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防疫人员知识竞赛试题

防疫人员知识竞赛试题

防疫人员知识竞赛试题
防疫人员知识竞赛试题

重庆市基层防疫人员知识竞赛样题

(600题)

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稿

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

前言

本套样题包含基层防疫人员知识竞赛主要知识点,请参赛者认真做好自测练习。

我所将从样题中随即抽取竞赛试题,并重新对有关内容、顺序等进行调整后组题。请参赛者灵活掌握样题所列知识点,切勿机械记题和背答案。

本样题编写涉及面广、组稿时间短,不免有疏漏之处,请谅解并批评指正。如有疑问,请发邮件到fangjianke@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9370205.html,。

目录

一、名词解释..................................... - 1 -

二、填空题...................................... - 12 -

三、判断题...................................... - 23 -

四、选择题(单选).............................. - 33 -

五、选择题(多选).............................. - 47 -

六、简答题...................................... - 64 -

一、名词解释

1.《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疫病: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动物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

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3.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

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4.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

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5.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

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6.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7.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

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

8.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

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

9.三类动物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

净化的疫病。

10.动物防疫:《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

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11.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

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

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12.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为疫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养

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患病禽所在的自然村划为疫点。

13.疫区: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疫区划分时应

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和交通等因素。

14.受威胁区: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15.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

性、高度传染性疫病。

16.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一种急

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17.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

接触性传染病。

18.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19.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

患传染病。

20.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

急性、热性传染病。

2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变异株

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22.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

传染病。

23.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24.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属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

性传染病。

25.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26.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27.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血清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猪的不同临床症状类

型疾病的总称。

28.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在皮肤和

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为特征。

29.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

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30.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1.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

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32.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

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33.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

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根据所用佐剂不同又可分为氢氧化铝胶佐剂、油乳佐剂、蜂胶佐剂等灭活疫苗。

34.新型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

疫苗。

35.类毒素: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

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

36.多价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

苗。

37.联苗: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

38.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39.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

40.预防接种: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

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41.紧急接种: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

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然后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接种。

42.临时接种: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

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临时接种应根据运输途中和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43.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

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44.疫苗接种后的严重反应: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动物超

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45.疫苗接种后的并发症:指个别动物发生的综合症状(如血清病、过

敏性休克等),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46.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

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47.人畜共患病: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

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如:狂犬病、结核病等。

48.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相互

传播的疫病。这些寄生虫既可寄生在人体,也可寄生在脊椎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体内,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这种寄生虫病就叫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如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等。

49.生物源性寄生虫:必须有中间宿主参与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称

为生物源性寄生虫,也称间接发育型寄生虫。

50.中间宿主:寄生虫的性未成熟阶段虫体(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虫

体所寄生的动物称为中间宿主。

51.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被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的动物称为宿

主。

52.终末宿主:寄生虫性成熟阶段(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53.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家畜以牛、羊感染为主,其次猪、犬、马、骡、驴。

54.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

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55.寄生虫病机械性损害: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

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56.寄生虫病毒害作用: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

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可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性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57.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

其生活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

58.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

生物的方法。

59.机械消毒:是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

的方法,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60.焚烧消毒:焚烧是以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的方法。主要是用

于传染病流行区的病死动物、尸体、垫料、污染物品等的消毒处理。

61.火焰消毒:火焰消毒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它

能很快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是一种消毒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消毒方法。

62.化学消毒:是指应用各种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是最常用的消毒法,也是消毒工作的主要内容。

63.生物安全处理: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

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

64.生物消毒:就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去除

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用于土壤、水和动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65.生物热消毒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以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消毒

方法,常用的有发酵池法、堆粪法等,常用于粪便、垫料等的消毒。

66.甲醛: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浓

度为35%-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67.75%酒精溶液的配制:用量器称取95%医用酒精789.5毫升,加蒸

馏水(或纯净水)稀释至l000毫升,即为75%酒精,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68.5%氢氧化钠的配制:称取50克氢氧化钠,装入量器内,加入适量

常水中(最好用60~70℃热水),搅拌使其溶解,再加水至1000毫升,

即得,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69.0.1%高锰酸钾的配制:称取1克高锰酸钾,装入量器内,加水1000

毫升,使其充分溶解即得。

70.3%来苏儿的配制:取来苏儿3份,放入量器内,加清水97份,混

合均匀即成。

71.2%碘酊的配制:称取碘化钾15克,装入量器内,加蒸馏水20毫升

溶解后,再加碘片20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乙醇500毫升,搅拌,再加入蒸馏水至1000毫升,搅匀,滤过,即得。

