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以《红土香》为例

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以《红土香》为例

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以《红土香》为例
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以《红土香》为例

山东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艺术学院填表时间:2014年10月31日姓名专业音乐学学号

班级联系方式E-mail

指导教师姓名联系方式E-mail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以《红土香》为例

计划完成时间2015年4月计划撰写字数4000-6000字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研究目的:最近几年以来,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美声唱法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这一点得益于日益频繁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交汇。美声唱法与我国的民族声乐原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艺术流派,前者属于西方国家的艺术形式,其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化,目前已经走向了成熟,其中完美地融入了较多的商业元素,将大众性、艺术性和市场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走向了成功,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拥有一大片的观众。而民族声乐主要包括有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歌演唱等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一大批的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前来中国交流与演出,其独特的唱法也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给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为了使得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不至于失去其文化和市场地位,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歌唱艺术家们不断地自我创新和自我突破,经过长期艰苦卓越的无数次尝试,最终在继承我国优秀民族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的基础之上,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后者以新的艺术特色和时代气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两者在不断融合的过程当中,浅谈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以《红土香》作品为例,展现现代美声唱法的形式。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从美声唱法当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迪,同时也说明两种不同的表演艺术之间其实存在着许多的共通之处,能够相互地借鉴、吸收和学习,从而有利于今后各自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选取家喻户晓的歌曲《红土香》为例来展开,分析其中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的具体艺术形式,同时获得一些具体的融合经验,以期来促进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研究意义: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文化、艺术等各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学习,文化与艺术早就打破了一国的界限,走向了各个国家的国民日

常生活当中来。对于“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美声唱法的特点以及今后和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更有利于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声乐的融合还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当中,但是如果不首先对美声唱法形成一种完整和系统的认识,一味机械地照搬美声唱法当中的表演艺术形式,便会造成水土不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其次,研究“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这一实际问题,还能够很好地弘扬我国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传统的艺术文化一般具有民族、艺术等鲜明的特色,它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延续和变化的过程当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出了一个民族所独特的情感、价值观念、道德以及心理状态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了解、认识和交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保障,音乐等文化交流在其中功不可没。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市场化运营这一块还显得十分薄弱,还没有深入走到广大基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在艺术表现手段创新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从“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这一问题当中找到很好的解答。

总之,对于对于“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借鉴美声唱法当中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把我国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推向全世界。

研究的实用价值:我国民族唱法的吐字一直被放在首要地位上,民族唱法极为重视吐字的技术。汉字的吐字咬字要收声归韵,严谨准确,真切清晰,强调“以字带声”,只有字“正”了才会“腔”圆的观点,《红土香》一作品在国内曾被以美声唱法的形式表现,亦以民族唱法的形式出现,充分体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大面积融合,民族唱法有了较大发展与改变,从演唱技巧、音色变化、演唱作品难度、民族唱法理论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这给民族唱法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指明了方向。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优化了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体现了民族声乐的时代特征,使演唱者可以更完美的表现歌曲意境,对于推动中国民族声乐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美声唱法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科学最完美的演唱方法,历经几百年的考验而经久不衰,在国际声乐大赛中,美声唱法也是作为衡量各国歌唱家演唱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美声唱法重点强调胸腹式呼吸、喉头稳定、放松及头腔共鸣。

国外的艺术届以及学术界对于美声唱法的起源、发展历程、生存现状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除此之外,最近国外对于我国民族声乐和歌剧的研究也逐渐变多,国外的学者主要是站在西方的立场角度之上来看待中国民族声乐和歌剧的。他们普遍认为中国民族声乐和歌剧要想得到继续发展,必须要逐渐向西方“美声化”过渡,甚至有的学者还呼吁中国放弃对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扶持,让民族声乐自生自灭,全盘接纳西方的艺术表现形态。也偶有有出现对于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相结合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些国外研究者们一般都是倾向于仅保留部分中国民族歌剧元素,而应以西方声乐艺术作为主导。这一点就暴露出了西方对于看待“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融合”这一问题上的局限性,因此,国内的有关专家学者有必要在这一问题上来加以完善。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以陈述事实为主,集中于介绍西方美声唱法的一些基本现状,和相关的演唱手法。比如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的《嗓音训练手册》(【美】理查德.奥尔德森著、李维渤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华乐出版社的《教唱歌》(【美】约翰.卡罗.伯金著、肖宇译)、华乐出版社的《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周玲的《优美的语言推动歌唱走向完美—谈意大利语言和声乐训练》(载《交响一西安大学学报》2000年第01期)、施敏的《优美的歌唱—美声唱法训练四题》(载《音乐艺术》2004年第03期)、华乐出版社的《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歌唱艺术》([苏〕N.K.那查连科编著、汪启璋译)、华乐出版社的《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吴其辉的《我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01期)、马丽娜的《美声唱法教学之我见》、尚家骥的论著《欧洲声乐发展史》、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卡拉斯在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讲学集》(【美】约翰.阿多因著、程淑安译)、【美】科.奈德《现代歌唱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载《中国音乐》1994年第01期)等。这些研究大多数没有透过这些事实对美声唱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深入研究西方美声唱法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势的原因,更没有站在文化渊源的高度来研究这一问题。

其次,国内学者所开展的研究更多地存在于对我国民族唱法的研究。关于民族唱法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于民族唱法演唱技术理论的研究。这主要是从呼吸、发声、咬字等方面论述了民族唱法在继承传统歌唱艺术的基础上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比如:李晓贰著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刘跃华的《如何演唱中国民歌》(载《剧影月报》2005年第03期)、金铁霖的《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郑州:黄河音像出版社,1989)等。其二,对于民族唱法表演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论述主要从民族歌唱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结合点出发来彰显民族唱法这一重要特征。比如:陈俊玲的《对民族声乐演员演唱中表演的一些看法》、张密丽的(声乐表演中的形、神、韵、声、情小析>(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03期)等。其三,对于民族唱法教学的研究。它们大多是由作者根据自身的演唱经验和日常教学实践来进行论述的。如:李萍的《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姜亦亭的《头声唱法在民声教学中的重要性》(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03期)、徐占占的《科学的发声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载《人民音乐》1999年第10期)等。其四,从民族唱法学术定位和发展方向角度来进行的研究。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李萍著、刘辉的《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载《中国音乐》1998年第l期)等。

