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哲学历史 (68)

哲学历史 (68)


佛教哲学教程(一)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根旺编著



绪论 哲学是什么?
? 非具体科学:具体事物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
? 数学, 物理学........
? 哲学一词,源于英文"Philosophy",其词根又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原意为爱智,或智慧之学。因此可以说哲学是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为研究对象。
? 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或普遍的发展规律的学问。
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
? 1.科学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产物,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的对象通常是具体的,有限的和现实的,并且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的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 2.宗教所依靠的不是理性而是信仰,它产生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亦即对宇宙的真实存在和终极奥秘以及包括人自己再内的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归宿的关怀,因此宗教的对象是具有永恒无限之特征的超验的和理想性的存在.
? 3.哲学:某种意义上说,界于科学与宗教之间,一方面它像科学一样属于理论思维,因此从根本上说总是诉诸理性;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样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永恒无限的智慧境界.
?
? 第一章. 印度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印度的自然和人文

? ㈠印度的自然特征:
㈡.早期文明:

?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1700年著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巴文化"。

1."哈拉巴文化"的主人 一般特征 城市文明

2.雅利安文化:
?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
? 文化特征 核心内容 社会分层(四个等级)

3.十六国--列国时代 君主国 共和国 列国战争 摩揭陀国的霸业

第二节 婆罗门教及婆罗门文化

? ㈠ 婆罗门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原始宗教的影响
? 婆罗门教三大纲领:
? 1。吠陀天启 ,鼓吹吠陀乃神圣之天启,是神 灵通过祭司之口宣示于众。
? 2。祭祀万能,无限夸大祭祀的作用,人活着 靠天,神活着靠祭祀。
? 3.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即祭司万能。
? ㈡ .吠陀:Veda 梵文意为知识,印度最早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
? ㈢.  四种性:
? A. 婆罗门。
? B. 刹帝利。
? C. 吠舍。
? D. 首陀罗。
 

第三节 沙门思潮与六师外道

? 公元前6世纪之前,印度思想界居统

治地位的是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恒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刹帝利种姓和吠舍上层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婆罗门种姓至上的传统观念和制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婆罗门教由于自身的缺陷,已日益衰败,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㈠.婆罗门教不适应的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
? 1. 理论上,其神学理论既不完整,又不系统,在宇宙形成和人的产生问题上,在业报轮回问题上都没有作出自圆其说的解释。
? 2. 组织上,没有统一的组织系统,也缺乏严格的戒律,他们依靠特权贪婪掠夺财富,日益脱离群众。
? 3. 宗教实践上,婆罗门教主张"祭祀万能",杀牲献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㈡.沙门思潮:
沙门:(sramana)
? 本意为婆罗门教以外的努力修行者,反映刹帝利种姓和吠舍利益与婆罗门教相抗衡的思潮,早在佛教创立之前,已出现了许多沙门学派。他们围绕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以及关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精神解脱等宗教问题进行思考.辩论,并通过各种方式批驳传统的婆罗门教思想。沙门思潮的各种新的思想学说尽管各不相同,但在反对婆罗门教思想和统治方面是一致的。
? 沙门思潮中较有影响的即所谓"六师外道"。

㈢.六师外道:
外道,外教徒。
佛教自称内道,
称其他教派为外道。
1。邪命外道。
2。顺世论。
3。积集论。
4。不可知论。
5。耆那教。
总结:
? 在佛教产生前后,印度思想界极其活跃,"六师外道"学说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可见当时对宗教哲学问题的探索是多么激烈,这些学说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冲击了旧的传统观念,解除了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
本章思考题:
? ⒈为什么说哲学是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 ⒉佛教的产生与印度古代文明有何关系?
? ⒊沙门思潮中较有影响的流派有那些?

第二章.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第二节 释迦牟尼出家修道
第三节 初转法轮
.鹿野苑讲经:

第四节 佛教僧团的形成和发展

㈠. 广收弟子:三个月达到56人。前往摩揭陀国的王舍城--相关佛经故事。
? 王舍城:
? ㈡.竹园精舍:频吡婆罗国王放弃了传统的婆罗门信仰,成为国王中第一个归依佛教的人,他还在郊外的一处竹园上花巨资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精舍,供佛陀和弟子们居住,这就是著名的竹园精舍,这就是佛教弘传的第一个大本营,也是佛陀和弟子们夏

