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分离过程是一个()

a.熵减少的过程;

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

d. 自发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

b. 速率不等;

c. 温度不等

4.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结晶;

b. 吸收;

c. 加热;

d. 浸取。

5、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a.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离心分离。

6、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

a. 相对挥发度<1.05;

b. 相对挥发度>1.05;

c. 相对挥发度<1.5;

d. 相对挥发度>1.5。

1、a;

2、c;

3、a;

4、c;

5、d;

6、b

1、何为分离过程?分离过程的特征?

2、什么是分离剂、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分离因子,它与固有分离因子有何不同?

3、分离过程按有无物质传递现象发生分成几类?

4、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5、说明分离过程的特征和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6、说明什么是逐级经验放大法。

名词解释

分离过程分离因子

分离剂固有分离因子

机械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

平衡分离速率分离

膜分离分离工程

逐级经验放大法数学模型法

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

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每一单股进料均有()个设计变量。

a. c;

b. c +1;

c. c +2;

d. c +3

3、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a.5个;

b.4个;

c. 1个;

d. 2个

4、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

a. 2c +3个;

b. 2 c +4个;

c. c +5个;

d. 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

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6、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易挥发;

b. 难挥发;

c. 沸点高;

d. 蒸汽压小

7、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只与温度有关;

b. 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c. 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d. 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8、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a. 露点;

b. 临界点;

c. 泡点;

d. 熔点

9、计算溶液泡点时,若1

10 i i

i

K x

=

->

,则说明()

a. 温度偏低;

b. 正好泡点;

c. 温度偏高;

d. 正好露点

10、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a.TB

b.TD>T;

c. TD>T>TB;

d. TB=T

11、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a. 饱和液相;

b. 过冷液体;

c. 饱和汽相;

d. 汽液两相

12、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a. 很高;

b. 较低;

c. 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

d. 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

13、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

a. 部分汽化;

b. 部分冷凝;

c. 等焓节流;

d. 纯组分的蒸发

14、等焓节流之后()

a. 温度提高;

b. 压力提高;

c.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

d.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

15、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

a. 精馏;

b. 吸收;

c. 等温闪蒸;

d. 绝热闪蒸。

1、d;

2、c;

3、c;

4、d;

5、c;

6、a;

7、a;

8、a;

9、c;10、c;11、b;12、b;13、d;14、c;15 d

1、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2、分析普通精馏塔的设计变量数,塔顶为全凝器,塔釜有再沸器,塔内无压力降。

3、什么叫泡点,如何求取精馏塔釜温度?

4、对一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试分别将离开平衡级的两个物料视为单相物流和相平衡的两相物流计算其设计变量。

5、怎样做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

第三章精馏

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

a. 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

b. 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

c. A、B两组分越难分离;

d. 与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无关;

2、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

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3、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a. 提高进料量;

b. 降低回流比;

c. 提高塔压;

d. 提高回流比。

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

a. 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

b. 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上下;

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部;

d. 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部。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a. 最小理论级数;

b. 最小回流比;

c. 压力;

d. 理论级数。

6、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a. 计算简便;

b. 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c. 所需物性数据少;

d. 计算结果准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

b.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足分离要求;

c. 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

d. 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

8、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a. 正常生产稳定过程;

b. 开车时;

c. 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

d. 实验室研究传质过程。

9、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

a. 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

b. 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

c. 塔底处的相对挥发度;

d. 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

10、全回流操作时,精馏塔进料F、馏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应为()

a. W = 0,D = 0,F = 0;

b. W = 0,D = 0,F ≠ 0;

c. W ≠ 0,D ≠ 0,F ≠ 0;

d. W = 0,D ≠ 0,F ≠ 0。

11、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确定。

12、如果二元物系, γ 1>1, γ 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确定。

13、如果二元物系,γ 1 =1, γ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确定。

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

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

d. 是蒸馏过程。

15、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16、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17、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

a. 精馏段上部;

b. 进料级;

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

d. 精馏段下部。

18、在萃取精馏中,当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塔范围内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b. 精馏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c. 塔釜和塔底第一个级上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d. 溶剂回收段液相中溶剂浓度可近似看为不变。

19、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方法来调节

a. 加大回流比;

b. 加大萃取剂用量;

c. 增加进料量;

d. 减少进料量。

20、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

a.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低共沸物;

b.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高共沸物;

c.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两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一个最高共沸物;

d. 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一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两个最高共沸物。

21、在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

a. 吸收过程;

b. 蒸出过程;

c. 精馏过程;

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2、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

b. 恒沸剂为塔项产品;

c. 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

d. 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23、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a. 塔釜得到;

b. 塔顶得到;

