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

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7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85%,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2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16.7%,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治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

(三)治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

1、我国商业企业的治理还主要依靠传统治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缺乏高级治理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新。

2、在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予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治理不足。

3、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业治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治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治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4、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

(四)对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影响

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830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5842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4年左右就要翻一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

2、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2007年底,全国各种形式的连锁公司已达5000多家,经营网点100000多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逐年提高,2006年增长52%。2006年上海、北京连锁企

业实现的销售额占当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18%。

3、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零售业率先采用,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P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

4、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日益明显,2006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生产导向逐渐转向消费驱动和市场导向,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增强。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人口(即人均年收入800美元以上居民)数量的增加,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变化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内涵也会更加丰富。

二、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在零售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表现为:

(1)企业规模偏小

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中国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

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2%,每个个体商店的平均从业人员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业,其组织规模仍然偏小。2006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平均规模为94人,而同期国内外资企业的平均规模超过了220人。将中国的零售企业上海华联与沃尔玛相比,其经营规模、盈利能力等方面都与之有相当的差距。从连锁经营看,以连锁经营发展最快的美国来说,其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25%左右。这种零售企业的小规模经营,严重阻碍了零售业规模经营优势的发挥。(2)出现快速膨胀式扩张

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快速膨胀式扩张,主要表现为在扩张布点的同时,轻视了单个店铺和单位面积经营的效益增长。比较家乐福和联华近几年的扩张业绩,可以看出:家乐福销售额2005年至2000年年均增速高达77%,新店开张速度仅为年均24%,每店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28%左右;联华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销售收入增长尽管也高达年均69%,但其开店的平均速度却高达89%,这也意味着每家新店平均销售额年均减少10%以上。这表明在一个总的高速增长市场环境中,单店收入潜在的同步增长效应似乎已经完全被新开店潜在的平均收入下降抵消了。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这样的盲目扩张将制约零售企业的成长。经济效益欠佳。

在中国零售业市场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保持同步增长。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看,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达到谷底,全行业净亏损0.3亿元,2005年利润总额有所回升,达到54.3亿元,但企业的盈利仍没有恢复到90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纵观企业的盈利水平,差距更为明显。2005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0.84%,尚低于2006年0.9%的水平,而企业效益较好的2005年则为2.25%。效益欠佳的问题成为制约零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3)区域差距扩大

受政策、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区域差距仍在扩大。2005年,东部地区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为1748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为11.3%,占全国的比重为61.8%,比重比1995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7487.6亿元,比2006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率为10.6%,占全国的比重为26.5%,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3329.1亿元,比2005年增长79.3%,年均增长率为8.7%,占全国的比重为11.8%,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从不同经济地带零售企业的效益情况看,2005年东部地区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占全国限额

以上零售企业的92.1%,比重比2005年上升了13.6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则为净亏损;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4.7亿元,占全国的6.7%,比重比1994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可见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强于其他两个地区。

我国零售业态已突破以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超市、折扣店、便利店、仓储店、专卖店、连锁店等多种新的业态。但是由于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大型零售企业在与生产企业的交往中进一步占据了主动,给人们造成了“大型商场不为市场疲软所动”的印象;同时,大型百货商店以其较高的商誉、良好的服务、先进的设施、优美的购物环境倍受消费者青睐,成为零售业中的佼佼者。因此,象某些行业一度看好造成过度发展一样,大型零售商店也因一段时间效益较好而成为投资的热点。近几年,各城市大型商店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城市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快速增长,大型百货商店相对过剩。

传统业态市场定位多元化与盲目比装修、比环境、比规模现象同时存在。我国零售业的传统业态——百货店已经改变了过去“购物不讲环境,经营不求特色,商品不分档次,服务不要质量”的无市场细分、无市场定位的状况,出现了市场定位多元化的现象。许多商店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并加以明确的定位,使得不同档次的商店根据自己的优

势把握住了自己的目标市场,拥有了相应的目标顾客群。通过这种手段,商场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误认为商场越大越好,认为豪华就等于现代化,盲目比环境、比装修、比规模,步入了企业发展的误区。

