信息并进行整合这样的加工活动, 也可以有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与目标行为有关而产生的目标整合的加工活动, 或者围绕主人公进行的追随建构的加工活动。前一种加工是被动的、消极的, 其目的在于维持阅读信息的连贯性, 称为“连贯阅读加工”; 后一种加工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建构过程, 充分体现出阅读过程的主体性与策略性, 称为“焦点阅读加工”。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认为, 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的信息加工活动不同, 不同性质的阅读过程, 会引发不同的推理整合, 从而会建构不同类型的文本表征。

3.2.1连贯阅读的信息加工过程:推理、整合与文本表征的建立在自然阅读过程中, 由于没有特定的阅读任务与要求, 因此, 如果进入的文本信息是没有引发焦点的信息, 或者是与焦点无关的信息, 读者进行的就是连贯阅读加工活动, 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文本语义的局部连贯或整体连贯。最低限度假设理论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实际上主要关注的是连贯阅读加工的性质与特点。

连贯阅读信息加工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 读者要使新进入的信息与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文本信息发生联系, 维持连贯性(局部连贯), 只要新信息与保存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维持局部连贯, 阅读就不会中断; 但是, 如果新信息需要与先前信息发生专门的加工整合才能维持局部连贯(如当前信息中有代词等), 此时, 读者必须即时地进行推理以维持局部连贯。这就是Mckoon与Ratcliff等人关于最低限度假设理论的实验所得出的结果与结论。第二方面, 随着当前阅读的新信息的进入, 该信息所蕴含的概念和命题以及存在于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都自动向长时记忆发送信号, 背景信息则依据与这些信号的匹配程度快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重新激活, 这样, 读者不仅要将当前进入的新信息与工作记忆中保持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 维持局部连贯性, 而且要对通过“共振”的方式激活的、已经进入了长时记忆的背景信息进行扫描, 维持整体连贯性。如果这些激活的信息与当前信息吻合, 那么就不用进行整合; 但如果所激活的背景信息与当前信息有局部不吻合, 读者就会进行整合。这就是O’Brien等人关于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实验结果与结论。总的来看, 连贯阅读是自动化的、无意识的, 但是, 一旦文本出现矛盾, 或者读者发生理解困难, 都会使连贯中断, 此时, 读者就会有意识地激活相应的背景信息进行整合, 力图消除矛盾, 维持连贯性。

在连贯阅读过程中, 读者主要目的是维持文本的语义连贯, 建立连贯的文本表征, 因此, 由维持文本连贯的需要而进行的主要是两类连贯性推理:第一, 自动的局部语义连贯推理。如果他们读到的句子不能与文本中最接近的语境毫无困难地联系起来, 他们就会在他们的记忆中搜索一个合适的先前语境或构建一种推理来连接“缺口” (Bloom, Fletcher, van den Broek, Reitz, & Shapiro, 1990), 即由于局部连贯的中断自动引发维持局部连贯的推理; 第二, 自动的整体语义连贯推理。如果读者当前阅读的文本句子不能与共振激活的文本背景信息或语境毫无困难地联系起来, 他们就会继续搜索一个合适的先前语境或构建一种推理来连接“缺口”, 即由于自动激活的背景文本信息与当前信息出现缺口而自动引发的维持文本整体前后语义连贯的推理。

在文本表征建立方面, 在连贯阅读过程中, 当新进入的文本信息与工作记忆的文本语境完全吻合情况下, 读者进行的就是流畅性连贯阅读, 即时建立起课文基础表征。而当新句子进入之后, 与文本原来的信息的语义连贯出现缺口或裂缝, 就会自动发生整合, 称为“协调性整合”。协调性整合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通过局部连贯推理进行局部连贯的语义整合, 当新句子进入之后, 与保存在工作记忆中的几个句子之间的语义连贯出现缺口或裂缝, 读者就会自动地即时发生维持局部连贯的语义整合, 维持语义连贯性, 形成文本的局部语义连贯情境模型, 如代词推理、回指词推理等, 就是属于这种局部的语义整合以及形成局部语义连贯的情境模型。

第二种是自动激活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文本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77

信息进行的语义整合, 当新进入的文本信息与通过共振激活相关的背景信息语义连贯出现缺口或裂缝时, 读者就会自动地即时发生语义整合, 即进入协调性整合状态。例如O’Brien等人(1998)对当前句子与所激活的意义不完全吻合的背景信息句子之间意义进行的整合。通过这种文本长距离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读者建立了文本的整体语义连贯表征。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长距离的信息协调整合, 也是自动性, 因为文本新旧信息之间的缺口或裂缝比较小, 读者完全可以在很短时间自动完成整合。而一旦新进入的文本句子与保留在工作记忆的若干句子语义出现严重的不一致, 读者无法经过短暂的协调性整合实现连贯, 就会进入意识性连贯阅读的状态, 有意识地激活相应的背景信息或世界知识进行整合, 力图消除不一致, 维持连贯性。

3.2.2 焦点阅读的信息加工过程:推理、整合与文本表征的建立在自然阅读过程中, 尽管没有特定的阅读任务与要求, 但是, 由于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形式方面的某些性质或特点, 就可能引发读者的专门关注, 形成阅读焦点, 例如, 文本中的目标系列的信息、因果系列的信息都可能会自动引发阅读焦点, 阅读焦点一旦形成, 就会引发读者的焦点阅读加工过程。焦点阅读使读者能把握阅读文本的基本要旨, 形成文本的局部或整体的关系逻辑连贯, 丰富文本的有关内容。建构主义理论实际上主要关注的是焦点阅读加工的性质与特点。

在阅读推理方面。焦点阅读过程中, 读者不仅要维持文本的语义连贯, 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把握文本逻辑联系、对文本进行解释等等, 不仅会自动地进行上述两种自动的连贯性推理, 更重要的要主动地进行建构性、解释性的两类精加工推理:第一, 实现对局部或整体逻辑联系的目的而主动引发的推理, 包括为了实现文本前后逻辑连贯而主动恢复或激活与当前文本信息构成逻辑联系的背景信息与世界知识, 进行逻辑连贯推理。如长距离的目标推理, 长短距离的因果推理等, 目的在于建立文本局部的或整体的逻辑联系; 第二, 实现深入的理解或解释目的的丰富化推理, 包括解释事件、行为的精加工和预测事件结果的预期推理。

在文本表征的建构方面。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认为, 焦点阅读是建构性阅读, 通过建构整合形成的体现文本各种关系、深化文本内容的意义连贯情境模型。建构性整合也有两种:追随性建构整合与恢复性建构整合。

第一种是显性焦点监控下的追随性建构整合。当文本信息成为读者阅读的焦点, 而该焦点信息维持在工作记忆中, 称为显性焦点。显性焦点引起读者对后续相关信息的意义的期待和关注, 随后的阅读不仅是维持文本的连贯, 更主要是围绕这个焦点有目的地将随后进入的文本信息进行组织, 并根据需要进行精加工推理等, 解释课文中提到的行为、事件和状态的原因, 不断建立起文本当前信息的情境模型, 又不断追随新阅读的信息对已建立的文本表征进行更新, 并将更新后的模型带到下一步的阅读中去, 维持一个连续渐进不断更新的情境模型或网络表征。这种连续渐进的情境模型, 每个片段或界面, 就是体现了文本局部意义连贯的情境模型; 从整个系列来看, 就构成了体现了文本整体意义连贯的情境模型。

第二种是隐性焦点监控下的恢复性建构整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 如果文本内容发生变化, 新的文本信息取代原来的焦点成为当前的显性焦点, 原来的焦点信息被推进长时记忆成为隐性焦点, 隐性焦点会继续监控着新进入的信息, 并保持易化状态, 一旦文本出现与该隐性焦点相关的信息, 就会立即激活恢复背景的隐性焦点信息, 与当前相关信息进行建构整合。这种整合是通过主动恢复长时记忆的焦点信息, 同时引发各种精加工推理主要是文本关系推理, 进行整体水平的建构整合, 称为恢复性建构整合。恢复性建构整合过程建立的是文本整体意义连贯的情境模型。

以上就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的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及其对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两大争论问题, 阅读过程推理的性质问题与阅读过程文本表征建立的问题, 所提出的解答。

