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 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 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为最重要, 此外身体的动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人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他人性格的真正认识, 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但对他人性格的某些方面, 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道路, 甚至是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 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对性格认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而相当困难。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二为对他人与他人

之间的认知。在社会生活中, 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 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中心的研究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 , 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 , 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在皮亚

杰的理论中自我中心和去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自我中心意味着对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解 , 在认识活动中将主客体混淆 , 而把自我的看法不自觉的强加在周围的人和事上。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 , 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 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 , 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自我中心是发展变化的一种心理状态 ,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自我中心是以其不同的形式出现的 , 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巨大的进步 ; 而且在每一个阶段 , 自我中心都是由强到弱的变化 , 而去自我中心化总是由弱到强的变化着 , 逐渐发展到自我中心完全解除。克服自我中心 , 达到去自我中心状态 , 倚赖于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发展 , 或者说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 , 意识到自我是主体 , 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 ; 第二 ,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 , 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唯一正确的观点 [4]。但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中心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 永远都不会消失。近几年来发展心理学对青少年的自我中心进行了大量研究 , 而对成年人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

2、观点采择的研究

通常人们将观点采择理解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 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塞尔曼 (Selman认为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赵俊茹把观点采择概括为 :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 , 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以及作出反应的能力 [5]。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 , 观点采择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 , 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所以个体必须能够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潜在的差异 , 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因此只有在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的推测 , 才是真正采择了他人的观点。可以说观点采择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一般认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 , 不断的提高的。鲁宾研究发现儿童观点采择与实际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40—— 0.78 之间。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关于智力与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 相关一般在 0. 10—— 0.78 之间 , 甚至有人发现二者之间无关。目前对于观点采择能力发展阶段的理

论一般采用塞尔曼的研究结果。塞尔曼及其同事采用“两难故事”法 ,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测试 , 并根据这些儿童的回答把三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水平。水平 0 (3— 6 岁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 水平 1 (6— 8 岁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 水平 2(8 一 10 岁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 水平 3(10— 12 岁相互的观点采择反应 ; 水平 4(大致 12— 15 岁以上社会的或习俗的观点采择 [5]。由此可以看出 , 塞尔曼刻画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塞尔曼曾用纵向研究设计考察了不同认知发展阶段

儿童的观点采择水平 , 结果表明 :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与认知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平行关系。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库得克 (Kurder和克里尔 (Krile的研究发现 , 受欢迎儿童具有出色的观点采择能力 [6]。维恩伯格的研究发现社会观点协调能力影响青少年在新的社区中友谊关系的形成。

(三、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

1、内隐研究趋向

传统的社会认知仅仅涉及到有意识的信息加工 , 格林沃德 (Greenwald等人认为与有意识的社会信息加工相对 , 还存在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 , 即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 , 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 , 内隐认知有别于自我报告的认知 , 直接测量对这种研究显然是不适当的。内隐认知研究需要间接测量 , 这种方法从未告知被试要测量什么以及不需要这方面的自我报告。杨治良等人曾用加工分离模型和信号检测论证明了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 , 并认为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 且明显影响我们的社会知觉和社会判断。 2、发展研究趋向

目前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生发展心理观的影响 , 所建构的理论往往体现社会认知发展这一议题。因为只有搞清楚社会认知的发展规律 , 才能全面揭示社会认知的根本特点及其心理机制。所以 , 一些研究者在致力于探讨社会

认知的加工过程等一般特点的同时 , 不仅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同一认知加工的发展问题 , 而且越来越趋向于毕生发展的社会认知研究。

情绪智力理论

(一、国内外情绪智力理论

1、能力型情绪智力—— J. D. Mayer和 P. 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 ~2000年, Mayer 和 Salovey 等人,从首次系统研究情绪智力概念, 将情绪智力作为一种社会智力, 到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能力, 而不再将其归为社会智力,日趋完善自己的理论。

Mayer & Salovey(2000对该模型解释是:该模型仍然可以分为四个维度,第一个维度, 情绪知觉和情绪识别, 包括来自情绪系统的认知信息和输入信息; 第二个维度是情绪对思维的促进作用, 包括使用情绪促进认知加工; 第三个维度是对情绪的理解和推理, 包括情绪认知加工和进一步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情绪信息加工; 第四个维度, 情绪管理是关系到情绪的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情绪。他们根据该理论模型编制了第一个能力型情绪智力量表—— MSCEIT(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s。

2、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 Mayer 和 Salovey 称之为混合模型, 1998年以后的模型有人称为情绪智力的企业模型。尽管 Goleman 的情绪智力理论来源于 Mayer 和Salovey 最初的理论,但两者相距甚远,目前已成为情绪智力研究领域的两个方向。

