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复习重点(1)

中药复习重点(1)

中药复习重点(1)
中药复习重点(1)

中药学复习重点

1、中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2、配伍: 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者两味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3、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4、祛风湿药: 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治疗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5、止血药: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称为止血药。

6、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产地、采集、贮存、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7、相须: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8、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

9、利水渗湿药: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药。

10、安神药: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11、相反:两种药物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

12、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13、理气药: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舒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1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轻或消除。

15、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

16、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17、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如水飞朱砂,炉甘石,雄黄。

18、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19、解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20、利水渗湿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药。

21、止咳平喘药:以缓解或制止咳嗽和喘息为主要功效,治疗咳嗽、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22、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23、五味:指药物具有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味道。

24、补虚药: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正气虚衰为主要功效,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25、化湿药: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治疗湿阻脾胃证的药物,称化湿药。

26、道地药材 : 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材。

1、石膏与知母

2、生地与熟地

3、白芍与赤芍

4、苍术与白术

5、石决明与草决明

6、龙骨与牡蛎

7、半夏与陈皮

8、生姜与干姜

9、青皮与陈皮

10、肉桂与桂枝

11、茯苓与薏苡仁

12、银花与连翘

13、桑叶与菊花

14、麻黄与桂枝

15、牡蛎与鳖甲

16、石决明与决明子

17、生地与玄参

18、龟板与鳖甲

19、橘皮与半夏

20、羌活与独活

21、苍术与白术

22.生地黄与熟地黄

23、桑白皮与葶苈子

24、青皮与橘皮

1、应用收涩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分)

答:收涩药其功效:收敛固涩,兼补虚之功。应用收涩药时常配配补虚药同用。

2、简述大黄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

答:【用法用量】煎服,5~15g。生用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入汤剂应后下,或泡服。酒炙大黄偏于活血。大黄炭偏于止血。

【使用注意】①脾胃虚弱者慎用;②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或慎用。

③习惯性便秘多不用大黄,会致泻后便秘现象。

3、简述炮制目的是什么?(5分)

答:1. 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 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3. 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扩大应用范围。

4. 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5. 纯净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

6. 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4、应用化痰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分)

答:化痰药性能特点:温性或寒性。味辛苦咸。主归脾肺经,与心肝有关。

配伍应用:①配健脾药②配行气药。

5、简述肉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

答:肉桂的【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①辛甘热,阴虚火旺、里有实热郁火、血热出血及孕妇忌用。②畏赤石脂。

6、大量应用凉血止血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分)

答:大量应用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因其寒凉易于凉遏留瘀,防止止血留瘀。

7、简述甘草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

答:用法:生用:药性微寒,清热解毒。炙用:药性微温,补益心脾和祛痰止咳。用量:3~10克

使用注意:

①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昆布同用。

②助湿壅气,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

③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8、简述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5分)

答: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

五味,指药物具有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味道。涩附于酸,淡附

于甘。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归经,指药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等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

脏腑经络的概称。

毒性,指一切药物的总称。药即毒也,毒即药也。指药物的偏性。

9、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分)

答:补血药性能特点:甘温或甘平,兼辛酸之味,主归心肝经。多配补气、活血及健脾药同用。

10、简述附子的用量用法、使用注意。(3分)

答:【用法用量】煎服,3~15g。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①辛热燥烈,易伤阴动火,热证、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②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③内服须炮制。④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11、简述中药配伍的主要形式。(6分)

答:中药配伍的主要形式: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清金散,都梁丸。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附子配干姜;全蝎配蜈蚣;槟榔配南瓜子。

相使: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可提高主药的功效。大黄配伍芒硝,黄芪配伍茯苓。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生半夏畏生姜;甘遂畏大枣;熟地畏砂仁;常山畏陈皮。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杀生半夏毒。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人参恶莱菔子,生姜恶黄芩。相反:两种药物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

12、简述甘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2分)

答: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有效成分难溶于

水,故不入煎剂。宜醋制减毒。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

13、试述开窍药的使用注意。(2分)

