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染病复习重点

传染病复习重点

传染病复习重点
传染病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

第一单元总论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也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所引起,较传染病不同点在于感染性疾病所指的范围更广,且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一、感染的概念: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的过程。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该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受凉、劳累、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

即:传染过程的三因素(≠是否致病):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一)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

液对少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的清除作用),亦可由事先存在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特异性免疫功能又分主动免疫(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和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获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二)隐性感染(cover infection):

有称亚临床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最常见的表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科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人体内,称为无症状携带者,如伤寒杆菌、乙肝病毒感染等。

(三)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最易识别。只占全部感染者的小部分,但少数传染病中(麻疹水痘)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显~。显~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力(麻疹甲肝伤寒),不易再受感染。但有些传染病后的免疫力并不牢固,可以再受感染而发病(流感细痢阿痢)。小部分可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四)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病原携带状态是发生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机体排除,仍持续存在,但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病人可向体外排菌,称为~,是重要的传染源。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下或以上而分为急性与慢性携带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可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的疾病较少,如霍乱、痢疾等。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未排出病原体。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

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一般恢复期病原携带者状态持续时间较短,凡临床症状消失后病原携带时间在三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病原携带者:超过三个月者,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少数人甚至可携带终身。

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

(五)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能清除病原体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潜伏性感染者不排出病原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区别病原携带)。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致病的三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宿主的免疫机能外界环境

病原体致病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四、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外部屏障-皮肤黏膜、内部屏障-血脑胎盘),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五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①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部位、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②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③重要的病生变化:发热、代谢改变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人群易患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

(二)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需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病发病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暴发性流行。

发病率在时间(季节分布)上、空间(地区分布)上、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

(四)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主动(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接种疫苗、菌苗、

类毒素)和被动(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高滴度免疫球蛋白或从母体获得)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征: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再燃: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但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等症状再次出现者。

后遗症: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①热型及其意义:热型是传染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1)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C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C,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极期。

2)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一度,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4)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但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5)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传染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隔离、护理、心理和支持治疗、消毒),

对症治疗,

病原治疗,

康复治疗,

中医药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消毒),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6(新加甲流)种,丙类10种。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城镇要求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H。(甲类感染病属于强制管理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包括SARS、甲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城镇要求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

丙类传染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免疫球蛋白Ig可分为IgA,IgG,IgM,IgD,IgE.IgM抗体最先出现,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持续时间不长,IgG为恢复期抗体,持续时间长,多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IgA主要是在呼吸道、消化道局部产生的抗体,IgE主要作用于原虫和蠕虫。IgD的功能尚不十分明确。

一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一、甲型肝炎病毒

除HBV为DNA病毒,其余肝炎全为RNA病毒。

抗HA V-IgM:是诊断HA 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 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二、乙型肝炎病毒

1、HBV基因组结构:4个开放读码框:S区,C区,P区,X区。

①、S区包括:pre-S1基因编码pre-S1蛋白,pre-S2 基因编码pre-S2蛋白,S 基因编码HBsAg

②、C区包括:pre-C基因编码HBeAg,C基因编码HBcAg

③、P区编码DNA聚合酶,RNA酶H

④、X区编码HBxAg

2、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是HBV感染的标志。但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其出现标志着HBV 感染进入恢复期。

(2)HBeAg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传染性较强。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抗-HBe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

(3)HBcAg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阳性表示有传染性且较强

(4)抗-HBc阳性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具有强的传染性

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持续时间:6~18个月

抗HBc-IgG: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性,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强,可终身阳性。高滴度抗HBc-IgG表示现症感染,常与HBsAg并存;低滴度抗HBc-IgG表示过去感染,

常与HBs并存;单一抗HBc-IgG阳性者是过去感染

(5)HBV-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6)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流行病学

(一)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

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

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

易感人群及免疫力:抗HA V(抗HEV)阴性者

(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1、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

(1)血液及血制品传播:

(2)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

(3)垂直传播:

(4)输血或注射器、血透机、内窥镜等消毒不严格,器官移植等。

3、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对HCV,HDV普遍易感。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HA V和HEV多见(发热、黄疸亦多见),HBV、HCV和HDV较少见

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自然病程2~3个月

1、急性黄疸型肝炎(老师说必考)临床分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黄疸前期:持续5-7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疲乏,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后期ALT开始升高

(2)黄疸期:2-6周,发热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巩膜出现黄疸,尿胆红素阳性;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ALT↑, 黄疸,部分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3)恢复期:持续1-2个月,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感染后,症状迁延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个月,许多病人以慢性肝炎为首发表现

三、淤胆型肝炎:持续顽固性黄疸

四、重型肝炎(肝衰竭)

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肝炎中的0.2%~0.5%

1、分类标准:

急性肝衰竭(ALF):急性黄胆型肝炎病人起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者。

亚急性肝衰竭(SALF):急性黄胆型肝炎,起病15天至26周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为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症候者,称为腹水型。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临床表现同亚重肝,但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HBsAg携带史者;或有慢性肝病辅助诊断依据;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等。

三类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类似,但发展速度和病程不同。

急重肝: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者自然病程多在2周以内。

亚重肝:进展较慢,自然病程多在数周~数月。

慢重肝:进展速度与亚重肝相似,但病程更长,且有反复波动趋势,常迁延数月。

2、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极度乏力,顽固呃逆,高度腹胀,坚决不吃)

①极度乏力;

②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尤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及顽固呃逆;

③黄疸迅速进行性加深;(每天上升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④出血倾向进行性加重,后期消化道大出血;

⑤腹胀明显,腹水;

⑥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⑦肝浊音界缩小;

⑧胆-酶分离现象;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肝性脑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早期:狂躁,晚期:昏迷

肝肾综合征

诱因:消化道出血、血容量不足(过度利尿、大量放腹水)严重感染、休克、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五、肝炎肝硬化

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

活动性肝硬化:

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ALT升高,乏力及消化道症状明显,黄疸,白蛋白下降

门脉高压表现:腹壁、食道静脉曲张,腹水,肝缩小变硬,脾进行性增大,门V、脾V 增宽

静止性肝硬化:无肝炎活动的表现,可有上述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一、肝功能检查

1. 血清酶测定

(1)丙氨酸转氨酶(ALT/GPT)

分布:肝>肾>心>肌肉

血清ALT升高程度与肝损伤程度不平行

意义:对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帮助

(2)门冬氨酸转氨酶(AST/GOT):分布:心肌>肝>骨骼肌>肾>胰

AST明显升高者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γ-GT和ALP(AKP) :两者均是反应胆汁淤积的指标

2.胆红素测定

(1)血清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水平可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

直接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比例对判断黄疸性质有一定帮助

3.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PT和PTA可以敏感地反应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

正常值:PT 12~16秒

PTA 80%~100%

PTA< 20%时可自发性出血,<10%时预后恶劣

二、病原学检查

HBsAg:绝大部分HBV现症感染为阳性,但阳性并不能肯定有传染性。

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出现后提示病毒已清除,病情恢复。

HBeAg:是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肯定有传染性,但阴性者不能否定有病毒复制。

抗-HBe:单看其阳性与否意义不大,应结合HBVDNA检测。

抗HBc-IgM(+):提示近期有急性HBV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复制活跃。

抗HBc-I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单凭此不能判断目前HBV的感染状态。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大三阳,急性或慢性现症感染,传染性强。

小三阳,有无传染性应结合HBVDNA 检测结果

有过HBV感染,目前有无传染性应结合HBV-DNA 结果

HBV感染的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性

①注射疫苗后;②遥远的过去有过HBV感染

窗口期,抗-HBs即将出现;②HBV感染已过

临床特点及预后

乙型肝炎临床类型:急性感染:痊愈或慢性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痊愈或肝硬化肝硬化:静止性肝硬化或死亡

