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口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进入六年级后,学生突然感觉数学越來越难了,也越來越枯燥,为了让学生能体会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就设计这个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袋、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倾向性。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生活,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3、课题介绍

本课题通过''生活-一数学一-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反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來,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乂让学生知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更有兴趣來学习数学这一学科,也能在生活中思考一些数学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1学生能喜欢数学

1.2数学是有用的。

1.3会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2过程与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指导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2.2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

2.3多使用网络资源:从网络找到材料使用

2.4社会调查:进入社会亲自取得数据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1在研究中加强生生,师生的交流

3.2进一步了解数学,提高学生数学的兴趣

3.3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由于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故有一部分学生也对这个研究性学习没有兴趣,不能很好的开展研处性学习。

2、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了解,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学生都在家长的白倍关爱下长大,脱离生活实际,对生活中很多的内容不了解。

3、小组学习还没有成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小组式或合作学习式的探索,但现在的学生小组学习的想法还不成熟,也会对研究性学习带來影响。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耍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來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的目标:

1、数学是有用的。

2、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

研究的内容:

1、从六年级课本上寻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知识:

2、分组研究,每个小组以口已所发现的数学知识为内容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汇报小组的收获。

4、数学知识应用展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來,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最终的成果以一份份的研究报告展现出來,包括成立数学知识资料库,论文,成果展等。

六、资源准备

课本,教参,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如出租车收费,电信收费,贷款问题等),电脑,

网络,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通过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是有用的,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会更有兴趣去学习这一基本学科,而在生活中也会用理性的思考去分析面临的选择,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活动中也加强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加强了同学们间的交流。

但活动中也有不足:

1、对课外学生信息的收集及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地指导与评价,还有改进。

2、日常教学中,''生活实际问题〃会被''生活情境〃所代替,而有时学生只关注生活情境的表面上的热闹,而没有用心的进行数学思考,此时我们耍思考如何能让学习能更深入去分析一些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

生活中的数学 宋洪玉

生活中的数学宋洪玉 发表时间:2013-04-18T16:46:11.01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学年32期供稿作者:宋洪玉[导读] 什么是数学?百科全书上是这么定义的,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山东省肥城市潮泉中学宋洪玉什么是数学?百科全书上是这么定义的,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可能你仍然不明白何为数学。通俗的说,数学就是一门关于计算的课程。 那么,数学到底体现在哪里呢?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精密的数学竟然能跟拿袜子扯上边。关于拿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肯定无法配成一对。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则至少要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 说完拿袜子,让我们讨论一下燃烧绳子的方法。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你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同样类似的问题还有火车相向而行问题。两列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列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列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列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列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形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投掷过硬币。可是,你知道吗,掷硬币并非最公平的。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况,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如果下次你要选择,你应该先看一看哪面朝上,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总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几个生活实例看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从几个生活实例看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几个生活中的事例,并运用数学建模,来分析问题,以便更方便的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中通过将数学建模的抽象理论实例化,生动化,我们能够更清楚看出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关键词] 数学建模生活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数学建模自然有着与数学相当的意义。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人们一直在运用数学建模来描绘,刻画某种生活规律或者生活现象,以便找到其中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得到最佳结论。例如,运用模拟近似法建模的方法,在社会科学,生物学,医学,经济些学等学科的实践中,来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在这些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的规律性仍是未知的,或者问题太过复杂,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总要通过一些简化,近似的模型来与实际情况比对,从而更加容易的得出规律性。 本文通过数学模型在生活中运用的几个例子,来了解,探讨数学模型的相关知识。 一、数学模型的简介 早在学习初等代数的时候,就已经碰到过数学模型了,例如在三个村庄之间建立一个粮仓,使其到三个村子的距离只和最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组以及线性规划来解决该问题。