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

d. 视具体情况而变。

24、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

b. 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c. 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

d. 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气化率的大小而变。

25、对形成恒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压力确定后,其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

b. 二元恒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确定,而三元恒沸物则不然;

c. 除恒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

d. 体系在恒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恒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26、对某一恒沸体系,随着外压增大,其恒沸组成变化趋势为()

a.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b.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c.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d. 对最低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的浓度增大;对最高恒沸物,摩尔汽化潜热小的组分的浓度增大。

27、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

a.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b.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c.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d. 各组分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28、在下列单元操作中,气液两相近似看成恒摩尔流而误差较小的是()

a. 吸收过程;

b. 蒸出过程;

c. 精馏过程;

d. 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9、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有()

a. 汽液比更大些;

b. 级效率更低些;

c. 级效率更高些;

d. 精馏温度更低些。

1、c;

2、c;

3、d;

4、a;

5、c;

6、d;

7、b;

8、a;

9、d;10、a ;11、a;12、a;13、

b 14、b ;15、

c ;16、a ;17、c ;18、b;19、b;20、a;21、c;22、c;23、a;24、d;25、b;26、d;27、d;28、c;29、b

1、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

2、叙述用简捷法求普通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

3、恒沸精馏的原理是什么,叙述恒沸剂选择的原则。

4、叙述用简捷法计算普通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

5、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

6、简述加盐萃取精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第四章气体吸收

1、平均吸收因子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单组分吸收;

b. 恒摩尔流;

c. 贫气吸收;

d. 富气吸收。

2、吸收作用发生的条件为()

a.pi

b.pi>pi* ;

c. yi

d. pi=pi*。

3、吸收由于是单向传质,吸收塔每个级的温度的变化主要由()引起。

a. 热量变化;

b. 组成改变;

c. 流率变化;

d. 其他原因。

4、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最有效措施是()

a. 提高压力;

b. 升高温度;

c. 增加液汽比;

d. 增加塔级数。

5、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

a. 恒温操作;

b. 恒摩尔流;

c. 贫气吸收;

d. 富气吸收。

6、吸收过程各组分的吸收量主要发生在()

a. 每个级均匀吸收;

b. 主要在塔顶一级和塔釜一个理论级;

c. 主要在塔釜;

d. 塔中部。

7、当体系的yi=yi*时()

a. 发生解吸过程;

b. 发生吸收过程;

c. 发生精馏过程;

d. 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8、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a. 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

b. 适合处理大量气体的分离;

c. 效率比精馏低;

d. 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9、通常对物理吸收操作最有利的操作条件是()

a. 高温高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低压。

10、在多组分吸收中,吸收主要发生于塔顶附近几个级的组分是()

a. 易溶组分;

b. 难溶组分;

c. 关键组分;

d. 所有组分。

11、在多组分吸收中,吸收发生于全塔所有塔级的组分是()

a. 易溶组分;

b. 难溶组分;

c. 关键组分;

d. 所有组分。

12、吸收塔的气、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塔的底部;

b. 塔的中部;

c. 塔的顶部;

d. 不确定。

13、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被吸收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

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

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

d. 全塔所有板。

14、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关键组分组分主要在()被吸收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

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

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

d. 全塔所有板。

15、当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大于其吸收因子A时,应有结论()

a. 吸收塔无论有多少个理论级也完不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b. 吸收塔需有无穷多个理论级才能完成给定分离任务;

c. 吸收塔有限多个理论级即可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d. 上述结论均成立。

16、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a. 5个;

b. 4个;

c. 1个;

d. 2个。

17、下列吸收的有利条件的是()

a. 提高温度;

b. 提高原料气流率量;

c. 提高压力;

d. 减少吸收剂流率。

18、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分;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组分。

19、难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被吸收

a. 塔顶级;

b. 进料级;

c. 塔釜级;

d. 全塔平均吸收。

1、c;

2、b;

3、a;

4、a;

5、c;

6、b;

7、d;

8、d;

9、b;10、b;

11、c;12、a;13、b;14、d;15、a;16、c;18、c;19、d;20、a

1、严格计算精馏和吸收过程每个级的温度分布分别采用什么方法确定,为什么?

2、简述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

3、请解释对于一般多组分吸收塔,为什么不易挥发的组分主要在塔釜几个级上吸收,而易挥发的组分主要在塔顶的几个级上吸收?

4、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相比有何优缺点?

5、平均吸收因子法计算公式推导中引入了那些假设?