答:使用注意:1.忌用于脱证神昏。2.救急治标,不宜久用,中病即止。3.气味芳香,易于挥发,或有效成分不易溶于水,不宜入煎剂,多入丸散剂或其他新剂型,便于急救之用。4.孕妇忌用或慎用。

14、简述人参的功效及主治。(4分)

答:大补元气——元气虚脱证。

拯危救脱要药。如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补益脏气——肺脾心肾气虚证。补肺气要药,补脾气要药。补气生津——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安神益智——失眠多梦,健忘。

15、应用活血药时常配何类药同用?为什么?(2分)

答:活血药性能特点:多性温,少数偏寒凉。多味辛,兼苦味或咸味。多归心肝经。多配伍行气药同用。

16、简述朱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2分)

答:【用法用量】内服不入煎剂,只宜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1~0.5g。【使用注意】①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久服令人痴呆。②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③入药只宜生用,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17、试述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3分)

答:1. 气味

辛甘,温热:多主升浮如麻黄黄芪苦酸咸,寒凉:多主沉降如大黄芒硝。

2.质地

花、叶、皮、枝: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多主沉降如苏子、牡蛎,特殊: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槐花、番泻叶也降;诸子皆降,苍耳子独升,蔓荆子、牛蒡子也升。双向性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内走脏腑,外彻皮毛。

3.炮制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泻下通便,酒炒清上焦火热。

4.配伍

少量沉降药配大量升浮药则升浮,多主升浮.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则沉降,多主沉降.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

18、简述人参的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分)

答:用法用量:补气:3~10g,文火另煎分次兑服,或泡服。

挽救虚脱:15~30g,文火另煎,频服或灌服。

使用注意:反藜芦;实证、热证、正气不虚禁用。

19、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配伍何类药物同用?为什么?(2分)

答:活血化瘀药性能特点:多性温,少数偏寒凉。多味辛,兼苦味或咸味。多归心肝经。多配伍行气药同用。

20、试述人参的性味、功效及主要适应证。(5分)

答:人参的性味甘微苦微温,脾肺心肾。功效及主要适应证一、大补元气——元气虚脱证。拯危救脱要药。如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二、补益脏气——肺脾心肾气虚证。补肺气要药,补脾气要药。三、【补气】生津——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四、安神益智——失眠多梦,健忘。

21、试述肉桂的功效及主要适应证。

答:肉桂辛甘热肾脾心肝

一、补火助阳——阳虚诸证。为补肾阳要药。

二、散寒止痛——寒凝诸痛证。

三、温经通脉——寒凝血瘀证。

四、引火归原——虚阳上浮。

五、鼓舞气血生长——用在补益气血方中。

22、试述附子的功效及主要适应证。

答: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心肾脾一、回阳救逆——亡阳证。为回阳救逆要药。如四逆汤,参附汤。二、补火助阳——阳虚诸证。三、散寒止痛——寒凝诸痛。止痛力强,治寒凝诸痛要药,兼风湿者尤宜,善治寒痹。

3、简述黄芩的性味、功效及主要适应证。(5分)

答:

3、述黄芪的功效主治。(5分)

答:

1、试述当归的功效及主治。(5分)

2、试述中药甘味的作用并举药物说明。(3分)

答:

3、试述中药苦味的作用并举药物说明。(3分)

“能泄、能收、能涩”既有补虚、和中

4、试述牛膝的功效及主要适应证。(5分)

5、请写出下列药物的正规处方用名:枣皮、淡大芸、二丑、金铃子。(2分)

6、苦味药有哪些作用,请举例说明之。(3分)

答:

7、请填写下列药物的用药部位:天花粉、黄柏、茯苓、石韦。(2分)

8、冰片、延胡索、木香、附子、蜈蚣均有止痛之功,其机理与适应证有何区别?答:

9、车前子、葛根、黄连、乌梅、附子均可治泻痢,其机理有何不同?(5分)答:

10、白术、桑寄生、艾叶、黄芩、紫苏均有安胎之功,其机理有何不同?