他认为, 情绪智力本质上是一种潜能, 而情绪胜任力是以情绪智力为基础的一种习得的能力, 反映人们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以及把这种智力应用到具体的情景中的能力。情绪胜任力模型为: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移情和社交技能,由五个因素 25种胜任力构成。 2000年, Goleman 等人又对情绪智力做了

描述性定义:“ 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当一个人在情境中,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示构成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胜任力。” Boyatzis , Goleman 和 Rhee 一起把他的 1998年的模型压缩为 4个因素 20种情绪胜任力, 并根据绩效理论编制了情绪胜任力量表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ventory, 简称ECI 。

3、 Bar-On 情绪智力理论

尽管 Bar-On 的情绪智力理论没有 Mayer 、 Salovey 和 Goleman 理论那么大的影响, 跟踪研究者也没有那么多, 但它仍是目前国外情绪智力三大理论之一, 并有自己的特色。 1997年, Bar-On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自己对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是“ 一系列影响个人成功应对环境需求和压力的能力的非认知能力、胜任力和技能。” 并且他还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 Bar-On(1997提出的情绪的和社会智力结构模型由五个维度 15个因素组成。并且, Bar-On 根据该理论模型于 1997年编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 Bar-On 情商量表》 (Bar-on 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即“EQ -i” 。

(二、、国内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

1997年,情绪智力概念传入中国。一时间,各报刊杂志竞相发表各类关于情绪智力的文章, 也开始出版相关书籍和所谓的“ 情绪智力测验” 。这些都是大众媒体顺应世界情绪智力之风对情绪智力进行的推广。这个时候, 学术界也开始对情绪智力产生兴趣。国内的情绪智力研究可以说是理论引介、探索和实证研究齐头并进。2002年开始,学术界除了继续介绍国外理论,探讨情绪智力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外延之外, 还进行大量的有关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例如:

王晓钧 (2000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他认为,将情绪智力内涵看作是“ 情绪的认知结构” 更为恰当。他将情绪智力分四个因素: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思维能力、情绪成熟监察能力。这四个因子又可

分为两大范畴:初级的情绪认知评估能力和较高级的情感行为调节能力。张进辅、徐小燕 (2003在情绪智力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 包括情绪觉知能力、情绪评价能力、情绪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表现能力等五种因素,这些能力又分为若干次级因素成分。一共涵盖了 18个次因素。并且以此为理论模型编制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 对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特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

许远理 (2004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或情

绪智力组合理论。他认为, 情绪智力是加工情绪信息和处理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其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包括对象维度、操作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独立的维度组合而成,每个维度又分别由几种不同成分构成,最后构成 3*3*2共 18种情绪能力。他以此理论编制的量表包括两部分:自陈式量表和视频式量表。

卢家楣,王晓娟 (2005也提出了自己的情绪智力结构:一个二阶十因素模型,其中两个二阶因子分别是: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和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操作自我情绪的能力含有五个次因素: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预见情绪和体验情绪; 操作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觉察情绪、评价与表达情绪、预见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五个次因素。

国内情绪智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 尤其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形成了很多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但是, 与国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相比, 国内本土理论研究多是只有提出者对其理论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还缺乏后续的跟踪研究, 致使本土理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论证和推广。从这个方面来说, 如果我们要发展本土的情绪智力理论, 不仅仅是提出理论, 还必须做好后续的论证研究工作。

三、游戏教学理论

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不仅对儿童有娱乐作用, 而且对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社会性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 建立人际关系, 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 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学前期,儿童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 儿童在学习

中怎样与同伴相处, 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 共同完成游戏活动。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对社会性的一种微观研究, 心理学界在“心理理论” 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参考“心理理论” 及相关研究以组织实施儿童的游戏活动对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心理理论”研究的几个方面谈谈“心理理论”对游戏的启示。

(一、误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与游戏

Wimmer 和 Perner 首创了“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该范式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标准范式,通常也叫“意外地点人物” 。此研究范式中给 3— 5岁的儿童讲一个用玩偶演示的故事:小明(其中一个玩具娃娃的名字把一块橡皮放到铅笔盒里, 然后出去玩。小红 (另一个玩具娃娃的名字走过来把橡皮取出来,放在一个袋子里。一会儿,小明回来,他想找橡皮。然后问听故事的儿童, 小明将到哪里去寻找橡皮?或者问儿童, 如果其他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 那么其他小朋友认为小明将到哪里去寻找橡皮?许多类似的研究都发现, 小于 4岁的儿童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 认为小明将到橡皮真正所在位子寻找, 或者认为其他小朋友认为小明将到橡皮真正所在位子寻找。此研究范式探讨儿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

根据李燕燕等人的研究, 成人和儿童互动游戏大致有:①主动参与游戏:没有玩伴清楚直接的邀请, 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 ②解释游戏; 描述或解释自己或别人的游戏或者对游戏对象进行命名或贴标签; ③建议游戏; 用语言建议 (如“小朋友的头发长了, 要去什么地方理发?” “让我们玩理发店的游戏好吗?” 或用语言指派角色(如“我是教师,你是学生” ;④指导游戏;清楚直接地告诉玩伴如何使用玩具,包括做样子让他来模仿或者纠正玩伴的行为。