总的来说,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认为, 文本自然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的双加工过程, 读者所阅读的文本特点不同, 所引发的信息加工活动也不同, 读者会根据阅读文本信息的性质交替发生不同的阅读加工活动, 不同的阅读加工过程在推理、情境模型的建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3.3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主要实验证据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研究者们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 已经基本验证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主要观点, 丰富和拓展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内容。

3.3.1文本连贯阅读加工与协调整合的实验研究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将连贯阅读过程中自动地、非

578 心理学报 44卷

策略进行的局部语义连贯整合加工与整体语义连贯整合加工统称为“协调性整合”, 并进一步提出, 协调性整合是连贯阅读加工的主要特点。协调性整合的概念提出后,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研究者围绕协调性整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揭示了整体的协调性整合与局部的协调性整合的性质、过程与机制, 这些研究成果验证并支撑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核心观点, 构成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进一步丰富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内容, 推动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第一方面, 文本连贯阅读协调性整合的性质研究

研究者首先对协调性整合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探讨(莫雷, 王瑞明, 何先友, 2003; 王瑞明, 莫雷, 李利, 金花, 2008)。莫雷等人(2003)探讨了当前信息是否能通过共振激活长时记忆中的背景信息进行协调性整合。他们设想, 如果修改O’Brien等人的研究材料, 在一致性与恢复一致条件的版本第一目标句之后再增加性质相同的第二目标句, 那么, 对于第一目标句, 恢复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会显著长于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 然而, 如果这种协调性整合的结果会使整合过程所涉及的命题(信息点)建构成命题组块(信息块), 那么, 在恢复一致条件下第一目标句阅读时发生的整合, 就将激活的特征描述信息建构为信息块, 下一步当阅读第二目标句时再激活这些信息, 它们就会以信息块的形式出现, 这个整体信息与第二目标句没有任何不协调, 因此就不会发生协调性整合。这样, 恢复一致版本第二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与一致性版本第二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就不会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发现, 在第一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上, 恢复一致条件长于一致条件, 而在第二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上, 恢复一致和一致没有显著差异。这个结果表明, 文本阅读过程中当前信息与长时记忆中激活的有关信息有局部的不一致或不协调时会引发协调性整合; 协调性整合是一种建构性的整合, 这种整合会使有关的信息表征方式得到改变, 并且改变后的表征方式可以带到下一步的阅读中去。在此基础上, 莫雷等人(2003)还证明了当前信息跟工作忆中的文本信息有局部不一致或不协调时也会发生协调性整合。另外, 王瑞明等人(2008)又证明了协调性整合是一种自动化地、非策略地进行的整合加工,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意识到这种信息整合方式的发生。

第二方面, 文本连贯阅读协调性整合的过程研究

很多研究者认为, 文本阅读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应该包括激活和整合两个阶段。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提出, 文本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相统一的过程, 协调性整合是连贯阅读加工的主要特点, 因此从理论上说, 协调性整合也应该包括激活和整合两个阶段。王瑞明等人结合使用移动窗口技术和眼动技术设计系列实验对协调性整合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王瑞明, 莫雷, 吴俊, 崔磊, 2007)。在第一个实验中, 他们首先探讨了激活过程是否存在, 实验中从每篇文章(包括一致和恢复一致版本)的特征描述部分选择主人公特征描述句中出现的一个词语作为再认探测词。实验结果发现, 不管在一致条件还是恢复一致条件下, 目标句后探测的反应时都显著快于目标句前探测的反应时, 这说明目标句阅读时都确实激活了先前的有关信息。在第二个实验中, 他们设置了三种实验条件, 一致条件、恢复一致条件和控制条件, 其中控制条件中的特征描述段落并没有描述与主人公目标行为有关的任何特征。实验结果表明, 恢复一致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一致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 这与先前的研究结论一致, 说明恢复一致条件下发生了协调性整合。关键是, 控制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与一致条件没有显著差异, 但低于恢复一致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 这说明一致条件下目标句阅读与控制条件比较, 并没有额外消耗阅读时间, 只有在恢复一致条件下目标句阅读时发生了协调性整合, 才会导致阅读时间的延长。结合两个实验的结果, 可以证明协调性整合包含激活和整合两个阶段, 先前有关信息的激活过程并不消耗额外的阅读时间, 阅读理解速度的减慢主要发生在整合阶段。在第三个实验中, 研究者又使用眼动技术, 进一步确证了上述研究结果。

第三方面, 文本连贯阅读协调性整合的条件研究

协调性整合的发生是为了协调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的局部不一致, 还是仅仅为了协调先前有关信息中前后两种发生了改变的特征信息; 先前研究中的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都是与同一个主人公有关的信息, 如果是不同主人公的信息, 是否会发生协调性整合; 这些问题涉及协调性整合的条件,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王瑞明, 莫雷, 2004; 王瑞明等, 2008; 王瑞明,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79

莫雷, 王穗苹, 罗漫, 2009)。总的研究结果表明, 文本阅读过程中当前信息必须与长时记忆中激活的有关信息或直接存在于工作记忆中的有关信息有局部不一致或不协调时才能引发协调性整合, 如果先前信息中仅仅有前后两种发生了改变的有关信息(即协调性信息), 并不能发生协调性整合; 另外, 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的相关性为事件相关, 而非语义相关, 也就是说, 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仅有语义相关时, 可以共振激活先前信息, 但只有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具有事件相关时, 才能进一步发生协调性整合。

3.3.2文本焦点阅读加工与建构整合的实验研究文本焦点阅读加工是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提出的阅读过程两种加工之一, 它是继承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在双加工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创新而提出的, 是构成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主要成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研究者根据对焦点结构类型和信息所处的记忆阶段的分析, 将文本阅读中焦点信息的建构整合分为两类:恢复性建构整合与追随性建构整合。然后设计一系列实验对“目标”焦点信息的建构整合进行探讨, 揭示了整个焦点阅读加工与建构整合的过程与实质。

第一方面, 长时记忆中隐性焦点影响下的恢复性建构整合研究

长时记忆中的焦点信息为隐性焦点, 隐性目标焦点监控下的恢复性建构整合又分为目标串行结构的焦点恢复性建构整合和目标平行结构的焦点恢复性建构整合。

冷英和莫雷(2006a)首先对阅读过程目标焦点的串行恢复整合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目标愈合信号是否会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目标焦点信息, 即在子目标实现条件下, 目标句1是否作为目标愈合信号, 激活总目标信息, 进行焦点信息的恢复性建构整合。该实验设计了两种条件:第一种是子目标实现条件, 在这个条件下, 主人公已经完成子目标1, 当读到目标句1时就会发生目标信息的整合。因此, 目标句阅读时间就应该长于未实现条件下的目标句阅读时间。而第二种条件是子目标未实现条件, 在这个条件下, 主人公没有实现子目标1, 因此, 当读到目标句1时就不会发生目标信息的整合。实验结果发现, 目标实现版本与未实现版本目标句1的阅读时间差异不显著, 目标实现版本目标句2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目标未实现版本。该结果表明, 当读者阅读具有串行上下位目标结构的文本时, 对焦点信息进行串行激活, 在目标实现的条件下, 随着阅读的进行, 上位的总目标进入长时记忆称为隐性焦点, 如果有启动目标整合的句子(目标愈合句), 当读者阅读到该句时, 该句就会激活已经进入到长时记忆的文本隐性目标信息, 然后在启动目标整合句子之后进行目标焦点的恢复整合。实验结果支持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观点, 在自然阅读过程中, 如果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形式方面有某些性质或特点, 就可能引发读者的专门关注, 形成阅读焦点, 阅读焦点一旦形成, 就会引发读者随后的阅读过程成为焦点加工过程。

冷英和莫雷(2006b)还对阅读过程目标焦点的平行恢复整合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读者阅读具有平行目标结构的文本时, 未实现的目标进入长时记忆仍处于活跃状态, 仍是阅读的焦点, 比实现了的目标更容易通达; 而这种通达受前后信息的相关程度的影响, 当目标行为与原目标的相关较强时, 也就是焦点信息更为突出时, 与当前目标行为平行的原目标更容易恢复到工作记忆进行信息整合。