11、附子、桑寄生、防己、木瓜、全蝎均能治疗痹证,其机理与适应证有何不同?

12、黄连、大黄、白头翁、乌梅、车前子均能治疗泻痢,其机理有何不同?

13、延胡索、香附、川乌、全蝎、白芍均可以治疗痛证,其机理有何不同?

14、党参、当归、杜仲、麦冬、莲子均有补虚之功,其功效主治有何不同?

15、茯苓、附子、麻黄、甘遂、黄芪均能治水肿,其功效与适应证有何不同?

16、生姜、藿香、黄连、半夏、竹茹均能止呕,其功效机理有何不同?

17、麻黄、蛤蚧、地龙、磁石、桑白皮均能治喘证,其功效机理与适应证有何区别?

18、玄胡、甘草、肉桂、防风、当归均可治痛证,其止痛机理有何区别?

19、麻黄、桑白皮、磁石、紫苏子、蛤蚧均能治咳喘,其机理有何不同?

20、白头翁、大黄、乌梅、葛根、木香均可治泻痢,其功效主治有何不同?

21、试述行气、降气、补气、纳气、升举阳气各适用于什么病证?并举药物说明。

22、桑白皮、杏仁、地龙、磁石、麻黄均能平喘,其机理与适应证有何区别?

23、白及、小蓟、三七、艾叶、大黄均有止血之功,其机理与适应证有何区别?

24、紫苏、黄芩、桑寄生、艾叶、白术均能安胎,其机理和应用有何不同?

25、麻黄、葶苈子、厚朴、紫苏子、磁石均能平喘,其机理有何不同?

26、葛根、白头翁、黄连、大黄、乌梅均能治泻痢,机理和应用有何不同?

27、羌活、桑寄生、川乌、威灵仙、木瓜均能治痹痛,其适应证有何不同?

28、桑白皮、杏仁、瓜蒌、磁石、麻黄均能平喘,其机理和适应证有何不同?

中药炮制学(重要资料)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 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

中药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 2.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的药材。 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 4.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5.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7.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其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8.民族药:指除我国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具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以指导用药。 9.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10.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11.药膳:在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烹饪出食疗、食治、食补的佳肴。 12.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13.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 14.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有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 15.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种内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16.郁蔽度:是指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如该样地树冠盖度为80%,其郁蔽度为0.8度。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17.植物种群:指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有一定互相关系的植被。 18.最大植物产量:保证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集的最大产量。 19.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异地空间范围内,包括陆地和水域采取有效措施就地保持现有状态,使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以永久或者较长时期的地保护,免受破坏而制定的特殊区域。 20.中药资源区: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蕴藏量的总和。 21.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

中药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中药化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2、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3、二十世纪发明了哪些分离技术? 4、我国近代取得哪些中药化学研究成果? 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 ① 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A A.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B.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 C.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 D.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 E.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 2、水提醇沉法可沉淀除去中药水提液中的( D ) A、树脂 B、叶绿素 C、皂苷 D、多糖 E、鞣质 3. 当两种成分的结构和性质非常接近时,一般采用的分离方法是A A.色谱法B.盐析法C.萃取法D.沉淀法E.结晶法 4. 从中药水提取液中萃取弱亲脂性有效成分时,最合适的萃取溶剂是C A.氯仿B.乙酸乙酯C.乙醇D.丙酮E.苯 5. 根据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加入某种无机盐达一定浓度时,水溶性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与水溶性大的成分分离的方法是B A.色谱法B.盐析法C.萃取法D.沉淀法E.结晶法 6. 欲从大分子水溶性成分中除去小分子无机盐最好采用B A.两相溶剂萃取法B.透析法 C.色谱法D.结晶法E.沉淀法 7.在水提液中加入乙醇,可沉淀出的成分是( D ) A. 有机酸 B. 鞣质 C. 游离生物碱 D. 蛋白质 8. 在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乙醇,析出的沉淀多为_______多糖___,_____蛋白质_____等。 9. 结晶法分离物质是依据( B ) A. 吸附性差别 B. 溶解度差 C. 分子大小差别 D. 酸碱性差别 ② 1. 根据色谱原理不同,色谱法主要有:() A.硅胶和氧化铝色谱 B.聚酰胺和硅胶色谱 C.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 D.薄层和柱色谱 E.正相和反相色谱 2.吸附色谱法使用的吸附剂中,具有弱酸性的吸附剂是_________,具有“氢键吸附”作用的吸附剂是_________。 3.可作为分配色谱用的载体物质有() A. 硅藻土