(4)零售业态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比如郑州市二七塔商业区,单是营业面积超过1.5万m2的大型商场就有亚细亚商场、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北京华联已接手)、华联商厦、商城大厦、天然商场、华侨友谊广场、郑州百货大楼、金博大城、正弘购物俱乐部等9家,单一业态过度集中,亚细亚集团已倒闭,许多大商场都难以为继;其它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

(5)超级市场对零售业的影响

80年代中后期,在百货商店蒸蒸日上的同时,超级市场也作为现代商业的代表形式被搬回来加以模仿。国内的许多大城市都陆续涌现出一批超级市场。尽管它们也是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但实际上与国外的超级市场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们既没有与生产部门建立起有机联系,又没有靠大量进货、大量销售及现代化管理而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相反,这些位于繁华商业区的“超级市场”,由于设施的改造、对部分商品的重新包装和加工以及大量监视防盗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售货成本,致使所售商品的价格

明显高于一般商店。这与西方零售革命中超级市场低成本、低售价的特点相距甚远,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因而进入中国十余年也难成气候,我国第一次超市热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贺名仑教授曾形象地概括道:“在不适当的时机,采用不适当的手段,推行不适当的营销方式,最后只能是失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掀起了第二次超市发展的高潮,发展速度之快,普及面之广,效益之理想都是前所未有的。似乎证明中国超级市场时代已经来临。但超市发展良莠不齐,现代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还未深入人心,管理人才缺乏,超市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盲区和误区

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售业态。每种业态除保持一定的特点外,在商品组成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并非一成不变。我国零售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很有必要研究国外零售企业的不同业态特点及其发展过程,这对建立适合国情的、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零售业态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中国日用百货零售业发展对策

(1)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目前,中国零售企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零售企业存在一定差距,而零售行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运营的一

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规模化经营。世界零售百强企业都是规模化发展的典范,位居前10位的企业店铺数都超过1000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沃尔玛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拥有4150间门店,2001年以销售收入2178亿美元的成绩荣登《财富》500强冠军宝座。

纵观世界零售百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走联合经营、连锁经营的道路,是实现企业规模化的一条捷径。由于中国政府正在酝酿出台《城市商业网点条例》,加上中国很多大型城市零售店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新增店铺必然激化区域竞争,因此,兼并收购将成为中国零售市场重要的扩张方式。同时,全球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几乎全部采取连锁经营方式。由于大多数零售业态都可以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存在,因此连锁经营将成为零售业新的发展趋势。(2)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

大型综合超市、以食品为主的超市、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折扣店、无店铺销售等将悄然兴起。虽然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在中国一二类城市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但今后几年大型综合超市在中西部经济较发达、地方产品较丰富的城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以销售生鲜商品、加工食品为主的超市,今后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铺有增加发展的趋势。在专业店中,除家电专业店、建材专业店、医药专业店、眼镜专业店外,办公用品专业店、家居饰品

专业店、体育用品专业店等都将有大发展。折扣店业态,对一些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或有品牌的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批发企业等,是一种极有吸引的新型业态,尤其在新型零售业态不太发达的地方或中小城市更具发展潜力,无店铺销售业态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中国营销技术的提高出现发展态势。

(3)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成为核心

世界零售百强大多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商业管理自动化。零售企业广泛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如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形成以信息处理为手段的商业自动化管理模式。商业管理自动化渗透到企业的购销、存储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而提高商品流通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世界零售百强企业的经验表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技术代表了现代零售业发展的方向。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在未来几年内,科学管理将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4)外资份额继续扩大

自1992年中国实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以来,外资零售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并夺取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04年12月11日中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扩大商

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届时外资大举进入,凭借其战略管理优势、流程管理优势、零售业态优势,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份额。

四、日用百货零售业发展趋势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零售业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由于地域上相同的人文背景,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不会背离整个亚太地区的总体趋势。事实上,中国的一些前沿城市,已经在零售商业的形式方面积极创新,努力求变。