安居的理想场所.僧徒人数很快达到1200人。
㈣.僧团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第五节 释迦牟尼理想中的僧侣生活

㈠. 僧团的经济生活- 基本精神:不自扰,不扰人。
? 佛教常说:"四缘具足,安心得道",四缘既是指衣、食、住、药。释迦牟尼理想的僧侣生活四个方面的依靠。
⑴乞食:比丘每日于午前乞食一次以充饥。比丘原意即为乞士。
⑵着百衲衣:
⑶依树下住:
⑷依靠弃药:
佛陀认为还有八种事对僧人来说是不清净的--八不清净。
初转法轮以来既是按上述理念来要求僧团的。如佛经所说:最初
6人僧团时,"世尊与三人说法,二人乞食,六人同食,与二人说
法,三人乞食,六人同食。"显然这种不自扰,不扰人,平等互利的生活,只适合人数较少的僧团。
第六节 释迦牟尼的十大声闻弟子
第七节 释迦牟尼的宗教态度和教化故事

㈠释迦牟尼的宗教态度:
从不以神人自居,强调自己是人类的一员,只有人才能成佛,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而不是顺从神的旨意,因此释迦牟尼着重于人生解脱,凡与此无关的问题,都不感兴趣。
当时印度哲学宗教界争论最多的四类十六个问题:
1。这世界:是否永恒?
2。这世界:是否有限?
3。证得大觉的圣者死后:是否存在?
4。心灵与肉体:是一是异?

 从早期佛经看,佛陀一概拒绝回答这些问题。认为人生短暂,这些问题无助于消灭烦恼和痛苦。
例:佛陀与曼童子的对话:

㈡六个典型教化故事列举:


? 释迦牟尼45年弘法生涯,教导了无数众生,例举六个个人施教故事,以了解早期佛教的精神实质和佛教的慈悲之心,以及佛教的方便之法。

? ⑴摩登迦女和阿难的故事:
? ⑵扫地拂尘得开悟的周利盘陀伽:
? ⑶训马师的故事:
? ⑷音乐家二十亿耳的故事:
? ⑸担粪的尼提出家的故事:
? ⑹鬼子母的故事:

第八节 原始佛教遭遇困难

1。 原始佛教受到的攻击和阻力:
早期佛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教团势力的扩大,内外矛盾日益尖锐,佛教主张四姓平等,引起舍卫城的婆罗门的强烈不满。
A。婆罗门计划伤害释迦牟尼;三次行动。
B。遭到一些国家君王的反对。拘利国善觉王(释尊岳父)。
C。佛陀受病痛折磨。
2 。僧团内讧:
? 提婆达多另立僧团事件,佛陀72岁那年发生。
? 提婆达多其人简介:慢心很重。 
? 原因分析:
? 阿阇世王软禁其父频吡婆罗国王,自立为王。
? "新佛新王"

第九节 释迦牟尼涅盘

? 释迦牟尼的遗言:
⑴僧团要依戒为师,但细微法

(戒)可舍弃。
⑵依四念处安住:身,受,心,法。
⑶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彼当羞愧而自改悔。
⑷结集言教,在一切经之首安置"如是我闻"之句。

? 释迦牟尼涅盘示寂:
舍利八分赠与于佛教有关的八国国王:分别在国内建庄严舍利塔,这是对佛塔和舍利崇拜的开始。

第三章 佛教经典的结集

第一节 原始佛教的第一次结集
(王舍城结集)

一。 第一次结集:
佛涅盘后众弟子将其言论教义诵述总集而成经典。
二 阿含经的价值:

1. 阿含经内容的渊源,可以肯定来自第一次结集诵出的三藏,但其形成文字是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
2. 阿含经的意义:是原始佛教独一无二的宝典,是一切大,小乘佛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
3. 阿含经中包含了大量涉及当时印度社会文化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4. 然而诸多大乘佛教派别视< 阿含经>为小乘经典,认为是最下乘的圣典,是释迦牟尼在鹿野苑为教化钝根之人所讲述的较浅显的教义,这是偏见。

三 结集的结果:
第二节 第二次结集


一 第二次结集:
由于第一次结集中律制的争议没有根本解决,众比丘再起争端,于是出现了第二次结集,时间是佛灭后110年,最终导致了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
? 上座部:  即座次靠前的长老。
? 大众部: 意为大多数僧众。
?
? 十事非法 

二 第二次结集的缘由:
第三节 阿育王与佛教
阿育王:(AD274--AD232)

