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建筑、道路、广场、树木、水体、雕塑小品、休息设施、指示牌、宣传栏、大门、围墙、铺地、草坪、花坛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校园形态就是通过这些物质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校园景观形象就是这些要素按照校园人群的行为习惯、要求方式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组织的。因此,道路、广场、水体、围墙、树木、绿地、铺地、雕塑小品等和建筑物的外装饰一起,共同构成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基本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要素,如人、动物、时间、气候等。这些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l)动态要素动态要素主要涉及人、交通工具、临时性的小品设施、一些生物等;(2)静态要素静态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环境设施:树木、绿地、山丘、湖泊以及地形地貌等; ②人工环境设施:铺地、环境小品、雕塑、环境构筑物、小品建筑物、路灯、标牌、广告装饰物、花坛水池、喷泉等; ③影响要素:时间(昼夜、季节、气候)、日照、地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

④控制要素: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和空间形态,以及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区域形态等。校园人每天的活动(上课、工作、读书、行走、休息、娱乐、交往等)都离不开校园卜户外空间……这些要素在户外环境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认为因素,才能形成宜人的环境。校园景观环境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是校园建筑周围或校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

方式在校园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室内环境一样,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人基本生活的环境,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校园师生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这些室外环境为人提供了交流、学习、健身等功能。下面我们以中国矿业大学竹苑和二食堂为例针对功能分区、各景观要素进行调研分析。

图一(竹苑+二食堂)

一.植物配置方式

概念: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内容: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要素: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植物(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

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1.模纹花坛:它所表现的主题不以观赏植物本身的个体美或群体美,而是应用各种不同色彩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植物所组成的绚丽复杂的图案纹样。

(1)毛毡花坛:

应用各种观叶植物组成复杂精美的装饰图案,花坛修剪得十分平整,好象是华丽的地毯,所以称毛毡花坛。

常见的有:金叶女贞、紫叶女贞、红叶小檗、金叶小檗、小叶女贞、花叶女贞、金森女贞、水蜡、龙柏、蜀桧、北京桧、翠蓝柏、香柏、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金边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金叶假连翘、小叶榕、枳、锦带、龟甲冬青、海桐、枸骨、石楠、红叶石楠、棣棠、平枝栒子、扶芳藤、清香木、日本绣线菊、菊叶绣线菊、栀子、风箱果、福建茶、麦李、七里香等等。

图二(瓜子黄杨+红叶小檗)图三(龙柏、金边黄杨)

(2)花钵:

一些商业街、步行街、景观大道、广场、商场室内或室外等公共活动场所、户外休闲空间,应用一些碗状、杯状、罈状或其它形状的种植器皿与其内部栽植的植物共同装点环境。

图四(牵牛花)

2.乔木:树干明显、粗壮,树冠高大。多数乔木下形成伞形空间,可供游人活动、乘凉纳阴。乔木可孤植、可群植,是竖向的主要绿色景观,可作主景,也可作配景和背景,可与灌木组合形成封闭空间。由于乔木树冠高大,根系庞大,因此其种植地点应有足够的空间和深厚的土地。

灌木:多呈丛状,主干不明显,树冠矮小,枝繁叶茂,又多花多果,是很好的分隔空间和观赏的植物材料。在防风、固沙、消减噪音和防尘等方面都优于乔木。灌木可独立栽植在草坪中,也可丛状、成片状、

或成行成排的栽植。灌木由于树冠小,根系有限,因此对种植地点的空间要求不大,土层不需很厚。

(1)孤植树

概念:孤景树即孤植树、孤立木,是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

设计环境: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与观赏空间

树种选择:要求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如鲜艳的花果叶色彩、优美的枝干造型、浓郁的芳香等。

常见的有:香樟、榕树、悬铃木、朴树、雪松、银杏、七叶树、广玉兰、金钱松、油松、薄壳山核桃、麻栎、云杉、桧柏、白皮松、枫香、白桦、枫杨、乌桕等。

图五(桂花树)图六(日本早樱)图七(雪松)

