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写好一个政治教案是一个政治教师上好一堂课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下面小编整理了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教案以供大家阅读。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集体主义含义。

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

运用:说明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观。

能力方面

通过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进一步提高比较能力;通过讲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能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

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它不仅是本框题重点,同时又是人们思考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生活就会混乱。

●教学难点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一是因为有“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二是因为要做到“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学生内心的思想疑点就多起来了,要从思想教育上看待这一难点。

●教学方法

用比较法使学生明确日常社会生活中有多种价值观,并了解其正确与错误。整节课用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师: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生: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凡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讲授新课]

师:好。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师:我们说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不是说就没有别的价值观存在呢?

众生:不是。

师:对。事实上,目前社会生活中就存在着多种价值观。

1.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种价值观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期,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营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人们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某些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不同,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

请问同学们,有哪些价值观呢?

生甲:拜金主义价值观

生乙:享乐主义价值观

生丙:个人主义价值观

生丁:权力意志主义价值观

生戊:集体主义价值观

生己:……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这些价值观的典型观点有哪些?

众生:体现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

师:再比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援引莎士比亚的话说:“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辩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闻谈笑,非钱不发。

——鲁褒《钱神论》

师:同学们接着说其他的价值观的表现。

生甲:体现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有:《列子?杨朱篇》说“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等。

生乙:体现权力意志主义价值观的有:我国元代一将军严忠济认为“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法国作家司汤达在《一个旅行者的随笔》中写道“权力毕竟是人生头等的快乐”,尼采认为,人在社会中生活,一个最大的生活动力,就是要掌握权力,居于别人之上,等等。

生丙: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有:“只要对我有利,采取任何行动都是正确的”等。

生丁:体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公家之利,知不为”等等。

师:同学们已基本上了解了各种价值观,那么,请问哪些属于错误的价值观呢?有没有正确的价值呢?

众生: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权力意志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等属于错误的价值观,而集体主义价值观则是正确的价值观。

2.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3页,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这段材料反映了医务人员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第二,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否就是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生:这段材料体现了医务人员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在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上。

师:好。材料体现了医务人员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在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之上。

那么,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4页第2自然段,并请一名同学来朗读。

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

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师: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

①“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中的“集体”是不是就是指“集体主义”中的集体?

生甲:是。

师:对不对?

众生:不对。

师:生甲的观点错误。“集体主义”中的“集体”包括集体、国家、社会。

请问第②个问题

②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几点?

生:三点。

师:好。这三点的共同点是,都反映的是集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请问第③个问题

③这三点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集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呢?

生:第①点是先后问题,即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第②点是结合问题,在保证集体、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③点是主从问题,即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第①点是讲先后问题,突出教材中的“首位”二字。第②点是结合问题,突出材料中的“充分尊重和维护”字样,同时要注意“正当”二字,因为“个人利益”不等于“个人的正当利益”。第③点是主从问题,突出“服从”二字。

通过对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的了解,我们消除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解,即“坚持集体主义,就是只要集体利益,不要个人利益”的错误观点。

现在进一步来看,集体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4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原始社会遵循朴素的集体主义原则,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推崇为社会准则,到了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成为全国人民遵守的行为准则或价值取向。

师:这说明:集体主义的产生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其变化也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集体主义为什么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呢?

原因

请同学们先浏览“原因”包括几个方面。

生:有三个方面。

师:现在我们来逐一理解。请看第①点:

①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请回想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

众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

师:集体主义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因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就应该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那么,集体主义是怎样来解决二者关系的呢?

②集体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构成矛盾的双方,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双方的“统一”表现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5页第5段。

生:集体主义和个人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师:请同学们看

任何社会利益都是由个人活动创造出来的,同时又总是通过个人利益表现出来,离开个人利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个人利益的不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要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可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比如:

同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又是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积极进取,努力奉献,将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个人利益的满足提供物质条件;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反过来激发人们去巩固发展社会集体利益。比如:

总之,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但是二者之间不一致的情形也是常常发生的,这就是矛盾双方“对立”的表现。

由于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在二者必居其一时,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人们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

让我们来听一下在1998年抗洪中,某兵工团一营教导员向南京军区的汇报吧。

“有56名官兵由于长期在脏水中作业,双脚溃烂了,只能用脚后跟走路;有36名官兵家里遭了水灾,但无一人请假回家。二连连长话小昌的岳父病故、妻子生病、孩子发烧,他强忍悲痛,坚持和战士一块儿扛沙袋,堵泡泉。新战士张健身上长了13个疖子,疼痛无比,仍上堤抢险。”此外,在抗洪抢险中,还有更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黎川县荷源乡共产党员朱育和丈夫撑着竹排,营救起8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农民,而自己11岁的儿子却被绑在一段木头上在水里漂了3个多小时。不识水性的大冶市青年干部彭志龙,为解救困在水中的群众而壮烈牺牲。嘉鱼县委书记王宏强在医院听到险情,拔下针头就前去指挥抢险。钢铁战士吴良珠拖着肝癌晚期的身体,在抗洪前线整整坚持了55个日日夜夜,开汽车,垒堰提,背沙袋。洪水来时,为了抢险堵漏,许多人把围墙、门板拆下,有的连整栋房子全部拆掉。最为悲壮的是灾区人民毁家保国、破坝行洪。难道那些抗洪英雄们就没有个人利益吗?