第五章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

1、下面哪种塔型不是复杂精馏塔()

a.设有中间再沸换热设备的精馏分离装置;

b.有多股进料的精馏分离装置;

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的精馏分离装置;

d.设有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精馏分离装置。

2、下面哪个关系或方程不属于MESH方程组()

a. 物料平衡关系;

b. 化学平衡关系;

c. 相平衡关系;

d. 热量平衡方程

3、流量加和露点法选择的迭代变量为()

a. xi,j;

b. yi,j;

c. li,j;

d. vi,j

4、当两个易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级计算()

a.塔顶往下

b.塔釜往上

c.两端同时算起

5、流量加和法在求得xij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级的温度()

a. 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

d. 摩尔分率加和式

6、同时校正法在求得xij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级的温度()

a. 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

d. 热量平衡方程和摩尔分率加和式同时求解

7、矩阵求逆法与三对角矩阵法不同之处在于()

a. 迭代变量不同;

b. 迭代变量的组织方法不同;

c.解三对角矩阵求xij的方法不同;d. xij的归一方法不同

8、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ij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级的流率()

a. 热量平衡方程;

b. 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

d. 摩尔分率加和式

1、c;

2、b;

3、d;

4、b;

5、a;

6、a;

7、c;

8、a

简答题

1、非清晰分割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怎样做物料的预分布?

2、开发精馏过程的新算法需对哪几点做出选择和安排,以三对角矩阵法为例说明之,并写出MESH方程,指出该法的缺陷与改进。

第六章效率与节能

1、板式实际板和理论板的差异表现在哪里,这些差异的影响应用什么方法处理?

2、常用的有几种级效率?影响级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多效精馏和热泵精馏

第七章其它分离方法

1、简述吸附剂的选择原则,常用吸附剂有哪些。

2、Langmuir等温式与BET等温式假设条件区别?

3、萃取剂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计算题

1、具有单进料和采用全凝器的精馏塔,若以新鲜蒸汽直接进入塔釜一级代替再沸器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假定固定进料,绝热操作,全塔压力为常压,并规定塔顶乙醇浓度。求:⑴设计变量是多少;⑵若完成设计,您想推荐哪些变量?

2、当进入精馏塔的原料含有少量杂质,此杂质比馏出物(产品)更易挥发时,可在塔顶下某个级侧线取出馏出液,使更易挥发的杂质得到分离。如附图所示。

求:⑴装置的设计变量数?

3、有一精馏装置如图所示,进料相态为饱和液体,其中有水、甲醇和甲酸甲酯三个组分,萃取剂S为纯水,塔顶采用分凝器。假定忽略系统压力降,试求装置的固定设计变量数Nx、可调设计变量数Na及设计变量数Ni;并给出一组可调设计变量。

4、用郭氏法分析恒沸物的双塔精馏装置的设计变量数。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异丁醇塔和水塔的操作压力相同,再沸器为部分再沸器。

5、试求带有一股进料、一股侧线采出,塔顶采用分凝器,塔釜用再沸器的复杂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数

6

假设此混合物以饱和液态加入塔中,要求塔顶产品精丙烯中丙烯浓度≥99.5% (mol%),塔底产品丙烷中丙烯浓度≤5%。塔压约1.7MPa ,相对挥发度α12=1.1218 、α22=1.0000、α32=0.5418。试估算塔顶和塔底产品的量、组成和Rm 。

7、某精馏塔进料中含n-C 6=0.33,n-C 7=0.33, n-C 8=0.34。要求馏出液中n-C 7含量不大于0.011,釜液中n-C 6含量不大于0.01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若进料流率为100kmol/h 。按清晰分割预算馏出液及塔釜液流量及组成。

8

要求塔底乙烯的回收率为93.4%,塔顶甲烷回收率为98.9%,试确定:

⑴关键组分,非关键组分,分配组分,非分配组分。

⑵按清晰分割预算塔顶釜液的流量和组成。

9

10、拟进行吸收的某厂裂解气的组成及在吸收塔内操作压力为1MPa 操作温度为308K 下的相平衡常数如下:

⑴计算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15倍时异丁烷组分被吸收90%时所需的理论级数; ⑵丙烷的吸收率;

⑶设计上述吸收操作流程。

11、某厂裂解气的组成(mol %)如下:13.2%氢、37.18%甲烷、30.2%乙烯、9.7%乙烷、8.4%

丙烯和l.32%异丁烷。拟用C4馏分作吸收剂、从裂解气中回收99%的乙烯。该吸收塔处理的气体量为100kmol/h ,操作压力为4.053MPa ,平均操作温度为-14℃。

试计算:

⑴最小液气比;

⑵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时所需的理论级数

⑶各组分的吸收率和塔顶尾气的数量和组成;

⑷塔顶应加入的吸收剂量。

12、采用吸收过程处理某混合气,混合气的组成及各组分在操作温度、压力下的相平衡常数

现拟用新鲜的不挥发液体为吸收剂在板式塔内进行吸收,在操作条件下要求D 的回收率为99%。试求:⑴完成该分离任务所需最小液气比;⑵当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4倍时,完成此吸收过程所需理论级数;⑶求组分C 和E 的回收率。