72.碘甘油的配制:称取碘化钾10克,加入10毫升蒸馏水溶解后,再

加碘10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甘油至1000毫升,搅匀,即得。

73.熟石灰(消石灰)的配制:生石灰(氧化钙)1千克,装入容器内,

加水350毫升,生成粉末状即为熟石灰,可撒布于阴湿地面、污水池、粪地周围等处消毒。

74.20%石灰乳的配制:1千克生石灰加5千克水即为20%石灰乳。配

制时最好用陶瓷缸或木桶等。首先称取适量生石灰,装入容器内,把少量水(350毫升)缓慢加入生石灰内,稍停,使石灰变为粉状的熟石灰时,再加入余下的4650毫升水,搅匀即成20%石灰乳。

75.喷雾法消毒:是利用气泵将空气压缩,然后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

释的消毒剂形成一定大小的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或均匀地覆盖于被消毒物体表面,达到消毒目的。

76.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

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77.药物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由于药物本身许多可作为半抗

原,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形成全抗原,引发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免疫反应。

78.药物不良反应: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

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79.药物副作用: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

作用。

80.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体外的现象。

81.渗出性出血:是指小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

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缓慢渗出血管外。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有淤血和缺氧、感染和中毒、过敏反应、维生素C缺乏和血液性质改变。

82.破裂性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引起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性

损伤、侵蚀性损伤和血管壁发生病理变化

83.炎症:是指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

应答反应。

84.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坏死称为变质。主要由致炎因子

的直接损伤作用和炎症应答的副作用所导致。

85.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

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

86.增生:细胞数量增多,并伴有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的过程。

87.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

膜、细胞器膜等)崩解、结构自溶(坏死细胞被自身的溶酶体酶消化)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88.糜烂:皮肤、粘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较深的坏死性

缺损称为溃疡。

89.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

高(超过0.5℃),称为发热。

90.稽留热:即高热持续数天不降,且昼夜体温温差在 1 ℃以内。这

是致热原在体内持续存在并不断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结果。常见于猪瘟、丹毒、流感、大叶性肺炎、猪急性痢疾、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91.弛张热:即昼夜体温变化超过 1 ℃,但不降至正常体温的状态。

常见于小叶性肺炎、胸膜炎、灶性化脓性疾病、急性猪肺疫、猪丹毒及许多败血症。

92.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

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

93.不定型热:即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变动无规律,体温曲线不规

则。常见于许多非典型疾病,多见于非典型猪瘟及其它典型传染病。

94.败血症:指病原微生物,持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产物,造成广泛的

组织损害,使机体严重中毒的全身病理变化。比如:败血型炭疽。95.毒血症:局部生长繁殖的病原微生物分泌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

中毒。

96.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易感细胞发生异常的反

常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97.药物的局部作用: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称

作局部作用。

98.药物的全身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

产生的作用称吸收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99.药物的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直接对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为直接作

用,也叫原发作用

100.药物的间接作用: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不是直接对某一功能进行调节,而是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等所产生作用为间接作用,也叫继发作用。

二、填空题

1.《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2.《动物防疫法》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

监督管理活动。

3.《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

获的其他动物。

4.《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

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5.《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6.《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

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7.《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

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8.《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9.《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10.《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

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工作。

11.《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

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12.《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动物疫病的监

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13.《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

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14.《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

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15.《动物防疫法》规定,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

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16.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名称、场址等信息。

17.患有人畜共患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

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18.《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

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19.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

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

20.《动物防疫法》规定,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

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目前主要在猪、牛、羊上佩戴畜禽标识。

21.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

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

22.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撤销和疫区封锁的解除,按照国务院兽

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评估后,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23.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

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24.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

主管部门申请动物诊疗许可证。

25.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

26.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

27.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

合格证》。

28.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29.传染病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

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

30.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

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31.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同,因而对宿主的

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机械性损害、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毒素的毒害作用、引入其他病原体并传播疾病等四个方面。

32.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

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口蹄疫一般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染。

33.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一种

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34.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

度接触性传染病。

35.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36.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

共患传染病。急性型表现为败血型或在皮肤上发生特异性红疹,慢性型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增生性心内膜炎。

37.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

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喉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型较少见,主要表现慢性肺炎。

38.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变异

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39.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

病。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畜的临床特征是呈现狂燥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

40.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

性传染病。

41.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属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

慢性传染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

42.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生殖器官

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孕和关节炎、睾丸炎等为特征。

43.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

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44.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

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

45.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46.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

核酸疫苗等。

47.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

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48.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

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

49.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

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50.灭活疫苗根据所用佐剂不同又可分为氢氧化铝胶佐剂、油乳

