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由于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当两个国家发生贸易时,

一个国家的消费如果增加,另一个国家的消费必定

减少。()

2.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当苹果的价格升高时,苹果的供给就会增加。()

3.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4.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的总满意度会随着所吃糖块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5. 当苹果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时,每个想得到苹果

的人都可以得到。()

6.通货膨胀期间的所有价格都上涨。()

7.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的力量而移动总供给曲线。()

8.对经济学家来说,投资这个词表示购买股票。()

9.当你把50美元存入你的支票账户的时候,M1仍然不变。()

10.自动稳定器存在一个潜在执行上的滞后,因为萧条开始时,国会需讨论所面临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以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电脑

B.用于创办新

公司的100万美元

C.工厂的工人 D.在达拉斯的一块空地皮

2.我计划去看一场5美元的电影而不是复习准备考试,这场电影的总机会成本是()

A.是我用这5美元所能买到的东西以及我所放弃的

学习时间。

B.是5美元。

C.取决于电影好看与否。

D.是我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学到的东西。

3.市场机制是()

A.依靠销售和价格来向生产者传递信息。

B.消除由于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C.通过政府的中央计划得以实现。

D.是非常无效率的,因为无法通过直接的方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沟通。

4.一个社会必须关注生产什么这一问题,因为()

A.政府失灵。 B.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资金是有限的。

C.生产可能性曲线。 D.它不能生产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5.下面哪种情况能够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经济体中资金量的增加。 B.雇佣工人数量的减少。

C.技术的提高。

D.美国移民数量的减少。

6.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

A.87 B. 40 C.31 D.71

7.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

D. 减少

8.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 富有弹性的

B. 缺乏弹性的

C. 单元弹性的

D. 不能确定

10.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以上都不是

1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

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报酬 D固定

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例

12.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 曲线的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A.AC值最小

B.AC=MC

C.MC曲线处于上升段

D.A、B、C、

13.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将导致()。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

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

可变成本一定是处于减少的状态

14.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将()

A.保持不变

B.

开始时趋于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C.开始时趋于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D

一直趋于下降

15.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获得最小的亏损

D.若有利润,则利润

最大;若有亏损,则亏损最小

16.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A.亏损,立即停产

B.亏损,但继

续生产

C.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获得正常利

润,继续生产

17.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A.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B.利润都为

C.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

D.以上说法

都对

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A.P=AR

B.P=MR

C.P=MC

D.P=AC

19.假定某完全竞争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

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

D.肯定得到最

少利润

20.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将得到最大利润

B.他没能获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仍无法确定

D.他一定亏损

21.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完全无弹性的;

B.完全弹性的;

C.向下倾斜的;

D.向上倾斜的。

22.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

A. 较多的卖者和买者;

B. 存在产

品差别

C. 同时具有A和B; D 以上都

不对

23.市场失灵是指()。

A.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B. 市

场对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C.收入分配不均

D. 以上

三种都是

24.治理负外部性的政府直接管制趋于无效,因为()A.所有部门治理污染的成本都一样; B.厂商不

会遵守政府建立的规则;

C.很难判断是谁在污染; D.不同成

本的厂商面对相同的管制。

25.以下哪种情况可以纠正市场失灵()

A.市场机制。

B.自由放任的价格政策。

C.法律和法规。

D.以上都正确。

26.垄断缺乏效率的经济学含义是()。

A.垄断厂商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上升部分进行生产;

B.消费者购买最后一单位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超

过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

C.垄断厂商没有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

最大化原则;

D.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27.某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但其他人不为此利益支付费用,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

A.公共物品;

B.搭便车;

C.正外部性;

D.负外部性。

28.下列哪一种说法体现了负外部性概念()。

A.连天下雨减少了小麦的产量;

B.小麦减产引

起农民收入下降;

C.吸烟有害于自身健康;

D.吸烟有害于

他人健康。

A.与私人成本没有关系;

B.包含私人成本;

C.不包含私人成本;

D.以上都不正确。

29.单个消费者进行决策的经济衡量是()。

A.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

B.私人成本和

社会收益;

C.社会成本和私人收益

D.私人成本和私人

收益。

30.消费物品非排它性的含义是()。

A.只有支付价格才能获得消费权利;