第二方面, 工作记忆中焦点信息监控下的追随性建构整合研究

工作记忆中的焦点信息为显性焦点, 显性目标焦点监控下的建构整合为追随性建构整合。莫雷和冷英(2005)对阅读过程目标焦点的追随性建构整合进行了研究, 他们对子目标直接实现与子目标曲折实现两种条件下目标启动句的阅读时间进行对比。在这两种条件下, 被试阅读目标启动句时都会激活已进入长时记忆的背景目标信息进行目标整合。然而, 在曲折实现条件下, 如果被试阅读子目标1完成过程时没有进行追随建构, 那么, 阅读目标启动句时就会激活子目标1的分散信息, 其中的某些不吻合信息就会引发协调性整合, 这样, 曲折实现条件下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就会长于直接完成条件下的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 相反, 如果读者阅读曲折实现版本的子目标完成过程时随着阅读过程进行建构, 那么, 当阅读目标启动句时所激活的就是子目标进行的整体信息或信息块, 这个整体块与目标启动句完全符合, 因此就不会引起协调性整合, 这样, 曲折实现条件下与直接完成条件下目标启动句阅读时间就会相同。实验结果是目标曲折实现版本与目标直接实现版本目标启动句1的阅读时间差异不显著, 两种版本目标启动句2阅读时间也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读者随着阅读过程的进行会即时地对焦点信息进行追随性建构整合, 并且将建

580 心理学报 44卷

构的整体信息或信息块这样的结果带到后面的阅读中去。验证了焦点阅读理论, 追随性建构整合是焦点阅读中的主动进行的建构性整合。

冷英和莫雷(2008)又用眼动技术对阅读过程目标焦点的追随性建构整合进行了研究, 进一步验证了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所阅读的信息不同, 产生的信息加工活动也不同, 在阅读含有目标焦点信息的文本时, 读者会追随目标焦点信息建构情境模型, 而且还进一步证明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目标信息进行的追随性建构是在目标焦点形成后即时进行的, 为阅读双加工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3.3.3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整合两大派别的实验研究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认为, 文本阅读过程是连贯阅读与焦点阅读双加工交织进行的过程, 不同的阅读加工活动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与进行方式。在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研究者设计的实验情境下, 读者进行的主要是连贯阅读, 因此, 更多地表现出消极被动的阅读方式, 得出支持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数据与结果; 同样, 在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者设计的实验情境下, 读者进行的主要是焦点阅读, 因此, 更多地表现出主动积极的阅读方式, 得出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数据与结果。

如果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这个假设成立, 那么, 如果将O’Brein等人(1998)所进行的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经典实验的材料做一些技术处理, 使读者阅读时转为焦点阅读, 那么, 这个实验就会得出支持建构主义理论否证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结果与证据; 反之, 如果将Zwaan等人(2004)所进行的得出否证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证据的影响重大的实验材料做一些技术处理, 使读者阅读时转为连贯阅读, 那么, 这个实验就会得出支持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否证建构主义理论的结果与证据。

基于这个思路,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研究者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 在更高层面上对西方阅读两大派系的论争进行整合, 直接支持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第一方面, 焦点消除条件下背景信息协调性整合再现的研究

O’Brien等人(1998)验证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合理性, 不支持建构主义理论。Zwaan等人(2004)认为O’Brien等人的实验材料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重新编制了实验材料, 并按照O’Brien等人的实验方法重新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又推翻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 支持了建构主义理论。基于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主要观点, 王瑞明、莫雷等人(2006)认为, Zwaan等人的实验研究之所以会得出否证O’Brien等人的研究结论的证据, 可能不是因为该实验材料的内容与O’Brien等人的研究材料不同, 而是因为它所用的阅读材料引发的是焦点阅读。王瑞明、莫雷等人(2006)对Zwaan等人2004年的实验材料进行了修改, 去掉了文章开始部分的焦点信息。实验的结果是, 不管是目标句还是目标后句, 都是不可能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可能条件下的阅读时间, 也显著长于重新可能条件下的阅读时间, 而重新可能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又显著长于可能条件下的阅读时间。这一结果与Zwaan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而与O’Brien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说明在文本阅读中, 读者自动的、非策略性的激活了长时记忆中与当前信息有关的所有信息, 并将当前信息跟激活的背景信息进行整合, 特别是在重新可能条件下发生了协调性整合。该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协调性整合, 协调性整合是连贯阅读加工的主要特点, 该实验结果重新支持了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结合Zwaan等人最初的研究结果, 可以证明, 文本中有无焦点信息确实是影响信息整合方式的重要因素, 这为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

第二方面, 焦点增设条件下追随性建构整合启动的研究

冷英与莫雷等人(2008)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 将O’Brien等人(1998)所进行的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的经典实验的材料进行某些改动, 做一些技术处理, 使读者阅读转为焦点阅读, 结合使用了移动窗口技术和眼动技术, 设计系列实验探讨了在焦点增设条件下, 读者是否会发生追随性建构整合。他们对O’Brien等的实验故事模式进行了改编, 每一篇实验故事分为四个部分:介绍部分、屏蔽部分、目标部分和结尾部分。在介绍部分对主人公特征的描述采用了“目标启动+目标整合”的方式, 首先提出主人公的一个目标, 如“玛丽去餐馆买早餐”; 然后描述主人公的特点, 如喜欢吃什么, 主人公特点的描述与后面目标部分的目标句构成一致、恢复一致和不一致三种关系; 接下来描述主人公目标的实现, 如“如玛丽很快就买到了喜欢吃的食品”, 使介绍部分的最后一句成为目标整合句。与O’Brien等的材料范式不同的是, 在描述主人公特性的各种版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81

本中, 都加进了主人公的目标, 使读者在阅读主人公行为的描述时是在目标焦点的监控下进行的。屏蔽部分、目标部分和结尾部分与O’Brien的材料模式相同。实验结果是, 不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 不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显著长于恢复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 而一致条件和恢复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该实验结果支持了在目标焦点监控下的阅读, 会随着阅读进程对有关目标的信息进行追随建构的设想, 可以认为, 由于目标焦点的作用, 读者不断对有关目标的信息进行建构, 并将建构结果带到后面的阅读中去, 这样, 在恢复一致条件下信息的激活就不会出现协调性整合, 因此恢复一致和一致两种条件下的目标句阅读时间差异不显著。

该实验改编了O’Brien (1998)的实验材料, 将介绍部分改为主人公的目标和目标行为的信息, 这样, 读者的阅读是在目标信息的监控下进行的, 对有关目标的信息进行了追随性的建构整合。总之, 在文章开始部分增设一个目标焦点信息,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追随目标信息建构情境模型。冷英与莫雷等人(2008)的结果进一步体现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对西方文本阅读的两大派别的整合。

4 总结与展望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自从有了文字, 就有了阅读活动。文字把人类的声音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 使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许多知识经验得以长期保存下来; 而阅读则使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宝贵经验得以继承和发展, 从而使人类社会不断地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转更是离不开阅读活动。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活动离不开阅读, 成人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阅读, 阅读成为个体不断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阅读对个体发展和人类进步都如此重要, 因此阅读一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阅读心理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揭示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还可以为中小学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为机器阅读、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提供心理学基础, 促进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因此, 阅读心理研究, 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阅读活动, 不仅包括对字母、单词、句子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要求读者能够将当前阅读的句子中的信息跟先前阅读的句子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以达到整篇文章的理解, 即篇章水平的理解, 也就是文本阅读。日常生活中, 单纯阅读孤立的字母、单词、句子的现象是很少的, 阅读活动主要是文本阅读。因此, 文本阅读研究一直是阅读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心理学界十分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 研究者就对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投入了巨额的时间和精力, 取得了重大成果, 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研究的迅猛发展, 认知心理学研究日益深入, 语言学研究的不断丰富, 对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进入了加速期, 吸引了大批研究者, 研究成果呈几何级数剧增, 成为当前认知心理研究的热点与兴奋点, 形成了各种理论和流派剧烈论争、百家争鸣的局面。

基于国内外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的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 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文本阅读研究领域, 会有如下一些发展趋势。

