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章生产者选择

第3章生产者选择

第3章生产者选择
第3章生产者选择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二、选择题

1.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

A.APP L是递减的; B.APP L为零;

C.MPP L为零; D.MPP L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要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3.当APP L为正但递减时,MPP L是()。

A.递减; B.负的;

C.零; D.上述任何一种;

4.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5.MPP L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A.对L的I阶段; B.对K的Ⅲ阶段;

C.对L 的Ⅱ阶段; D.上述都有不是;

6.下列是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7.果以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资本,则等成本曲线的斜率是()。

A.P L/P K; B.-P L/P K;

C.P K/P L; D.-P K/P L;

8.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9.在有效区域中,等产量曲线()。

A.凸向原点; B.负向倾斜;

C.不能相交; D.上述都正确;

10.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

为()。

A.1/3; B.3;

C.1; D.6;

11.生产理论中的膨胀线类似于消费者理论中的()。

A.恩格曲线; B.收入消费线;

C.价格消费线; D.预算约束线;

12.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代表()。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至少的价格是不变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3.凡属齐次生产函数,都可能分辨其规模收益类型。这句话()。

A.正确; B.不正确;

C.可能正确; D.不一定正确;

14.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15.等成本曲线平等向外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6.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7.在生产得均衡点上()。

A.MRTS LK=P L/P K; B.MPP L/P L=MPP K/P K;

C.等到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上述都正确;

18.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19.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上述三者均不正确;

20.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2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A.增加20%; B.减少20%;

C.增加大于20%; D.增加小于20%;

21.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A.在生产函数已知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22.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即定产量是时,那他()。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23.经济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4.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D·总成本。

2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核算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可变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含成本;

26.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27.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和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28.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 D.上述任意一种;

29.某企业主从企业的总收入提取20,000美元;作为其“工资”,此企业主的隐性成本()。

A.每年是20,000美元; B.每年多于20,000美元;

C.每年少于20,000美元; D.上述都有可能。

30.假设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所花费的人工材料费为

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A.200; B.1200;

C.1000; D.无法确定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货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成本;

C.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固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固定成本。

32.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3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3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35.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A.对厂商在长期中的价格决定并不重要;

B.当LAC最低时和LMC线相交;

C.是线性的并且是向右上倾斜的;

D.以上都对。

36.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37.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A.规模的不经济性; B.规模的经济性;

C.收益递减律的作用; D.上述都下确;

38.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C.垂直的; D.水平的;

39.当收益递减律发生作用时,VC曲线()。

A.以一递减的速率上升; B.以一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一递减的速率下降; D.以一递增的速率上升;

40.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

A.是最小; B.等于MC;

C.等于A VC+AFC; D.上述都正确;

41.SAC决不会小于LAC()。

A.总是对的; B.常常对;

C.决不对; D.有时对。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3679393.html,C曲线()。

A.当LMCLAC时上升;B.通过LMC曲线的最低点;

C.随LMC曲线下降而下降;D.随LMC曲线上升而上升;

43.当LAC曲线下降时,LAC曲线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

A.总是对的; B.决不对;

C.有时对; D.不能判断;

44.得到MC是由()。

A.TFC曲线的斜率;

B.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

C.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的斜率;

D.即是TVC又是TC曲线的斜率;

45.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成本线上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成本曲线上的一点相对应。这句话()。

A.总是对的; B.有时对;

C.总是错; D.无法判断;

46.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都有可能;

47.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部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A.10元; B.5元;

C.15元; D.一直趋于下降;

48.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49.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产品增加互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2.50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C.随着产量的增加南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50.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C .不变; D.都有可能;

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一定向下

倾斜;

B .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性所造成的;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在的;

D .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分构成商品的供给曲线;

五、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0.5L Q K L ,32,05.022--表示产量,K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P L )函数和边际产量(MPP L )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3)证明当APP L 达到极大时APP L =MPP L =2。

2.已知生产函数为L

K KL L K f Q +==10),( a) 求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及平均产量函数。

b) 考虑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MRTS )的增减性。

c) 考虑该生产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的增减性。

3.函数为24LK Q =

d) 求出Q=100时的等产量曲线。

e) 推导出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f) 求出该生产函数的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

4.已知某天生商的生产函数为8/58/3K L

Q =,又设P L =3元,P K =5元。 i.