B.不支付价格也能获得消费权利;

C.只有一个消费者;

D.只有一个生产者。

31.下列哪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失灵问题最不显著(

)。

A.国防;

B.教育;

C.电视节目;

D.饮料。

32.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随时间的变化而扩张和收缩被定义为()。

A.商业周期

B.失业

C.通过膨胀

D.宏观政策

33.我们充分就业的目标不是零,是因为()

A.摩擦性失业永远存在

B.将产生不可接受的高通货膨胀

C.总是有结构性失业 C.以上都包括

34.假设你每年得到的美元数都一样,但是价格一直在上升,那么,你的名义收入()

A.上升,并且你的实际收入也将上升

B.不变,但你的实际收入会下降

C.上升,但你的实际收入下降

D.下降,但是你的实际收入会上升

35.下列哪项代表了古典学派的经济观点

A.工资是完全弹性的而价格不是

B.经济是内在不稳定的

C.由于经济将自我调整至充分就业而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政府政策有稳定经济的作用

36.凯恩斯认为经济是内在不稳定的而且建议在经济低迷时期决策者应当()

A.减税或者增加政府开支

B.减税或者削减政府开支

C.增税或者增加政府开支

D.增税或者削减政府开支

37.实际余额效应依赖于这样的想法:当价格水平下降时()

A.你拥有的每个美元将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B.你拥有的每笔债券的价值将增加,于是你的财富增加了

C.因为你的财富增加了你将减少储蓄

D.以上各种情况都有

38.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经济正在经历()

A.充分就业

B.宏观均衡

C.低水平的通货膨胀

D.以上都对

39.大萧条时期,凯恩斯在发展他的失业理论时()

A.主要集中于提高失业者的技能

B.集中于通过移动总供给曲线来刺激经济

C.解释了为何总需求对确保充分就业可能是不足的

D.解释了失业的缘由,但是没有提出政策

40.如果一个经济中的可支配收入是3000亿美元,消费是2000亿美元,并且MPC是0.8,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500亿美元,新的消费水平将是多少()

A.400亿美元

B.24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

D.2800亿美元

41.假设政府开支减少了360亿美元,并且MPC是0.75,在其他条件都不变时,这个行动的结果对总需求的总体影响是多少()

A.减少360亿美元

B.减少1440亿美元

C.增加270亿美元

D.增加360亿美元

42.什么时候货币创造发生()

A.一个人把现金存入银行

B.一个人把他的工资支票存入他的支票户头

C.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D.联邦储备系统提高法定准备金

43.银行能够贷款的数量等于()

A.超额准备金

B.总准备金

C.总资产

D.法定准备金

44.“部分准备金”这个术语表示()

A.准备金分散在各个银行中的这个事实

B.准备金是总储蓄的一部分这个想法

C.法定准备金对总贷款的比率

D.准备金是分散在不同的类型账户中的这个概念

45.银行被要求保留一个最低的资金储备是因为()

A.存款人可能决定取钱

B.它提供了对银行创造货币能力的一种限制

C.它提供了对银行影响总需求能力的一种极限

D.以上都正确

46.假设全部银行系统的法定准备金率是10%,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对应于200万美元的超额准备金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多少()

A.2亿美元

B.20亿美元

C.200亿美元

D.180亿美元

47.下列哪项不是联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A.从联储成员中除名

B.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C.改变贴现率

D.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48.假设联储通过买进10亿美元价值的债券增加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金。假如法定准备金率是25%,货币供给的潜在增加量最多为()

A.10亿美元

B.25亿美元

C.40亿美元

D.50亿美元

49.根据课本中题为“日本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的文章。日本银行可以采用的其他的扩张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

A.卖出债券

B.削减个人所得税

C.降低贴现

率 D.以上都正确

50.联储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变动贴现率

B.买卖债券

C.变动法定准备金

D.外汇操作

51.自然失业率意味着在长期()

A.失业率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降低

B.联储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使经济回到均衡

C.货币政策仅仅影响通货膨胀率

D.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影响产出

52.当经济正在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内部生产时,这表明()

A.没有足够的资源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B.以现有资源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出

C.技术水平限制了生产水平

D.以上都正确

53.下列哪一项是经济中对生活水平最准确的度量()

