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寨遗址

东寨遗址

东寨遗址
东寨遗址

古湛城遗址周至汉洛阳市吉利区

位于我区南陈村北,南邻黄河,西临湛河,与东寨村隔河相望,座落在湛河二级台地上。古湛城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平面近方形,边长约400米,城墙系用花土夯筑面成,夯层厚度约0.10—0.12米。现仅存南墙(部分)、西墙(部分)和北墙的基部。南城墙残存约120米,顶部宽19—20米,高约3米;西城墙残宽约1—3米,高约1—2米;北城墙基残长约120米,宽约10—20米,高约0.5米—1米;东城墙地面已看不到。在城墙的西南角可以看到有灰坑分布,在夯土及城中发现的文化遗物主要筒瓦片、板瓦片和少量的陶器残片等。筒瓦表面多饰细绳纹,内面为布纹,也有磨光者,板瓦的表面饰绳纹,内饰布纹,个别板瓦的内饰云窝纹。仅采集少量东周时期陶罐残片。该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当为汉代,此城是从东周沿续汉代的古城址。

五色土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种颜色的土壤,寓含了全中国的疆土,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这种布置方式,是以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表明:坛上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中华五色土”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这意味着“五色之土”代表整个中华大地,并寓意中华疆域地大物博,多姿多彩。

考古学总结与归纳

考古学导论 1、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 2、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 3、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 4、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 5、考古三大杂志 6、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 达曼表 7、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 8、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 9、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 大题 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北大论文赵辉写的) 2、中国考古学史 旧石器时代

一.解释题 人类化石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文化遗址 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 合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 工具类 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硕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 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 加工工具石锤石占 制作技术类 石料加工各部名称 台面打击点半锥状石片角辐射线同心波纹阴面阳面锥疤 直接打击法锥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 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 修理技术压制法指垫法 技术模式 奥杜威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细石

器技术 修理台面技术预制石核技术盘状石器技术 技术研究方法 微痕分析法埋藏学孢粉分析法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石器拼合技术理论 莫维斯理论竹木文化说石器工业南北二元结构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 人类与文化起源理论与研究 特异进化镶嵌进化夏娃理论区域连续进化理论中心营地说 旧石器环境 黄土: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共和运动 考古学家 桑志华魏敦瑞步达生裴文中贾兰坡 二.大题 1.周口店 2.区域渐进理论 3.南北技术系统 4.华北两大技术系统 5.细石器 6.莫维斯线及其意义 7.中国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变 8中国旧石器时代最早人类与分布9.旧石器分期及各期代表 新石器时代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高蒙河 【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实物史料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本文则提出了遗存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以期更加准确地揭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质。 对遗存的界定和辨义使遗存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研究遗存的三个阶段性过程,以及收集、整理和解释遗存的方法。 【关键词】研究考古遗存过程方法 考古学的宗旨是通过遗存来复原历史,换言之,遗存系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核心。因此,在讨论有关考古遗存研究的诸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对遗存及其相关问题予以界定和辨义。 一、遗存的内涵与外延 作为考古学专业术语的“遗存”一辞,虽然经常出现在各种文献和研究论著中,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对其做出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具体使用时往往见仁见智,内涵不一。比如:有的人将人骨、兽骨或植物种子等遗留物作为遗存;有的人则把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具或使用过的遗迹作为遗存;也有的人将某一地点的窖穴、墓葬和房屋叫作遗存;还有的人干脆把一个地区的古代物质文化资料都看成是遗存,等等。另外,象“建筑遗存”、“细石器遗存”、“植物遗存”、“文物遗存”、“近代遗存”之类说法,也不乏见。实际上,上述种种说法尽管在内容上巨细有别,在对象上涵指互异,但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相对合理性因素,却构成了我们从理论上澄清遗存这一概念的出发点。 归纳以上说法,可以看到遗存具有如下几个特性:第一,遗存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实体,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既是形象的,又是立体的。第二,遗存有一定的时间范畴,大致从人类诞生的旧石器时代至近代。第三,遗存以地下或地上为其存在形式。第四,遗存的内涵比较宽泛,小如一个米粒,大到一座古城,包罗巨细。根据这些特性,又可以把遗存划分为两大类,即人工产物和部分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产物。前者应作为遗存的基本内涵,后者则是遗存的外延。 包括人工产物和部分自然产物在内的遗存,通常又被分为遗迹和遗物两大范畴,象前面提到的窖穴、房屋以及墓葬等,即是遗迹;而细石器、器具、种子、人骨、兽骨等,则是遗物。目前,对遗迹和遗物进行过权威性界定的著作是《辞海》,即:遗迹是“指古代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窖藏以及游牧民族所遗留的活动痕迹等等。”遗物是“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等”[①]。在这里,以工具或遗址等具象性事物来解释遗迹和遗物,显然只是通俗意义上的表述,而非本质属性上的揭示。这就犹如“什么是人?”的讨论命题一样,有的会说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张某李某王某;有的则说人属于自然界中生物发展阶段上居最高位置的灵长目,具有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以及能动地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两种表述所具有的大众化和专业化性质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说,前者只不过是一种根据性别、年龄或称谓所做的简单分类,并没有涉及到非表象的本质意义。同理,将上面确定人类本质属性的做法之于作为遗存的两大范畴的遗物和遗迹,便会得到如下界说:遗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可以移动并不会在移动中改变其形态的物质,遗迹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否则便会改变其形态的物质。 本文之所以强调遗迹和遗物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物质,而不是象《辞海》那样限指人类过去遗留下来的物质,是因为考古学的研究范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近年来诸如地震考古学、天文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冶金考古学、沙漠考古学等边缘新学科的出现,一方面拓宽了考古学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扩充了考古学研究的原有内核,亦即增加了那些非人类本身但却与人类相关的自然遗物

