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营养

2、呼吸

3、排出废物

4、应激性

5、生长与繁殖

6、细胞(除病毒)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3,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4,向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这种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3,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4、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5、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6、生物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7、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生态系统组成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不同: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物镜、目镜:放大物象

准焦螺旋: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

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4、显微镜的使用:P37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略偏左,……;

(2)对光:转动转换器(升高再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整理:擦拭干净后(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两旁,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5、显微镜的发明者: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

6、细胞学说的创建者:施莱登、施旺(德国生物学家)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切片——用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生物体上取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

以上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临时的(临时玻片)

2、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

植物:净――滴(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

动物:净――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注:

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看得更清楚,但染色剂会破坏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对活细胞的生物活性往往有影响,甚至致死,因此在观察活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用染色。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作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

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5、避免出现气泡: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代谢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光合作用) 线粒体: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3、DNA 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 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6、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叶绿体 光

线粒体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7、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使数量增多)和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2、细胞的分裂

(1)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2)细胞质分成两份

(3)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这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细胞群),

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细胞分化形成。

2、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不同,在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的过程。结果是形成组织。

3、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

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4、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

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5、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6、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7、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8、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植物的其它组织都由分生组织而来,有了分生组织,植物才能生长。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1)纤毛:摆动,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

(2)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3)口沟:食物进入通道

(4)食物泡:食物消化和吸收(5)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多余水分和废物,并排出体外

(6)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3、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以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举例。

(1)有利:组成浮游生物,为鱼的天然饵料;净化污水;

(2)有害:危害人类健康;危害渔业等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胞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

细胞内。

2、病毒形态:多种多样。如杆形、球形、蝌蚪形

3、病毒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4、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5、病毒的生活:寄生生活。寄生在活细胞里,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6、病毒的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

出新的病毒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害:给人类、动物、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使

人类合其它生物得病:乙肝、甲肝、流感、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狂犬病、麻疹等(2)有利: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如疫苗生产、生

物防治、基因工程、创造花卉品种。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的分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

(1)大多生活在水中(有机物丰富),少数在陆地阴湿处;

(2)全身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1)释放氧气;(2)做鱼类饵料;(3)食用;(4)药用

4、苔藓植物:(1)大多生活在潮湿陆地;

(2)一般具有茎(无导管)、叶(无叶脉)、假根,所以矮小。

5、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蕨类植物:(1)生活在潮湿环境中;(2)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孢子繁殖

7、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1)食用;(2)药用;(3)作为绿肥和饲料;(4)形成煤炭.

8、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1)菜豆种子胚轴

(双子叶)胚胚根(胚是幼小的生命体)

2片,储存营养

种皮和果皮:保护果实种子内部结构

(2)玉米种子胚轴

(单子叶)胚胚根

子叶:1片,转运营养

胚乳:储存营养

9、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柏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中。如桃、花生

10、果实的组成:(1)果皮:保护种子免受昆虫叮咬及外界环境其它不利因素的危害;

(2)种子:繁殖后代。-----------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1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1)果实表面有翅(如榆)、毛(如蒲公英)---随风飘扬

(2)果实表面有刺毛(如苍耳)、黏液----------随动物体表传播

(3)果实颜色鲜艳、香甜的浆液或果肉,如草莓,随动物粪

便传播

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1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3、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2、种子萌发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种子是活的;胚要成熟完整;度过休眠期

3、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多次,取平均值

(2)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抽样要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4、种子的萌发过程:(1)吸水;(2)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3)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4)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6.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7.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根从土壤中吸收。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有机物(叶的光合作用制造)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氮、磷、钾

8.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9.花的结构(课本102)

(1)花托(2)萼片(3)花瓣(4)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5)雄蕊(花药、花丝)。其中,雌蕊和雄蕊是最重要的结构。上图所示

10. (1)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倒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虫媒花:颜色鲜艳,有香味、蜜腺(产生花蜜)

风媒花: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

(2)受精: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花粉花粉管经花柱、子房到达胚珠)

精子+极核受精极核

11.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子房果实;(2)子房壁果皮;(3)胚珠种子

(4)受精卵胚(5)花瓣、雄蕊、花柱等凋落

12、人工辅助授粉:是为了弥补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传粉的不足而给植物进行的辅助授粉

13.被子植物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有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吸

3、水的表面积,提高了根吸水的效率)。

4、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土壤--(根毛的微绒毛)--(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中导管--(气孔)--空气

木质部:---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5、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形成层: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

韧皮部:---筛管输导有机物(自上而下)

6、叶片的结构

(1)表皮上表皮:保护叶片;防止水分蒸发;有气孔(少)

下表皮:保护叶片;防止水分蒸发;有气孔(多)

(2)叶肉: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3)叶脉:中有导管、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7、气孔的结构:光合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来调节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8、蒸腾作用

概念:水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的气孔中进入大气中的过程

意义:

1)、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3)、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1)暗处理:植物提前放道黑暗中一昼夜:把叶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消耗掉;

(2)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对照实验,看见光部分、不见光部分能否制造淀粉;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

(4)脱色: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5)染色:清水漂洗叶片,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见光部分变蓝色(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色(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

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意义: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也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

基本的生物来源。(食物、氧气、能量)

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高产量):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延长光照、(间作、

套种)

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壁:纤维素

从细胞水平看:细胞膜:蛋白质、脂类

细胞核:遗传物质DNA

(1)用来构建植物体:种子:大部分是有机物,如花生—脂类

从器官水平看:根: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萝卜—糖

茎:含有大量有机物,如土豆—淀粉

(2)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

7、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

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8、呼吸作用意义:(1)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9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

