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河南对口高考语文英语试题卷

2015河南对口高考语文英语试题卷

2015河南对口高考语文英语试题卷
2015河南对口高考语文英语试题卷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1 页(共 10 页)

河南省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语文、英语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语文 110;

英语:词汇判断 1120;

选择填空 2130;

补充对话 3140;

阅读理解 4150;

完型填空5160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

在答题卡上)

语文 110(

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忖度.( duó)濒.临(pín)迁谪.( zhé)

B.踽踽.( jǔ)殽.函(xiáo)够呛.( qiànɡ)

C.沙砾.( lì)娇嗔.( zhēn)凝噎.( yē)

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

事件的发生。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上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爱生如子、恪尽职守

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重建校园,使校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话剧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B.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C.这类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D.你对我态度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

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

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洛阳桥经历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2 页(共 10 页)

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雨巷》 B.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C.鲁迅——《祝福》 D.汪曾祺——《离太阳最近的树》

6.下列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低眉信手徐徐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寻根文学”作家,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红高粱》、长篇小说《蛙》等。

B.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诗集《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C.在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窦娥冤》中,负屈衔冤的弱女子窦娥在押赴刑场时,发下了“血溅白连”、“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

D.战国末期的荀子在《劝学》中,劝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并提出了“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中心论点。

8.下列各句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往返于幸福和快乐之间,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反问)

B.指导员讲课真来劲儿,张嘎子竖起耳朵听。(夸张)

C.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代)

D.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比喻)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B.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D.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舍瑟而作.(站起来) B.吾与.点也(赞同)

C.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D.今之众.人.(许多人)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3 页(共 10 页)

词汇判断 1120(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跟随;跟得上

A.follow B.fall C.fell D.following

12.喜爱;欣赏;享受…的乐趣

A.enjoy B.love C.like D.favorite

13.网,网络

A.meet B.met C.net D.nest

14.分享,均分,共有

A.show B.share C.sharp D.shape

15.收集,搜集

A.collect B.select C.college D.correct

A.connect B.consider C.confirm D.control

17.欢呼

A.cheer B._______check C.chat D.chair

18.普通的,常见的

A.custom B.family C.come D.common

19.时尚

A.fake B.feat C.fashion D.field

20.现代的

A.mood B.module C.modern D.moment

选择填空 2130(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21.____ the classroom is!

A.How large B.What a large

C.What large D.How a large

22.Our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earth ____ around the sun.

A.moved B.is moving C.moves D.moving

23.Don’t worry. There is ____ wrong with you.

A.something B.anything C.none D.nothing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4 页(共 10 页)

24.Our teacher ____ us because none of us had finished the assignment. A.got angry with B.get angry with

C.got angry for D.got angry in

25.Can you tell me ____ she is waiting for?

A.which B.whose C.whom D.that

26.We have worked all day long. Do you mind us ____?

A.stopping to have a break B.stop having a break

C.to stop have a break D.to stop having a break

27.The house, ____ I bought last year, has a lovely garden.

A.that B.which C.where D.in which

28.____ from the hill, the city is beautiful.

A.See B.Seeing C.Saw D.Seen

29.Canada is ____ country by total area in the world.

A.the two largest B.the second largest

C.the two larger D.the second larger

30.Only in this way ____ improve our English.

A.can we B.we can C.do we D.we will

补充对话 3140(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31.How

is the young man?

____.

A.He is much better B.He is twenty

C.He is a doctor D.He is David

the English test difficult?

____.

In fact, we found it very easy to do.

A.Yes, it was B.Very hard

C.Nothing D.Not at all

33.____

Yes,

but a bit cold.

A.Hot weather, isn’t it? B.Cold weather, isn’t it? C.Nice day, isn’t it? D.Bad weather, don’t you think?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5 页(共 10 页)

34.Well

done!

____.

A.Great B.Good idea C.Thanks D.I don’t care 35.What’s

wrong with you?

____.

A.Much better B.I’ll take some medicine

C.I’ve got a new watch D.I’ve got flu

36.Can

I look at the menu for a few minutes before I decide?

____,

sir.