(2)对植树

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它作为配景或夹景,以烘托主景,或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和纵深感。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自古以来,国人在建筑、景观构建方面虽然注重天人合一思想,推崇与自然结合。但或许是为了结合天圆地方观念,从春秋时期的周王城到唐长安城、元大都、明清北京都存在中轴对称格局。这种自上而下延续千年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如今的规划设计,绿化树作为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体现着这一思想。所以如果注意观察将发现矿大中存在许多的对植现象。

图八(银杏树)图九(青桐)图十(法桐)(3)树列

树列也称列植树,是指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树木景观。

单纯树列: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具有强烈的统一感

和方向感,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不乏单调感。

混合树列:用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混合树列因树种不同,产生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

图十一(青桐)

(4)行道树

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种植需考虑因素:

道路环境: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直接影响着景观形态和景观效果,包括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

树种选择:要求具有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性强、无污染性等特点,尽量选无花粉过敏或过敏性较少的树种。

图十二(日本早樱) 图十三(栾树) 图十四(广玉兰)

(5)树丛

树丛:是指由多株(两株到十几株不等)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它可以有一个群种,也可由多种树组成。

功能: 反映自然界树木小规模的群体形象美。做局部空间的主景,或配景、障景、隔景等。 兼有遮阳的作用,如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

图十五(栾树) 图十六(桂花树、香樟)

三株树丛:树木宜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以“2+1”的方式栽种,最大和最小靠近成一组,整体造型呈不对称均衡。树木为两种,将同种分成两组,并且单独的一组树木体量要小。

图十七(雪松)

(6)树群

概念:树群是指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它所表现的是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等)。

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种,其树木种群景观的特征显著,郁闭度较高。

混交树群:由多种树种混合组成一定范围树木群落景观。是园林树群设计的主要形式,具有层次丰富,景观多姿多彩、持久稳定。

图十八(龙柏球、竹、香樟、栾树)

(7)植篱

植篱:是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近距离密集列植成篱状的树木景观,常用来做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作为花坛、花境、喷泉、雕塑的背景与基础造景内容。

矮篱:设计高度在50cm以下的植篱。树种要求是株体矮小或枝叶细小,生长缓慢、耐修剪的常绿树种。

图十九(小叶黄杨)图二十(小叶黄杨、紫叶小檗)

树墙:设计高度在150cm以上的植篱,多选用常绿树种。用来分隔空间,屏障视线,减少干扰,遮挡、隐蔽不美观的构筑物及设施等,常用大灌木或小乔木。

图二十一(铅笔柏)

花篱:由花灌木作植篱。既有绿篱的功能,又有较高的观花价值或享受花朵之芳香。

图二十二(金丝桃)

二.铺装材质和运用

园林铺装如果按园林术语可称之为景园铺装,它是景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

从平面即俯视角度看,铺装是主要的视觉源。一个好的铺装可以加强其装饰效果,将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园林设计中,地面铺装从柔软翠绿的芳草地,到坚实、沉稳的砖、石、混凝土,采用的材料到表现的对象其形式与内容都很丰富。

1.软质铺装

(1)草坪、地被

草坪是指人工建植管理的具有使用功能和改善环境作用的,能够耐受适度修剪与践踏的,以禾本科多年生草类为主形成低矮、均匀、致密的草本植被,是草本植被的地上部和土壤根系层共同构成的复合体。草坪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它的服务功能,另一是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的功能。

图二十三(鸢尾丛)图二十四(草坪)

2.硬质铺装

(1)石材

石材(Stone)属于硬质铺装,具有造型美观的特点,但通常食材的造价会很高,我们目前所见的石材主要分类包括国产花岗岩、进口花岗岩、国产大理石、进口大理石以及石料板材等。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

花岗岩:

图二十五(霞红)图二十六(芝麻灰)

青石板:

图二十七

(2)砖

园林烧结砖-岩土砖

图二十九

人行道砖/植草砖:红、黄、蓝、绿色;样式多样彩色弹性橡胶地砖:用于运动场、健身游乐场等

图三十

(4)混凝土

矿大校园内分布与应用:主干道、车行道、停车场、修建运动场和田径跑道、桥梁、台阶、石凳、石雕。

混凝土铺装特点:

天然、庄重的混凝土以其古朴稳重、自然、清纯的质感为建筑园林增添了独特的装饰效果。成本低廉、铺装简单应用范围广耐久性强、寿命长亦单调、低沉、压抑。

图三十一(人行道) 图三十二(人行道) 图三十三(车行道)

三.景观小品及运用

概念:校园中纯景观装饰类的小品主要是雕塑类小品,通常包含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以及装饰性雕塑。它们依托于校园的文化情境,其本身带有比较明确的文化意图,意义在于通过雕塑引起师生对此主题的共鸣,进而鼓励他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或发扬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有部分雕塑小品依附于建筑或者其他类型的小品之上,起到美化主体的补充作用。

校园装饰性景观小品环境设计特征:

校园文化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是密切相关的,校园环境文化体现了校园人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审美情趣,精神风貌等等。校园环境各个构成要素作为媒介和载体,都以各种形式反映,表达着文化品位,通过人的认识与体验活动以隐性形态完成的。校园环境景观小品就是其文化表达的要素之一,既要体现时代科技文化特征又要具备学校的文化品位特点。

1.垃圾桶

图三十四图三十五

垃圾桶通常给人脏乱、难以靠近的感觉,而左图中的垃圾桶顶部种花,既增加了垃圾桶的美观程度,又有一定的环保作用,从视觉上使得垃圾桶看起来更易于人们靠近。垃圾桶通过鲜明的色彩对其可否回收进行标识,鲜明的颜色,欢快的表述,直观明了,便于发现。

2.指示牌

图三十六(校车站牌)

顶部流线的造型,使得校车站看起来更富有设计感,给人活泼、柔软的感觉,与传统设计中僵直的不锈钢结构形成鲜明对比。从色彩上分析,蓝绿色的搭配,使得这一景观小品与周围植物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图三十七图三十八

3.石头类小品

图四十

石头天然的造型使得景观小品自然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红色的标识不仅与周围植物的色彩形成呼应,同时与石头本身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便于行人发现、寻找。

4.雕塑类小品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图四十一 图四十二

5.功能类小品

图四十三(存储) 图四十四(照明)

总观,学生宿舍楼中形式与颜色形成统一,宿舍楼的黄色与食堂的红色相辉映,形成鲜明对比,且二食堂紧挨宿舍楼的地理位置大大方便了同学。学生宿舍楼、食堂间绿地景观设计以“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从园林艺术角度构图,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要求,以生态学为指导,多层次多方位,创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情景交融、可居可赏的生活空间,应当是学生宿舍区绿地环境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将诗情画意写入其中。开

阔的绿地将赋予学生宿舍区以生命的气息,完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综合效益多样的植物种类和群落形式,将有助于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发现自然之美,产生与自然景色共鸣之情。

参考文献:

[1] 李运运 . 试论园林材料的运用 [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2] 种宁利 . 徐州市新区起步区园林铺地浅析 [J]. 园林建筑设计,2009,(1):348-350.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精品文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精品文档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由于此项目位于本校东校区食堂和六号寝室楼之间,为了满足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娱乐,休闲的需要,故将整块地分为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基地现状。 场地分为三块,东侧的长方形地块用作停车场,西侧的五边形地块设计为小游园,六号楼南边的宅旁绿地做了种植设计。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有接近一米的高差。基地内无保留建筑。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建筑周围的绿化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乔木远离建筑物,不遮挡建筑物采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利用高差设计了挡土墙景 观,上边为自然式的草坡景观,下面是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别有一番风味。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 “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 代特色。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设计特点有: 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 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小游园功能 分区: 校园小游 园是供人们休 息、交流、游憩、 夏日纳凉及进 行一些小型文 化娱乐活动的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一、园林围墙 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 1 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 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 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 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5 竹木围墙: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墙垣了。 6 砖墙:墙柱间距3-4米,中开各式漏花窗,是节约又易施工、管养的办法。缺点是较为闭塞。 7 混凝土围墙:一是以预制花格砖砌墙,花型富有变化但易爬越;二是混凝土预制成片状,可透绿也易管、养。混凝土墙的优点是一劳永逸,缺点是不够通透。 8 金属围墙: 1)以型钢为材,断面有几种,表面光洁,性韧易弯不易折断,缺点是每2-3年要油漆一次。 2)以铸铁为材,可做各种花型,优点是不易锈蚀又价不高,缺点是性脆又光滑度不够。订货要注意所含成分不同。 3)锻铁、铸铝材料。质优而价高,局部花饰中或室内使用。 4)各种金属网材,如镀锌、镀塑铅丝网、铝板网、不锈钢网等。现在往往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混凝土往往用作墙柱、勒脚墙。取型钢为透空部分框架,用铸铁为花饰构件。局部、细微处用锻铁、铸铝。围墙是长型构造物。长度方向要按要求设置伸缩缝,按转折和门位布置柱位,调整因地面标高变化的立面;横向则关及围墙的强度,影响用料的大小。利用砖、混凝土围墙的平面凹凸、金属围墙构件的前后交错位置,实际上等于加大围墙横向断面的尺寸,可以免去墙柱,使围墙更自然通透。 二、园亭 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 园亭的位置选择 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