A.GDP总量

B.人均GDP

C.名义GDP

D.人口增加

54.生产率增加可能由于()

A.研发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C.资本投资

D.以上都正确

55.在长期,经济增长()

A.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B.使经济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

C.把经济移动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D.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56.美联储增加利率,是为了()

A.降低总供给

B.增加总供给

C.降低总需求

D.增加总需求

57.当()时,运用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增加产出率是无效的

A.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B.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C.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但不垂直。

D.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的

58.在萧条时期,下列哪项政策是供给学派的政策也是财政政策()

A.减税

B.解除管制

C.工人培训项目

D.自由移民法律

59.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下列哪项政策是最不理想的()

A.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B.对进口产品采取配额

C.不进行贸易

D.自由贸易

60.当美元相对于日元贬值是()

A.美国厂商和消费者将会遭到损失

B.美国汽车厂商和工人将会获利

C.美国购买日本电视机的消费者将会获利

D.日本到美国的旅游者将会受损

三、写出以下解释对应的经济学术语(每题1分,共10分) 1.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资源总是显得不足的状态。2.不断地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越来越少。

3.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4.出售相同的商品,向不同类型的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5.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生产时的成本为整个市场服务。

6. 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叫:

7. 一个国家在给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8. 每个人不管是否付费都可以消费的物品。

9. 某些支出的变化,引起总产量数倍的变化。

10. 如果财政支出过多,企业和个人获得资金就困难了,利率就将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就会减少,政府的支出就“挤出”了民间支出。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考虑DVD、电视和电影院门票市场。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和电视 DVD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2.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的短期产出增加和长期经济增长?短期如何提高产出水平?长期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文案加习题答案8章

144 WHAT’S NEW IN THE S EVENTH EDITION: A new In the News box on ―The Tax Debate ‖ has been added.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how taxes reduce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 the meaning and causes of the deadweight loss from a tax. why some taxes have larger deadweight losses than others. how tax revenue and deadweight loss vary with the size of a tax.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8 is the second chapter in a three-chapter sequence dealing with welfare economics. In the previous section on supply and demand, Chapter 6 introduced taxes and demonstrated how a tax affects the price and quantity sold in a market. Chapter 6 also described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how the burden of the tax is divided between the buyers and sellers in a market. Chapter 7 developed welfare 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ffects economic well-being. Chapter 8 combines the lessons learned in Chapters 6 and 7 and addresses the effects of taxation on welfare. Chapter 9 will address the effects of trade restrictions on welfare. The purpose of Chapter 8 is to apply the lessons learned about welfare economics in Chapter 7 to the issue of taxation that was addressed in Chapter 6. Students will learn that the cost of a tax to buyers and sellers in a market exceeds the revenue collected by the government. Students will also lear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degree by which the cost of a tax exceeds the revenue collected by the government. 8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作业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十章作业题(CZ组)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标准是( C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2、四种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错误的是(D ) A.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吻合的是(B ) A.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D.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5、降低贴现率的政策(A)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约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6、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C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7、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B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8、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用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转移支出 9、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 10、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D ) A.贷款 B.利息 C.债券 D.存款 二、判断题 1.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反比,与利率的高低成反比。( F ) 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T ) 3.贴现政策中最主要的是贴现条件。( F ) 4.在经济学中,广义的货币是=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T ) 5.经济增长是指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有事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T ) 6.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三种,其中计价单位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F ) 7.在短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 T ) 8.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 F ) 9.商业银行性质和一般的企业一样,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代客结算。(T ) 10.提高劳动力数量的方法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F ) 三、简答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收入水平增加。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本身意味着总需求扩张,另一方面,通过乘数的作用,扩张性财政会导致消费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进一步扩张。当然,在扩张财政时,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利息率会提高。这样,投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一般情况下,扩张性财政的产出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终结果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2.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填写下表 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 财政政策(减少所 上升增加减少增加 得税) 上升增加减少增加 财政政策(增加政 府开支,包括政府 购买和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投资津上升增加增加增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 导论 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研究的出发点 1、 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1、劳动过程--生产力 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构成 2、 社会过程 --生产关系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它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对社会生产中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所结成的关系的制度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横向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 1.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2.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3.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特点:1.经济规律是不会长久不变的。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科学的抽象法 3.数学和统计方法 4.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 、什么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五种不同经济制度的依次变革。 封建主庄园等)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1.它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它是封闭型经济 3.它是保守性经济 4.它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其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的利益主体所有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三、市场经济 1.资源配制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企业产权商品化 4.宏观经济间接化 5.市场体系完善化 6.交易关系平等化 7.市场管理法制化8.经济生产国际化 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 范畴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2.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 1、概念: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2、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久性 1、概念: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小强星期六下午决定学习三个小时,而不是去打网球。请问他学习的机会成本是() A、学习三个小时后,学习成绩的提高 B、学习成绩的提高减去打网球带来的快乐 C、从打网球中得到的快乐和锻炼 D、没有机会成本 3、以下哪一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 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