最后,还有关于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关系的研究。简单归纳起来,它们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于美声唱法、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进行的研究,从历史角度出发来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来论述两种唱法的各自发展脉络。如:张晓农的《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01期、田洁的《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研究》(载《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02期)等。其二,对于各自的声音特点和歌唱技巧运用的研究。如:史丽欣的《民族唱法与西洋唱法的差异》(载《大舞台》2006年第03期)、张永全和赵晶玉的(浅论美声歌唱教学与民族歌唱教学)(载《作家》2006年第02期)、郑宝华的(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等。其三,从汉语与拉丁语系的语言发音特点方面进行的研究,还有些涉及到审美传统、情感表现方式等方面的观点。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引言(主要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

第一章:概述

(一)民族唱法

(二)美声唱法

(三)《红土香》作品简介

第二章: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影响的实例分析(第一段提出切入点:以《红土香》为例)

(一)《红土香》曲式分析和内容形式

(二)《红土香》情感处理方法

(三)《红土香》演唱形式及表现意境

(四)《红土香》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融合后演唱意义

第三章: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影响的启示

(一)积极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戏法

(二)锐意进取,提高民族声乐教学质量

结束语

围绕本选题已做哪些准备工作,计划再做的工作:

已做准备工作:本人在开始准备本选题之前,曾欣赏众多名师大家演唱《两地曲》并从资料上了解其演唱背景以及演唱形式,因此对这首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目前已进行了第一步的材料搜集和掌握,下一步根据学院要求对论文做出以下时间安排:

2014年10月收集相应的视频以及资料

2014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

2014年12月10日参加开题报告答辩会

2014年12月15日修改开题报告并确定最终版本

2015年1月与导师沟通,完成初稿并上交。

2015年4月与导师沟通,最后答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红土香》这一作品当中,美声演唱方法是如何渗入到该作品的曲式分析和内容形式、情感处理方法以及演唱形式及表现意境当中来的。

2.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融合之后,其在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上所产生的积极反响,以及对于今后我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李琳.曲高也可和众——试论美声艺术的现状和出路[J];人民音乐;2003(6)

[3] 刘方.浅析中国戏曲唱法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J];宜春学院学报;2003(1)

[4] 史建华.论美声艺术的普及[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李光羲.声的前途[J];人民音乐;2003年(1)

[6] 湛蓝美声——Sometimes I Dream我梦想[J];音乐爱好者;2003(4)

[7]张红霞.谈三种唱法的形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6)

[8] 吕玲.三种唱法争鸣二十年回顾[J].北京:音乐研究,2007 (4)

[8] 荆晶.触摸时代的动脉[J].北京:商业文化,2008 (6)

[9] 魏凡俭.声乐表演时的歌唱状态[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2004 (3)

[10]刘湘.评析民族声乐的科学性之争[J].沈阳:乐府新声,2008 (1)

[11]谢慧敏.音乐的社会功能[J].滁州:滁州学院学报,2006 (8)

[12]鲁林.关于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思考[J].保山:保山师专学报,2008 (3)

[13]欧阳蓓蓓.民族声乐唱法之我见[J].北京:艺术教育,2007 (1)

[14]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北京:中国音乐,2005 (1)

[15]荷花.浅谈民族声乐的审美[J].荆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6]雷红薇.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标准雷刍议[J].北京:艺术教育,2005 (5)

[17]张芳.浅述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概况[J].西安:音乐天地,2007 (4)

[18]陈秀荣.声乐教学中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J].北京:艺术教育,2005 (1)

[19]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0]周耕.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中国音乐学院郭祥义民族声乐教学

中国音乐学院郭祥义民族 声乐教学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一.学习唱歌并不难 从技术方面,三个总则1气息下来2位置上去3中间打开照这个方向努力绝对没错,但要做到真正理解完全做到并掌握住有一定难度,需要努力学习的过程。(必须做到理论上搞懂,概念上清楚,状态上做对,技术训练上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 各种唱法有相通的地方,方法上要求气息深沉,腔体打开,声音松弛明亮,咬字语音准确,语言清楚,感情上表达内在激情。主要技术是一样的,但由于语言、风格、色彩、韵味、艺术效果等追求不同,便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特色,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就各不相同。 :1美声唱法更强调声音的贯通和涌动。2民族唱法强调声音的风格色彩和韵味。3通俗唱法强调情感的宣泄和张扬的表达。这些都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持。 二.声乐施教方法的不统一性 目前声乐教学还没有统一的教法,没有绝对的教法,有一百个声乐教师就有一百种教法(这是事实)。尽管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各自的高标准和主观意图要达到的艺术效果都是一样。由于教师阅历不同,经验不同,审美观念及训练手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训练结果。经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学了唱歌后,毛病越来越多,反而不敢唱歌了,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教师的声乐概念和训练手段。 三.歌唱的状态训练

歌唱技术不只是洪亮的声音,优美的音色,漂亮的高音,这些都只是单项技术。真正的意义上的歌唱技术正确的科学的平衡协调的歌唱状态。(时间证明状态训练是见效快,效果好的训练方法。)修造人体歌唱乐器,这个乐器的零件有哪些?1气息2腔体2位置4共鸣5咬字6音域7情感 歌唱状态训练的要求1后腰的支撑 2后脖根的依靠 3上口盖的穿透点 4吸开的腔体 5上哼下叹 6声音的走向 7统一的咬字 8涌动的意识 具体要求:1后腰的支撑,这是歌唱的动力所在,是气息的支撑点,用力点,动作是身体直立,后腰向前顶,臀部往上翘,后腰有明显的力感或者重点,这个点在后腰的命门穴位处,歌唱中的吸气用气都在这个点上进行,只要这个点用上力,小腹便会产生随之对抗的力量,这就是民族传统唱法所讲的丹田气,在任何时候,后腰的支撑都不能被忽略,它是气息生根的保障。2后脖根的依靠,颈椎胸椎腰椎在一条垂直线上,脖子垂直后,整个头部垂直向后移。3上口盖的穿透点,这是产生高位置的必要条件,上颌的穿透点是直接关系到声音质量。4吸开的腔体,抬起上口盖,打开喉咙吸气,作用是建立通畅的歌唱通道发挥声音的共鸣。5上哼下叹,哼唱是保持声音位置最好的办法,也是下巴放松的办法。6声音的走向,往后往下,但是强调一点,必须是以上口盖以上发出声音以后才往后往下走7统一的咬字,不能在口腔上咬字,会影响声音的通畅、统一和音乐线条的连贯8涌动的意识,主动超前涌动意识,放在声音前面。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训练,不怕没有,就怕不追求。