佐剂、蜂胶佐剂等灭活疫苗。

51.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52.某批疫苗的生产批号是20101231,有效期2年,即该批疫苗的有效

期到 2012年12月31日止。

53.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如标明失效期

为2012年7月1日,表示该批疫苗在规定条件下保存可使用到2012年6月30日,即7月1日起失效。

54.不同疫苗品种应配臵相应的贮藏设备,如低温冰柜、电冰箱、液

氮罐、冷藏柜等。

55.所有疫苗都应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

56.不同的疫苗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冻干活疫苗一般要求在

-15℃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考试试题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测试题 姓名:科室: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10分。) 1、小明今天6足月来门诊接种,门诊医师给他接种了第三剂乙肝疫苗和第三剂百白破疫苗,服了第三剂bopv,家长问医师是不是隔1个星期来接种A群流脑疫苗,你的回答是( A ) A、能 B、不能 2、以下哪种说法正确(C) A、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儿童一定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B、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在出生24小时种乙肝苗 C、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如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考虑体重,尽快接种第1针疫苗,待体重达到2000g后,再重新按0、1、6个月3针方案进行接种。 3、脊灰疫苗4剂次序贯免疫程序是指( A ) A、 IPV-bopv-bopv-bopv B、bopv-bopv-bopv-IPV C、 bopv-bopv-IPV-bopv 4、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 ( E ) A、HBcAg B、HBsAg C、HBeAg D、抗HBe E、抗HBs 5、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 D ) A、2Cm B、3Cm C、4Cm D、5Cm 6、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反应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这些反应叫(A) A、一般反应 B、异常反应 C、偶合症 D、严重反应 7、冰箱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____厘 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A) A、1~2 B、2~3 C、3~4 D、不必留空隙 8、每台冷链设备每天2次温度记录,记录时间间隔应不少于小时。 (D) A、2小时 B.4小时 C、5小时 D、6小时 9、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B )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10、HIV感染儿童不能接种以下哪种疫苗(A)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白破疫苗 D、乙脑灭活疫苗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个人赛)

武平县“农行杯”新《预算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80题,每题1分共80分。(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得分) 1、我国实行几级政府预算() A、3 B、4 C、5 D、6 2、全国预算由()组成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一般公共预算 D、政府性基金预算 3、预算包括()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4、一般公共预算包括() A、中央各部门的预算 B、地方对中央的上解收入 C、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预算 D、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算 5、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 A、全收全支 B、以收定支 C、实收实支 D、定收定支 6、政府性基金预算可以用于() A、老城区道路改造 B、城市饮用水源污染整治 C、城镇绿化 D、环境污染整治 7、各级预算应遵循的原则() A、统筹兼顾 B、量力而行 C、勤俭节约 D、讲求绩效、收支平衡 8、新《预算法》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A、七 B 、八C、九D、十 9、我国的预算年度自() A、2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1月31日止 B、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C、4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3月31日止 D、5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4月30日止 10、下列属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土地出让金收入 D、转移性收入 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A、工资福利支出 B、商品和服务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其他支出 12、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或者转移支付的具体办法,由()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务院 D、海关总署 13、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部署。 A、国务院 B、财政部门 C、国家税务总局 D、审计部门 14、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分为() A、类 B、款 C、项 D、目 15、()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券的统一管理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务院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审计署 16、地方各级预算按照()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手卫生知识竞赛试题【最新版】

手卫生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WHO推荐的标准手卫生方法是七步洗手法。 2、医院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3、盛装肥皂或者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清洁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丢弃并及时更换,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 4、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5、当手部没有明显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免洗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6、手部常见的细菌分为常居菌和暂居菌两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

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 ) A暂居菌 B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2、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3、护生,赵某,在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老师应给予纠正的操作是( C )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D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5、卫生手消毒是将消毒剂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遍或2遍,每遍各作用时间不少于____min (C)

A、15s B、30s C、1min D、2min 6、七步洗手法时间洗手时间不少于____min (A) A、15s B、30s C、1min D、2min 7、乙肝的传播途径不包括(B) A、血液传播

预防接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市预防接种知识竞赛笔试试题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试题本上作答试为无效考生姓名:工作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70 题) 1.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 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什么规定处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 B.《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C.《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疫苗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超过()应废弃, 活疫苗超过()应 废弃。 A.1 小时\0.5 小时 B. 2 小时\1 小时 C.1.5 小时\0.5 小时 D. 2 小时\0.5 小时 3.PPD 试验,判定结果,以局部反应纵横平均直径≥ 5mm为阳性。( ) A.24 小时 B.48 小时 C.72 小时 D. 立即 4.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 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 年() A. 5 B.8 C.10 D.15 5.1980 年WHO宣布消灭,是利用人工免疫方法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A.天花 B. 脊髓灰质炎 C. 麻疹 D. 风疹 6.我国预防接种的形式包括:() A.医院接种、门诊接种、上门接种 B.定点接种、入户接种、临时接种 C.应急接种、常规接种、临时接种 7.《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A.2005 年3月16日 B. 2005 年 4 月16 日 C. 2005 年6月1日 D. 2005 年7 月 1 日

