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专题讲义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专题讲义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专题讲义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专题讲义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作用,但对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够注意。有学者甚至认为,太平天国将拜上帝教与其封建政权相结台,形成了类似“西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够客观的。实际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拜上帝教与封建文化的危机

太平天国1851年起义于广西,短短儿年间横扫南方各省,建立了雄踞东南的农民起义政权,并曾长期控制着号称人文渊蔽的江浙地区。太平军所到之处,用拜上帝教取代儒、道、佛,无情地对封建文化进行武器的批判。它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居历代农民战争之首。自汉代“独尊儒术”始,孔孟之道就成为封建社会中的指导思想。在统治者看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月倒置”。“时代愈向前发展,统治者对它的依赖程度也愈大”。而孔子在历史上也逐渐成为封建文化的代表与象征,被奉为“至圣先师”,具有同儒家学说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中国古代虽曾有少教人,对孔子和儒学的绝对权威表示怀疑,如稽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李蛰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认六经的神圣性。但这类微弱的非孔言论,远不能动摇孔子和儒学的统治地位。

而发生于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却以惊人的勇气,从一开始就向孔孟之道发起了攻击。早在1843年洪秀全最初在家乡劝人“拜上帝”时,就勇敢地撤去了村塾中的孔子牌位。这固然是为了不敬邪神、独尊上帝的需要,但客观上却是“对孔子权威的一个公开打击”。这惊世骇俗之举,“的确是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在发动起义过程中,洪秀全等进一步认识到孔孟之道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所以,在1848年编写的《太平天日》一书中,洪秀全明确指出“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并精心编造了一个孔子在天堂遭受鞭挞的故事,借“皇上帝”之口,斥责“孔丘所遗传之书,……甚多差谬”。故事嘲弄了孔圣人,也揭露了孔孟之道助封为虐的一面。

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开始通过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实现自己推翻阎罗妖,建立地上天国的理想。对封建文化的冲击,也随之在更大范围内,以更激烈的方式进一步展开。太平军所到之处,拆孔庙、毁学宫。在天京著名的江宁学宫变成了“椎牛屠狗”的“宰夫衙”;孔庙被拆毁,孔子牌位也被扔进马粪堆中。杭洲城内学宫成了太平军制硝、铸钱之所。太平军在苏州“毁学校,废至圣先师像”,将常熟“文庙大成殿拆为平地”。湖南著名的岳麓、城南等书院,也都在太平军进玫长沙时倾纪毁坏……

太平天国“敢将孔孟横称妖”。公开宣布儒家典籍为“妖书”;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甚至连幼天王也不得违犯禁令,习读“妖书”。于是,在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出现了“不读圣贤书,但奉耶稣教”和大规模毁禁“妖书”的局面。据当时人描述,太平军“搜得藏书论担担,行过厕涸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沿江各郡邑藏书之家”,也大都遭焚毁。太平天国对古代书籍采取简单销毁的方式,固然是不可取的,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这对封建文化来说,更是创巨痛深的。

在早期的焚毁禁绝之后,“大约就在1853年内,太平天国开始了对儒经的删改工作”。当年,天王颁布了《删改词韵诏》,把“五经”之首的《诗经》改称《诗韵》要求“将其中一切鬼话、妖怪话、妖语、邪语,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语、正话”。后又“令何震川、曾钊扬、卢贤拔等设书局删书”,并广出布告,“云侯删定颁行,方准诵习”。在《钦定士阶条

例》中进一步强调:“孔孟之书不必废,共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既蒙真圣主御笔钦定,皆属开卷有益者”。“御笔改正四书五经各项,待镌颁后再行诵读”。但不知如故,迄今尚未在太平天国印行的各种书籍中发现经过删改的四书五经。随着政策的改变,在后来太平军占领的一些地方,“文庙火而复新”,孔子像也有“巳毁而重塑”者。“谓先圣已受封文掌率,阶一品”。