浅谈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

浅谈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 1、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的渊源和含义 1.1美声唱法的渊源和含义 今天我要谈的是我自己的专业,就是美声唱法。学习了四年的美声,但对美声唱法的一些历史还了解的不够深刻,作为一个学习美声唱法的爱好者,应该要多了解且更深刻的了解美声唱法的历史等知识。 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转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的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要声部不一样,高低不以样。最初的格局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的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转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我们今天的唱法,包括欧洲的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我们统称之为美声唱法。美声来自意大利文Bel 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 1.2通俗唱法的渊源和含义 “通俗唱法”也叫“流行唱法”,由于中外语言的特点各有不同,差异是存在的,但是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在西方知道1900年,古典的“美声”和“通俗”的歌唱方法,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虽然演唱歌剧要比演唱轻歌剧和流行歌曲要更为丰富的声音和更高的歌唱技巧。到了1920年以后,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演唱风格,由于流行歌曲的歌唱者开始用话筒而产生了分歧,因为它不在需要把声音唱的很大的技巧,这启发了白人歌者丢开节拍稳定的音调和拍子。 声乐歌唱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影响较大的首先是欧洲传统的歌唱,这种歌唱主要起源于意大利歌剧,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西班牙歌唱家卡契亚发明了喉头镜,研究如何有意识地控制发声器官,开拓了科学对待歌唱的先河,对后世专业声乐发展有很大影响,而现代的通俗唱法,这是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在欧美发展恰里的通俗音乐分不开的。在这个时期美国黑人音乐从原先狭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及其发展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 [1]作者简介:崔姝声(1977~)女,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及其发展 在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被不断地派生出来。其中声乐演唱就是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音乐的推动发展,声乐演唱成了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元素。从20世纪开始,人们最熟悉的声乐演唱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民族声乐演唱、美声演唱和通俗演唱,这三种演唱方式已经成为大众赏析声乐作品时的一个特定模式。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语言发音特点和审美需求,以传统民歌唱法与戏曲唱腔为基础,借鉴并吸取了西洋美声演唱的技巧和优势,结合时代背景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声情并茂,真切感人,这也源于人民大众和民间歌手长期演唱实践的积累。民族声乐演唱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 中国各个民族的、民间的歌曲演唱,京剧戏曲演唱,说唱及民族的新歌演唱等唱法统称为中国民族声乐。它的演唱风格多种多样,演唱技巧灵活复杂,演唱效果极富感染力。它是 一种以演唱、表演为主的音乐艺术。在它的演唱中包含的声音类型有真声、假声、真声假声相混合及真声混声相连接。这四种演唱类型无疑使民族声乐呈现出更加美妙动听的声音效果。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只有把握好其演唱特点才能更好的诠释出每一首品。 “声音”是民族声乐演唱的第一个特点。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动听的歌声能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中国的传统演唱要求是声音洪亮、流动顺畅、委婉动听。在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经过大量研究并广泛借鉴、吸收其他的声乐演唱手法,使民族声乐演唱对于声音的运用达到了一个科学性、民族性共存的崭新阶段。演唱时的声音要明亮、甜美、委婉,还要保持住声音的耐力,嗓音的音域要宽,各种演唱技巧的运用要恰到好处、灵活细腻,用嗓的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的作品随时加以调整。在发声方法的运用上,气息要深稳而灵活,声带要具备很强的功能和张力,共鸣的方法和作用应全面发挥,共鸣的位置也要及时掌控等等,把演唱者的声音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在演唱声乐作品时 崔姝声[1] [内容提要]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语言发音特点和审美需求,以传统民歌唱 法与戏曲唱腔为基础,借鉴并吸取了西洋美声演唱的技巧和优势,结合时代背景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本文将通过对其演唱和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来了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而反映出中国民族声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传承/发展/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 6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36(2012)04-0236-3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与演唱方法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与演唱方法 中国民族声乐是反映思想感情和意志,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他根植于中国土壤,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民族声乐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唱法和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的各种唱法的总称,它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是长期待的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音为基础,以科学的发声为原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民族声乐在演唱中具有一种符合民族欣赏习惯和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并具有民族的气质和感情,容易被我国群众所接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从现代社会议论的角度看,音乐教育界开始了对民族声乐的教学研究,成立了民间演唱班,民族歌剧班及本科的民族声乐专业,从这时起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走进了高等教育音乐学府,在演唱方法上和演唱风格上,开始了全面而细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是艺术百花园里的馨香四溢,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绚丽花朵。全国大多数音乐学院都建立了民族声乐专业,有的是教研室,有的发展成系级等。这样更能够提高音乐学者的兴趣和意志,而在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已趋完善。 作为民族声乐专业的学者,从本人的所学知识方面来浅谈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呼吸和气息的运用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对于唱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呼吸支持是歌唱的动力与基础。因此,训练民族唱法也应该做严格的呼吸训练,便吸气和呼气肌肉群得到充分的锻炼,形成“条件反射”做到一想唱,一张口,气息就立即准备好,并能控制自如。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声”和“气”必须协调平衡,气多声少或气少声多都不行。唱高音气要向下拉,唱低音则气要略提;声音强气要治,要匀声音弱气要稳,要柔。但在演唱不同风格不同情感,不同速度的歌曲时,用气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有的柔的刚,有的则要轻巧。在演唱某些民歌时,不必像美声唱法那样将气吸得很深,支点拉得太下,用气时后腰肌向下向后坐的劲不要太大,心理上想象的气息悠动轮圈也不要转得太大,气息向上向外输送的“口子”要小一点,集中一点,像消防龙头那样身大嘴小,声音才能轻柔、透亮,集中。 总之,呼吸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即使是有多年演唱经验的歌手,每天做几分钟呼吸练习也是大有好处的。 二、发声和共鸣的运用 发声是根据发声生理学研究,人的嗓音的整个音域中,最自然、最容易发出的又最省力的是人们用于说话的一段音区的声音。声乐上称为“自然声区”,也叫“中间声区”。发声是建立良好歌唱状态的基本手段,是有效改善与发展嗓音、提高歌唱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首先,学习歌唱必须克服一些特殊的困难。这就是我们要参与发声的器官,大部分长在身体内部,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除了小部分暴露于体外的器官在歌唱时可直接受大脑支配外,其余大部分器官必须通过科学训练才能达到间接控制生理功能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发现歌唱发声时的某些弊端,要想立刻改革它却并不那么容易的原因。另外,这些歌唱器官既然是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它也必然要受到人体生理上与心理上的种种复杂情绪的影响。当身体的其他部分有病时,嗓音也会感到不舒服,当情绪不高时,歌唱感觉也会受影响。 其次,练声发声还能培养歌唱者对于歌声的鉴别能力,反过来是指导歌唱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发出不

