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01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1001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1001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1001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张岩贵陈晓燕

发布时间:2010-01-11

《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摘要:本文论述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作者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两个类型的全球商品链进行了补充,将两类商品链扩大为三个类型的商品链。这一结论有助于我国制定更细致更符合产业实际的外资政策。论文指出,在三角生产关系条件下,以投资自由化政策放任NICs对我国进行FDI是不正确的。论文指出发展中大国进行重要产业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合理性,并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借鉴,认为我国仍需跨越传统的产业思维以便今后全面和真正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论文还把前人的“6+1”修正为“7+1”。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国制造,三角生产关系

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理论。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是一种关于跨国公司组织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理论,它至今还没有整体地进入学者们心目中的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中,也尚未进入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中。然而,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的关系作一番陈述。

一、有关全球价值链的既有主要理论

1.波特和科古特的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概念最早见波特(Michael K.Porter)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相互连接的诸环节,包含商品(或服务)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一切环节(阶段)。诚然,波特也没有说这个价值链只

适合国内企业。因此,读者也可以得出结论: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就隐含着全球化条件的假定,他的价值链概念也包含全球价值链的意义。

同样在1985年,科古特指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后完成价值循环过程。”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概念相比,科古特的上述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概念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式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形成影响很大的学者之一仍然是M.E.波特。因为波特于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波特在该书用比全球价值链概念还广的包括价值链概念的钻石模型——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

波特的钻石模型涉及价值链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波特的价值链概念也因而在世界各国得以普及。在对钻石模型的论述中,波特的集群观点或相互联系的企业、供应商、相关产业和特定地区的组织机构组成的群体(这里实质上就是叙述全球价值链——笔者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一国(或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

2.产业链概念

卡普林斯基(Kaplinsky)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将企业之间的联系也考虑进去,即称为价值系统(value system),即所谓产业链。简单地说,企业内部的一部分价值链外化就形成产业链。生产企业将原有的开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领域,将焦点集中于核心业务,在企业内部保留住最擅长的一部分核心功能或少数几个环节,而将其他环节尽可能地外包,这些其他环节尽可能借助于市场寻求外部的合作伙伴来提供,这些合作伙伴则拥有本企业不具备或不突出的能力。这种通过企业内联系和企业间市场交易关系而形成的价值链可称为产业链或价值体系。有人认为,传统的企业内价值链应该是一种纵向的组成结构、由上而下进行控制,而全球性的产业链因为具备网络特点,因而应该是水平的组织结构,跨国公司不能够从母公司总部开始进行由上而下的控制。笔者认为,尽管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在20年来有相当显著的改变,由金字塔型向水平、网络型发展,但由于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

收益分配的需要,还由于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的需要,只要价值链(当然也包括产业链)是由跨国公司总部驱动的,那么,这样的价值链(或产业链)仍然会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纵向控制结构,只不过这样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的层次比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的组织层次数目要少。

香港学者郎咸平明确地提出产业链的7个环节。他把7个环节称作产业链的“非常6+1”。他说,我们中国大陆的“制造工厂”,对外拖欠原料和组件贷款,对内延长劳动时间,真可谓不择手段,不停压榨。……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这一环节不赚钱——笔者加注),还有6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中几乎都不是中国企业所控制的。

不过,从更全面的概念内涵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将“非常6+1”扩展为“非常7+1”。加上一个环节:设备制造,即制成品为设备机械的制造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技术含量大且附加价值高的设备制造基本上也不在中国,中国境内的“中国制造”做得最多的就是各个最终消费制成品领域的代工或者是加工制造。这些加工制造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凡高级一点的都是发达国家各个设备制造业公司制造。只有较低层次的消费性制成品用的可能是中国国内设备制造业生产的机械设备。俄罗斯也是对外资开放的,但它保存了数百个重要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不对外资开放。由此可见机械设备制造业对一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非常7+1”这一产业链概念从理论上讲源自施振荣提出的原始曲线——PC产业附加值曲线。

3.全球或国际商品链

全球或国际商品链这一概念由嘉里·杰里菲(Gary Gereffi)提出,其含义与全球价值链基本相同。杰里菲研究了一些分布于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主导的生产体系所赖以存在的价值链以后,发现许多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链都是由某个支配型公司起支配作用,支配者对一个国际价值链的各个价值环节在业务和商务上的互动和运作起着指挥、直接或间接地监管和推动的作用,这几种作用被杰里菲称作为“驱动”(driven)。这种“驱动”与一条国际商品链的基本特征和机制相一致。