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 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

景观生态学笔记-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嵌块体 一般是物种的集聚地,无生物群落或微生物。 1、嵌块体的起源与类型(成因机制、物种动态、周转演替过程)。 大火过后,留下火烧迹地如:森林、草原、农田(黑钙土是采伐植被、种植的结果)。干扰机制:干扰环境异质性如人类种植造成残存(余)的环境资源。 1)干扰嵌块体:干扰是引起生态系统格局显著偏离常态的事件。有内部(如风倒木)和外部(火)二种。外部干扰有自然和人为之分。 物种动态:最初,主要是群落大小的变化。许多种的种群大小变化较快,后因个体伤亡而急剧下降。然后是种的灭绝。某些物种在其领地范围灭绝,另一些生存下来。较低的种群甚至处于休眠。幸存种的种群大小发生急剧变化,数量上升,超过对初始个体损失的补偿。最终是种的迁入。此时有物种迁入,由先锋群落演替至顶极。 物种动态的特点是: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或平均年龄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 具体的类型有: 单一干扰:能使物种迁入灭绝速度大幅度增加,而后逐渐下降最后嵌块体消失。 长期干扰:灭绝速度大幅上升,迁入速度略增,后来的干扰阻止了物种演替的正常序列。主要为人类干扰,存留时间长并重复干扰如大气污染,形成某种稳定性。而自然干扰使物种趋向适应。 2)残存(余)嵌块体:由包围着一小块未受干扰地区的大范围干扰(火烧、虫灾)造成的 相同点:A都是干扰 B初始,种群大小迁入、灭绝(主要是种群小,需要领地大的物种)变化较大,随后进入演替阶段。当基质与其融为一体时消失变动速率处较高时期,具较高的周转率且生态交错区窄。 独特点:有较长的调整期。物种变动速度增高之高不是稳定而是由迁入走向灭绝。 松驰期:种和灭绝种数量超过侵入种(最初的侵入种消失了)仍交替整个生命过程。侵入取决于远处的种源地;一般较为缓慢。 长期干扰:造成长期隔离,物种灭绝速度更高。种群小,松弛期更长,损失的种更多。 3) 环境资源嵌块体 起源于环境异质性。例如森林景观中的沼泽地其尺度小在林中中下部。像兴安落叶松中的樟子松林在山坡顶部。草原上的白桦林,热带稀树草原的低洼地的泡子。 特点:1、生态交错区宽。2、边界较固定。3、周转率低。4、种群变动、迁入、灭绝变化水平低,无松驰期和调整期。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景观设计基本知识点教学内容

