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层气数值模拟

煤层气数值模拟

煤层气数值模拟
煤层气数值模拟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

By gulfmoon79@精准石油论坛目录

1. 煤层气藏开发生产特点

2. 煤层气流动机理

3. 煤层气藏几个重要参数

3.1 孔隙度

3.2 煤层渗透率

3.3 变煤层渗透率

3.4 相对渗透率曲线

3.5 煤层厚度

3.6 煤层气连通性

3.7 煤层气含量

3.8 煤吸附能力

4. 模拟煤层气藏

4.1 变黑油模型

4.2 单孔介质模型

4.3 双孔介质模型

4.4 多孔介质模型

4.5 黑油模型

4.6 组分模型

前言

煤层气藏与常规气藏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吸附在煤基质微孔隙的表面,在生产过程中,当气藏压力下降到临界解析压力,煤层气从煤基质解析出来,通过煤基质扩散到煤裂缝,然后从煤裂缝流入到生产井。煤裂缝通常初始充满地层水,其中可能存在自由气,但一般不会超过储量的1%。而常规气藏气体是以自由气状态储存在气藏孔隙,气体在孔隙间的流动是达西渗流。

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模型需要模拟煤层气从煤基质解析然后扩散到煤裂缝的流动机理,这是与常规模拟模型的主要不同。常规模拟模型只描述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而煤层气模型需要描述煤层气从煤基质解析,煤层气扩散到煤裂缝,煤层气在煤裂缝间渗流以及从裂缝流入到生产井。

煤层气数值模拟模型可以采用单孔介质模型,双孔介质模型以及多孔介质模型。对流体的描述可以采用黑油模型或组分模型。单孔介质模型一个网格中的孔隙部分代表煤裂缝,非孔隙部分代表煤基质,煤层气从煤基质实时解析,与煤裂缝自由气达到瞬间平衡。双重介质模型包括基质网格以及基质网格对应的裂缝网格。模型基质网格描述煤层基质,基质网格提供气源,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压力下降,气体从基质网格解析然后扩散流动到裂缝网格。模型裂缝网格描述煤层裂缝,流体在煤层裂缝渗流,然后流入到生产井。多孔介质模型可以将煤层基质划分为多个模型基质体系,然后模拟基质体系间的流动特征。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是双孔介质模型。

煤层气组分主要是甲烷,在我现在工作的煤层气藏,甲烷含量占98%以上,只含有很少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因此煤层气模拟模型采用黑油模型。有些煤层气藏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可以高达50%以上,而且分布不均匀,这时需要用煤层气组分模型。如果采用注气提高煤层气产量的开采方法,也需要应用组分模型。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煤层气藏开发生产特点,影响煤层气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煤层气流动机理以及如何模拟煤层气藏。

1.煤层气藏开发生产特点

煤层气藏开发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需要进行前期脱水降低煤层压力。煤层气吸附在煤基质孔隙表面,只有当煤层压力低于临界解析压力,煤层气才会从煤层基质孔隙解析出来扩散到煤层裂缝。煤层气饱和度定义为某压力下煤层气含量与该压力下煤层气吸附能力的比值。饱和度为1的煤层气藏称为饱和气藏,饱和气藏煤层气随着煤层脱水而产出。饱和度小于1

我现在工作的煤层气藏,有些井脱水十几天后就开始产气,单井高峰日产气量能达到三万方以上。有些井则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脱水后才产气。

不同煤层气田以及同一煤层气田不同生产井的生产动态可能差别很大,煤层气田典型生产井产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井只产水,不产气。第二阶段井开始产气,一直到气量达到最高值,产水量逐渐下降。第三阶段产气量和产水量一起下降。

由于煤层地质属性的不同,井的生产动态会变化很大。比如有些低渗井产气量从开始就递减,而且递减缓慢。有些井只生产干气,不产水。煤层气井的生产动态主要受煤层含气量,煤层含气饱和度,煤层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度等的影响。

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吸附在煤基质孔隙中,吸附量与煤的类型,煤灰含量,煤湿度以及煤层压力有关,在相同温度,煤灰含量和湿度条件下,压力越大,煤吸附的气量越多。常规砂岩气藏中的气体储藏在砂岩孔隙中,在相同压力条件下,煤层储气量要大于砂岩储气量。煤层气吸附能力与压力的关系曲线称为解析等温线。每个压力点对应该压力下煤的最大吸附量,也称为饱和吸附量。许多煤层吸附气处于未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在初始压力条件煤的实际吸附气量小于该压力下的饱和吸附气量,煤层在生产时只产水,不产气。只有当压力降到临界解析压力,气才会从煤基质中解析出来,煤层才开始产气。(临界解析压力为煤的气吸附量与煤吸附能力相同时对应的压力)。开发煤层气田需要将井的井底压力快速降低到最低值,这样才能快速降低地层压力,缩短脱水时间,提高产气量。多数煤层气生产井都采用下泵开采的方式,尽量把水位降低到最低程度。我工作的煤层气田井多数井采用螺杆泵生产,在一到两年内要将井底压力降到5,6个大气压,美