肝癌:死亡预后婴幼儿期感染:近90%转为慢性

成年人感染:85%以上可痊愈,10%左右转为慢性

“三部曲”:慢性乙肝——肝硬化(10%)——肝癌(10%)

治疗

急性肝炎:对症治疗为主可用干扰素加利巴韦林。

慢性肝炎:用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用IFNα加利巴韦林,疗程48-52周。重型肝炎不能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似物为主。

淤胆型肝炎:用糖皮质激素和苯巴比妥。

乙肝疫苗接种:0、1、6个月的接种程序,三角肌注射。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传染源: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猪,牛,马,羊等)都是本病的传染源,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被污染的候鸟,蠛蠓,蝙蝠也是乙脑病毒的越冬宿主。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

典型的临床表现:

(1)初期:起病急,无明显前驱症状,可发热、精神萎靡、纳差、头痛、恶心呕吐。(2)极期:

①高热:体温高达到40 ℃以上,热程7~10天,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等,昏迷程度越深、出现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③惊厥或抽搐:由高热、脑实质炎症、脑水肿所致。长时间或频发抽搐,可引起发绀,脑缺氧和脑水肿,甚至呼吸暂停。

④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呼吸衰竭。可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等.

⑤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⑥循环衰竭:较少见。

(3)恢复期(4)后遗症期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为乙脑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对症治疗: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三大主要症状。

(1)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物理降温:空调、冰袋、冰帽、冷盐水灌肠、酒精擦浴;药物降温:阿司匹林、消炎痛;亚冬眠疗法:以氯丙嗪和异丙嗪肌肉注射。(2)抽搐:应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可用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或推注;因脑实质病变引起的抽搐可使用镇静剂;

(3)呼吸衰竭:氧疗,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因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者应定时吸痰,翻身排背,必要时用化痰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使用呼吸兴奋剂;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脑微循环,减轻水肿,解除血管痉挛和兴奋呼吸中枢。

(4)循环衰竭:根据情况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物,强心剂,利尿药等,并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培养基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脑膜炎奈瑟菌分,A对磺胺嘧啶敏感,出现在流行期间,B和C群对青霉素敏感,出现在非流行期间

流行病学:

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

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

流行特征:冬春季节;周期性流行: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发病年龄组的变化

临床表现:

(—)普通型

1.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鼻塞,咽痛等。持续1-2天。

2.败血症期寒战高热等毒血症状, 70%出现皮肤黏膜瘀点。持续1-2d。

3.脑膜脑炎期高热,毒血症状CNS症状: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脑膜刺激征,重者有谵妄、神志障碍、抽搐,持续2-5d

4.恢复期体温正常,瘀点瘀斑消失,症状好转,1~3周

(二)暴发型

1.暴发型休克型多见于儿童,急,寒战高热;毒血症状: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全身广泛瘀点瘀斑,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大多无脑膜刺激征;并发DIC;CSF正常

2.暴发型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儿童,脑实质损害明显;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迅速昏迷;反复惊厥、病理反射阳性;BP、HR、呼吸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眼底静脉迂曲甚至视神经乳头水肿;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

3.混合型

(三)轻型咽拭子培养可有脑膜炎奈瑟菌。

(四)慢性型

5.皮肤瘀点涂片是早期诊断最有效,最方便的检查。

6.治疗:病原治疗最关键。暴发型首选青霉素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流行病学: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类,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流行特征:地区性(主要亚洲)、季节性和周期性、人群分布。

发病机制:病毒直接致病作用、免疫应答的作用、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病理生理:休克、出血、急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发热期:

(1)发热:热程多数为3-7天,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2)全身中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多数病人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害:皮肤充血潮红(‘三红’:颜面、颈部、眼结膜)重者呈酒貌、皮肤出血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呈条索状,搔抓样、渗出水肿征(‘三浮征’:眼睑、颜面、金鱼眼睛)

(4)肾损害:蛋白尿、血尿(可无)管型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血压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当血容量继续下降则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等,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

3.少尿期:

发生于第5-8病日,主要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高血钾、低血钠和低血钙。

4.多尿期:

病程9-14天,分为三期:移行期: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但血BUN、Cr反而升高。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多尿后期:尿量超过3000ml,并逐日增加,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可分为五型,轻、中、重、危重、非典型

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防治休克、肾衰竭、出血、感染)、就近治疗

各期治疗原则:

1. 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

2. 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功能

3. 少尿期:(稳、促、导、透)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放血疗法,透析治疗

4. 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平衡防治感染

5. 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预防: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注射

五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志贺菌属的分型:

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D群)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不典型病人、慢性病人—重要意义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散发、爆发流行

易感性:普遍易感,无交叉免疫,易重复感染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夏秋季多见,散发

菌痢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临床表现:

⑴急性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典型):起病突然,以发热开始,伴畏寒、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腹痛:痉挛性、阵发性,脐周。腹泻:粘液血便、脓血便,量少次多

里急后重:下部结肠、直肠炎症刺激的程度,恶心、呕吐

体检: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⑵中毒性菌痢: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中毒性菌痢与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

共同点:;高热、抽搐、神志障碍等表现

区别:乙脑的昏迷出现于发热2~3天后;脑脊液有炎性改变;粪培养志贺菌阴性

⑶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2个月以上者。

分为三型: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以确诊

诊断: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方可确诊。

治疗:喹诺酮类药物首选。

六伤寒(Typhoid Fever)

病原学: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抗原性较强,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以辅助临床诊断。Vi抗原,干扰机体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是伤寒重要的毒力因素。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带菌者或患者

(2)传播途径: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体。水源被污染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食物污染是传播伤寒的主要途径。

(3)人群易感性:儿童及青少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发病后可获得稳固的免疫力。(4)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㈠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

1.初期缓慢起病,伴有全身不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体温阶梯上升,5-7天体温达到39-40℃,本期末可触及肿大的肝脾

2.极期

(1)持续发热,多呈稽留热,持续2周左右;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

(3)神经系统症状:与病情轻重有关;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鸣,听力下降等;严重患者可出现谵妄,颈项强直,甚至昏迷。

(4)循环系统症状:相对缓脉、成年人多见。

(5)肝、脾肿大

(6)玫瑰疹:在病程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

3.缓解期体温逐渐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易发生;

4.恢复期体温正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其他类型:

1.轻型体温38℃;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3周即可恢复;症状不多,易漏诊;

2.暴发型起病急,病情凶险,发展快;毒血症状重;畏寒、高热或过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肝炎、中毒性鼓肠;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DIC

3.迁延型

4.逍遥型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贫血

2.细菌培养为确诊的主要方法,血培养病程第1~2周阳性率高,粪便培养和尿培养在病程第3~4周阳性率高,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

肥达试验结果的评价:

(1)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且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

(2)O抗体效价有四倍以上增高,有辅助诊断意义。

(3)仅O升高只能支持沙门菌属感染,仅H升高说明患过伤寒、接种过疫苗,对诊断伤寒意义不大。

(4)实验必须动态观察,一般5-7天复查一次。

(5)少数伤寒,副伤寒患者肥达试验效价始终不高或阴性。

(6)结核病,结缔组织病等在发热阶段中可出现肥达试验阳性。

(7)伤寒,副伤寒患者的Vi抗体效价不高,对慢性带菌者效价大于1:40时有诊断参考意义。

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并发症,肠穿孔最严重并发症。

填空

1甲型与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途径传播。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3抗乙型病毒肝炎的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两类

4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方案是:PEG-IFNα+利巴韦林

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性

6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7肾病综合症出血征病程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8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过程主要要把好三关: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9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三红体征:颜面、颈、上胸部潮红: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脑膜刺激征

11细菌性痢疾主要病理损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

临床会出现: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12流脑普通型的临床经过包括: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

13伤寒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肠出血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

14病毒性肝炎主要生理病理变化包括:

黄疸、肝性脑病、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肺综合征、腹水、继发感染。二单选三多选四判断10个

五简答题

1重型肝炎主要临床表现

①极度乏力;

②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尤常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及顽固呃逆;

③黄疸迅速进行性加深;(每天上升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

④出血倾向进行性加重,后期消化道大出血;

⑤腹胀明显,腹水;

⑥可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⑦肝浊音界缩小;

⑧胆-酶分离现象;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升高,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

⑨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2 急性肝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

持续5-7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疲乏,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后期ALT开始升高

(2)黄疸期:

2-6周,发热好转,尿黄加深,皮肤,巩膜出现黄疸,尿胆红素阳性;

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ALT↑, 黄疸,部分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

(3)恢复期

持续1-2个月,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主要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

有的病人可有恶心呕吐便溏或低热。

体征:肝脏肿大压痛脾也可轻度肿大

1.发热期: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高热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2.低血压休克期:

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功能

3. 少尿期:(稳、促、导、透)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放血疗法,透析治疗

4. 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平衡防治感染

5. 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5 简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生出血现象的主要机制

出血机制: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

休克期肝素类物质增加

DIC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

六病案(诊断依据排除鉴别检查手段隔离措施饮食药物预后)出血热、乙脑二选一?乙脑、流脑二选一?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几种常见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几种常见重点传染病防制知识 一、水痘 (一)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的水痘出诊过程多先由斑丘疹发展为水痘诊,患者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痘结痂等多种形式,疱疹处常伴瘙痒。疹子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成人发热多在出疹前1-2天,大部分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一般发热38-39℃,持续2-3天,全身症状轻,健康儿童中并发症少见,病程自限。 (二)诊断标准。 1.病前2~3周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密切接触史。 2.发热与皮疹(斑丘疹、疱疹)同时发生,或无发热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腰处多见。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结痂,不同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痂盖脱落后不留瘢痕。 3.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三)预防措施。 1.在水痘流行期间,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不参加集会。 2.搞好个人卫生,不与水痘患者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具。 3.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预防水痘的关键措施是接种水痘疫苗。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一)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由于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肿胀明显,有轻度触痛及感觉过敏;表面灼热,但多不发红;因唾液腺管的阻塞,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腮腺管口早

传染病重点知识大全

1.传染病学(infectious diseases)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转归以及防治的方法。重点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了解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熟悉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方法;掌握诊断技术和治疗原则;为今后研究传染病打下基础 2,传染病(infections disease)亦称为感染性疾病,传染病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一组具有传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真菌、原虫等。 3、.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包括病原体和机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 4、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进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也是医学检疫的依据。 5、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 )(发病初期)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表现。 6、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疾病发展到极期,高峰期,某一传染病特异的症状和体征都表现出来了,由轻到重,然后逐步缓解。 7、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当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 8、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9、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机体防御受到损伤,体内处于共生状态的微生物,或自然存在的隐匿病原微生物而致病。 10、再燃recrudescence 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的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讲课教案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脊椎动物都能感染,并且能互相传播的疾病。 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的微生物。 传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途径。 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血流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胎儿。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排出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没有人类或动物的参与,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的一类疾病。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检疫:是指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封锁:当暴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病畜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

学校传染病防控相关工作表格

1 1附录 1.1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关表格示例

1.1.1晨检记录表 中小学校晨(午)检记录表 说明:(1)缺课:未缺课或缺课不足1课时记为0天,缺勤1-3课时记为0.5天,缺勤4课时及以上记为1天;(2)发热:腋下体温≥37.5℃者直接勾选,并填写具体体温,低于37.5℃者不需注明;(3)皮疹:颜色、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皮肤性状发生异常改变,可伴瘙痒或疼痛;(4)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大于3次(不含3次);(5)黄疸: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颜色黄染,异常发黄;(6)红眼:眼睛红、肿、热、痛等结膜充血症状;(7)其它症状:直接用文字注明,录入时根据标注文字在系统中勾选相应的症状名称即可;(8)诊断结果:必须根据医院给出的明确诊断填写。 页脚内容2