第一, 研究问题方面, 不是重点转移, 而是重点的继续深入。

文本阅读研究的百年发展, 经历遍地开花的迅速发展期后进入了方向凝炼, 重点突出, 火力集中的成熟初期, 总体上看, 国际心理学界是围绕文本阅读过程中心理表征的建构这个中心问题形成若干热点, 包括阅读推理的性质、建立文本连贯表征的水平、实现文本整体连贯的机制等重大问题展开研究, 形成不同的派别纷争, 取得丰硕成果。文本阅读信息加工下一步研究往哪里拓展?是重点转移, 还是按照目前的热点继续深入?我们认为, 未来十几年乃至数十年, 文本阅读信息加工的研究主要不是重点转移, 而是重点的继续深入。因为, 国际心理学界关于文本阅读心理研究近百年来, 从全面铺开到重点聚焦, 研究者已经明确了这个领域研究的本质与关键问题, 一方面, 目前为止, 研究者已经深刻体会到, 文本阅读心理目前所聚焦研究的这几个重点问题, 确实是把握文本阅读本质与规律的关键问题, 多年来人们在阅读心理领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的研究, 最终都可以统合或回归到这几个重大问题的探讨, 都可以用对这几个重大问题的研究结果与结论进行解释; 因此, 至少目前为止, 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是按照这几个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新的研究, 而不是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新的问题。另一方面, 文本阅读信息加工是人类高级的、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 尽管文本阅读心理学界对这几个重

582 心理学报 44卷

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距离这些问题的基本解决还相差甚远, 因此, 在新一轮的研究中, 主要还是这些重大问题研究的深入。

第二, 研究方法方面, 不是认知神经科学独秀, 而是多种方法百花竞放。

早期的文本阅读研究主要采用传统实验心理学的延时研究范式, 只能让研究者了解阅读理解的结果, 为了了解阅读加工的过程, 研究者不得不通过结果来推知过程, 或者不得不暂时放弃对许多重要过程的研究。而后来的认知实验心理学的实时探测范式, 直接对过程进行考察, 使客观地、科学地探讨主观过程成为可能, 因此, 大大地推进了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近年来, 眼动技术的采用, 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研究者可以更接近自然状态地、更深入、更可靠、更科学地探讨阅读过程内部认知加工。另外, 最近开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可以模拟构建复杂的量化的文本阅读加工模型, 成为下一步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方法变革的一个重要走向。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使用, 必将推动文本阅读信息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入新的高度。但是, 根据文本阅读研究问题的性质与特点, 作为认知实验心理学的行为研究范式仍然需要保留并继续发挥作用。文本阅读领域的大量研究问题, 还是需要认知实验心理学的行为研究范式。因此, 未来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不会象有的人主张那样, 由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一统天下, 而是多种方法百花竞放, 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与不同的研究目的, 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总而言之, 在未来文本阅读心理的研究中, 行为研究还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由此, 认知实验心理学的实时探测的行为研究范式还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 继续发挥其在文本阅读领域研究的重要作用。

第三, 研究结论方面, 不是各种派别相互取代, 而是走向融合, 出现更有统整性的理论。

文本阅读的理论从互不交锋到派别论争, 从各占山头自立旗号到聚集要塞展开派别论争, 尽管当前各派之间还是壁垒分明, 论争未绝, 战火不息, 然而近期还是逐步出现融合迹象。通过对文本阅读信息加工不同派别的分歧与论争的分析与总结, 可以发现, 文本阅读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信息加工活动是如此复杂, 以致每一种理论都不能覆盖这个信息加工的所有过程, 每一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对文本阅读过程的看法, 有分歧必然就有整合, 未来文本阅读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 不是一种

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 而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必然会在以往文本阅读的理论之上产生新的

认识, 各种理论不断相互吸取精华而形成新的解释

力和预测力更强的整合性理论。我国心理学工作者

在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国际心理学界关于文本阅

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的基础上, 对西方三大流派阅

读理论进行整合, 提出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基

本设想, 并追踪国际研究前沿, 系统地展开一系列

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重要成果, 验证并形成了文本

阅读双加工理论, 该理论不是对记忆基础文本加工

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进行综合而成的折衷

主义理论, 而是建立在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的,

有其创新的理论观点、理论框架与范畴体系的原创

性的理论。当然, 作为一个新理论, 虽然文本阅读

双加工理论已经得到了比较多的实验证实, 但该理

论的有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该理论的有些内

容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参考文献

Albrecht, J. E., & Myers, J. L. (1998). Accessing distant text information during reading: Effects of contextual cues.

Discourse Processes, 26, 87–107.

Bloom, C. P., Fletcher, C. R., van den Broek, P. W., Reitz, L., & Shapiro, B. P. (1990). An on-line assessment of causal reasoning during comprehension. Memory & Cognition, 18,

65–71.

Bower, G. H., & Morrow, D. G. (1990). Mental models in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Science, 247, 44–48.

Cook, A. E., Halleran, J. G., & O’Brien, E. J. (1998). What is readily available during reading? A memory-based view of text processing. Discourse Processes, 26, 109–129.

Cook, A. E., & Myers, J. L. (2004). Processing discourse roles in scripted narratives: The influences of context and world knowledge.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50,

268–288.

Graesser, A. C., Lang, K. L., & Roberts, R. M. (1991).

Question answering in the context of st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0, 254–277. Graesser, A. C., Millis, K. K., & Zwaan, R. A. (1997).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 y,

48, 163–189.

Graesser, A. C., Singer, M., & Trabasso, T. (1994).

Constructing inferences during narrative text comprehen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1, 371–395. Greene, S. B., Gerrig, R. J., McKoon, G., & Ratcliff, R. (1994).

Unheralded pronouns and management by common ground.

Journal of Memory & Language, 33, 511–526.

Kintsch, W., & van Dijk, T. A. (1978). Toward a model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85,

363–394.

Leng, Y., & Mo, L. (2006a). 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of accessibility of goal information in long-term memory in text reading.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2(4), 35–43.

5期莫雷等: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证据583

[冷英, 莫雷. (2006a). 长时记忆中文本目标信息的激活机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4), 35–43.]

Leng, Y., & Mo, L. (2006b). The instantaneous accessibility of goal-based information in long-term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 1119–1122.

[冷英, 莫雷. (2006b). 长时记忆中目标信息的即时性通达.

心理科学, 29, 1119–1122.]

Leng, Y., Mo, L., & Wu, J. (2008).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tuation model with goal-focus information during text comprehension.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0, 788–799.

[冷英, 莫雷, 吴俊. (2008). 读者追随目标信息建构情境模型. 心理学报, 40, 789–799.]

Lutz, M. F., & Radvansky, G. A. (1997). The fate of completed goal information in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6, 293–310.

McKoon, G., Gerrig, R. J., & Greene, S. B. (1996). Pronoun resolution without pronouns: Some consequences of memory-based text process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2, 919–932.

McKoon, G., & Ratcliff, R. (1992). Inference during read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99, 440–466.

McKoon, G., & Ratcliff, R. (1998). Memory-based language processing: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in the 1900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9, 25–42.

Mo, L., & Leng, Y. (2005).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goal information under control of goal-focus.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7, 41–50.

[莫雷, 冷英. (2005). 目标焦点监控下目标信息的建构与整合. 心理学报, 37, 41–50.]

Mo, L., Liu, H. L., Jin, H., Ng, Y. B., & Lin, C. D. (2006).

Passive reactivation of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rom long-term memory during reading. NeuroReport, 17, 1887–1891.

Mo, L., Wang, R. M., & He, X. Y. (2003).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text-read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5, 743–753.

[莫雷, 王瑞明, 何先友. (2003). 文本阅读过程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心理学报, 35, 743–753.]

Morrow, D. G., Bower, G. H., & Greenspan, S. L. (1989).

Updating situation models during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8, 292–312.

Morrow, D. G., Greenspan, S. L., & Bower, G. H. (1987).

Accessibility and situation models in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6, 165–187.

Myers, J. L., & O’Brien, E. J. (1998). Accessing the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during reading. Discourse Processes, 26, 131–157.

O'Brien, E. J., Cook, A. E., & Peracchi, K. A. (2004).

Updating situation models: Reply to Zwaan and Madd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0, 289–291.

O’Brien, E. J., Rizzella, M. L., Albrecht, J. E., & Halleran, J.

G. (1998). Updating a situation model: A memory-based

text processing view.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4, 1200–1210.

Rapp, D. N., & Taylor, H. A. (2004). Interactive dimens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for tex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0, 988–1001.