当然,真实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通常要复杂得多,但是建立数学建模的基本内容已经包含在解决这类代数应用题的过程中了。那就是: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和问题的背景作出必要的简化假设;用字母表示待求的未知量;利用相应的物理或其他规律,列出数学式子;求出数学上的解答;用这个答案解释问题;最后用实际现象来验证结果。 一般来说,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 二、数学模型的意义 1)在一般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2)在高新技术领域,数学建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3)数学迅速进入一些新领域,为数学建模开拓了许多新的处女地。 三、数学建模实例 例1、某饲养场每天投入6元资金用于饲养、设备、人力,估计可使一头60kg重的生猪每天增重。目前生猪出售的市场价格为12元/kg,但是预测每天会降低元,问该场应该什么时候出售这样的生猪问题分析投入资金可使生猪体重随时间增长,但售价随时间减少,应该存在一个最佳的出售时机,使获得利润最大。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作出如下的简化假设。 模型假设每天投入6元资金使生猪的体重每天增加的常数为r(=);生猪出售的市场价格每天降低常数g(=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每空2分,共22分) 1.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圈是()分。 2.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所以1小时是()分。3.分针从12走到7,走了()分,从6走到9走了()分。4.时针从5开始绕了1圈又走回5,走了()小时。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做一节眼保健操要5()。 (2)青少年每天睡眠要保证9()。 (3)动画片《熊熊乐园》播放一集的时间是13()。 (4)8岁的月月跑400米大约用3()。 6.张奶奶每天晚上6:30开始锻炼半小时,晚上()锻炼结束。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并改正 过来)(每小题3分,共12分) 1.2. 3.4.

1.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 ①分②小时③天 2.松松每天下午3:30放学回家,路上走15分,他()到家。 ①4:00②3小时45分③3:45 3.时针走过7,分针从12开始走了3大格,此时是()。 ①7:03②7时15分③7:30 四、按要求写时间。(第1小题8分,第2小题6分,共14分) 1. 2. 五、我会连。(8分) 森林里举行长跑比赛,参加的小动物们到达终点的时刻如下,请确定它们的名次。

七、小青可能在什么时间去放风筝?圈一圈。(11分) 八、把时间和相应的活动连起来。(12分)

一、1.1602.603.35154.12 5.(1)分(2)小时 (3)分(4)分 6.7:00 二、1.×7时 2.√ 3.×3时55分 4.×12时半 三、1.②2.③3.② 四、1.9:309时半6:056时5分 8:208时20分11:4011时40分2.2:008:0010:00 五、 六、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方说小朋友在打扑克时快算二十四、数学填框游戏,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现实生活中,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和买卖股票等等都与数学有关。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更是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具有国际通用性。 一个对生活有计划的人,都会对一天的事情进行一下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干哪些事情,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便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是对这一天进行的小结,小结也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 在一年要结束的时候,商人在谈论中说我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怎么样;农民也在谈论这一年中收入多少粮食;工人也在谈论在这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相当,有多少存款;军人谈论这一年中训练成绩如何,提高了多少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是对一位教师一年来辛苦工作的衡量标准;单位也在做这样那样的总结。一年的结束是这样的,下一年的开始同样也要有一个预算;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阶段人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等,都在用数学的方法对他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空间、人员、事务等等上做一定的运算后,得出一个直观的数字标示量,作为一个目标、结论、预算、程度等等。 在七年级我们学了一元一次不等式,那么如何用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在这里就列举一题。 问:把一篮苹果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那么剩下9个;如果每人分6个,那么最后一个学生分得的苹果将少于3个。学生的人数和苹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试析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须更加精确化和定量化,尤其是在计算机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的今天,数学更加深入得渗透到各种科学技术领域。马克思说过:“只有充分应用了数学的科学才是完美的”。数学建模正是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数学方法、一种思维形式,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企业该上什么项目?一个投资商如何投资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在战争尚未消灭的今天,武器的发展方向是大而多还是少而精?人口众多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如何制定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所有这些问题都需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论证,为投资者提供理论依据。 一、关于数学建模的注解 (一)数学教育的弊端 我国的数学教育,一个较为突出的弊端是“忽视数学的应用”。虽然我们在课上总是听到老师谈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但我们还只是周旋于纯数学的概念和推理之中,只重理论,不求实用,只管解题,不讲思想,其结果就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考试门门优秀,可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下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吧。究其原因是没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束缚,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正因为数学具有广泛应用性,到处都有用,毕业以后总有用,学好理论自然有用,因此不必教应用。”“考试不考应用,当然不必教应用。”……从而使原本生动活泼的数学问题变成枯燥乏味的解题程式,使很多人讨厌、畏惧数学。 面对当前数学教育的弊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应强调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怎样才能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呢?数学建模就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些人把数学建模看得高深莫测,甚至有还人把“数学建模”误认为是“航模、造船”,其实我们早就已经接触过数学建模,大家一定都记得我们在小学阶段做过很多应用题,实际上那些就是简单的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确切含义尚无定论,但专家们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归纳、简化,确定变量与参数,并应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合理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求解数学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解释、讨论,并对该模型进行修正、改进和推广,使之规范化,并展示其实际应用的前景。简而言之,数学建模就是以现实为背景,以数学科学理论为依托,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事实上,任何数学概念、命题、定理、结构都是数学模型。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研究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发明了微积分,并以此为工具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便是科学发展史上成功的数学建模范例。 (二)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是理论分析的方法,即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分析因果关系,在适当的假设下用数学工具去描述其数量特征。它的主要步骤有:第一步,了解问题,明确目的。在建模前要对实际问题的背景有深刻的了解,进行全面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和要求,并按要求收集必要的数据。

