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嘟囔.(n ān) 煞.白(sh à) 撬.开(qi ào) 遁.词(d ùn) B .制裁.(c ái ) 箴.言 (zh ēn) 嗤.笑 (ch ī) 忧戚.(q ī) C .恣睢.(su ī) 矗.立(ch ù) 拮据.(j ū) 褴.褛(l ǎn ) D .摧.残(chu ī) 赃.物(z āng ) 汲.取(j í) 灌溉.(g ài ) 2.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形销骨立 间不容发 B.自欺欺人 与日俱增 相得益章 置之不理 C.怀古伤今 郑重其是 金戈铁马 抽丝剥茧 D.言不及意 歇斯底里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B .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 C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燥热的感觉荡然无存....。 D .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消息一经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拍手称...快.,这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岳阳楼记》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D.《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⑥②⑤①③④ D .②⑥①⑤④③ 6.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

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

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

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

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

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

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

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

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

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

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

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

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

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1)本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2分)

(2)“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句中“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事情的经过。(4分)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范爱农是个怎样的人?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 7.亲爱的同学,你在“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中,那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

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现在,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精彩的小说世界。(5分)

(1)小说人物大家猜。九(一)班在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中,学习委员拟了几道知识竞赛

题,你能说出其中的人物形象吗?(2分)

眼望着两根灯芯硬是不肯咽气的吝啬鬼是。

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是。

(2)小说人物我评说。请你仿照下面资料,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所要评说的人

物。(3分)

供选人物:孔乙己、鲁智深、林冲、一丈青大娘

例:孙悟空-——你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你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

精”,你穷追猛打,绝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你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你爱憎分明,嫉

恶如仇,本领高强。你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二、古诗文积累与文言文阅读(25分)

(一)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4)少年不识愁滋味,_____________。

(5)李白的《行路难》中,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

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9--12题。(15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2)山肴野蔌.

(3)杂然而前陈.者(4)树林阴翳.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句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 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17 题。(20分)

材料一:

①“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中。西晋文学家夏侯湛,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以成《周诗》,并给潘岳看。潘岳认为:这些诗篇不仅温文

尔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为与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写作了《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在该诗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自家家世, 而是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②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尤其是在北朝,更是使用甚广。从它发轫之初,就往往和门风互用。如“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而言色恂恂,出于诚至,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汉

之万石家风、 陈纪门法所不过也,诸子秀立,青紫盈庭,其积善之庆《魏书》卷五十

③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例如,“齐有人焉,于斯

。 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南史》卷二十二)。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④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⑤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 ⑥正因为如此,对家风、门风或称誉或贬损,也就并存于历史文献中。如《魏书》卷三十八说:“刁氏世有荣禄,而门风不甚修洁,为时”卷四十七也有:“及道将卒后,家风衰损,子孙多非法,帷薄混秽,为论者所鄙。”可见,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家风,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⑦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可以将家风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⑧家风有别于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魏书》卷九十一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减) 链接一:习近平谈家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2015 年 2 月 17 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中华儿女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2016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询问上海奉贤区“奉贤”之含义,

肯定家风、村风与民风建设。习近平对好家风的重视,始终如一。

(摘自中国家风网,有删改)链接二:《中华好家风》歌词:

你也这样说我也这样说没有好家风日子咋红火我也这样说你也这样说

治国如治家治家如治国你有一个家我有一个家不能治好家怎能治好国

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温良恭俭让是否还记得是否还记得

你也对我说我也对你说国风不清明哪有万民乐我也对你说你也对我说家和福星照国泰鸿运多爱国如爱家爱家如爱国人讲精气神国讲正清和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仁义礼智信千年传美德千年传美德

(摘自酷我音乐网,有删

减)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家风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我勉励。

B.《魏书》卷中对家风的描述告诉我们或称誉或贬损的家风并存于历史文献中。

C.家风,有自己独特的风习和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D.“渐渍家风”生动形象的诠释了家风对家族子弟润物细无声的熏染过程。

14.下列对材料中“家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家风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作品《周诗》中。

B.两晋以后,家风一词渐次流行,尤其是在南北朝,更是使用甚广。

C.《南史》卷中提到家风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

D.北周庾信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致使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

15.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才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

B.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

C.家风一旦形成就成为教化的资源,是通过耳濡目染等多种方式能获得的精神气质。

D.家风不同于家规,家规是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家风是长期教化后的结果。16.结合三则材料,请谈谈为什么要重视家风建设。(5分)

17.你认为的好家风是什么,请写出三条,对于如何形成好家风,请给三条建议。(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20分)

木笛

赵恺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校阶梯教室。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是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

踌躇歉疚地说:“对不起,能换组曲子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可是——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披着雪花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那里,竟然有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顷刻之间,雪大了,一团一团,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8.文章以木笛为题,有何作用?(3分)

19.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的木笛手。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证明?请结合选文内容,分点概述。(3分)

