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会的发展也将加速。

美国城市化程度从20%到60%,经历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1950年尚有45.2%的人口是农村居民,到了1992年,农村居民只占总人口的5.8%。日本战后城市化程度从36%到50%只用了7年时间。1950-1992,日本用了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将近一个世纪的城市化进程。

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历,我国的城镇化率从36%提高到60%属于加速期,也正是起飞阶段。我国城镇化的浪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只能利用科学的城市规划进行引导调控。

3、城镇化是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个主要原因。按照亚洲国家的经验,每增加一个第二产业工人,就意味着可以增加3个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1:3的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飞期间的通律。目前我国1:1的水平都不到。因为我国的工业企业相当一部分是乡镇企业,分散在村落里面,没有走西方的集中工业化道路。

刺激内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城镇化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有效投入,通过较高速的城镇化使内需极大提高。

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经营规模不足。

4、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的发展战略是不均衡发展战略。它首先是在地理空间的某一个点上进行突破,积聚生产力,然后使这个点快速扩展,逐步连点成线,线再形成网。城镇化符合不均衡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不断地在空间积聚、扩散、吸收。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生产要素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不断积聚和扩散的过程。

5、当前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农村收入偏低,思想观念保守,受教育水平低,不愿意离开世居地方。从城镇角度看,城镇服务功能不健全,特别是小集镇服务功能不齐全,人居环境不良,基础设施短缺,城镇就业条件特别是劳动力保障机制不足,移民门槛过高,子女入学解决困难,创业环境不良,兴办企业审批手续过繁,城镇分布不合理。归根结底,城乡差别日益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镇化有效的调控和组织机制不健全。

6、企业集群是中小城市不可缺少的经济组织,是围绕特定的产业或产品门类,在某一地理空间形成相关企业与机构积聚并发生内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业组织。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缺少这个环节,中部地区这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十年前经济学界争论认为浙江的“温州模式”不如江苏的“苏南模式”,五年后浙江乡镇企业产值、产品出口额和财政收入增长率全面超越了江苏。后来经济学家认为浙江模式转型成本较低,综合效益好。温州的打火机、低电压器、嘉善的复合板,诸暨大塘镇的袜子产量可以做大全国的60%-70%,没做一个产品就把国内其它地方的同类产品生产厂家打败。他们的成功关键是形成了产品高度专业化分工、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集群。

7、房地产泡沫危机。当前房地产泡沫:一是投资性购房比率上增过快,投资-投机。二是房价上升幅度过高过快。三是调控手段不完善、不配套。有时政府本意是为了扩大供给,却变成供给收缩;本来要控制需求,却成了扩大需求。城市化与房地产危机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日本城市化高潮时期,每年有几百万人移居到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持续不断增长,土地的财富增长非常快。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率是39%,将来要达到75%,这一段时间大约是20-30年,每年有1000多万人移居到城市里。进城的人支撑了房地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可以保持繁荣,价格再高,也有人买。但一旦城市化率达到75%,如日本的城市化率达到75%,城市化完成后,没有人再到城市里来了,就像电池耗尽的电子表那样,突然一下子停止走动了,住房需求突然下降,依靠住房产业带动的一系列产业就都随之萎缩,这时房地产泡沫就产生了,导致日本连续十二年房地产价格下降,进而带来房地产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萧条,又进一步导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使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受到严重的破坏。

8、联合国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不应低于GDP的3%-5%,但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只有百分之二点几,即使上海发展如此之快、基础设施如此完备的城市,也

只达到5%。

9、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与凯恩斯就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为问题论战了40年。在那个国有论和政府调控论占上风的年代,凯恩斯有广大的拥护者,还有政府的后台,每次论战均以哈耶克的失败告终。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全面陷入滞胀不能自拔,大家才认识到政府调控市场实在乏力和难以为继,“全能政府论”捉襟见肘。哈耶克是新一代自由主义代表人,认为政府不能做市场有能力做的事情,只能做市场做不了、做起来不合算的事情。1974年,他以其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10、中央领导又一次在中央党校作报告时讲到,什么叫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意义方面,就是宏观的经济效益要超过资本主义,微观的经济效益也要超过资本主义。