4.6.2景观设施分类 按照设施景观的服务用途,可以将景观分为七类: 休息设施如座椅、野外桌等。 服务设施如电话亭,滩亭、邮筒等。 信息设施如标志、指示牌等。 卫生设施如饮用水栓、洗手洗脚设施、垃圾桶、公用厕所等。 运动设施如各类运动场、球场、高尔夫球场等 游乐设施如儿童游戏设施等 交通设施如分隔墩、隔离墩、路障、候车亭等。 5.景观设计方法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配合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把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要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的、满足客户需要的、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 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大概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5.1构思 构思是一个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方面和国内外景观实践领域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涉及包括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非凡用途区域等很多的领域。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或学科发展来看,着重于具体的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这就是狭义上的景观设计。但是这两种观点并不相互冲突。 综上所述,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还是一个狭义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是景观规划设计前的预备工作,是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安排出满足的空间场所,又要考虑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四周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5.2构图 在构思的基础上就是构图的问题了。构思是构图的基础,构图始终要围绕着满足构思的所有功能。在这当中要把主要的注重力放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舒适、含蓄的艺术效果。而现代的景观设计思想也在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设计师的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景观设计构图包括两个方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一) 为更好地展现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景观品质,学校拟在校园绿地广场建校园景观雕塑,把学校的城市精神、历史沿革、文化元素以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更多的师生、家长认知我校、记住我校。现特组织开展“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园景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加范围 我校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教师、雕塑创作爱好者等艺术创作团体和个人均可参。 二、征集时间 自发布之日起至**年7月10日止。 三、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充分展现我校文化内涵,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我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 (二)要按照雕塑所在点位雕塑主题和周边场地环境进行设计创作。(雕塑主题及场地环境参见各点位介绍资料) (三)每个设计单位或者个人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征集点位进行设计创作。 (四)设计方案要做到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创意独特,构思新颖,力求雅俗共赏;校门浮雕要做到层次丰富,相互协调呼应,功能性与整体性强。 (五)设计须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和公开使用,拒绝模仿雷同。作者应保证其作品未侵犯他人权利,也不存在任何法律纠纷,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概由作者承担。 四、设计点位 (一)北校区教学楼间广场绿地。(主题内容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 (二)一食堂北侧绿地。(主题内容与师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以温馨、静态、柔美为指导思想) (三)学校3号大门入口浮雕设计。(主题内容与建筑相关,体现建筑文化) 五、设计方案提交 (一)所有设计方案须同时提交A2彩色幅面平面打印原件稿和三维电子方案,并附明确的设计理念说明,注明作者姓名(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二)来稿请寄: 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二教学楼建筑与艺术系303办公室 联系人:温唯一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六、评选方式及奖项设置 (一)组织专家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 (二)每个点位设计方案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各1名。其中:一等奖奖金3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奖金2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奖金1000元人民币。 (三)获奖公告将于**年9月初在学校公布。获奖者应在公布后1个月内与学院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联系,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七、注意事项 (一)凡投稿均视为同意本公告的所有内容并受其约束。 (二)获奖的设计方案所有著作权均归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所有作品原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三)本次方案征集工作相关事宜由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负责解释。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二) 一、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建筑、道路、广场、树木、水体、雕塑小品、休息设施、指示牌、宣传栏、大门、围墙、铺地、草坪、花坛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校园形态就是通过这些物质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校园景观形象就是这些要素按照校园人群的行为习惯、要求式根据一定的功能关系组织的。因此,道路、广场、水体、围墙、树木、绿地、铺地、雕塑小品等和建筑物的外装饰一起,共同构成了校园景观环境的基本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要素,如人、动物、时间、气候等。这些要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l)动态要素动态要素主要涉及人、交通工具、临时性的小品设施、一些生物等;(2)静态要素静态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面: ①自然环境设施:树木、绿地、山丘、湖泊以及地形地貌等; ②人工环境设施:铺地、环境小品、雕塑、环境构筑物、小品建筑物、路灯、标牌、广告装饰物、花坛水池、喷泉等; ③影响要素:时间(昼夜、季节、气候)、日照、地理、社会文化和经济等;④控制要素: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彩和空间形态,以及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区域形态等。校园人每天的活动(上课、工作、读书、行走、休息、娱乐、交往等)都离不开校园卜户外空间……这些要素在户外环境中应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认为因素,才能形成宜人的环境。校园景观环境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是校园 建筑围或校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是以建筑构筑空间的式在校园

环境中进一步界定而形成的特定环境。与室环境一样,校园景观环境是校园人基本生活的环境,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校园师生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这些室外环境为人提供了交流、学习、健身等功能。下面我们以中国矿业大学竹苑和二食堂为例针对功能分区、各景观要素进行调研分析。 图一(竹苑+二食堂) 一.植物配置式 概念: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容: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面:一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要素: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植物(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