Richards, E., & Singer, M. (2001). Representation of complex goal structures in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Discourse Processes, 31, 111–135.

Rinck, M., & Bower, G. H. (2000).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ance in situation models. Memory & Cognition, 28, 1310–1320.

Suh, S. Y., & Trabasso, T. (1993). Inferences during reading: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discourse analysis, talk-aloud protocols, and recognition priming.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2, 279–330.

van Dijk, T. A., & Kintsch, W. (1983).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ang, R. M., & Mo, L. (2004). The condition of coordinating integration in text-reading.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6, 15–23.

[王瑞明, 莫雷. (2004). 文本阅读中协调性整合的条件. 心理学报, 36, 15–23.]

Wang, R. M., Mo, L., He, X. Y., Smythe, I., & Wang, S. P.

(2010). The resolution of activat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 text comprehen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 241–249.

Wang, R. M., Mo, L., Jia, D. M., Leng, Y., Li, L., & Li, X. J.

(2006). Mechanism of constructing and updating situation model in text-read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38, 30–40.

[王瑞明, 莫雷, 贾德梅, 冷英, 李利, 李小健. (2006). 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建构和更新的机制. 心理学报, 38, 30–40.]

Wang, R. M., Mo, L., Li, L., & Jin, H. (2008). Mechanism of the coordinating integration in text-read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0, 1165–1177.

[王瑞明, 莫雷, 李利, 金花. (2008). 文本阅读中协调性整合的发生机制. 心理学报, 40, 1165–1177.]

Wang, R. M., Mo, L., Wang, S. P., & Luo, M. (2009). A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ng integration in working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2(1), 6–9.

[王瑞明, 莫雷, 王穗苹, 罗漫. (2009). 工作记忆中阅读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心理科学, 32(1), 6–9.]

Wang, R. M., Mo, L., Wu, J., & Cui, L. (2007). Course of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ext reading: Activation and integration.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39, 589–601.

[王瑞明, 莫雷, 吴俊, 崔磊. (2007). 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的加工过程: 激活与整合. 心理学报, 39, 589–601.] Zwaan, R. A., & Madden, C. J. (2004). Updating situation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0, 283–288.

584 心理学报 44卷The Bi-processing Theory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s

MO Lei1; WANG Rui-Ming1; LENG Ying 1,2

(1 Center for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China)

Abstract

Text comprehen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and unique cognitiv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us to get information. Therefo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ext comprehension has long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To attempt to maintain a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coherent text representation, readers need to integrate the information currently being read in text comprehension not only with the contents in their working memory, but also with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earlier portions of the text in their long-term memory (background information).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readers immediately activat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how readers integrate this with incoming inform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aim of current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initiative, positive and strategic or passive, negative and automatic. Regarding this question, there are three ma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with certain experimental evidence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e minimalist hypothesis and the memory-based text processing view.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on text comprehension, the bi-processing theory of text comprehension has been proposed to integrate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This theory holds tha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ext comprehension includes coherence-based processing and focus-based processing. Readers should use different method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in text comprehension. The theory also elaborates on text representation and inference in text-reading and forms a complete theoretical frame.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has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is frame and abundant evidences have been obtained, which greatly enriched the bi-processing theory of text comprehension. In addition, some opinions on the bi-processing theory of text comprehension should be further verified and some questions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in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Text comprehens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herence-based processing; Focus-based processing

证据收集程序有哪些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6319278.html, 证据收集程序有哪些 无论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涉及到用法律解除纠纷时,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证据当事人的权利主张。证据对于法院判决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司法实践是注意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那么证据收集流程是怎样的?下面由赢了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什么是证据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目前学界对证据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科目,称为证据学或证据法学。 二、证据收集流程 1、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包括向行政机关调取的上述证据)的收集程序。侦查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上述证据,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被调取单位、个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者签名,拒绝盖章或者签名的,公安机关应当注明。必要时,应当采用录音或者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内容及取证过程。作为单位或普通公民,如遇到侦查机关调取证据的情况,首先应要求办案人员(两人以上)出示工作证、部门负责人批准手续、调取证据通知书。上述手续齐备的情况下,应准许调取,否则有权予以拒绝。准许调取的情况下,要在调取证据通知书上签名确认。 2、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要求两人以上取证;取证地点可在证人住处、所在单位、侦查机关办、检察院办公场所或证人指定的场所,其他场所证人有权拒绝。如证人就在事发现场的,可在现场进行。到证人住处或单位取证的,侦查人员应出示证明文件。对证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等严重干扰其意思表达自由的行为,证人面对以

如何收集婚外情证据,有哪些调查方式

如何收集婚外情证据,有哪些调查方 式 需要收集的证据有:(1)、夫妻双方谈话时,过错方承认同居事实的录音,或者悔过书、保证书以及其他能证明事实的书面文件;(2)、共同租房的有双方签字的,且有其他证据辅证证明发生了性关系;(3)、能证明同居事实的其他证言、录音、录像等。 现如今,不少夫妻离婚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这就意味着夫妻中的一方存在婚外情行为。而此时要想收集对方婚外情证据,然后在离婚的时候使用的话,就应该先了解如何收集婚外情证据。下面,就让小编为您做详细解答吧。 一、如何收集婚外情证据 1.自家取证 自家床上“捉奸”拍照合法有效。如果进入自家床边,举起摄像机“咔嚓”拍下床上实况,照片被法院认定的可能性较大。

法律保护的是公民的合法权益,只要是合法的权益,无论其性别、地位,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三者也不例外。因此,自家床上“捉奸”,行为不要过激,照片不要传播,也不要对第三者进行人身侮辱等出格行为,证据仅用于庭审举证,证据有效的可能性较大。 2.“别人家”取证 别人家床上“捉奸”,拍照是否合法,值得商榷。如果在他人住宅或宾馆内收取证据,不但取的证据不被法院采纳,反而可能会吃“侵权”官司。 3.公共场所取证 在公共场所取证的“捉奸”证据被法院采纳的可能性较大。虽然在大众公共场所拥抱、牵手、亲吻得多,过于亲密接触得少,但不排除有些人在野外或公园发生性行为的现象。如果发生的行为进入公共场所范畴,行为人的行为就失去了狭义的私密性,并且,一般认为,这是行为人自己放弃了隐私的权利,因此,取得的证据被法院采纳的可能性较大。 4、私人侦探、调查公司的取证 如果强调由当事人亲自去收集对方有过错或财产状况的证据,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当事人没有特定的经验以及充分的时

DS证据理论

一.D-S证据理论引入 诞生 D-S证据理论的诞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哈佛大学数学家A.P. Dempster利用上、下限概率解决多值映射问题,1967年起连续发表一系列论文,标志着证据理论的正式诞生。 形成 dempster的学生G.shafer对证据理论做了进一步发展,引入信任函数概念,形成了一套“证据”和“组合”来处理不确定性推理的数学方法 D-S理论是对贝叶斯推理方法推广,主要是利用概率论中贝叶斯条件概率来进行的,需要知道先验概率。而D-S证据理论不需要知道先验概率,能够很好地表示“不确定”,被广泛用来处理不确定数据。 适用于:信息融合、专家系统、情报分析、法律案件分析、多属性决策分析

二.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定义1 基本概率分配(BPA) 设U为以识别框架,则函数m:2u→*0,1+满足下列条件: (1)m(?)=0 (2)∑A?U m(A)=1时 称m(A)=0为A的基本赋值,m(A)=0表示对A的信任程度也称为mass函数。 定义2 信任函数(Belief Function) Bel:2u→*0,1+ Bel(A)=∑B?A m(B)=1(?A?U) 表示A的全部子集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之和

m个mass函数的Dempster合成规则 其中K称为归一化因子,1?K即∑A1?...?A n=?m1(A1)?m2(A2)???m n(A n)反映了证据的冲突程度