李燕燕等人的研究表明, 儿童的建议游戏和主动地参与方式同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相关。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 建议游戏需要儿童区分假想中的东西与真实存在的东西, 如当儿童提出“你当病人, 我当医生” 时, 就要区分他人 (成人或与之共同游戏的儿童的真实身份和假想中医生的身份。这促进了儿童对基于心理表征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的认识,而儿童理解误信念也需要具备这种认识, 因而建议游戏的

大量运用, 有助于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主动参与游戏表明儿童对游戏比较感兴趣, 从而会有更多的机会让成人 (家长或教师为他提供学习他人心理状态的榜样,同时促使儿童开动脑筋地去思考游戏中的各种问题。如“打针时小病人问什么会哭” 、“探热时痛不痛”等问题,从而使他更加关

注游戏中他人的所思,在积极的思考中认识他人的心理状况。根据以上对心理理论研究的探讨,我们认为,在儿童的社会性游戏,特备是角色游戏中,应当: 1、为儿童确立游戏主题提供建议,使他们学会分配和扮演游戏角色。角色游戏是儿童自愿的活动。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有,儿童自己提出。但有时需要教师提供建议,以帮助儿童确立游戏主题。如“小朋友病了,要去什么地方看病?”等,教师不必强调儿童采纳自己的建议,要鼓励儿童自己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或由几

个小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除主题外,教师要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角色。但儿童

一开始只是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的角色,常常忘记自己的

角色,而去做其他事情。表现为无区分假想的身份(游戏中的)与真实的身份(现实中的)。这时,教师应提醒,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按角色的要求去行动。 2、善于观察儿童,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儿童能主动参与到角色游戏中。角色游戏是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充分的表现自我。但并不是每个儿童都乐于参与到角色游戏中的。这时,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儿童游戏,通过观察了儿童的想法、能力,鼓励每个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如教师观察到胆小害羞的儿童只是自己摆弄玩具,可以带他参加其他儿童的游戏,如以“客人”的身份到“娃娃家”做客,当“病人”到“医院”看病,使这些儿童逐渐与其他小朋友接近、交往、能乐于参与游戏中。(二)、抑制性控制(inhibitive control与游戏所谓抑制控制是在实现某个认知表征的目标时抑制无关刺激的能力。如上所述从发展心理学看,儿童能通过误信念任务可能反映的是抑制性控制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信念概念表征的再现。从理论分析上看,儿童要通过误信念任务故事的事实表征有两个,一个是橡皮的实际位置,一个是橡皮在主角信念里的位置表征,这两个表征是不同而且相互竞争的。儿童必须抑制橡皮实际位置的表征,才能完成误信念任务。从实证研究看,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对抑制性控制能力的要求与通过误信念任务存在很高相关性。如果目标物变得更不显眼,如,更容

易抑制的话,儿童在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会更好。相反,如果误信念任务中主角不是寻找橡皮而是回避它,从而对抑制性要求更高时,儿童在任务中要求表现会更差。根据以上理论的分析及实证研究,并根据近年来功能性核磁共振对心理理论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抑制性控制在真正的信念理解中可能不是必要的,但对于学习信念是必要的(即在使用“心理理论”可能是不必要,但学习“心理理论”是必要的),而学前儿童正处在学习心理理论的时期。心理学界在研究抑制性控制中创造许多的研究范式,利用这些研究范式知道幼儿园的开展游戏活动,对提高儿童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是有帮助的。 1、手部游戏手部游戏源于 luria 的研究。儿童首先模仿教师的几个手部动作。然后,儿童必须做出与教师相反的手部动作。如当教师伸出一根手指时,儿童就伸出拳头;而当教师伸出拳头,儿童就伸出一根指头。这种游戏要求运用的规则是:“如果我出手指头,你就出拳头。如果我出拳头,你就出手指头。”在游戏中,教师到底先出手指头或是先出拳头,可以是随机的,而且以后继续出什么也可以使随机的,因此,儿童在在规则间的灵活转,换能力十分重要。同时,要求儿童在记忆中记住规则,并且,由于先让儿童模仿了教师的手部动作,容易使儿童形成继续