还有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成了牵动许多人利益的大事,仅万州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需搬迁一座中等城市,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面对大局,库区人民甘愿为全国人民的利益作出牺牲。

相信:我们是不会忘记那些抗洪英雄的,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三峡移民,更不会忘记保大家而舍小家的人们,他们把集体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为此,针对洪水,政府正在积极地做好防治工作;针对三峡移民,政府也努力找准移民补偿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从而使移民工作顺利进行。坚持集体主义也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既然提供了正确调整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关系的原则,就会变成现实的力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③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非轻而易举,必须靠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而集体主义就能给提供力量源泉。因此,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3.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注意三个问题

应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下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思想境界是多层次的,无论是职业选择,还是学业选择,价值选择都具有多层次性。比如,人们根据个人意愿和国家需要,在学业上和职业上作出各自的选择,切不可强求一致。只有这样,社会和个人才能和谐发展。

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正当的个人利益也应得到保护

个人利益分两种:一种是正当的,一种是不正当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得到保护,但如果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之上,而不惜损害其利益的行为,不仅不保护,而且要坚决反对。

社会集体应不断完善和发展,要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比如,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由于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一个人要想发展,就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因此,教育制度要不断地完善,办学模式应不断地调整,以适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集体要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讨论了三个问题,即: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多种价值观,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应当注意的问题。其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其核心是

A.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

B.集体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个人是有积极意义的

C.个人充分尊重、维护集体利益,舍弃个人权益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答案:A

2.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浙江临安市气象局干部陈金水三进x藏,为我国气象事业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长达33年之久。这一感人事迹体现了

①他把个人利益融合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之中②他坚持以社会利益为重,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③他把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升华为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奉献精神

④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必然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3.对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是

①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是自私自利的表现②它是为了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据客观可能来获得的个人利益③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条件④它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4.我们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时,坚持既要使积累基金能够保证扩大再生产,保持经

济发展的一定速度,又要使消费基金能够保证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逐步提高。这一要求体现了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渗透,同等重要的

B.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完全和谐的

C.个人应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不可分割的

答案:D

5.三峡工程的建设使重庆库区将有7万人外迁至周围部分地区和东南沿海11个省市,有关省市表示,一定要顾全大局,完成安置移民的任务,这一事实说明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已不复存在

B.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C.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有时有矛盾,有时没有矛盾

D.价值观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B

6.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这里所说的“集体主义”是指

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④正确的社会意识,是与我国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7.“公家之利,知无不为”,该观点主张

A.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

B.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C.否定个人利益

D.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答案:A

8.有人说,“国家给我多少钱,我就给它干多少活,按酬付劳,等价交换,既公平又合理”。这种思想的错误在于

A.没有认识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B.没有确立主人翁意识,把个人同国家的关系看成了雇佣关系

C.不懂得劳动力商品买卖也是等价交换的道理

D.没有认识到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着国家利益得到了实现。

请辨别分析这段话。

参考答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的实现根本上是一致的。

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毕竟还是有所差异的两种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二者之间还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就得到了实现。公民只有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和服从国家利益的实现。

10.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总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人形象地说: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说明

A.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B.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矛盾的

D.国家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答案:B

2.“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意味着

A.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能获得个人利益

B.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重要

C.集体利益包含个人利益

D.和集体利益相比,个人利益是次要的

答案:D

3.“我们党从来不否认个人利益,但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利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必须符合党的共同政治理想。”这说明

①个人利益都是正当的,应加以保护②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存在着矛盾③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④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4.“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观点

A.是错误的,没有正确处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B.是正确的,始终把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C.是错误的,是一种个人自由主义倾向

D.是正确的,强调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一部分

答案:B

5.“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受”,“世界是苦海”,“人生充满着烦恼,毫无乐趣”,“人生的价值在于‘方便’和‘有用’”。这四种人生价值观均属于

A.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

B.悲观主义人生价值观

C.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

D.非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辨析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符合集体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道德高尚的人通晓义,不高尚的人通晓利。本观点认识到人具有义利观是正确的,但把义利割裂开来是错误的,不符合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是把义利结合的道德原则。一方面它要求把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也就是所谓的“义”;另一方面它又不否认个人利益,主张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它正确地解决了义和利的关系,是正确的义利观。