浅谈声乐教学的几方面

浅谈声乐教学的几方面 声乐演唱艺术,有的人认为“天生有一副金嗓子就能行”他们的看法是,声乐是一门简单的学问,用演唱音量来判断歌唱的好坏,显然这是一种很浮浅的理解。声乐是音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艺术表现的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绪和描绘情景,无论是哪一门艺术,艺术表现的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当然声乐必须在人们自身声音的基础上,首先,训练声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现精神内容,声乐的声音要求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在声乐课堂中往往会停留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而没有认真地意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因此,需要从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来理解和形成声音,在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运用歌唱技术的各技巧,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传达美和情感,这才是声乐的真正的意义。 一、对“声情并茂和以情带声”的理解 我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歌唱发声的技术是为歌唱的内容服务的。作为歌唱艺术,歌唱的内容表现的情感、情绪、情景等才是歌唱的实质,所以老师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以情带声”。 首先,声音是歌唱的基础,不论声音是否美妙,声音总是歌唱存在的先决条件;“情”只有建立在物质的声音基础之上,才可能表达出内容。情感依附于歌唱声音基础,通过优美的声音表现丰富的情感。 其次,在“以情带声”认识上,我们应该把这个“情”理解为情感表达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当我们在演唱某个声乐作品时,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深度幅度需要相符的声音来体现,这种声音的要求同时又必须符合声乐审美的标准,这个审美标准是演唱者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这样的意识要求下,在整个歌唱发声状态歌唱发声状态基本的范围内,歌唱的声音需要做某些音色、气息等调整,形成符合情感表达需要的声音质量,符合表达某个作品的要求。 当然,最理解的歌唱是“声情并茂”。上述的第二种解释也许就体现出了声情并茂的要求。只有声音没有真实情感的表现是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也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违背了声乐艺术的本意,反之,即使有很深很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声音依托,根本就谈不上声乐艺术。声音是情感表现的手段,声乐训练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建立表达情感的必要手段,是保证情感表达的可能性。 声情并茂的把握和理解就要看演唱者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来理解了,最起码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必须研究歌曲作品,了解作品的风格,创造动机,创造手法,歌词的思想性,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的高潮,包括哪些地方旋律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哪些地方有难度需要特别注意,做到全面了解作品。

中国民族下的声乐教学理念.doc

中国民族下的声乐教学理念 所谓教学理念,是指对认识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的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邹文琴老师经过自己在民族声乐的多年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自然的歌唱”,这是她所追求的民族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邹文琴老师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这些成功的典例,都体现了她教学理念的正确性 [1]。 一、邹文琴教学理念的内容 “自然的歌唱”,这是邹文琴老师所追求的民族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邹文琴老师的教学理念。邹文琴老师教学理念中说的自然的歌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这里所说的自然的歌唱与最原始的那种苍白、随意的白嗓子是完全不同的唱法和概念。民族声乐中讲的自然地唱法不是那种做作而又粗犷的声音,例如一些歌唱者,为了追求浑厚的音色而去刻意模仿,容易出现撑喉、压喉等现象,这都是人为故作的,不具有美感和真实感,是一种不自然的歌唱。这样的唱法唱出来的歌声不具有生命力,还有对声带造成损伤。邹文琴老师讲究的“自然的歌唱”,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顺应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再根据声乐学上的理论基础,对学生进行规范且沿革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唱出来的歌曲整体具有协调性,跟着自己的心去歌唱,找到属于自己的歌唱技巧,唱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歌声。用自己心中最纯的声音来歌唱才是自然的歌唱,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作品风格来变换自己唱歌的音色,使歌曲更富有生命力,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的歌唱”,使民族

