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

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

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矛盾的观点》专题训练

一、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判断技巧

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是重要的哲学原理,也是学生容易混淆使用的一对概念。二者除了可以从理论上(外延、涵、作用、方法论)进行区别外,笔者在实践中还总结了以下三种判断方法。

1、依据命题旨意判断

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则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2、依据关键性词语判断

题目中出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现,体现主、次矛盾关系原理。题目中如有“抓主流”“抓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等关键词出现时,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3、依据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

如果材料中有“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弹钢琴”“画龙点睛”等,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如果材料中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等,则体现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原理。如果材料中出现“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改邪归正”“失之车隅,收之桑榆”等,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二、矛盾观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05·卷)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

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C.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

2、(06·)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3、(06·)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4、(06·全国Ⅰ)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05春考)网络世界是各种思想意识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把腐朽的文化拒绝在“视窗”之外。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当兼收并蓄

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

6、(06·)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客家文化。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 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

B.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

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之中

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

7、(06·)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 )

①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③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8、(05·)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9、(06·)右边的漫画表明()

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

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10、(2004湘鄂川渝)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态度②手机短信弊大于利

③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④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性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2006·)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体现的哲理是(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杜甫有诗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它说明的是(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次

B、做事情要善于抓核心、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认识矛盾的特殊性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辩证法理论依据是(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

B、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

C、联系能够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

D、矛盾的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1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因为( )

A、事物的性质完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

C、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

15、“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说明。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

A、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B、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C、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松答以下16-17题

16、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是指( )

A、住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

17、“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不能放松所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

B、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8、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关键在于搞好防治荒漠化工作,要讲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但主要是生态效益,总体规划,同时,要认真搞好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

A、生态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

B、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占据支配地位的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9、在当代日本,右翼势力愈来愈猖獗,而爱好和平的力量始终不能占上风,因此,日本国否认侵略,歪曲历史的事件不断出现。这说明:( )

A.、事物的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C、矛盾的主次方面因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20、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从哲学上看,材料中的要求:( )

A、抓住了主要矛盾

B、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全面的观点

21、同志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22、农民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个事例说明(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B.主次矛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3、党中央强调,在考察、选拔干部时,“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这一要求符合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

C、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D、事物的不同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24、党的“十五”计划建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看问题办事情必须( )

A、着重解决主要矛盾

B、分清主流和支流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着重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2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看法( )

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高科技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力量和决胜关键。这对于我们维护国防安全的启示是( )

A、抓主要矛盾

B、坚持两点论

C、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从哲学上看,材料中的要求:( )

A、抓住了主要矛盾

B、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全面的观点

28、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和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2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救”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此计妙就妙在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

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

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分清主流和支流

30、主要矛盾是指( )

A、急需解决的矛盾

B、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1、总书记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哲学上看,材料体现了( )

A、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33、国家重视重点工程的建设,其理论依据之一是( )

A、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

B、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等于解决了次要矛盾

C、解决了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就不会再有波折

D、解决了主要矛盾、才能避免新的矛盾的产生

(二)简答题:

34、(2001全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从头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容,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考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35、(2006")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矛盾观点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DDACA 6-10 CDBCB 11-15 DBADD

16-20 ACDDA 21-25 ADAAD 26-30 AACAC

31-33BCA

(二)简答题:

34、答:(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现象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

②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出现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答:(2)①加强法制,加强管理。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注:考生答题与答案不完全一致,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若考生能给出法与德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制定网法,提倡网德,促使网络事业健康发展,可酌情加2-3分)

35、答: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练习 1.(2013重庆卷1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变化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4.(2013 上海单科2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下列情形符合“同一性”的是 A.矛盾着的双方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C.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D.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5.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6.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化生万物。”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观符合 A.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全局观念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诗词蕴涵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②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区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3、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含义)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的多样性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

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含义,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

