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摘要:劳资关系的稳定和谐,不仅关系到企业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一定要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也是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一些民营企业的劳资矛盾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方可妥善缓解。

关键词:企业、劳资关系、和谐

一、劳动关系含义

劳资关系,是指劳方和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透过劳资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契约和团体协约而成立。一方面是受雇主雇用从事工作获致工资者,另一方面是雇用劳工的事业主、事业经营之负责人或代表事业主处理有关劳工事务之人,彼此间的关系即属劳雇关系。

二、引起企业不和谐劳资关系的原因

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在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从中层到高层的收入高于员工数倍到数十倍。许多企业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收入讳莫如深。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收入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更多关注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对企业管理层的业绩考核、奖励,而对广大员工如何共享发展成果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一些企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也上去了,但广大职工的收入却与发展不同步,引起职工的不满。

2、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评价体系确定后,一般以规章制度、通知决定的形式下发文件作为与员工沟通的渠道,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执行。员工对有些薪酬分配体系不理解,一些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在有些情况下得不到及时调整,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沟通方式往往使员工只有接受的份,而人力资源部门如果不做过多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就很难达到制度与员工的统一,使员工对各种制度的认识和认可度很难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薪酬分配制度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应起的作用。

3.工会组织不健全,职工有困难找不到工会,或工会调节作用不大。在现实中,工会掌握着员工认为分配不合理方面的信息和渠道,但却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工会不参与薪酬分配及各种制度的制定,不参与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对相关规定及政策了解不全、理解不深,从而对员工的思想宣传教育力度很难到位,就很难解开员工心中的困惑和疑问。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工会工作人员已脱离了劳动岗位,被纳入国家行政干部序列,其工作也只是发放福利而已。工会在经济地位上不独立,不是一种独立的中间力量,对于员工的呼声也只能寄予同情、积极呼吁,不敢拿起法律武器,据理力争。

4.劳资关系中劳方观念偏差,对劳动法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享有哪

些权利,不愿意缴纳自己负担的社会保险等,甚至因为担心自己的去留不方便而不愿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劳动者有理无知。面对企业的不公正待遇,作为个人缺乏维权意识,作为团体缺乏维权机制,注定他们成为受害者。

5.法律体系不健全。由于国家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和现行的法律规定过于抽象、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及执法力度不够。员工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没有诉求渠道,特别是对资方侵犯员工权益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6、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压低成本:员工工作环境差,不愿意更新改进有害工艺、增加劳动保护设施缺乏劳动安全保护;另外劳动保障覆盖率低,福利待遇差;拖欠工资、歧视用工等。

二、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

(一)企业方面

1、健全和完善用人及薪酬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调整薪酬激励政策,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这个经济杠杆来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不能让薪酬激励机制反而成为制造情绪、影响积极性的桎梏,这是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核心因素。

2、完善企业内员工内部申诉机制:在出现严重劳资纠纷之前先通过建议箱、员工满意度调查、人力资源部员工面谈表等方式来及时了解员工的不满、抱怨等不良情绪,及时听取申诉,着重协商与调解,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达成和解协议,若不愿调解的应尽快依法处理。

3、健全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要建立在重视人才的背景下,要设立一套完整的晋升沟通和疏导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来降低内耗提高员工工作热情。

4、完善工会体制:促进工会角色职能的转变,完善工会的独立法人地位。劳资关系以表面上平等的契约关系形式掩盖了劳资双方价值交换不对等的事实,因此要使工会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代表工人的利益。企业在制定、修改薪资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纪律以及职工培训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定时要与工会讨论协商后确定。

5、企业领导不能只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唯一的追求目标,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在劳动、安全、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方面,要依法落实职工的劳动保障权益,依法参加国家规定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等五大保险,列出专项资金切实改善危害职工身心健康的生产条件。

6、加强劳动法规宣传和培训。许多企业在发生重大劳资纠纷或给予行政处罚时,才知道企业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企业法人平时重生产轻管理,对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劳资矛盾,由于处理不当往往变成了重大劳资纠纷。所以,要加强对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定期组织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参加劳动管理业务学习,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

(二)劳方方面要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认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政府方面:1、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提高可操作性。2、加强社会保障制定建设,督促企业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工伤、医疗、保险等,加大参保面。3、政府要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和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高有力的保障。4、政府还应加强对劳资双方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能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也要让劳动者学会依法维权。