零售业业态革命已露端倪

1、零售业态呈现多样化。表现在业态形式已突破往昔传统业态(百货店)一统天下格局,而出现多种新的业态。不仅地处沿海发达城市各种新兴业态:超市、连锁店、仓储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等纷纷介入零售业战场,既使在地处中西部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也有些商家将带领其新型部队投入零售业的战斗。

2、传统业态市场定位呈现多元化。表现在传统业态——百货店自身已一改往昔“购物不讲环境、经营不求特色、商品不分档次”的无市场细分、无市场定位的状态,而出现市场定位的多元化倾向。

3、零售业态空间摆布呈现合理化趋向。表现在各种零售业态在空间上的摆布已一改往昔城市中心的状态,而出

现“边缘崛起”、区域性零售分中心与市中心并存、选购品经营在城市或区域性商业中心、便利品经营在邻近居民集中居住区设点的迹象。

4、营销理念的消费者本位化。零售业业态革命的本质在于营销理念的革命性变革。具体地说在于以消费者为本位理念的真正确立。这是零售界对市场大势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个特定社会经济环境顺天应势的反映。

新兴业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过一阶段的市场争夺后将会出现优者存留劣者败退的景象。前面说过,基于种种理由,国内众多资本十分看好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等新兴业态,这必然会出现未来国内资本对此块阵地大争夺的战况。而国外资本面对这个96O万平方公里的神秘待开发国土、占世界人口近 l/4的广阔市场空间,相信,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新兴业态发展的势头将更加凶猛。凭着他们的财大势壮,尤其是颇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必将形成对国内竞争者的强大威胁。有理由相信,未来新兴业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又一新兴业态——购物中心将会迅猛发展。购物中心模式己在世界各地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在有些发达国家,它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未来在我国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购物中心必将会在零售行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随

着我国经济的成长壮大,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与购物相结合的“一站终点”的消费需求必将迅速增长。而这正是购物中心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大中城市商业物业的发展呈现强劲之势。目前一些有眼光和相当实力的大房地产商在介入商业物业的开发时,已在逐渐引入购物中心经营和管理模式。而购物中心的建设如果没有有实力的房地产商及具有相当管理水平的专业商业经营公司的介入是难以想象的。

传统百货店的生存将更加艰难。从全球视角看,百货店在历经其几十年的辉煌后,已开始进入它的衰退期。这当然主要源于随着社会经济的成长壮大而与此伴随的各种更富有市场竞争力与营运效率的新型零售业态的兴起、发展,我们相信这一趋势在未来中国也将呈现。目前我国百货店尤其是大多国有大中型百货店已逐渐感到生存的压力,但这仅仅还是开始,未来的生存将更加艰难。撇开其它因素不论,单就新型零售业态迅猛而有质量的发展就足以对其产生强大的威胁;

“三超”趋势

大批量的一次性购买和小批量的频繁购买对于现代上海家庭来说显得同等重要,以超市、大卖场为代表的零售商店的规模化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的变化。

现在,上海外资大型零售商店已有80余家,年销售额占上

海商业年销售总额的8%,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这些欧洲零售商在上海开设大型零售商店,形成了“超大、超全、超值”的“三超”趋势。

超大

从上海地区近几年开办的外资大型超市、大卖场来看,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结构为多层的不在少数,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包括华联、联华和农工商在内的国有连锁超市也纷纷开设大卖场,虽然在购物环境及管理上与一批外资大型超市有一定的差距,但规模化的趋势是不变的。超全

其一,商品品类的齐全。小到家庭用的日常用品,大到大件的家用电器,在如今的大卖场中都有提供。其二,品类摆放的科学性。商品种类的增长,对货架的摆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是“分区分块”对于消费者在面积庞大的卖场中迅速找到所需商品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的摆放、详细的导购标识、专门的导购平面图成为当前大型零售超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各类相关的服务。如今上海的各个大型超市、大卖场,都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餐饮娱乐休闲服务,给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带来了相当的便利。