为了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和选拔人才,太平天国恢复了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但从形式到内容都对之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将原来的院试、乡试、会试,改称县试、省试和天试,还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分别主持的东试、北试、翼试。1861年颁布的《钦定士阶条例》,又改为乡试、县试、郡试、省试和天试五级,并设文武两科。考试及第者分别称秀士、约士、达士等。太平天国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和鼓励读书人应试。各地乡官或军中各馆都要经常举荐本属的读书人,提供舟车、食宿,发给路费,组织他们参加考试。“凡军帅名下无人应考,职须黝革”。太平天国开科取士的目的,是要培养和选拔“坚心耐草,以气节自重”,“百折不回,至死不变”的知识分子。使他们能“绝乎邪说淫词而确切于天教真理,以阐发乎新天新地之大观”;“撰文则足以辅国,奋武则足以诛妖”。所以,太平天国举行的文科考试,“其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帖”,但试题均出于太平天国文献,“不本四书、五经及子史文集”。省试的诗文题目皆由洪秀全亲撰。对于应考者,“不论门第出身”,“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种”。1853年,太平天国还专门开设女科,选拔出历史上首批女状兀、榜眼、探花等。次年因“无一应者,逐罢试”。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与佛、道及各种宗教迷信,并存互补。“王道治明,神道治幽”。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封建文化。太平天国在猛烈冲击前者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扫荡着后者。太平军“见庙宇无有不毁”。“于圣贤像、神像、佛像及专祠中之有像者……皆毁坏无遗”。“最恨僧道,见者必杀”。称神像为“死妖”,“或断其首,或断其臂”。并禁止“民间供奉家堂、灶神”。

在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出现了“儒、释、神仙道不存”的状况。太平天国农民英雄们,虽然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空前的扫荡,但由于时代和其自身的阶级局限,使他们不可能掌握真正科学的批判武器。所以他们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只能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他们企图冲决封建文化的网罗,其结果却如谭嗣同几十年后所叹:‘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故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

尽管如此,农民起义的风暴却仍然使封建文化陷入了难以解脱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太平天国猛烈地震撼了封建的统治秩序,使不少地方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动摇了封建文化的社会基础。

其二,如果说,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中国封建文化也第一次在与西方的对比下,显出自己的龙钟老态。那么,太平天国的冲击,则进一步暴露了它内在的衰败,扯下了它那尽善尽美的神圣外衣。日睹封建文化在“靖内”、“御外”时的窘态,人们必然产生对它的信仰危机。所以,曾国藩等人惊恐万状地悲鸣,太平天国将“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而这,恰恰是太平天国作为农民战争最高峰的丰碑和骄傲。经过它的打击,“全国在政治上及宗教上均已颓坏了。人民陷于无神状态,再不能复有已前(之)信心了”。封建文化的绝对权威和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已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对于广大下层群众来说,封建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上一卜尊卑、忠孝亲锑的伦理道德,温良恭俭让的行为规范,以及神权的束缚。特别是由各种庙宇祠观、神佛木主和宗教迷信所构成的鬼神世界,一直严重地找害着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在统治者看来,“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推阴教足以摄之”。而太平天国则“斥阎

罗为妖,诸凡百神为妖魔,遇庙像辄焚毁”。当时一些地主文人惊呼,“无识愚氓,见彼所为,谓‘天壤间无复有鬼神’,爱敢肆无忌惮,助之为虐。其死心为彼,甘蹈白刃者以此”。这样,一方面使千百万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踊跃参加太平军,为自己的利益浴血奋战。另一方面,无数经受过风暴洗礼的群众,对封建的“沦常义理及绳趋墨步之言行,询之皆如隔世,视我官吏若甚卑,不及‘贼’日之尊贵,毫无敬畏之意”。即使在起义失败之后,许多地方的农民也再不象昔日那样逆来顺受,而是敢于犯上作乱,不时掀起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致使不少地主文人为“世风日下”、“人心浇漓”而忧心仲忡。广大群众“眼见三公丽之神庙及至伟大之偶像,均已全部被毁,再不能复起信仰以重建之。即使人民到现存之庙宇参拜临时之偶像,亦不禁兴起‘庙空神杳’之感觉,而一般偶像之威信名誉,荡然无存”。

马克思说得好:“彼岸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定此岸世界的真理”。所以,刚刚镇压完太平天国,“中兴名臣”曾国藩却已在与其心腹幕僚的密谈中,为封建王朝气数将尽而忧心如焚,“日夜望死,忧见宗拓之陨”。为了补“天”,曾、左、李等人不得不“采西学”、“制洋器”,马不停蹄地搞起了洋务运动。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也是封建文化发生危机,士林风气开始转变的产物。这正是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内外夹击的结果。于是,在思想界想界出现了以复兴宋学、讲求西学和“排满思想之引动”为特点的新格局。