四、总结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是新时期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做好;只有企业领导重视,才能把企业发展和共建目标结合起来;只有充分发动员工参与,才能使企业管理改革措施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政策,真正帮助员工描绘人生蓝图,才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善待员工,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只有员工走的远,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最后定稿)

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引导者,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在我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政府作为公共权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政府;和谐社会;作用 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特征的和谐社会,只靠社会、市场和民众的自发调节是无法达到的。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规制的权威调控和正确引导不可或缺。政府是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它既可以通过控制意识形态和公共传播媒体来引导、营造社会的思想、文化和舆论,又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及公共政策来影响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还可以通过社会动员、社会协调、社会强制等多种方式来整合各种力量。显然,政府作为一种公共权威,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在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的变革时代和社会转型期,就必须拥有一个整合力、感召力、高效能、服务型的政府,来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职能,并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权威作用。

一个务实、高效、服务型的政府,来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职能。并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使社会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具体来说,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政府职能,用科学发展观做好服务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办法措施,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大力加强城乡就业 完善就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与援助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失地群众技能培训,加快失地群众转移就业。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帮扶,强化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以创业实现就业。坚持实施政府公益性服务。落实技能扶贫任务。培育家政服务品牌,挖掘社区服务岗位。 1、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吸纳了21.2%和17.8%的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占有固定资产却只有工业平均水平的54%和37%。要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石油钻采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工程机械为重点,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以白酒、粮油、肉类、饮料和

浅谈和谐企业文化建1

论文研讨材料 浅谈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推行几年,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光荣,崇尚知识,尊重人才,开拓创新的时代新风已经深入人心,“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已经成为员工的主导意识,对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理念已经自觉认同,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已经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学习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和行为素养进一步提高,从而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共同思想基础。 公司第十届一次职代会确立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宏伟蓝图,提出创建和谐企业文化的目标,这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用来引导和约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外在表现,是企业发展进入和谐状态的文化表现,其实质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高级状态,其内涵是以和谐作为主旋律的企业文化,它必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使企业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并执着于“创造和谐、共享永恒”,从而架构和谐企业文化体系,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形成支撑和谐企业建设的文化氛围。 一、以人为本,引领和谐企业文化 人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主体人”,企业文化不否认制度的严明,管理者的威严,管理手段的科学,而是更应强调在全部管理要素中,要以人为本,

以文化为统帅。只有以人为本,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心灵契约”,才是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才有了永葆青春、永具活力的源泉。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以人性化管理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超越,搭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灵之桥”,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消除员工之间的身份界限,创造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的企业文化氛围。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要把员工当成主人,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员工感到有地位,有作为;理解员工,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理解员工的想法和看法,善于换位思考,多沟通,多引导,把员工思想统一到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上来;关心员工,就是要在涉及到员工的理想、事业、追求、家庭、健康等方面,多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二是倡导“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员工是企业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分子,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世上没有天才,只有人才,人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造就的。企业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均等的机会,只要有本事,有能力,想干事,人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要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持续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关系,适当提高特殊人才的待遇,激励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骨干,体现公司对企业第一资源——人才的厚爱。靠政策吸引人才,靠待遇激励人才,靠实力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的动力。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现、培训、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人才保证,就要把学习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 国有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细胞。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和维护好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对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一、构建和谐企业,改革发展是基础 推进改革发展,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推进改革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现实需要。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来思考、来展开。脱离这个中心,构建和谐企业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锐意改革,企业才有活力;只有创新发展,企业才有实力;只有职工得到利益,企业才有凝聚力。 二、构建和谐企业,职工利益是重点

职工利益是企业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要坚持把保障职工利益作为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来对待、来落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重视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建立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使职工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生产经营会、厂情发布会、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通过职代会、生产经营会、厂情发布会等形式,及时通报企业改革发展措施以及生产经营情况;通过领导干部民主接待日,倾听群众呼声,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解释和解答工作,搞好政策措施宣传,化解职工疑虑,解决好实际问题;通过厂务公开栏,将职工关心的养老保险金交纳、企业招待费使用、招工用工、重要和大批量物资采购价格等情况予以公开,增强企业工作透明度,提高职工能见度。 三、构建和谐企业,领导干部是关键 领导干部素质如何?形象如何?对于和谐企业建设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良好作风培养,树立良好形象,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