又名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代王。

㈠. 阿育王宏法措施分析:
? 1. 亲自巡视印度各地,瞻仰胜迹,修寺建塔,树立宏法石碑,颁刻昭令,宣称征服不应假手于战争。
? 2. 派遣传教士到邻近各国,甚至远道亚洲,北非,东欧等地。其王子与公主作为使臣被派往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传教,由于阿育王的努力和孔雀王朝的国威,佛教不仅成为国教,而且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3. 阿育王力图使官吏转变成为宗教导师,使各地寺院成为负责地区教育和社会文化事业的中心,把对佛教的忠实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这就使得佛教具有了某种新的风格,不仅仅是个人解脱的方法,而且具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内涵。
? 4. 为结束部派佛教的纷争,在华氏城召集了一千名比丘,编辑三藏经典,史称"第三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的

内容:
1.结集的目的在于结束部派的分歧。
2.针对当时所传三藏经典的文字和语言繁杂的情况,统一文字。
3.更加有利的支持佛教。
4.对当时的两派不偏不倚。
- ㈡. 阿育王推崇佛教的结局:
- . 优待佛教政策吸引了大批外道加入,使得僧侣成分复杂,这些外道破坏戒律,影响极坏。
- 2. 优待佛教政策使得国库空虚。
- 3. 外道更加仇恨佛教。
- 最后孔雀王朝历经六王,137年灭亡。
课堂讨论
第四节 部派佛教分裂

在根本二部分裂之后,从二部内部继续分裂,我们称之为:"枝末分裂",先分为四个根本部,即上座,大众,说一切有部,正量部,又从中再分出14部,共18部。
小乘四个根本部:

上座部:  
大众部:  
说一切有部: 
正量部: 


第五节 贵霜王朝与佛教

第六节 云南上座部佛教简介
第一.二.三章参考文献
1 《佛教哲学》 方立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印度哲学与佛学》 高杨等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1版
3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吕澄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 《印度哲学史》 黄心川著
商务印书馆 1989年
? 《佛学概论》 姚卫群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年

本章思考题:

? ⒈阿含经的学术价值在哪里?
? ⒉部派佛教分裂的原因与意义
? ⒊说一切有部对待精神和物质的存在, "无常", "空"的观念是怎样的?,为何说是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
? ⒋分析第四次结集与说一切有部的关系


第四章 大乘佛教史略

贵霜王朝时期建立起的庞大帝国,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各民族交往频乃,帝国统治地区内部包括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宗教文化,贵霜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对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政策,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教,波斯的拜火教,希腊的宗教都得到发展。当时在南印度有安达罗王朝与之对立,形成印度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众部佛教和上座部佛教进一步分化,同时大乘佛教运动逐渐兴起,与部派佛教分道扬镳。
大乘佛教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的第二次大分化,也是对部派佛教的最大打击,是印度佛教史上的最大一次分裂。

第一节

大小乘佛教的比较研究
有学者认为:部派佛教(小乘)尤其是有部,用过于严密的理论,分析和固定佛教,筑成了一道阻止佛教发展的围墙。

保守的,分析学问的佛教。

大乘, 上乘。广大乘。即大乘佛教。是公元一世纪时,由部派佛教的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变而成的。大乘佛教除主张"自我解脱"外,还宣扬"救度一切众生"。这种教义能运载更多的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涅盘境界的彼岸,故称大乘。
大乘之宗旨是追求佛祖的本意,放弃对枝末问题的诠释分析,使佛教理论成为一种具有人间的,实用的,生活的特点的宗教理论。
大乘人: 
以利他为己任者.
开放的,原则的生活佛教。
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发展,演变,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尤其是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发展,演变,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佛教亦复如此,部派佛教是对原始佛教的完善和补充,大乘继承和发扬了部派的佛教学说,并有所发展,在理论上愈加完善。因此,大小乘在精神和实质上确有诸多区别。


一. 大小乘佛教的区别:

⑴.对待佛祖的看法上:(佛陀观)

小乘:任保持原始佛教的特点,视其为历史人物,是人间的觉者,佛教的教主和传教师。只有一尊佛加以供奉。

大乘:接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把佛,菩萨神格化,偶像化,认为只有依靠佛的智慧和功德才能救度众生,视其为超人的存在。认为有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如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进一步认为诸佛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

⑵.修行目标上:(追求理想上)

⑶.修行方法上:

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即由种种
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的苦果,因此应
当重闻尊教,追求断业灭惑,所以主张个人远离
社会,隐遁禁欲。

大乘:则认为人生问题不应该孤立地解决,应当全面解
决,不但要自己解脱,也要他人解脱,也就是强
调众生的"共业"共同转化,因此大乘强调不应回
避现实,面对现实,修菩萨之行,在现实中解脱。

⑷.理论上:
小乘:人无我:
大乘:一切法空:
⑸.教化对象上:

小乘:孔雀王朝时期,佛教主要在统治阶级
上层得到支持和发展。
大乘:贵霜王朝时期,由于大乘的出现和发
展,佛教从上层阶级更多的向庶民阶
级渗透, 这一时期舍利崇拜,佛像崇
拜愈益普遍,各地建造了大量的佛
塔,雕凿石窟佛像,同时佛教的教育
系统也大为发展,规模宏大的寺院纷

涌现,如那烂陀寺,超岩寺等。

那烂陀寺:
摩揭陀国王舍城,为印度大乘佛教最高学府。建于5---6世纪,此时为大乘极盛之时,有八大寺院,僧徒,学者及过客常达万人以上,在此学习大乘经典,大小五明等知识。唐玄奘在此留学多年,12世纪末被穆斯林教徒所毁,19世纪遗址部分出土。

超岩寺:
阿底峡大师等许多大师曾居于此。
二. 大小乘之间的关系:
大小乘在历史上曾相互攻击,大乘视小乘为只求个人解脱,过于自利,小乘将大乘视为杜撰的,非正统。双方甚至达到不共饮一江水的矛盾程度。
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际关系和交流的发展,大小乘佛教间出现了相互学习,汇归一体的趋势,令人心慰。一向偏于保守的南传上座系高僧大德和广大信众已意识到了解大乘的重要性。有两位斯里兰卡大师合著一部《大乘佛教》,书中说:"大乘经典比小乘巴利文三藏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大乘补充了小乘的不足,使佛教臻于完备,那些大乘论师以他们崭新的哲学丰富了人类思想。"
而大乘佛学界也开始承认小乘的价值,认为其更接近原始佛教的学说,是佛教思想的本源,所以开展了对巴利文佛经的研究。《大吡婆莎论》的翻译既是一列。
三. 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
①.《大般若经》:
又称《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或《空经》,
公元初。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共600卷,认
为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
合,假而不实(空),惟有通过般若智慧对世
俗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的真谛,达到觉悟解
脱。

波罗密多:{?}
→
 ,
到彼岸,度。
般若:{?}  ,智慧。
般若波罗密多:
 ,
智度,以智慧度到彼岸。
②.〈华严经〉:
又称〈大方广经〉,论述世界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吐蕃时译成藏文
第二节 大乘中观派

大乘佛教又分为中观和唯识两大派别。

㈠.中观派:
又称中观宗,或"空宗"。是在公元2----3世纪由佛学大师龙树[ ]创立,并又弟子提婆[ ]继承和发展的大乘佛教派别。

中观: 即中正,中即圆正,不偏这边,也不偏那边,恰倒好处。

中观理论: 简单地归纳为:诸法(宇宙万有)依"俗谛"说是有,依"真谛"(胜义谛)说是空,认为客观世界虚幻不实,自性为空。自称其学说是离于空与有二边之见的"中道正观"。
中观之'空',不是一无所有,是无自性的空,如水中月,虽自性为

空,而月亦可得见。这种有和空的矛盾统一(非假非空,即假即空)就是中观。

二谛:

俗谛: ,把世界看作真实的存在 (有),这是无明凡夫的颠倒认识,也是佛
为"无明"钝根凡夫所说的真理。

胜义谛(真谛): 把世界看作因缘所生,自性为空,[ ]。即本质 上都是空性,[ ],没有独立的实体性。这就是佛所说的究竟真理,即真谛。
㈡.龙树生平:

龙树--大乘佛教创始人,生于公元
2--3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传说其父姓龙,母生他于树下,故名龙树。

龙树自幼天资聪颖,孩提时代遍学婆罗门经典,20岁以后对天文,地理,数学以及婆罗门和各外道的经文几乎学遍,且理解力相当强,在青年中名气很大。

主要著作:
《中观六论》又名《中观论》:
㈢.提婆简介:
提婆,义译圣天。约公元3世纪人。龙树之弟子,生于古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出生于婆罗门家庭,传说其是独眼,拜龙树为师,专究大乘般若之学,善于辩论,继承和发展了大乘中观学说。