中国建筑史

第一部份:中國古代建築特點 1.名词解释 1间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 架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 2步架: 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3彻上露明造出于构造上需要演化而来,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作适当的装饰处理,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 4大木作,这是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大木结构的四种基本形式:庑殿、硬山、悬山、歇山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小木作 中国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地板、天花(顶棚)、楼梯、龛橱、篱墙、井亭等42种,在书中占六卷篇幅。清工部《工程做法》称小木作为装修作,并把面向室外的称为外檐装修,在室内的称为内檐装修,项目略有增减。 我国古代以来按木工工艺的不同,把建造房屋木构架的叫作“大木作”;把建筑装修和木制家具的叫作“小木作”。前者工人称“大木匠”,后者工人称“小木匠”。 5阑额:古典柱式结构的三大构件之一,位于柱顶,支撑壁缘和檐口。柱子上端关联与承重的构件偶然候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巨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6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7罩大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8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时可取下的窗,合在一起,叫支摘窗。最早见于广州出土的汉陶楼明器。清代北方的支摘窗用于槛墙上,上部支,下部摘。南方的支大。 9藻井:高级天花,用于殿堂明间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有方、矩、八角、圆、斗四和斗八形 10平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成为平棊,后代沿用较多。一般居民用竹,高梁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11平闇:为了部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再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地域文化介绍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地处平原,为哈尔滨中心城区,总面积182.87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温热多雨,南岗称“秦家岗”,地处哈尔滨市最高点,因此得名“南岗”。文物古迹有文庙、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秘书处旧址、革命领袖纪念馆,有18个街道办事处、1乡1镇。邮编150000,长途区号0451。方言东北话,著名景点文庙、果戈里大街、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机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饮食特产有飞龙汤、地三鲜、风干香肠黑龙江哈尔滨松北位于哈尔滨北段,总面积736.3平方米,7个街道、2个镇,邮编150028,著名景点有太阳岛风景区、东北虎林园、雪博会、冰雪大世界、天鹅湖,是全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为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懂冬长夏短,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短暂早霜。饮食特产有哈尔滨风干口条、德莫利炖活鱼、格瓦斯、沙一克、马迭尔冰糕、对青烤鹅。 黑龙江大庆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之北,平原腹地,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14个乡镇,104个行政村,油气资源丰富,是大庆外油田的重要开发区,邮编166400,著名景点有老街基公园、肇州休闲公园、青马湖、法雨寺、萨日湖等,特产有肇州大瓜子、糯玉米、托古小米、肇州核桃、梅花鹿茸片、大庆贡

米。 黑龙江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坡,总面积为1587平方米,属于山丘陵地带,海拔472米,平均气温零下1.2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春秋分明,冬长夏短,冬季寒冷,被称为“高寒禁区”。其有“林海明珠”、“新兴林城”和“万里兴安第一城”之称。全区有6个社区,2个乡。著名景点有噶仙洞景区、古里山庄、甘河大桥、东湖公园等。邮编165000,特产是中国北极蓝莓、马铃薯、野生红豆、猴头菇、天麻、蕨菜等。 西安渭南,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1个市辖区,2个县市区,8个县,254个乡镇,3236个村,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渭南以农业著称,气候温和,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号称“陕西粮仓”。地处黄河流域,文物旅游景点619处,著名景点有西岳庙、唐帝王陵墓、司马迁的祠和墓、魏长城。文化有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面花、皮影等民间艺术。当地特产有韩城“大红袍”花椒、潼关酱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华州皮影、沙底辣椒、临渭葡萄、渭南水晶饼等。西安临潼,位于关中平原之东。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面积为915平方公里,23个街道,别名是中国御温泉之都、石榴城,邮编710600。方言为中原官话东府小片秦语,著名景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姜寨遗址、鸿门