显然,全球或国际商品链来源于跨国生产体系,它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技术、组织和制度的网络联系在一起,这些网络存在有利于开发,制造和销售具体商品的功能。在全球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活动不仅在范围上是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而且在组织上也是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这里的“全球化”比“国际化”更高一个层次,因为“全球化”显示国际扩散活动一体化功能的最高程度。全球商品链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跨国界扩展,而主要在于,在全球水平上包括了决策和经济网络上的工商企业,使国际生产与贸易变得日益有机一体化。

全球商品链主要有四个方面:①与一系列相关产业相联接的产品、服务和资源的附加值链;②在国家、地区和全球的不同水平上生产和销售网络的地理分布,由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构成;③企业之间权威和力量关系的支配结构决定了金融、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如何在链内分配和流动;④一个制度框架中的地方、国内、国际形势和政策如何在链内的各个阶段构成全球化进程。

杰里菲还指出,全球商品链的企业之间权威和力量关系的支配结构对于跨国生产体系来说至关重要。他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支配结构,为简明计,他称之为“生产者驱动”的全球商品链和“购买方驱动”的全球商品链。对这两种商品链的评述放在下文第二节之中。 4.全球价值链

经过不同学科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全球价值链这一名词终于被联合国工业组织(UNIO)于新旧世纪之交采用。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理论是在上述各种概念、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各有关概念、理论的去芜存精和分解后综合形成的。许多提出不同概念的学者也都赞同这一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企业网络组织,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运储、成品的生产和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业务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20多年来,散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以跨国公司为旗舰企业进行着从研发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直至循环回收等各种增值活动。全球价值链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业务活动中的价值链环节间的关联互动和博弈。

以上各种链的概念,由联合国工业组织以“全球价值链”这一名词予以综合。

二、全球价值链概念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1.广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的研究使全球价值链概念和理论向国际生产网络概念和理论的广度延伸。他们从外包、生产的片断化、垂直专业化、价值链片断和产业集群等等不同角度对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和机制进行研究,从而使读者对于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国际生产网络概念、背景、类型和特征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使研究者对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以及如何使一国产业升级有更深刻的把握。举例说,M·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论述到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一般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弥补并提供竞争优势,但产业集群也可能造成竞争劣势。笔者就此可以推理,对于一个向跨国公司开放FDI的东道国来说,它所涉及的国际生产网络,也即全球价值链,既可能弥补并提供竞争优势,也可能使该国形成某些部门、行业的竞争劣势。

不同产业有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杰里菲在价值链的产业广度上作了延伸。根据支配结构的不同,杰里菲将他所称的全球商品链(当然这种商品链包含在全球价值链之中)分为两类,如前文所述,一类为生产者驱动的商品链,另一类为购买方驱动的商品链,有人将之译为订户驱动的商品链。笔者倾向于采用“订户”两字,故下文都将杰里菲的“购买方驱动的商品链”称为订户驱动的商品链,这两类商品链分布在不同的产业。

生产者驱动的商品链是指,在一些产业,跨国公司和其他大型一体化工业企业在控制生产系统方面(包括其前后向环节)起关键作用。这些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电脑、飞机和重型机械。这些产业的地理分布比较传统,但是商品链所涉及的国家数量及其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在这一类商品链中,零部件的国际转包相当普遍。其中有些链(环节)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者驱动的商品链是由跨国公司的制造者行政管理总部行使其控制权的。Richard Child Hill在其对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公司进行比较研究时显示,日、美汽车企

业如何在由成千上家万公司(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和转包公司)构成的多重生产体系中组织生产制造。例如,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系统通常是由171个一级转包商,4700个二级转包商和31600个三级转包商组成的。

在另一些产业中,我们可以发现订户驱动的全球商品链。这些产业包括成衣、鞋类、玩具、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和各种家具和装饰品行业。在这些产业中,订户即大型跨国零售商、品牌产品销售商和贸易公司在各个出口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分散的生产网络并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以跨国零售商(超市)为例,这类订户既具有某种产品在各地的批发商功能,又具有在该地的零售商的功能,这类订户因此可能最大幅度压低其供应商的出厂价格(因为控制供应商的主要销售渠道),又可以规模经济赚取批发商(即该跨国零售商)与当地分散的小零售商之间的差价(即差价=小零售商的商品较高售价-跨国零售商从供应商处得来的较低价)。诚然,在竞争者关闭商店后,这类订户更可以靠品牌赚取垄断利润。这种由贸易引导的工业化形成往往是贴牌生产。产品往往是制成品,生产规格由品牌公司设计或大型零售商指定。

