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绘成果保密和利用的关系

测绘成果保密和利用的关系

测绘成果保密和利用的关系
测绘成果保密和利用的关系

?测绘成果保密和应用的关系

?随着测绘成果应用的拓展,保密与应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保密:如果不加限制的公开使用地理空间信息,放任社会上一些公司和单位通过网

络或其他公开形式标注、使用测绘成果,随意在互联网地图上传标注敏感和涉密地

理信息,则必然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利益。

?应用:如对空间数据限制过严则又会滞碍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影响测绘成果的

共享,滞缓社会经济的发展。

?测绘成果应用发展趋势

? 1.测绘成果形式的转变

?由传统纸质、模拟成果向数字化成果转变

? 2.测绘成果服务对象的转变

由专业技术部门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转变

3.测绘成果服务方式的转变

由数据拷贝向网络化方向转变

?基础测绘成果:

?(一)为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的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

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所获取的数据、图件;

?(二)基础航空摄影所获取的数据、影像资料;

?(三)遥感卫星和其他航天飞行器对地观测所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遥感资料;

?(四)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

?(五)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等。

国家测绘局、国家保密局【2003】17号)规定了涉密测绘成果的名称、密级、保密期限和控制范围。

国家秘密事项名称:19项;

?密级:绝密4项、机密7项、秘密8项

?保密期限:均为长期;

?控制范围:有严格限定。

?第一种是无密可保论。认为在空间技术、遥感技术、远距离测控技术高度发达的今

天,已经显著不同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航空摄影测绘时代,美国

IKONOS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已达到1米、法国的SPOT5影像分辨率也达到了2.5

米,用户可以随意购买。因此认为,现在国外已经拥有我国领土这么高精度的遥感

影像资料,已经无密可保,谈保密不过是自欺欺人,仅仅是对国人保密。这种观点

其实质是混淆了影像分辨率和绝对定位精度的概念。分辨率高不等于定位精度高

(看得清不一定打得准)。这如同一个视力好而枪法不好的人,能看清枪靶的每一环

却射不中靶心的道理一样。

第二种是经济建设至上论。部分人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地理空间信息的保密必然影响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当取消地形图密级,推向全社会公开使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没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这种观点轻视了国家安全利益。

第三种观点保密无用论。认为目前的地理空间信息和地形图没有必要保密,理由是现在有

了图像制导、激光制导等手段,不需要大地坐标也能准确打击目标。这里忽视了代价问题,须知一颗靠大地坐标定位制导的炸弹价格是一万美元,而一颗靠图像制导的炸弹价格是一百万美元,而激光制导则需要在实战时有敌后间谍手持激光器现场指引。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共发了5000颗制导炸弹,全部是大地坐标制导的,在海湾战争中人们都知道美国导弹

命中率奇高。萨达姆同国际社会合作,允许联合国核查人员当中的英美专家,公开核查伊拉克的所有重要军事设施,并允许高精度GPS设备定位,这也是美军导弹命中率奇高的重要原因。

㈠涉密测绘成果常见的违法违规现象

1.成果来源不合法,在本系统随意扩散、截留、私下交易。

更有甚者,在互联兜售涉密地形图和军事地图。

2.存有的测绘成果种类、数量与帐册不相符,管、用分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单位资料室领取—登记建帐—按项目分发—回收—保存或销毁

3.随意复制、扫描、拷贝涉密测绘成果。

复制:①经同级测管或保密部门批准

②视作原件管理

4.获取的测绘成果未经许可扩大使用范围。

5.委托第三方完成项目后,测绘成果未及时回收或销毁。

6.公开使用涉密测绘成果,未脱密或脱密不符合要求。

7.计算机、移动介质和网络管理不规范

——涉密计算机不上网

---- 非涉密计算机不涉密

---- 移动介质不交叉使用

一是有人搜着三是有人等着

二是有人盯着四是有人用着

有网就有漏有洞就被控

被控密难保损失不得了

8.涉密测绘成果保管场所不标准。

三铁:铁门、铁窗、铁柜子

9.对外提供测绘成果审批不合程序。

审批和保密处理权限:

国家和省级测绘行政部门及其指定的机构

10 .衍生测绘产品的标密问题。

衍生产品的密级不得低于原涉密等级

(二)互联网地图的保密和安全

? 1.地理信息事关重大。数据量大、现势性强、定位精度高,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 2.追逐经济利益。导航定位、互联网地图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商业前景诱人,

一些公司铤而走险。

? 3.敌视心态作祟。一些国家或地区冷战思维不改,对我国采取敌视或防备姿态。

? 4.涉外测绘监管薄弱。保密意识差,随意在互联网地图上传标注敏感和涉密地理信

息,宣传不够深入,保密教育不到位;发现难度大,涉及领域广、技术先进、手

段隐蔽;制裁力度弱,查处工作协调性要求高,法律依据不足,处理力度弱。

?解决涉及面广、影响大、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例如:网上地图传播全世界,受众

面极大,且问题突出。违法的涉外测绘活动危害国家安全,问题突出,新闻媒体关

注,党和国家领导多次批示,曝光率大。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效维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

展。

三、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

?㈠测绘成果定密

?密级:绝密(4项)

?控制范围:经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批准的军地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及用户

1.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心坐标系以及独立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参数

2.分辨率高于5′×5′,精度优于±1毫伽的全国性高精度重力异常成果

3.1∶1万、1∶5万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4.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参数及算法

?密级:机密(7项)

?控制范围:经省级测绘局、大军区测绘部门批准的军地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及用户