西安鱼化寨区域历史文化

鱼化寨的历史文化 一、鱼化寨的来由 传说一: 这里曾是周武王为其雨花公主祭天之地,几经历史变迁,“雨花”渐渐被演绎成了“鱼化”,有鲤鱼化蛟龙的祥瑞。是故,自唐代始,进京赶考的举子都要来此地祭拜,祈求能一举考中,实现“鱼跃龙门”的愿望。 传说二: 鱼化寨本名“雨化寨”,是明代洪武年间一位镇守此地的江苏籍梅姓将军把家眷带到这里安家以后形成的聚居地。他是为了纪念他的家乡——雨化寨而取名的,后渐渐演化为“鱼化寨”,在后来民间竟然也有了传说,此地成了化龙化鱼的地方。 传说三: 相传周天子欲在白鹿原上建都,鲸鱼闻后,怕担负不起城池的重量,顺沟向西逃跑。逃跑途中,鲸鱼怕被发现,便化成一个寨子,即现在西安市南郊的“鱼化寨”。玉帝发现后,用铁索将其缚住,关押在长安城下,并在上建都城,以防鲸鱼逃跑。 二、鱼化寨遗址 1、200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西郊发现了国内又一处保存完好的大型仰韶时代聚落遗址——鱼化寨遗址。仰韶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原来主要有两处,它们均在西安,一为半坡遗址,一为姜寨遗址。 2、该遗址位于西郊鱼化寨北300多米处的岗地之上,北临古皂河。约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曾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足以让今人感慨的各种遗迹,这也是考古界继半坡遗址之后在西安的又一重大发现。 3、该遗址的“新石器文化”和“西周文化层”被列入陕西第一批名胜古迹予以重点保护。 三、鱼化寨资源 1、河流:区内有两条主要河流经过,分别为皂河和沣惠渠。

2、丰富的地热水和矿泉水:鱼化寨地下蕴藏有地热水和矿泉水。近年新开凿的地热井,深度2618米,井口水温高93度,自喷流量100m3/H。这在西安乃至全国也是少见的。 3、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泥叫叫” 历经十几个朝代的沧桑变迁,给这个村寨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鱼化寨“泥叫叫”。“泥叫叫”是一种模印捏制成形、经低温焙烧而成,兼有声响的儿童泥玩具。 泥叫叫的传闻:(1)在清末鱼化寨东围墙村外的“娘娘庙”里住着两位从外地流落至此的老汉,以做娃娃哨为生。因其乐善好施,村上小孩都有娃娃哨玩耍吹 唱。他们的举动启发了鱼化寨人的灵性,后 来村民们相继投入娃娃哨的生产,也因此, 东围墙村后来被誉为“娃娃哨村”。 (2)鱼化娃娃哨最早起源于清末民初。那时 从户县来了个讨饭的,人称“户县张”,住在 鱼东村的一座庙里,会做娃娃哨。刚好鱼化寨一带有适合制作娃娃哨的黑土,“户 县张”便以制作娃娃哨为生。村民跟着学,在鱼 化寨渐成气候,一代代流传下来。解放初还曾被 当作中国民俗工艺品的代表漂洋过海到瑞士展 览。 木塔寺的历史文化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 郎树德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 〔内容提要〕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1978~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经研究,遗存可分为5个文化期。大地湾的发现揭开了甘肃史前史的新篇章,将我们的研究视野从5000年前拓展到8000年前。大地湾考古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提供了史前文化遗物遗迹完整的发展序列,以及史前聚落从一般村落发展到中心聚落的演进过程,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动物考古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生态环境研究为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大地湾;考古发掘;文化分期;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5/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2)05-0136-04