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 摘要: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和景观规划,将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想创造出符合城市居民需求的园林绿地空间,对其研究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植物空间;要素 一、城市园林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一)植物的整体形态 植物个体的整体形态是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其中圆球形植物没有方向性,对构图不会产生破坏性,因此它可以作为背景,衬托形态特征明显的植物形成视线中心而又不会破坏构图的协调。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具有垂直方向性,可以加强立面高度创造构图焦点。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易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因此这种植物常被用于创造柔和的线条,成为与地面的视线纽带。水平展开形使人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能引导视线向水平方向移动,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状产生对比,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它形态。不规则形植物具有奇特的造型,

这就使得它极易吸引人的视线,在突出的位置作为孤植树将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二)植物的色彩、质感与气味 园林植物的色彩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能够影响设计的多样性、统一性以及各空间的情调和感受,它与植物的其它视觉特点一样,可以相互配合协调使用,在设计中起到突出空间的尺度和形态的作用。植物的色彩主要通过叶、花、果以及树皮等来呈现,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轻快、欢乐的气氛,而深暗的色彩则给人异常郁闷的气氛。 园林植物空间的距离感和尺度感也受到植物色彩的影响。鲜艳的色彩使空间距离变短、尺度缩小,如红色能穿透距离迅速作用于人的眼睛,拉近空间的距离感。冷色能增大空间的尺度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直观的粗糙感和光滑感。它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树皮的外形、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观赏植物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可以描述为粗糙和细腻、重和轻、厚和薄、反光和不反光、密和疏等。根据植物自然质感以及予以的不同感受,可大致分为三类:粗质型、中粗型及细质型。不同的质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以粗质型的植物组合的植物空间具有减小空间尺度的倾向,而细质型的植物使空间扩大。单纯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统一,而多样的质感可以使植物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一、绿地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现状分析 1)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 以杂乱荒废的感觉。 4)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二、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三、景观规划说明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园林小品 ●园路铺装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 中密植葱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获得经济、景观与生态的多重效益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大,建筑 容积率不高,因而应该有效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 的有效补充。生态校园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校。园”的理想追求。1997年,清 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所谓绿色大学,“就是用可 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 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未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想是集自然、空 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大学校园生态性主要表现为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等方面。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 大学校园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大学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 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 景观生态学的启示 1.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阃结构与形态特征对 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是构成景观空间格局 的一个基本模式。校园景观中的任何要素都可以归属于这一模式中。校园中的 绿地、建筑、铺地、水面等属于斑块的范畴;水系、植被、道路等属于廊道的 范畴;绿地、建筑等属于基质的范畴。由于校园建筑、场地的建设,基本上改 变了校园基地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所以,校园绿地和建筑既成为校园 景观设计中的基质,又与斑块融为一体。 2、斑块。景观生态涉及的主要要素分为气候、水、植被等。校园绿色生态空间要通过系统规划,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绿地斑块 的数量应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分布要均匀,大、小斑块结合,并注意尽可能 增加绿量。校园景观各要素的结构、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最小 距离、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影响着校园景观格局。在新校区规划中应重视预留地块、保护开敞空间,加强公共绿地建设,提高校园生态功能;保护湿地、水体,维持校园景观特色的亲和性,建立各式“园林”,合理规划学习、生活、锻炼 与休息景观,使校园景观生态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从景观生态学的最优景观 格局出发,理想的校园中心区应当是大型校园生态公园等大型自然斑块,通过 绿色廊道连接周边各小斑块。这样就会给校园的整体景观设计布局带来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景观设计几个基本元素(一)