11、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从下而上,而不是从上而下的。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奈斯比特认为:风尚从上而下,改革创新从下而上。从上而下的改革,那不是改革,而是推行。某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先导模式可以借鉴:推行管理合同。就是公司的资产通过合同的方式全权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这种模式在旅游服务业应用得较早,许多宾馆包括部队所属的宾馆也采用这种方式。合同制管理、品牌管理在旅游行业已取得非常明显的效益;特许经营。现在,国际上的特许经营通常是采取BOT方式建设的,我国如温州东庄的垃圾发电厂。现在我国大量才取的还是TOT方式,就是将已经建成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通过经营权有偿转让给外商,经营期满后再收回。由于这种模式由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租赁管理现成的项目,不需要承担建设期的风险和土地征用处理等棘手问题,所以有较大的吸引力。

当前市场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疑虑:1、改革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一些地方政府的信誉度不高,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项目建设中的风险。以政府财政投资的项目,用上级权力约束下级比较有效。如果由外来投资者直接与农民打交道,进行征地拆迁,往往会被敲竹杠,导致建设成本的上升。这也是我国流行的BOT变成TOT模式。在市政公用行业的建设运营管理上,我们确实还没有一整套规范的东西。

12、延期偿付率规则和利润分享规则(Profit Sharing Regulation)。杭州娃哈哈成立了一个利润分享的销售公司。谁想经销娃哈哈矿泉水,就必须先向娃哈哈的销售公司投资,成为娃哈哈销售公司的股东。投资1000万元的股东的权利是1年可以经销5000万瓶娃哈哈纯净水,销售公司还给以相当优厚的利润返还量。如果经销商欠付娃哈哈的贷款不还,那其在销售公司的股份就会减少。层层经销商都这样运作,一个环节套一个环节,全面采取利润分享制。经销商如果作假,将会受到惩罚,惩罚数额远高于作假所得,所以没有经销商愿意作假。这解决了一个收费难的问题。

13、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和人文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把田园的宽裕带给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带给田园”。城市应充分拥有农村生态的、悠闲的景观。人类的进化始于农业社会,人类基因对农村的适应性远远高于城市。联合国人居中心主任安娜博士:最好的城市就是景观看上去像农村一样的城市,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能实现和谐统一。

14、美国经济学家杰夫.马德里克认为: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结果来看,市场机制能否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更好地发挥作用,决定了其繁荣的程度,而且是在诸因素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活力为什么不强?因为该区只有从上而下的城镇化,而没有形成从下而上的城镇化,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

15、产权制度的变革是生产效率变更的前提。没有产权意义上的国企改革是白改;不按照产权规律进行创新,则是空创。产权的完整是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过去我们搞现代企业制度,只是剥离了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根本就没有抓住产权这一改革的核心,结果事倍功半,无疾而终。

16、世界制造业正从过去的大规模制造(即福特式的大生产)转向大规模的定制。这种大规模的定制,使得应变快的企业可以吃掉慢的企业,新型小企业可以吃掉老牌大企业,柔性生产企业可以吃掉刚性生产企业。大规模的定制模式,需要大量的零部生产企业集群为之服务。美国通

用汽车公司总裁称,中国哪个地方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集群,通用公司就会在哪里投资设厂。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决定了汽车生产总成本的30%。

17、在人文科学范围内,实践证明可行的、能发现“真正问题”的分析方法是SWOT法,即superiority(优势)、 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

18、城市圈是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最密集的地方,在这最密集的地方就需要最强有力的规划控制手段,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确保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性。因为城市的财富和发展的潜力体现在他的空间结构中,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所以城市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群的未来。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取决于沿太平洋海岸线,能不能建立一个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和生态都非常优秀的、由全球竞争力的、延绵不断的黄金海岸线城市群。