符合买方驱动的全球商品链的品牌公司,例如耐克(Nike)、锐步(Reebok)和L.A Gear之类的运动鞋公司和The Gap,或Liz Claiborne之类名牌服装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已变成没有自己的生产设备和工厂,这些公司只设计其订购的品牌成品,依靠海外生产商或产品转包商的网络去完成产品的生产任务。品牌销售商负责包出其部分环节(链)或所有环节(链)的活动(例如制造、包装、海运、甚至与各国代理商的账目结算)。除了生产者驱动全球商品链和订户驱动全球商品链以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将许多服务业公司和某些饮食业的跨国公司(例如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业跨国巨头)与饮料品公司(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法国的一些酒精饮料公司)从订户驱动商品链中分离出来,可以将其列为品牌驱动型全球商品链的控制者。这个第三类的品牌驱动型全球商品链与订户驱动商品链迥然不同之处在于,并没有这些主导公司组织商品供应给自己,然后再销给顾客。这个第三类全球商品链与生产者驱动商品链的迥然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是一般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者。它与杰里菲所列的两类商品链都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第三类全球商品链是唯一靠品牌、声誉、广告的知名度驱动没有股权控制的子企业(Franchisee被特许专营者),当然,在母公司的

国外子企业中也有少数子企业有母公司的股权联系,母公司对其子企业的指挥控制主要靠规章制度和母子公司之间对利润的分成制度。

订户驱动型全球商品链中的利润,并不象在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中那样来自规模、产量和技术提高,而是来自高价值的研究、设计、销售、储运、物流、配送效益和金融服务的独特组合。这些组合允许大型零售商公司和品牌销售商公司作为策略经纪人将海外工厂及转包商或商人与其在主要消费市场中逐渐形成的产品地位联系在一起。而品牌驱动型全球商品链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商品销售的差异化,这里的商品差异化主要不是来自于品牌的创立,而是来自于品牌差异的维护,声誉的维持和巨额广告费用的持续投入。当然,所有三类的全球商品链都离不开品牌、声誉的维护和维持,但品牌驱动型商品链上的跨国公司几乎是唯一依靠品牌和声誉为利润来源的。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的利润还来自于其他方面,例如来自于产业组织中的批量生产;订户驱动型商品链的利润还来源于其他方面,例如,来自于工业组织的灵活的专门化生产;而品牌驱动型商品链的来源更依靠饮食品制作的专门技术(诀窍)或服务业专业人材的优势。由于利润来源的不同,传统的前两类商品链中,“生产者”和“订户”在公司商品链各环节中可能以高比例分得利润,而品牌驱动型商品链中,海外各国消费者的嗜好甚有不同,母公司在公司商品链的净利润分配中难以高比例得利,即各环节(链)之间的利润分配较平等。

2.深度

(1)三角生产关系

全球价值链的向深度扩展,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国际(或地区之间)间“三角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在订户驱动型全球商品链中(一定程度上,在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和品牌驱动型商品链中也是同理),各国如何对付低成本供应商的竞争呢?用什么样的战略可保证正在衰败中的产业部门顺利地过渡到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中,同时使母国本国的大公司控制生产指挥权和利润分配权呢?对东亚、拉美甚至非洲某些国家如毛里求斯等日益扩大的出口工业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调整手段就是“三角生产关系”。从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来看,三角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国际分工地位不同的三环节生产关系。分工地位最高的一个环节在发达西方国家,这些国家(首先是美国)的国内市场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

口工业产品开放与否,能决定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工业产品是否有出路,因此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母公司)掌握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工业产品的至少部分生死权。因此,这种三角生产关系对于大部分中小型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在本质上是一种(20世纪60-70年代以前的)传统的不平等国际分工体系。而对于特大型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如果它们坚持将本国市场向发达国家开放,那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大国两者的市场进口依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就不能说这种国际分工是传统的不平等国际分工。不过,如果发达大国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发展中大国同样大量输出产品或劳务及技术,则该两国之间仍不可能建立和维持平等的国际分工体系。三环节国际生产关系的第二个环节是新兴工业国或新兴工业地区,第二环节的本国企业接受来自第一个环节(发达国家)的订单,然后将订单所有或部分产品再转移到其在低薪国家(或地区)的附属工厂(或独立工厂)。这个低薪国家就成为第三个环节(角),这就形成了国际三角生产关系了。