13、某丙烯-丙烷精馏塔按下表中条件操作。假设环境温度=294K ,进料为泡点液体,塔顶冷凝器用温度为305.4K 的冷却水冷凝,其热负荷为32401526kJ/h ,塔釜再沸器用温度为

14 用NaOH 溶液吸收CO 2为二级不可逆反应,当NaOH 浓度为0.5kmol/m 3,界面CO 2浓度为0.04kmol/m 3,已知:

()s kmol./m 108,m/s 103324??==-K K L 求⑴吸收速率;⑵界面CO 2浓度降到多少时可按拟一级反应处理;⑶界面CO 2浓度提高到多少时可按瞬间反应处理。

,/s m 108.129-?=A D ,/s m 10329-?=B D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思考题答案

班级名称: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生 第一章引注作用课程提纲 1、引注的作用是什么?与文学作品相比,学术论文在引注使用 方面有哪些不同? 答:引注的作用是(1)认知功能;(2)道德功能。引注以其标记技术直接显示所引内容的存在处所,方便人们核实,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全面地把握所引内容的准确意义。另外,引注直观地表明作者对事实和前人劳动的尊重,展示自己的道德人格。 学术论文的引注注重格式规范,应该按照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应该列出原引自期刊、学位论文、专著等的详细信息,文献注释的方式包括页下脚注、文章末或书的章节末的尾注、随文注与参考文献列表相结合;文学作品的引注多为在在行文中引用的话,对作品的引用,概括较多,概括中适量地直接引用原文,可以是引一两句关键的话,也可以只引-一些关键的或独特的词语。如果需要把作品中某段文字作为比较重要的材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的话,可以有较长的引文,包括可以让引文独立成段。 2、列出两门课的提纲。 答:如以下图表所示。

班级名称: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生 《学术规范》 引注 功能历史类型要素意义盲区 引注内容 引注意义 学术不端 行为 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伪造科研数据 伪造注释 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买卖论文、违规署名 一稿多投、一稿多发、重复发表 危害预防处理 人际关系 导师-学生 合作-竞争 与公众、课题资 助者之间 同行评议 利益冲突 知识产权 著作权 署名权 伦理原则 受试者相关 的伦理问题 伦理审查《论文写作》 套路方法技巧 优秀高水平论文写 作技巧 规范严谨 结合专业 认识深入SCI写作技巧 文献追踪 数据处理 投稿 返修 写作投稿技巧 寻找目标期刊 组织文章结构 学术写作语言 同行评议价值 学术伦理道德 著作权 利益冲突 同时提交 研究欺诈 剽窃

油库设计与管理复习思考题与习题(附答案)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油库概述 一、复习思考题 1.油库的定义及其任务是什么? 油库是指接受、储存、发放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企业或单位! 2.从管理体制,储油方式,运输方式三个方面将油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务性质有什么不同? 管理体制:独立油库、企业附属油库 储油方式:地面油库,海上油库、隐蔽油库、山洞油库、水封石岩库、地下岩岩库 运输方式:水运油库、陆运油库、水陆联运油库 3.油库为什么要分级和分区?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油库主要存储石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油库容量越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大。因此从安全防火观点出发,根据油库总容量的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与其相对应的安全防火标准,以保证油库安全。1000、10000、30000、100000分为五个区间。按照业务要求分为:储油区、装卸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 4.油库容量是怎样确定的?选用油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油库容量是用周转系数法来确定的;选用油罐时,通常至少选用两个油罐,对于整个油库来说,油罐的规格尽量统一,尽量选大一些的油罐! 5.什么叫周转系效? 周转系数等于某种油品的年销售量除以该油品储存设备容量! 6.什么叫油罐的利用系数,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 油罐的利用系数=油罐的储存容量/名义容量; 名义容量:理论容量 储存容量:实际容量 作业容量:使用油罐时,有一部分底油不能放出,即死藏,它等于实际容量减去死藏量。 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 一、复习思考题 1.轻油装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设备? 轻油装卸系统:输油系统、真空系统、放空系统 输油系统:装卸油品(鹤管、集油管、输油管、零位罐、输油泵) 真空系统:抽吸底油、引油灌泵(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扫舱总管、扫舱短管)

