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学科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城南中心:曹雪川

一、单元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五、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退位减法学生理解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强化训练。

3、个别学生计算能力有待加强,教师还要进一步的指导。

六、本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本单元教材除安排了大量插图外,在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还专门安排了情景图,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用情景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景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然后,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的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现实性。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直接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基础上的。由于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存在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问题,只要明确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和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的问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难点也就突破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一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原有知识基础,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如教科书第18页例2在计算“56-18”时,可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36-8”当“个位上6不够8减”时是怎么办的,以此让学生把“36”分解成“20”和“16”并用16减8的计算思路,再引导学生根据这种思路去理解笔算“56-8”计算过程中的退位是怎么一回事和为什么要退位。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去突破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点,还可以促进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联系,让学生获得100

以内减法的整体认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在加、减法估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在商店买东西的情景理解其估算意义,让学生根据自己或爸爸、妈妈买商品的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这样,把加、减法估算的学习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我们所学习的加、减法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学生对计算过程理解的做法,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虽然只安排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和估算,但是它们是建立在口算基础上的,不论是笔算还是估算,其计算过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孤立地去处理笔算和估算,要把它们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法计算能力。首先,在教学中特别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练习中鼓励学生利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计算,并利用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都相同的客观事实让学生实际感受到100以内加、减法既可以笔算也可以口算,从而体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七、教具学具

教科书、小棒、教学课件。

八、所需课时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100以内加减法单元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单元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列竖式计算时的写法,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独立列式时错误很多,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数位对不齐,有的学生把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如把23抄成32,把加号抄成减号。 4、有的学生竖式是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减法做。 5、有的学生口算了以后再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要不就干脆连竖式也没有,直接一个横式。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有的学生一个竖式中既有退位点,又有进位1。也有的学生加法中写退位点,减法中写进位1,思路混乱。 8、有相当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减9等于1,4加9等与15。 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便。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于学生来说要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理,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准备较麻烦,教师贪图一时的方便,在课堂上未安排这一环节的操作,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作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 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几节课,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100以内加减法带答案

题目 17 + 13 = 90 - 19 = 3 + 28 = 27 + 37 = 98 - 11 = 49 + 18 = 4 + 11 = 98 - 50 = 50 + 7 = 11 + 50 = 93 - 47 = 47 + 25 = 17 + 37 = 62 - 26 = 8 + 2 = 24 + 9 = 66 - 41 = 9 + 20 = 43 + 5 = 77 - 35 = 17 + 6 = 34 + 8 = 67 - 22 = 40 + 17 = 8 + 12 = 60 - 10 = 8 + 5 = 49 + 40 = 84 - 46 = 13 + 50 = 15 8 = 71 - 46 = 14 + 1 = 14 + 27 = 95 - 27 = 33 + 19 = 47 + 7 = 76 - 41 = 23 + 22 = 21 + 6 = 98 - 14 = 17 + 14 = 5 + 23 = 86 - 5 = 2 + 3 = 33 + 22 = 98 - 20 = 45 + 46 = 16 + 30 = 76 - 50 = 2 + 30 = 5 + 22 = 74 - 42 = 19 + 40 = 41 + 49 = 95 - 34 = 14 + 9 = 13 + 49 = 67 - 22 = 7 + 47 =

10 + 33 = 96 - 31 = 1 + 8 = 38 + 22 = 82 - 28 = 49 + 20 = 21 + 7 = 63 - 8 = 44 + 46 = 12 + 40 = 61 - 27 = 7 + 41 = 15 + 11 = 79 - 48 = 22 + 6 = 21 + 11 = 85 - 45 = 36 + 18 = 24 + 36 = 78 - 37 = 37 + 11 = 16 + 7 = 71 - 29 = 25 + 33 = 21 + 19 = 61 - 37 = 24 + 4 = 27 + 5 = 75 - 5 = 24 + 17 = 7 + 33 = 69 - 42 = 35 + 30 = 8 + 44 = 80 - 28 = 33 + 8 = 59 + 23 = 96 - 5 = 7 + 14 = 33 + 21 = 83 - 39 = 32 + 35 = 3 + 2 = 70 - 1 = 28 + 47 = 40 + 13 = 83 - 3 = 47 + 46 = 29 + 5 = 93 - 10 = 29 + 31 = 55 + 39 = 76 - 49 = 50 + 2 = 40 + 23 = 84 - 27 = 37 + 40 = 8 + 19 = 61 - 34 = 31 + 16 =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学科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城南中心:曹雪川 一、单元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五、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退位减法学生理解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强化训练。 3、个别学生计算能力有待加强,教师还要进一步的指导。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表内乘法单元计划 备课人:主讲人:第二单元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对5的乘法口诀的探索。第二个信息窗主要是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第三个信息窗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关3和4的乘法口诀。 三、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起始学习阶段,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3、4、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意义和编制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 1、选取的素材充满童趣。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单轮车表演”、“顶杆表演”、“晃碗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有趣的学习之中。 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单元口诀的编排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诀的编排上。由于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而“大九九”则