模仿教师动作的倾向。因此,要正确进行反应,需要抑制模仿教师动作的倾向,否则,将范一种模仿性的“持续性错误” 。所以,开展手部活动,对培养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是有帮助的。 2、矛盾冲突游戏教师向儿童呈现表示颜色的字(如“绿”字),而这个字由其它无关颜色的墨水写的(如红色墨水),这时,教师要求儿童说出墨水的颜色。在此游戏中,儿童往往受到字面意义的影响(如“绿” )而不能正确说出书写该字的墨水颜色(红色)。其原因可能是儿童对于字面的意义具有“优势反应倾向” ,因而不能抑制其优势反应而错误地以字面的意义代替墨水的颜色。教师向儿童呈现画有月亮和星星的图画,要求儿童看见此图画时回答“白天” ;当呈现画有太阳的图画时,儿童回答“夜晚” 。这两种游戏具有共同的实质:都要求儿童抑制字面意义和视觉冲突的矛盾,因而具有锻炼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性质。 3、卡片分类游戏卡片分类游戏源于 Grant 和 Berg 编制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当时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评定正常成人的抽象思维及其灵活的转换。后来,Jacques 和 Zalazo 改变这种方法,用来研究学前儿童的执行能力。在

此游戏中,教师向儿童呈现三张图片(如一栋大房子、一栋小房子和一艘小船)。首先要求儿童选出某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形状:大房子和小房子),然后再让儿童选出另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大小:小房子和小船)此游戏简单易行,它可以锻炼儿童在不同维度间灵活转变的能力。在此游戏中,儿童常常在依据一种标准对卡片进行归纳后,往往难以发现另一个归纳维度,也同样表现出所谓的“持续性错误” 。既首先形成的归纳维度所构成的规则就成了所谓的“优势规则” ,必须抑制这种优势规则才能进行新的归纳。这种游戏通常适用于3——5 岁的儿童,对他们的抑制性控制的锻炼,进而提高心理理论能力是有帮助的。(三)、情绪理解(understanding emotion与游戏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不仅包括对信念的理解,还包括对意图、愿望和情绪等的理解,而过去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误信念”方面,却忽视了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情绪理解是对情绪加工过程有意识地理解或对情绪如何起作用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情绪理解也作了研究。研究表明,情绪理解对个体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儿童不能知晓或识别他人的愤怒、喜悦甚至恐惧、害怕等常见情绪,也就不能与他人进行必要和良好的沟通,其相应的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也会相对滞后。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借鉴情绪理解研究的一些成果有意识培养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对提高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徐琴美等人认为情绪理解可以分为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两部分。许多早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是相对静态的。主要包括表情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如果说情绪状态的理解更多是静态的,那么对情绪过程的理解是相对动态的。儿童对情绪过程的理解,不在于理解他人当时的情绪,而在于这种情绪为什么发生、发生后可能会引发自己或他人什么结果、哪些因素会影响情绪的发生以及如何影响等。它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更具意义。有关情绪过程理解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原因的分析、愿望和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和情绪调节的知识等。 1、在游戏中促进儿童对情绪状态的理解。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

游戏。它们都是通过儿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的游戏,儿童以表演角色的过程为满足。在这两类社会性游戏中,教师可通过编写和指导儿童理解“剧本”的过

程帮助儿童理解各种情绪。 Termine 等发现 2 岁儿童能正确辨别面部表情。牟丽霞、陈永胜研究发现儿童对高兴、伤心、生气识别较好,而对惊讶表情识别较差,这可能是儿童家庭成员对惊讶情绪的涉及较少。另外,牟丽霞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积极情绪的识别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的识别。研究者认为这根源于儿童所处的环境,如父母易把高兴等积极情绪表现出来,让孩子有更多的积极体验,而不愿把伤心等消极情绪表露于外,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总之,正是儿童家庭背景导致了儿童在情绪类型识别上的差别。因此,我们建议在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前,可开展表情识别的活动,以提高儿童对某种情绪的识别能力。如教师可向儿童呈现高兴、难过、愤怒和惊讶表情的图片,然后让让儿童回答“请给我指出小朋友高兴(难过、愤怒和惊讶)时的样子是哪一个?”教师对儿童的回答予以指导。教师在编写表演游戏或角色游戏的“剧本”时,可参照心理学研究中的情绪观点采择故事,在游戏中加入情绪情景识别和混合情绪理解等任务。如“玩到小朋友家做客”的游戏,可编写如下情节:小明到小刚家玩,在路上拍了一只漂亮的狗一下,小狗突然凶横地叫着并追赶小明。一会儿,小涛看到小明,也看到了那只狗。教师在讲述如上情节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并知道。如,基于直接情景线索对他人情绪进行认知的问题,“小明心理怎么样?” 及二级情绪理解的问题(如)(如“小涛认为小明心理怎么样?” )——这是他人对另一人情绪的推断。

2、在游戏中促进儿童对情绪过程的理解。在心理学中,情绪被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对情绪原因的理解和愿望对情绪作用的理解都反映了对情绪和需要满足与否的理解。参与苏彦捷等人的研究,教师在指导儿童开展表演游戏或角色游戏时,可适当增加要求儿童对需要与情绪关系理解的环节。即,“剧本”可加入考察儿童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愿望对他人的情绪进行预则的问题,如,主人公找到了想找的东西或主人公没找到想找的东西。问儿童:你高兴还是难过?又如,如“玩到小朋友家做客”的游戏,教师可考察并指导儿童根据别人过去的经历理解他们愿望的形成,从而理解别人的情绪的形成:小明被小刚家的狗咬了,而小刚则跟狗玩的很开心。问:小明还想跟小刚家的狗玩吗?为什么?小刚呢?对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理解和对情绪调节的理解涉及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景下调节情绪表达,以符