中药炮制学考试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 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4. 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公炮炙论》。 5. 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 6. 缪希雍的《炮制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学专著。总结了雷 公炮制十七法。 7. 张仲言所著《修事指南》是我国第三部炮制学专著。 8. 中医用药特色:依法炮制、复方配伍。 9. 传统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杀为制、相恶为 制。具体方法: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10. 醋炙入肝经,酒炙升提,盐炙入肾,蜜炙入脾经。 11. 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 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 向;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利于服用。 12. 炮制的分类:三类分类法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五类分类 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药典附录制剂通则净制,切制,炮炙。 13. 炮制品质量要求:净度,片型及破碎度,色泽,气味,水 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物质,卫生学检查,包装检查。 14. 中药炮制品贮藏最严重的变异现象:霉变虫蛀。

15. 泛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适度的 情况下。造成优质外溢、质地反软、发黏、颜色变深,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6. 一般炮制品绝对含水量7%~13%。贮藏温度15℃~20℃,相对 湿度60%~70%。 17. 净选加工的目的:分离药用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 位,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18. 饮片是指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 物。 19. 饮片切制的目的:便于有效成分剪出,利于炮炙,利于调配 和制剂,便与鉴别,利与贮存。 20. 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法:淋法(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 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湿的药材);淘洗法(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泡法(质地坚硬,水分难以渗入的药材);漂法(毒性药材,盐腌制过的及具有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润法(包括浸 润,伏润。吸潮回润)。 21. 一般药材干燥温度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 度不超过50℃.干燥后含水量7%~13%。 22. 清炒法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缓和药性,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保证疗效,利与贮存。 23. 炒焦的目的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 性。 24. 炒炭能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炒炭要求存性。炒炭存 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持药物的固有气味。 25. 麸炒的目的;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26. 米炒的目的;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学习相关)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⑵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 ⑶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 ⑷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⑸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⑹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 ⑺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

中药资源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 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 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 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 量大的药用种类。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 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 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 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 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 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 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 划 (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 发利用研究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 的开发 (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 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 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 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 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 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总论 第一节绪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 特点: 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中药炮制学复习重点

中药炮制学 第一节概述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就是中医用药得特点之一。中药炮制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得需要与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得不同要求,所采取得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得学科、上述概念可在A型题与X型题中出现。 汉代所说得“角发”“燔治”即就是最早得炭药--血余炭、“口父咀”即就是当时得切制饮片、到刘宋时代,雷敩撰成《雷公炮炙论》,就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明代李时珍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明代缪希雍撰得《炮炙大法》就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得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其中多源于《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她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多出A或B型题。 第二节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及其对药性得影响 1.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中药炮制就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得总结。炮制工艺得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炮制工艺就是否合理、方法就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得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就是中药炮制得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血余煅炭后能止血。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与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多出X型题。 2、炮制对药性得影响 炮制对药性得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得影响等。 (1)炮制对四气五味得影响一就是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与药性。如栀子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二就是通过“从制”,使药物得性味增强,增强疗效。如胆汁制黄连,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三就是通过炮制,改变药性,扩大药物得用途。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得功效。多出X型题或A、B型题。 (2)炮制对升降浮沉得影响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如酒制引药上行,盐炙引药下行入肾经。多出A或B型题、 (3)炮制对归经得影响中药炮制很多都就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得,特别就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多出A型题或B型题。 (4)炮制对毒性得影响去毒常用得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具有毒性得中药经炮制均可降低毒性。多出X型题、 第三节中药炮制得目得及对药物理化性质得影响 (一)中药炮制得目得 中药炮制得目得就是多方面得,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种药物,同时具有几方面得目得,这些虽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得联系。多出A或X型题。答这部分得题目首先要结合中药学知识,熟悉药物得性味,为正确选择提供知识基础、 1、有毒中药炮制均可降低毒性,如川乌、半夏、马钱子等;有些毒性药物炮制除降低毒性