句数太多对学生来说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单元采用了折中的方法2-5的口诀都编成了5句。 3、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 (二)教学建议 1、口诀的便是要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时每句口诀的编制都要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如“三五十五”这一句建立在5个小丑耍几个球这个问题的基础上。 2、注意加强直观教学。本单元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单元,理解意义很重要。借助情境图,通过数与动手摆学具等直观学习手段,有助于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 3、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过关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口算(15分) 23+25= 35+40= 47-8= 65+7= 46+3= 76—70= 49+8= 48+20= 50+38= 49+11= 37+23= 75-70+9= 50-5=36-8+20= 78-60= 二、我会填空。(18分) 1、划一划,填一填。(4分) 2、在○里填上“>”、“<”、“=”。(6分) 45 +26 ○7054 ○28 +1680 -16 ○80 +16 90 -28 ○6043 ○93 -50 43 +26 ○90 -21 3、37比73少(),64比46多()。 4、一个数是73,另一个数是20,它们的和是(),它们的差是()。 5、比37多5的数是(),比50少7的数是()。 6、爸爸今年30岁,他的儿子今年8岁,爸爸比儿子大()岁。 7、笔算加减法(列竖式计算)都要把()对齐。

三、我会判断对错,并改正。(4分,每道2分。) 3 3 5 6 + 2 8 - 4 5 1 1 6 ( ) ( ) 四、笔算(列竖式计算)。(18分,每道3分。) 45 + 26 = 74 - 29 = 53 - 17= 34 + 48 +13 = 35 + 26-24 = 79-(8+25) = 五、估算一下,并连线。(6分,每线1分。) 六、看图写算式。 (6分,每道算式3 分。) □○□=□( ) □○□=□( ) 38个

七、解决问题。(1~6每题4分,第7题5分,共29分。) 1、张老师买用了45元,买用了39元,他一共用了多少元?(4分) 2、64元,比便宜28元,多少元?(4分) 3、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又买了一架玩具飞机,玩具飞机比玩具汽车贵多少元? (4分) 4、图书馆新买来95本图书,分给二(3)班25本,二(4)班28本,其余的分给二(1)班和二(2)班,二(1)班和二(2)班可以分到多少本书?(4分) 5、车上现在有多少人?(4分)

100以内加减法方法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 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 计算时先将8凑成10 8加2等于10 7减2等于5 10+5=15 如17+9=26 计算程序是17+3=20 9-3=6 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 100 1000 等等.8+2=10 78+22=100 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 例如6+8=14 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 先6+10=16 后16-3=13 如27+8=35 27+10=37 37-2=35 如25+85=110 25+100=125 125-15=110 如867+898=1765 867+1000=1867 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 再如83+38=121 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 2 单元教材分析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P11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直接说答案。 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35+2= 35+32= 教学反思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2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

100以内加减法练习(打印版)

2+6=29-7=33+2=3+40=15+4=23+5=37+3=29-3=38-3=15-4=18-2=30+8=43+1=86+2=70+3=30-2=72-2=66-4=39-2=20-9=53+5=35+2=39-4= 8+50= 20-1= 40+6= 62+7= 89-5= 63+3= 34-2= 50-4= 11+2= 53-3= 60+8= 80-7= 32+4= 26-5= 84+4= 35-10= 71+9= 18-4= 66+10= 83-3= 71+5= 60-5= 36+3= 58+30= 28-7= 87-10= 80-6= 11+9= 80-3= 95-4= 64+3= 98-4= 25+7= 62-2= 83+5= 83+10= 10+8= 56+20= 64+6= 65+3= 15-3= 30-3= 32+6= 29-7= 35+2= 73+4= 25+4= 43+5= 87+10= 39-3= 48-30= 95-40= 81-2= 60+8= 39+10= 76+10= 70+30= 48-9= 47-8= 52-4= 43-8= 68-9= 40-2= 27-9= 32-4=