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规则和技能。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般采用结构式访谈——呈现情景并让儿童回答。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在儿童的表演游戏或角色游戏中,也可以在“剧本”中加入适当的情节,以促进儿童的情绪理解,如“玩到小朋友家做客”的游戏,教师也可提示:小朋友把你的心爱玩具损坏,你伤心吗?怎样才能自己感觉好一点?玩“老师给学生上课” 的游戏,教师也可提示:当学生总是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伤心?生气?还是害怕?学生应怎样使自己好受一些? 20 实际 80 年代以来,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成为儿童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最为活跃的领域。心理学家在此领域展开的大量研究,并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除了如上所述的一部分外,还有心理理论与语言、心理理论与欺骗等。近年来,各种心理理论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也更加完善,但这些理论大多数只能作为一种理论,而不能被人们所了解,更不能被人们所运用的生活实践中,

希望这些理论以后能更加成熟,可操作性更强,以便于发挥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戴晶斌.儿童社会认知结构发展研究述评[M ].心理科

学,1999.2.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3]方富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简介[J ].心理学动态,1986.1.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8(6:77-82 . [ 6 ] 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0,(35):151-175. [7] 林志成.信念归因的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4 [8] 李燕燕,桑标.亲子互动中游戏

参与方式、情感交流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9]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

教育,2006,(1 [10] 徐琴美,何洁.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

展,2006,(2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 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改变,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的孩子(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 展。重视潜意识

[宽恕,当代,心理学]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 " 宽恕(forgiveness)一直被看作为是一个宗教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课题,直到20世纪后期 这种看法才开始发生改变[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对于宽恕研究的兴趣在西方的学 术界中正在迅速增加,尤其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它的理论和应用前景正日益凸显出来。 一、宽恕的哲学解读 有关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与其在哲学上的研究紧密相关,因此,要想了解宽恕的心理学含义,首先必须对它的哲学渊源做一番探讨。哲学之所以对于宽恕产生兴趣,主要就是因为看到它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道德影响意义[2]。对于宽恕的哲学研究通常涉及有关宽恕是否 应该被看作为是一种美德,以及如何利用宽恕来消除相互间的怨恨这样的问题[3][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于强调道德原则的主导位置和轻视道德体验和道德态度的争论。换言之,这种哲学倾向更多关心对道德“存在”的研究,而不太重视道德“行动”。不过,正是由于这样一种争论的结果,在客观上它最终却导致了一种更看重宽恕行动的“德行理论”的兴起[5]。 其实,大部分的研究者都相信人际间的宽恕与和解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其中,道德到底是如何被表达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问题在西方的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论,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看法。 决定与自主之间的冲突是哲学界在看待宽恕问题上的重要论争之一。传统的决定论相信过去的状态决定了一个特定的未来。任何现在的真实与合理必定是由于过去的真实与合理所决定,逻辑的与自然的法则是最为重要的法则。按照这种决定论的观点去推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去控制任何事情,因此,也没有任何人需要在任何事情上承担道德的责任。如果这种决定论的思想是合理的,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不存在对错之分,人们也无须要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6]。与此同时,自主论的倡导者们则强调虽然宽恕是一种自然现实, 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现实世界。尽管决定论在现实世界中有它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它否认个人的责任,一个具有绝对自主的人意味着它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做出任何相应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判断一定行为的道德意义[7]。由此也不 难看出,从本原上讲,宽恕作为一种道德媒介,本身即具有道德意义。 当同时有一个受害者和一个冒犯者存在时,而且这个冒犯者的冒犯行为显然不合理的情况下,宽恕完全有可能被看作为是一种道德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指向冒犯者的感受一定是消极的,因为冒犯者给他带来了伤害。受害者同时也很想努力把这种消极体验去除掉,这些失败的体验给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当个体体验到了自尊的丧失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个体忘记这种不快的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宽恕别人。但如果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受害者想要放弃这种不愉快的经验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到。Haber相信“宽恕是单方面的”[8],在宽恕中只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倾向,那就是由宽恕者做出宽恕。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个体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理由而做出宽恕的话,他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综述