19、比尔盖茨:三流的企业家是低成本生产,二流的企业家生产高技术产品,一流的企业家制定标准规范。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工商管理(国际会计) 工管三班 楚汉青 3201514007

目录 一、历史的必然选择 (3) 1. 农民阶级在近代的抗争 (3) 2. 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 (4) 3. 地主阶级的抗争 (5) 4. 社会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活力 (5) 二、社会主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 (6) 1. 科学社会主义推动的现代化 (6)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方针 (6) 三、综述 (7)

摘要:中国在百年近代史中,受尽了凌辱。19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强制打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遭受西方侵略近百年。因为,西方在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封建中国远远被抛在了后面。科学技术的落后,使中国从一个天朝大国,逐渐沦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西方列强受廉价原材料、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等因素的驱使,展开了对中国长达百年的凌辱。从这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思索和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曾探索过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最后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原因就是,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 关键字:社会主义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必然选择、近代化。 一、历史的必然选择 1. 农民阶级在近代的抗争 在近代,农民阶级探索过很多次,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是最惊心动魄的一次。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鸦片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艰难。于是,农民阶级发动了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捻军,陕西回民叛乱。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自此连战连捷。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运动的结晶。 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这项制度,乃至这个运动,都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正确方向,这注定了这场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建设出现新的契机,进入了城市、城镇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城市化等的概念入手,阐述现有城市化指标的问题,并构建恰当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正确评价中国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30年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但它是以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的。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都迅速增长,很多地方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城镇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到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少数地区,使得中国城市化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不相适应,使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1989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社会文化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对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控制能力增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使劳动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化同样能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过度城市化或者城市化不足都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便于计算,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选择单项指标城

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为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有的建设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但是,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由于国际国内种种原因,在相当长时间内,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左”的思想逐渐占了上风,使得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难能可贵的正确认识没能贯彻和坚持下去,直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悲剧。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我们国家面临的是十分困难的局面: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千帆竞发,中国落在了时代大潮的后面。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我们党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同时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新思考。1982年在为党的十二大所作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就是围绕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的。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无比生动的、辩证发展的进程,是一个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13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曙光已经照临东方的地平线。 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8年我国GDP已经超过30万亿元,居世界第3位,比1978年的世界第10位上升了7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近6%。30年间GDP年均增长9.8%,较之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0%快3倍多。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 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陷入低潮。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易帜,满以为经过短暂“休克”之后就可复苏重生。然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有的至今难出低谷。结果证明,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并非济世良方。“新自由主义”不但害了亚洲、拉美、苏联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最终连兜售者自己也自食苦果。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风景这边独好”,展现出勃勃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目光。近几年来,国外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发展道路”的议论十分热烈。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的局面;为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而努力。 要想取得这些成就,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之所以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开始,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有志之士希望通过此次运动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戊戌变法终在多方阻挠之下夭折了。而之后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所取得的将中国变为资产阶级社会的努力也在辛亥革命之后化为乌有。五四运动之后,受到苏联的苏维埃政府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染,中国开始认清一点: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向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迈进。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然而,在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妄图恢复封建资本主义,结果当然是失败的。邓小平同志在概括中国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时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决定了中国必须义无反顾的他上社会主义的道路。2.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广大中国人民的决定,经历了广大人民的慎 重选择。 中国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人民在封建时期经历着由社会等级、财富地位等局限的不公平待遇,身心都受到严重压迫。近代以来,人民为了追求自由、和平、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新世界开始进行反抗,但是从近现代史来看,无论是哪次变法、改革或是革命,牺牲最多的依旧是人民。 所以,对于中国的广大人民来说,封建社会只会残食他们,资本主义只会剥削他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事实也确实证明,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而之后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建设也是建立在人民支持的基础之上得以不断向前迈进,人民也从社会主义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中受益颇多,两者相辅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个政党或者一部分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策略和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社会一直在封建君主专制体制下循环,尽管一个朝代替代另一个朝代,但封建体制一直没有改变。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中国进入了近代。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由此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帝国主义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向封建等级制度挑战,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历经14年而失败。1860年,洋务派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开始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1895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走上历史舞台。维新派指点江山,抨击时弊,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如果成功,中国也许可能走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但由于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失败。1905年,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但辛亥革命最终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死后,军阀连年混战,国家一盘散沙,人民生灵涂炭。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人民悲惨的命运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就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和纠正了“左”、右倾错误,深入到农村去发动、组织、武装和教育农民,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自恃有优势的兵力和美国的支持,悍然发动了丧失民心的内战;共产党率领人民军队,依靠人民群众,为中国光明的道路而斗争。国共两党为中国的前途命运而展开的大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简述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殊性。进而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小城镇利于西部大开发,发展小城镇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城镇中国城市化 1 引言 城市化,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中,为节约时间、节约资源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已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且还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目前中国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徘徊,而对于中国城市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主张继续坚持控制大城市,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以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若干城镇所形成的城市群(或叫城市圈、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其实,这两种意见来自于两种思路,一个强调中国特色,一个强调一般规律。总而言之,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既要强调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针对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与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论证。全书以中外城市发展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为纬,编织出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基本构想。《报告》认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可见,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都必须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理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理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制度尽管是一种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但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历史进步,一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确实走向了富强。可是,为什么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道路总是行不通?为什么不能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去完成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为什么中国人民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其中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要从中国社会具体的历史条件来说明。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这样三点原因: 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终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它的近代时期。在近代中国,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曾经企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促进中国的进步,摆脱贫穷落后挨打的局面。一般说来,资本主义制度是能够使一个国家富强起来的。尽管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但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进步。可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

