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美国神经病学学会迟发性综合征循证治疗指南(中文版)

2013+美国神经病学学会迟发性综合征循证治疗指南(中文版)

2013+美国神经病学学会迟发性综合征循证治疗指南(中文版)
2013+美国神经病学学会迟发性综合征循证治疗指南(中文版)

骨筋膜室综合征详细(仅供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 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的医疗风险更大。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病因: 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 (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 (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病理: 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 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的肌肉坏死。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 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频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 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65mmHg),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小腿间定正常压力为2.0kPa(15mmH),当压力升至733kPa(55mmHg)时,血循环完全中断。间室内神经缺血30分钟,其功能发生异常,缺血12~ 24小时,则发生永久性的功能损坏。间室内肌肉组织缺血2~4小时发生功能改变,缺血8~12小时,则发生永久性损坏(肌坏死)。 肌肉坏死时可释出大量K+、肌红蛋白。组织缺血缺氧进行的无氧酵解可产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受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在炎症过程中产生大量毒性介质。这些物质当血循环改善以后进入血循环,会引起全身的损害,如休克、心功能障碍、心律紊乱等.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骨筋膜室综合征健康教育 筋膜间隙综合征是骨科急症,是最为严重的急重症之一,常伴发于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血管损伤。特别是肱骨髁上骨折和小腿外伤合并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一、早期诊断筋膜间隙综合征最快可在创伤发生30 分后出现,临床表现: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至晚期,感觉消失,可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表现为: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肌肉瘫痪;⑤无脉。 三、心理指导 1、患者因突然受伤、疼痛,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恐惧感,不愿意接受切开减压的再创伤,因此要多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感,耐心解释切开减压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延误治疗的严重后果,使其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护理。 2、对于截肢的患者及时做好关于病情、治疗、护理方面的解释工作,给予确实的心理安慰,尽量使患者短期内勇敢的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逐渐顺利康复,并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利于配合。 四、各种手术后指导保持肢体功能位,各肢体功能位分别为:(1)、股骨干骨折:保持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呈外展中立位。 (2)、胫腓骨骨折:保持肢体患肢抬高过心脏,踝关节趾屈5~10度。 (3)、胫骨平台骨折:保持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0度。 (4)、前臂骨折: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或伸直0度。 (5)、踝关节骨折:趾屈5~10度。 五、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为治疗性运动,可以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肌肉萎缩,避免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功能锻炼应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进行规律性的指导,主要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为原则。 1、患肢锻炼方法主要包括: (1)、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每次50下,3次/日。检查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可将双手放于髌骨两侧并推动髌骨,应不能活动,则股四头肌坚强有力。 (2)、直腿抬高5~10cm,并保持1~5min,3次/日。 (3)、负重锻炼:开始时,踩称15~20kg,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力量。 (4)、牵引锻炼:从5kg逐渐加至25kg,3次/周。 (5)、前臂旋转练习:旋转是前臂的主要功能,也是评价尺桡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生物力学力矩的概念,把尺桡关节作为受力点,旋前方肌与支点力臂长,功能锻炼省力。而旋后方肌与支点力臂短,则功能锻炼费力。其旋前动作应由前臂的旋前方肌为主动肌,

骨筋膜室综合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临床表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闭,但此压力远远低于病人的收缩血压,因此还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此时,远侧动脉搏动虽然存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已发生缺血,所以肢体远侧动脉搏动存在并不是安全的指标,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协助诊断。 以上症状和体征并非固定不变。若不及时处理,缺血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主要临床表现,可记成5个“P”,字: (1)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 (2)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 (3)感觉异常(paresthesia)。 (4)麻痹(paralysis)。 (5)无脉(pulselessness)。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即由骨,,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综合征、骨。 一、概述:骨筋膜室是指由骨、、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二、症状: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关闭,形成缺血--缺血的恶性循环,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 三、分型:1、濒临---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导致和。 四、临床表现: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增快、血压下降,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等。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减弱。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闭,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 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证候群,是一种严重损伤后的反应性疾病。 临床表现:患肢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趾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患肢肿胀触痛明显。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病因:一、骨筋膜室容积骤减 1、敷料包扎过紧:四肢损伤或骨折应用绷带石膏,随着患肢创伤性水肿的发展,使原松紧适中的包扎物变得过紧而形成压迫。 2、严重的局部压迫:在地震或建筑物倒塌,肢体长时间被重物挤压,或者昏迷、安眠药过量、酗酒等原因致肢体长时间被压在身下 二、骨筋膜室的内容物体积剧增: 1、任何原因致肌肉缺血后,发生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 2、挫伤、挤压伤等损伤性室内肌肉严重水肿。 3、小腿的激烈运动和过度疲劳的长途跋涉。 4、有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骨折移位,引起的骨筋膜室内大血肿。 5、毒蛇、毒虫咬伤而引起的严重水肿。 三、血供障碍:大血管受压损伤痉挛梗塞血栓形成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肱动静脉损伤,断肢再植或血管术后血流不畅,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造成组织缺血—渗血—水肿恶性循环而发生本征 观察要点:是否出现“5p”征象 1剧烈疼痛(painless):发病部位出现持续性深部胀痛呈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痛,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晚期严重缺血后神经麻痹即转为无痛。 2肌肉麻痹(瘫痪)(Paralysis)(被动牵拉疼痛):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肌肉僵硬似条索状,肢体甚至呈圆筒状僵硬;手指处于屈曲位,主动或被动牵伸时疼痛加剧。 3患肢苍白(pallor)或发绀:早期受累区远侧的指(趾)苍白发绀或潮红后期呈暗红或暗紫色或成大理石花纹状皮肤菲薄光亮有水泡花纹状皮肤菲薄光亮可有水泡。 4感觉异常(paresthesia):患处局部麻木感和异样感,两点分辩觉消失和触觉异常 5无脉(pulselessness).: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但是此项指标并非可靠,因为骨筋膜室内压力上升时,首先阻断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但此压力尚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因此肢体远端脉搏依然存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肉可能早已发生缺血,只有大动脉损伤者一开始便无脉 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