第1章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综述 1.1STP理论 STP理论体系的构建、施行是当代市场营销的中心环节,主要流程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标准将市场划分为多个子市场,随后挑选部分作为企业的目标,并且在该市场中确立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地位。围绕目标市场开展的营销理论体系也就是STP理论体系,其中S是指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环节、T是指目标市场(Targeting)环节、P是指市场定位(Positioning)环节。 企业将会接触各式各样的顾客,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消费心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地理因素以及收入水平和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即使坐拥雄厚资金也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为避免这类问题,企业应当从企业优势出发,从事他们最擅长的一方面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选择力所能及的、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目标市场,实施针对该市场的营销活动。 图 1-1 STP战略分析流程图 (1)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细分( market segmentation) 就是指企业按照固定标准将目标市场的

顾客群进行细分,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都有所不同。而企业根据自身条件与市场行情来设计相应的产品、价格、服务和促销手段,满足细分市场中的顾客需求,已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细分是对顾客需求进行划分而不是划分产品类别,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针对性地面对顾客群,生产针对性的产品,把握不同市场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企业能够更加合理的确定目标市场。 市场进行划分的环节,应当充分考虑企业行业的特质,合理选择划分标准,通常情况下,人口、心理、地理、行为、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划分市场时可选择的核心因素。 差异化营销环节中,市场细分的作用是不应当忽视的,它能帮助企业合理确定目标市场,规划营销策略。不仅如此差异化营销是对市场细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细分市场显著地反映了消费者地需求,因而企业可依据自身的战略规划、生产水平以及资金力量,确定细分市场,再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规划营销方案。不仅如此,市场细分之后,信息量减少,企业能够更加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动向,当需求有所变化时,企业可迅速改变营销策略,规划合理科学的营销方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不仅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水平;集中力量开拓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所有企业的财力、人力、物力都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市场细分之后,选定合理的目标市场,集中企业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在目标市场确立有利地位;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会,扩大市场规模。进行市场细分之后,企业对每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满意程度、消费潜能、行业竞争状地理细分:地形,气候,交通,城乡,行政区等 行为细分:对消费者行为的评估,然后进行细分 使用者行为细分:是按个人特征细分市场,职业,文化,家庭,个性 社会文化细分:是按社会文化特征细分市场,以民族和宗教为主进行细分 人口细分:年龄、性别、家庭人口、收入、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宗教信仰 或种族等 心理细分:个性或生活方式等变量对客户细分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推荐)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宽恕(forgiveness)长期以来都是东西方哲学和神学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只是在最近的几十年,心理学家才开始研究宽恕这种心理现象。虽然宽恕的定义、宽恕的过程及宽恕的合理性尚存在着争论,但临床心理学家已出版了不少个案研究,表明宽恕的干预在临床上是很有助益的——它能有效地解决人们的抑郁、自责、后悔、内疚、愤怒、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治疗那些在未成年时受过性虐待及无法接受父母或亲人的死亡的求治者,也有助于解决人格障碍、酗酒者家庭、婚姻关系破裂等问题。本文拟对宽恕的界定、与道德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阐述。 1.何谓宽恕 1.1.宽恕的界定 在汉语中,“宽恕”与“恕道”同义,它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忠恕之道”的思想,把“忠”与“恕”相联系。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释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以仁》)。在孔子看来,忠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尽心尽力对待别人;恕是推己及人,把他人与自己看成是同等的、平等的,把他人当作和自己一样对待,是自我与他人间的一种善意的共存意识。同时,孔子认为恕道的代表人物是“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的伯夷与叔齐(《理伦》),所以其弟子曾子也用“犯而不校”来概括恕道的内涵与特点(《泰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宽恕指宽容饶恕,宽容指宽大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指免予责备或惩罚。 在西方,最早阐释宽恕的文献可能是希伯来圣经和新约。希伯来圣经中的宽恕包含 nasa、calacb 和kapbar,意为神的宽恕,指上帝对罪人的罪恶的监视、保密、净化或消除。新约中的宽恕来源于希腊文 apbiemi、apoluo、cbarizomai 和agape,意为上帝消除、放弃、赦免对罪人的惩罚,同时恢复罪人同自己的和谐关系及满足自己对罪人的无条件的爱。 心理学文献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不再渴望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要对宽恕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就必须给宽恕下操作性定义。Pingleton把宽恕定义为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和惩罚侵犯者的需求。Hargrave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这些定义关注受害者受到伤害后对待侵犯者的态度及情绪的变化。Enright及其同事扩展了North的定义,认为宽恕应包含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方面,而 North 的定义中只涉及宽恕的情绪反应方面。因此,他们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的伤害后,其对侵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McCullough等的定义以共情、利他和迁就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促使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的一系列的动机变化过程,该过程降低了受害者报复和疏远侵犯者的动机,增强了受害者善待侵犯者的动机,并促使受害者与侵犯者和解。他们同时指出宽恕并不是动机,而是一个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上述定义中,后两个定义较可操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 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测试研究生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厌恶心理研究综述 苟勇 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厌恶习得性脑岛 厌恶是什么?厌恶是一种情绪,也是最神秘的一种情绪。厌恶来自于习得性,并最终成为我们关于自身脆弱和有限的生命的独有认识。任何触发厌恶的事物,从各种物质、人体结构,再到我们世界观被粉碎,都可以引发我们的厌恶。所有厌恶都会引起回避,但特定的、转瞬即逝的厌恶感是不能被制约的。厌恶可以是明显的、内在的和简单的,或者是抽象的、哲学的和复杂的。﹝1﹞1厌恶的定义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厌恶(disgust)是远古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厌恶是一种内脏情绪,有特定的面部表情,生理体验和行为倾向。厌恶是有同情心和文明的人的副产品,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个体特征,厌恶也具有强烈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家庭的厌恶对象可能代代相传。 2研究现状

