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

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

【考纲解读】

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及自然带,考察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基地里事物的空间分布等。

【复习目标】

1、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2、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和特点。

3、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意义。

【复习重难点】

1、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2、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和特点。

【教学方法】

导学法、分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如果说整体性是相对的,那么差异性就是绝对的,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板书)(活动设计)分别用三道15年的高考题与学生共同得出下面的思维导图第一道(2015 江苏单科,7,2分)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读图回答7题

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带是

A.针叶林带一落叶阔叶林带一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一常绿硬叶林带一热带雨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一常绿阔叶林带一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一落叶阔叶林带一常绿阔叶林带

用这道题导出——自然带(板书)

第二道题(2015天津文综,5,4分)

下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5.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

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用这道题导出——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布(板书)

第三道题(2015山东文综,10,4分)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

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

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D热量

用这道题导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组合差异、海拔分布、雪线)(板书)思维导图

自一、自然带:形成与气候的关系

然差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地异二、地域分异规律水平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变化方向理性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典型地区环

境三、非地带性(4种)典型地区影响因素

(活动设计)分九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对学案上的内容的探究、讲诉,使上面的知识体系完善、丰富起来。

第一组:通过教材,复习讲诉自然带的形成和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探究:(1)一种气候类型对应两种自然带;(2)一种自然带对应两种气候类型。

第二组:通过教材,复习讲诉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变化规律及典型地区。

探究:世界自然带普最完整的山脉。

第三组:通过图例,复习讲诉垂直自然带复杂性的影响因素。

探究:当纬度和相对高度都相同时,复杂性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四组:通过图例,复习讲诉天山北坡比南坡多山地针叶林带的原因和自然带分

布海拔高低的影响因素。

第五组:通过图例,复习讲诉同一山体和不同山体的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探究:全球山地雪线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以上2、3、4、5组的同学共同总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性的知识点。第六、七、八、九组:分别在地图册(世界气候与洋流图)上寻找非地带性中自然带的缺失、改变、受限、斑块这四种变现的实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以上各组需讲解的内容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仅作适当的补充。

学案设计

第1组复习探究任务

1、形成:(分析教材)

位置不同不同不同自不同地区气候不同然

位置不同不同不同带2、与气候的关系:填写右图中对应的自然带类型

思考:(1)一种气候类型对应两种自然带的典例:

(2)一种自然带对应两种气候类型的典例:

第2组探究复习材料

分布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

地域分异规律

有沿海向内路地域

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主导因素

变化

规律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图示

典型地区

山脉垂直自然带普最多

第3组探究复习:垂直自然带普复杂度的影响因素

提示:因素一:分析下图各山垂直自然带普复杂度

结论:越垂直自然带普越复杂

因素二:分析下图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普复杂度

结论:越垂直自然带普越复杂

因素三:思考,当上面的两因素都相同时,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垂直带普的复杂度

结论:越垂直自然带普越复杂

第4组复习探究材料

1、同一山体中影响自然带组合差异

的因素

提示:分析天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

的组合差异

(1)差异

北坡比南坡多自然带

(2)原因

2、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的影响因素

提示:依图思考,针叶林带在不同山体和同一山体分布的海拔高度的影响因素

不同山体:比较60N°和30N°处的针叶林带

结论:越自然带海拔高度越高

同一山体:比较30N°处山体针叶林分布

结论:自然带海拔高

第5组复习探究雪线的影响因素

提示:不同山体:分析上图中由赤道向两极雪线高度的差异

结论:越雪线越高

同一山体:

(1)分析上图中30N°处雪线的分布

结论:雪线高

(2)分析右侧两幅图中雪线高度的差

结论:雪线高

(3)从积雪的难易角度考虑

结论:雪线高

第3、4、5组同学共同完成下面的规律性总结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规律性总结

规律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相似于地带分异规律规律二:基带与山体所处的自然带相一致

规律三: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体的

和 、 。

规律四:同一自然带阳坡位置 ,阴坡位置 。

规律五: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 、 及 等。 第6、7、8、9组的同学分别寻找非地带性中自然带的缺失、改变、受限、斑块这四种变现的实例,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提示:观察地图册中的世界气候与洋流图

【板书设计】

自 一、自然带:形成 与气候的关系

然 差 地 异 二、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 理 性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环

境 三、非地带性(4种)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思维层次较高,而实际操作中因一方面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及思维习惯不良等而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该教学方法本身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讨论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费时。

【课后作业】

1、完善课上的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案

2、配套练习册对应课节的习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