最新中药化学复习题(含答案)11

函授《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强心苷:存在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2萜类及挥发油:萜类是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3苯丙素化合物:苯丙素类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4碱性皂和酸性皂苷:①甾族皂苷,其皂苷配基是螺甾烷的衍生物,多由27个碳原子所组成(如著蓣皂苷)。这类皂苷多存在于百合科和薯蓣科植物中。②三萜皂苷。其皂苷配基是三萜(见萜)的衍生物,大多由30个碳原子组成。三萜皂苷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这类皂苷多存在于五加科和伞形科等植物中。三萜皂苷又叫酸性皂苷。 5PH梯度萃取:PH梯度萃取法是分离酸性、碱性、两性成分常用的手段。其原理是由于溶剂系统PH变化改变了它们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了它们在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 6生物碱: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在存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 7多糖: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 8鞣质: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9香豆素:学名-苯并吡喃酮,可以看做是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它是大一类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香豆素化合物的母核。 10中药化学: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药中医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它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有效成分的生源途径等。 11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J.蒽醌、K.糖、L:倍半萜。 O ( )( )( )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1)资料

中炮复习思考题总结 第一章炮制绪论 ⑴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及中药饮片的释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今多用“炮制”和“炮炙”。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⑵简述中药炮制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⑶我国古代炮制专著有几部?写出其成书年代及作者。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 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⑷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国家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范》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需遵循的法规。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叙述中药炮制的制则与制法。举例。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举例。 3、简述中药辅料作用的理论。 1.酒制升提; 2.姜制发散; 3.盐制肾软坚; 4.醋制入肝住痛; 5.童便制除劣性降下; 6.米泔制去燥性和中; 7.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 8.土制补中; 9.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 10.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11.蜜制甘缓增益元阳;12.黑芝麻制润燥益阴; 12.麦麸皮制抑酷性和胃(健胃);13.乌豆汤、甘草汤解毒缓性,14.矾汤制去辛烈减毒、安胃; 15.糯米制润燥而择土。 方法理论: 1.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 2.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阴,炼可助阳; 3.炭药止血; 4.煅者去坚性。 4、举例说明饮片生熟异用的理论。 生熟理论是总结生熟饮片性能变化、功效异同。 生品(生药):净制或切制的中药加工品; 熟品(熟药):加热、加辅料、发酵制霜等处理的加工品。 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清(泻)熟补:如地黄、甘草、何首乌; 2.生峻熟缓:如大黄、麻黄、巴豆等; 3.生毒熟减:如乌头、附子; 4.生行熟止:如蒲黄、益智仁、木香。 5.生升熟降(气厚味薄者):如莱服子; 6.生降熟升(味厚气薄者):如苦寒药,大黄、黄连等。 1.如何理解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组方用药的要素。依据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的原则。 综合考虑病情的性质、个体以及气候环境的差异。中药一药多效的药性作用特点。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举例。 1)根据病情需要,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以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 (1)益智仁生品辛温燥烈,温脾止泻、摄涎唾(益智散)。 (2)盐炙后则主入肾经,温肾涩精、缩尿(缩泉丸)。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得天然来源。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存在得有用自然物,就是人类可以利用得自然生成得物质与能量就是人类生存得物质基础。 社会资源: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类通过自身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得物质与精神财富得统称。 中药资源学: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得供中医使用得各种药用植物,动物与矿物及其蕴藏量得总合。 中药:系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得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 民族药:此处特指各少数民族得医生,以本民族得医药理论作为应用指导,或就是依照民族传统经验所使用药物得资源。 民间药:此处特指民间医生用以防病治病得药物或地区性民间(偏方)流传使用药物得资源。草药:中药资源开发应用得初始状态,此类药物统称为草药。 降水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得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雹,雨淞等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聚积得水层厚度 蒸发量:用20cm直径蒸发皿(离地70cm高)直接测量因蒸发而损失得水层深度 积温:将一个地区高于与等于某一界限温度得积累值 动物区系:一个地区由历史发展形成与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所生有得动物群 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特有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得质量,疗效优良得药材 关药:一般指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出产得药材 北药:一般指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内蒙古中部地区产得药材 西药:泛指“丝绸之路”之起点西安以西广大地所产得药材,一般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地所产药材 怀药:一般指产于古怀庆府所辖得博爱,武步,孟县,沁阳等地得中药材,有时也泛指河南境内所产有道地特性得药材 浙药:浙江所产道地药材 川药:泛指以四川省及周边地区为道地产区得常用药材 样方:就是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得取样地块。 样地:采用抽样方法所抽取样本得实体 样株:选择具有代表性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得单株作为精确观测对象得所定株。 经济蕴藏量:某一时期内地区具有可利用经济价值得那部分资源蕴藏量 年允收量:就是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得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与保证永续利用得采收量 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中药新资源:泛指目前未被列入中药资源使用得物质,被发现具有某种功效可用作中药资源而被开发利用者,既包括自然存在得植物,动物与矿物也包括人工创造得物质。 替代品:用来替代正品药材得材料。 组织培养:将离体后得组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增值或再生成完整植株得技术。 发酵工程:就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得结合就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参与得工艺过程得原理与科学,就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人类得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基因工程:将经过重组得基因通过一定得手段转入生物体,就可以创造出具有新得遗传特性得物种,这种按照人得意愿,把重新组装基因移到新生物产生得生物科学技术,就成为基因工程。 中药资源得综合利用:就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中药资源中具有利用价值得成分进行