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减少;(2)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3)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4)过度放牧使草原草场退化、沙化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第一章认识生物 (3) 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3)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3) 2.1、第一节生物圈 (3) 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 2.4、第四节生态环境 (4) 2.5、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5)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6) 1.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6) 1.2、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6) 1.3、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7) 2、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8) 2.1、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8) 2.2、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8) 2.3、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8) 3、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9) 3.1、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9) 3.2、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9) 3.3、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9) 4、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1) 1.1、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1) 1.2、第二节种子植物 (11) 2、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2) 2.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2) 2.2、第二节植株的生成 (13) 2.3、第三节开花结果 (13) 3、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5) 3.1、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5) 3.2、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5) 3.3、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6) 4、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6)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完整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病毒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利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如求平均值)、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的设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研究的那一条件就叫变量。对照实验每次只能有一个变量,正常条件的叫对照组,施加变量的叫实验组。还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两种不同生物之间争夺生活资源,如水稻和杂草)、合作关系、寄生关系(P16)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7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而一条河流中的鱼、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的兔子或草都不是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营养 2、呼吸 3、排出废物 4、应激性 5、生长与繁殖 6、细胞(除病毒)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3,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4,向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这种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3,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4、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5、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6、生物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7、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生态系统组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讲授: 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

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三)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七年级生物上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总复习提纲 云南省大姚县实验中学王顺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会判断)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6、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能举例)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能举例且能判断)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举例)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能举例) 8、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过程,并能够举一反三。(P14-15) 9、科学探究(即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学会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10、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 验。实验变量是指对照实验中的不同的条件。 11、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必须相同。(即单一变量原则) 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实验组,不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对照组。 12、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 实验结果求平均值或求和的方法,是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4、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P20)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5、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16、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7、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 18、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且逐渐递减。 19、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并且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20、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 21、食物链的书写:①从生产者开始写,写到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②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 2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3、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4、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部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 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 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七、结束语: 同学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新时代的学习方式。生命的世界真精彩,生物的世界真奇妙,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破译生命的密码吧!

七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外,生物大多都由细胞构成。 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3、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4、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5、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6、生物能呼吸和排泄废物等。 7、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一、举例说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B)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 二、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及练习使用显微镜(B)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②对光: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 ③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④收镜: 7.请填写显微镜有关结构的名称 第2章生物与环境 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种间关系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种间互助: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植物种植过密反而减产,他们争夺阳光、肥、水等。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动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松土,蜣螂是“自然清道夫”,蝗虫危害农作物,老鼠破坏森林、草原,还吃掉大量的粮食。 (2)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空气等。(3)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解有机物,净化环境。 (4)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5)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适应则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书P15)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0861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 . ( 七上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 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 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 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 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 (3)观察 (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 绿体。 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 的能量) 14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 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 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 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人类自身的身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需要工具:肉眼或者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注意事项:⑴明确目的⑵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⑶要有计划和耐心⑷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⑸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都是有寿命的⑨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环境条件。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 4、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择调查范围、路线、设计调查表格(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③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④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⑤撰写报告。 5、样本(定义):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6、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生物的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将体内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特征是判断是不是生物的依据,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生长。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繁殖。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遗传。 〈4〉人每天都得排出一定量的尿的现象是属于排出体内废物。 学习生物的方法:调查法、实验法(探究法中的常用方法)观察法(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依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依据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1、概念: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的深处。 2、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岩石圈是所有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因素: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生物因素:捕食(吃于被吃);竞争(争夺食物、配偶、空间、水、营养物质、群居生物有时要争夺地位。如:狮群。)合作(群居生物中最常见,如:蜜蜂、蚂蚁的分工合作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如:豆类作物和根瘤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形态和结构的变化,来适应环境。课本17页的图例为主。2、生物对生物环境的适应:如:保护色(变色龙体表的颜色等); 拟态(竹节虫的体态与竹子相似);警戒色(体表有艳丽的色彩警告对方);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润、雨水充足。蚯蚓对土壤的疏松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备注: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时我们要看是不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条式结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传递的,有害物质是在食物链中会富集。即消费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狐吃兔,兔吃草这条食物链中,狐狸灭绝后兔子的数量的变化是现增加后减少。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知识巩固∶1.下图是我市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植物和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最多能找到 5 条食物链。其中能量消耗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草- 老鼠-蛇-老鹰。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主要靠食物关系相联系。〈3〉若农田中青蛙被大量捕杀,将导致农作物产量减产。 〈4〉图中的鼠、兔、蛇、狐和鹰在生态系统中充当消费者。如果草受到农药的污染,那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老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之分,调查前要明确调查对象和目的, 制定调查方案;调查中要如实记录;调查后要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等。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①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③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4、(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在“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光,即在实验中只有光照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所谓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不添加任何人为因素(如药剂),在自然状态下的过程观察,又称“空白对照”。 所谓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①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物(草、庄稼、树等)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②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蚯蚓,秃鹫)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温度、土壤、水和湿度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 者。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被吃与吃的关系叫做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注意:如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 在画食物链或食物网时,箭头方向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是植物,终点是营养级高的肉食动物,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草最多,猫头鹰最少。如果草有毒,猫头鹰的毒性最大。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 中,物质是可以循环的,能量是逐渐减少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38698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她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就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的温度与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瞧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就是生产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与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就是不被其她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与能量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就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就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