在三角生产关系之中,NICs企业处在中间商位置。由于发达国家大买主出于减少成本的考虑迟早要与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直接联系,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出于相对提高出厂价格的考虑想与大买主直接联系,这两种考虑的因素往往使NICs企业的中间商位置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因此,NICs中间商在三角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一般较脆弱,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大买主企业随着时间的推进最后会跟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供应商变得熟悉并相互信任,于是发达国家的大买主会与发展中国家供应商直接交易,从而抛弃NICs中间商,变较高成本的三角贸易为相对较低成本的双边贸易。全球价值链中的NICs企业所把持的“订单处理和转包”这一环节就会慢慢消失。为了抵制这种损失,NICs在三角贸易即三角生产关系中的中间商会倾向于对三角关系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进行股权投资。由此可推论,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形势下还大量从NICs国家或地区吸收这种形式的FDI就是错了。同样可以推论,在这种情况下接受FDI自由化也不对。

三、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1.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输血式增长”

过去30年间,随着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世界当地的扩展,中国以开放政策为指导也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加入全球价值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步伐更是提速前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并保持多年的GDP高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大,这既增强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对现存的国际关系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升至第3位,国际贸易额跃至第3位,外汇储备现已超越日本。为确保能源供应,中国从本世纪开始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中亚、拉美以及非洲等富产资源的国家进行投资,政治影响亦随之倍增。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亚洲经贸政策在东南亚取得了上世纪80年代所没有的显著效应。不过,种种迹向表明,中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GDP的高速增长在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的同时也陷入了困难和危机的泥沼中而难以自拔。由于中国制造处身于“7+1”的1之中,中国没有觉醒的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被分配到全球价值中“附加值最低、最消耗资源、最破坏环境、不得不剥削劳动的制造环节”,从而使中国工业陷入非常严重的三个泥沼: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劳工剥削。资源消耗泥沼和环境破坏泥沼使中国人生活在恶劣的水、土、空气环境中,劳工剥削泥沼使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并最终导致储蓄率升高而内需乏力以及靠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面对这种特殊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研究者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没有工业化进步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导向真正的现代化。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实质上是一种利润水平极低、缺乏产业技术进步支撑的‘贫困式增长’。”

在这段引文里,没有“工业化进步”,就是因为中国的大多数制造企业被分派到“7+1”环节中的这个制造环节。所谓“贫困式增长”,笔者认为说得没错,但最好改成“输血式增长”。不过,“贫困式增长”中的贫困是指相对贫困而言,是指相对于出口产品价格逐年降低而言。中国的财富向发达国家净输出,或者如郎咸平所言,“当我们破坏环境、消耗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1美元的产品之后,我们同时就替美国创造出9倍的价值。每当我们创造出1万美元的价值,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万美元的价值”。换句话说,中国第一年创造1万美元,美国第一年就赢得9万美元,两者之间的财富差距是8万美元,中国第2年创造2

万美元,美国就得18万美元,两者之间的财富差距是16万美元,这样,第二年同第一年相比,我们与美国的相对财富差距巨幅扩大了。

2.全球价值链与后起工业化大国的发展战略原则

对于后起工业化国家来说,国家经济规模越小,就越不能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原则;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则其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发展阶段中的合理性就越大。在世界经济史上,后起的工业化大国无一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无一不是凭借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原则。30年前,中国决定向发达国家开放FDI,发展的路径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已有本国工业基础的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而仍需要一段时间继续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部门的发展大权操在前来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手中,小轿车工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该部门,进口替代工业化目标与跨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华投资的目标相冲突,结果是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中主导了全球价值链,而中方实质上只能活动在“7+1”中的“1环节”即制造环节。因此,制造业处在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制造环节的当今中国,要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难度之大是肯定无疑的。从全球价值链理论来看,在当今全球价值链体系之下的中国制造,只能是低层次的、依靠海外市场的、非自主的工业化表现。

3.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所显示的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的一、二百年间,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业的生产,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关系构成古典的国际分工格局的主体。二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扩张活动,加速了战前处于萌芽状况的两个转移,即许多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和某些初级产品的生产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这两个转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仍在进行之中,至今仍未终止。这两个转移在70年代末就已经大大削弱和破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统的古典国际分工格局。从80年代初伊始,由于各国经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跨国公司在世界分工和贸易中起着主导作用,古典国际分工格局逐渐走近终点,产业务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的分工,再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即全球价值链各