浅谈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浅谈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一、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1、品牌的含义及作用 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说法,品牌是"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 P·费尔德维克关于品牌的解释是:"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费尔德维克是著名的广告代理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应注意的是,费尔德维克所说的"品牌"已不再等同于"标记",而是成为一个含义更广、更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quot;徽章"或标记创造的"无形资产" 换句话说,商标不是品牌的全部,而仅仅是品牌的一种标志或记号。这一区分很重要,把品牌不再作为一个名称、标识或图形来考虑,而是作为一组"无形资产"来考虑,是一种更完善更有力度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是用来解释成功品牌与不成功品牌之间区别的一把钥匙。 企业品牌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首先是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为广告宣传等促销活动提供了基础,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第三,商誉好的商标,有利于新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品牌是商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对产品质量不敢掉以轻心,害怕砸自己的牌子。创名牌的过程必然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 吴邦国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浅谈企业如何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浅谈企业如何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维护员工合法权利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份,而劳动关系的和谐统一,是建立和谐企业的根本因素。因此,努力维护员工的合法权利、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让员工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企业工会组织是代表企业员工的群众组织,在企业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开展工作,在维护员工合法权利、生存权利、发展权利的同时,有义务教育员工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维权的目的是解决员工困难,而解决员工的根本困难的出路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和技能创新活动,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企业发展中,把握大局,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在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来源于民法中的雇用关系,其内容除了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生产场所和劳动资料的隶属

关系外,重点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身份的隶属关系:一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二是用人单位指令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员工的名义工作;三是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份;四是劳动者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根据上属四种情况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我们应当认定为劳动关系。而和谐的“劳动关系”,也就是建立在具备劳动关系的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和谐统一,双方都有义务共同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氛围。用人单位以人性化的管理,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以家庭般温暖、朋友般关心,以一种友爱、友善相包容、相互信任的亲情朋友关系,使员工在心存感激与目标明确、有成就感的情况下愉快工作,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维护员工的生存权利,稳定员工队伍。 员工队伍的稳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职工的劳动权利,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们有的项目在配置人员时,说穿了,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人际关系的好坏来决定能否持续上岗或到效益好的项目。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要了解你才能知道怎么用你。但对于有的“中心”员工,上岗机会就少了。虽说公司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努力在为“中心”员工寻找上岗机会,如:给项目推荐或积极促成,组织“中心”员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等,但有的还是只有在项目有富于岗位的情况下才能勉强上

关于做好信访工作构建和谐企业的探讨

关于做好信访工作构建和谐企业的探讨 做好信访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怎样才能做好信访工作构建企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标签:信访企业和谐社会稳定 一、前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大型企业信访维稳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因此,作为企业信访维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交流与沟通是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矛盾的有效通道。企业能否稳定发展,同样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充分发挥企业信访工作的作用,对促进大型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访工作的作用 一般来说,和谐企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物力与财力,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经营状态的综合发展的和谐。而信访工作最关键应该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错综复杂的信访问题增多,信访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渠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反映职工群众意愿的一个晴雨表,同时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寻求解决问题、表达自己意愿的重要平台以及防止矛盾激化的重要防线,对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2.信访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一個稳定器,为企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为发展提供环境支持,是检验企业各项工作和决策的一面镜子。实践证明,通过行之有效信访工作,收集社情民意,就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缺点和错误,从而检验企业各项措施是否有成效、是否得民心。 3.信访工作是实施企业民主监督的手段之一,通过来信来访,可以经常保持同职工群众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最大限度地惩治企业腐败现象,在维护企业形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信访工作的几点方法和措施 1.延长油田责任划分制度 1.1直接责任人负责每周与涉及稳控对象进行谈话,了解涉访人员思想动态,掌握人员动向,了解事件进展并向本单位信访部门提交信访维稳工作动态报告。

弘扬企业精神 创建和谐企业

弘扬企业精神创建和谐企业 和谐是团结协作,营造和谐,和谐是双电公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和谐创造发展的动力,外谐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双电公司弘扬以电兴业,强企报国的企业精神,努力创建和谐企业。 双电公司从以人为本出发,尊重职工,要善待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员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建一个企业内部和谐氛围。和谐体现在创建生产生活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环保共建彼此和谐,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综合整治,做到了办公区整洁有序、生产区四季常青、生活区有山有水,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了员工工作和生活空间,被员工誉为花园式小区。在公司创星活动中,还为检修职工重新配备了更衣柜和学习桌椅,为职工提供学习的天地和空间,提高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企业的和谐还在于为职工创建良好的生活及文化活动空间,公司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企业文化活动,例如每年一次职工运动会,让职工在运动场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又根据职工的爱好成立了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协会,为职工提供一个展示和锻炼自已的平台,并每年举办各种球类比赛,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健全完善了各类文体设施,在国庆60周年时,还举办了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大合唱活动,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在歌唱中,抒发了每一位员工的爱国热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团结人、教育人、凝聚人、