超值

大型超市、大卖场由于进货渠道的特点,价格上的优势很容易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但进货渠道的同质性,价格

上的优势又不足以区别于同一市场上的其他企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上海零售业市场,怎样使附加的各种服务超值化,成为新的趋势之一。定期的、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的DM,顾客的会员化,甚至于固定的免费班车接送,各种各样的超值化服务在使自己的企业覆盖更大的地理面积的同时,也覆盖了更为重要、更为广阔的消费者的心理面积。

专业性零售商业的特色化与连锁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不断细分的消费者需求,零售行业中出现专门从事某一类产品零售的商店是不可避免的。上海地区的专业零售商业正走着一条专业化、特色化、服务连锁化发展的道路。

以眼镜配制行业为例,日资“巴黎三城”凭着自己的专业性,美资“美式眼镜城”凭借其快速便捷的特色化服务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外资零售商几乎都以连锁店的形式覆盖了上海地区相当大的范围。针对外资零售企业在该领域的挑战,以吴良材公司为代表的上海当地的专业零售商也正在积极开拓一条连锁特色化经营的道路。吴良材公司在保持公司“以卖带修”的专业特色服务的同时,发展连锁经营形式。目前吴良材公司在上海拥有14家连锁分店,这一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其连锁特色化经营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题化商圈的建立

传统的零售商业形式——百货商店正受着各方面,尤其是大型超市、大卖场的冲击。单个百货商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谋求发展。

相应的,如果将地处相同街道相近相连的几家百货商店圈起,赋与其一定的主题,配以相应的文化氛围,形成“商业圈”,做到商业街道的品牌化,其连带效应对上海地区的零售商业无疑是积极有效的。例如,南京路步行街是以“中华商业第一街”为主题,配以良好的购物环境,以旅游功能为主,带动了整个圈内的各个零售百货店的销售增长;四川北路将其地理区域内的专业特色店进行串联,形成专业特色一条街,把价格优势作为整个商圈的强势推出;又如淮海路商业一条街以高档次、高价位为特色,是时尚购物的第一选择。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

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小析 近观: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产物,是物竞其类、适者生存法则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表现。我国的零售业态,具体包括以下九种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除此之外,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经营方式,也是多元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

它难以完全取代其他业态而独步天下。而“杂货店”之类的小店,大多分布在居民生活小区,虽然局限于一定的社区内,但它的存在是不容替代的,比如说一些家用的小工具、极小的生活用品是在大超市里难觅踪迹的,而在小店里是随处可见;而且大超市一般离居民区有一段距离,在居民急需的情况下,到自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是居民的首选。 其二,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商业相对于其他生产行业而言,所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水平是落后的。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竞争不断呈白热化状态。这就迫使商业特别是零售业态不断引进、发展新的管理理论,不断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零售业高科技的特征日益突出。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零售业的市场适应和拓展能力,改善了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而技术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为敏感发现市场变化,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各项指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换言之,技术手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中介手段。它有力地推动零售业态的实践深入,从而也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零售业中各企业纷纷引入与应用更为现代化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基础上,谁能争胜于市场,技术手段是否现代、