产业环节的分工。这种分工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已发展成为主流,其主导者是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跨国公司。从过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农矿业分工样式来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已变为水平型的国际分工。从这一角度看,由于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故中国已经从20世纪上半叶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下层地位上升到水平型国际分工体系,与发达国家接近平起平坐的地位。不过,如果从国际竞争是各国所掌握的技术间的竞争来看,中国制造环节的活动是低层次的低技术含量的活动,而跨国公司所占据的是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活动,因此中国仍可以被视为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可以反映出中国本国企业在21世纪初仍处于低技术状况。这一观点也是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的理论启示之一。全球价值链理论告诉我们,中国对外开放完全正确,开放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但从我国企业大多数处在产业链中的低产值环节来看,我们仍需跨越产业思维,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中国制造业的正确策略就是整合供应链(ISC)策略和整合生产研发(IPD)策略。对此我们已有另文公开述及。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大大消除了跨国生产布局的制度性障碍 ?信息技术革命大大推动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运输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货物跨境流动的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为了不断维持并加强自身的竟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了基于价值链的全球布局。 这种布局突破了以往从企业整体层面出发的限,转而以价值链环节为分析对象,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环节独特的价值创造功能及与其相匹配的要素需求,从而把不同的价值活动配置到全球适应该环节的最优区位,达到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企业价值链特定环节竞争优势的目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定义: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在全球经济中的布局。一般来说,全球价值链被分成三种类型的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以及营销环节。 ?技术环节,处于价值链上游,包括研究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环节。技术环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良的试验设施、雄的资金实力等不易获取的要素,并且需要承担研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在价值增值中起决定性作用。以电脑行业为例,著名的芯片制造商Intel通过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垄断,牢牢占据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环节,从而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极大的附加价值。 ?生产环节,处于价值链中游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环节。 ?在科技、教育和金融发达的今天,多数产业都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生产规模化,因此,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要素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中国大多企业处在这一环节。 ?营销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包括销售后勤、批发及零售、广告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谁控制了销售渠道谁就控制了市场;谁最先敏锐捕捉到消费者的信息,提供优势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谁就能控制市场份额,获取最终产品增值。 ?要保持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关键是掌握该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1、价值链(Value Cha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科洛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科洛特还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他也把价值增加链表述为一个过程:即厂商把技术同投入的原料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个厂商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厂商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厂商的各种活动与技术都会同其他的公司发生联系。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 3、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1001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张岩贵陈晓燕 发布时间:2010-01-11 《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摘要:本文论述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作者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两个类型的全球商品链进行了补充,将两类商品链扩大为三个类型的商品链。这一结论有助于我国制定更细致更符合产业实际的外资政策。论文指出,在三角生产关系条件下,以投资自由化政策放任NICs对我国进行FDI是不正确的。论文指出发展中大国进行重要产业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合理性,并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借鉴,认为我国仍需跨越传统的产业思维以便今后全面和真正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论文还把前人的“6+1”修正为“7+1”。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国制造,三角生产关系 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理论。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是一种关于跨国公司组织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理论,它至今还没有整体地进入学者们心目中的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中,也尚未进入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中。然而,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的关系作一番陈述。 一、有关全球价值链的既有主要理论 1.波特和科古特的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概念最早见波特(Michael K.Porter)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相互连接的诸环节,包含商品(或服务)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的一切环节(阶段)。诚然,波特也没有说这个价值链只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衡量和提升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8820002.html,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衡量和提升对策 作者:张奎亮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08期 [摘要] 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指标来衡量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找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面临的问题,对中国如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出一些合理的政 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附加值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参与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成为了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国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时间还很短,起点也低,加之中国有庞大的低劳动力的客观条件这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环节,但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土 地、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中国在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衡量 1.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生产企业将原先的开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重新设计和整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领域,将焦点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在企业内部保留最擅长的一部分核心功能和少数几个关键环节,将其他环节外包,尽可能的借助外部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当然这些合作伙伴具有本企业不具有的能力。这种企业内联系和企业间市场交易而形成的链条就是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价值链条,这种链条具有网状特点,因而是水平的组织机构,跨国公司不能够从母公司自上而下的进行控制。根据有关的跨国公司组织机构理论,只要价值链仍以跨国公司总部进行驱动,其必然会采取金字塔型的控制结构,不过这种金字塔型正向网络化和水平化发展。 2.全球价值链的衡量 管理学根据生产过程中产品增值幅度,习惯将产品分为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附 加值是指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

浅析中国制造2025

浅析中国制造2025 —需求与营销机会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德国工业 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智能制造,英国制造业2050等等。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终于又在150年之后重新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节能降耗等方面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必须要改变这种差距,让我国制造业得以提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需求,营销机会 一、中国制造业当前背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因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

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就变得更加紧迫而艰巨。 二、中国制造业遇到的困难 从我国自身来看,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此,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是的目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及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机制