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改革的稳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职工思想稳定,企业的文明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在培养高素质员工方面,双电公司每年都选员工外送学习,请教师到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讲课,经常开展岗位比武、技术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大力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鼓励员工自学。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技术素质。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及安健环知识”公开竞赛这种形式让职工从“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在让员工愉快工作同时,还让员工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发展的空间。因为在企业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只有企业的内部和谐氛围浓郁,才能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做为双电的员工,深深地感受到双电的温暖,当走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当你在环境优雅的图书馆或微机室里学习,当你在工作之余在体育馆等休闲场所锻炼身体,当看到家属区整洁的街道和楼房及宽大的窗户,阳光充足,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双电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每当夜幕降临,那接送陪读家长的大客车正在等着你们,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长年如一日。解决部读职工通勤难一大问题,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员工顺畅、舒心、安全。员工们记在心里放在心上, 员工和企业也连成了一条心,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了。员工们以厂为家,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多出力、多出点子。会以满腔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去,为实现企业的兴旺发展争先创优。

如何打造企业品牌效应

如何打造企业品牌效应 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意思是:要想得到天下,驾驭天下,我看是办不到的。天下(也可引申为“道”)就像一个神器,即不要驾驭他,又不要得到他。驾驭他一定会失败,得到他必然导致争夺最终还会失去他。因此,圣人无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丢失。 老子本章的论述是告诫大家不可“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按照规则行事。对于企业来说“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现在电视里、报刊杂志上常常报道一些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诸如:行贿、偷税等等。企业出现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力低下,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的企业才会不得已采取这些行动。克服这些行为的方法就是:品牌战略,走品牌之路,就可以避开这些非法竞争行为。 下面我引用一篇来自互联网的未署名文章《如何打造品牌形象》 打造品牌就是运用营销手段来塑造品牌形象。品牌打造的好,就是品牌形象塑造的出色。严谨的说,品牌形象的打造有一个模式三条途径,这个模式就是“整合品牌营销”模式,三条途径就是导入“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品牌推广运营系统”和“品牌管理控制系统”。只要按照这个模式运行,品牌形象就一定能够树立起来。不过,运用这个模式将是一个较大的品牌工程,就局域化而言,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这就是打造品牌时必要面临的一些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白,品牌形象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由许多营销中的其它形象罗织起来的,如产品的形象,价格的形象等,它们都关系到品牌形象的建设。我认为至少有七条有关的形象在创建品牌时需要共同来打造,它们是“品质形象”、“价格形象”、“通路形象”、“广告形象”、“促销形象”、“顾客形象”和“企业形象”。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建立这些形象。 1、如何建立品质形象 品质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础。建立品质形象并不简单到只是提高一下产品的质量,关键是要建立起“良好品质”的印象。要从一开始就做到这一点,这十分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拿到老师布置的这样一个宽泛的题目,刚开始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上网搜索了一些2010年大事件,当回顾过去一年的事情,我们却会看到西南五省市旱灾、玉树地震、煤矿事故等等自然界的、人类社会的不和谐所导致的一个个悲剧,既然这样的矛盾围绕着我们整一年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就更加显得义不容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信大家对它都并不陌生,这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也许大家会觉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太多于抽象化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但如果我们认真想想,其实和谐社会的构建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正如,面对金融危机这一个大浪潮时候,中国采取的三个转变的应对政策,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展这就是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伟大尝试。这是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的向和谐社会迈进的一大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像上述所说的,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归结为下面几大内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浅谈如何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浅谈如何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摘要】提升企业和谐文化环境的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生存文化的状态,内涵是通过和谐为特点的主要企业文化,和谐成为当前企业文化的核心发展理念,是企业逐渐的吸收企业的各种优秀的文化硕果,打造具有时代意义和企业自身独特之处的企业文化。从而架构具有和谐属性的文化体系,实现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着力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形成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 【关键词】企业和谐文化;氛围;建设 1.落实文化育人,促进和谐企业文化的发展 1.1强化人性化管理的落实,构建企业的人本文化 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提高员工在企业工作的积极性,调动员工为企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创造能力。通过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帮助企业的员工实现自我的超越,构建起一座企业与员工的发展桥梁,提高全体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消除企业员工之间的身份制约,构建一种培养人、锻炼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做到尊重每一位员工,就是要尊重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合法权利,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工作成绩,将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看成是企业发展的主人,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发展决策的机会,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理解员工就要做到为员工的困难考虑,尊重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思路,通过不断的引导和沟通,将员工的思想整合到,促进企业发展的层面上来;关心员工,就是要在牵涉员工各方面利益的时候,多位员工着想,多办好事,办实事,为员工解决生活工作上遇到的难题。 1.2为员工的成才铺设企业的舞台 企业的每位员工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最主要的财富,员工作为企业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分子,构建好企业人才激励制度,落实和巩固人才强企的战略。企业要为每个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促进有能力,有干劲的员工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通过各种优厚政策的吸引,提高员工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十足的动力。抓好学习型企业组织的建设工作,加强对员工的上岗培训,促进员工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为每一位员工的成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2.提高企业主体的协作程度,凝聚好和谐企业文化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既需要能鼓励个人能力展现的文化,更需要能激发群体创造能力的和谐文化氛围。企业要对内部进行精细化的分工,对外部进行竞争规模化的建设,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合作能力,合作能力需要在相应的企业文化环境的培育以及企业文化价值的熏陶下才能形成。因此,注重个人价值的企业,忽视了企业整体能力的文化