8.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的有关规定处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 B.《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 .帆布 B .橡胶 C .棉布 2 .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 ?布鞋 B ?胶鞋 C ?带钉鞋 3.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 .纯棉工作服 B .化纤工作服 C ?防静电工作服 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b )。 A ?低挂高用 B ?高挂低用 C ?平挂平用 5.《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并应与员 (B)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b )制度。 A ?安全标志管理 B ?登记 C ?备案 7?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不超过(c )。 A .两年 B .两年半 C.三年半 8?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a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 . 3~ 5 B . 4~ 6 ~ 7 9.安全带应在使用( a )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A .4 B.3 C.2 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b ) A . fh B . jd C . ny 11.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a )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A . 18% B . 20% C. 21% 12.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标识和 A ?编号 B ?专利权证 C.注册商标证 13.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 c )是错误的。 A ?护发帽 B ?手套C.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14.含( a )的防护服有防微波作用。 A .金属丝布材料 B .棉布材料 C .化纤材料 15.使用的防护面罩,应( b )。 A .耐燃、导电 B .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 .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卫生知识竞赛题题目及标准答案

卫生知识竞赛题题目及标准答案科学发展观部分(共20 题)一、选择题:(20 题) 1?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B)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2. 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 B )这个核心。 A.以民为本 B.以人为本 C.人本主义 3. 以人为本,就是以(A )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4.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把( A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 ?解决好“三农”问题B.推进城镇化C.增加农民收入 5.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转变( B )。 A ?经济增长方式 B ?经济发展方式C.经济增长模式 6. 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B )。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C)。 A.工业、农业和旅游 B.第一、二、三产业 C.投资、出口和消费 8.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C )的科学理论。 A. 一脉相承 B.承上启下 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9. 国外(A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国际借鉴。 A.发展经验 B.经济建设经验 C.生态环境保护经验 8. 科学发展提出的现实依据是(A )。 A.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 11.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一个中心”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C)。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A)。 A ?全过程 B ?若干阶段C.初级阶段 13. 十七大提出今后五年社会事业建设的目标是( A )。 A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B.实现社会公平正 义C.促进社会和谐 14.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 C )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在 攀登太空的高峰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A.神舟五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七号 15.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B)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财政支出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预防接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预防接种应首选哪种注射器(C)。 A、玻璃注射器 B、标准型一次性注射器 C、自毁型注射器 D、以上三种均可 2、现场接种时,接种证上不需要登记的资料是(D)。 A、疫苗名称 B、接种时间 C、疫苗批号 D、环境温度 3、关于疫苗外观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有摇不散块状物时,需用振荡器多次振荡后使用 B、疫苗如冻结,应放置温水中缓慢解冻后使用 C、安瓿有裂纹但未破裂时可使用 D、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时不得使用 4、不适合肌内接种法的疫苗为(D)。 A、百白破疫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5、如何正确开启疫苗(A)。 A、首先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底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在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B、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C、首先将疫苗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安瓿颈部,用镊子敲开安瓿。 D、首先将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体部,再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圈,用干棉球包住安瓿颈部将其折断。 6、灭活疫苗超过多久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B)。 A、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7、一儿童2周岁,于2018年2月20日被犬咬伤左下肢,但该儿童于2018年2月13日接种过乙脑减毒活疫苗,你认为该怎么处理(A)。 A、处理伤口后,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B、处理伤口后,暂缓接种,应与乙脑疫苗间隔4周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C、处理伤口后暂缓接种,于1周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 8、5%左右的儿童接种卡介苗后不产生卡疤,建议(B)。 A、补种 B、不补种 C、经PPD测试后决定 D、自愿选择 9、我国将AEFI分为几类(B)。 A、七类 B、五类 C、六类 D、不分类 10、在疫苗运输中卡介苗应放在冷藏包(B)。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侧壁 二、多项选择题 1、判断合格接种必要条件的有(ABCD) A、有准确的出生、接种时间记录; B、免疫起始月龄正确; C、剂次间隔时间正确; D、家长承认或证、卡相符; E、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有记录。 3、储存疫苗的正确做法是(ABC) A、口服脊灰疫苗放冷冻室 B、注射用脊灰疫苗放冷藏室 C、麻腮风放冷藏室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知识竞赛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应由()进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一般由()讨论通过并正式施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3、以下不属于本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总体思路的是() A.强化依法保安 B.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C.强化政府监管 D.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4、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 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D.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生产法》确立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B.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C.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 D. 行业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6、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监管 B.生产经营单位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E.员工参与 7、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新的安全生产法的态度是(): A.提倡 B.强制 C. 鼓励 D.原则性要求 8、除()外,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B.国家、行业或地方安全标准 C.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方面指令 D.行业安全生产自律公约 9、工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验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并监督发放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可以组织员工罢工 C.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落实情况 D.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决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 10、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包括(): A. 法人代表 B. 分管负责人 C. 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D. 外设机构负责人 11、《安全生产法》对()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职责、措施、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A.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12、《安全生产法》之所以称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是就其在各个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它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具有(),主要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 A. 适用范围的基本性、法律制度的广泛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B.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概括性、法律规范的基本性 C. 适用范围的概括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广泛性 D.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除须由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之外,生产经营单位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的是():