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案例

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案例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五中学 二年三班许立伟 指导教师:李光辉

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案例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五中学许立伟 生活与数学是分不开的,在很多领域中人们总在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刻画某些生活现象或规律。其实数学和数学模型离我们很近,它是和语言一样具有国际通用性的一种工具,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模型的思考方法。本文是我对日常生活中一般数学模型的了解,并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实际问题。 案例一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原因是一旦三角形的三个边长确定了,三角形就确定了,各个角的角度,三个边所围成的面积,等等都不会改变,我也学过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面。一个三条腿的板凳不论在哪里都可以放稳。所以其实三角形是稳定的。埃及金字塔、钢轨、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中都应用三角形的原理。 案例二轴对称图形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数字:0 3 8 字母:E H 汉字:中由日等,还有很多建筑如

案例三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比是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 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 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 一个常见的生活案例:女士们多数喜欢穿高跟鞋.因为 高跟鞋使人的身材更美,那穿多高的跟才能使女士显得迷人呢? 经过计算发现,人体的腿长与身高的比值近似0.618时(也即是黄金分割比值)。 其身材显得迷人漂亮(肚脐足理想的黄金分割点),也就是说,若此比值愈接近0.618.就愈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一般女士由脚底至肚脐的长度与身高比都不 能达到此比值,要通过高跟鞋来调节。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模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在数学的发展进程 中,无时无刻不留下数学模型的印记,在数学应用的各个领域中到处都可以找 到数学模型的身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因此.我们要重视它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它,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指导老师评语: 数学模型是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一些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徐立伟同学选择 这一题目,可见他已经懂得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 的活动,在生活中体验到了学到知识的乐趣。

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一上设计)范例 知识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网络环境下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感受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规律、用规律,感受规律美,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做出合理推断。 教学难点:在生活情境中合理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①教师出示教具珠子,引导学生观察珠子的排列特点? ( 学生发现珠子是按2红3绿的顺序排列的。) ②教师揭示:这串珠子按2红3绿的顺序排列,就是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 同时出示课题“规律”。 ③学生自由举例:生活中有规律的例子。 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课件演示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素材图片。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受合理利用规律能让生活 有条理、更美丽。 ⑤揭示完整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一开始就展示生活性的教具和图片素材。营造生活性的情景,为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掌知识提供生活基础。 二、认识规律 l 、在线上,从颜色、数量上找规律: ①课件演示笑笑涂珠子。 ②引导学生从颜色、数量上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 ③教师教授在电脑上涂珠子的方法,学生按照规律,完成涂色任务。 ④课件出示一串白珠子,学生自由设计规律涂色。 ⑤汇报。 信息平台的开放性。为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学生通过自由设计规律涂色、相互欣赏汇报。巩固找规律的方法,感受规律的多样化。 2 、在面上,从种类、方向上找规律: ①课件出示一个餐盘和一些水果。 ②请学生设计规律,用拖动的方法,将水果放进盘子。并与同桌交流白己的摆放方法。 ③观看笑笑摆放水果的情况,思考笑笑摆放水果的规律。 ④讨论总结找规律的方法:从种类、位置上米找规律,并按照规律,将餐盘外的 3 个水果放进餐盘。 通过从线上找规律发展到面上找规律。在学习找规律的方法的同时发展掌生的空间观念。 三、应用规律 (课件展示“美化校园”场景)。 ①教师介绍活动要求: a .用规律的知识美化校园。 b .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个场景的设汁布置。 c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 d .向全班汇报交流。 ②学生分工合作,庄课件提供的校园场景(过道、教室、跑道) 中,用摆放物(植物、彩旗、气球、桌椅)有规律的摆放、 设计来美化校园。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21世纪的数学教学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口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进入六年级后,学生突然感觉数学越來越难了,也越來越枯燥,为了让学生能体会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就设计这个课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袋、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倾向性。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生活,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3、课题介绍 本课题通过''生活-一数学一-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反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來,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乂让学生知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更有兴趣來学习数学这一学科,也能在生活中思考一些数学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1学生能喜欢数学 1.2数学是有用的。 1.3会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2过程与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指导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2.2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 2.3多使用网络资源:从网络找到材料使用