2.1厌恶的研究方法 2.1.1观察法。观察法为行为假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通过观察2~3岁儿童群体对厌恶的人或物的反应,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区分儿童厌恶情绪表现方式。观察被试者的日常行为和饮食习惯,记录厌恶对象名称。分析出厌恶的事物往往没有普遍性,但是每个事物可以划分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基本无素,每个元素都构成了厌恶情绪的一个层面。 2.1.2实验法。厌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厌恶量表研究和厌恶认知干预的研究。厌恶量表由心理学家(Jonathan Haidt)在读博士期间开发的,它被应用于实验及临床测验,量表中可以回答你的忍耐恶心事物程度。同时也可以让你知道哪些具体的事物,对被试者有多大“杀伤力”。厌恶的认知干预研究主要是确定精确描述各影响因素与厌恶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法则,该方法旨在确定影响厌恶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 2.2厌恶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学者对引起厌恶心理的因素有不同看法,角度也是多方面的,大体上认为厌恶从一种简单的机制进化而来,它帮助我们避免吞咽毒药,警告我们远离一些危害。厌恶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情感。它取决于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在社会群体中理解互惠的重要性,同样地,我们对于疾病感到厌恶并回避它,因为这会有损我们的健康。 2.2.1厌恶心理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模板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 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的经营超过一个行业的范围,并向几个行业的多种产品方向发展的一种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分散经营单一产业的风险,从而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富余的资源而采取的向现有业务领域之外延伸的扩张战略,它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俗话说的“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也一度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从以上这三方面可以把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理解为是企业战略结构中产品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它是与企业区域发展战略相对应的,企业成功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企业在权衡企业能力、企业风险以及企业利润的基础上,寻求企业能力与市场市场机会的优化组合。 2.2文献综述 唐丽颖、赵举民(2013)认为:由于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 ,企业经营既面临发展的机遇 ,又遇到风险的威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风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 ,产品的寿命周期大大缩短 ,使市场需求的波动性更加剧烈 ,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而多元化是指企业在多个产业领域发展,可以防范在经营领域单一情况下出现市场问题时可能导致的企业彻底失败的风险,即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保证经营的适应性、安全性、稳定性。 [1] 刘东升、吴维库(2007)认为: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一部分企业开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各自细分市场开拓自己的天地,然而另一些企业则在原有分工细化的基础上开始实行多元化战略,但强调在本行业做专做深。我国企业的多元化情结相对于外国企业似乎更加热衷,尤其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企业 [1]唐丽颖.赵举民.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12)

文献综述理论部分

文献综述理论部分 文献综述的目的因研究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要展现有关某个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基本文献综述。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个研究问题,从而进行深入研究,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高级文献综述。 基本文献综述(见图0.1)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它的目的是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这可以作为一个研究论题(thesis)。 基本文献综述从选择和确立研究兴趣或研究话题(issue)开始——这就是研究问题(study question)。随着写作的不断进行,研究问题将不断缩小和澄清,成为一个研究主题(topic)。研究主题为文献综述提供了具体指向和框架。文献综述必须包括:一个研究论题的发现及论者的观点、对研究问题的回答。一般来说,不管是一份课程作业还是一篇硕士论文,都会要求有一个基本文献综述。 高级文献综述(见图0.2)比基本文献综述更进一步。它也要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再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这时,它要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这个研究将得出新的发现和结论。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在高级文献综述中,研究者首先陈述有关研究问题的现有知识。根据发现,研究者提出研究论题,即哪方面还需要深人研究。高级的硕士论文和所有的博士论文都以

高级文献综述为寻找研究课题中未知领域的垫脚石。 虽然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所包含的任务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呈现知识和提出论题的方式是相似和并行不悖的。 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written argument),它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到可信的证据,建立自己的论据,从而将一个论题推向前进。它为人们了解有关某一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服务,提供环境和背景性的信息,并列出逻辑论据来证明有关某一论题的观点。下面是我们对文献综述的定义: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的过程 文献综述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有组织的研究。图0.3描述了文献综述的几个步骤。文献综述的撰写是推进性的,它有六个步骤,其中每一步的工作都为下一步打下基础(见图0.3)。