零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0年中国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发展前景依旧可观字体大小:大中小2020-02-06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居民收入增加、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加剧、二胎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与健康发展新形势促使医疗需求出现较大的增加与变化。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药店行业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先行业变化而变化在当前节点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11月23日,国家商务部联合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起草《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5-2018年我国药店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2018.6.1卫 健 委 《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 范》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医 院制剂应当使用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的名称 2018.9.1国 家 中 药 管 理 局 《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 (试行)》、《互联网诊疗 管理办法(试行)》、《远 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 行)》 患者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 病、慢性病后,医师应当掌握患者 病历资料,可以针对相同诊断的疾 病在线开具处方,医疗机构、药品 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 机构配送 数据来源:国务院 由于受到医改的控费政策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药品终端销售增速逐渐放缓,同比增速从2016年的8.23%下降至2018年的5.84%,预计2019年增速约为4%。从药品种类看,非处方药预计2019年增长率为4.4%,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中仅农村基层和城市基层两大终端市场保持上升趋势;而处方药预计增长率为2.7%,与2018年相比,各大终端各增速均出现下滑。但是,随着老龄化、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药品销售终端市场总体规模依旧会保持增长趋势。 2015-2019年医药终端市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医药行业协会 我国药品市场最大的销售终端在医院,其销售规模约是零售药店终端的三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医院占比67.4%,零售药店终端零售额为3919亿元,占比22.9%。从零售药店终端(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大市场)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零售药店终端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4.7%下降至2018年的22.9%,这主要是随着公立基层医疗的销售占比逐渐增加。 2011-2018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药品零售额占比变化情况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04-12-4 中国时尚品牌网<广告>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连锁经营提升为带有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统计(半年报)。从已有的统计资料看,连锁经营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生命力强劲,发展潜力很大。 (一)连锁零售企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连锁零售企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不仅表现在连锁法人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更突出表现在连锁门店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上。 2004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比2003年末增长了6.7%,而连锁门店的个数则比2003年末增长了20.2%,比2002年末增长52.8%。由此而形成的营业面积也分别比2003年末和2002年末增长了长25.8%和56.1%。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2004 年仅在上半年就已达到了2490.5亿元,分别相当于2003年和2002年的72.5%和93.7%(详见下表)。 指标计 量 2004 2003年 2002年 单 位上半年 零售法人企 业个 124 03 11343 #连锁零售法人企 业个 1032 967 门店总 数个 46966

39089 30746 营业面积万平方 米 2705.7 2150.2 1733.0 从业人数万 人 93.9 79.2 63.3 批零贸易企业销售额亿 元 25791.2 48613.2 40090.3 #连锁企业销售额亿 元 2490.5 3434.4 2658.3 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亿 元 6071.2 10638.9 8498.4 #连锁企业零售额亿 元 2050.9 2890.3 2209.0 总体上看,自正式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统计的近三年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和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3.6%和30%,十分惊人,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连锁零售企业不仅在整体规模上扩大,而且单体规模也在增大。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超过100个的由2002年的55家、2003年的73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92家。这些企业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1/2。 2003年超过百亿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由2002年的2家增加到6家,销售额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25.4%;10亿元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有63家,虽然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个数的6.5%,但其销售额却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70.5%。 (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在特大城市尤为明显 200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达2050.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增幅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达3倍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003年6.3%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8.1%。北京、上海等地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已占到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 (三)连锁零售企业涵盖了现阶段的各种商业业态。但在构成上,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小析 近观: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产物,是物竞其类、适者生存法则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表现。我国的零售业态,具体包括以下九种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除此之外,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经营方式,也是多元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其发展的基本趋向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主力业态显凸,多业态并存。所谓主力业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占有市场份额大、发展迅速的业态。从单一企业角度看,这方面日益突出的是以连锁方式发展的超市业态,诸如国际上的“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连锁企业以及国内的上海“华联”和“联华”超市集团企业,还有来自台湾的“好又多”,其所实现的销售额与营利额都是其他业态的企业所无法比肩的。如果从业态的整体发展上,国内外连锁超市的销售额增幅都是最高的,特别是我国这些年以来,超市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幅上发展。与此同时,其他业态虽然受到超市突飞发展的市场挤压,但并未从根本上扼杀这些业态。究其因,一方面在于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均受有限的商圈内各种因素的制约,即使是再有竞争力的业态也难于排除其他业态的存在,这是由于非主流业态或多或少的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消费群体的分层化,偏好的多样性、消费行为的多元化特征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依附于某一种业态而生存。这可以从当今之世,作为最原始经营方式的“杂货店”依然遍布城乡市场而得到佐证。如果从连销超市极具扩张力的原因看,它主要以低需求弹性的生活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首先通过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的分析,指出现代物流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管理理念发展滞后、物流运营水平低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专业物流人才匮乏和物流运行模式落后等,然后对国内零售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对策。 关键词:零售业物流;现状;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零售业正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力量,将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了3 0 % ,可见零售业对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贡献突出。然而,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活动的支持,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已经上升到战略层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时代已悄悄来临。 一、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我国零售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㈠。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我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约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已经超过10000 平方米。 ㈡,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连锁零售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GIS(电子地图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W M S ( 仓库管理系统) 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等国际先进技术被相继引入 ㈢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的兴起,我国物流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二、物流给零售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一)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 现代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三利润源泉 (二) 物流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 物流是生产过程的基本保证。其次, 通过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再次, 物流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连锁零售企业超越对手,形成成本领先、快速反应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二、国内零售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效率低 我国零售业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物流活动现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处理的货物数量相当有限;物流设备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车辆的货物装载不当、空载率高,配送路线选择不合理;物流环节多、流程不合理,导致运输、储存时间过长,工具周转速度慢。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二)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零售业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据报道,我国零售行业的IT总体投资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国际零售巨头基本占到2%以上。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而国外大企业的平均水平为8%-10%。另外,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现在零售企业已经广泛使用的POS机来说,这种设施及相关设备系统能生成大量数据,但企业真正应用的还不到30%,其他先进设备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就更低了国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姓名 学号 专业市场营销 2013年04月15日