关于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1-10-25T13:55:40.9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潘俊霞 [导读] 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组织部分,也是企业崇高的理想和一个长期的任务。 潘俊霞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人力资源处,河南郑州 450016)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220-02 摘要: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组织部分,也是企业崇高的理想和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成品油销售企业由于在国家能源政策的特殊性,同时承担着发展企业振兴石化、保障资源供应维护社会稳定等诸多职责,构建和谐企业仍然临诸多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努力构建和谐创新型企业,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结合实际进行不断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实践。 关键词:构建;和谐企业;思考 党的十七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能源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按照十七大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和谐企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其直接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管理者将通过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部门、企业与市场和企业与社会之间建立并创造先进、和谐的企业文化,以及融洽和谐的内外部人文环境,从而形成一整套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围绕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必须以牢固树立“四项意识”为先导。 一、人本意识,构建企业与员工“兴衰有我,荣辱与共”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历史性和阶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建设和谐企业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企业,应该是管理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的统一体,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员工多方面的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员工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科学的管理制度需要人来制定,同时也需要人来执行,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需要人来计划,同时也需要人来组织和实施,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水平和技术人员水平等,从某种程度上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所以企业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千方百计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持续稳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以我们中石化石油公司为例,在近年进行的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负责任”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对谁负责、负什么责、怎样负责、不负责任怎么办”这一中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对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带队伍、抓销量、强管理、塑形象,实现了队伍稳定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以“送温暖工程”为主要载体,积极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企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对于“点多、面广、战线长”的油品销售企业来说,搞好外部网点的“两堂一舍一室”建设,定期为员工进行健康体检,深入困难家庭和外部市场,走访慰问困难户、伤病住院员工和驻外员工家庭等措施,都能起到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巨大作用,树立企业一心为员工的良好形象,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事实证明,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疾苦,倡导爱岗敬业,引领员工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真正建立与企业“兴衰有我,荣辱与共”的一体关系,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必然选择。 同时,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只有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的基础上,营造宽松和谐的用人、育人环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和谐企业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珍惜员工的劳动价值和员工的创造力,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正当权益,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考核、奖励、晋升等方式,全方位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多数员工,特别是让做出特殊贡献的员工实现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二、发展意识,建立企业与市场“追求卓越,勇于开拓”的关系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企业也是一样。企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最大化。没有经济基础作保证,一切将无从谈起。同时,必须认识到,建设和谐企业对国有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石油销售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到了一个新的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从外部环境来说,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升级,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面临新的压力,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单方面竞争变成综合实力的全面较量,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建设和谐企业就是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选择。从内部因素来说,随着改革深入,各种矛盾交织,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成本提高,而通过抓好和谐企业建设,形成和谐共处,协调有序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化解各种矛盾创造有利条件,能够为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从石油企业发展选择看,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是其根本宗旨,依靠员工办企业是其政治优势,建设和谐企业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全新的制度平台。销售企业通过抓好和谐企业建设一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创造新辉煌。 发展是建设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这个经济实体承担着为实现资本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责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和员工是利益的共同体,只有企业兴旺发达,员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一个企业如果生产经营搞不上去,没有效益,员工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企业就会面临倒闭和破产,员工就会面临失业,和谐就无从谈起。 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是指根据企业核心产品和业务参与竞争的经济行业和领域,是受价值规律决定的一个无形的空间,是一个行业主导产品和业务需求、供给的总称。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人才、技术等方面资源上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作为我们成品油销售企业,要以奉献清洁能源为核心产品展现自我、回报社会。对于

在集团公司企务公开暨和谐企业创建推进会上的.