防疫人员知识竞赛试题

重庆市基层防疫人员知识竞赛样题 (600题) 重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稿 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

前言 本套样题包含基层防疫人员知识竞赛主要知识点,请参赛者认真做好自测练习。 我所将从样题中随即抽取竞赛试题,并重新对有关内容、顺序等进行调整后组题。请参赛者灵活掌握样题所列知识点,切勿机械记题和背答案。 本样题编写涉及面广、组稿时间短,不免有疏漏之处,请谅解并批评指正。如有疑问,请发邮件到fangjianke@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9370205.html,。

目录 一、名词解释..................................... - 1 - 二、填空题...................................... - 12 - 三、判断题...................................... - 23 - 四、选择题(单选).............................. - 33 - 五、选择题(多选).............................. - 47 - 六、简答题...................................... - 64 -

一、名词解释 1.《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疫病: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动物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 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3.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 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4.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 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5.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 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6.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7.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 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 8.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 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 9.三类动物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 净化的疫病。 10.动物防疫:《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 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11.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 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

2019年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 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公共场所应设有消毒间,以便对餐厅、客房、歌厅、酒吧、咖啡馆等的水(酒)杯、茶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2( 消毒室应具备去污、消毒和清洗的专用水池。 3( 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4( 公共场所中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苍蝇、蚊子、蟑螂、老鼠。 5( 旅店业床单、被单、枕套等卧具更换时应一客一换,公共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 6( 影响旅店卫生状况的微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风速。 7( 室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人的呼吸和吸烟。 8( 旅店客房的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是2年。 9( 在更换卫生许可证前公共场所需取得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出具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和评价报告。 10( 经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11( 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输送营养物质排出废物、调节体温 12(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主要指“四无”分别是:无色、无味、无异嗅、无肉眼可见物 13( 供水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二次供水 14(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水源污染、管网污染、水箱污染

15( 目前对二次供水的消毒方式有:含氯消毒剂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二、判断题 1( 游泳池中的水,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 2( 游泳池中的水,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8个。(?) 3( 理发美容业的公共用具必须消毒后使用,并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消毒后的公共用具分类贮存在专用贮存柜中,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X) 5( 3~5星级宾馆、饭店噪声标准 应?45(dB)。(?) 6( 在城市,旅店业一般有三类:(1)宾馆、饭店、酒店;(2)旅店、招待所;(3)地下室旅店。(?) 7( 旅店内附设的理发店、娱乐场所、浴室等遵照旅店自行制定的规范即可。(?) 8( 毛巾和床上卧具不得检出致病菌,但可以检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9( 因直接与客人接触,所以茶具、口杯要一客一消毒。(?) 10( 旅店必须设有消毒间。(?) 11( 地方性氟中毒可能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高的水引起的。(?) 12( 即使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备井水也不属于生活饮用水。(×) 13( 生活饮用水只是指自来水。(×) 14( 喝生水(未煮沸的自来水)可能会得传染病。(?) 15( 常喝纯净水对身体有益。(×) 三、选择题 1. 国务院于 B 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全国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实行法制管理。 A. 1986年4月1日 B. 1987年4月1日