摘要 中国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但随着国际零售巨头,雄心勃勃的拓展中国市场,布局中小城市,各家公司将竞争的战场转向中小城市中国零售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而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企业还是已经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阶段,零售业何去何从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外国零售企业的进入,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新鲜气息,丰富了零售市场的内容。它们都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决定将“以中国为主要供货市场”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海外销售市场”的战略。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零售业也相当红火,外资零售商店并不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太大冲击。相辅相成的促进结果是:第一,中国的现代零售商店将继续走大型化与综合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差异化个性化追求催生大型化与综合化零售商店三是中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为零售商店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发展;竞争

Abstract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has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and good expectations, bu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giants, ambitious to expand China marke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layout, companies will compete in the battlefiel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hina's retai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rapid development. Retail sal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will b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both domestic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 has landed in China, are clearly feeling the pressure. I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retail market competition has reached white-hot stage, where to retail industry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to enter, for the domestic retail trade has brought fresh breath,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retail market. They are bullish about China's huge potential market and consumer spending, decided to "as the main supply to China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 into a "with China an important overseas sales market" strategy. Due to China's domestic retail industry is booming at present, foreign retail stores will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荀振英广州商业总会会长、广百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抑通胀、调结构、促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意味着更多的商品需要由国内市场去消费。在以消费 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商业是经济内部循环最重要的 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要让消费成为经济 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消费升级及转型内需驱动的背景下, 零售业整体前景广阔。商业与地产深度结合无缝对接 商业地产是今年的热门话题,零售商和地产商双方都 意识到强强联手的重要性。事实上,订单商业地产在国外 是很流行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联盟,有利于降低双方的 经营成本,有利于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整个社会 的发展。 就零售业而言,租金成本不断上升,造成百货零售业 新门店前一二年亏损压力很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针对零 售百强企业的抽样统计显示,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续约 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而店铺数量增幅9.8%,这充分 说明了租金高涨对商业运营商发展的影响。而由于商业地 产和商业发展“二层皮”,选址、物业设计不匹配,也给商业 地产的发展带来掣肘,造成招商不到位,投资回报受影响。 “地产+商业”模式则有利于双方近期和长远的共同利益。零售商与地产商的战略联盟,只有保持利益的平衡才能发 展久远。 多元业态差异化细分化发展