中药化学复习知识点重点整理

中药化学复习知识点重 点整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药化学第一章 1、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第二章 一次代谢:通过光合作用、固氮反应等生成糖、蛋白质、脂质、核酸、酶、莽草酸等 二次代谢: 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 甲戊二羟酸途径:生成萜类及甾体化合物 莽草酸途径:生成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生成生物碱 第2节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选择)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分: ○1亲脂性有机溶剂。(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优点:选择性强;缺点:不能或不容易提取出亲水性杂质。 适用于:油脂、蜡、挥发油、甾体、萜类 ○2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最常见) 优点:提取率高、可回收、价格低;缺点:易燃。

适用于:苷类、生物碱、有机酸 通常甲醇比乙醇有更好的提纯效果,但是甲醇比乙醇毒性大 ○3水:为增加某些成分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 优点:廉价易得,使用安全;缺点:回收难,易发霉。 适用于:糖、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 (选择适用方法)提取方法: (1)煎煮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浸渍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3)渗漉法:适用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4)回流提取法:不宜用受热易破坏 (5)连续回流提取法:不宜于挥发性及加热不稳定。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的(提取挥发油、小分子香 豆素) 3.超临界流体萃取发:适用于加热不稳定(常用的物质有CO2、NH3) 4.其他方法: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根据极性选择试剂)极性弱→强:石油醚<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吸附能力) 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硅胶—用于分离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 氧化铝—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甾、萜)