诚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经过太平天国,“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就是同治中兴”。但这却不过是“重新强调中国传统制度有效性的最后一次巨大努力”。尽管在同光年间,统治阶级提出“重兴文化”的旗号,在各地树碑立祠,族表忠节,兴修书院,增加生员名额;重修庙宇,“补残起衰”;创立官书局,大量刊印“钦定”、“御茶”之书,及各种经史子集;甚至乞灵于大批侠义公案小说,以“_汇人心”,“维世道”,为封建文化打气输血。但这只不过一时的回光返照而已。

二、从“拜上帝”到《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在冲击封建文化上,创造出农民战争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农民要求平均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基督教的教义和形式,再加上儒家大同思想,成为这次农民起义的理论武器。”“拜上帝会带有相当浓郁的外国色彩,它的不少神学观点、宗教术语、神话故事、道德信条和礼拜仪式等确与耶稣教具有某些共同或相似之处。

历史上,基督教曾在唐代、元代和明代中叶先后三次传入中国,但都未产生大的彭响。近代,基督教神学作为“殖民主义的警探和麻药”,伴随着侵略者的武力又一次进入中国。这时它不仅具有宗教的落后性,更带着浓厚的侵略性。但它毕竟同皇权至上、崇拜偶像、敬仰诸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它把一种特殊的理论和符号系统展现在洪秀全等人面前。当他们通过《劝世良言》接触到这种系统,便拿来作为提倡拜上帝、创立拜上帝会的重要素材和依据。有学者考证,洪秀全等人在崇拜“惟一真神”、“人神同形论”和“降神”的宗教活动等三个主要方面,“采用了一些基督教的宗教内容,结合了一些我国固有的宗教习惯,化腐朽为神奇,创立了有革命精神的拜上帝会”。“拜上帝当然也是宗教,是一种谬妄的世界观,但只拜独一真神、排除其他一切神怪偶像,比起一举一动都受多神信仰和各种迷信恶习控制的情况,不能不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拜上帝会绝非对基督教的完全照搬,而是中国农民革命的宗教。洪秀全通过它,“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为农民革命提供神圣、合理的依据。当时只有这样,才能从封建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才能把毫无联系、散居四方,并且从小就惯于盲目服从的农民发动起来;以增强农民群众的信心、勇气和纪律,同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文化分庭抗礼。

因此,外国传教士们在起初盲口的狂喜之后,又转而咒骂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是一种“狂言”;“一个西洋基督教徒绝不同情这个运动,因为它犯了滔天大罪”。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拜上帝会与基督教在本质上的区别。

洪秀全等人吸收和利用基督教,是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的起点。酉方文化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庞杂体系,其中既包含着近代科学和真理,也夹杂着许多历史的糟粕。尤其是教督教神学,曾长期在西方文化史上居于支配地位。即便是现代,西方仍有人认为:“如果基督教消失了,我们的整个文化也将消失。