C、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 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以下哪一种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 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 B、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 C、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为9% 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 5、以下哪个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 A、效率 B、公平 C、权衡取舍 D、机会成本 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那么,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鸡蛋的供给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需求曲线左移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总目录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导论 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 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 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 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 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 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二章开放经济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 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 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 二、多项选择 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 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 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 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 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 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 三、判断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文案加习题答案22章

WHAT’S NEW IN THE S EVENTH EDITION: A new Case Study on Left-Digit Bias has been added and a new In the News feature on "Can Brain Science Improve Economics" has been added.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how to examine problems caus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market solutions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hy democratic voting systems may not represent the preferences of society. why people may not always behave as rational maximizers.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22 is the last chapter in the microeconomics portion of the text. It is the second of two unrelated chapters that introduce students to advanced topics in microeconomics. These two chapters are intended to whet their appetites for further study in economics. The purpose of Chapter 22 is to give students a taste of three topics on the frontier of microeconomic research. The first topic addressed i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 a situation when one person in 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has more relevant knowledge than the other person does. The second topic is political economy , 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tool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government. The third topic addressed is behavioral economics , the introduction of psychology into the study of economic issues. 22 FRONTIERS OF MICROECONOMICS

经济学原理I(10秋季期中1)

经济学原理I (2010年秋季学期) 期中考试1(A 卷答案) (2010/11/3)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每题4分,共20分) 1. 假设你捡到了20美元,并选择用它购买一本小说。则你购买这本小说的机会成本是零。 错误。你购买小说的机会成本是用这20美元购买其他物品或服务带给你的好处(可能大于或等于20美元。(注:答20美元也算对) 2. 电脑行业的技术进步只能使得经济中的电脑产量增加,而经济中其它产品的数量不会增 加。 错误。电脑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如图)。一般来说,这会使得社会可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数量也增加(如图中A 到A’点)。直观来说,由于技术进步,当社会在既定的生产要素配置下可以生产更多电脑和同样多的其他产品时(图中B 点),通过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也可以同时生产更多的两种产品(图中B 到A’点)。 3.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False.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notebooks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quantity supplied, in general. The reason is that demand increase will raise the price (to eliminate the shortage it causes),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quantity supplied. The only way the statement would be true is if the supply is perfectly inelastic. 4. If more Americans go on a low-carb diet, the demand for bread will fall. The de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bread will cause the price of bread to fall. The lower price, however, will then increase the demand. In the new equilibrium, Americans might end up consuming more bread than they did initially. (DO use a diagram to illustrate your explanations) False. When the demand falls, there will be a surplus of bread for a while (FE 1 in the graph), when the original equilibrium price P 1 has not fallen yet. As time goes on, price begins to fall, quantity 电脑 其他产品

经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1. 经济学原理的假定前提有哪些? 西方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定:第一,经济人的假定。经济人假定也称为理性人假定。“经济人”被规定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般的人的抽象,基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 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主要含义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2.假设某学生有10小时的时间用于准备即将到来的经济学与英语的考试。在给定该学生时间资源的条件下,试画出其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该学生没有认真复习,而是去玩电脑游戏了,那么,相对于他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言,他的分数“产量”在何处?如果该学生将学习时间从10小时增加到15小时,那么,他的分数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 给定10小时学习时间的条件下,该学生的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所示。缺乏效率的学习时间会导致其分数“产量”位于先前勤奋学习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下方。如果学习时间增加,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沿东北方向向外移动。