健康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答案

. 2019年健康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答案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什么的完好状态?A A.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 B.身体强壮 C.心态平衡 2.成年人的正常体重指数的值是:B A.15-18.4 B.18.5-23.9 C.24-28 D.28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应控制在多少?B A.15g B.25g C.35g D.45g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应至少吃多少疏菜?D A.50-100克 B.100-200克 C.200-300克 D.300-500克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多少以下?A A .6克 B.8克 C.10克 D.12克 6.国内外的社会调查表明,在人类死亡原因中50%是由什么引起?C A.遗传因素 B.社会因素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医疗条件7.运动贵在坚持,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运动几次?B A.1-3次 B.3-5次 C.5-7次 8.下列选项中含钙高且最易被人体吸收的食物是:A A.牛奶 B.橘子 C.鸡蛋 D.面包 9.中国居民合理膳食建议男性每日摄入酒精不超过:B A.15克 B.25克 C.20克 D.30克

10.国家提倡无偿献血的健康公民年龄为:B A.18~50岁 B.18~55岁 C.18~60岁 D.18~45岁11.成人的理想血压为:B . . A.90~140/60~90mmHg B.110~120/70~80mmHg C.120~140/80~90mmHg D.110~120/80~90mmHg 12.下列关于脉搏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 B.休息、睡眠可使脉搏减慢 C.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 D.男比女稍快 13.“四害”指的是:C A.苍蝇、老鼠、蜈蚣、蟑螂 B.苍蝇、蜈蚣、蚊子、老鼠 C.苍蝇、老鼠、蟑螂、蚊子 D.苍蝇、老鼠、蚊子、蜈蚣 14.目前治疗肺结核多采用短程疗法,其疗程为:B A.3-6月 B.6-9月 C.9-12月 D.12-18月15.食道癌的早期主要报警信号为:B A.胸痛 B.食道内异物感 C.消化不良 D.吐血 16.列哪种刷牙方法正确?D A.竖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B.横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C.竖刷,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D.以上都不是 17.口腔保健要求,最好多长时间更换一次牙刷?B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竞赛试题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购买食品时,应选购包装上有以下哪些内容的食品(D) A、生产日期 B、生产厂家 C、QS标志 D、以上都是 2、哪种食品我们学生不宜常吃(D) A、油炸类食品 B、膨化食品 C、烧烤类食品 D、以上都是 3、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D)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4、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B) A.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B.吃饭前可以不先洗手,饭后洗也可以 C.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5、以下哪种烹调方式容易产生致癌物质(C) A.蒸B.煮C.油炸 6、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A、穿了“衣服”(有包装)的食品比裸露的食品更安全 B、粉丝越白越好 C、香肠颜色越红越好 7、为什么不能过度喝饮料(D) A、多喝饮料会产生饱腹感,妨碍正常食欲 B、有的饮料用了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香精、色素、碳酸水等,多喝对身体没好处 C、饮料含有一定的热量,多喝可能导致身体发胖 D、以上都是 8、为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化管理,我国制定()。(B) A.食品卫生法

B.食品安全法 C.食品质量法 9、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C) A、315 B、96311 C、12315 10、水垢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对于保温瓶或陶瓷器皿,以下除去其上的水垢的方法正确的是?(A) A.可用加入适量醋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B.可用加入适量小苏打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 C.可用盐水浸泡,使它慢慢溶 11、儿童不宜经常食用哪种食品?(C) A.五谷杂粮 B.坚果类的零食 C.各种保健品 12、在食物加工、烹调过程中,以下四种营养素相比较,最容易损失的是(A)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矿物质 D.脂肪 13、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常吃何种食物以增加碘的摄入(C) A.牛奶 B.瘦肉 C.海产品 D.蔬菜 14、促进儿童少年发育最积极的因素是(B) A.遗传 B.营养和体育锻炼 C.生活制度 D.疾病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公共卫生知识竞赛复习试题(疾控部分) 1、截止目前我县免疫规划的疫苗有11 种,预防的传染病有12 种。 2.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 个月内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在每次接种后 5 日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 3.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 个月及以上者,由现寄居地预防接种点建立预防接种卡。 4.适龄儿童接种疫苗需要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 分钟。 5.孩子入托入学时必须查验预防接种证,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覆盖率100% ,漏种疫苗补种率95% 以上。 6.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 个月的≤7 周岁儿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 7.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反应轻微,多在1~2 天内自行恢复,这些反应属于一般反应。 8.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9、预防接种单位至少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 次核查和整理,预防接种卡应由预防接种单位至少保管20 年。 10、一类疫苗(脊灰疫苗除外)应该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疫苗分发应当遵循先短效、后长效,先进先出的原则有计划的分发,避免造成疫苗短缺或浪费。 11. 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麻疹类疫苗。 12、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48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并网络直报,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在2 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并网络直报,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生物制品检验合格证或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 年备查。 14、AFP 病例是指所有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常见的AFP 病例包括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14 种。 15、麻疹疑似病例定义:将具有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 16、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分哪几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多少种?答:分甲、乙、丙三类,目前报告的传染病有39 种,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6 种,丙类11 种。 17、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答: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为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18、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如何判断?答:对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自诊断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不超过 2 小时;对其他乙类及丙类传染病,自诊断时间到网络报告时间不超过24 小时为及时报告。 19、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本底资料有哪些?答:规范性的门诊日志、门诊传染病登记册、住院部入出院登记册、住院部传染病登记册、化验登记册。 20、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很多,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而感染。 21、腮腺炎的潜伏期多长?答:潜伏期14—25 天,平均18 天。 22、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有哪几种?答: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及卫生部规定的其它传染病。 23、需要进行分型报告的传染病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答:需要进行分型的传染病有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病五种,如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三类。