在集团公司企务公开暨和谐企业创建推进会上的 讲话提纲 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剑 (2010年7月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推进会,对企务公开暨和谐企业创建进行一次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再推动,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党委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企务公开、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紧密融入企业转型发展的实际,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全力参与,主动而为,进一步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促进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集团公司被推荐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并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和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回顾上半年工作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突出维护职工与企业两大重点,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一)夯实一个主渠道,由“监督者”向“决策者”角色转变 我们在坚持职代会公布领导收入、业务招待费、经营业绩等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三级职代会(集团公司、矿、区队)、职工代表巡视、闭会期间职工代表建议直报、重要事项票决、点题公开等一系列民主管理体系,对重大投资、转移转型、改革改制、工资分配改革、重大人事任免等重大决策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坚持“三不出台”原则,即:不通过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不出台,不提交职代会审议不出台,职代会票决不通过不出台,真正使广大职工代表由“参与者”、“监督者”变为“决策者”。5月11日,集团公司成功召开了八届五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了《行政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重大投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企务公开工作报告》等,公布了《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2009年度薪酬兑现情况》、《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基金会运行情况》。张集矿、庞庄矿、夹河矿、三河尖矿、张双楼矿、总医院、生活服务总公司、天山公司等单位,均能按照集团公司《企务公开管理手册》的要求,及时召开职代会,充分发挥了源头参与、源头决策的作用。 (二)拓展两个新领域,由“覆盖重点”向“全面覆盖”转变 在抓好日常企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两个延伸递进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是实现好和维护好职工根本利益的调和剂。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企业工会应坚持围绕一个中心,用好四个抓手,不断转变观念,狠抓素质提升,统筹规划、创新开展工作,用关爱凝聚人心,用智慧构建和谐企业。 【Abstract】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enterpris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e enterprise union is the worker’s family,is the blender of realizing and maintaining the worker’s basic benefit. So,in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enterprise,the enterprise need around a center,and insist on four sides,constantly change the concepts,improve the quality,overall planning and innovating work,catching people with loving,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enterprise with intelligence. 标签:构建;和谐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1 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中心,全力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 当前,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矛盾,由于一线岗位严重缺人,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之间难免会出现不和谐现象,同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派生出其他的问题。中石化中原油建工程有限公司现有职工2661名,其中劳务派遣工就有794名,他(她)们是公司工程建设铁军的中坚力量,都在各个分公司或项目部的重要岗位上,担当着重要的职责,部分人员还是不可缺少的优秀人才。为了充分调动他(她)们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做到一视同仁,基层各单位工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及时将一部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劳务工推荐到中队长、支部书记、副队长、技术员、安全员和班站长的岗位上。目前,公司共有200多名劳务工在基层走上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的岗位上,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劳务工感觉到,只要工作肯努力,一样有前途。为切实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司内部展开了劳务工职称评审工作,为他们晋级晋职开创了阳光大道。油建工程横跨大江南北,遍及亚非两洲,既有高山大川,又有沙漠戈壁;既有塞北朔风,又有天山冰雪。工程项目一旦开工,大部分职工就得远走异国他乡,抛家离子。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基层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建立亲情卡、成立帮扶小组等形式不定期到年老体弱和孩子幼小的职工家中进行走访,帮助他们卖米卖面、整改电路、查找安全隐患等,用真切的关怀和踏实的行动稳住外闯市场职工家庭的“大后方”,也确保了单位的和谐稳定。 2 以更新职工理念凝聚职工力量为抓手,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的矛盾 工会是每名职工群众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也是职工群众最信赖的“娘家人”。在当前石油行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利益调整、压力增大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贴近职工的优势,在全心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表时间:2011-03-04T15:10:31.48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姚晓燕 [导读] 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姚晓燕(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 在1000 美元到3000 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由于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 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 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使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品德,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实现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