A.Make yourself at home B.Enjoy yourself

C.Of course D.It doesn’t matter

37.Can

you show me Mr. Gaffer’s office, please?

____.

But I don’t know if he is in at the moment.

A.Thanks B.Sure

C.Go on D.You are welcome

38.Thank

you for joining in our conversation tonight.

____.

A.It’s my duty B.It’s all right

C.It’s my pleasure D.It’s nice to say so

39.A

table for three, please.

OK.

____. Here is your table. Please take seats.

A.This way, please B.Come on

C. It’s over there D.Come here

are you doing now?

We

are leaving for a dinner party.

____.

A.Quickly B.Where

C.Who invited you D.Have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阅读理解 4150(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Passage 1

In England,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the weather because they can experience four seasons in one day. In the morning, the weather is warm just like in spring. An hour later,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6 页(共 10 页)

black clouds come and then it rains hard. The weather gets a little cold. In the late afternoon,

the sky will be sunny, the sun will begin to shine, and it will be summer at this time of a day.

In England, people can also have summer in winter, or have winter in summer. So in winter, they can swim sometimes, and in summer, sometimes they should take warm clothes.

When you go to England, you will see that some English people usually take an umbrella or a raincoat with them in the sunny morning, but you should not laugh at them.

If you don’t take an umbrella or a raincoat, you will regret(后悔) later in the day.

41.Why do people in England often talk about the weather?

A.Because they may have four seasons in one day.

B.Because they often have very good weather.

C.Because the weather is warm just like in spring.

D.Because the sky is sunny all day.

42.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when ____ come, there is a heavy rain. A.sunshine and snow B.black clouds

C.summer and winter D.spring and autumn

43.“People can also have summer in winter.” means “it is sometimes too ____ in winter.”

A.warm B.cool C.cold D.rainy

44.In the sunny morning, some English people usually take a raincoat or an umbrella with them because ____.

A.their friends ask them to do so

B.it often rains in England

C.they are going to sell them

D.they are their favorite things

45.The best title(标题)for this passage is ____.

A.Bad Seasons B.Summer or Winter

C.The Weather in England D.Strange English People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7 页(共 10 页)

Passage 2

How do I like to travel?

Many people like to travel by plane, but I don’t like it because an airport is usually far

from the city. You have to get there early and wait for hours for the plane to take off and it is

often late. You can’t open the window. You can’t choose the food. Planes are fast, but they

still take hours to get out of the airport and into the city.

I like traveling by train. I think trains are safe. Railway stations are usually in cities.

When you are late for a train, you can catch another one. You can walk around in the train

and open the windows. You can see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on your way. I know it takes a

little more time.

I also like cars. You can start your journey when you want to, and you don’t need to get

to a railway station or a bus stop. Also you can carry many things with you in a car. But

sometimes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on the road.

46.Why do many people like to travel by plane?

A.Because it is fast.

B.Because it is safe.

C.Because you can walk around in the plane.

D.Because you can choose many kinds of food in the plane.

47.Which is not the good thing about the train?

A.It is safe. B.It takes a little more time.

C.You can open the windows. D.You can walk around in the train.

48.If you want to take a lot of things with you, what do you take to go out? A.A bus B.A car C.A train D.A taxi

49.What is the bad thing about the car?

A.You needn’t go to a station.

B.You can start your journey when you want to.

C.There are too many cars on the road.

D.You can carry many things.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8 页(共 10 页)

50.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He thinks it takes a lot of time to go to and get out of the airport.

B.He likes to take a train because it takes a little more time.

C.He likes to take a car because he has a car.

D.He likes to take a plane because it is safe.

完型填空 5160(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Happiness is for everyone. You don’t need to care about those who are very 51 . Why? Because those who have big houses may often feel 52 and those who have cars want to 53 on country roads in their free time.

In fact, happiness is always 54 you. When you are 55 , your friends will help you? when you study hard at your lessons, your 56 are always taking good care of your

life and your 57 . All these are your happiness.

When you are 58 , you can also say you are very happy, because you have something else that 59 can’t buy. When you meet with 60 , say loudly that you are happy, because you have more chances to challenge yourself.