预防接种知识竞赛试题答卷B

预防接种知识竞赛试卷(B)单位:_______姓名:____成绩: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请写出下列疫苗的最小起始月龄:脊灰减毒活疫苗__月龄;百白破疫苗__月龄;A群流 脑疫苗__月龄;麻风(麻疹)疫苗__月龄;乙脑疫苗__月龄;甲肝疫苗__月龄;A+C 流脑疫苗__岁。 2、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的接种方法为_____,剂量为__毫升,完成基础免疫需__次, 每次免疫的最短间隔时间为__天。预防的疾病为:___、___和___。 3、一个5月龄的农村健康儿童,第一次接种疫苗,应给他接种____、____、____ 和____。 4、每__ 5 6 7 8_ 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AFP病例在麻痹发生60天后由县级或市级疾控人员进行电话随访。() 13、全程免疫后半年内狂犬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14、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为暴发。() 15、接种注射完毕回套针帽后才可将注射器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 16、各学年期间接收的转托(学)儿童和暂时借托、借读儿童可不查验接种证。() 17、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接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属地县级疾控中心报告。() 18、预防接种和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与预防接种 无因果关系。()

19、医疗单位负责对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完整填写标本送检表,在24小时内送至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48小时内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个案报告卡,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是每年的:() A、6月1日 B、5月1日 C、4月25日 D、7月25日 2、不适合皮下接种法的疫苗为:() A、甲肝减毒活疫苗 B、白破疫苗 C、A+C流脑疫苗 D、麻疹疫苗 3、第1剂次A+C群流脑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时间为:()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4 A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C 8 A 9 A C 10、PPD试验,判定结果,以局部反应纵横平均直径≥5mm为阳性。()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D、立即 11、群体性AEFI 是指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AEFI。() A、 2 B、 5 C、 10 D、 15 12、麻疹病人隔离期限是从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天,伴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天。() A、3 7 B、5 14 C、7 10 D、14 28 13、两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在部位接种,若不在同一天接种,必须间隔天。() A、相同,28天 B、不同,40天 C、不同,28天 D、相同,40天 14、每天接种工作开始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试卷(附答案)