总体来看,甘肃东部的新石器文化与陕西关中地区属于同一个文化区,两者的考古学文化本属同一系统,它们的文化面貌和发展阶段大致相同,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各自的地方色彩却日益浓厚。在前仰韶文化阶段,几乎毫无二致,进入仰韶文化,它们的差异却日渐增大。到了仰韶晚期,终于各自形成较为独特的地方类型。 2、距今7000多年前的第一期文化的发现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且为探讨农业、陶器、彩陶的起源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 大地湾一期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同类遗存在陕西也有多处发现,但大地湾资料最为丰富。近年来,此类遗存在甘肃东部的渭河、西汉水流域包括大地湾已发现8处,最西到达武山,最南进入嘉陵江流域的徽县③,上述发现说明甘肃新石器文化的发端同陕西关中地区至少在7000~8000年前是同步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重新审视广袤的甘肃东部地区在中华古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重新评价甘肃先民在史前时期开拓西部的不朽功绩。 农业起源是一个世界范围内考古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对稻作农业起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可喜的是,大地湾H398发现炭化稷(PanicummiliaceumL)的植物种籽,这是国内同类标本中时代最早的。它与希腊的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中出土的标本时代相近,而且希腊的标本是国外最早的发现④。我们还注意到,黍是甘肃从古至今的常见农作物,它们的出现早于粟的种植,因此,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判定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第一品种是黍,随后才是粟的推广。大地湾的证据还说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可能首先起源于河谷地带,这里比山地更适宜农耕。第一期文化的陶器具有不少原始的特点:器类简单,烧成温度不高,陶片分层、陶色不匀,这些都是制陶方法原始,烧制技术落后所致。尽管更早的陶器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但一期陶器毕竟是西北地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实物资料。对这批陶器的研究使我们在探索陶器起源的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彩陶起源的问题,大地湾一期成批彩陶的出现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中国彩陶并不是受西方彩陶的影响而发生的,而是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这时的彩陶均为紫红色,呈条带状饰于 形器口沿内外,几乎还谈不上什么图案,甘肃地区不仅首先发明了彩陶,而且一直流传于青铜时代,其延续时间在我国是最长的地区。在这批彩陶中,还发现单独使用的十余种符号,绘在陶器的内壁,是随意之作,还是有意而为,尚需进一步研究。 3、大地湾发现的240座房屋遗存为史前建筑及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这些房址类型多样、变化复杂,构成一座完整的发展序列,可谓一部史前建筑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复原历史所需的多角度的庞大信息量。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平面形状、规模结构、居住面、房址以及建造方法等方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它们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建筑特点:平面形状以近方形和长方形为主;布局讲究中轴对称,门和灶址沿中轴线布列,柱洞左右对称:结构上以室内大柱和边墙柱组成支撑屋顶的整体构架,墙体主要承担封闭、隔断作用,这些特点最终在四期大型房址F405、901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并有进一步的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上述特点构成了后世中国传统建筑、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这是仰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房址的分类与功能研究使我们明确了大中小不同房址的功能,既有公共建筑与生活居室的区别,又有首领住室、家族长、一般成员住室的不同用途。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而对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聚落形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4、大地湾提供了史前聚落从一般村落发展为中心聚落的演进过程,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聚落考古是考古学近年来瞩目的热点课题,在大地湾5个文化期中,以二期聚落最为完整清晰。在二期工段(该期可分为三个时间段),聚落整体由壕沟围成椭圆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中心部位为广场和公共墓地,广场一侧矗立着一座60平方米的大房子,推测既是氏族首领住宅,又是公共活动的场所;中小型房址门向均朝向中心广场,呈扇形多层分布,中型房址面积多为25~40平方米,系家族长及未成年子女的居住室,是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出土成套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小型房址则为一般社会成员居室,面积大多在10~20平方米之间,这是甘肃考古中所见到的布局明确、时代最早的聚落,堪称“陇原第一村”。这类向心力极强的环壕聚落也见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遗址。二期Ⅱ段聚落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即一个中心分裂为多个中心,向心式格局被社会的发展完全打破,表明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化是同期其它遗址未见的,因此二期聚落的演变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最近十多年以来,50余座史前城址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搞清中国文明起源的进程及特点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城市是文明要素之一,距今5000年前是中国“古城”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地湾四期聚落既不是一般村落,又非城市,但正处在其间的过渡状态。作为聚落中心的F901显然不是一般住宅,它应是举行大型宗教、祭祀以及其它公共活动的会堂式建筑,这种高级营造活动必然由较高的公共权力和较强的社会组织来实施,其巨大的动力是政治精神性的,而不是经济原因,动员数百以至上千个劳动力完成这座建筑,不是一个氏族或部落力所能及的。从四期聚落的不凡气势及巨大规模来分析,它应是清水河沿岸数十公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聚落,或称之为中心聚落。从第一期文化的散点式聚落,演进到第二期文化的环壕式聚落,继而发展为第四期文化的中心聚落,恰恰提供了一般村落分化、文明要素的不断成长之过程,这正是大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