在近代,酉方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侵略进入中国的,其早期的传播媒介又主要是外国传教士。这样,近代初期中国人能够了解到的,只能是西方文化中与侵略和宗教有关的部分。况且,“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既取决于西方文化传播的内容,取决于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程度,更取决于中国社会和他们自身的需要。因此,他们无法,也不能登上科学认识的高峰,去俯瞰整个西方文化,分析比较、去芫存精,一下子把握到最有价值的部分。相反,人们往往是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不自觉地去采撷西方文化中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制船造炮—以制夷;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机器、技术、开办军工和民用企业,以“求强”、“求富”。处在两者之间的洪秀全却首先学习和利用了基督教。相比之下,我们虽然不能一淤他从西方找来了真理,却不能不承认他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一位先呕。尽管他学得是洋教,一可这“学”本身,就颇具率先吃螃蟹的勇气—敢于冲破封建文化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樊笼,向西方寻找可以利用的精神武器。更何况他学洋教,既非为外国侵略者服务,也不是去补直封建统治的撼漏,而是为了锻造“斩邪留正”的利剑,建立农民群众的新天地新世界。也正因此,太平天国才会对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和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化的和极量。他们的斗争,“实际上是中西文化接触后初次明显冲突的反映”。为后来者学习西方提供了借鉴,扫清了道路。今天,我们研究洪秀全时,往往偏重于用“科学”或“非科学”的尺度衡量他向西方学习的是否“真理”,却在无形中忘记了学习西方,本身也是一个认识西方的过程。而人的认识,又“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绝不是径情直遂、一跳而就的坦途,而是一个不断受各种因素制约,由表及里、前后相继、曲折复杂的过程,充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不应忘记近代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不同条件和困难;他们各自的努力和作用,以及在当时和后来所具有的不同地位。“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找真理是从利用、改造西方基督教开始的。但他们并未就此止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目光又投向广阔的新领域。起义初期,“器械弗精备,不善用统炮”,是太平军的一大药点。当他们在战斗中逐渐认识到近代枪炮的威力后,便积极通过向敌人夺取、向洋人购买等多种途径,不断用洋枪洋炮武装自己。早在1856年,镇江京众幼太平军中,已有几尊轻型大炮,并由一些外国炮手操作,在战斗中“发挥了极大的威力”。另据考证,1859年,太平军杨辅清部已有专门的洋枪队,随之李秀成、陈坤书、李世贤等部也都有了洋枪队。其中李秀成所部“洋枪最多”,并有不少外国人“效力于炮队及其它营中”。听王陈炳文军六万人中,洋枪队即占七千多。在1862年的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军集中主力二十余万,军中“有开花大炮多尊及洋枪二万杆,其火器精利,远优于湘军百倍”够。太平军的不少将领也都能熟练地使用近代武器。1862年,当外国侵略军伙同清军进犯宁波时,太平军

守将范汝增“双手各持一支短枪,同时发射,”英勇无比。

到后期,太平天国在一些外国人的帮助下,曾自行仿造近代枪炮。1862年,李秀成率部在太仓大败敌军,“得其大炮洋枪不计其数”,并“抢得炮样”,仿造出与洋炮“一样无差”的大炮。同年,关国人白齐文偕二百多外国人到苏州投奔太平军,“为制大小炸炮”。在昆山城内也有“太平军自设之制造厂,由二英人主办”。除枪炮外,太平军中还有外国制造的小轮船。据记载,洋人甘密达曾从上海到天京,兜售大炮、轮船。“忠王靳于资,仅购一船、两炮”。英国友人吟喇于1863年11月俘获“常胜军”的“飞而复来号”轮船,将之献给太

平军;并受命到上海、宁波等地采购军火、轮船。在常州牺牲的英国人乔·史密斯曾向慕王谭绍光建议,制造可安装32磅炮的明轮船。“慕王很喜欢这个意见,下令制造”。后因敌人发动突袭而未能实现。

由于“拜上帝”等缘故,太平天国对“洋兄弟”采取了相对开放的政策。早在1853

年4月,太平军驻镇江守将罗大纲等,即照会途经这里的英国公使文翰,申明太平天国“惠外和中,商旅不禁,关市不征”的政策。一些太平军将领还向路过镇江的英国军舰舰长表示,“将来外国人可以随便使用汽船、铁路、电线,及其他西洋机器而无碍”。

1854年,英国新任香港总督的代表到天京“访问”,东王向其颁发浩谕,再次宣告:“至万国亦许往来通商,但通商者务要凛遵夭令”。由于实行了允许、保护中外贸易的政策,在太平军控制长江中下游主要丝、茶产区期间,中国生丝和茶叶的出口量逐年增长。对此,有学者赞叹道:“太平军正在作生死战之期间,而能发展国际贸易,此诚非凡可奇的纪录也。太平天国的作法,给不少外国人留下了好的印象。他们认为,太平天国“无疑地存在着一些巨大的缺点,不过无论在宗教、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他们都比满清政府前进了数世纪”。如果他们取得胜利,”中国将充分地对我们的商业、科学、求知欲以及文明影响开放”。当时,英国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认为,“说太平军敌视外国人的反对做生意”,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关于太平军排外的说法完全违背事实”。