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ii.

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iii. 求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 、L 与K 的值。

5.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 2-2K 2

PL=15元,PK=30元,TC=660元

其中:Q 为产量,L 与K 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 L 与P K 分别为L 和K 的投入价格,

TC 为生产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6.已知生产函数为Q=5.05.0K L ,试证明:

a)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b) 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7.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 ,产出一种产品Q ,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L L L Q 1261.023++-=,求解:

a) 劳动的边际产量APP L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b) 劳动的边际产量MPP L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c) 平均可变成本极小(APP L 极大)时的产量。

d) 假如每人工资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8.表5-2

表5-2

说明:Q TFC AFC Q

TVC AVC TVC TFC TC ==

+=,

9.已知总成本函数为1209035523++-=Q Q Q TC 。自哪点起TC 及TVC 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并作图说明。

10.设生产函数为Q=6KL ,试用两种方法求出相应的成本函数(K 与L 的价格既定)。

11.考虑以下生产涵数4/14/14/1m L K Q =在短期中,令1,2==K L P P ,PM=4,K=8,推导出短期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短期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函数以及短期边际成本函数。

12.一厂商用资本(K )和劳动(L )生产X 产品,在短期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短期生

产函数是:L L L x 2402423++-=

x 是每周产量,L 是雇佣劳动量(人),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工资每小时为12美元。

A ) 计算该厂商在生产的I 、II 和III 阶段上L 的数值。

B ) 厂商在短期中生产的话,其产品税品最低价格为多少?

C ) 如该厂商每周纯利润达到1096美元,需雇佣16个工人,试求厂商固定成本多少?

13.对于生产函数L K KL Q +=10 4,4,1===K P P K L 在短期中令

A ) 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B ) 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最小时,以下二函数取等值: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14.某商店每年销售某种商品A 件,每次购进的手续费为B 元,而每件的库存费为C 元/年,在该商品均匀你售情况下,商店应争几批购进此商品才能使所花费的手续费及库存费之和为最小?

15.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10083'2+-=Q Q C 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16.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Q C 02.0100'+=求产量从10000到2000时成本变化量。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答案

第三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设劳动是唯一可变要素,当总产量下降时,( ) A. 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零 B. 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C. 劳动的平均产量小于零 D. 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 2.当劳动的平均产量大于零时,边际产量是( ) A. 下降的 B. 0 C. 负的 D. 以上都可能 3.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要素的投入阶段是() A. 阶段Ⅰ B. 阶段Ⅱ C. 阶段Ⅲ D. 以上都不对 4.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 A. 递增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 C. 递减且为正; D. 上述三个选项中只有A不可能。 5.以下各项中可能是短期成本函数的是() A.TC=0.6Q3-10Q2+300Q B. TC=2Q3-10Q2+300Q+100 C. TC=10Q2-3Q3+300Q+100 D. TC=10Q2-3Q3+300Q 6.等产量线特性() A. 一般斜率为负 B. 凹向原点 C.不同的等产量线只有一个交点 D. 以上说法都对 7.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P L、P K是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A. P L/P K B. P K/P L C. -P L/P K D. -P K/P L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9.理性的短期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A. MP>AP阶段 B. MP下降阶段 C. AP下降阶段 D. 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3章生产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技术 1.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含义 生产函数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生产函数本身并不涉及价格或成本问题。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 )、资本(K )、土地(N )等,目前的技术状况为T ,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Q f L K N T =L 式中,Q 代表产量。在生产函数中,产量Q 是指一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说,投入要素的使用是有效率的。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 和资本K ,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Q f L K =,这是简化的、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 (2)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 ①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同,则产品的产出量也不同,一般来讲,更多的投入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产出。 ②厂商采用的生产技术决定厂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2.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1)短期生产函数 ①短期 短期指的是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期。其中无法改变投入量的那些要素称为固定投入。在短期中,根据要素的可变性,把所有投入要素分为两大类: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固定投入也称不变投入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其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化的要素;而可变投入则正相反,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化。 ②长期 长期指的就是在这段期限中厂商可以改变所有的投入,旧的机器设备可能已经折旧完毕,旧的厂房可能已经破损,厂商可以按照需求状况和技术状况增添新的机器设备和厂房。在长期中,不存在固定投入,厂商的一切投入要素都可以改变,也就没有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因此,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仅仅局限于短期。 ③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章 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西方财政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主要学派的观点等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各个时期财政学理论的主要主张。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宏观财政理论综述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四)供给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一)古典宏观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1.重商主义财政理论 重商主义财政理论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上。重商主义主张限制金银币出口,实行高额关税,贸易壁垒,限制竞争,利用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2.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反对一切干预的自由主义思想。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仅充当“守夜人、夜警察”的角色,“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古典经济学派在宏观财政政策上主张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 1.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财政学说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产生了财政学。亚当.斯密——“财政学之父”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提高税收、反对举借公债。 2.大卫.李嘉图对斯密财政学说的补充 李嘉图认为,任何赋税都来源于利润、地租或其他形式收入,主张实行负担最轻的税收。他所提出的税收理论被后人称为赋税转嫁论,给后来财政理论中的税种设置、收入分配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模式。此外,他反对财政补贴。 配第、穆勒、萨伊等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都反对国家干预。认为“廉价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国家的财政支出不具生产性,应尽量减少,提倡减税、反对发行公债、反对实行财政补贴。 3.新古典主义财政理论 二十世纪初期,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庸俗经济学又被称为(第一代)“新古典经济学派” (Neoclassical Economics)。他们认为供给可以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有自然趋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倾向,因此宏观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财政理论 凯恩斯反对古典经济理论充分就业假定,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得消费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二、选择题 1、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D )。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 C.MP L为零;D·MP L为负;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要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D )。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D )。 A.递减;B·负的; C.零;D·上述任何一种; 4、如图4-1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B )。 A.3<,L<7; B·4.5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答案