声乐中的最高境界[2]。 二、“自然的歌唱”的实际效果 自然地唱歌就像一个小孩子在无忧无虑自由的奔跑,并不需要去考虑自己要先迈哪一条腿,这样唱出来的歌曲流畅、自然,不受条条框框的技术所约束,这才是歌唱的最好的状态。但是,有很多著名的声乐作品具有歌曲旋律起伏大,音调变化复杂,声音强弱变换交替自然等特点,都具有很大的难度。曾经有人这样评论著名歌唱家吴碧霞的演唱:“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自身条件好”。这就是因为吴碧霞完美地摆脱了演唱技术的束缚,用自己最自然的状态来演唱歌曲,加上她自身具有的纯净、优美的音色,完美的诠释了作品中要表达的感情。这是邹文琴教师的教学理念成功的真实案例[3]。 三、如何达到“自然的歌唱”的状态 想要达到“自然的歌唱”的状态,需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4]:(一)发自本能的随意歌唱 这里讲的随意歌唱,主要是指那些没有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演唱者,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唱歌的原理,技巧,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是自己对唱歌的喜爱,随意的哼唱,或者是模仿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星的唱法。但是他们也有可能可以登上演唱的舞台,获得一些荣誉奖项,这一类人属于自由爱好歌唱者。 (二)专业性的规范训练 很多专业歌唱者都会经过专业的声乐规范训练,培养歌曲的整体协调性。他们在训练的时候,常常会打乱自己原有的唱歌的感觉,失去平衡,即新的感觉还没建立,但是原来的感觉已经被破坏了。唱歌是总觉得不对劲,唱得不流畅,在这样的情况下歌唱者可能会觉得迷茫,甚至会失去唱歌的信心,因此,教师必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 美声声乐艺术乃至整个严肃音乐在我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困境——广大群众缺乏对这类艺术作品的接触和了解,在偶尔为之的欣赏过程中又缺少审美能力和必要的帮助;美声和其他严肃音乐艺术的受众群体因而成长缓慢。 首先,欣赏美声作品您应当摒除偏见,以开放的心态来接触美声唱法的艺术作品。人们通常以为,源于意大利的西洋古典唱法艰深难懂,演唱的外国曲目更是阳春白雪,拒人千里;再加上演唱者大多西装革履或大袖长裙,作派规矩,缺少时代气息,观众无法得到放松和愉悦。还有人说,通俗歌曲和民歌曲调流畅,容易上口,互动性强。其实,就像各类美食都能提供营养一样,各种风格的艺术也能带给人们精神享受。 选择合适的人门曲目非常重要。通常一首声乐作品大约3-6分钟长,如果你2分钟内还没有发现歌曲的主旋律,或者那个旋律无法打动你,可能说明这个曲目的艺术水平不高或者不适合你的欣赏能力。 我建议初级爱好者把中国作品《我住长江头》和外国作品《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奇》选曲)作为自己的美声艺术之旅的起点。这两首作品长短适中,结构简单,节奏舒缓从容,旋律优美而鲜明,具有美声作品的典型特征;同时它们又代表了不同的民族风格与文化传统:前者清丽悠远,细腻精致,后者浓墨重彩,华丽奔放。还可以选择悠扬动听的新疆民歌《曲曼地》和法国作曲家古诺改编的《圣母颂》。 如果不是在音乐厅,那么听众在欣赏过程中应当试着跟随演唱者一起哼唱,这样可以消除初期阶段对美声作品产生的生疏感,缩短自己与作品的距离,充分体会作品的优美动人之处。 对于艺术表演,我们通常需要从作品本身和表演者技巧两个层面去感知体会。 对作品本身而言,从音乐层面去欣赏美声声乐作品对普通听众而言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也无需太多的理论知识作基础。优秀的声乐作品也具有声声悦耳、琅琅上口的特征,也会在心中引起共鸣。从声乐作品的内容上而言,现有的经典唱段基本上可分为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两大类。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著名的诗作,作品着重再现原作的意境和含义;歌剧选曲则常常是戏剧人物的内心独白或人物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冲突,更多地强调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戏剧性。事先了解歌词大意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实在不了解也完全可以从感性的角度从旋律、表演等方面读懂情节。 从技术层面去欣赏美声歌曲相对来说有点难度,适合对美声已经有一些了解的人。不过这和听京剧没有本质区别,多听一些行家推荐的经典唱段、多听听不同歌唱家演唱的相同的曲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掌握一套评判演唱技巧的标准。声乐技术欣赏可以分为声音技巧和表演能力两方面。好的歌唱家可以唱高亢嘹亮、坚韧挺拔的高音或是浑厚强劲、震撼人心的中音低音。听众需要判断演员是否能够完整地演唱整个作品,演员的`音色是否明亮干净,声音是否一致并具有穿透力。 美声歌唱家的表演能力来自他们的技术功底、对作品的理解、文化修养和经验积累。歌唱家通过对作品中每一个乐句强弱快慢的细微处理,通过对声音和气息的正确控制,真实艺术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涵,把音乐中包含的喜怒哀乐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并使之产生共鸣。这一点是区分杰出艺术家和平庸演员的试金石,听众可以在长期的对比欣赏中体会到。 声乐爱好者想要在声乐技术鉴赏方面有所提高,需要经过样板研习和实际探索两个阶段。

浅谈民族音乐的发展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及发展趋势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着,风格各异,曲调绚丽,它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有看自己明显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及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音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以及近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上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文明,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含义和内容丰富的民间音乐系统。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音乐,不只是唱一些中国歌曲,听传统音乐段落,还必须从民族,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的特色,了解中国音乐的真正意义【2 】。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意志和追求。在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电影音乐中重要构成元素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的运用上都是在不断地深入挖掘与加强利用的。而民族器乐又是为电影音

乐洒下的最好的肥料,同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每种民族乐器都有自身丰富的表现形式,而我国的民族乐器主要分为弹拨、吹管、打击、拉弦四大类别。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中,又产生了风格各不相同的器乐类型【3 】。而且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行音乐从各个方面学习、模仿、借鉴着民族音乐的某些因素使自己得到发展,并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当的趋势。而民族音乐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存活。“民乐流行化”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4 】。 1民族音乐的形成我国民族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中发展起来的。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四域音乐、中原音乐、外国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形成的三大因素【5 1.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而中国音乐文化有三大发祥地,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在前文中已经提到,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主。而长江流域的音乐文化则以楚音乐文化为主。如江西民歌《打着山歌过横排》,以江西习惯用的方言“哎呀勒哎”做曲首衬腔,有唤起对方反映和序引的作用。四句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而成,质朴单纯,是楚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2.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黄河流域生活的大都是汉族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历程中,经过自己的创作、修改、

浅谈声乐教学方法

浅谈声乐教学方法 导读:本文浅谈声乐教学方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谈声乐教学方法 文/刘樱梅 摘要:在声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有效地接受教师的意图。 关键词:声乐教学;主观能动性;通俗语言 在声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那么,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够让学生全面、有效地接受教师的意图,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声乐教师如何交给学生学唱的入门钥匙 在声乐课堂上,声乐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且点到为止,讲话不要太多。给学生理解消化的空间,让学生能够靠自己去琢磨、去领悟。在课下,声乐教师对存有疑惑并且刨根问底的学生,要细致地讲解。这样的学生,说明他动脑筋了,那么教师的解答要耐心、不厌其烦。节省出课堂练唱的时间,在课下多讲,解决唱的问题,是为启发学生的悟性,把声乐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到宝藏。 那么,声乐大门的钥匙究竟是什么呢?开启声乐大门的钥匙有三

个:分别是想、听、看。 声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述声音的感觉,如,“贴着咽壁、吸着唱、从后背开始送气直到头顶、胸腔打开、喉咙打开、深呼吸、声音落下来”等都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想出来,也正是依靠着“想”去完成的。 声乐教师的范唱以及欣赏大师范唱,会逐渐树立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当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时,在自我唱的过程中依靠着“听觉”来调整声音符不符合规范,检查声音对不对。 声乐中的“看”指的是形象思维,在想象之中的用“看”来完成调整歌唱发生的各种运动,在“想”的指导下较容易得到声音向后唱再向前反射的感觉。在心理活动的指令下,把注意力放在“想”上。如果学生能在“想”的指导下进行歌唱,并且在歌唱的同时把“听”和“看”结合到一起,三者统一就可以获得美好的声音效果,学生掌握了这三者,也就掌握了声乐入门的钥匙。 二、声乐教师教学中如何抓住重点,在矛盾中找到平衡 对刚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音乐、语言、声音、感情、表现力上必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诸多的问题和矛盾中,声乐教师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呢? 初学声乐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嗓子紧、声音不通的问题。这是由于歌唱发声时,声门和气息闭合的矛盾结果。光喘气不发声,嗓子就不紧,一唱,声带闭合得力量越大,气和嗓子的矛盾越大,这种矛盾产生的阻力会给声带带来压力,歌唱发声就很困难。如,挤卡、憋气、