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 在传统商超和百货业态的基础上,开始涉足大型商业综合 体和社区商业中心等商业地产领域;二是针对不同区域市 场消费者特点,实行细分自有多品牌发展策略,尤其是在 高端市场和折扣店领域表现突出;三是加快建立电子商务 与实体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期望成为未来效益的新增长点;四是供应链管理向上游延伸,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原产基地采购、改善供应商合作模式等将更加巩固主业核 心竞争力;五是区域零售企业间并购将成为热点,未来还 会涉足金融领域。 另一方面,行业细分化和经营特色化也是未来零售业 的发展趋势。未来零售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进 行多业态的店面形态创新。 目前不少零售企业仍在搞同质化竞争,只是盲目依靠 的价格优势吸引顾客,这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后患无穷。 零售企业不能贪图大而全,而是应该寻找自身的差异化。 自主经营将不断增强 国内外经济形势仍比较复杂,经济持续高位运行仍存 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将对消费者 信心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消费支出行为,给零售经营 带来一定风险。为应对风险,未来零售企业必须变革现有 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百货零售业普遍采用联营模式,缺乏自主 经营能力,几乎使国内百货商场沦为“房东”,此类“房东”越 来越多,行业毛利将越来越低。未来零售商场必须强化自营,买入商品自己销售,提升毛利率。 联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百货零售业的发展与创新需要。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d8816975.html,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柯莹祁康睿 来源:《商情》2015年第36期 【摘要】零售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最具生气的行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100多年来零售业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零售业处于一个迫切需要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本文阐述了中国零售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我国与国外零售业的差距以及提出了我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零售业现状未来发展 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从小到大,市场日益繁荣活跃,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商品极大丰富,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零售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和民生的贡献度提高。 (一)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零售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二)新型零售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近十余年来,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快。连锁经营方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零售业态;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交易规模呈跳跃式扩张。 (三)开放规模稳步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商业零售领域累计使用外资583亿美元,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2697家。一批著名的国外零售商已在我国落地生根,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丹尼斯等。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有序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城乡与区域市场协调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农村零售市场的建设,实施了“万村千乡”、“农超对接”等多项惠民工程,形成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促进了农民消费和增收,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零售药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零售药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贺亮华国民研究院分析师 一、零售药店概况 医药行业的产业链根据上下游关系可以分为药品制造业务、药品批发业务和药品零售业务,其中药品零售业务又可以根据终端渠道划分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产业链如图: 零售药店的主要特点有: 1、零售药店熟悉消费者需求,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消费习惯。零售药店能够及时掌握药品销售的趋势及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上游药品制造企业,从而影响其产品规划、研发与生产。 2、我国零售药店目前集中度较低,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态势。为了提升盈 利能力和议价能力,零售药店已开始呈现出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及专业化的 趋势,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凭借其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并开始 对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零售药店进行整合。 3、零售药店的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限制。现阶段我国部分一、二线城 市的药监部门根据网点规划及监管考虑,对于新设零售药店存在距离、面积等方 面的限制性规定。这些规定对新零售药店的拓展构成一定限制,但也对现有零售 药店形成了一定的保护,特别是大型连锁零售药店能够充分利用其既有网点优势、品牌优势及资本优势巩固市场地位,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 二、零售药店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零售药店行业发展概况 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各种慢性病、非流行性疾病呈现增长趋势。

频繁的人口流动导致流行性疾病爆发频率增加,治疗性药物需求不断增长。 此外,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催生了对于预防性药物和保健用品的大量需求。全球医药市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保持了较整体经济水平更高速的增长势头。 根据ICD Research 的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到3,146亿美元,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2005年至2010年全球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如图所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药品零售市场,其药品销售的约60%来自零售药店。美国零售药店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在竞争格局、商品体系等方面都较为成熟,对于新兴市场同行业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通过整合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零售药店行业在竞争加剧和上游药品批发经销商整合的带动下,开始规模较大的行业整合过程。单体药店由于在采购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门店管理能力较低等原因被连锁零售药店收购或挤出市场。同时,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美国零售药店行业的连锁化率也逐步提高,并最终形成以CVS、Walgreens和Rite Aid 三家企业为主的竞争格局,2013年三家企业销售额合计占有美国零售药店市场份额的89%。 (2)产品结构多元化 美国零售药店对于销售商品的品类进行了很大程度丰富和拓展,为顾客提供“一站式”便利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流量。除处方药及非处方药以外,美国零售药店还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及饮料、化妆品及个人健康用品等非药品商品,根据CVS、Walgreens和Rite Aid三家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非药品商品销售额占比平均达到约