随着一批批外国传教士、商人和外交人员的频繁往来,给太平天国带去了不少外国商品和书籍。他们由此而较多地接触到西方的物质文明,并喜欢上这些东西。东王杨秀清“最喜自鸣钟、时辰表、八音匣等”,还设立了风琴馆。在忠王等人的府第中,也都珍藏着不少西洋器物。他们进而又对西方的科学和政治产生一定的兴趣。洪秀全后来除钻研宗教著作外,还“如饥似渴地沉浸于研读那些送来给他的科学方面的书籍”。侍王李世贤“十分熟悉欧洲的政治,并且对于一般为中国人完全茫然无知的问题也很精通”。章王林绍璋“收藏有许多关于西方文化和科学的附有插图的参考书”,并且“经常研读这些学问”。忠王李秀成也曾向传教士何默斯询问过“许多关于外国机器的问题”。慕王谭绍光“常爱谈论欧洲的政治和发明”。他“尊重欧洲人,并且采纳他们发挥智力而每次提出的建议,头脑很清楚”。在这些有头脑的太平天国首领中,最出众的当然是干王洪仁歼。由于他来天京之前,曾在香港和上海住过一些时间,与一些外国传教士过从甚密,所以玕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于是向他提出了组织军队和文官政府、设立各类学校、建认银行等七条建议,深得对方赞赏妙。曾在天京活动数月匕久的英臼翻译官富礼贱,在《天京游记》中写道:“我不能不承认他(洪仁玕)是我听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家藏有各种参考书”,收藏着外国的望远镜、手枪等物品;他的独子还能说英语。

1859年,洪仁开提出了《资政新篇》带有鲜明资木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纲领。洪秀全对之十分重视,逐条做了批示。除了对其中三条不赞同、一条主张缓行外,对其余各条,包括最为重要的各条,皆以“钦定此策是也”、“此策是也”、“是”等字样表示首肯。并颁旨将其“刊刻颁行,咸使闻知”。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使《资政新篇》未能得到实行。可是,它的出现,却把太平天国学习西方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到,从“拜上帝”到《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领袖们学习西方的一串闪光足迹;是他们不断探素、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更为可贵的是,在农民革命的最后时刻,血的教训使他们毅然改变了对“洋兄弟”的轻信和幻想,沉痛而深刻地认识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留下“要方鬼反为先”的宝贵遗言。这穿云裂雾的绝唱,标志着太平天国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近代历史上,受西方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整个社会开始了剧烈的变化。如果说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为传统文化敞开了一扇紧闭的窗户;那么太平天国则是伸出手去,拿到

一些特殊的武器,再来一个漂亮的回马枪,整个打乱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的阵脚。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便在这内外力量的推动下来到了!

阅读书目: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陈旭麓:《近代史思拼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与思想》中华书局,1985年版.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准备: (1)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借此发动组织群众。 (2)理论准备: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3)实践活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员,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的领导核心。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东乡称王: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三、《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2)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②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③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加之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根本无法实施。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 时间:1853年。 将领:林凤祥、李开芳。 战果: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太平天国东征、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失败主要原因:太平天国战略失误,孤军深入,给养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By:●潘赫??? 单选题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 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的实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 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盛世危言》5.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经济技术的落后C.社会制度的腐败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四洲志》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D) A.富国强兵B.均贫富、等贵贱C.维新变法D.中体西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A) A.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工人运动 4.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C) A.民用工业B.新式学堂C.军用工业D.新式农场 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B) 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议会民主制 6.提出“三纲四维之道不可变",ldquo;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的主张是nbsp; (B)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中国国民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五五宪草》C.《中华民国约法》D.《变法通议》 3.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D)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B) A.要不要向西方学习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 5.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C) 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创立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 9 1 9—1 9 4 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919—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2.1919—1949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旧占优势的是(C)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封建经济D.官僚资本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二)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二)一:单选题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为( ) A.太平军 B.太平天国 C.拜上帝教 D.东征军 正确答案:B 2.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 ) 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正确答案:C 3.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 D.《劝世良言》 正确答案:B 4.《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村政权的基层管理组织是( ) A.甲 B.保 C.两 D.伍 正确答案:C 5.《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D.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D 6.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原道觉世训》 D.《原道醒世训》 正确答案:A 7.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 ) A.干王 B.英王 C.翼王 D.忠王 正确答案:A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A.天京事变 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C.金田起义 D.北伐失利 正确答案:A 9.太平天国起义具有的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是( ) A.领导阶级不同 B.组成成分不同 C.纲领方案不同 D.进军路线不同 正确答案:C 10.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层的腐败 B.领导层的内讧 C.以宗教组织发动群众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D