**县预防接种人员培训试卷 工作单位:姓名:分数: 一、多选题(每题 2 分,共计 50分) 1、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疫苗出现下列哪些情况 ( ABCDEFG)一律不得使用。 A 过期、 B 变色、 C 污染、 D 发霉、 E 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 F 无标签或标签不清, G 安瓿有裂纹 2、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再次查验核对(ABC),无误后予以接种。 A 受种者姓名、 B 预防接种证、 C 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 3、接种疫苗选择接种部位时注意避开(ABCDE) A 疤痕、 B 炎症、 C 硬结 D 皮肤病变处 E、旧针眼处 4、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有(ABCDE) A 、 75%乙醇( 95%乙醇)、镊子 B 、棉球杯(缸)、无菌干棉球或棉签C、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 压舌板、血压计 D 、 1:1 000 肾上腺素E、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 5、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AC),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 A 、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C、注意事项 B 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价格 6、 AEFI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发生原因分为(ABCDEF): A 、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B 、疫苗质量事故C、实施差错事故 D、偶合症、 E、心因性反 应 F、不明原因反应。 7、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ABCDE): A 、预防接种工作流程;B、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C、以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价格等;D、接种服务咨询电话;E、宣传资料。 8、 AEFI 报告内容(ABCDEF): A 、性别,姓名,出生日期B、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C、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 D 、发生反应日期,发生人数,主要临床经过E、就诊单位,临床诊断F、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 9、 AEFI 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报告人发现AEFI 后应填写 "AEFI 登记表 ", AEFI 的责任报告人包括(ABC ): A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B、接种单位工作人员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 10、疫苗的储存要求有(ABCD) A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B、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C、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 2cm 的空隙D、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11、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核对和记录的内容有(ABCDEFG) A 、疫苗品种、剂型 B 、批准文号C、数量、规格 D 、批号、有效期E、温度记录F、供货单位G、生产厂商 12、免疫程序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ABCDEF)及有关要求 所作的具体规定。 A 种类 B、时间C、剂次 D 、次序E、剂量F、部位 13、冷链设备、设施包括(ABCDE) A 冷藏车 B、疫苗运输车C、冷库、冰箱、冷藏箱D、冷藏包、冰排E、安置设备的房屋等 14、疫苗的分发领取原则(ABCD) A 先短效期、后长效期 B 先产先出C、先进先出 D 、近效期先出 15、 AEFI 调查内容(ABCDE) A 、基本情况、既往史B、可疑疫苗情况,稀释液情况C、注射器情况,接种实施情况 D 、临床情况E、其它有关情况,诊断或鉴定结论。 16、狂犬病暴露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应用人群有(ABC A 、Ⅲ级暴露者 B 、免疫功能低下者的Ⅱ级暴露者; ) C、Ⅱ级暴露但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 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的 1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为(ABCD)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b )手套。 A .帆布 B .橡胶 C .棉布 2.在易燃易爆场所穿(c )最危险。 A .布鞋 B .胶鞋 C .带钉鞋 3.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b )。 A .纯棉工作服 B .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b )。 A.低挂高用B .高挂低用C.平挂平用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B)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b )制度。 A.安全标志管理B .登记C.备案 7.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不超过(c)。 A .两年 B .两年半 C .三年半 8.安全带的使用期限为(a )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A.3?5 B . 4 ?6 C.5 ?7 9.安全带应在使用(a )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抽验一次。 A. 4 B . 3 C . 2 10.下列哪个字母代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防静电的性能?( b ) A.fh B . jd C . ny 11.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a )时,不能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A . 18 % B. 20 % C. 21 % 12.销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标识和(c )。 A.编号B .专利权证C .注册商标证 13.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c )是错误的。 A.护发帽B .手套C .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14.含(a )的防护服有防微波作用。 A.金属丝布材料B .棉布材料C .化纤材料 15.电焊工使用的防护面罩,应(b )。 A.耐燃、导电 B .耐燃、不导电、不导热 C .耐燃、不导电但导热 16.清除工作场所散布的有害尘埃时,应使用( b )。 A.扫把 B.吸尘器 C.吹风机 17?以下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b )

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场所应设有消毒间,以便对餐厅、客房、歌厅、酒吧、咖啡馆等的水(酒)杯、茶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2.消毒室应具备去污、消毒和清洗的专用水池。 3.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4.公共场所中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苍蝇、蚊子、蟑螂、老鼠。 5.旅店业床单、被单、枕套等卧具更换时应一客一换,公共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 6.影响旅店卫生状况的微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风速。 7.室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人的呼吸和吸烟。 8.旅店客房的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是2年。 9.在更换卫生许可证前公共场所需取得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门出具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和评价报告。 10.经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11.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输送营养物质排出废物、调节体温 12.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主要指“四无”分别是:无色、无味、无异嗅、无肉眼可见物13.供水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二次供水 14.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水源污染、管网污染、水箱污染 15.目前对二次供水的消毒方式有:含氯消毒剂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 二、判断题 1.游泳池中的水,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0个。(√) 2.游泳池中的水,每升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8个。(√)

3.理发美容业的公共用具必须消毒后使用,并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4.消毒后的公共用具分类贮存在专用贮存柜中,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X) 5. 3~5星级宾馆、饭店噪声标准应≤45(dB)。(√) 6.在城市,旅店业一般有三类:(1)宾馆、饭店、酒店;(2)旅店、招待所;(3)地下室旅店。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7.旅店内附设的理发店、娱乐场所、浴室等遵照旅店自行制定的规范即可。(╳)8.毛巾和床上卧具不得检出致病菌,但可以检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9.因直接与客人接触,所以茶具、口杯要一客一消毒。(√) 10.旅店必须设有消毒间。(√) 11.地方性氟中毒可能是由于长期饮用含氟高的水引起的。(√) 12.即使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备井水也不属于生活饮用水。(×) 13.生活饮用水只是指自来水。(×) 14.喝生水(未煮沸的自来水)可能会得传染病。(√) 15.常喝纯净水对身体有益。(×) 三、选择题 1. 国务院于B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全国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实行法制管理。 A. 1986年4月1日 B. 1987年4月1日 C. 1986年5月1日 D. 1987年5月1日 2. 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场所按其服务功能,可分为C。 A. 8类26种 B.6类27种 C. 7类28种 D.8类27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