第三章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设劳动是唯一可变要素,当总产量下降时,() A. 劳动的平均产量等于零 B. 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 C. 劳动的平均产量小于零 D. 劳动的平均产量下降 2. 当劳动的平均产量大于零时,边际产量是() A. 下降的 B. 0 C. 负的 D. 以上都可能 3. 当边际产量小于零时,要素的投入阶段是() A. 阶段I B.阶段n C.阶段川 D.以上都不对 4. 当AP L为正且递减时,MP可以() A. 递增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 C.递减且为正; D.上述三个选项中只有A不可能。 5. 以下各项中可能是短期成本函数的是() =+300Q B. TC=2Q 3-10Q2+300Q+100 C. TC=10Q2-3Q3+300Q+100 D. TC=10Q 2-3Q3+300Q 6. 等产量线特性() A. 一般斜率为负 B. 凹向原点 C. 不同的等产量线只有一个交点 D. 以上说法都对 7. 设横轴为劳动L,纵轴为资本K, F L、P K是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A. P L/P K B. P K/P L C. -P L/P K D. -P K/P L 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 .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9. 理性的短期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 A. MP > AP阶段 B. MP 下降阶段 C. AP下降阶段 D. MP 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总产量TP开始下降时,边际产量MP也开始下降 B. 只要边际产量MP T降,总产量TP 一定下降 C. 边际产量MP曲线必定交于平均产量AP曲线的最高点

第三章 生产者决策理论

第三章生产者决策理论 教学内容:本章在考察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生产者如何在一定成本的约束下实现产量的最大化,并考察了生产成本的概念和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生产者均衡的条件;规模报酬变化规律;生产成本概念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生产者均衡及其实现条件;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的选择 课时分配:6个课时 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活动与生产函数 (一)生产活动与生产要素 生产活动就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简而言之,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劳动力是指由劳动力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资本是生产中所使用的由其他经济单位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土地是自然资源的代称。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的管理和组织生产活动工作。(二)生产的可能性选择 生产可能集: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厂商以一定的投入组合和这些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出构成了厂商生产的可能性集合。在投入为单一生产要素X,产出为单一产品Y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集合可以表示为下图的斜线部分。 图3.1生产的可能性选择 (三)生产函数 由于厂商力图以一定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出,在生产可能集中,边缘线尤为重要。这条线反映了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函数被称为生产函数。 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 Q=f(L,K) 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它具有以下性质:

(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给两边同取对数,很容易被线性化: (2)其中的参数有明显的经济含义。A表示技术水平,可以表示为 可见,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3)对两边求对数之后的函数的两边求全微分可得: 据此来考察总产量增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贡献非常方便。 (四)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假定 1.假定厂商的生产技术具有单调性。如果厂商用两种生产要素来生产产出,如果一种组合的每种生产要素都不比另一组合中的少,那么,这种组合至少生产出与另一种组合相同的产量。2.假定厂商的生产技术具有凸性。即,如果两种投入组合生产出相同的产量,那么,这两种方法的加权平均也至少能生产出同样的产量。 3.假定生产技术具有正则性。包含两层含义:(1)生产可能集非空,即,至少有一种投入组合能生产出一定的产出;(2)生产可能集是闭集,这意味着两个在数量上非常接近的投入组合所生产出来的产出也相差无几,生产可能集包含其边缘线。这就使分析整个集合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分析边缘线(生产函数)。 二、短期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一)短期生产函数 所谓短期,指的是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期。其中无法改变投入量的那些要素我们称之为固定投入。它们的投入之所以在短期固定,并不是因为这种改变完全没有可能,而是因为做出改变的成本实在太高,以至于在短期内没有人愿意这样做。 在短期生产函数中,劳动L为可变投入,资本K为固定投入,其既定的数量为,因此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二)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1.概念 总产量: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变动收入L与一定量的K相结合所生产的全部产量。 TP=Q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投入所生产的产量。 AP=TP/L 边际产量:增加单位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加。 MPL=dTP/dL 表3-1反映了一个典型的短期生产函数,可以据此画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2.TP曲线、MP曲线和AP曲线的相互关系 (1)总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的斜率,边际产量为正时,总产量递增,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 (2)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的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第三章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 江苏试点人事改革国内首位“公推公选” 县长产生 华夏经纬网2003年12月8日讯:据中新网报道,今年10月中旬,江苏省在徐州沛县和常州金坛两地,“公推公选”县(市)长推荐人。这种“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方式,在全国尚属首次,连月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经过一番公开角逐,国内首位“公推公选”候任县长于11月下旬在徐州沛县产生。 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1日上午9点多,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孟铁林就拿着准备好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2寸彩照赶往徐州市中山饭店报名,这是徐州市开展“公推公选沛县县长”的第一天。从这天起,这位39岁的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始公开角逐沛县县长。 在规定的两天时限内,来中山饭店报名的徐州市干部共有70人。一位报名者告诉记者,由于江苏省委组织部和徐州市委为