41-2=38-9=50-8=63-9=37-8=56-20=88-9=75-9=92-3=42-7=71-6=58-10=47-8=26-7=52-3=69-10=63-5=80-2=36-9=78-4=65-8=99-9=72-2= 45-9= 86-8= 96-2= 24-9= 40-2= 46-9= 43-4= 18-2= 38-8= 35+5= 85+2= 59-4= 78+10= 82-5= 64+6= 32+7= 49-5= 63+3= 84-2= 60-4= 11+20= 45-3= 30+8= 60-7= 25+4= 36-5= 84+4= 52-3= 71+9= 88-4= 76+0= 93-3= 18+5= 70-5= 56+20= 64+6= 65+3= 15-3= 30-3= 32+6= 29-7= 35+2= 73+4= 25+4= 43+5= 87+10= 39-3= 48-30= 95-40= 81-2= 60+8= 39+10= 76+10= 70+30= 48-9= 47-8= 52-4= 43-8= 68-9= 40-2= 27-9= 32-4= 41-2= 38-9= 30-2=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单元分析及教 学建议 12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建议(第三稿)一、 单元知识框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整十数的加减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加法 00以内的 加、减法

不退位的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 退位减法 解决问题(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I 三、单元教学目标 、 学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 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准确的口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4、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单元知识点列表 编号 知识点

内容 26-0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57页例1 26-02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第59页第7题 26-03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第61页例1 26-04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加) 第62页例2 26-05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 第67页例1 26-06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减) 第68页例2 26-0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第72页例3

26-08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第73页例4 五、各知识点的教学建议 知识点 26-0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建议 , 创设情景,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2, 通过摆小棒的操作,理解整十数的加与减的算理,并说一说算理首先让学生理解10表示几个十?20又表示什么?10表示1个十,20是表示2个十。1个十加上2个十就等于3个十;3个十减去1个十就等于2个十。 3, 通过多层次练习,巩固计算方法。例如:对口令、猜一猜、计算接龙、夺花、夺红旗、小猫钓鱼、摘苹果、找朋友、投递员等竞赛活动。 4, 通过对比练习,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 评价要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6―――13页(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丙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

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 流的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难点| 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 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比多少………………………………1课时 2、比长短、比高矮………………………………1课时 NO:1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加减法直接打印版

53-31= 20+54= 36+31= 54+40= 96-36= 44+44= 41+32= 24+42= 79-51= 98-65= 95-24= 32+48= 60+29= 93-46= 46+52= 97-61= 80-23= 77-25= 92-48= 100-45= 姓名:时间:得分: 50-24= 53+34= 44-24= 75-31= 30+24= 82-31= 70-26= 66-34= 63-29= 29+58= 45+26= 35+60= 21+42= 38+32= 72-41= 32+67= 72-44= 39+40= 63+23= 93-49= 姓名:时间:得分: 91-52= 92-26= 78-39= 37+21= 94-56= 80-54= 54+22= 45+51= 97-55= 28+26= 78-50= 99-76= 99-52= 29+24= 38+43= 37+43= 54-31= 39+29= 35+20= 86-50= 姓名:时间:得分: 92-29= 41+55= 67-21= 78-31= 59-28= 58+24= 36+54= 76-54= 57-24= 24+61= 34+43= 99-41= 99-72= 42+37= 93-44= 20+31= 81-58= 43+43= 46+46= 79-48=