建筑结构复习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34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施工专业 建筑结构 试题 2006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 A .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 .极限抗拉强度 C .0.9倍极限抗拉强度 D .条件屈服强度 2.我国规范采用( )强度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 .轴心抗压强度 B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 .轴心抗拉强度 D .劈裂抗拉强度 3.一类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取( )。 A .15mm B .20mm C .25mm D .30mm 4.对于受弯的梁类构件,其一侧纵向受拉钢筋力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 )。 A .45y t f f B .0.2 C .45 y t f f 和0.2中较小者 D .45y t f f 和0.2中较大者 5.受弯构件中,对受拉纵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边缘混凝土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的情况,称为( )。 A .适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 .少筋破坏 D .界限破坏 6.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为依据的。 A .斜拉破坏 B .剪压破坏 C .斜压破坏 D .斜弯破坏 7.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 )。 A .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强度 B .受拉钢筋能否达到钢筋的抗拉强度 C .受压区混凝土是否被压碎 D .受拉区混凝土是否破坏 8.( )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的应用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 A .框架 B .剪力墙 C .框架—剪力墙 D .框架—筒体 9.普通砖砌体结构,构件截面面积A<0.3m 2,时,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 )。 A .0.75 B .0.89 C .0.7+A D .0.9 10.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刚度与( )有关。 A .屋盖(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 B .横墙间距、有无山墙 C .有无山墙、施工质量 D .屋盖(楼盖)类别、施工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梁的( )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允许出现。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 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3)总量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 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计算时使用的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的经济水平面,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因此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医学信息检索》题库集——思考题

《医学信息检索》题库集——思考题 1.简述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文献按载体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3.文献的级别及其相互关系。 4.在计算机检索中,如何缩小检索范围? 5.获取文献全文的方法有哪些? 6.常用的检索途径有哪些? 7.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8.计算机检索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9. 简述IM主题索引的编排规则。 10.《医学主题词表》(MeSH)字顺表的参照系统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意义。 11.按照存储内容的不同,数据库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12.什么叫主题词的扩展检索,它的优越性何在? 13.什么是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14.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 15.独立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6.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17.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准率? 18.依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专利有效期为多长? 19.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0.何谓数据库的顺排文挡和倒排文挡? 21.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22. 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3.试述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 24.简述会议论文的概念和特点,国内和国外会议论文的检索系统有哪些? 25. 周红同学在检索一个课题时,第一次检索的结果有172 条文献,你建议一下她采用何种方式来缩小检索范围? 26.Medline和Pubmed有什么区别? 27.专利文献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8.如果要查找有关“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方面的中外文文献,可以选择哪些数据库?请选择其中一种数据库,简要检索策略。 29.通过哪些检索系统可以查明济宁医学院图书馆是否有“computer communications”这本期刊? 30. 请列出5个Google高级检索语法,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31. 在CBMWin4.0版中的查找某作者发表的文献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2. 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3. 列举6种可以检索引文的数据库。 34. 文献的种类 35.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36、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 37、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8、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加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初步拟定包括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吉林农业大学机制教研室、实习工厂 2006年5月9日

目录 金工实习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车工复习思考题 .刨工复习思考题 .铣工复习思考题 .磨工复习思考题 .铸造复习思考题 .锻压复习思考题 .焊接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l、钳工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它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2、什么是划线基准?选择划线基准的原则是什么? 3、划线的目的是什么? 4、划线工具有哪些?划线工具有几类? 5、錾子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刃口和头部硬度为什么不一样? 6、粗、中、细齿锯条如何区分?怎样正确选用锯条? 7、锯齿的前角、楔角、后角各约多少度?锯条反装后,这些角度有什么变化?对锯割有什么影响? 8、锉刀的构造?锉刀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什么原则选择锉刀的齿纹粗细、大小和截面形状? 9平面锉削时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适用于哪种场合?锉削外圆弧面有哪两种操作方法? 10、麻花钻的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1、钻头有哪几个主要角度?标准顶角是多少度? 12、钻孔时,选择转速和进给量的原则是什么? 13、钻孔、扩孔和铰孔三者各应用在什么场合? 14、什么叫攻螺纹?什么叫套螺纹?试简述丝维和板牙的构造? 15、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如何确定?套螺纹前的圆杆直径如何确定? 16刮削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刮削工具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 17、怎样检验刮削后的刮削质量? 18、钳工常用錾子分哪几种?錾子的握法分哪几种? 19、研磨的特点? 2O、为什么套螺纹前要检查圆杆直径?圆杆直径大小应怎样确定?为什么圆杆要倒角? 21、铰孔后,绞刀退刀时应 ---------。( 1、正转; 2、反转; 3不转) 22、在某40钢制工件上欲加工一螺纹盲孔,尺寸为M12×1深30mm,应钻底孔直

建筑结构练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混凝土规范》规定以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标。 【代码】10113016 【答案】:立方强度 2、测定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是。 【代码】10112027 【答案】: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划分的,共分为级。 【代码】10122037 【答案】:立方强度14个等级 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称它们为和。 【代码】10222017 【答案】:软钢硬钢 5、钢筋按其外形可分为、两大类。 【代码】10222028 【答案】:光面钢筋变形钢筋 6、HPB235、HRB335、HRB400、RRB400表示符号分别为。【代码】10213037 【答案】 7、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由、、组成的。它们当中最大。