只是等待着发达国家给予的低端环节,而处于利润贫瘠的中间地带。因此形成了发达国家企业控制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局面,这从客观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升级,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失衡。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科技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贸易壁垒逐渐降低,工业品的价值链环节越来越具有空间上的可分布性。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全球产业链布局越来越完善,发达国家选择对目标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为了获得巨额利润及稀缺的生产要素。跨国公司选取的是分割参与主体的形式,同时也是对于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进行的一次新的归置。这种做法不仅合理地利用全球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追求比较优势,同时也减少了成本。许多大型企业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在价值链上的相应环节从事生产活动,使得具有低附加值的相关产业生产主体环节,分布于需求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之中,自身却保留具有战略意义的高附加值环节,并始终保持在这些重要环节上的垄断地位。通过这样的布局,跨国公司将具备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纳入到自己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全球性产销网络,通过对产业链的控制把控世界市场。 3.3.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的矛盾与冲突 受到资本和技术的限,在进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事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专门生产,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入到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中去,并且在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布局之下,这些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只需专门化的完成某一产品的某一特定零部件加工,而不需要具备生产整个产品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国际分工情境下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门槛显得非常之低,这些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也较参与这一分工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国内就业大量增加。但这一由发达国家设下的陷阱也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沦为世界工厂而转型艰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全球货物贸易当中的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量的比重,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工艺,发展中国家也在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初探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初探 摘要:本文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和行业生命周期理论等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 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旨在对制造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制造比较优势路径依赖 近年来,“中国制造”蜚声海外。中国制造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已经可以称为制造大国、“世界工厂”,但是绝对还称不上制造强国。抛开政治因素,无论是质量“信任危机”还是“反倾销”案件,都反映了中国制造“低价低端”的一个基本事实。廉价策略在中国经济起飞初期是参与到世界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也导致了“中国制造”的“三低”形象。尽管这是由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决定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这样的“大制造业”将会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中国制造这种发展现状的形成,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是由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的。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会导致各国生产

在国际水平上进行分工。每个国家都会专业于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一国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该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的资本价格会相对比较低,同时劳动力的价格会相对比较高,因此其比较优势即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反之,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会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专业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采取更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我国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资本要素的价格相对较高。这种要素价格结构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此外,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地区具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价格进一步被压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制造业,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应来源。因此制造业部门的许多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不强的产业,利用这种廉价劳动力开始发展起来。凭借着这种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尤其在技术壁垒不强的行业,低成本的优势更是使得“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中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的发展 ——基于国富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奕奕*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 110136) 摘要:从《国富论》前三章的分工思想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浅析与探讨,并论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为我国制造业逐渐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富论全球价值链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一、引言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若干个独立的环节,并将每个环节配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因而这种国际分工被称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分工参与国承担的是产品价值链某些工序或环节而不是整个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各国生产并出口的是产品的价值链环节,根据其承担环节对产品价值增值的贡献分享贸易收益。长期以来,中国凭借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专业化从事全球价值链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比如加工和装配等),成为最终产品的出口国。尽管随着中国贸易模式的转变,加工贸易占比逐渐减低,但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往,中国制造业将面临着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和被边缘化的风险。那么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如何协调好参与价值链分工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关系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的研究,已有文献有以下几种。如金芳(2008)认为,国际贸易规模和出口品的行业结构是判断一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经典指标,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地位,应从其出口产品进行分析。R.Koopman.et al(2010)提出国际分工地位指标,从增加值的视角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刘遵义等(2007)构建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以此计算一个国家单位出口品的完全国内增加值系数和对就业的完全需要系数,以判定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黄先海、杨高举(2010)进一步指出,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集中体现为对外贸易的获利能力,即出口产品中包含的由国内生产所带来的增加值以及对该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内完全增加值)。张会清、唐海燕(2011)以中国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与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王岚(2014)利用国际分工地位指标,测算出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黎峰(2014)从行业层面分析了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发现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贸易收益呈现出明显的三次型关系,且随着垂直专业化率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收益的影响逐步增强。 *陈奕奕,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Email:chen.yi.7@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18820002.html,,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辽宁大学内,邮编:110136。作者感谢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郭广珍教授的有益评议,文责自负。