浅谈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浅谈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蔡桂荣 作者单位: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刊名: 黑河教育 英文刊名:HEIHE EDUCATION 年,卷(期):2010,""(8)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问题解决的数学模型方法 1999 2.数学建模基础 200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陈登连整体建构学生活数学自主探究过数学生活——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技信息2009,""(34)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新课程下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地解读教材与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断沟通生活数学与教材数学的联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需求;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书本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让凝固的数学成为活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通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生活数学",愉快地过"数学生活". 2.期刊论文梁慧也谈数学与生活-教师2010,""(1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教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和数学知识融为一体的,这样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自然亲切和真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把生活情境和数学问题相结合,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生活数学化. 3.期刊论文程继德.许洪洪回归数学本质,把"生活数学"提升到"学校数学"-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3)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片面理解,错误地将"生活数学"等同于"学校数学",出现了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对此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生活数学",认识"生活数学"的必要性和局限性,以及"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点.要克服"生活数学"的局限性,数学教学必须回归数学本质,把"生活数学"提升到"学校数学",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数学知识;从现实的生活问题中归纳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从普通的生活现象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4.期刊论文沙宪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2) 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5.期刊论文郑吉洁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记课例: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第一课时)-科教导刊2010,""(21)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做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认识到课本不是课程的唯一资源;课本不是学生的世界,而世界才是学生的课本.只有教师跳出数学看数学,学生才能透过数学看世界. 6.期刊论文陈雪燕引生活之源活数学之水——谈小学"生活数学"的构建-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8)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奉行"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构建生活数学需采用一定的策略:运用"生活语言",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捕捉"生活现象",认识数学的普遍性;模拟"生活情景",感悟数学的生动性;开展"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践性;拓展"生活时空",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7.期刊论文张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与生活是一个相辅相成、和谐兼容的有机整体.生活的世界就是教学的世界.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生活中体验生括、在感受生活中学会数学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8.期刊论文胡支祥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剑南文学2010,""(5) 数学源于实际生活,植根于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9.期刊论文任浙斌生活与数学走得更近一些-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4)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10.期刊论文杨潮突出"生活数学",营造教学之美-考试周刊2010,""(22)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应让数学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融进生活、融进活动,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把看似枯燥的数学教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营造数学课堂教学之美,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9363769.html,/Periodical_hhjy201008056.aspx

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学生通过活动,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思考:通过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3. 解决问题:如何观察、发现规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 情感态度: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应用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用一元一次方程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魔术表演(现场邀请一名学生参与表演)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叠卡片交给学生,