20.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分别对文中两处划线句分别进行赏析。(4分)

2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22.有人认为文中音乐大师先是拒绝换曲,后来却改变主意录取朱丹,这一行为不合情理。你觉得呢?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5分)

四、作文(55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村头有口大井,井旁有棵大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每天清晨和傍晚,鸟儿都会看到村里人络绎不绝地来打水。喝过水的人都会称赞这井水甘甜醇美。鸟儿对大井说:“你为村里人提供了这么甘甜的井水,他们真应该好好感谢你!”大井谦虚地说:“我正想好好感谢村里人呢!”“他们从你这里取走了甜美的井水,”鸟儿奇怪地问,“你还要感谢他们?”“你说的不错,”大井又答道:“我为人们提供甘醇的井水,但也正是人们不断地来打水,使井底新鲜的活水不断地涌来,才让我始终充满着青春活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B(3分)

2、A(3分)

3、D (“拍手称快”的意思是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

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3分)

4、B (莫泊桑是法国)(3分)

5、B(3分)

6、名著阅读(10分)

(1)《范爱农》 2分

(2)范爱农的老师被害,(1分)同乡会的学生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写文章悼念。(1分)但是范爱农反对。(1分)我们认为他冷酷,懦弱。(1分)(3)范爱农是一个孤傲、正直、倔强、追求革命的爱国者。(2分)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悼念。(2分)

7、(1)严监生(1分)别里科夫(1分)

(2)略(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文言文阅读(25分)

8、(1)三年谪宦此栖迟(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溪云初起日沉阁(4)爱上层楼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4分)

芳:花蔌:菜蔬陈:陈列,摆开翳:遮盖

10、(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游人知道跟从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1、B(3分)(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2、(4分)

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2分)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2分)

13、C (3分)(原文“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非“存在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14、C (3分)(A《周诗》的作者是西晋文学家夏侯湛B“尤其是在南北朝”应该是“北朝”D“致使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原文并没有这种因果关系)

15、C (3分)(原文是“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并非是“多种方式能获得的精神气质”)

16、(5分)家风对家族子弟影响很大(1分),家风又有好坏之分(1分),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1分)。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1分)每个家庭都有好的家风,必能让整个国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1分)

17、(6分)我认为好家风是指讲求忠厚、清廉、仁义(节俭、有礼等优秀品质都可)的家风。(一点1分,共3分)

建议:(1)作为长辈应该注重良好家风的形成或传承,以身作则,对子女严格要求,让子女明确家风的重要性。(1分)

(2)作为晚辈,应注重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家风,谨记长辈的教诲,秉承优良家风并将之发扬光大。(1分)

(3)整个国家应该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良好家风的形成,积极推动良好家风传承(1分)

(言之成理即可)

18、①木笛作为本文的线索,贯穿全篇;②塑造人物形象,朱丹吹奏的笛声,表现了朱丹出色的音乐才华;③反映小说主题,从朱丹的笛声中,更能感受到他崇高的民族精神(1点1分)。

19、①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②从纪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华;

③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音乐学院录取也证明这一点。(1点1分)。

20、①运用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文章中写朱丹“身材修长、纤弱”,与下文中朱丹伟岸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让人震撼;“一颗梅树”塑造了他儒雅的形象,也暗示坚韧不屈民族气节,为下文不演奏歌曲作铺垫;“一身黑色云锦衣衫”,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②“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或对音乐的虔诚)。(4分。每点2分,手法各1分,作用各1分)21.(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朱丹内心的悲伤之情,为刻画朱丹和少年儿童的人物形象做铺垫;(点明时间1分,渲染肃穆悲壮的气氛1分,烘托朱丹内心的悲伤1分,为刻画人物形象做铺垫1分)。(2)推动情节的发展,朱丹追随着雪片并遇到了大雪中的孩子方阵(1分)。(3)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1分),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答到1处给1分,最高给5分)。

22.合乎情理(1分)。(1)大师可能是想考验一下他,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他的身上是否真的有那种“流失的民族精神”存在。(2)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不敬,但事后一想,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更有崇高的民族精神,因而能够理解他,接受他。(3)从面试时的默默打量,到默契地来到纪念碑前,听朱丹吹奏木笛,说明这一切可能都是音乐大师对朱丹的考验,因此先拒绝换曲,后改变主意录取就在情理之中了。(4)开始拒绝换曲是因为这是一场正规的考试,不能偏袒任何一个考生;后来录取朱丹,是因为他不仅才艺高超,而且还有可贵的民族精神在。

不合情理。(1)大师当时已知道那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如果能理解,当时就能理解,不必等到最后。(2)大师后来的转变没有契机,显得突出其来,是文章一败笔。

(答案的分析要包括对“拒绝换曲”和“最后录取”理由的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拘泥答案。5分。先有判断1分,理由4分。)

23.作文。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