中药炮制学

第一讲讲稿 授课时间:2014-2-24,第1~2节。 教学内容: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点:掌握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炮制的特点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提高阅读本草文献的能力;培养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强调学科交叉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为中药炮制的概念和特点;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任务。难点为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节概述 1、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重点讲解: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2、中药炮制的特点 先讲中药使用的特点,再讲中药炮制的特点。 中药使用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一药多用;需要调剂、制剂;需要炮制。 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起源、理论体系和生产方式都具古老性;合理性。 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紧紧抓住中药炮制学的概念来逐项讲解。 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发展方向。 二、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1、中药炮制的起源: ①中药炮制起源于中药发现和使用的实践,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 ②中药炮制的产生与火的利用密切相关; ③中药炮制的产生与饮食相关; ④酒的发明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 2、中药炮制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阶段,技术出现—随方注脚—专章论述—专著出现—法定技术。(《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雷公炮炙论》)。 ②金元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阶段,伴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中药炮制理论迅速发展。(《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生升熟降、生泻熟补等。 ③明清时期: 炮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阶段。(《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炮炙大法》、《修事指南》)。 ④现代时期: 振兴和发展时期。管理-生产-教育-科研-著作。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中药化学复习题集(含答案版)

《中药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强心苷; 2. 萜类及挥发油; 3. 苯丙素类化合物; 4. 中性皂苷和酸性皂苷; 5. PH 梯度萃取; 6.生物碱 二、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结合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说明每类成分的名称(可多选) A.生物碱、 B.黄酮、 C.香豆素、 D.木脂素、 E.苷类、 F.强心苷、 G.二萜、 H.三萜、 I.甾体皂苷、 J.蒽醌、 K.糖、L :倍半萜。 COOH HO O O HO O O O 糖氧去 ( ) ( ) ( ) O O HO O O OH OH O O O O HO OH ( ) ( ) ( ) ( ) ( ) ( ) N N O O O O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 O H 3C CH 3 O H CH 3 O O ( )

O HO OH OH OH O OH O O O HO COOH CH CH OH CH3 NHCH3 O O HO OH ( ) ( ) ( ) ( )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苷类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氧苷、氮苷 硫苷、碳苷。 2. 苷键水解的常用方法有:酸水解、酶水解、碱水解、氧化开环。 3.确定糖与糖之间连接顺序的常用方法有:缓和水解、酶水解、 MS法、 NMR法。 4.确定苷键构型的常用方法有:酶水解、klyne经验公式计算、和 NMR法。 5.香豆素类是一类具有苯骈α-吡喃酮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萜类是一类具有结构通式化合物的统称。 6.蒽醌类的酸性强弱顺序为含一COOH.>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 >含 2或2以上的α-OH>含一个α-OH 能溶解于5%Na 2CO 3 的有含一个β -OH 。 7.1- 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2 个峰; 1,4 二羟基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应该有 1 个峰。 8. 甾体皂苷按照25位结构的特点可以分为:螺甾烷醇、异螺甾烷醇、呋甾烷醇、变形螺甾烷醇四种结构类型。 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 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根据其C 环氧化程度、B环取代位置和C环是否环合将黄酮类化合物分成十四类化合物。其中C环打开的是查尔酮,B环取代在3位的为异黄酮;3位为羟基的为黄酮醇;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花色素;具有手性的黄酮类为:二氢黄酮醇等。黄酮7,4’上有羟基,因为p-π共轭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与药材自身得性质,按医疗、调剂、制剂得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得技术。 2、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就是研究中药炮制学得原理、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得一门学科。 3、中药使用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一药多用;便于调剂;便于制剂;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4、中药炮制学得特点:中药炮制具有独特性与古老性。 5、中药炮制得产生与火得发现与使用密切相关;中药炮制得产生与饮食相关;由炮炙到炮制得演变。 6、《五十二病方》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得医方书,其中载有多种炮制方法。 《黄帝内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得医书,书中有“治半夏”等炮制方法。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就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由唐代官府主持编写,就是我国得第一部药典。 7、《雷公炮炙法》一般认为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代,就是我国第一部炮炙专著。 《炮制大法》就是我国中药炮制第二部专著。 《修事指南》为清代张仲岩著,就是第三部中药炮制专著。 8、《本草纲目》专门列出“修治”-----“炮制” 《修事指南》中得“修事”-----“炮制” 9、中药炮制得五类分类法:修治(净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她方法(发芽、蒸馏) 第二章中药炮制得目得