【代码】10243046 【答案】:化学胶着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机械咬合力 8、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 、 、 三种。 【代码】10231056 【答案】:冷拉 冷拔 冷轧 9、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于残余应变为 时的应力作为 名义屈服点,称为 。 【代码】10222066 【答案】:%2.0=ε 条件屈服强度 10、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之间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是因 为 、 、 。 【答案】: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 混凝土能裹住钢筋 【代码】10232075 11、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采用 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标准值。 【代码】10312017 【答案】:屈服强度 1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普通混凝土构件过早 , 充分利用 。 【代码】11222016 【答案】出现裂缝 高强度材料 13、当材料强度等级和构件截面尺寸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普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长期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房的

多元统计分析习题分为三部分思考题验证题和论文题

《多元统计分析》习题分为三部分:思考题、验证题和论文题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多元统计分析? 2﹑多元统计分析能解决哪些类型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聚类分析 1﹑简述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路。 2﹑写出样品间相关系数公式。 3﹑常用的距离及相似系数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利用谱系图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 5﹑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系统聚类分析? 第三章判别分析 1﹑简述距离判别法的基本思路,图示其几何意义。 2﹑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有何异同? 3﹑简述贝叶斯判别的基本思路。 4﹑简述费歇判别的基本思路。 5﹑简述逐步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6﹑在SAS和SPSS软件中如何实现判别分析? 第四章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3﹑什么是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其意义何在? 4﹑为什么说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能反映主成分中所包含的原始变量的信息? 5﹑为什么要用标准化数据去估计V的特征向量与特征值? 6﹑证明:对于标准化数据有S=R。 7﹑主成分分析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 第五章因子分析 1﹑因子得分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有何不同?

2﹑因子载荷阵的统计意义是什么? 3﹑方差旋转的目的是什么? 4﹑因子分析有何作用? 5﹑因子模型与回归模型有何不同? 6﹑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因子分析? 第六章对应分析 1﹑简述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2﹑简述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3﹑简述因子分析中Q型与R 型的对应关系。 4﹑对应分析如何在SAS和SPSS中实现? 第七章典型相关分析 1﹑典型相关分析适合分析何种类型的数据? 2﹑简述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3﹑典型变量有哪些性质? 4﹑典型相关系数和典型变量有何意义? 5﹑典型相关分析有何作用? 6 ﹑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典型相关分析? 验证题 第二章聚类分析 1、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现利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选用了三个指标:(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DXBZ);(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占全部人口的比例(CZBZ);(3)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WMBZ),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文化程度人口的状况。计算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使用最长距离法、重心法和Ward法,将上机结果按样品号画出聚类图,并根据聚类图将30个样品分为四类。 2、根据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对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只要采用6个指标:(1)Call—每千人拥有电话线数,(2)movecall—每千户居民蜂窝移动电话数,(3)fee—高峰时期每三分钟国际电话的成本,(4)Computer—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5)mips—每千人中计算机功率(每秒百万指令),(6)net—每千人互联网络户主数。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采用欧式距离,用最长距离法、重心法、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计算。

练习题和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练习题和复习思考题 4-1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全过程分为三个工作阶段,即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和 破坏阶段。( ) 4-2 凡正截面受弯时,由丁受压区边缘的压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值使混 凝土压碎而产生破坏的梁都称为超筋梁。( ) 4-3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时,最大压应力不在受压区边缘而是在受压区边缘 的内侧处。 4-4“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是少筋梁的破坏特点。( ) 4-5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四个基本假定,不仅适合于受弯构件也 适合于各种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4-6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破坏的标志是,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达到cu ε或者受拉 钢筋的极限拉应变达到0.01 即这两个极限应变中只要具备其中的个,就标志适筋 梁正截面受弯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4-7 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受压区混凝土的理论压应力图形与基本 假定中给出的混凝土压应力应变曲线图形,两者是相似的有的是相同的。( ) 4-8 有一矩形截而适筋梁,截面宽度b=220mm ,底部配置一层4Φ22 的受力钢 筋顶部配置4Φ20 的受力钢筋这样配置受力钢筋是符合构造规定的。( ) 4-9 对于材料和尺寸都相同的单筋矩形截面适筋梁它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 破坏阶段的变形能力都随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百分率的增大而提高。( ) 4-10强度等级不大于C50的混凝土,其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8.0,111==βa ( )。