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摘要:跨国公司的2l世纪经营战略是面对世界市场竞争态势,以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获得最佳利益的战略。为了实现跨国经营战略,公司从重大经营决策、资源配置决策两方面进行调控,并在组织结构形式、内部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采取多样化的管理体制来适应新世纪的市场挑战,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它要依据公司的长期全球目标与规划进行,要解决如何建立持续竞争优势、确定经营领域、处理市场竞争互动关系、搞好公司内部配套管理等问题。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彼此间的相互迎合,促使国际分工合作趋向深化。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出发,作简要分析。 关键字:全球价值链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产业整合 一.背景分析 跨国公司战略是指公司面对激烈变化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而战略管理则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管理,是公司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公司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通过对实施战略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控制,以确保公司自身目标的有效实现。 面向21世纪的跨国公司战略管理,既是一项总体性谋划,又是一种新型计划管理过程。据美国学者西蒙斯·罗伯克(Syoions·Norbert)等人的看法,就是在“做出重大业务决策时,据以考虑全球性的机遇,抉择以及展望公司未来的整体效果的计划。”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与公司的长期、全局性计划两者密不可分。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迫于竞争压力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到八十年代达到高峰。伴随着分工深化,产品的价值创造体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垂直分离和整合。产品价值创造体系的再构导致其各个价值环节重组到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空间,逐渐形成了全球价值链。 二.跨国公司管理战略 在一般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分解成7个步骤,即企业使命、目的和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方案制定、战略的选择与评估、战略计划实施、战略调整与控制在经济活动中,组织的存在经常是为了要在一个较大环境中完成某些事情,其特定目标或使命开始时都比较清晰,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会随着组织的成长、新产品的增加以及新市场的开拓,使得使命变得模糊不清。因此明确企业使命是进行战略管理的第一步。 至于公司长期战略的拟定,则以公司总体目标前提。现代跨国公司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司的基本经营哲学,它表明公司性质、指导原则以及公司高层决策者的理念。包括对盈利、履行职能以及公司发展基本方向的看法。第二个层次是公司基本任务,它表明跨国公司经营的范围、性质与总目标。第三个层次是公司综合目标和具体目标,综合目标是在基本经营哲学指导下,公司在计划期内所欲达到的目标,例如加强全球性经营活动,进入新兴的尖端技术领域,为利用当地经营人员来管理国外子公司等。具体目标包括利润指标、投资收益、销售份额、市场占有率、股份红利、质量控制、降低成本、产品研究、人事安排、公共关系、环境保护等等。另外,除了公司本身的目标外,还需要兼顾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目标,如客户、职工、供应商、东道国利益等方面的目标。 三.全球价值链分工 通常来说,产品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和运输等环节,而生产环节又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加工程度的日益提高,价值链增值环节逐渐增加,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市场的不断延伸,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完全依靠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成本逐渐增加,甚至超过市场交易成本,价值链整体运作的效率明显降低。在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浅析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一)

浅析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一) 摘要]本文在对价值链理论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剖析了价值链分工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探讨了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东道国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从东道国政府与企业角度分别提出了应对方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经济效应 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探讨 从企业角度讲,企业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项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皆可用价值链表示。企业各环节的价值活动既是发展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也是形成成本与创造顾客价值的关键以及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企业价值链并非简单孤立,而是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1]价值链所表现的总体价值是由各种价值活动和利润所构成,比较竞争者的价值链,就能从其中的差异看出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此,企业需要在拟合企业定位与策略的基础上,分配资产与成本至各价值活动,界定调适价值链,创造差异竞争以获得竞争优势。 从产业角度看,任何产业都是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耦合,这些价值活动在提供附加价值的同时也产生成本,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业价值活动项目的选择,反映出其策略性意图,进而引致产业价值链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价值链分析不仅是一种将企业分割成多个策略性价值活动以便于了解成本动因和产品差异化的各项冲突的方法,而且可以将价值链理念运用于整个产业发展分析。 客观上,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与产业的竞争力。有鉴于价值链涵盖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各项活动,而产业链从产业角度出发却包括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种中的不同生产环节,将其置于斯密-马克思-杨小凯的分工分析框架看,价值链与产业链联系非常紧密。客观上,随着市场竞争深化,为了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势必将那些辅助或非专业化环节进行切片外包,或将非专用性资产出售,企业只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价值环节。如果那些切片环节或处理的资产仍在原企业周围,从原料采购到最终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环节都由不同企业来独立运作,最终将形成一条完整的由不同企业分工协作完成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产品价值链在表面上被切片分割,实际上通过集群和更加细化的分工,诞生了更加灵活、精细、更有生命力的价值链。如果这条产业链集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且相对完整,就形成本地产业链,产业簇群成为该价值链的载体。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专业化产业簇群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古典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切片分解过程,将原来古典企业内部不同环节的价值活动不断地外包,自己只专注核心价值活动环节,让那些专业化生产或服务公司去做其他环节,体现为分工的企业专业化和产业迂回化演进,尽管价值创造环节增加,但效率成倍提升。 如果这条产业链的切片价值活动环节跨越国界并伸展到全球,就会形成全球产业链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考察产品从概念、设计、生产、销售直至消费全部价值不断增值过程的全球价值链。此时,跨国公司便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载体。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与市场等方面的差异,将价值链的各活动环节设立在投入产出比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与市场整合。这是因为,在企业价值链中,各价值活动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果企业把增值活动的每个生产点都集中布局在该增值活动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2]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