1、炮制得总原则,亦即制其太过,扶其不足。 2、炮制得具体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或相杀)为制、相恶为制。 相反为制:就是指用药性相反得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得偏性或改变药性。(黄连姜制) 相资为制:就是指应用药性相似得辅料或药物来增强药物得性味与疗效。(党参蜜炙,黄连胆汁炙) 相畏为制:就是指利用某辅料药物炮制药物,以制约减缓该药物得毒性及不良反应。(半夏畏生姜) 相恶为制:就是指炮制时利用某种辅料或药物来减弱或消除药物得烈性,及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与,以免损伤正气。(麻黄蜜炙) 3、炮制方法: 制其形:全草切段、种子炒黄炒爆、矿物药得锻制 制其性:通过炮制改变药物得寒热、温凉、归经或升降沉浮得性质,例:天南星辛温,胆汁制,降低辛温之性。 制其味:通过炮制调整药物得酸、甘、苦、辛、咸五味或矫正不良气味。例:炒制山楂减其酸性,缓与对胃得刺激作用。 制其质:通过炮制,改变药物得性质或质地,以最大限度发挥药效。(炒炭、蒸制、燀制) 第三章炮制对药物得影响 1、对生物碱得影响:中药经净制可分离药用部分,使富含药效成分得部位得以富集,如麻黄与麻黄根含有不同类型得生物碱,净制分离后方能使麻黄主发汗,麻黄根则主止汗。 2、某些含苷类成分得中药材往往在组织细胞中含有相应得分解酶,在一定温度与湿度条件下苷类成分可被相应得酶所分解,从而使药效成分减少,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及不良反应。所以常用炒、蒸、烘、燀法炮制以破坏或抑制酶得活性,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免受酶解,保存

中药炮制学(本)复习过程

中药炮制学(本)

中药炮制学(本) 交卷时间:2019-12-03 12:36:42 一、单选题 1. (2分)欲清热除烦时,脾胃较虚弱者可选用() ? A. 栀子 ? B. 炒栀子 ? C. 焦栀子 ? D. 栀子炭 ? E. 麸炒栀子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2. (2分)下列炮制品中属于“从制”的是() ? A. 酒炙黄连 ? B. 姜炙黄连 ? C. 吴萸炙黄连 ? D. 黄连炙吴萸 ? E. 胆汁炙黄连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3. (2分)炮制西瓜霜的辅助性药物是( )

? A. 白矾 ? B. 芒硝 ? C. 甘草 ? D. 生姜 ? E. 石膏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4. (2分)西瓜霜的功效是() ? A. 消肿清火 ? B. 泻热通便 ? C. 润燥软坚 ? D. 消导 ? E. 下气通便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5. (2分)麸炒时,麦麸一般用量为每100公斤药物,用麦麸() ? A. 5公斤 ? B. 10~15公斤 ? C. 20~25公斤 ? D. 30公斤 ? E. 40公斤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6. (2分)烘法的操作方法为() ? A. 药物置近火处,使内部水分蒸发 ? B. 药物置锅内,文火加热,使内部水分蒸发 ? C. 药物置锅内,文火加热,勤翻动,使内部水分蒸发 ? D. 药物置锅内,中火加热,使内部水分蒸发 ? E. 药物置锅内,中火加热,勤翻动,使内部水分蒸发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7. (2分)滑石粉炒适用于() ? A. 种子类药物 ? B. 腥味大的动物类药物 ? C. 质地坚硬的根类药物 ? D. 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 ? E. 骨骼类药物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8. (2分)艾的加工方法是()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18页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湖医药学院) 一.名词解释 1.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 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 工加工产品。 2.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 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 的药材。 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 4.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治疗疾病 为目的的食品。 5.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 6.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7.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其

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8.民族药:指除我国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具有各自独特的医药 理论体系指导,以指导用药。 9.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形成的复 杂的生态系统。 10.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 素。 11.药膳:在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烹饪出食疗、食治、食补的佳肴。 12.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13.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 14.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有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 15.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种内 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16.郁蔽度:是指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如该样地树冠盖度为80%,其郁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