四.判决规则 设存在A1,A2?U ,满足 m(A1)=max{m(A i),A i?U} m(A2)=max{m(A i),A i?U且A i≠A1} 若有: m(A1)?m(A2)>ε1 m(Θ)<ε2 m(A1)>m(Θ) 则A1为判决结果,ε1,ε2为预先设定的门限,Θ为不确定集合五.D-S证据理论存在的问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研习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体会作者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评点的方法阅读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独特、个性化的具有诗意的意象,体验作者情感的层层深化,理解其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二、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用评点的方法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弄清文中描写故乡村庄的景象与“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声明证据的关系,理解中国人的“故乡情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提问:假如你带着你的同学,到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你给同学做介绍, 你将如何介绍? 【明确】会把同学们带到还留存着当年我乱涂乱画的老屋的墙壁前,指着告诉同学,这是我曾经留下过的印记。会指着某一条小路,说这是我上学时必经的小路,这个地方,我曾经掉过龙虾…… 2、教师继续提问,这些事物是不是你童年生活的证据?如果不是带着他人参观, 你曾经注意过这些事你生活过的证据吗? 一、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1、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作者的“证据”都是什么? 2、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什么意义? 3、没有了这些证据人生会怎样? 二、师生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作者的“证据”都是什么? 【明确】①有草、土墙、房子、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烟垢、灰、划痕、木和铁钉。(第二段) ②还有附着在这些熟悉的旧物上得记忆和感情。(第六段、八段)(有形的实物是曾经生活的物质见证,有时候这些物质证据已经消失,但生活的影子还是存在的,那就是记忆。曾经的生活不仅是有形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意识、情感等精神层面的生活,比如你的喜怒哀乐,这些生活的证据就是保存在大脑中的记忆和内心深处的情感。) 2、这些“今生今世的证据”有什么意义? 【明确】“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需要见证。 3、讨论:“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吗? (1)第四段:“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这句话如何理解? ——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 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 说穿了, 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 而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 皮亚杰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通之处,以下就是我有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比较和总结。 首先,是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即“相互作用论”,他指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同化和顺应。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平面到同化到顺应再到组织。 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如何解决问题,他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在阶段末期出现心理表征,此阶段特点是守恒性和可逆性;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6岁),此时儿童有心理表征,例如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但他们缺乏重要的逻辑认识形势,此阶段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儿童自我中心性,刻板性,从三座山实验可以看出;第三个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可逆,能够去中心化,也能够使用逻辑原则。此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获得了守恒性;二,群集结构的形成;第四个是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表现为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还能实现与可能之间的逆转,进行演绎假设,对具体现实有心理表征。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从中总结了皮亚杰理论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①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②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③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识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皮亚杰创造性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更深理解。 但是,同样的皮亚杰理论有他自身的不足之处。 缺点:①皮亚杰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存在生物倾向,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②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引用了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③皮亚杰在研究方法上,把许多变量混肴起来影响结果的真实性;④皮亚杰最后把形式运算思维认为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认知和计算机进行功能模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寻找信息、接受信息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观点把认知功能看做是不同的知识单元工作的过程,利用这些知识单元来表征事物或信息。这样的知识单元有四类:图式,映像,概念或范畴,判断。 信息加工理论中,信息加工的阶段从开始接受刺激从而开始了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感觉登录,接着就会让人注意到这刺激,进而开始对感觉刺激的识别和

证据理论的广泛应用和不足(仅供参考)

在现实生活中,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离不开决策,决策是人类社会的 一项基本活动,小到个人选择上班路线,大到国家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都是一 个决策的过程。决策存在于社会经济系统、生产系统、工程系统,乃至生活的各 个方面,决策结果对于整个工作或全局行动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决 策都是人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都是建立在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人类改造客 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之上,由于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变化性、多样性等, 导致人们主观认识上的种种不足与误差,加上决策过程中时间的有限性和决策者 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决策的复杂性。因此,在现实决策中,决策者获得的信息 往往是不完整的、不精确的,甚至是矛盾的。根据人们获得的决策信息的完整性, 决策可以分为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性信息决策[1]。 证据理论是对概率论的一种扩展,在不需要得知先验概率分配的前提下,以 简单的形式推出较好的融合结果,因此采用证据理论进行决策的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构造一个合适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而是选择一个合理的证据合成公式和方 案排序准则。 证据理论广泛的应用于不完全信息决策领 域,如图像识别、模式识别、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风险评估等。国内外学者的 研究已经证明,证据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属性值不完全、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或 者效用函数未知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问题。 目前关于证据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研究,如冲突证 据的合成问题,相关证据的合成问题等;证据理论的扩展问题,主要是把证据理论引入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中,如证据理论与其他决策方法的结合使用,如与 神经网络网络方法的结合使用,与AHP方法的结合使用等;实践应用研究,如 证据理论在面相识别、故障诊断、遥感分类、水质监测、决策评价、信用评估中 的应用研究等。本文将重点研究冲突证据的处理问题和证据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多 属性决策中的应用问题。 用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进行目标识别、检测和分类有很多优点。 它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和条件概率,能成功地将“不确定”、“未知”等认知学 上的重要概念引入到融合模型中。证据理论“将基本概率赋值分配给鉴别框架 中的命题,这和传统的概率分布有着本质的不同。特别是,通过给整个鉴别框 架分配基本概率赋值,反映了缺少足够的可用信息来进行决策”[3]。 尽管利用证据理论处理不确定信息有着独特的优点,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组合条件苛刻,要求证据之间相互独立。其 二,现有的证据组合规则无法处理冲突证据,且无法分辨证据所在子集的大小 。其三,证据理论会引起焦元“爆炸”,焦元以指数形式递增。其四, 基本概率赋值获取困难,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构造基本概率赋值函数,是实际应 用中的一难题川。本章针对证据组合规则无法处理冲突证据的问题,在分析现 有的证据组合方法的基础上,对证据理论进行研究和改进,并将改进后新的证 据组合方法应用于工件类型的识别中。

九年级化学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

九年级化学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 4.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 例4、(2008年·四川省)材料一:在一个南方农村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管理员发现仓库里这种化肥所特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的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可是却没有发现撒落在地上,也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取用。 材料二:取少量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了,同时也闻到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粉末消失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a.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转变成它的气态。b.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氮肥,又名“气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填字母)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为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实验操作】①取适量的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如图1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②按如图2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操作①中,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操作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与结论】操作①中,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结论是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操作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则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化肥碳酸氢铵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探究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考查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加热碳酸氢铵产生特殊的刺激性气味表明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表明有水生成。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表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没有NO2和NO生成。操作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综合两个操作现象分析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可知碳酸氢铵化肥应放置在冷暗处,并密封保存。 答案:【查阅资料】①a 【现象与结论】NH3 H2O NO2和NO CO2 NH4HCO3 NH3↑+H2O↑+CO2↑密封保存并放置在冷暗处

《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单及答案

《今生今世的证据》学讲导学单 高中语文沛县张寨中学朱广响 活动目标 1.反复研读评点,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 2.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物与场景的个人化的表现手法。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查阅刘亮程的相关资料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2.阅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划出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段落,思考作者的情感。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打夯.()横杈.( ) 抹.( )杀圈.( )棚一缕.()烟垢.( ) 转弯抹.( )角墙圈.( ) 瘸.()腿抹.( )布 活动二:自主评点,探究交流 1.文中“今生今世的证据”指的是什么呢?作者拿这个证据想证明怎样的生活呢?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文中作者为什么反复说自己走的时候“不懂得”“不知道”? 3.作者认为以往的生活需要证明吗?为什么? 4.作者为什么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如果以往的一切证据都消失了,故乡还在吗?