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零售业研究报告--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 要特点 北京营业部张景东 内容提要: 我国零售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地位迅速提高。 我国零售业发展极不均衡,其中一些大企业正在形成规模优势,但与国外著名企业相比差距明显。 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构成一定冲击。 连锁经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零售业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各地区、各公司之间差距较大,整体表现落后于市场。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包括:大商股份、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王府井、友谊股份、华联超市、华联综超、武汉中百。

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下游产业的位置,因此在一些人的传统思维中,零售业应该处于工业的从属地位。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市场达到供大于求的阶段时,零售业的地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零售业迅速占据了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并具备了控制市场、决定生产、影响金融的作用。零售企业拥有三种宝贵的市场资源:客源(顾客)、商品(存货)和空间(货架),我们可以统称为通道资源,它是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因此零售业可以通过采购渠道的整合控制市场命脉,决定制造业的生产、定价等经济行为;零售业的另一重要优势是掌控大量现金流,进而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正因为零售业具有如此渗透力,它已经成为全世界财富聚集最快的行业。在2002年世界500强中,零售企业占到10%的比例,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行业。 在我国,零售业在最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也迅速提高。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开放的深入,零售业已经成为典型的微利行业。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从企业经营形态上看,目前国内的零售业态大致可分为8种: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和

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全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传统零售业形态 传统零售产业链 传统零售的痛点 1)利润与成本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2)坪效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平方米/年,盈利效率偏低。 3)流量 传统零售业态往往开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或客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区,依靠庞大流量实现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 中国零售传统模式痛点 30年间相继出现百货、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业态,实体零售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不均衡,超级城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并存,大量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零售服务(以购物中心为例,如图);“租赁柜台+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偏离零售服务核心,不可持续。 零售业的变迁与发展: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新零售诞生契机及推动因素 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择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0 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零售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零售业要正视现实,积极应对,制定正确的营销对策,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词:零售业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营销对策零售业态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零售业,也把我国的零售业推向风口浪尖。根据WTO 协议,中国从今年开始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外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使我国零售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现实,探索我国零售企业在成功入世后的发展对策已成为零售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中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进入90 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使零售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90 年的8300 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45842 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4 年左右就要翻一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2、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2003 年底,全国各种形式的连锁公司已达5000 多家,经营网点100000 多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逐年提高,2003 年增长52%。3、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零售业率先采用,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POS 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4、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 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生产导向逐渐转向消费驱动和市场导向,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增强。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人口(即人均年收入800 美元以上居民)数量的增加,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变化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椐有关机构预测,随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额预期增长目标的实现,我国零售业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二、国外零售商的经营优势分析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家乐福、沃尔玛的到来已经大大缩短了中国零售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别,外国零售商们的合法“国民待遇”也将使他们成为中国商业名副其实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剖析一下外商零售企业的“狼性”,从中认识我国零售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1、人才为本与其它行业一样,零售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在世界居霸主地位的美国,零售业素来重视吸引和招募各行的精英。2000 年当GE 的CEO 杰克.韦尔奇刚一宣布他的继任人选时,落选的动力系统CEO 鲍勃.纳戴利就被慧眼独具的Home Depot 董事会重金聘用,接替了20 年来一直由合伙创业人伯尼.马库斯和阿瑟.布兰克担任的CEO 要职。鲍勃.纳戴利并没有零售业的经验,Home Depot 董事会看中的无疑是举世公认的GE 管理经验。纳戴利果然不负众望,上任不久就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从企业文化到管理体制的改革,业绩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反观中国,国内商家的战略大计迄今或掌握在由政府任命代表国有股的总经理手中,或由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所控制。很多人都在谈“人才不是挖来的,而是自己培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