1.国家等级控制点坐标成果以及其他精度相当的坐标成果

2.国家等级天文、三角、导线、卫星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

3.国家等级重力点成果及其他精度相当的重力点成果

4.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万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5.分辨率高于30′×30′,精度优于±5毫伽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优于±1米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优于±3″的垂线偏差成果

6.1∶2.5万、1∶5万和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7.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机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

?密级:秘密(8项)

?控制范围:经县市级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及用户;经大

军区以上军队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军事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及用户

1.构成环线或线路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国家等级水准网成果资料

2.重力加密点成果

3.分辨率在30′×30′至1°×1°,精度在±5毫伽至±10毫伽的重力异常成果;精度

在±1米至±2米的高程异常成果;精度在±3″至±6″的垂线偏差成果

4.非军事禁区1∶5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或多张连续的、覆盖范围超过6平方千米的大于1∶5千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当提供大于1∶5千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覆盖范围超过6平方千米时,该批测

绘成果整体上按“秘密”级测绘成果管理,单幅图不再标注密级。

?涉密数据在非涉密网运行必须进行保密处理,保密数据绝对不能上非涉密网。

?特别是要加强对地图要素的审查,事关军事禁区和国家安全要害部门不得表示。

?㈡测绘成果解密

?地理信息数据是否涉密与几何精度及内容属性密切相关

?细化分层主要解决地理信息内容属性脱密问题

?保密技术处理主要解决地理信息几何精度脱密问题

?涉密类信息划分

?相关文件、标准或规定中明确要求的不得表达或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军事设施、军事管理区等服务于军事目的的信息

?分层涉及的地理信息要素

?8个大类、49个中类和279个小类,共计1036层(最小划分单元)

?涉密层数:274

?秘密:239

?机密:32

?绝密:3

?公开层数:762

?涉密信息占26%,公开信息占74%

?公开地图及地理信息生产制作、发布使用,网络地图内容选取与地理信息标注等活

动的依据

?脱密的方法:

?1、精度(不优于50米)

?——非线性变换(50—600)

?——1∶25万地形图纠偏

?——地图同名点套合

?——独立(地方)坐标系?

?2、要素

?删除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中1036层中的涉密信息274层,占

26%

?3、影像分辨率

?不优于0.5米,军事禁区不优于1.0米

?4、军事设施

?——固定目标:不处理、不标注

?——移动目标:消影处理

?

?㈢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管理

?㈣涉密测绘成果提供审批

㈠在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传递、发布国家秘密的;

㈡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等公共网络的;

㈢将涉密移动介质以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存储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照相机等)接入互联网等公共网络的。

?㈠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

?㈡使用非涉密计算机或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

?㈢未经批准,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程序的。

?

?四、涉密测绘单位的保密措施

?

?(一)管理措施

?涉密单位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确定涉密测绘成果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明确

岗位责任,设置安全可靠的保密防护措施。

?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采取安全保密措施,不得使用无安全保密保障的设备处理、

传输、存储涉密测绘成果。严禁将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软盘、光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介质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上使用。

?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移动介质不交叉使用;谁上网,谁负责;谁使用,谁负

责;谁审批,谁负责。

?涉密单位应当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生产、加工、提供、传递、

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涉密测绘成果,建立严格登记管理制度,加强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的管理,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或处理。

?涉密单位要按照国家相关定密、标密规定,及时、准确地为测绘活动中产生的涉密

测绘成果或衍生产品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涉密测绘成果及其衍生产品,未经国家测绘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

管部门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不得公开使用,严禁在公共信息网络上登载发布使用。

?使用目的或项目完成后,用户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销毁涉密测绘成果,由专人核对、

清点、登记、造册、报批、监销,并报提供成果的单位备案。

?应当根据接触、使用、保管涉密测绘成果的人员情况,区分核心、重要和一般涉密

人员,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岗前涉密资格审查,签署保密承诺书,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

?(二)检查措施

?涉密测绘成果使用监督

? 1.领用、接收测绘成果是否建立台帐;

? 2.保管和使用是否“管”“用”分开;

? 3.是否擅自复制、转让或转借;

? 4.涉密测绘成果或衍生产品是否标密;

? 5.委托第三方开发产品时,涉密测绘成果或衍生产品是否回收或销毁;

? 6.是否未经批准、擅自向外国的组织或个人以及外商企业提供涉密测绘成果;

?7.公开使用的涉密测绘成果是否进行保密处理。

?涉密测绘成果设备管理

?8.存储和处理涉密测绘成果的网络和计算机是否与互联网物理隔离;

?9.存储和处理涉密测绘成果的计算机是否装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

有无线功能的设备;

?10.移动存储介质是否交叉使用;

?11.涉密测绘成果存储设备是否按规定使用、管理;

?12.是否使用非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存储、处理涉密测绘成果;

?13.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维修、销毁是否符合保密要求。

?14.是否建立了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

?15.涉密测绘成果核心管理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16.涉密测绘成果保管、使用场所是否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并配备保密防护

设备;

?17.项目完成后,涉密测绘成果是否由专人核对、清点、登记、造册;

?18.是否建立涉密测绘成果泄密事件报告和补救制度,是否发生过涉密测绘成果泄

密事件并认真查处。

?

涉密载体的含义:

它是指以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复印机要指定专人管理。复印“机密”、“秘密”级文件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并严格控制复印数量。复印件要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复印的文件要和原件一样进行严格管理,阅办后要按规定立卷、归档、清退、销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