㈣.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

中观应成派立论: 通过破对方之立论, 来使对方折服之方法。该派认为即使在俗谛中也无 事物之实相,即在俗谛中一切事物和现象也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内容。

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和宗喀巴大师犹为推崇之。
2. 清辩与中观自续派:
清辩:
中观自续派祖师,出生于南印度,为刹帝利种姓,出家后到东印度,拜师僧护[ ],闻学龙树之中观论著,后返回南方,掌管南方多家寺院,此时他认为佛护误译龙树的《中论》,便予以纠正,开创了中观自续派。著有《般若灯论》。


自续派东方三师:

自续派后期三位著名学者,皆出生于印度东部的孟加拉[ ]。
1.静命(寂护) [ ]:著有《中观庄严论》( ) 。曾于8世纪中期应赤松德赞邀请来藏,设计桑耶寺,初度七觉士,建立僧伽,在藏十余年,卒于吐蕃。
2.智藏[ ]: 著有《中观二谛论》( )。
3.莲花戒[ ]: 著有《 显中论》( )。为静命之弟子,赤松德赞之时奉师之命来藏,与汉僧摩珂衍[ ]辩论顿渐。
中观自续派立论: 主张俗谛中"诸法为有",即世俗认识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皆有独立自存的意义和内容;而在胜义智慧中则无。

㈤.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在方法论上的差异:

自续派:
主张在方法论上必须运用因明的正规格式,在破方
论时首先要提出自己的正当

理由,要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论式,才能使对方了解己方的观点,有效地破他立己,故名自续。

应成派:
中观论的祖师龙树即主张以破显(己)宗,在论辩中,自己不另建一套学说体系,而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理论的内在矛盾上,故名应成派。

两派在方法论上截然相反。]
第三节 大乘唯识派
大乘唯识派又称大乘有宗或瑜珈宗,在汉传佛教称法相宗,系印度大乘佛教派别之一。公元4--5世纪由无著,世亲两兄弟创立。相传无著曾前往兜率天见弥勒菩萨,受其教诲和启示,诵出《瑜珈师地论》等论著作为该派的教义基础。

唯识派主张:与中观派一样否定客观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但唯识又肯定思维意识的真实存在,即所谓"外无内有,万法唯心",( 外无内有,即无外境,有内心。),即主张众生心中始终存在法性智慧,--人人心中自有佛的思想。
藏传佛教的宁玛派等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



兜率天:[ ],又称喜足天,六欲天之一,将上升为佛的菩萨住于此,如佛母摩珂摩耶,弥勒。汉传净土宗以祈求往生兜率天为最高境界,--受乐知足而生欢喜之地。

六欲天:[ ],不脱离食欲和情欲,不脱离生死痛苦,都有国土,王臣父子一类社会等级。

弥勒菩萨:[ ],据传说,彼原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上生兜率天内院,从佛授记将继承释迦牟尼位而成为未来佛,将于56亿年后下人间,此时人间为一片净土,故世俗人们常祈请弥勒快下人间,使人间尽享清净快乐。

三世佛:
㈠.代表人物介绍:
1.无著:[ ],亦作无着,古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家,唯识派开创者,生于4--5世纪,北印度健驮罗国婆罗门种姓,初习小乘,后归大乘。(亦有传说其在鸡足山修行亲见弥勒。)

著作:
1.《瑜珈师地论》:藏译"五部地论"。
2.《大乘阿吡达磨集论》:藏译"戒胜"。
3.《两种律仪》。
2.世亲:[ ],亦作天亲,无着之弟,初习小乘,后因无著劝教改信大乘,成为唯识派的重要理论家。

著作:
1.《俱舍论本颂》:
2.《俱舍论本颂自注》:
3.《八分吡伽罗论》:
4.《八品论》:

3. 世亲尤胜四弟子:
1. 量论(因明)尤胜弟子--陈那[ ]:因明学 派祖师,生于南印度,著作颇多,
有:A.<集量论>--因明学权威著作。
B.<观所缘缘论释>
C.<观三时>
D.<八正理论>
2.律部尤胜四弟子--释迦光。著有:《沙弥迦日迦三百颂》
3.般若尤胜四弟子--解脱军。
4. 对法尤胜四弟子--安慧。

4.法称简介:

陈那 → 自在军 → 法称
法称是陈那的再传弟子,6世纪人,生于南印度,著名大乘佛学家。有关因明的著作有七部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释量论》,《集量七注》(又名:七部量论)。
《集量七注》:1. 《释量论》。
2. 《定量论》。
3. 《理滴论》(因滴论)。
4. 《关系论》。
5. 《悟他论》。
6. 《诤理论》。
7.