Take every chance you get, and you can be a happy and lucky person. 51.A.poor B.rich C.nice D.bad

52.A.serious B.unknown C.strange D.lonely

53.A.walk B.work C.knock D.talk

54.A.for B.to C.around D.about

55.A.in public B.in trouble C.at home D.at break

56.A.experts B.journalists C.parents D.inspectors

57.A.healthy B.health C.beauty D.beautiful

58.A.poor B.tall C.short D.angry

59.A.performance B.confidence C.word D.money

60.A.thieves B.animals C.problems D.signs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9 页(共 10 页)

语文(80 分)

二、文言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63 题。

于是张良至军中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

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

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

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

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6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每空 1 分,共 3 分)

哙()乘()卮()

6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 3 分,共 9 分)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63.以上文段中流传至今的一个八字成语是:,它的引申

义是。(每空2 分,共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4~69 题。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

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

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

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

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

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

户上的树影儿。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10 页(共 10 页)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

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

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

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

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

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

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64.以上文段节选自《》一文,作者是。按结构方式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每空 1 分,共 3 分)

65.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终于”、“还是”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 分)66.从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信息?(4 分)

67.第二段提到“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呢?(3 分)

68.第二段中加点字“竟”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 分)

69.第二段中“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4 分)

四、作文(40 分)

7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戈壁滩上有两粒种子。“天啊!”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最后它在抱怨中死了。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汲取着每一点水分,它自言自语:“我应该是一棵树,我的责任就是为大地添一份绿色。”最后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几百年后,这里出现了一片胡杨林。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

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

英语(20 分)

五、汉译英(每个句子 4 分,共 20 分)71.她既会唱歌,也会跳舞。

7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3.这不是我的书,是她的。

74.这是我们上周住过的宾馆。

75.我不会参加那个宴会,除非我被邀请。__

201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 脱这种困境 ..?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的状况。(2分) 【答案】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2014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考点。此类题目出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方学科网法是,首先联系词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及详解-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 ....,,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 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 ....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 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2016年全国3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2015年河南中考英语试卷(试卷答案及解析)

英语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听力理解(略) 二、单项选择(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21.Mr Smith is old man and he usually walks his dog after supper. A.a;the B.an;a C.an;不填 D.the;不填 22.—Is this photo taken in Tibet? —Yes.You can see beautiful snow mountains in the of the photo. A.form B.background C.shape D.introduction 23.Whenever Mary reads an interesting story,she can t keep it to and wants to share it with her friends. A.she B.her C.hers D.herself 24.I heard a new song on the radio.I high and low in the music store,but I can t find the song. A.search B.have searched C.am searching D.will search 25.—What a clear blue sky it is! —Yes.I have never seen sky. A.a more beautiful B.a most beautiful C.the more beautiful D.the most beautiful 26.—What s the matter with Tom?He has been absent for two days. —Oh!He be ill.Let s go and ask Ms Brown. A.can B.need C.may D.would 27.Soccer is a wonderful game for children.It great exercise,such as running and kicking. A.provides B.remains C.practises D.receives 28.Wild animals are our friends.We shouldn t kill them food or clothing. A.in B.with C.about D.for 29.Jane is very busy these days,for she has a lot of problems to. A.deal with B.keep up with C.agree wit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8755325.html,e up with 30.we keep our hearts open,we can experience the happiness friendship brings us. A.Since B.If C.Unless D.Though 31.—Did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on TV last night? —I wanted to,but my mother her favourite TV programme. A.watches B.watched C.was watching D.had watched 32.Now it s much easier to shop online.When your order is ready,the things you want to buy to you soon. A.send B.were sent C.are sending D.will be sent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及答案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学科网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

2018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英语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七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 出最佳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Waiter and customer. 2. What may the weather be like this weekend? A. Hot B. Warm C. Wet 3. 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go to work? A. By bus B. By car C. On foot. 4. When does the next train to London leave? A.At16:00: B:At 16:15 C. At16:35 5.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A weekend plan. A class celebration. A personal hobby.

第二节 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7两个小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 Socks B. Gloves. C. Scarves 7.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need to pay A. 55 dollars B. 100 dollars C. 110 dollar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9两个小题。 8.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a hotel B. In a shop C. In a restaurant. 9. How many people will stay? A.Two. B. Three. C. Four.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0至第12三个小题。 10. What is Trevor? A. A guide. B. A doctor C. A pilot.

