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政治-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政治-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一、热点试题测一测

1.8月24日03时35分,台风“妮妲”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附近沿海登陆。此次台风导致广东共45.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对此,人们不可回避的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如何保证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B.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2.7月19日,河北仙台山景区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的爆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告诉我们()

A.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

C.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D.人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规律

3.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河南某市成了被国家环保部约谈的城市之一。此后,临沂市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四大战役”保护蓝天。数据显示,7~8月,全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污染物浓度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优良天数增加21天。这表明()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人可以摆脱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可以能动地认为世界D.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控制和支配客观对象

4.3月15日,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对此,有棋手评论道:“感觉就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下棋一样,该弃的地方也会弃,该退出的地方也会退出,非常均衡的一个棋风,真是看不出出自程序之手。”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受制于人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5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无敌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4月22日,175个国家在纽约签署了《巴黎协定》。它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目的是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世界各国之所以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从唯物论角度讲,是因为()

①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生态环境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

③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④广泛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加强合作的基础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7.11月18日,国窖1573窖泥和泸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一号,接受了33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②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④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引力波探测器(使用的是激光和反射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第一次“听”到宇宙的“声音”,从而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材料佐证了()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成为真理

③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④认识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这一调整体现了()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没有实践的检验就不会有正确认识的产生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0.坚持唯物主义是做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虽然人们都懂得达一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有人犯唯心主义的错误,如“一点论”、从愿望出发等。下列能说明一些人犯唯心主义错误原因的是()

①行动中犯形而上学错误,滑入唯心主义②主观主义思想严重,实际就是唯心主义

③唯心主义的影响导致一些人世界观错误④一些人没有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2月11日,LIGO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濒临太平洋,台风影响频繁。9月第十四号台风“莫兰蒂”所带来的狂风暴雨给福建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对台风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福建台风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

A.人类可以改造规律趋利避害B.尊重和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防灾减灾D.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

13.近几年,地震活跃频繁。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地球其实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是的。该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14.“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郑重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清晰勾勒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蓝图变成了生动的发展现实。从中可以看出()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的东西能够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③意识的东西能够派生出物质的东西④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是改造规律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5.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

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德国科学家曾在1929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

①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

②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7.5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无敌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材料二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大都外城常有无数商人来往止息,建有许多旅馆和招待骆驼商队的大客栈。旅客按不同的人种,分别下榻在指定的彼此隔离的旅馆,各国商贾辐辏于此,百货云集。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如今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制订新的国际区域经贸安排继续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中央着眼世界大局提出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重大战略构想,为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通道,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应怎样包容互鉴,共同发展。(9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海上丝绸之路”提出进行简要分析。(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捎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材料一

新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没时间去逛街,可以在网上买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银行卡上的结余,可以随时转到理财账户;约朋友吃饭时,查查哪里有持色餐馆,有没有团购;要出行时,刷一眼地图看看路上堵不堵,然后再通过手机软件叫一辆专车来接你;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省去了排队的烦恼……

材料二

为更好地促进新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组织调研组于4月13~15日赴深圳市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在深圳期间,调研组分别召开了深圳市有关部门、科研院所有关方面对国家加快培育新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深化了对发展新经济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的积极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国家发改委的做法加以说明。(6分)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一)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答案

一、热点试题测一测

1~5 BCADA 6~10 BCBDA 11~15 DDCAB 16~18 DAD

19.(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源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3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3分)

④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探索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过程。(3分)

(2)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会有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应尊重差异,理解个性。(3分)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应积极求同存异,和睦共处。(3分)

③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能动地指导作用。包容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各国包容互鉴,共同发展。(3分)(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大局的实际出发的。(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为振兴我国远洋运输业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4分)

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的提出,遵循了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为推动我国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4分)

20.(1)①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②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③方便人们投资理财,增加了居民收人。(每点2分,共6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国家发改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对新经济发展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国家发改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国家发改委通过调研,深化了对发展新经济的认识,目的是推动新经济发展。(每点2分,共6分)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一、热点试题测一测

1.【解析】针对台风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人们不可回避的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如何保证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故B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C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本题选B。

2.

3.

【解析】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临沂市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四大战役”保护蓝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A选项表述与题意相符。B选项错误,人不可以摆脱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制约。C、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本题选A。

4.【解析】①不选,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主体只能是人,材料中的智能机器不是实践的主体;②正确,因为人工智能不具有意识,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③不选,因为意识是人脑欧典机能,不具有意识;④正确,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代表了技术的进步,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选D。

5.

6.【解析】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是因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态环境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选B;③是认识论的范畴;④是政治生活的知识。

7.【解析】科学实验也是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不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①错误;材料表明航天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动认识的发展,②正确;科学实验的成果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的发展,其实验本身也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正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8.

9.【解析】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全面二孩政策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适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D。

10.【解析】“唯心主义的影响导致一些人世界观错误”是结果不是原因,故排除题肢③;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排除。题肢①②是犯下唯心主义错误的原因,故答案选A。11.

12.【解析】近年来,随着对台风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福建台风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A说法错误;B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出路”;C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选D。

13.【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故排除。“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表明世界是可知的,故题肢②符合题意。上述材料中“震动起地球的常态”体现了题肢③。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4.

15.【解析】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可以,故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①适合题意;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的观点是错误的,②错误;在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③适合题意,④是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

17.【解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③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认识世界而未涉及改造世界,应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18.

19.

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