矛盾分析法原理和方法论小结与训练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 【该原理经常应用于】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一方面,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 另一方面,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 (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 例1:(2007·广东)“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D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 D.相反相成 例2:(2009·江苏)“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一、矛盾的含义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①使用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法看问题 ②既看到对立,又看到统一;要创造、利用条件,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①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相互排斥,对立 ②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A 一方面,两者相互依赖B一方面,两者相互贯通,包含,渗透C一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③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方法论】A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B使用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法看问题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总: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不相同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找出正确方法 ☆☆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精髓)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①相互联结,A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存在没有普遍性的事物 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找出正确方法 ②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②次要矛盾是复杂事物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对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③两者相互依赖与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善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七、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说课讲解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以要用对立 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①矛盾双方相 互依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 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1)所以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要坚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 中,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 性。所以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 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 下去研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而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 及方法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1、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市场期待已久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已于2010年4月3日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美国主要媒体对iPad几乎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iPad功能强大,可供人们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而重量只有680多克。不过,也有人批评说,iPad没有键盘和USB接口,也无法播放Flash动画,这让它的魅力大打折扣。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新事物总是弱小的,有待进步、完善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到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泰、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4、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燃放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时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在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限放禁放逐渐占了上风。这一变化体现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1北京)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 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 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

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

《唯物辩证法之矛盾观》复习 一、考点突破: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 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3. 矛盾的普遍性 4. 矛盾的特殊性 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6.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7.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8. 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9.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难点: 1. 矛盾观的整体框架 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 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4.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在近三年的新课程高考中,本讲的内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1. 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2. 能力要求——着重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能力,且对能力要求的较高。在本讲的学习中要注意多题型、多角度去思考和把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点,并着重于理解和运用。 3. 考查热点——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说明我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意义;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内容。

2015届哲学主观题训练---矛盾观3

唯物辩证法主观题训练----矛盾观(三)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试点推广类型的材料(一)典型例题 【例题1--2013安徽38】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8分)

【例题1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例题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的试验田,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借鉴。近年来,从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到征收房改税,再到热议的“2017全国高考改革”,无一不是从上海先开始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上海改革试验的成果为什么可以推广运用。(10分) 【例题2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上海通过试点探索营改增、房改税,和“高考改革”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方法,再指导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促进我国各项改革的发展。 (二)总结规律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 系观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 (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特征: ①联系的普遍性 A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 B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注意: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②联系的客观性 A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A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B要求: a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和偶然的联系,又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和必然的联系,全面分析各种联系。 b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特别注意: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涉及“转化、转变”的问题) (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发展,对于理解矛盾概念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了更具体地进一步理解它,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和把握。 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意思是说,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没有同一也就无所谓斗争,无论离开斗争或者离开同一,都不能称其为矛盾。 首先,同一离不开斗争。具体地说,依存离不开斗争。“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时所言的“相比较而存在”。 其次,斗争离不开同一。什么样的东西才相互排斥呢?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同时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如果不是相互依存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彻底分离”“毫不相干”,还谈什么相互排斥呢? ②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即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矛盾是一种联系,而联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因而,矛盾也就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一句话,“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的比较 易错明辨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就就是对立统一,所以要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瞧问题(全面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1)矛盾的斗争性就是指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①矛盾双方相 互依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 化。 3、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1)所以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要坚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瞧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所 以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 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 研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而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瞧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原理和要求整理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原理和要求整理(8点)1、矛盾的含义: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小角度时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要适当展 开) 要求:用全面的、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存在普遍) 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4、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表现3选一)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此理论体现在唯物论里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 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 遍性。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强调主要矛盾的原理要求: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中心、关键、核心、主线、重中之重、首要任务、第一要务、突出位置、集中力量解决)。——用于做、解决 (了解次要矛盾原理要求: 原理: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主次矛盾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7、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要求: 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主流、大局、性质、主体、优势、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 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实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一、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实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九课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 〖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回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即矛盾双 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斗争性有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 的存在,同样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 割的。 〖方法论〗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 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 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 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 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 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 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资料讲解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高中哲学原理:矛盾观(原理+方法论)

矛盾观(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1)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内容: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在一定条件下,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子啊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1)抓重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运用:中心、关键、核心、突破口、主攻方向、重点、 首要任务) 2)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运用:围绕中心展开其他工作) 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运用:主流、主体、优势、本质、性质、大局、利弊、) 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 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