中国在50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在50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胡乔木 中国经济在五十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仍然抱有兴趣。这个过程是怎样和为什么发生的? 我想就这个问题的实际方面作一些客观的解说。 中国共产党从来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纲。它认为,中国要确保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繁荣富强,使劳动人民免遭剥削和贫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并没有在取得政权的时候打算马上这样做,而是到一九五二至一九五三年间才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决定作出这个选择的,随后在一九五四年被确定在由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宪法里。这时中国经济已经从长期的战争破坏中恢复过来,正在着手制定和实行后来被超额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达百分之十四点七,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达百分之四点三,职工平均工资将增长约三分之一。将建设约一万个项目,包括六百九十四个大中型工业项目,而以苏联援助建设的一百五十六项为中心。 一九四九年,解放战争结束和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年,中国经济破敝不堪。与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左右,粮食减少百分之二十五,棉花减少百分之四十八。从一九三七年六月到一九四九年五月,国民党政府所发行的通货,膨胀了成千亿倍,物价上涨了成千亿倍。人民政府必须首先稳定物价,稳定金融,稳定财政。当时在中国的资本家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共产党军事内行,经济外行。或者说,军事上一百分,政治上八分,经济上零分。人们的这种不信任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没有经验。所有的人都没有经验。人们怀疑,共产党在解放区的经验和本领够不够解决这样的全国性的大灾难? 但是中国创造了奇迹。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个月,即一九五O年五月以后,中国物价开始稳定。一九五O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财政还略有节余。一九五二年与一九四九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一百四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 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 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核心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哲学。它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 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马克思把生产力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有着要摒弃一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和唯心的任 何成分的要求。任何脱离实际的成分都不会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中找到生存的空间。第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绝非贫穷、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第三,科学社会主义以人民为物质 实现的力量源泉,以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者。第四,科学社会主 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形成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第五,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完善的社会, 而绝非一成不变的。第六,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民主与法制。 对于“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理论层面来看,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等。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从制度层面来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已经形成并且不断完 善着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机制。从发展经验上来说,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一)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四)坚持以人为本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坚持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