中小学校晨(午)检工作要点及填表说明 一、每天早自习或第一节课、下午第一节课前各班班主任应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晨、午检,保证晨、午检时间专时专用。 二、需要登记在此表上的学生:(1)当日因病缺课1课时以上(含1课时)的学生;(2)带病(或发生症状)上课的学生。 晨午检中发现的带病上课学生,在晨午检后离校或缺课1学时及以上者,应记录缺课天数。连续缺课或发病的学生,每天应连续登记。 三、晨、午检内容包括当日学生出勤状况以及全体学生在上次晨午检后至当天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重点关注传染病相关 症状的发生情况。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观察、询问学生中有无发热(≥37.5℃)、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皮肤黄疸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及因病缺勤所发生的症状和确诊疾病等信息。 四、询问法参考内容:①昨晚是否发烧?是否测量体温,多少度?今早是否测体温,多少度?②身上是否有红点、疙瘩、水 疱?③有无嗓子疼、咳嗽、流鼻涕、腹泻、呕吐、头痛、肚子痛等症状?④去医院看病了吗?医生告诉您得了什么病? 五、观察法参考内容:①学生的精神面貌:面色苍白或异常发黄、精神不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不能定夺,应及时送校医室、 由校医(保健教师)做出判断和处置;②对疑似患病的学生可摸摸额头,如感觉发烧及时送到校医室、由校医(保健教师)处置; ③询问时反映身上有红疹、水疱症状的,可进一步查看,发现问题或有疑问及时将学生送到校医院、卫生室。 六、主要症状:在相应症状下方的方格内画“√”,发热学生需填写具体体温值。表中未体现的症状如实填写在“其他”栏 中,字迹应清晰可辨。 七、发病日期:是指首次出现症状的日期。 八、就诊信息:包括就诊日期、就诊医院和诊断结果,截止到当日晨检时的就诊信息。如尚未就诊,则不用填写;连续多日 登记的只需填写一次就诊信息。如就诊多次且诊断结果有变化,则应填写最新的诊断结果。 页脚内容3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一、总论 感染过程的表现:①清除病原体,②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 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③显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和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⑤潜伏性感染(一般不 排出病原体体) 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①侵袭力,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 菌和霍乱弧菌。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传染性病的发生机制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①直接损伤,②毒素作用,③免疫机制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①发热,②代谢改变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人群易感性(某些病 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社会因素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①病原体,②传染性,③流行病学特征,④感染后免疫 二、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①潜伏期、②前驱期、③症状明显期、④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①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 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②发疹: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黏膜疹),水猩天麻斑疹伤寒 二、病毒性肝炎重要! 乙肝二对半:①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现症感染,感染时即出现) ②HBsAb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现无感染,保护性。HBsAg清除后 出现) ③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病毒高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④HBeAb 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体(病毒低或无复制,HBeAg清除后出现) ⑤HBcAb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抗原(病毒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病人处于无症状携带或者肝炎活动状态。 “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低复制。抗病毒免疫相对强,肝炎多静止。