3.假定下表是供给曲线Qs= -3+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1)供给价格弧弹性的公式: 2)21(2)21(Q Q P P P Q Q P P Q P P Q Q E ++???=???=??= 6.12)37(2 )35(3537=++?--=E (2)供给价格的点弹性公式 1.6 5 4 2)'23(E 5 423Q 4P P ]P Q )[('=?=?+-==?+-==? =?==Q P P Q P Q Q P dP dQ P dP Q dQ E 时,当求导对表示 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 ;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Qd s Q 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14-3P=2+6P ,得出 10,34 == Qe Pe 此时需求价格弹性为: 4 .01034 31034 )'314()('=??=?--=?-=?-=P Q P P Qd Q P dP dQ Ed 供给价格弹性为:=?=Q P dP dQ Es 8.010******* )'62()('=?? =?+=?P Q P P Qs 5.运用供求图,说明下列事件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1)皮夹克价格下降。 (2)发明了新织布机。 a.皮夹克价格下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名词解释: (1)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2)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进行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活动,才能和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这种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3)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 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4)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 (5)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的联系。 (6)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里,会有许多个特有经济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它们和 共有经济规律一起构成该社会经济制度的规律体系。在这些规律里,有一个起着决定作用的经济规律,即基本经济规律。 (7)抽象法: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主要依靠抽象的思维能力。即首先收集和 占有大量的实际材料,然后运用抽象力对实际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中找出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并发现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 (8)矛盾分析法: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运动,首先要分析生产关系内部的各种 矛盾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同它的外部条件的矛盾关系,通过这些矛盾的分析,能揭示简单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怎样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化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因此,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首先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后才能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这一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是这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过程。社会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这一整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所谓生产,是指以一定关系结合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人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这一生产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在分工协作基础上互相交换其活动与能力的关系,也包括社会生产各部门、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协作关系以及人们对生产进行组织管理方面的关系。首先,生产决定分配,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有与其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的结构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它体现人们对产品的所有权关系。其次,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前者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后者则是联结生产、分配、消费的中间环节。没有生产发展和社会分

经济学原理I(05秋季期中1)

经济学原理(Ⅰ)期中考试一 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每题5分,共40分) 1.某城市幼儿园的规定是每天下午4点钟家长必须将孩子接走,可是每周都有那么几个家长迟到(孩子在等待父母的过程中会较烦躁,幼儿园也不得不留下一个老师专门看护。)。因此,有人向校长建议对迟到的家长每次罚款10元。如果校长采用该建议,那么迟到的家长数肯定减少。 错误。在没有罚款之前,家长们迟到实际上是免费的,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迟到,这说明迟到会引起一种心理成本(内疚感)。一旦有了罚款,家长们迟到的成本变为10元钱,但是心理成本消失,其净效果很可能是激励更多的家长迟到。 2.众所周知,汽车超速对于公路安全带来危害,并且超速越严重危害越大。某城市现行的法律是每超速10公里就增加罚款2千元。有代表指出这种交通立法对于超速行为过于宽松,建议只要发现超速行为,不管超速多少即罚款1万元。该代表的建议能够降低超速带来的危害性。 错误。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采用该建议后,驾驶者只要交足1万元就可以随意超速,即超速的边际成本等于0,面临这样的激励,超速的程度将很严重,危害也就越大。 3、出版社的张编辑是某著名经济学教科书的销售负责人,他认为,由于允许学生将旧的教科书再次出售,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某著名化学家对此建议,出版社可以使用一种他本人发明的印刷墨水,当教科书使用半年后,这种墨水自动褪色,使得书页变成空白。如果张编辑接受这一建议,其结果是必然导致新书价格上升和出版社盈利增加。 错误。这里的分析虽然看到了旧教科书和新教科书为替代品,随着旧教科书的供给下降(甚至消失),旧教科书价格上升,引起新教科书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这可以增加出版社盈利。但是,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购买新教科书的需求者来说,他原来使用教科书实际支付的价格仅是新书和旧书的差价,而现在必须支付新书的全部价格,相当于新书的市场 ..价格而言,现在的需求曲线会左移(需求下降)。两方面的影响相反,抵消后的结果使得需求曲线变化方向不确定。加上新书的印刷使用该墨水还可能提高了生产成本,是否盈利更成为问题。 4.小明的预算是每月用在手机通讯上的部分为100元,该预算长期不变。通过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认为小明手机通话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单位1. 正确。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或总支出的关系:如果是单位弹性,则价格的变动不会带来总收益或总支出的变化。反之命题也为真。 5、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错误。练习本的需求提高了练习本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同时代表者需求和供给的数量,所以供给量也增加了。这一说法混淆了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两个术语。实际上,随着需求增加,开始会出现短缺现象,推动价格上升,从而刺激供给量增加(和需求量下降),最终回到供求平衡。 6、“非典”期间,口罩的价格上升了,购买的人也大大增加了。这一现象违背了需求定律,因为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上升而非下降。 错误。“非典”事件是除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需求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因此,这一变化不能用需求定律(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来解释。实际上,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经济学原理随堂作业答案(2015华工)