宽恕心理学的研究综述调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336045.html, 宽恕心理学的研究综述调查分析 作者:吴守义 来源:《新疆预防医学》2013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65(2013)-09-0221-03 【摘要】目的对宽恕心理研究的介绍有利于反省目前宽恕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探讨其拓展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结论文章回顾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报告了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宽恕与心理健康及群际关系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宽恕;心理健康;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宽恕心理的研究论文报告逐渐大量涌现,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对宽恕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国内研究者傅宏[1-2]、罗春明[3]等对宽恕心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宽恕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也对人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宽恕的概念、研究方法、相关因素、宽恕与心理健康及群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1宽恕的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宽恕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Enright[4]及其同事从受害者对侵 犯者的知、情、行三个方面分析,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受害者对侵犯者的负性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过程。Pingleton[5]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受到伤害后放弃报复侵犯者的念头。Hargrave[6]认为宽恕就是受害者不再憎恨侵犯者。North[7]认为宽恕是受害者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她的过程。Mocullough[8]等人对宽恕的界定与Enright相似,他们认为宽恕是一种亲社会动机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害者对侵犯者产生共情,与此同时,受害者就逐渐减弱了对侵犯者报复和惩罚的动机。心理学文献对宽恕的定义:宽恕涉及两个人,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要把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并放弃报复侵犯者的一个内部心理过程[9]。对于宽恕的解 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研究者普遍都强调它的宽容、饶恕、积极情绪的特征[4-9]。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范畴中,“宽恕”如同“恕道”,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以任》、《理伦》、《泰伯》中都曾提及宽容、忠恕的思想[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恕道”侧重于从“修身”的角度解释宽恕,把宽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观和方法,强调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因此它还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forgiveness"。在宽恕的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宽恕的定义,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受到伤害的个体通常会与他人反抗,而宽恕就是停止抵抗,并且无条件地把作为“人”加以认同和接纳[10]。

文献综述 心理学 教育学

文献综述 农民工子弟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 鹿寨镇二中数学课题研究组黄秀清 摘要:数学学困生是指非智力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低下,不能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听课,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农民工子弟因身份的特殊性,在初中阶段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比例比较大,一旦成为学困生,教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的负担。因此,找出农民工子弟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并找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对提高我们的教育成绩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及转化对策。 一、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㈠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学困生自尊心被扭曲,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者、失败者、无前途者,情绪低落而心态消极、缺乏热情、自暴自弃,自认为“烂泥扶不上墙”,觉得自己永远都比不上别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从而在学习行为上认为“我不行”表现出一种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常常以烂为烂,破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折,使心理失去平衡而走向反面的变态心理。他们在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呆滞,听不进教师的讲课,回答不出提问,时而做小动作,时而伏在课桌上,时而东张西望。他们由于学业跟不上,成绩屡屡落伍,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冷落、同学的小视、家长的训斥,一直处在压抑、冷漠的境况之中,他们在学校、在班里感到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不及他人,心态消极,活泼向上的心理被压抑,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表现自己,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和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缺乏信心和兴趣。这些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而自卑,倍感烦闷、孤独、痛苦甚至无助,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自卑心理的产生又会压抑其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其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 2、厌学心理:学困生往往因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上进心而产生厌学心理。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敷衍了事,不愿意学习甚至逃课、逃学。现行的以考试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指向,以相对单调的知识灌输和强化练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以及由此引起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家长的期望值过高等,都是导致学生厌学怕学的重要因素。学困生因知识基础薄弱和接受能力较差,往往成为学习的落伍者和考试的失败者,不管怎样努力总是落后,觉得费力不讨好,总是挨批评,进而对学习、对考试、对学校产生反感,厌学情绪就会滋生。另外,部分学困生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急功近利思想和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消极影响,认为读不读书、学习成绩好与不好无所谓,只要能够嫌钱就可以,由此而产生的认识偏差无疑进一步滋长了学困生的厌学情绪。 3、惰性心理:学困生得不到家长的关心、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总是处处自甘堕落。做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学习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一旦被列入学困生的群体,做事没有什么动力,自信心大减,人生态度悲观,自暴自弃,一泻千里。有部分脑子并不笨、思维很活跃、接受能力也强的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在学习中懒于思考,懒于动口动手,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加上意志薄弱,遇到一些难的题目,不愿多思考,对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学习任务难以坚持、缺乏毅力。久而久之,学习退步、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反过来又更加助长了他们惰性心理的形成。学生的行为方式一旦固定,习惯一经养

最新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笔记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概述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从狭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围,不同于常识所称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特征。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类型(完整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凝聚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等,对不同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社区环境方面,邻里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社会支持体系等是较为重要的环境变量。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例如,通过对儿童早期依恋现象的探讨,提出有助于儿童形成安全依恋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学龄初期儿童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探讨,可以提出培养儿童注意力集中、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从而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三、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