4-11 有一单筋矩形截向板,b=200mm ,mm h 465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30 ,采用HRB335 级钢筋,则此正截面的最大受压弯承载力设计值 m kN M u ?=74.246max ,。( ) 4-12有一单筋矩形截面板 ,b=100mm ,h=12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采用HRB335级钢筋,承受弯距设计值M=21kN.m ,则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估算值大致为2750mm 。( ) 4-13 有一单筋矩形截面梁,b=250mm ,h=600mm ,,采用HRB335级钢筋,承受弯距设计值m kN M ?=200,对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估算值大致为21400mm 。( ) 4-14 有一肋梁楼盖中的主梁,跨中承受正弯矩的截面为T 形截面,b=300mm ,h=700mm ,,120,2500mm h mm b f f ='='采用HRB335级钢筋,承受弯矩设计值m kN M ?=400, 则其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佑算值大致为22300mm 。( ) 4-15 在计算第二类T 形截面受弯承载力截面设计题时可以把它看作为已知受压钢筋的双筋截面,这时的2/,)(1f s f f y s h a h b b f A '=''-'?='。( ) 4-16 钢筋混凝上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定义是指下列的 项。 A.箍筋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 C.纵向受力钢筋的重心到截面边缘的最小垂直距离 4-17 正常使用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是处于下列的 项。 A.处于第I 工作阶段,即没有裂缝 B.处于第II 工作阶段即带裂缝工作 C. 处于 第III 工作阶段,即纵向受拉钢筋已屈服 4-18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是根据下列的 项确定的。 A.平截面假定 B.平截面假定、纵向受拉钢筋应变s y s E f /=ε、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压应变极限 值cu ε

建筑结构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d )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建筑总高度大于()时为超高层建筑。 A. 16m,20层 B. 16m,40层 C. 24m,100 层 D. 24m,100m 2.结构的承重部分为梁柱体系,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此种建筑结构称为(b )。 A.砌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板墙结构 D.空间结构 3.一般建筑跨度30m以上的大跨度建筑采用( d )结构。 A.砌体 B.框架 C.板墙 D.空间 4.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 a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 50~l00 B. 80~150 C. 25~50 D. 15~25 5.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c )。 A.临时性结构 B.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C.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6.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建筑,其房间隔墙需采用耐火极限( c )以上的()。 A. 0. 5小时,难燃烧体 B. 1小时,难燃烧体 C. 0. 5小时,非燃烧体 D. 1小时,非燃烧体 7.大型门诊楼属于(b )工程等级。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8.模数60m的数值是(c ),经常用于()。 A. 60mm,构件截面或缝隙 B. 600mm,门窗洞口 C. 6000mm,柱距或开间 D. 60000mm,建筑总尺寸 9.如果需要了解建筑内部的房间分布情况及估算建筑面积,可以查看(a )。 A.建筑平面图 B.建筑立面图 C.建筑剖面图 D.建筑详图 10.建筑平面图的外部尺寸俗称外三道,其中最里面一道尺寸标注的是(d )。 A.房屋的开间、进深 B.房屋内墙的厚度和内部门窗洞口尺寸 C.房屋水平方向的总长、总宽 D.房屋外墙的墙段及门窗洞口尺寸 11.下列选项中,不是建筑剖面图所表达的内容的是( c )。 A.各层梁板、楼梯、屋面的结构形式、位置 B.楼面、阳台、楼梯平台的标高 C.外墙表面装修的做法 D.门窗洞口、窗间墙等的高度尺寸 12.基础埋深不得过小,一般不小于(c )。 A. 300mm B. 200mm C. 500mm D. 400mm 13.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受力的主要区别是(c )。 A.柔性基础比刚性基础能承受更大的荷载 B.柔性基础只能承受压力,刚性基础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 C.柔性基础既能承受压力,又能承受拉力,刚性基础只能承受压力 D.刚性基础比柔性基础能承受更大的拉力 14.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d )。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切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15.砖基础的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为每2皮砖挑出(a )的砌筑方法。 A. 1/4砖 B. 1/2砖 C. 3/4砖 D.一皮砖 16.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当上部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时,一般采用(c )。

宏观经济学题及答案

第一章结论 复习思考题: 1.重要概念:超长期;总供给曲线;实际GDP的趋势线;长期;总需求曲线;产出缺口;中期;菲利普斯曲线;潜在产出;短期;增长率;通货膨胀;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消费价格指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长期中为什么产出水平只取决于总供给? 3.短期中为什么产出水平只取决于总需求?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复习思考题: 1.重要概念:GDP;GNP;GDP缩减指数;CPI;PPI;生产要素;最终/中间产品;名义GDP/实际GDP;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2.下列交易的价值是否应当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什么? (1)顾客在饭店支付餐费。 (2)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楼。 (3)一家供应商向制造个人计算机的公司出售计算机芯片。 (4)一位消费者从交易商手中买进一辆汽车。 3.国内生产总值(GDP)高是否一定意味着福利状况好呢?在评价经济福利状况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4..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 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中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5.假定GDP是600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美元,消费是3800美元,外贸赤字是100美元,求: (1)储蓄S是多大; (2)投资I是多大; (3)政府支出是多大? 第三章增长与积累 复习思考题: 1.重要概念:增长核算方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趋同;全要素生产率;索洛剩余;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均衡; 2.索络增长模型能否有助于解释趋同现象?