报名者设定了门槛,“要不然报名的人会更多”。 这70名干部具有这样的共同点: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年纪轻———45岁以下;经验足———市级机关、市辖各县(市)区及市委管理领导班子的企事业单位的正副职,副职一般都任职2年以上,部分还有一定的县、乡工作经历。 据了解,过了第一道门槛的70位干部,在报名后的一周内,又面对了两次考验——两轮民主推荐。 10月24日上午,徐州市辖县(市)区四套班子成员,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正、副县处职领导,即754名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全部被召集起来,每人在一张民主推荐表上,划上6个人的名字。经过计票,得票最多的前12位得以过关。 3天后,这12位胜出者,又被刷下去一半。这次的评判者为,徐州市在职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约30人。至此,被认为是“公推公选”工作的上半场“公推”宣告结束。 “‘公推’就是‘层层缩小包围圈’!”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详解(第3章 生产者选择)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长期短期边际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扩张线规模报酬会计成本经济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答:(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资本(K)、土地(N)等,目前的技术状况为T,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 = ,,,, Q f L K N T 式中,Q代表产量。在生产函数中,产量Q是指一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即投入要素的使用是有效率的。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 =,这是简化的、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 , Q f L K (2)长期 长期是指时间长到可以改变所有的要素投入。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不存在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 (3)短期 短期是指至少无法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那段时间。在短期内,厂商不可能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调整产量,存在着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 (4)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是使用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6)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常数0Q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L表示投入的劳动数量,K表示投入的资本数量,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第三章第五章习题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当AP L 为最大时,MP L是() A. 大于AP L B. 小于AP L C. 等于AP L D. 都有可能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 规模报酬有关 B. 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 要素的边际生产有关 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3.机会成本的经济含义是() A.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另一用途的收入 B. 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是将其用于其他用途的平均收入 D. 保证这种资源在现有用途继续使用而必须支付的费用 4.如果商品在短期内供应量既定,则该商品的价格() A. 仅由市场需求曲线决定 B. 仅由市场供给曲线决定 C. 由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D. 以上任一条都不能决定 5.当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不变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 A. 左端 B. 右端 C. 最低点 D. 无法确定 6.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做出决策的主要有() A. 政府 B. 生产者 C. 消费者和政府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7.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C曲线()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 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 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8.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最有效地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 的产量水平()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 应减少成本支出 D. 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 上述都正确 10.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11.长期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A. 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 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分析 ——基于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的分析摘要:农村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严重严重危害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对于候选者、选民的行为,可以从公共选择理论得到很到的解释。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分析贿选现象,并就可能的治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贿选;公共选择;村委会;村民自治 一、案例介绍 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最初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村民自治的制度也在中国确立了下来。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成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村委会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有效的推进了我国基层民主事业的发展,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直接体现。但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基层群众自治在实际的运行中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村委会的贿选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 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竞选手段不断出现,贿选等现象有增无减。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贿选已不是个别现象。有关部门根据从信访、上访以及地方掌握的情况显示村委会的贿选比例大致在1%-3%之间。①近年来,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曝光了许多贿选事件,他们揭露了在选举过程中,贿选者为了当选或使自己的支持者当选,采取各种手段贿赂选民,其手段和方式主要有实物贿选、请吃喝贿选、大金额贿选和承诺贿选。例如:河北省邢台市南大郭乡李马村村委会选举前,孝子山之母给选民发放了800袋大米;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某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候选人李某提前到各家游说,并送上油坊的油票;陕西省礼泉县城关镇柴市村在第五次村委会换届中,出现了以5元、10元或20元一碗羊肉泡馍进行拉票,几天内收益3800多元;浙江省温州市龙婉区沙城镇10多村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了以500-1000元价格收买选票现象;山东省淮坊市临朐县某地区在换届选 ①https://www.wendangku.net/doc/1d3679393.html,/system/2008/08/03/051414155.shtml,2008年08月03日

公共选择理论综述

《当代行政学流派》课程作业 姓名: 学号: 班级:行管2班 指导教师: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 (2)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的艰辛曲折发展 (3) 第二章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第一节邓肯.布莱克——公共选择理论之父 (3) 第二节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集大成者 (4) 第三节戈登.塔洛克:寻租理论的奠基人 (5) 第四节 K . J . 阿罗:为一般均衡求解 (6) 第五节罗纳德.科斯:社会的成本 (7) 第六节曼瑟尔.奥尔森:利益集团背后的逻辑支撑 (8) 第七节安东尼.唐斯:中间选民定理 (8) 第三章中国学者的研究及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中国学者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 (9) 第二节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新发展 (10)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及启示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11)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的启示 (12) 参考文献 (14)

【前言】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theory)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公共选择理论以个人为基本分析单位,以理性经济人为基本的行为假设来研究集体决策和集体决策规则的选择。研究的领域涉及投票、政党竞争、选民行为、官僚体制、集体行动和立宪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改变了人们对政治的传统看法。公共选择理论和一般政治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只有准确把握公共选择理论的假设和研究方法,才能正确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结论。公共选择理论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特征为我们研究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第一章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 一、公共选择问题溯古 早在18世纪,在科学思想浪潮的推动下,法国科学院的博尔达、孔多塞和拉普拉斯三位院士就各自独立地用数学方法对政治学中的投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博尔达计票法和孔多塞对投票悖论的分析最引人注目。可以说这些研究已经触摸到了现代公共选择研究的核心,但尚未形成公共选择理论的初始构架。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孕育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育与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联系。美国著名的公共选择理论大师丹尼斯·缪勒给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定义常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被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方法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而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学“基因”源自福利经济学。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福利经济学经历了空前的大论战,产生了新福利经济学和旧福利经济学的分化。旧福利经济学以边沁、庇古等人为代表,其理论核心以边际效用基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对序数论的提出,使18世纪建立于排序方法基础上的孔多塞悖论重新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新、旧福利经济学关于基数论与序数论的论战,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育婴房”。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起点 1948年,邓肯·布莱克利用新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研究社会公众以投票为媒介进行的公共选择,重新发现了博尔达、孔多塞和拉普拉斯当年研究成果非同寻常的价值。邓肯·布莱克首次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政治行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