5.如何理解第6节中的“内心的生存”? 6.作者在最后一节写道:“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句话有何含义? 7.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三、课后活动 1. 总结本专题学法 2.学习运用评点法阅读刘亮程的散文,进一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精心构筑的精神氛围。 3.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在你十几年的生活中,哪些是最值得你回忆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同学做个交流。

职业生涯认知信息加工-求职.doc

职业生涯规划格言: 我们最大的错误是,忽略了培育一个人的内在美德,而去试图从每个人身上强索他并不具备的美德。哈德里安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是较新的心理学理论,随着它的日益受重视,也就进入职业生涯规划领域。这一理论关注个人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进行生涯决策,解决生涯问题;它对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知识领域完善、生涯决策改进、元认知技能改善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职业生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提出 1991年,盖瑞彼得森(GaryPeterson)、詹姆斯桑普森(JamesSampson)和罗伯特里尔登(RobertReardon)三人,合著了一本书《职业生涯开发和服务:一种认知的方法》(CareerdevelopmentandServices:ACognitiveApproach)。在书中,他们提出一种新的思考职业生涯发展的新方法,并进行详细阐述。这种新方法就是认知信息加工(CognitiveInformationProcessing简称CIP)方法,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咨询领域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职业生涯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 这一理论认为,职业生涯选择基于我们如何去想,如何去感受;

作出生涯选择是一项解决问题的活动;解决生涯问题的能力是基于我们知道什么和我们如何思考;生涯决策需要一个好的记忆;生涯决策需要动机;生涯开发的延续是我们终生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涯绝大部分有赖于我们想什么,如何想;我们生涯的质量有赖于我们是否很好地学习和掌握了作出生涯决策所需的技能。你可以通过改进你的认知信息加工技能,来提高生涯管理的能力。 按照我们进行信息加工的特点,该理论构建了一个模型(如图)。模型如金字塔,分三层。最高层是称为元认知的执行领域,是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知识、体验、调节、控制;它包括自我言语、自我觉察、控制与监督。中间层是决策技能领域,即通用信息加工技能的五个步骤,包含进行良好决策的沟通(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Valuing)和执行(Execution),缩写为CASVE,构成了决策的循环。最底层是知识领域包含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包括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职业知识包括理解特定的职业、学校专业及其组织方式。 执行领域相当于电脑的工作控制功能,操纵电脑按指令执行程序,对其下的两个领域进行监控和调节。决策领域相当于电脑的应用软件,对所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知识领域相当于电脑的数据文件。从这个模型可以,任何一个层次出问题,都会影响

探究与实验专题复习教案

探究与实验专题复习 上海市元培学校 康月霞 2010-5-24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知道实验是收据证据的重要途径。 2、知道教材中典型探究实验的过程,对隐含于其中的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有所体会理解。 3、能够针对新实验情景,指出研究的问题或假设,分析获得的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并能够对他人的实验探究方案作出合理评价,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4、初步领悟到去伪存真是科学的本质;意识到严谨的科学方法是科学实验结论真实可靠的前提和保证。 [教学重点] 复习重点实验,反思分析隐含在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引入 教师:探究活动是科学的基本特征,在两年的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请问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包括哪六个基本环节? 学生: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我们学习过的很多探究活动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收集证据。本节课让我们复习几个重点实验的过程,体会研究者是怎样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 二、复习重点实验,反思科学方法,启迪科学思想 ● 复习实验一: 为了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小帆同学把一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数日后,按照如图1所示的顺序进行了实验: ● A B C D E F 图1 光 (1)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水 ( )+氧气 叶绿素 (2)小帆的实验是想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 。为此,他设想在步骤F 用碘液来检测,这是因为这种物质遇到碘液会变 色,通过显色反应就可以判断铝箔铝箔 加热 加热 冷水

出叶片中是否产生了这种物质。 (3)试在图2相应位置写出:叶片经不同处理的两部分在滴加碘液后的变色情况; 图2 ● 反思分析一: (1)小帆在F 之前进行步骤C 、D 、E ,其中步骤D 试管中的液体是 ,目的是把 叶片中的 物质溶解出来。不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 (2)小帆“把一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数日”的意图是利用植物的 作用,消耗掉叶片中原来就有的 。省略这一步可以吗?为什么? ● 归纳总结一: 科学探究的本质是揭示自然万物的真相,因此,科学探究实验中必须考虑并设法排除可能对得出真实可靠结论有干扰的其他因素。 教师:在其他实验中,研究者还用哪些方法来排除对结果观察和判断有干扰的因素呢? ● 复习实验二: 甲 乙 丙 丁 戊 图3 为了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我们取等量的液体分别滴到相同的玻璃片上,并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如图3所示),进行比较。请问: (1)液体蒸发受到 、 和液体表面积大小三个因素的影响。 (2)若要研究液体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选其中的装置 与装置 进行对照; (3)如果用甲与丙进行对照,则他要研究的是 因素对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 ● 反思分析二: (1)在研究温度对蒸发的影响时,暂时保持 和 因素不变,只人为改变温度这个因素,选择装置 为实验组,装置 为对照组,观察温度高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不设置对照组有什么不好? (2)小高同学用甲与戊进行对照,来研究液体种类对蒸发快慢影响,得出酒精比水蒸发的快的结论.她的结论可信吗?为什么? ● 归纳总结二: 遮光部分: 不遮光部分: ______________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和复核。 审阅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经营计划、预算、决策和其他书面文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研究。在审阅书面文件时,在内容上应注意其是否真实、合法;在形式上应注意其要素设计是否全面合理,各要素填制的是否齐全。 复核的重点是各种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中各种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比如销货发票中的数量、单价和金额是否正确,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账余额合计数是否相同,总账余额与会计报表中相应项目的余额是否相同等。 2、检查有形资产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对一般实物资产,由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进行盘点,注册会计师对盘点进行监督;对贵重实物资产,审计人员还可以进行抽查重点。例如,盘点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 检查有形资产能够确定实物资产是否存在,有时还能确定实物资产的状况和质量;但不能确定实物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和计价是否准确。 3.观察 观察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实地查看。比如,审计人员观察财务部门的工作,可以了解各项职责的执行情况。观察所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具有充分性,需要有其他证据佐证。

4.询问 询问是审计人员向有关人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如,向有关人员询问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两种方式进行询问。由于被询问人员回答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询问取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较差。 5.函证 函证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获取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函证包括两种方式;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肯定式函证是无论函证的内容与被函证人的记录是否一致,都要予以回复的函证方式。否定式函证是指只有在函证的内容与被函证人的记录不一致时,才予以回复的函证方式。 函证适用于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等。由于审计人员直接从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的第三者那里取得函证回函,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获取的是一种可靠性程度比较高的外部证据。但是,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函证的整个流程,从发出询证函起到收到询证函止决不能让被审计单位接触到询证函,否则,函证证据的可靠性就很难保证。对于第一次函证没有答复的,应采用追加程序,继续发出第二封乃至第三封询证函。如果仍没有回复,审计人员应实施替代性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在采用函证法时,还应考虑到被函证对象的信誉、品德、客观性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同时,审计人员应确保函证的内容明确,不为被函证对象误解或曲解。 6.重新计算