近代中国与世界

1.历史的由来:英语历史意为“一个人的点查记录”;汉语的“历史”是历和史两个单音节词的合成词,意为“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2.历史的主要含义:历史,或简称史,历史的第一个含义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 3.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考古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社会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4.学习历史的原因:连横在《台湾通史·序》中写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然而台湾无史,岂非台人之痛欤?” 5.“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世”为时间意,即迁流之义,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界”为空间意,指方位。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 6.(1)中国传统社会的“天下观”:“天下观”是古代中国思想界利用空间概念建构出的一套世界秩序观。它具有鲜明的人文和政治含义,既体现了“天下一家”的高级旨趣,又显示了森严的尊卑等级特征。 (2)“天下观”的具体含义:一、古代中国对世界秩序在空间上的一个构想 二、一种人文与政治的构想 1、体现了“天下一家”、“王者无外”的一元观念 2、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和尊卑秩序的思想 华夏 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7.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土地兼并 日益严重; 广大人民生活困苦 二、社会经济: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农业经济,构成社会经济的主体。 三、军事上: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的武装力量,八旗兵约有20万,绿营兵约有60万(1812年),另外还有临时招募的乡勇。除京都以外,驻地高度分散。当西方军队已经使用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炮时,清朝士兵仍沿用数百年来的旧式“冷兵器” 四、思想上:严酷的统治思想、科举考试的束缚 五、对外政策上: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形成盲目自大、闭目塞听的局面。至十八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开始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扰,对此,清朝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闭关自守、限制贸易的对外政策。但是,这项政策没有将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关于1851年到1864年的那场历时14载,转战18省,先后攻 占600多座城市的太平天国运动众说纷纭,然而关于这场战争,孰对 孰错,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一方面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另一方面,太平军也对江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能否认太平天 国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但也无法过分歌颂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无论如何,洪秀全也算得上晚清衰世中为数不多的大人物,只不 过因为是个令人怀疑的造反者,所以倍受争议。一个取得半壁江山的 人物、一个导致数千万生灵涂炭的人物,其行为的根源当然不能简单 地归结为一种有意无意的大病之后的幻觉,或者某个《劝世良言》中 的“神启”。社会根源和个人的成熟愿望,都是导致起义的重大理由。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洪秀全颁布革 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 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 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 愿望。纲领内容的完 备性和深刻性,使太 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 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 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 拥有土地的渴望在 《天朝田亩制度》中 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 来,《资政新篇》则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洪秀全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囯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带领起义军英勇地和英、法军队等进行抗争。与此同时,起义冲击了孔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这场战争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然而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克止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太平天国诸王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诸王彼此暌隔,猜忌日生)太平天国以宗教发动、组织群众,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为太平天囯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梦想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综合测试

《现代世界》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 1.(2018·济南三模)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 A ) A.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B.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D.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解析】从材料中的“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进程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因此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批评是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农业公有化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2018·泉州二模)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C )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解析】材料表明苏联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但从1935年的统计可以得出,其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主要是受技术人才的缺乏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正确;苏联是利用经济危机的契机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D项不正确。 3.(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C )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解析】“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说法明显错误,故A项错误;苏联社会制度早已建立,故B项错误;1931年正是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故C项正确;材料比较的不仅有设备,还有人才,故D项错误。 4.(2018·永州三模)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1.4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太平天国