信息检索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学号姓名专业 一、单选题 1、信息素养的核心是c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2、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___b__发展. A、终身学习; B、学习型社会; C、创新发展; D、信息素质 二、多选题 1、简单地说,信息素养就是“ abcd 信息的技能或能力。” A、发现; B、检索; C、分析; D、利用 2、一般来说,信息素养主要包括 abcd 四个方面的内容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提高信息素养的途径是abcd A、系统的“信息检索课”; B、参加信息素养培训; C、利用网络和多媒体; D、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三、简答题 1、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6个一级指标是什么? 答:○1鉴别信息及其来源○2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3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4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5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6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2、美国图书馆协会(ALA)1989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是什么?

答:信息素养是指个人具有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的查询、评估、组织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3、简述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关系。 答: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第二章思考题 学号姓名专业 一、单选题 1.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是____A________。 A、著者篇名来源出处; B、篇名著者来源出处 2.请标出文献:马品仲. 大型天文望远镜研究. 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1993,13(5)P6-14,ISSN1000-758X 属于哪种文献类型___A_________。 A、图书;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项属于按出版类型分类的文献类型______BCD______。 A、光盘; B、图书; C、期刊; D、学位论文 2. 下列哪项属于文献三要素_____ABC_______。 A、知识; B、载体; C、记录方式; D、信息

混凝土习题与复习思考题1

1.砂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的概念及测试和计算方法。 2.石子最大粒径、针片状、压碎指标的概念及测试和计算方法。 3.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限制条件。 4.路用石料有哪几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石料的磨耗率大小与耐磨性能的关系。 6.集料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表征石料的什么性能?这些数值对路面抗滑层用集料有什么实际意义? 7.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 8.从技术经济及工程持点考虑,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普通现浇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喷射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工程或制品,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品种,并简要说明理由。 9.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概念、测试方法、主要影响因素、调整方法及改善措施。 1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1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及提高强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2.在什么条件下能使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与其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相等? 13.影响混凝土干缩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4.温度变形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 15.混凝土抗磨性概念和表示方式。 16.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提高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17.混凝土的合理砂率及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18.混凝土质量(强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9.甲、乙两种砂,取样筛分结果如下: 筛孔尺寸(mm) 4.752. 361.180. 6000.3000.150< 0.150筛余量(g)甲砂021040乙砂 (1)分别计算细度模数并评定其级配。 (2)欲将甲、乙两种砂混合配制出细度模数为 2.7的砂,问两种砂的比例应各占多少?混合砂的级配如何? 20.某道路工程用石子进行压碎值指标测定,称取 13.2~16mm的试样3000克,压碎试验后采用 2.36mm的筛子过筛,称得筛上石子重2815克,筛下细料重185克。求该石子的压碎值指标。 21.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最小尺寸为320mm,配置钢筋的直径为20mm,钢筋中心距离为80mm,问可选用最大粒径为多少的石子? 22.某工程用碎石和普通水泥 32.5级配制C40混凝土,水泥强度富余系数 1.10,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4.0MPa。求水灰比。 若改用普通水泥

建筑结构复习题

建筑结构复习题

A.荷载标准值B.荷载组合值C.荷载频遇值D.荷载准永久值 5.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A )的截面受力状态。 A.第I阶段末B.第II阶段末C.第III阶段末D. 第II阶段 6.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D )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B.斜弯破坏 C.斜压破坏D.剪压破坏 7.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C )。 A.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B.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 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螺旋筋的弹簧作用 8.钢筋砼柱发生大偏压破坏的条件是( D )。A.偏心距较大; B.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较多; C.偏心距较大,且受压钢筋配置不过多; D.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过多。 9.下列各项预应力损失类型中,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损失的是(C )。

A.锚固回缩损失B.摩擦损失C.温差损失D.应力松弛损失 10.屋盖结构分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两种,无檩屋盖由( C )组成。 A.大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B.小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C.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D.小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11.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 D)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 A.屋面板B.牛腿 C.托架 D.横向排架 12.抗风柱的连接一般采用( C ),有时根据具体情况也采用与屋架上、下弦同时铰接。A.与基础铰接,与屋架上弦铰接B.与基础铰接,与屋架上弦刚接 C.与基础刚接,与屋架上弦铰接D.与基础刚接,与屋架上弦刚接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1.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D)。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4.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5.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 值被称为(B)。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6.实际GDP等于(B)。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 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8.存量是(A)。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 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9.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C)。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 10.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B)。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C)。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2.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C)。 A.产出; B.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3.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D.微观效率低下。 14.下列各项中不是流量指标的是(D) A.消费支出; B.PDI; C.GDP; D.个人财富。 15.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D)。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 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 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