重点传染病防治大纲

《重点传染病防治》课程考试指南 一、考试大纲(掌握★、熟悉▲、了解) 1.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掌握传染、传染病、新现传染病、再现传染病、生物恐怖的定义;★掌握近年新现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及其危害性;▲熟悉新病原不断涌现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了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以及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 2.艾滋病:★掌握艾滋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熟悉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了解国内外艾滋病毒感染现状。 3.结核病:★掌握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熟悉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熟悉结核病的化疗原则及化疗药物;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4.霍乱:★掌握霍乱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疑似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熟悉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霍乱的流行史。 5.鼠疫:▲熟悉鼠疫的临床表现;了解鼠疫的流行史及流行现状。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熟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标准;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方法。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熟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标准;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方法。 8.病毒性肝炎:★掌握乙型肝炎的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掌握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熟悉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预后;了解非乙型(甲、丙、丁、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9.伤寒与副伤寒:★掌握伤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并发症及治疗药物;▲熟悉伤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了解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10.细菌耐药机制:▲熟悉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11.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熟悉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主要特点及其常用品种;▲熟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副作用;▲熟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以及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治疗原则。 13.常见寄生虫病: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药物;了解疟疾的典型发作经过以及控制发作的主要 药物。 14.医院感染: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15.原因不眀发热:了解原因不眀发热的常见病种及诊断步骤。 二、思考题 (一)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 1.简述当今人类面临的传染病新威胁。 2.举10种以上新现传染病。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总论 一、感染过程 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感染后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最常见 显性感染――最易识别 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 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 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 五、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征分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 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六、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1、甲肝(H**):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 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 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 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 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 二、流行性 1、甲、戊型 传播途径:粪-口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 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发病机制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2、病理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四、病原学检查 1、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 2、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 3、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 第三单元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 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1、病机: 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期发生DIC致消耗性凝血障碍,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 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四、临床表现 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分期: 1、发热期: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 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管中毒性损害的表现。 2、低血压休克期:热通病情反而加重 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 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继发感染、休克 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五、检查: 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蛋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血清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doc

病名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 乙脑病毒经蚊传播,夏秋季多见,隐性感染 多为主,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 病毒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惊 厥,强制性痉挛,脑膜刺激征,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消失、 散大,病理征,可有后遗症。 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 学检查,脑脊液不易分离病 毒。 激素、脱水 流脑脑膜炎双球菌 G- 人为本病唯一传染源,通过飞沫传 染,细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6个 月至2岁婴儿发病最高 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 改变,皮肤、粘膜有瘀点瘀 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确诊有赖于脑脊液检查及 病原菌发现。 普通流脑:首选磺胺类, 次选青霉素及氯霉素。 爆发型:青霉素抗菌,甘 露醇脱水 细菌性痢疾G-兼性杆菌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消化 道传播。均能产生内毒素、细胞毒 素、肠毒素。病后获得短暂不稳定 免疫力,可重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为主。 大便涂片镜检、细菌培养有 助于诊断 成人首选喹诺酮类,次选 庆大霉素 中毒性菌痢同上病初即可出现高热、精神萎靡, 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 微弱,反复惊厥、神志不清、 皮肤花纹。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 镜检 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 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 伤寒沙门菌,G-,短 杆状,有鞭毛、 不产生芽孢,无 荚膜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粪便 尿污染解除,苍蝇和蟑螂以媒介传 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 久性免疫。 持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 低下,嗜酸粒细胞消失,玫 瑰疹,相对。 主要系病原播散至全身全,而非 局部病变所引起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 瑰疹刮取物中,到伤寒杆 菌。肥达试验阳性。 血培养在第二周检出率最 高,粪培养潜伏期可阳性 首选喹诺酮类,头孢、氯 霉素次之。 疟疾寄生虫按蚊传播,不直接人传人。普遍易 感。 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预防或预 防为性的、发热和退热三个连续阶 段。常见并发症:贫血、脾肿大、 凶险型疟疾、疟疾性等。 从受检者或指尖作薄血膜 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 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 1、杀灭外期裂殖体及子,伯喹 2、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如氯 喹,、咯萘啶、喹派,青及等,用 以控制临床发作。 3、杀灭配子体,如伯喹,用于切断

2017年H7N9流感等6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答案

2017年《H7N9流感等6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答案 1、瘀毒入血证黄热病的方药为(C) A、甘露消毒丹合柴葛解肌汤加减 B、清瘟败毒饮加减 C、犀角地黄汤加减 D、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E、茵陈五苓散加减 2、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属于(D)病毒科 A、球状 B、杆状 C、砖形 D、冠状 E、丝状 3、以下关于黄热病诊断有误的是(D) A、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B、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在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C、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黄疸、肝肾功能损害或出血等 D、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黄热病毒IgG抗体检测阳性 E、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分离出黄热病毒可以确诊 4、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为线性非节段(A) A、单股正链的RNA病毒 B、单股负链的RNA病毒 C、双股正链的RNA病毒 D、双股负链的RNA病毒 E、单股正链的DNA病毒 5、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正确的是(D) A、寨卡病毒属正粘病毒科 B、红外线照射可以灭活 C、寨卡病毒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