20XX-20XX第X学期《中国近现史纲要》科目 考查卷 专业:XXXX 班级:XXXXX 任课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 成 绩: 太平天国 一场轰轰烈烈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势力席卷全国十八个省市,沉重地打击了晚清王朝政府。然而却以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局收场,令人惋惜不已。 不可逆转的命运 如果要历数太平天国运动这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曾有过的过失,恐怕连小学生都可以列出一箩筐。比如,起义军应趁着北伐破竹之势直取北京,而不应在紫荆山附近徘徊不前。不应该在起义还没胜利之时就在南京建都。更不应该在建都天京后互相猜忌、争权夺利。 太平天国失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太平天国是由神权与王权结合统治的皇朝,实质就是神权左右政权,起义大军定都天京后,起义领袖洪秀全一直以天皇自称,总揽朝政大权,圣灵乱封。朝政纲纪紊乱,朝中不但阶级森严,为王为官者为所欲为,神权的统治有时更甚于儒家思想的统治。文化上,尽管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封建意识形态,即孔教和儒学,但由于没有找到新的批判武器,跳不出封建主义的框子,在反孔的同时迷信着天父和天子,没有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新建立起的政权实际上是另一个更暴力的封建王朝。制度上,天朝田亩、资政新篇等纲领只属纸上谈兵,从未有认真推行,亦不见有任何成效可言。至于所谓“开放科举考试予女子应考”,却也仅有那么一次。 至于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也有两条:一是历史的局限。在封建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以打击地主阶级为目的农民战争,除农民阶层自身以外,还没有其他先进的阶层足以影响和引导农民战争走向新的历程。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是在一些新的思想驱动下发生的,但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新的思想的影响是远远敌不过封建旧势力对它的影响的。这就是历史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二是外国侵略势力和清封建势力的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客观原因。 孙中山在《太平天国战史序》“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

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知识点 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引发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并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等方式,掠夺殖民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②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的发展: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大量财富,极大促进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另外,英国为发展毛纺织业而进行“圈地运动”,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知识点补充: “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最早为葡萄牙、西班牙垄断,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贸易国,“三角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3、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国的确立与发展 ①英国于1640—1688年,法国于1789年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阻碍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②北美殖民地于1775年掀起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殖民压迫;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俄国1861年起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1868年起通过明治维新,发展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 ①当时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与英国的贸易:中国向英国出售茶叶、丝织品,英国向中国出

售毛、棉织品,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①《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关税自主权被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巨额赔款使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新增的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进一步开放,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加快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丑条约》签定后,巨额赔款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在中国进一步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①官方: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成果: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如安庆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创办,最早的近代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1868年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民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点:主要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办厂;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些中国商人、地主、官员,被办厂丰厚的利润所吸引,纷纷投资办厂。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滨州模拟)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左的是() A.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B.“无处不均匀”、天京事变 C.冲击纲常、打击侵略 D.重振朝政、保卫天京 3.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4.(2012·济南月考)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D.②④ 5.有人认为,中外史学家历来所讴歌的所谓《天朝田亩制度》,事实上这宗社会主义的土改方案,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这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 A.从来没有能够实行 B.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无法实现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主张走共产主义道路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阶段特征对比(以整体史观为视角)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阶段特征对比(以整体史观为视角) 阶段世界中国对比结论 手工工场时代 16世纪---18世纪 准备阶 段经 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 发展,工商业经济发达。 明 清 时 期 经 济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 中国开始 落于世界 发展的潮 流。 政 治 英法等早期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爆发 政 治 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社 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思 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 蒙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解 放运动 思 想 推行文化专制,实行“文字 狱”,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呼 声微弱。 科 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 技 传统科技的总结阶段,未产 生近代科学 国 际 形 势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 扩张打破世界隔绝状态, 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以欧 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 外 交 由开放走向闭关,失去国外 市场 蒸汽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起步阶 段经 济 工业革命从英国产生向欧 美扩展,大机器生产基本 取代工场手工业;建立真 正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近代工业社会 取代传统农业社会,开始 了城市化进程。 晚 清 经 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 主导,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 附庸;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 击下产生机器大工业,中国 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落后就要 挨打,新 兴的资本 主义工业 文明必然 战胜落后 的农耕文 明,客观 上推动中 国向工业 文明的转 变。政 治 资产阶革命和改革进一步 展开,政治民主化深入。 社会主义理想到实践第一 次尝试(巴黎公社) 政 治 沉沦:两次鸦片战争,逐步 沦为双半社会; 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思 想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 族主义成为19世纪三股 进步历史潮流,自由主义 是主流。 思 想 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抵抗 派),并付诸于实践(洋务 派),但局限于器物层次 科 技 瓦特改良蒸汽机,达尔文 进化论等 科 技 国 际 形 势 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活动加 剧,以商品输出为主,19 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外 交 被迫开放,部分主权丧失, 中国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 结。 电气时 代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经 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 垄断资本主义阶级,资本 主义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 不平衡; 晚 清 至 民 国 时 经 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 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并 进入黄金时期但有浓厚的 半殖民地化特征。 中国尽管 进行各方 面的努力 和探索, 但在中外 反动势力政 治 列强之间勾结斗争,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 政 治 沉沦:列强侵略加剧,双半 社会统治秩序逐步确立(甲

