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7.《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90302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1.0

计划学时:16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是根据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和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根据学院《关于制定2015级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试行)》的规定,将本课程设定为高职各专业的公共课。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是教育和引导高职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爱国热情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每个高职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联系紧密,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突出“五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本课程注重对高职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且是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根基。

1.2设计思路

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以中宣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本课程导向性、时效性、知识性、政策性的鲜明特点,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着眼于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充分结合我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理念,对本课程精心设计,其思路为“两化”、“两结合”。

所谓“两化”即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本课程围绕当前国际、国内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专题进行讲座。充分利用影视、网络等进行多媒体教学,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

所谓“两结合”即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正面教育与自主思考体会相结合。在坚持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前提下向课外延伸,组织学生课下观看新闻联播、分析热点专题、撰写小论文;同时坚持正面教育,发挥教育的正能量,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培养高职生自主思考能力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

按照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和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设置了本门课程。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和课时安排

依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半年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自身以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的开展专题教学。本课程共16学时讲授8个专题,全部为理论教学。分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完成,平均每学期4学时,授课对象是高职所有专业。(如下表所示)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及其认识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做出分析,使高职生学会运用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理解和掌握当今世情、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

2.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2.2.1知识目标

(1)熟知当前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

(2)识记国家政策、经济文化发展形势。

(3)熟知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

(4)熟知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5)熟记国家处理重大问题所坚持立场与政策。

2.2.2知识目标

(1)能正确分析当今世情和国情。

(2)能领会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精神。

(3)能厘清当今的社会问题。

(4)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能自主学习,养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学习习惯。

2.2.3素质目标

(1)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3)树立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崇高理想。

(4)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根据教社政[2004]13号文件精神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制

定的学期教育教学要点,为帮助学生认清“四情”(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促进“三进”(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提高“三爱”(即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校形势与政策课在内容的选取上突出三大板块:

⑴国情板块:涉及国土资源问题、纪念性活动、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等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如:《南海争端》、《二战硝烟尽回望七十载》等。

⑵世情板块:涉及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问题、大国关系问题、国际热点问题透视等。如:《扑朔迷离的叙利亚危机》、《当前国际秩序之争》等。

⑶政策板块:涉及两会热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问题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解读“十三五”规划》等。

下面以2013级学生为例,展示课程设计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4.1.1教材选用

本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结合学院实际,以教育部社政司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

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指导和主要授课内容

4.1.2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

参考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时事》VCD、《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

网等。

4.2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开设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国际形势、国际国内热点焦点等专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视频播放、教学基地等手段,积极探索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播放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等,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社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目标化、抽象理论具体化、基本观点问题化、教学过程互动化、得出结论自助化。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总成绩构成:第一学期成绩(25%)+

第二学期成绩(25%)+第三学期成绩(25%)+第四学期成绩(25%);学期成绩构成:

作业(50%)+出勤(25%)+课堂表现(25%)。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借鉴吸收国家级、省级《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资源。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统一编写教案、制作音像课件、编印学习资料,订阅《时事报告》,注意建立资源库配备相关期刊杂志、书籍以及音像资料等,方便教师备课和展开教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