D-S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7期※基金项目:此文为西安工业大学校长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AGDXJJ1042。 作者简介:马颖(1979—),男,西安工业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量子信息、信号处理等。 在现代电子战中,依靠单传感器提供信息已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必须运用包括雷达、声纳、电视、红外、激光、电子支援措施(ESM)以及电子情报技术(ELINT)等多种传感器,来提供多种观测数据。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处理,以更好地进行状态、属性估计,并完全和适时地进行态势和威胁评估[1-2]。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各传感器提供的信息一般是不完整、不精确、模糊甚至可能是矛盾的,即包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信息融合中心不得不根据这些不确定性信息进行推理,以得到目标身份识别和属性判决的目的[3-7]。 D-S 证据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既能处理随机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又能处理模糊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它可以不需要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密度,依靠证据的积累,不断地缩小假设集,能将不知道和不确定区分开来。本文应用D-S 证据理论对多传感器雷达目标信息进行识别,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1D-S 证据理论简介 Dempster 和Shafer 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D-S 证据理论。该 理论在概率的基础上对概率论的概念进行了扩展。把概率论中的事件扩展成了命题,把事件的集合扩展成了命题的集合,并提出了基本概率赋值、信任函数和似真度函数的概念,建立了命题和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把命题的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集合的不确定性问题。 1.1识别框架 设U 表示X 所有可能取值的一个论域集合,且所有在U 内的元素是互不相容的,则称U 为X 的识别框架。U 可以是有限也可以无限,在专家系统的应用中是无限的。1.2基本概率赋值 设U 为一识别框架,若函数m :2U →0,→→ 1满足:A 奂U ∑m (A )=1 m (准)=0 则称m (A )为A 的基本概率赋值。m (A )表示对命题A 的精确信任度,表示了对A 的直接支持。1.3信任函数 设U 为一识别框架,m :2U →0,→∑ 1是U 上的基本概率赋值,定义函数: BEL :2U →0,→∑ 1BEL (A )= B 奂A ∑ m (B ) (坌A 奂U ) 称该函数是U 上信任函数。 BEL (A )=B 奂A ∑m (B )表示A 的所有子集的可能性度量之和,即表示 对A 的总信任,从而可知:BEL (准)=0,BEL (U )=11.4似真度函数 设U 为一识别框架,定义PL :2U →0,→∑ 1为:PL (A )=1-BEL (A )= ∑B ∩A ≠准 m (B ) PL 称为似真度函数。PL (A )表示不否定A 的信任度,是所有与A 相交的集合的基本概率赋值之和。 信任度和似真度概括了证据对具体的命题A 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空间。 在证据理论中,[BEL (A ),PL (A )]称为命题A 的信任度区间,[0,BEL (A )]表示命题A 支持证据区间,[0,PL (A )]表示命题A 的似真区间,[PL (A ),1]表示命题A 的拒绝证据区间,PL (A )-BEL (A )为命题A 的不确定度,其值反映了对命题A 的“未知”信息,该差值越小,则表明“未知”成分越小,证据对假设的支持越明确。 图1证据区间示意图 1.5D-S 合并规则 证据理论中的组合规则提供了组合两个证据的规则。设BEL 1和 BEL 2是同一个识别框架U 上的两个信任函数,m 1和m 2分别是其对应的基本概率赋值,焦元分别为A 1,A 2,…,A k 和B 1,B 2,…,B r ,又设: K 1=∑ A i ,j i ∩B j ≠准 m 1(A i )m 2(B j )<1 则: m (C ) ∑ A i ,j i ∩B j =C m 1(A i )m 2(B j )1-K 1 坌C 奂U C ≠准 0, C =≠ ≠≠≠≠≠≠≠≠≠≠ 准 在式中,若K 1≠1,则m 确定一个基本概率赋值;若K 1=1,则认为 m 1、m 2矛盾,不能对基本概率赋值进行组合。对于多个证据的组合,可采用组合规则对证据进行两两综合。1.6决策准则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信任函数的决策、基于基本概率赋值的决策和基于最小风险的决策。本文实例采用基于基本概率赋值的决策,其定义如下。 设埚A 1,A 2奂U ,满足: m (A 1)=max m (A i ),A i 奂奂 奂U ,m (A 2)=max m (A i ),A i 奂U ,且A i ≠A 1奂奂,若有 m (A 1)-m (A 2)>ε1m (U )<ε2m (A 1)>m (U 奂 ) 则A 1即为判决结果,其中ε1,ε2为预先设定的门限。 2 识别系统设计 2.1 融合原理图 图2是利用D-S 证据理论对多传感器身份数据进行融合的原理框图。每个传感器把观测数据从空间变换到证据空间,对每一个命题或每个传感器所给出的“粗糙”的身份报告分配一个证据,即对每一个 D-S证据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马颖1马健2 (1.西安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2;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分析了D-S 证据理论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构造了融合结构,该结构通过预处理先对单一传感器在时域上融合,再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实验结果证明了目标识别的基本概率赋值有了明显提高,验证了这一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D-S 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目标识 别○本刊重稿○50

小学科学课堂实践证据收集的问题及其策略

小学科学课堂实践证据收集的问题及其策略 摘要: 美国先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又公布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称NGSS)。这是美国修订其科学教育标准的两个核心步骤。《框架》和NGSS 同时强调了3个维度的目标,即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特别是用“科学与工程实践”代替了原来的“科学探究”、更加接近了科学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推理与论证,而引导孩子开展科学论证的关键点就是基于对证据的解释。因此,让孩子经历一个推理、举证和论证的过程,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论证收集证据策略 2011年7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正式发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2013年4月,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称NGSS)终于完成了修订,并公开发布。先有《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再出台NGSS,这是美国修订其科学教育标准的两个核心步骤。 在《框架》和NGSS中反复强调了3个维度的目标,即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美国人用“科学与工程实践”代替了原来三维目标中的“科学探究”,自然有其深刻的意思,郁波老师认为这样更加接近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推理与论证。 学生进行的推理与论证活动,都需要证据的支持。北京教育学院的金娜老师说过,“科学论证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活动,其内涵就是利用证据建立科学的理由,以支持科学的主张”。由此可见,证据是学生推理的延伸,是科学论证的条件,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当然,学会分析和收集证据,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之一,是对课堂实践中的每一位孩子提出的具体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让孩子学会寻找和收集证据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孩子们在收集证据时常遇到的问题。 一、孩子收集证据时容易遇到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的座谈和学生的答题检测等调查方式,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孩子们在寻找、收集和整理证据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一)孩子的认知结构特点阻碍证据收集

《今生今世的证据》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 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 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 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 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 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 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 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 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 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 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 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 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⑥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 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⑦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 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 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⑧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 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 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⑨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第一段中,作者将自己不懂得珍惜曾拥有的事物的原因归结为:实用主义的评价标准和 喜新厌旧的心态。 B.文中提及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只是诸如鸟声、榆树、土墙、炉灶、月光等可看、可听、 可触的有形之物。 C.本文笔触细腻、细节生动、善用修辞,第二段就用了拟人、呼告、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丰 富的思想感情。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概述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概述 [摘要]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将学习分成八类,将学习结果归为五类,并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八阶段理论,本文通过对其理论的分析,发现这一理论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加涅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的机制,把认知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认为学习是由习得和使用信息构成的。该理论往往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以及工作模式来解释人脑加工信息的过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信息加工和记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这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让一度被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排除在主流心理学研究之外的记忆、信息加工等课题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并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帮助下得到发展。目前,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类: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的信息论;侧重于计算机模拟的信息加工理论;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而研究者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人类记忆系统的性质;记忆系统中知识表征和贮存的方式。 一、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加涅作为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被公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与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折中主义者,他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吸取、融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格式塔学派的相关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理论主要倾向于用信息加工的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注重实际应用,很好地将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1.学习层次理论 加涅将学习由简单到复杂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加涅的这一学习层次理论认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都是建立在原有的、已习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各种知识能力累积的过程。 2.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学习结果归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由于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加涅对学习结果的五种分类即教学目标的分类,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是其教学设计观的重要部分,是教学设计

外国向第三方收集证据的方式

外国向第三方收集证据的方式 向第三方收集证据 (1) 言词证据的收集 英国的证据开示通常只限于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而不能针对案外第三人。第三人只能在开庭时被传出庭作证,或被传到庭并携带文书。因为英国一向主张不得因他人的讼争打扰第三人的平静生活与隐私。由于这个原因,英国法上的笔录证言与美国法的规定截然不同,其目的不在于披露证据而在于保全证据,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不能在审前强制证人提供证言,只有在证人不可能出庭口头作证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法院签发命令,要求笔录证言。 在美国,诉讼外第三者的证据提供义务与当事人没有什么区别,证据开示的范围只受相关性和秘密特权的限制。《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6 条b 款第(1)项规定,只要该文书“看起来可能会引出所许可的证据即可要求对方或第三人提供”。当事人可以在庭外进行笔录证言。 法国法在向第三人收集证据方面,规定第三人对案件事实作证是法律上的义务,法官可以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请传唤任何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人提供证言。法国法还有与美国笔录证言相类似的证人陈述书——即由证人所提供的对案件事实的书面陈述,有了证人陈述书就无需再传唤证人

作证。法官应将向其直接寄送的证人陈述书传达给各方当事人。 [9] 德国职业伦理规范并不鼓励律师在诉讼前与证人接触,由于不了解证言的具体内容,律师只有靠向法院申请传唤尽可能多的证人出庭以弥补收集证据时的不足。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包括到场义务、宣誓义务及陈述义务在内的普遍的证言义务,强制证人出庭只能依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进行。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90 条确定了证人作证的普遍义务。 [10]一般只是在寻求事先的接触的努力没有成功,但又认为该证人证言很可能有利于己方时,当事人才会向法院提出证据申请,通过法律上规定的证人义务来强制这些证人作证。 (2) 实物证据的收集 英国1999 年新《民事诉讼规则》扩大了诉讼外第三人的文书披露义务,但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要求披露的文书可能对申请人有利或对诉讼中的其他当事人不利;其次,文书披露是为公正解决争议或节约诉讼成本所必须。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诉讼外的第三人在审前披露文书。申请人应指明应披露的文书,不能太空泛,以避免使诉讼过度打扰第三者。 在美国,当事人可以要求第三人提供文书和物证,经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