这五个日期的和,我就能告诉你这五个日期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设置游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的反思:通过活动二,我们发现哪怕是日常生活中一张小小的日历表也隐藏着这么有趣的数学规律,所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周末不妨将这些游戏与同院的小朋友们玩一玩,他们会非常佩服你的能力,是不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呢? 活动三:古诗趣题: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以诗歌的形式给出的一道应用题,同学们能否用你们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回答诗中提出的问题呢? 学生活动:边读诗,边揣摸题意,同学之间互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数学因其日益公理化、形式化而忽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因数学应用的发展,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学科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割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仅会极大地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而且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的错误理解,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必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提供一种简捷、有效地手段,数学的思想、方法、技术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在“学段目标”中指出: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作用呢?我们应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广泛的现实背景下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感受、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从现实生活中产生数学问题,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自主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 3、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片断】 片断一:《最小公倍数》教学片断 情境创设:陈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2天后休息1天。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如果陈飞的爸爸、妈妈在9月1日同时开始工作,那么在这个月里,这位朋友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找出陈飞的爸爸、妈妈一起休息的日子? 生:可以在九月份的日历上去找。 师:怎样找? 生:先在日历上找出陈飞爸爸的休息日,再找出他妈妈的休息日,最后再看看哪些天是他们一起的休息日。 师:请你们拿出九月份的日历,用△标出陈飞爸爸的休息日,用○标出陈飞妈妈的休息日,再看看哪些天是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找共同休息日”的活动中,找到答案的同学,脸上流露着成功的喜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成如下板书: 爸爸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妈妈的休息日:3、6、9、12、15、18、21、24、27、30 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共同休息日:12 ……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

数学建模实践心得 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我参加了数学建模培训, 来作为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或许并不像其他社会实践队可以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次的培训,更系统化,更具体化地学习数学建模,并进一步理解其所体现的一些思想和精神。 数学建模是接触实际科学问题的第一步,利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各种数学和计算机工具,为某一具体问题建立抽象模型,并解决问题、最后撰写论文,给出客观的评价。 在两个星期的数学建模培训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 LINGO软件、MATLAB软件和一些算法,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比拟的,各种从未接触过的高级数学软件,令人眼花缭乱的编程和神秘的多维图像。 当初参加校级数学建模比赛的时候,起初我和我的队友都激情高昂的,但是随着三天的建模下来,我们的斗志越来越低迷,出于对数学建模的不了解,可以说,无从下手,自然最后只能草草结束。经过那次的接触后,我明白首先我们要加强建模技能和拓展课外知识面;再者,态度也是主导因素之一,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其实,数学建模的一些思想和为人处世之道是相通的。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时常给自己一点鼓励,要相信自己的潜力,把自己融入激情之中,不要越做越懈怠。江南春曾说过“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 在数学建模的培训中,我接触到一些参加过国赛的学长和学姐。执着和认真,是我在建模时从他们候身上找到的共同点。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的确,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只有驱除浮躁,踏实做事,全神贯注,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曾有一位学姐说道,要想有进步,就要踏踏实实学好理论、弄懂原理、看会例题、做好练习,而不是浮在面上。参加数学建模培训,还要放正心态,急功近利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数学建模的思想是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你,而非立竿见影。所以要真正学到有益的知识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而非顾于是否获奖之类的。 数学建模,通过利用数学知识,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所以,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数学的逻辑思维,还需要计算机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我想,这对以后的工作与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对人生更是如此。 在建模的三天里,初看题目,感觉摸不着头脑,没有相关理论的基础,没有高人 的指点,三个伙伴只能借助唯一的网络,去找寻找问题的入手点。在反复的搜索之后,我们终于有了初步的理解。写论文的过程,我们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的”。当然,在数学方法上,我们很多地方也感觉困难重重,所以不断地查询资料,理解它们的含义,让比赛的过程成为我们学习的动力。虽然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 但是,过程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越了结果。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知识的扩充,和 交识了一些新朋友。 与我建模的两位同学,可以说,初次接触,不了解对方。相对于其他建模小组而言,我们还需要在短暂的几天内去了解彼此。不过,还好,我们都是随和的性子,很快就熟悉起来。在建模的过程中,我们仨一同讨论,一同努力,一同交上一份尽心尽力的答卷。可以说,我们合作的过程也可以算是一种锻炼,怎样才能更好的沟通,怎样才能各抒己见,但最终可以把各自的观点融于一体,也算是一种挑战。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相互的谦虚中学习彼此的长处,汲取对方的优点,接收别人的建议。或许,三天的交流,并不长,也并不深入,但起码,我们成为了朋友,曾经一起为数学建模奋斗过。我想,这也是数学建模的另一番魅力所在。短短的三天,可以拉近三个性格迥异的人。