(完整word版)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

浅谈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 “工业4.0”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三大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分工使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配置,市场风向变化和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对企业反应时间和柔性化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所谓工业4.0,是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工业1.0指的是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2.0指的是:始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工业3.0是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工业4.0有何神奇之处?简而言之,工业4.0主要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智能化生产。 工业4.0可以理解为定制化智能生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消费商联盟根据自己的需求支配企业的生产。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智能制造的基本条件是需要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此外还要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这要涉及到一系列问题。 德国专家们提出的“工业4.0”的全新理念,主要就对联网工厂以及相关方面的演变进行研究。以消费商联盟为基础,集中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开发、物流以及生产的集成将通过材料流、产品流、以及信息流得以实现,从而构建高度复杂又极为高效的全球化生产运营。这样一来,一条生产线就能够跟供应商以及消费信息进行连接,从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对生产环节进行动态调整,并对所交付的原材料进行相应调整。 互联网+消费商联盟为产业与互联网融合下的工业4.0提供了实现途径,在云计算这样的一种新技术载体下,互联网+消费商联盟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对推进产业转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转变,带来新的巨大影响,而产业能否利用

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全球价值链分工论文:全球价值链分工分工地位衡量影响因素 【中文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国际分工模式的巨大变化,跨国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继续生存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将原先完全由自己承担的一体化生产进行分割,将加工组装等低端环节进行外包,将最具竞争力、利润率最高的研发、品牌和售后服务等核心环节保留,全球价值链理论更好的解释了这种分工现象。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使中国更好的融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之中,更快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同时后金融时代发达国家正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努力发展先进制造,借助世界贸易规则和竞争规则推进全球制造业的洗牌。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200多种工业产品居于世界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数量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乃至世界经济恢复的动力引擎。随着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加深,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中国制造业仍旧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但是鲜有学者从中国制造业行业细分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系统衡量,本文在研究已有文献基础上,把制造业分为十一个行业,从分工参与深度,贸易利得和动态利益获取三个层次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进行系统衡量,以识别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国际

分工地位。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因素很少有学者运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选取十一个制造业行业十四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检验哪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因素产生了影响。结果发现研发投入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基础性因素,且表现出滞后性。行业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表现出双重影响,但从长期看,行业规模扩大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 位的提升作用显著。技术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正向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要素禀赋状况对制造业参与分工程度和附加值的获取影响不大,但行业要素禀赋状况的改善可以为技术升级垫底物质基础,对动态利益的获取影响深远。最后我们结合实证结果, 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英文摘要】With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great change of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ace more intense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get further developmen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djust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break up the original integrated production process. While they outsource low-end links, such as producing and assembling process, they reserve highest-margin, most competitive core links including R&D, brand and after-sale service, global value chain theory could better explain this division of labor phenomenon.

心得体会: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最新)

心得体会: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最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产品的生产链不断被细分,构成了运转高效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贸易形态下,出口品价值不再由单一国家独立完成,而是由不同生产模块上的国家组成,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相互合作,各种原材料类中间投入品、零部件类中间产品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流动,进而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国之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将直接影响全球投资和生产率,扰乱多边贸易格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发生混乱或断裂。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阐述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全球价值链下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以全局综合的视角看待贸易差额 近年来,中美在国际分工中各自的产业优势逐步凸显,在全球价值链上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顺差国,美国是中

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国,中国对美国出口广泛覆盖基础制造业的各项产品(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家具纺织品等),而美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有出口优势(飞机、汽车、芯片等)。就全球价值链分工而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总体处于中低端位置,而美国依托在高科技领域和市场营销服务方面的先发优势,占据了价值链的中高端位置。中国海关公布的2017年中美贸易数据显示,全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837亿美元,美国对华货物出口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2017年,美国出口中57%的大豆、25%的波音飞机都销往中国。此外,中美服务贸易额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是中国第二大服务贸易伙伴,对华服务出口额从2007年的131.4亿美元增至2017年576.3亿美元,增幅高达3.4倍。 不可否认,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直是中美贸易无法避开的问题。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双边贸易是否平衡,不能只看货物贸易差额。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利益大小,并不主要取决于贸易盈余多少,而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中所获得的贸易增加值,一国获得的利益也不在于从其他国家赚到多少盈余,而是要看为本国创造了多少价值。以苹果手机价值链为例,中国从中赚得有限的加工费,而美国通过提供核心原器件则可以获取较多利润。可以看到,美国获得的利益远大于中国,利益顺差在美方,贸易顺差在中方。此外,2017年中美商品贸易顺差的57%来自外资企业,59%来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