2016年高考数学理(全国卷1)试题及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2 {|430} A x x x =-+<,{|230} B x x =->,则A B = (A) 3 (3,) 2 -- (B) 3 (3,) 2 - (C) 3 (1,) 2(D) 3 (,3) 2 (2)设(1i)1i x y +=+,其中x,y是实数,则i= x y + (A)1(B )2(C )3(D)2 (3)已知等差数列{} n a 前9项的和为27,10 =8 a ,则100 = a (A)100(B)99(C)98(D)97 (4)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B)(C)(D) (5)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 (A)(–1,3) (B)(–1,3) (C)(0,3) (D)(0,3) (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 (A)17π(B)18π(C)20π(D)28π (7)函数y=2x2–e|x|在[–2,2]的图像大致为 (A )(B )

2014-2019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汇编

2018-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答案 1.[2018年·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2019年·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1.[2018年·全国卷Ⅲ]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019年·全国卷Ⅲ]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014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2015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3.[2016年·全国Ⅱ卷]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4.[2017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5.[2018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6.[2019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6年全国卷作文是一幅漫画作文,整个画面由2组图面组成,构图和内容是:第一组两幅图是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家长给了一个吻,一个孩子考了59分,(家长给了一巴掌;第二组两幅图是同样这两个孩子,之前考了100分的孩子考了98分,(家长给了一巴掌,而考了59分的孩子升到61分,(家长给了一个吻。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一篇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漫画作文试题,漫画作文多年未考,全国卷还是是2007年考过《摔了一跤》漫画作文,围绕“如何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反映的是孩子“成长”中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问题。而今年的这幅漫画作文与2007年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也是反映了当下社会、学校、家庭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和成功等问题。当然,如果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可以突破教育这个范围,从当下社会国人对待各项工作事业、思想观念态度中去深入挖掘我们的评价及标准。 从构图和画面看,图中的两个人物(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但所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形象特征,联系社会现实,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从审题的角度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是唯分数论的教育是错误的;二是分数的进退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第三如何看待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第四即要鼓励进步,更要包容不足;第五社会要允许失败,创新才有可能;第六要树立正确的成功与失败的观念等以及围绕这些立意谈应该怎么样去做。 从写作上看,议论文构思可以可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展开论述,先要简单概述漫画画面(结合材料,再明确主旨,揭示寓意(所论述的中心后展开论述。注意论据的丰富性,论证的层次和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围绕漫画的主旨,确立线索和人物故事,注重描写,叙议结合。 由于漫画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所以较文字做材料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自由度。比起今年重点训练的“任务驱动作文”来看,多了形象性,使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2014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word版 听力试题略 二、单项选择 ( 21.—What _____ heavy rain it was! —Yes, but I love ___ air after it rains. It smells so fresh. A. the; a B. a; the C. the; the D. a; a ( 22. —You may go to Milan for a free trip. —It’s a very kind _____, but I really can’t accept it. A. excuse B. offer C. promise D. decision ( 23. A conversation _____ a wise person is worth ten year’s study of books. A. for B. like C. with D. to ( 24. —Are you going anywhere? —I ______ about visiting my sister, but I have changed my mind. A.think B. have thought C. will think D. thought ( 25. At present, children mean____ to most parents in China. A. everything B. nothing C. anything D. something ( 26. It’s possible t o get $100 a day in this company, and some days you can get ______ . A. much B. more C. little D. fewer ( 27. Choosing the right circle of the friends will ____ us a lot of troubles, heartaches and possibly a life of deep regret. A. save B. share C. keep D. bring ( 28. —Where shall we eat tonight? —Let’s call Harry. He ____ knows the best places to go. A. only B. nearly C. seldom D. always ( 29. This bus doesn’t go to the rain station. I’m afraid you’ll have to ____ at the library and take the A52. A. take off B. put off C. get off D. turn off ( 30. “Underground” is the only wor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_____ begins and ends with the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 语文 适用于:重庆陕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辽宁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

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