㈡.代表经典:
与弥勒有关的二十部法典:
《慈氏五部(五论)》:
《五部地论》:
《二种律仪》:
《八品论》:
瞻部洲六庄严:
意为六位圣贤把世界装饰得极美好之意,是大乘佛教的六个代表人物。
龙树; 提婆; 中观派
无著; 世亲; 唯识派
陈那; 法称; 佛教因明学创始人和继承人

中观和唯识构成大乘车之两个车轮,从此大乘佛教迅速发展似夏日之江河。
第四节 印度笈多王朝与佛教
印度笈多王朝是公元320年左右在中印度兴起的一个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可与孔雀王朝媲美的王朝,创立者是月护王。
戒日王:
AD606年戒日王即位,年仅16岁,他多才多艺,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位伟大国王,在位41年,用兵仅6年,却感召了诸多小国的臣服,扩大了版图,其他时间则用于政治,文化和宗教建设.

唐玄奘:AD629年经西域到达印度,留学17年.

戒日王之后,中印度又陷入混乱局面,当时印度分据各地的王国都崇奉婆罗门教,佛教日益衰微,独有东印度仍推崇佛教,这一时期,密宗逐渐兴盛起来,九世纪之后更为盛行,但佛教在学术思想方面则渐趋衰落。

第五节 大乘佛教密宗(本节属一般性了解)

佛教密乘:旧译为续,本续,续部。梵音译为坛特罗[ ],又称密咒金刚乘。字面可简单 理解成:修行一种不能对外人言说的秘密教法来达到成佛的目的。

名词解释:
显乘 → 波罗密多教 → 法相→ 法相院
密乘 → 密咒金刚乘 → 密宗院→
密宗僧 (密修士)

法相: 指事物的本质,本性。
法相院: 学习,辩论显乘佛学的学院。
密咒金刚乘:
密宗院: 上下密院,小昭寺:木如寺:
密宗僧(密修士):
续部:

二.密宗的意义是什么?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有名因扎菩提的王子问他,如果依靠显宗的途径去修佛,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成佛,答曰:需要三个阿增企劫(60位数的时间单位),即是说仅通过显宗所指示的途径去修佛,是可望不可及的,这条路

虽然漫长,但平坦好走。佛教认为显教是为一般的众生乃至中等根器的人,提供的修行成佛的长路及安全平稳的修法。
密宗:指不需要经历显教所说成佛长路,也不再受长久的苦行,在一生中或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即身成佛的方法。

显密之比较:
1. 坛特罗就是真言,密咒。密 咒的一字一声,都包含着无量教法义理,持有无量威力和智慧,凭仗念诵密咒的威力可以获得远比显宗迅速而伟大的成就。

三. 密宗是怎样产生的?

传说龙树开南印度铁塔,取出秘密经典而传出的,自龙树以来流行的大乘经典中,就杂有密乘的密咒成分,但独立成为密宗,则是六世纪以后的事了。
佛教在印度传播过程中,数次遭遇婆罗门教的兴旺,当时的佛教大德由于在辩论或比试法力时,往往不能折服(战胜)外道,经常发生道场被毁,信徒改信的情形,佛教需要和重修持的印度瑜珈师等外道一教长短,促理论不足以使人信服,非拿出实修取证的法门,这就形成了密咒兴盛之势。由于密宗的兴起,才使得佛教在印度又继续保存了几百年,直到穆斯林军队的侵入。

本章参考文献
1 《佛教哲学》 方立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印度哲学与佛学》 高杨等著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1版
3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吕澄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 《印度哲学史》 黄心川著
商务印书馆 1989年
? 《佛学概论》 姚卫群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年


本章思考题
? ⒈全面认识比较大小乘间的区别:
? ⒉大乘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麽?
? ⒊中观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何?
? ⒋中观自续与应成的区别有哪些?
? ⒌二谛理论在佛教中的意义是什么?
? ⒍大乘唯识派的哲学理论有何特点?
? ⒎怎样评价中观与唯识的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