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润腔教育文档

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润腔” “润腔” 技巧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是最能体现民族演唱风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段。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风格以北方和南方民歌区别明显:北方的民歌宽宏大气、声音高亢嘹亮,南方的民歌委婉含蓄、音调平稳流畅。通常情况,北方民歌乐句紧凑短小,演唱速度快而昂扬,气息灵活,咬字棱角分明,真声多于假声;南方民歌乐句悠扬婉转,演唱速度一般慢而从容,气息深沉稳定,咬字细巧柔和,假声成分较多。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特色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歌唱中的“润腔”技巧。 一、歌唱“润腔”概述 “润腔” 是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一个技术概念,通常是指发声中围绕在旋律音而使用的装饰性与特色性的“小音符” 的发声方法与演唱特色,这些小音符多为“填充式”的音型,是它们构成了“润腔”。在演唱过程中,“润腔”是民族声乐建立在生存背景、审美习惯与歌唱语言的基础之上,它是地方文化的提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1. “润腔”的含义及成因 《中国音乐百科全书》中,“润腔” 是对唱腔加以修饰、加工, 是美化、装饰、润色的特殊技法。在《中国音乐字典》中,“润腔”是曲调的变化方式,即“加花” ,以增添曲调的色彩。. 著名率学家王骥德在《曲律》中说道“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可见“润腔”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歌唱的唱腔是由字头、字腹、字尾所组成的音的活体,在歌唱过程中只有进行科学的润腔,才能够获得音的活体,保持音的神韵。“润腔”技术是中国民族声乐别具一格的美学特点,它与歌曲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不能独立存在。 民族声乐中“润腔”技术形成的原因是受地域差别、审美差别、历史文化、地方语言、习俗人情等多方面影响,是在民歌演唱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当地的民间演唱有密切的联系。音乐学家沈恰在探究“润腔”的形成因素及其发展中提出“声腔论” 的观点,微观分析了汉族传统音乐体系中单体乐音的内部成分、音乐结构和旋律运动形态等特点,指出了“声腔”的发展是“润腔”技术形成的原因之一。中国汉族传统民间声乐在演唱中,每个单体乐音(即声腔)的进行是活动的;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这种“活动”具有随机性和即兴性的特点,它对“润腔”技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 “润腔”的种类 从形态学角度来说,可以将“润腔”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音高式润腔,这是最基本的润腔方式,也称之为“装饰性润腔” ,在乐音的连唱或单个音的前后总是含有多个不同音高的音。第二种是音色式润腔,歌唱的音色是由发音体的基音、泛音等多种谐音组成,在歌唱“润腔”中,通过改变共鸣状态,形成音色的变. 化。第三种是节奏速度式润腔,节奏和速度声乐作品最重要的元素,决定而歌曲的表达情绪。第四种是力度式润腔,力度是音乐表演中音响的

浅谈中国名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之异同

浅谈中国名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之异同 (音乐系06级(1)班张磊) 内容摘要: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声乐演唱方法可分为美声、民族、通俗种,每种唱法都有其独有的风格并使声乐演唱丰富多彩。而我现将对美声于民族两种唱法从不同的角度及产生渊源,发声特点试着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异同进行比较,就我国现今美声唱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我的浅谈认识。 关键字:唱法;美声;民族;区别 一.美声唱法 意大利文为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主要是指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及歌唱方法。所谓美好的歌唱是指歌唱得到良好的控制的,精巧而优美的乐音的展示,给观众以优美的乐音享受,并通过这中优美的歌唱达到精神上的陶冶和升华。这种追求使美声区别于其它唱法,它更为注重歌唱的音响效果,更加注意研究歌唱的技巧性。因此,美声唱法可以被认为是现代社会歌唱艺术中科学、先进的一种唱法。由于它的科学性,使美声唱法更符合人体生理的歌唱机能,歌唱者的艺术生命由此而得到延长,一个掌握了正确的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常常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依然能引吭高歌,光彩照人,歌声中听不到衰老的迹象。然而,它的理论形成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的积累与发展过程。 美声唱法要求歌唱的发声自然,声音洪亮,音色美妙清纯,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有规律的渐强,渐弱以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延长得更华丽,更灵活,更圆润,更富有光彩,音高为准确,声音更具有穿透力。通过加尔西父子、蓝培尔蒂等人的努力,使美声唱法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不再只是一些歌唱家个人的一种体验。这个理论体系包括了以下一些声乐原则: (一)发生器管的解剖学,以及生理机能在发声时的运动方式。 (二)歌唱的呼吸分为三种类型;1胸式呼吸法2腹式呼吸法3胸腹式联

浅谈我对美声唱法、流行唱法和传统唱法的看法

浅谈我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看法 我并不是一名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的这三种唱法了解不多,所以我只能凭我粗略的音乐见识来浅谈它们的一些不同特点。 关于这三种唱法,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才对它们略懂一二。我国声乐的唱法基本有三种:源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赏群体。 美声唱法出自意大利语Bel canto,意思是精美、优美的歌唱。它是一种着重声音华彩优美、咏叹性重于朗诵性或戏剧性的歌唱方法。其显著特点主要在于: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这种唱法在真声的基础上,随着音高的上升,假声的成分逐渐增多而变得以假声为主。我们在聆听的时候,会得到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的音质感受,这种音质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和垂直感的优美华丽的特点。美声唱法还有一个特点是它注意句法连贯、声音统一、宽厚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民族唱法是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简称,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

律,它们既是从戏曲、曲艺、民歌这些民族传统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优秀的结果。它的显著特点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响亮甜脆为特征,行腔中重视语言,声、字、腔、情、味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民族唱法的表演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朴实、自然、大方,讲究手、眼、身、步伐的协调配合,常伴以民族舞蹈动作,给人以视觉整体美的感觉,民族唱法的伴奏多以民族乐队为主。 通俗唱法又叫流行唱法,是指演唱通俗和流行歌曲所用的表演手段。它具有通俗性和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一般说来,其演唱注重掌握语言的韵律,讲究吐词、咬字的清晰、委婉,不在演唱中经常运用轻声、气声以及颤音、滑音、音色变化等装饰性技法。通俗唱法还有几个艺术特点: 一、质朴的声音。通俗歌曲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性和平民化,使得其演唱者的普及程度亦十分高,也就是说,多为未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员。因此,通俗唱法的声间运用,大都接近自然形态,也就是一种质朴的本色的声音。 二、独特的韵味。在业余歌唱爱好者中,大多并未接受过声乐训练,嗓音条件一般,但演唱通俗歌曲时,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浅谈美声唱法