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知识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图形地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找规律地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网络环境下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感受规律在实际生活中地应用性和实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规律、用规律,感受规律美,体验数学地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图形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做出合理推断. 教学难点:在生活情境中合理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感知规律 ①教师出示教具珠子,引导学生观察珠子地排列特点? ( 学生发现珠子是按红绿地顺序排列地.) ②教师揭示:这串珠子按红绿地顺序排列,就是这串珠子地排列规律. 同时出示课题“规律”. ③学生自由举例:生活中有规律地例子. ④在学生汇报地基础上,课件演示生活中有规律事物地素材图片.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感受合理利用规律能让生活有条理、更美丽. ⑤揭示完整课题:生活中地数学规律 关注学生地生活经验和已有地知识体验是《标准》地重要理念之一.本课一开始就展示生活性地教具和图片素材.营造生活性地情景,为学生主动建构有关地数掌知识提供生活基础. 二、认识规律 、在线上,从颜色、数量上找规律: ①课件演示笑笑涂珠子. ②引导学生从颜色、数量上发现珠子地排列规律. ③教师教授在电脑上涂珠子地方法,学生按照规律,完成涂色任务. ④课件出示一串白珠子,学生自由设计规律涂色. ⑤汇报. 信息平台地开放性.为开放性地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学生通过自由设计规律涂色、相互欣赏汇报.巩固找规律地方法,感受规律地多样化. 、在面上,从种类、方向上找规律: ①课件出示一个餐盘和一些水果. ②请学生设计规律,用拖动地方法,将水果放进盘子.并与同桌交流白己地摆放方法. ③观看笑笑摆放水果地情况,思考笑笑摆放水果地规律. ④讨论总结找规律地方法:从种类、位置上米找规律,并按照规律,将餐盘外地个水果放进餐盘. 通过从线上找规律发展到面上找规律.在学习找规律地方法地同时发展掌生地空间观念. 三、应用规律 (课件展示“美化校园”场景). ①教师介绍活动要求: .用规律地知识美化校园. .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个场景地设汁布置.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地设计方案. .向全班汇报交流. ②学生分工合作,庄课件提供地校园场景(过道、教室、跑道) 中,用摆放物(植物、彩旗、气球、桌椅)有规律地摆放、设计来美化校园. ③小组向全班介绍展示自己地设计规律,与大家相互交流,接受质疑与建议. 从感受规律、设计规律到应用规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掌生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地能力提升.掌生首先要决策“摆什么”地问题.选择合适地摆放物:再决策“放在哪”地问题.找到最合理地摆放点:最后决策“怎样

生活中的数学五年级

生活中的数学五年级 【第1篇】 流失的时间 城东小学五(2)班费芸希 暑假到了,我去外婆家过了一个月,转眼间 一个月过去了,我又回到了家,我看了一下日历,今天8月1日,这时,一个问题从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我想,今天是8月1日离开学,还有30天,我想还有这么多时间啊,不对,我早上还要写字、看书,中午吃饭、午睡、写字、吃晚饭、睡觉、 那我还剩多长时间玩耍呢? 于是我就故意问表妹,表妹,今天几号?你 难道不知道吗?今天8月1号呀,哦,那你说我们还有多长时间玩耍呢?我继续问。当然是31天啦,加上今天哦,表妹天真地回答道,不对,不对? 你答错了,哼,那你说,我们还有多长时间玩耍呢?表妹不服气的说,你想想,我们还剩30天, 当然不算今天,我无奈地说。 我们去掉上午写字,看书吃午饭,午睡、下 午写字、休息、吃晚饭、睡觉还剩多长时呢?“”不知道,表妹摇摇头。我说那好吧,你想想我们 除了上午写字2小时,看书1小时,吃午饭1小时,