7.辨析题: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上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因此,就价值导向和根本性的人生选择来说,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的价值观。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思想境界是多层次的,由于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是客观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对人生价值作出不同的具体的选择。

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为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实现共同理想,价值取向越是日趋多元化,就越要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统一。当前我国一元化的价值导向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党的基本路线。

8.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为什么?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其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如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在上述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再次,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总之,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所以,“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这段话就体现了这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 必背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必背考点总结哲学考点 1.唯物论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2.辩证法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一部分:联系 第二部分:发展 第三部分:规律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第四课: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 3.认识论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4、人生价值观 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要点归纳 一、唯物论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3)必须把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联系的观点 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当中,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 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 【方法论】要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才能提高 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或者说要求人们自觉提高实践活动的预 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此时国家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此时国家要采取扩性财政政策、扩性货币政策) 6、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汇率波动的影响 ①外汇汇率上涨:外币升值,本币(人民币)贬值,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小,国物价上涨,国就业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国际外汇储备增加,资金外逃。 ②外汇汇率下跌,外币贬值,本币(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物价稳定、国就业下降和国民收入下降,国际外汇储备减少,吸收外资流入。 5.人民币升值影响:(进出口;投资;消费(留学、旅游);偿还外债等) A、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气者,理之依也。 4、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生万物。 上第七天创造世界。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高二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归纳【五篇】

高二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归纳【五篇】高二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归纳【五篇】 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①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

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②矛盾的特殊性(是万事万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2※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精心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一、保持人民币稳定的意义是什么?★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1)) (2)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 1.调节生产。(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减 2. 3. ;反 来收入可能性就会加大;反则反。③社会总体消费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下降;反则反。⑤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影响人们消费。 六、恩格尔系数

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关系: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七、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是什么?★ 1. 2. 3. 4. 的成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 九、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⑤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1 2 制力上,既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作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 必须占支配地位。 十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精选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哲学原理、方法论及其运用 (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注意】:(1)凡是讲到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一定是遵循(或违背)了某种客观性(如: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如果人们科学办事,同样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2)把握例词:实事求是、遵循和依据规律、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拔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生态失衡。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方法论】: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注意】: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例词:努力、艰苦奋斗、决心、顽强、百折不挠、“两军相遇勇者胜”、“有志者事竟成”等。 (唯物)辩证法 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总 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要知识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6)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

统一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的第一飞跃。认识的目的是用理性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获得物质成果。 2、真象与假象都是事物的现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所不同的是真象是事物本质的如实表现,假象是本质的歪曲表现。由于都是客观的,因此真象与假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认识的深化是指认识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或由一个层次进到另一个层次。认识的扩展是指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更抽象的形式反映更广阔领域中各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向前推移是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而不断向前推移,或不断研究新事实,提出能够解决新问题的理论。 4、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肤浅向深入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无限反复。每次反复都使认识进入比较高一级的领域。 5、要注意真理、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6、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类不同性质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不要求主观题默写)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 ①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学科的回答】 2.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气、土等) (物质是本原, 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 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的哲学)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如人的目的、(意识是本原,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升华(略)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①辩证唯物论和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真理观)]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精选整理5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精选整 理5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复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政治,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①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 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 ③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秩序 2、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 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6)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联系:哲学是世界观理论化的世界观。 2)区别:世界观特点:零散的、不自觉的。 哲学特点:系统的、自觉的、理论的。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把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方法论:用世界观做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4.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哲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艺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 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方法论:用世界观做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2)联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自然科学研究:个别、特殊、特别 哲学研究:共性、普遍、一般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升华、反思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 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志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加形容词×)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思想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7.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2019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2019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学,这也是政治考试中比价好得分的科目之一。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2. 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系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原因: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力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1. 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汇价):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100单位外币:?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1单位人民币:?外币 所以,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同一次兑换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不能同时升高或降低。

2.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 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 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1.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 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1. 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中,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 2.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测试要求 A:了解(再认、识别、辨认、知道、说出、再现、列举、描绘、复述、)课本及时政知识。 B:理解(领会、懂得、解释,阐释、说明、辨析、归纳、推理、整理、感悟、赏析、)知识的含义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C:运用(分析、比较、评述、评价、综合、探寻、设计、策划、坚持、树立、实践、)应用教材知识.分析解释社会现象,判断并评析观点;收集并处埋信息;提出并分析问题;合理并有创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它包括两个方面: (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意识是自然界,更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称为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统一体。 3、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体现价值。 (2)流通手段(现实货币):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6、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功能: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的波动及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存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2)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2、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3、价值规律的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值规律的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