浅谈美声唱法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2) 前言 (3) 1 美声唱法的渊源 (3) 2 美声唱法的特点 (4) 2.1 声音连贯,追求音量 (4) 2.2 明亮松弛,讲究高位置 (4) 2.3 灵活性 (4) 2.4 重视呼吸,用气歌唱 (4) 3 美声唱法的三要素 (4) 3.1 横隔膜的有力支持 (4) 3.2 完全打开喉咙 (5) 3.3 充分的面罩共鸣 (5) 4 美声唱法的完美追求 (5) 4.1注重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5) 4.2注重声音特征的变化丰富性 (6) 4.3 注重声情并茂 (6) 4.3.1 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主题思想 (6) 4.3.2 抓住作品的情感格调 (6) 4.3.3 准确表现作品的情绪变化 (6) 5 结论 (7)

摘要:本文首先在前言中简单阐述了美声唱法的概念,并引出了本文的创作目的。在正文部份首先从美声唱法的产生发展情况,追溯了美声唱法的历史渊源,然后在从声音连贯、明亮松弛,讲究高位置、灵活性、重视呼吸,用气歌唱、追求音量五个方面简单阐述了美声唱法的特点,接着论述了美声唱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横隔膜的有力支持、完全打开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尽管科学的歌唱使声音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便是仅仅掌握美声唱法的技巧是不够的,所以本文论述了美声唱法的完美追求须从注重演唱风格的多样性、注重声音特征的变化丰富性、注重声情并茂,并对注重声情并茂作了重点论述。最后在结论中对美声唱法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美声唱法;演唱;呼吸;声情并茂

前言 美声唱法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19世纪20年代开始以罗西尼、贝利尼和多尼采蒂为代表的华丽优美的歌剧风格。这个时期的歌剧要求掌握高超的歌唱技巧,在声音上力求尽善尽美,因而这一时期的美声唱法后来也被称为歌剧唱法。在我国,人们所理解的美声唱法已属于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那就是以意大利歌唱发音技术为基础传统的歌唱方式。它包括歌剧,清唱剧,音乐会的整个唱法。虽然融合了各个国家的不同的语言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是基本的发声要求是相对一致的,它形成了世界范围公认的歌唱方式。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声唱法的概念。 笔者力求通过论文,让不了解美声唱法的人去认识美声唱法,让正在学习美声唱法的人懂得唱好美声所需掌握的技巧与方法,当然,美声唱法有着深远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笔者仅就所查文献及掌握的微薄知识对美声唱法作了浅薄的创作与探索,以期对美声唱法的有更深入的研究。 1 美声唱法的渊源 美声唱法,即意大利文Bel Canto,学术界对于Bel Canto的解释也很多,比如美好的声音、完美的歌唱、美妙的歌唱等,不过笔者更认同译为美好的歌唱。美声唱法主要是指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及歌唱方法。 美声唱法最早出现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歌剧,美声唱法也逐渐完善。佩里根写出意大利最早的歌剧《达芙妮》,1600年又写出了歌剧《犹丽狄茜》。意大利作曲家蒙泰韦尔迪的创作,又使歌剧突破了以往的唱法,预示了咏叹调在歌剧中诞生了。由于独唱的咏叹调要求歌唱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优美的音质,因此,一种新风格的发声演唱方法便应运而生,这就是“美声唱法”。不过这一个时期只讲声音,既不注重歌词也没有内涵。17、18世纪,欧洲的歌剧出现了以阉人代替女生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生来唱。阉人利用其独特的嗓音将美声唱法把正歌剧推向了颠峰。因此,这一时期在音乐史上被称为“美声唱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他们的演唱过分炫耀技巧,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阉人歌手逐渐被淘汰,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19世纪后,美声唱法有了新的发展,以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Donizelle)、贝利尼(Bellini)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与迈耶贝尔等人的法国歌剧大胆地采用了自然男女生以取代阉人歌手。到19世纪中叶歌剧中的咏叹调成为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演唱内容,至此,声乐演唱以其更富有男子气慨的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声音而成为声乐技术发展的时尚与潮流。所以说,不同时代的歌唱形式、风格、情绪、情感不同,歌唱的方法也不

浅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浅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特点鲜明,受到来自国内和国外人们群众的较高评价。民族声乐艺术经过了长期的沉淀与继承,在当前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本文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结合当前发展的情况,阐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民族声乐发展历程发展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吸收优秀文化、摒弃陈旧内容,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与系统的体系。民族声乐对人们的生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其独有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培育优良品德离不开的艺术。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1、沉淀期 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多元的艺术综合体,从其表现形式来看,形式多样,包括戏曲、民歌、曲艺等。可以说,我国《诗经》中对音乐的记载就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滥觞,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民族声乐在历朝历代中生生不息,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愈加丰富多彩。

民族声乐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继承性,通过对上个朝代的继承,经过沉淀,在下一个朝代绽放出新的光彩。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吸收了各地的特征,乐府、民歌、元曲等逐渐成为当时时代的潮流,也是当时民族声乐艺术的代表。 2、发展期 自上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实现了交流与融合,民族声乐从那时起也迎来了创新与发展的好时期。西方音乐中的歌舞剧等使得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吸收其优秀性的基础上结合本土音乐特点实现了发展,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音韵美、民族特色在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显得更为突出,从那时起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作曲家与歌唱家,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1、民族性突出,以本土文化为基础 音乐并不是独立于人们的生活的,相反的是,所有的音乐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艺术则高于人们的生活,是音乐的升华。 民族声乐艺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歌颂人们的辛勤劳动、歌颂收获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不同地区的声乐