午睡2小时,下午写字1小时休息30分钟,晚上 饭1小时,睡觉10小时外,一天还剩多少时间呢?让我算算,我在心里默默地列了算式,对,总共 18小时,再加上30分钟,就是18小时30分钟。用24-18等于6小时。6小时减30分钟等于5小时30分。我们一天就可以玩5小时30分钟了,再除去杂七杂八的事也剩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感叹着说。 “那让我们算一下,30天一共还剩多长时间吧?”表妹说,我来算吧。先30×5等于150小时,30除以2等于15小时,150+15等于165小时,大约多少天呢?表妹又说,让我算算,165÷24,约 7天。啊,我的个天哪。表妹抱怨起来,这个时候我也感觉到时间过得真快呀。 【第2篇】 打折的学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只是我们善于思考,再难的题目也不会打到我前 进的梦想。 快开学了,妈妈准备去商场给我买一件新衣服,开学的时候穿。我们来到商场,我问:“服 务员阿姨,有我穿的衣服吗?服务员阿姨说: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那天起,人们便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了逐渐深刻的了解。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原始人“涉猎计数”与“结绳记事”等种种传说。可见,“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会中已产生了数学的开端和萌芽”(引自《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P1——作者注)。“在BC3000年左右巴比伦和埃及数学出现以前,人类在数学上没有取得更多的进展”,而“在BC600—BC300年间古希腊学者登场后”,数学便开始“作为一名有组织的、独立的和理性的学科”(引自《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P1——作者注)登上了人类发展史的大舞台。 如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譬如,人们购物后须记账,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查收各住户水电费用等,这些便利用了算术及统计学知识。此外,社区和机关大院门口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连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则是平面几何中直线图形的性质及解Rt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由于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高中数学知识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 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了解和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步的。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我就紧扣高中数学学习的实际,从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等五方面,简明扼要地谈一下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函数的应用 我们所学过的函数有: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幂、指、对数函数及分段函数等八种。这些函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代数中的函数知识是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这里重点讲前两类函数的应用。 一元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元一次函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买卖特别是消费活动时,若其中涉及到变量的线性依存关系,则可利用一元一次函数解决问题。 例如,当我们购物、租用车辆、入住旅馆时,经营者为达到宣传、促销或其他目的,往往会为我们提供两种或多种付款方案或优惠办法。这时我们应三思而后行,深入发掘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做出明智的选择。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我们切不可盲从,以免上了商家设下的小圈套,吃了眼前亏。 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述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随着优惠形式的多样化,“可选择性优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采用。一次,我去“物美”超市购物,一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这似乎很少见。更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1)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由此,我不禁想到: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我便很自然的联想到了函数关系式,决心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运用解析法将此问题解决。我在纸上写道: 设某顾客买茶杯x只,付款y元,(x>3且x∈N),则 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

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乘车最省时 清远市第一中学 2006届高一(12)班 课题组成员: 组长:禤文考 组员:朱沛华、曾志伟、姚天发、李峰、李雪峰 指导老师:郭智君 问题的提出: 我们小组6人要到距学校km 10的某地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只有一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只能一个人骑再乘搭一个人),且自行车的速度为h km /14,步行的速度为h km /4,每人都从学校出发到全部到达目的地,我们最快要多长时间呢? 课题目的: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实践,使我们对数学模型这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有一个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课题研究方法: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数学建模的方法、步骤。 课题研究过程: 方案一:一起步行到达目的地。 若我们一起步行到达目的地,则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 h h km km 5.2/410=。 方案二:用自行车轮流把每个人从学校送到目的地。 只有一辆自行车,且只能乘搭一人,一人骑车把其余五人每人逐个从学校送到目的地,自行车在送前四个人到达目的地后都要返回,送最后一个人不用返回,那么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是km 90101042=+??,所以从第一个人出发到全部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h h km km 4.6/1490≈ 方案三:边步行边用自行车来回地接送(每次都送到目的地),直到全部到达目的地(没有同时到达)。 出发时一人骑自行车并乘搭一人,剩余四人步行前往目的地,乘自行车的到达目的地时所用时间是 h h km km 75/1410=,这段时间这四人步行了km h h km 7 2075/4=?,自行车返回直到与这四人相遇时所用时间是h h km h km km km 6325/14/472010=+-,这段时间这四人步行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