经济学原理 第二章生产什么? 1.10.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A.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消费其他商品的总效用之比 B.等于该商品的价格 C.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该商品的数量之比 D.是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参考答案:D 2.11. 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A.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 B.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 C.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 D.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 参考答案:D 3. 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 A.该商品的效用总量趋于递减 B.该商品的平均效用趋于递减 C.该商品的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D.该商品的总效用趋于递减 参考答案:C 4. 13.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参考答案:C 5. 14.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 B.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 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 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 参考答案:A 6. 15.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X的价格是20元,商品Y的价格是6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取最大效用,他应该()。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增购Y,减少X的购买量 D.同时增购X、Y 参考答案:C 7.1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正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参考答案:B 8.17.对于公共产品的概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因消费者人数增加而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B.因消费者人数增加则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增加 C.不因公共产品的增加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增加 D.不因公共产品的减少而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减 参考答案:A 9. 18.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提出了以下假设:()。 A.消费者是社会人 B.消费者对商品存在偏好 C.消费者是理性人 D.存在预算收入的约束 参考答案:BCD 10. 19.下面属于序数效用论观点的是()。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一种组合都能明确说出其偏好顺序 B.消费者的偏好有传递性 C.消费者均衡条件是:消费者使自己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D.消费者更偏好数量多的商品组合 参考答案:ABD 11.20.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A.消费的非竞争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消费的竞争性 参考答案:ABC 12. 21.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任何人对公共产品消费者不影响其他人,其原因有()。 A.消费者的增加不增加提供公式产品的生产成本 B.消费者的增加不对其他消费者产生拥挤 C.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 D.消费者的减少将减少对其他消费的非竞争性 参考答案:AB 第三章如何生产? 1.2 2.如果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 B.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C.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 D.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参考答案:B

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 1.某国年内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为28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7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相互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50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平均流通速度为8次,假定当年发行纸币为400亿元。运用上述资料计算: 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是多少? 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1.解: (1)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 公式: 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抵销支付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2800-700+800-500)/8=300(亿元) (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元? 300亿元/400亿元=0.75元 2.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计算: (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 (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 (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

2.解: 去年: 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 提高劳动生产率25%,货币价值不变;供:100件,求:15000件。 在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当今年劳动生产率提高25%的条件下,设每件社会价值为x元 则:1:10 =(1 + 25%): x 每件商品社会价值= 10元/(1+25%)= 8元 供求变化下的每件商品的价格=(15000×8元/件)/100元 = 12元/件 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 12元-8元= 4元/件 1936年天津东亚毛纺厂工人的工资每人每天为0.4元。一个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毛线12磅,每磅毛线售价为2元,生产12磅毛线需消耗劳动资料和原材料的价值为21.6元。计算: 一个工人在12小时内创造新价值是多少? 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多少? 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在一个工作日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是多少? 解: (1)2元×12磅=24元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英文版)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CHAPTER 1 Scarcity :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Economics :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fficiency : the property of society getting the mos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Equity : the property of distribu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Opportunity cost : 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 Marginal changes :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 plan of action. Market economy : 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 failure : a situation in which a market left on its own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Externality :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Market power :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economic actor (or small group of actors) to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market prices. Productivity :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 Inflation :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prices in the economy. Phillips curve : a curve that shows the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Business cycle : fluctuations in economic activity, such as employment and production. CHAPTER 2 Circular-flow diagram : a visua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 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 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