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十 国共两党关系史

专题十 国共两党关系史

专题十国共两党关系史

教学目标:

1.掌握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从更深层面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

2.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对抗和决战的国际背景,台湾与大陆分裂的国际背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家六乃至政治交流加强的国际背景;

3.理解国共两党的建立极其性质、影响;

4.掌握国共两党第一、二次合作的酝酿及主要经历、形成标志、取得的成果、重大事件、破裂原因极其启示;

5.了解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交流加强的原因和表现。

学法指导:

1.掌握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从更深层面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艰巨性;

2.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对抗和决战的国际背景,台湾与大陆分裂的国际背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家六乃至政治交流加强的国际背景;

3.重点理解“一国两制”等基本概念;

4.将历史上的台湾问题及港澳问题的由来与当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高考预测:

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原因、政策调整、重大事件和成果;

2.“一国两制”的酝酿和正式提出及对港澳问题成功运用的作用;

3.与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与逝世80周年、一二·九运动70周年相关的时事热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西安事变70周年相关的国共关系的曲折演变及对和平解决两岸问题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4.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演变及国际势力对台湾地位的态度;

5.第二次国共和作与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系。

考题回放:

(2005年北京文综卷·15-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回答1-2题。

1.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C

2.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迄今已经实现的主张①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海峡两岸实现“三通”③开放海峡两岸探亲旅游④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 B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知识整合:

一、国共两党关系史

1、发展历程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A 、1924-1927年:合作

①原因:

a 、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 、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国民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d 、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

②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B 、1927-1937年:十年对峙

原因: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代表—国民党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中共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国共两党十年对峙。

C 、1937-1946年:再合作

原因:

a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变“反将抗日”的政策为“拥蒋抗日”的政策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

全面抗

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D、1946-1949年:再对抗

原因: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发生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2、演变的特点

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缓和”的曲折发展历程。

3、制约国共关系的因素

1、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

1、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①1949年10月到1978年底,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解放台湾”;

②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提出过程略)

2、海峡两岸的对峙与交流

①1949年10月到1978年底,海峡两岸处于长期隔绝、对峙状态;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过,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③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连宋登陆”彻底结束了两岸关系因内战造成的人民之间的意识形态隔阂,重新衔接台湾与中国大陆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中国大陆和平发展增加了政治领域包容和解的社会氛围,以及增强了两岸民意遏制岛内“台独”活动的意志和力量。

升华认识

一、20世纪30年代,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在处理相互关系的政策上各自都做出了一些调整。

请回答:

⑴结合史实具体说明国共双方各作了哪些调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