22+20= 38+59= 31+49= 65-33= 55+20= 66+34= 29+27= 83-43= 85-54= 22+60= 59+29= 43+38= 60+37= 100-62= 31+43= 58+32= 94-28= 48+49= 63+22= 56+29= 姓名:时间:得分: 75+25= 78-30= 65-39= 29+60= 78-21= 28+53= 69-23= 92-37= 31+28= 33+45= 54+23= 97-64= 27+54= 93-41= 34+33= 76-31= 27+33= 46+34= 56+28= 72-31= 姓名:时间:得分: 53+22= 74-40= 32+30= 23+38= 34+50= 29+25= 24+39= 41+51= 32+66= 62+31= 45-23= 89-54= 61-41= 70-46= 88-58= 21+34= 35+36= 52+26= 100-47= 33+64= 姓名:时间:得分: 22+69= 26+46= 27+62= 55+39= 26+74= 81-41= 53+29= 77-56= 22+21= 59+24= 35+62= 96-59= 31+50= 27+64= 34+22= 85-34= 86-29= 32+31= 35+48= 33+3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P56-80](共15课时) 横街小学卢银萍 当我一拿到一年级下册的教材时,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第六单元的教学相对本册其他教学内容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样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不愿意学和厌学的现象。同时,这块知识也没有其他单元更让学生感兴趣。如:图形的拼组、认识人民币、找规律、统计等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二、本单元的计算不仅是全册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而且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三、本单元的内容是本册中课时安排最长的一个单元。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有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根据本册教材说明的要求,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如表格) 其实,按照我的理解以上的目标,对我们学生平时的口算训练要求来说是低了的,因为口算达标是要求学生5分钟完成80道,也就是每分钟完成16道。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

部编版语文三语下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汪村中心小学钱少华 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这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些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本单元的习作是看图作文,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第一学段教材安排过“看图写故事”和“看图写话”,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三年级上册和本册对如何观察开展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注意的问题。 第一,读寓言要明白故事讲述的道理,这是本单元寓言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教学时切忌把道理从寓言故事中剥离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其中的道理,同时注意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解寓言的道理上。对寓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要与故事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思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技巧及6套练习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技巧及6套练习 一、 进位加法的简单计算方法 不管多大的数相加其最基本的原则都是 20以内的加法原则,20以内进位加法的速算口诀为:几 加九进十减一、几加八进十减二、几加七进十减三、几加六进十减四 。由于加法具有交换律,所以 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句就可以了, 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先观察两个各位数字,找出他们中间较大的 数,按口诀进行计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例 1] : 26+39= 我们观察发现两个各位数字分别是 6和9, 6+9大于10,需要进位,较大的是9,所以应用“几 加九进十减一”得到答案的十位就是 2+3+仁6,个位就是给6减1等于5,所以答案就是65. [例 2]: 38+54= 我们观察发现两个各位数字分别是 8和4, 8+4大于10,需要进位,较大的是8,所以应用“几 加八进十减二”得到答案的十位就是 3+5+1=9,个位就是给4减2等于2,所以答案就是92. 下来我们进行几个对应的练习,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5= 3+8= 26+55= 34+49= 67+25= 58+19= 39+25= 26+38= 19+4仁 28+47= 43+39= 36+56= 二、 退位减法的简答计算方法 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也是以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为基础的,退位减法的速算口诀为:几减九 退十加一、几减八退十加二、几减七退十加三、几减六退十加四、几减五退十加五、几减四退十加六、 几减三退十加七、几减二退十加八、几减一退十加九。由于减法中减数和被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 在减法中,先观察两个个位数,当减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大时,根据减数的各位选择口诀进行计算,即 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例 3] : 54 —29=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被减数的个位是 4,减数的个位是9, 4<9,需要退位,所以应用“几减九退十 加一”得到答案的十位就是5—2—1=2,个位就是给4+仁5,所以得到答案为25. [例 4] : 63 —16=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被减数的个位是 3,减数的个位是6, 3<6,需要退位,所以应用“几减六退十 加四”得到答案的十位就是6— 1 —1=4,个位就是给3+4=7,所以得到答案为47. 下来我们进行几个对应的练习,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54—35= 66— 38= 时间: 14—9= 31— 22= (50题)练习一: 15—6= 23 - 45 —28= 88 - -18= —39= 43—19= 72—36=

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单元真题试卷

一、填一填。第一、二单元练习书写美观,卷面干净 1. 油画棒长()厘米。 2. 2米=( )厘米300厘米=( )米 1米-60厘米=()厘米30厘米-6厘米=( )厘米45厘米+27厘米=( )厘米 3.甜甜的身高是90厘米,再长( )厘米,她的身高就是1米。 4.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应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应用( )作单位。 5.1米=( )厘米5米-3米==()米=( )厘米 6.直尺上从刻度4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 )厘米。 7.线段是直的,它有( )个端点。 8.下图中哪些图形是线段?在下面画“√”。 9.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0..列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 )对齐,从( )位算起。 11.做加法时,个位相加满( ),要向十位进( );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 )位借1当( )来减。答案:十、1、十、10 12. 48比30多( ),25比42少()。注意第12题和13题的区别 13.比57多13的数是( ), 比53少26的数是( )。 14.混合加减法的计算顺序是(),如果有括号的话,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4. ( )+26=50 70-( )=18 ( )-37=48 二.列竖式计算。 58+27=72-43=18+39= 80-38= 63+27= 61-27+35= 90-34-27= 45+36-19= 16+45+38=