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对后续近代革命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对后续近代革命的影响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鸦片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艰难,于是,发生了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捻军,陕西回民叛乱。 下面介绍一下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由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建立后依次经历了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出师北伐西征及天京解围天京事变翼王西征东征与清军反击天京陷落与败亡余部战斗等事件,由于这其中实在曲折,而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近代中国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所以我们避重就轻,主要讲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以及对我国近代革命的影响。 下面介绍一下在太平天国时期出现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的先进思想。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的基本纲领,其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改革制度,同时提及中央及地方政制,还涉及经济制度。详见ppt。 先进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局限性:从根本上说,它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这个平均主义的方案一旦实施,就是将小私有、小生产、小农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完美的方式而将其固定化,从而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落后性;同时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资政新篇先进性:《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

比较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比较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1840年英国侵略军到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了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到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结束。1850年洪秀全金田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到1864年天京陷落,共历时十四年、转战十八省先后克复六百多个城镇、规模空前强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了。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本文将从对清政府的打击、对经济的影响、催生洋务运动和更加深远影响几个方面来对比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一、对清政府的打击 首先是财政方面。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对英赔款2100万元,这包括赔偿鸦片烟费600万元、商欠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另外若要加上广州所付的赎城费600万元,那就高达2700万元。这对于清政府来说是极大的财政负担。关于关税的问题《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或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便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这使得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英国货物完全进入中国,中国陷入贸易不利地位,对清政府打击极大。更可怕的是巨大的财政压力都被转嫁到了穷苦百姓的身上,民不聊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其次是军事方面。据统计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的总兵力,以陆海军合并计算,大约是7000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110,后英国远征军的兵力不断增加,至战争结束时已达20000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0!而且在具体战役中更显清政府军的弱小,例如,第一次厦门之战:1840年7月3日,清军战死9人,受伤16人, 英军无伤亡;第一次定海之战:1840年7月5日,清军战死13人,受伤13人,英军无伤亡.其中清军参战兵力1540人,定海总兵张朝发受伤而亡,定海知县姚怀祥自尽.在镇江之战中:清军八旗兵1600人,绿营兵2700人,英军增派援军,共计20000人,1842年7月21日--22日,为英军伤亡最重一次,死亡39人,130人受伤,失踪3人,而清军伤亡率是英军的好几倍。兵力对比悬殊,而结果是中国战败,对以武力立国的满清人来说是耻辱,是巨大的打击。从此也可看出清政府落后无能了。 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对清王朝的打击也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在财政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给予清朝政府不少打击。太平天国没收庵观寺院田产,还组织农民群众抗租。曾任清江南河道总督的潘锡恩在一八五八年说,他在芜湖的两千多亩地,子一八五三年后,“籽粒无收”。浙江余姚,黄李鲍佃农组织十人局,要求减租,“拥众诣县,逼胁出示,官莫能治”。等等“佃户聚众”抗租事件。据估计,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太平天国运动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太平天国运动 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方面是税负加重;另一方面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解体。 2.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它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进步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 4.《资政新篇》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它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6.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7.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具体表现为:①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第四,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 A、中美民族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D)。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 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 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B)。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 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 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 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 4.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D)。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5.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C)。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B)。 A、撕毁《双十协定》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进攻上党地区 D、撕毁停战协定 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B)。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9.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D)。 A、张治中 B、蔡廷锴 C、杜聿明 D、傅作义 1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针对的是(D)。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 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 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B )。 A、保持中立的政策 B、扶蒋反共的政策 C、武力干涉的政策 D、遏制中国的政策 1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政治代表是(C)。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3.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了确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的是(B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14.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国性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B )。 A、东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15.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D)。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私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 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 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 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 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 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 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 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 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 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