D、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 E、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6、医务人员暴露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A)冲洗 A、0.05%碘伏 B、0.1%碘伏 C、0.5%碘伏 D、1%双氧水 E、3%双氧水 7、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胸部影像常呈双肺多发(B)及肺实变影像 A、空洞状影 B、磨玻璃影 C、新月样影 D、粟粒样结节影 E、蜂窝状影 8、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错误的是(C) A、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B、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主要为非洲伊蚊,白纹伊蚊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D、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E、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9、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 A、5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1小时 E、2小时 10、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错误的是(C) A、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总论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 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 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 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 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 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1

传染病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 第一单元总论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也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所引起,较传染病不同点在于感染性疾病所指的范围更广,且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一、感染的概念: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的过程。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该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受凉、劳累、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 即:传染过程的三因素(≠是否致病):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一)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 液对少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的清除作用),亦可由事先存在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特异性免疫功能又分主动免疫(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和被动免疫(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获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二)隐性感染(cover infection): 有称亚临床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最常见的表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科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人体内,称为无症状携带者,如伤寒杆菌、乙肝病毒感染等。 (三)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最易识别。只占全部感染者的小部分,但少数传染病中(麻疹水痘)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显~。显~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力(麻疹甲肝伤寒),不易再受感染。但有些传染病后的免疫力并不牢固,可以再受感染而发病(流感细痢阿痢)。小部分可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四)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病原携带状态是发生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机体排除,仍持续存在,但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病人可向体外排菌,称为~,是重要的传染源。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按其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下或以上而分为急性与慢性携带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即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可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的疾病较少,如霍乱、痢疾等。这类携带者多数在潜伏期未排出病原体。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49166)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49166)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感染与免疫一、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感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和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乙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⑤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体)多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肺结核 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IgM最早出现,近期感染标志 IgG持续时间长,既往感染标志 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 ①病原体,②传染性,(传染期是确定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③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④有免疫性:再感染:系指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的间隙再度感染.重复感染: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的感染体。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①潜伏期,根据潜伏期长短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②前驱期:有传染性③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强④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①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②发疹:斑丘疹:斑丘疹是指斑疹和丘疹同时存在,不高起,不下凹的界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多为充血疹,压之褪色,相互融合。 甲类(2)、乙类(26)和丙类(11),共三类39种。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报告时间: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碳疽按甲类管理。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11种,报告时间:24小时内。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 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传染病重点

名词解释: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人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内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 3、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能排出病原体,一般只能用实验室方法才能检查出来。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化为显性感染。 4、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若由这种动物采取血液或脏器感染同种健康动物时,常可成功地引起感染。 5、散发性: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 6、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流行规模比较小。表示在一定地区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发病的数量稍为超过散发性。如猪丹毒、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 7、流行性: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如不加防制常可扩大传播。病原毒力较强、传播方式多、畜群易感性较高。 “爆发”(outbreak) :传染病在一个畜群单位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短期间突然出现很多病例。 8、大流行: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 9、检疫: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10、免疫程序:指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一面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11、传染性胃肠炎(TGE):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 12、仔猪梭菌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由C型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仔猪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散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 1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炎、鼻中隔扭曲、鼻甲骨萎缩和病猪声场迟缓为特征。 14、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 15、小反刍兽疫(PPR):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刍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 16、传染性支气管炎(IB):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啰音。在雏鸡还可出现流涕,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 17、鸭瘟(DVE):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破溃、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 简答: 1、传染病的特性: (1)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2、平时的预防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 (2) 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3) 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 认真贯彻执行检疫、检验工作, 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5) 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联防协作,有计划地进行消灭和控制,并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