景观设计几个基本元素(一) 简介:景观设计几个基本元素:园林围墙、园亭、园路、园林水体。 关键字:景观设计基本元素围墙园亭园路水体 一、园林围墙 园林围墙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 1、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5、竹木围墙: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墙垣了。 6、砖墙:墙柱间距3-4米,中开各式漏花窗,是节约又易施工、管养的办法。缺点是较为闭塞。 7、混凝土围墙:一是以预制花格砖砌墙,花型富有变化但易爬越;二是混凝土预制成片状,可透绿也易管、养。混凝土墙的优点是一劳永逸,缺点是不够通透。 8、金属围墙: 1)以型钢为材,断面有几种,表面光洁,性韧易弯不易折断,缺点是每2-3年要油漆一次。2)以铸铁为材,可做各种花型,优点是不易锈蚀又价不高,缺点是性脆又光滑度不够。订货要注意所含成分不同。 3)锻铁、铸铝材料。质优而价高,局部花饰中或室内使用。 4)各种金属网材,如镀锌、镀塑铅丝网、铝板网、不锈钢网等。现在往往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混凝土往往用作墙柱、勒脚墙。取型钢为透空部分框架,用铸铁为花饰构件。局部、细微处用锻铁、铸铝。围墙是长型构造物。长度方向要按要求设置伸缩缝,按转折和门位布置柱位,调整因地面标高变化的立面;横向则关及围墙的强度,影响用料的大小。利用砖、混凝土围墙的平面凹凸、金属围墙构件的前后交错位置,实际上等于加大围墙横向断面的尺寸,可以免去墙柱,使围墙更自然通透。 二、园亭 这里的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明《园冶》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 园亭的位置选择 建亭地位,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园亭要建在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 摘要:园林是现代化城市中绿化规划的主要手法之一,目前我国园林的设计理论大都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不同风格的园林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山水结合,融山予水是布置园林的主要内容。园林的的美是通过各种要素的组合,协调来表现的。 关键词:园林、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 一座园林,可以多些山水成分,或者侧重于植物造景,或者建筑密度较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结合。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边便相应地成为了造园的四大要素。 一、园林的地形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园林地形是人为风景的艺术概括。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有了良好的地形,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因而地形成为园林的造景基础。地形地貌主要有一下功能: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 园林中各种活动内容很多,景色也要求丰富多彩。地形应满足各种要求。如有人集中地地方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要平坦;登高远眺要有山岗高地;划船、游泳、养鱼、栽藕需要河湖。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 利用地形起伏,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 3、解决排水问题 可利用地形排除雨水和各种人为的污水、淤积水等。利用地面排水节约地下排水设施。地面排水坡度大小,应根据地表情况及不同土壤结构性能来决定。 4、分隔空间 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 5、控制视线 地形能在景观中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 6、美学功能 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 依托。凸、凹地形的坡面可作为景物的背景, 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与地形之间具体良好 的构图关系。山石和假山作为园林要素中的主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97075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案总占地面积约10.15公顷。该区东侧、西侧、北侧均为居住用地,东侧沿柳州路即将建设江北轻轨,南侧约60米处为京沪铁路。 二、立地条件分析 1.基地位交通便利,周边为已经开发或者即将开发建设的居民住宅,无工业污染。 2.自身地形条件优越,地势平坦。 3. 西侧的轻轨和南侧的京沪铁路有噪声污染,因此基地外围现有10到15米的防护绿带,对噪声起到一定的弱化作用。 4.东侧是双垄河,河的对岸约有30米的绿化带,通过富有韵律的植物种植,体现浓郁的生态氛围,既是学校的借景同时还能为16.17区的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三、设计理念: 本案以学校人群的活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创造最适合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一) 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的原则 1、遵循先期的整体规划。 2、强调内部景观的有机统一。 3、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过渡与衔接。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本主义”,本案中应一切遵循小学和中学生的行为与心理需求,突出景观的三大功能。 1、生态功能:强调景观的生态效应,突出植物造景,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利用建筑和运动场地的金边银角,增加有效绿地面积,让学生在空气新鲜、环境整洁及季相变化中体验植物景观带来的美好境界。 2、活动功能: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为不同休息时间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同时也为需要安静休息、思考、交流的同学提供户外休憩场地,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多元空间。 3、观赏功能:突出景观的视觉效果,从空间、界面、标志、节点等多个角度进行景观视觉效果的营造与设计,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与精神享受。 (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原则。 1.遵从“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在设计中强调易于施工、方便管理的原则。 2.本案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现状有利的平缓地形,适地适树,就地取材,维护方便,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五、总体构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