25+(36-17)= 16+(64-48)= 53-(28+19)= 80-(19+37)= 三、在里填上“>”“<”或“=”。 4118+2278-64 1486-68 12+9 36-17 2336+27 5365-17 45-7 四.算一算,填一填。(连加、连减的应用) 故事书漫画书科技书 二(1)班12本35本()本 二(2)班20本27本25本 二(3)班19本()本36本 合计()本90本88本 五、解决问题。 1.争星比赛。 (1)小红得了多少颗星?(2)小军得了多少颗星? (3)他们三人一共得了多少颗星? 2. 十路公交车原来有36人,在春秋小学下车19人,又在实验小学上车28人。现在这上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 3.手工小组计划要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1件,下午做了36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预定的任务? 列综合算式 4.书法组有26人,参加绘画组的比参加书法组的多8人。绘画组有多少人?

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复习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口算 1.加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6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归纳如下: 以上6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有①、②两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两题是不进位加法, ⑤,⑥两题是进位加法. (3)虽然各题的线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题在计算方法上,你发现什么规律。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它们的规律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2.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4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以上4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减整十数,有①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有②,③,④题.其中②题是不退位减法,③, ④题是退位减法. (3)在计算方法上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要把被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数,另一部分是一位数

或两位数(也就是十几),先做减法,再用所得的差与整十数相加. 3.练习. (1)用已经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律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①6+43=48 把43分成40和3,6加3得9,40加9得49. ②80+14=94 把14分成10和4,80加10得90,90加4得94. ③25+9=34 把25分成20和5,5加9得14,20加14得34. ④6+89=95 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 ⑤79-6=73 把79分成70和9,9减6是3,70加3得73. ⑥75-40=35 把75分成70和5,70减40得30,30加5得35. ⑦30-6=24 把30分成20和10,10减6得4,20加4得24. ⑧85-9=76 把85分成70和15,15减9得6,70加6得76.师: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2)口算. 81-70 20+41 38-14 4+56 91-8 40—5 42+30 52+12 (三)复习笔算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可分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并指定6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写一道题.) 14+54= 48+25= 14+23= 87-25= 62-40= 70-12= 讨论: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学讨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理解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理解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相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理解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对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 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100以内加减法直接打印版

姓名:时间:得分: 53-31= 20+54= 36+31= 54+40= 96-36= 44+44= 41+32= 24+42= 79-51= 98-65= 95-24= 32+48= 60+29= 93-46= 46+52= 97-61= 80-23= 77-25= 92-48= 100-45= [ 姓名:时间:得分: 50-24= 53+34= 44-24= 75-31= 30+24= 82-31= 70-26= 66-34= 63-29= 29+58= 45+26= 35+60= 21+42= 38+32= 72-41= 32+67= 72-44= 39+40= 63+23= 93-49= ^ 姓名:时间:得分: 91-52= 92-26= 78-39= 37+21= 94-56= 80-54= 54+22= 45+51= 97-55= 28+26= 78-50= 99-76= 99-52= 29+24= 38+43= :

50= 姓名:时间:得分: 92-29= 41+55= 67-21= 78-31= 59-28= 58+24= 36+54= 76-54= 57-24= 24+61= 34+43= 99-41= 99-72= 42+37= 93-44= — 20+31= 81-58= 43+43= 46+46= 79-48= 姓名:时间:得分: 22+20= 38+59= 31+49= 65-33= 55+20= 66+34= 29+27= 83-43= 85-54= 22+60= … 59+29= 43+38= 60+37= 100-62= 31+43= 58+32= 94-28= 48+49= 63+22= 56+29= 姓名:时间:得分: 75+25= 78-30= 65-39= 29+60= 78-21= 28+53= 69-23= 92-37= 31+28= 33+45=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