浅谈声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浅谈声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音乐系2000级2班张静 内容提要:声乐教学离不开听觉。如果坚持以听觉为主要 手段的同时,适当引入其他手段,合理利用观察外形、正 确听辨、双向交流、触摸器官等手段,将会更有利于及时 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姿势表情超前意识主观感受动作幅度和 紧张度 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就发声训练而言,要让学生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引导他们完成几十块肌肉的精确配合。同时,人们内部各器官的运动状况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调控学生声音的传统方式是主要依靠听觉。这无疑对教师的耳朵和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状,我们大多数普通的声乐教师又很难具备象声乐名家那样精确无误、洞悉入微的耳朵,因此难免有力不从心、事与愿违之感。为了缓解教与学的矛盾,尽量减少声乐教学的失误,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很有必要利用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声乐教学的手段,切实改进我们的教学。 一、观察外形和表情 学生的外形和表情入手有效运用“观察”,将会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声音和表演。1。体形。如果把声音比作一个在不断运行的电梯,身体则如同一个专供电梯运行的电梯井。要想使声音畅通无阻,首先就要构建稳固、平滑的通道。从发声原理来看,良好的腔体状态的呼吸支持。教学中如果发现气息虚浮或憋闷,声音僵硬等问题,首先就要在脊柱、肩膀、胸部、下巴的摆放上找原因。腰部不适度的塌陷或僵硬会让学生难以把握身体的重心和呼吸支点,造成整个歌唱状态的

过分松垮或拘谨。横膈膜内收、肩部耸起夹紧、胸部憋闷势必影响呼吸的松弛、深沉、饱满的畅通。颈椎部如不保持一定的垂直感,就容易提肩窝胸,造成喉头上提,下巴紧张突出,无法充分打开口腔等上部的共鸣腔体。2、口形。口形是口腔内部歌唱器官运动状态正确与否的一个直接的外观标志,也直接影响咬字质量的好坏。正确的口形应该是上额积极抬起,下巴松弛自如。一旦下巴过于扯动,口形开得过大,将会造成喉部不适当的用力,压迫声音,造成笨重的喉音。口形过小、下巴歪斜,则表明颌关节没有自如地张开。舌头不恰当地卷曲、拱起,则表明舌根和下颌不够放松。下巴和喉咙的动作过多、过大则很可能会影响气息的稳定和声音的连贯。3、表情。表情不仅是内部歌唱状态的参照物,更是传达歌曲内涵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学生面部表情的缺陷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情紧张、呆滞;二是表情过剩,过于夸张做作。表情生硬或者是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面部肌肉存在多余力量的结果;或者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把握作品的内在情感,全身心投入歌唱。表情做作一方面是由于对作品理解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可能是盲目追求某种歌唱声音效果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微笑。有人为了取得明亮靠前的声音效果,主张唱歌时要提笑肌的作用。如果过于追求笑容和笑肌的积极,忽略其他相关肌肉的协调,就会人为造成不必要的肌肉紧张,最终影响声音质量。而且这种盲目的“皮笑肉不笑”,在演唱情绪悲伤的作品会使学生的表情与歌曲内容大相径庭,有损艺术表现力。 二、听觉

从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分析

从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分析“土、洋之争即被称为“土、洋之争”的一场规模很大的讨论。从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分析“土、洋之争”。 论文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土,洋之争”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声乐?简言之,以中华儿女熟悉、喜爱的母语文学以音乐语言表达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的声乐作品及其表演就是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换言之,用中华民族的一种语言和风格以声乐形式表达民族思想、感情的艺术种类就是我们的民族音乐。这个定义是由声乐形式加民族的内容和风格组成的。如果把风格作为一个事物,一个分析对象,对它的构成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分析方法是横向进行的,即把它沿水平方向先切为两层,上层是中华民族综合风格,下层是中华民族地方风格。在地方风格中还可切出若干层次,最下的一层也就是最基层可以以县为单位。每县的民歌风格都有区别。如:同是河北冀东地区的昌黎民歌和迁安民歌就不一样,同是河北省的冀东地区和张家口地区的民歌又不一样,而词、曲作者又能根据一种河北风格创作出歌曲。而河北风格和辽宁或陕西、四川风格又不相同,各有风格特色。除了地区不同是风格不同的原因,中华民族还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声乐风格和汉族又有着明显区别。各少数民族内部因地区不同风格也不同。如内蒙古地区的东蒙和西蒙长调并不相同,每个旗都有自己的特色民歌。所以地方风格这一层中至少可以切成省(自治区)、地(自治州)、县三层,有时我们还能创造风格等。那么省、自治区、大区之上呢?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存在着代表作出大区风格的作品,如东北风格、华北风格、西南风格、江浙风格等。整个中华民族共性的民族综合风格,如一听《小白菜》,我们可以说:这是河北风格;一听《阿玛勒火》我们就知道是西藏风格;听了《洗菜心》音乐论文音乐论文,我们能说是湖南风格,可是听了《我爱你,中国》、《黄河怨》、《长江之歌》呢?我们就难以指出他们的风格属于哪一省、哪一县的语言、音调。他们的音调和语言是从整个中华民族风格群体中提炼出的共性,对外国人来讲则是特性,是中华民族统一的、代表性的特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风格、大气派,我们称之为民族综合风格。这个综合风格处于我国民族声乐这个建筑物的最高层,但它绝不能是空中楼阁,它的营养源泉和根基依然在于建筑物中下层的民族地方风格中。综合风格生自地方风格,又不断地从地方风格中吸取新鲜的营养,反过来也影响着地方风格的发展。风格的事情范围越小,层次越低特性越强,范围越大、层次越高,共性越多,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无论我国还是他国、他族的艺术都是这样由横向多层次组成的。我们说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的声乐作品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但它们是综合风格,它们不等于《伏尔加小唱》,不等于《小白桦树》,可是众多这样的俄罗斯民歌营养了它们,又被他们提炼为整个民族的经典作品。舒伯特之于德意志、奥地利民歌也是这种关系论文的格式毕业论文范文。我们不能说柴可夫斯基和舒伯特是专写美声歌曲的吧?!我们也同样不能说冼星海、黄自、郑秋枫、施光南等人是美声歌曲作曲家,他们的优秀作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唱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声,难道不能骄傲地把他们称为我们的民族作曲家吗?! 把民族风格按横向分析后,再把每个民族或地域的声乐风格按纵向切开分析,看看一种特定的风格究竟由哪些因素组成。根据多种声乐作品及演唱的显示,风格由五种因素组成:(1)语言(语音、语句和诗的韵律)特点及其对作曲和演唱润腔的影响。 (2)由民族(地域)审美习惯决定的演唱音色特点。 (3)由民族(地域)审美习惯决定的演员面部表情、体态律动、肢体动作以及由这些所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