国有的煤层气田把井底压力降到接近大气压。

2.煤层气流动机理

煤层气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流动机理:

解析:吸附在煤基质表面上的煤层气解析出来

扩散:解析出来的煤层气从高浓度煤基质扩散到低浓度煤裂缝

渗流:煤层气在煤裂缝中进行达西渗流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三种流动机理。

2.1 解析

煤基质中存在微孔隙,煤层气分子吸附在煤基质微孔隙表面。煤层气在地层压力的束缚下吸附在煤基质表面。当煤层压力下降到低于临界解析压力,煤层气分子从煤基质微孔隙表面脱离出来进入煤裂缝,在裂缝中煤层气以自由气存在。

煤的解析受解析等温线控制,解析等温线是煤层气吸附能力与压力的关系曲线,解析等温线常用朗缪尔方程来描述。

2.2 扩散

煤层气从高浓度煤层基质扩散到低浓度煤层裂缝。扩散过程通常用菲克扩散定律来描述。煤基质-裂缝扩散率可以由实验室测定煤层气的解析时间来得到。

2.3 渗流

煤层裂缝内分布的地层水以及从煤基质解析的煤层气在裂缝内进行达西渗流。裂缝内的流体流动可以直接用达西渗流方程。

3. 煤层气藏几个重要参数

影响煤层气产能的最主要参数是煤层气渗透率和煤层气含量。国内有很多煤层气含量很高,但渗透性差,没有经济开采价值。我现在工作的煤层气田浅煤层有很好的渗透性,但气含量低,也没有经济开采价值。煤层裂缝孔隙度影响产水和地层压力,未饱和煤层气只有在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才会产出,煤层孔隙度较高的化需要更长的脱水时间。煤层气有效厚度和煤层气层连通性也是重要参数,在进行煤层气开发布井和完井时,要考虑煤层气层的有效厚度和连通性,在连通性差的煤层显然不适合打水平井。当煤层压力低于临界解析压力,煤层气从煤层基质孔隙解析出来扩散到煤层裂缝,这时煤层气裂缝内存在气水两相流动,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直接影响井的生产动态特征。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各个参数的获取

方法以及在数值模拟模型中的应用。

3.1 孔隙度

煤的孔隙可以划分为大孔隙,中孔隙和微孔隙。裂缝属于大孔隙,其中充满地层水,也可能存在游离气。煤层气以吸附状态存在于中孔隙和微孔隙中。在煤层气模拟模型中,我们需要的是裂缝孔隙度,裂缝孔隙度决定地层水的储量大小。

常规油气藏有成熟的孔隙度确定方法,通过岩芯测定和测井曲线可以得到可靠的地层孔隙度。但目前并没有非常可靠的确定煤层孔隙度的方法,虽然可以采用同样的岩芯测定方法,但实际上很难取得有代表性的岩芯,而且煤的压缩系数较大,实验室压力条件下测定的孔隙度与地层压力下的孔隙度会有不小差别。虽然有研究认为可以用双侧向测井曲线来计算裂缝孔隙度,但实际上很少用测井曲线得到煤层裂缝孔隙度。有报道认为干扰试井是获取煤层裂缝孔隙度的比较可靠方法。另外可以采用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方法,但由于历史拟合的多解性以及其他参数的不确定性,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孔隙度同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在我工作的煤层气田,采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的方法可以得到上百个满足历史拟合的模型,这些模型的裂缝孔隙度变化范围可以从0.1%到2%。不借用其他途径,用历史拟合得到的孔隙度是很不确定的。

有人建立了裂缝孔隙度与地层应力和煤成熟度的经验关系,地层应力越大,裂缝孔隙度越小。相反煤成熟度越高,裂缝孔隙度越大。不过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参数的确定都不容易。

目前的共识是煤层裂缝孔隙度一般小于1%,最大不会大于3%。在没有可靠的孔隙度情况下,模型一般可以采用1%孔隙度。

3.2 煤层渗透率

渗透率是影响产能的最重要因数。煤层渗透率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岩芯测定,试井,井生产动态分析得到。同孔隙度测定一样,实验室测定渗透率存在很大误差,这主要是由于一般很难获得有代表性的岩样,对渗透率贡献大的裂缝很难在岩样中得以保存,实验室得到的渗透率往往可以认为是低限值。煤层渗透率受应力影响很大,实验室很难重现地层应力条件,这样实验室得到的渗透率不能代表地层条件下的渗透率。

虽然采用典型曲线分析方法也可以得到煤层渗透率,但最可靠的方法还是试

井。煤层气有独特的试井解释方法,在此我们不详细介绍。常用的煤层气测试方法包括:

钻杆测试

段塞测试

注入测试

电缆地层测试(MDT)

由于电缆地层测试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现在成为较常采用的测试方法。不过电缆地层测试的探测半径通常小于钻杆测试。

利用井点各层位的试井解释渗透率,采用储层随机建模技术得到煤层气田渗透率的分布。

3.3 变煤层渗透率

煤的压缩系数比常规砂岩高出两个数量级。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压裂的下降,煤层有效应力增加,导致煤裂缝宽度缩小,煤裂缝渗透率降低。地层压力下降也使原来吸附在煤基质表面的煤层气解析出来,导致煤基质收缩,煤裂缝宽度扩大,这样增加了煤裂缝渗透率。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这两个对渗透率作用相反的机理同时存在,在煤层气数值模拟模型中有时需要模拟这两种机理对渗透率的影响。

描述应力和解析对煤层渗透率影响的模型有很多,用的比较普及的模型是帕尔马-曼索里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单轴向应变条件。

在模拟模型中直接应用应力和解析对煤层渗透率影响模型可能会影响模型的计算时间,因为模型在每一个时间步都需要计算新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先手工应用变渗透率模型计算孔隙体积和传导率随压力的变化,然后将计算结果提供给模型。下面的表为一个计算实例。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地层压力下降,一开始应力起主要作用,孔隙体积和传导率都在下降,当压力低于543psia后,煤基质收缩起主要作用,孔隙体积和传导率反弹,开始升高,而且可能会高于初始地层渗透率。渗透率的反弹尺度取决于煤层初始孔隙度和杨式模量。低孔隙度和高杨式模量会有明显反弹。

压力psia 孔隙体

积乘积

传导率

乘积

5 1.03 1.09

69 0.97 0.9

136 0.92 0.77

223 0.87 0.66

281 0.85 0.62

322 0.84 0.59

359 0.83 0.58

396 0.83 0.56

430 0.82 0.55

467 0.82 0.55

502 0.82 0.55

543 0.82 0.54

587 0.82 0.55

644 0.82 0.55

732 0.83 0.57

821 0.84 0.6

920 0.86 0.64

1047 0.89 0.71

1173 0.92 0.79

1289 0.96 0.88

1422 1 1

3.4 相对渗透率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存在更大不确定性。在常规油气田可以精确测量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在煤层气田很难获得。煤的非均质性很强,在取样时很难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而且煤裂缝孔隙度很小,渗透率会随应力和煤层气解析而发生变化,这些都给测量相渗曲线带来难度。虽然煤层气已经开发了20多年,但煤层气气水相对渗透率测量数据很少,在模拟时通常把相对渗透率作为不确定参数, 然后通过历史拟合来修正气水相对渗透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拟合的多解性以及其他不确定参数的影响,通过历史拟合得到的相对渗透率并不十分可靠。

在没有实测相对渗透率的情况下,模型可以应用克里(corey)相渗曲线:

K_rg=KRG*〖(1-Sw)〗^n

其中:Krg:气相相对渗透率

KRG:气相最大相对渗透率

Sw:含水饱和度

n:指数

K_rw=〖(Sw)〗^n

其中:Krw:水相相对渗透率

Sw:含水饱和度

n:指数

气相相渗气相克里指数一般介于1到2之间,气相最大相对渗透率介于0.6到1之间,水相相对渗透率克里指数通常在2到3之间

3.5 煤层厚度

工业界把煤定义为含碳量大于50%重量百分比或70%体积百分比的矿物。煤的密度通常介于1.69克/立方厘米到1.83克/立方厘米之间。煤层气开发普遍采用1.75克/立方厘米的截止值,密度小于1.75克/立方厘米的地层定义为为有效煤层。密度测井曲线和伽玛测井曲线是最常用的识别煤层气和计算煤层厚度的工具。

在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时,有时候把煤层连通关系也作为有效厚度的截止值,只把与生产井连通的煤层计入有效厚度,而不把未连通煤层计入有效厚度,这些煤层虽然含有气,但由于不与现有井网井连通,无法将这些煤层中的煤层气开采出来,因此不计入有效厚度。以后随着井网调整或加密,这些煤层可以计入有效厚度。

虽然煤层气有效厚度截止值通常采用1.75克/立方厘米,但有些密度介于1.8到2.2克/立方厘米的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也含有气。这些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非常致密,渗透率低于0.1毫达西,这些气无法被直接采出,但这些气可以扩散到所连接煤层,然后从煤层中生产出来。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可以采用多孔隙度模型模拟高密度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对最终采收率的贡献。在我工作的煤层气田,数值模拟计算高密度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大约贡献5%的最终采收率。

3.6 煤层连通性

不同煤层气田煤层连通性差别很大。有的煤层气田空间连续性很好,几个主力煤层厚度可以达到几米,主力煤层连通几十公里以上,用测井曲线可以很好的进行小层对比。有的煤层气田煤层在空间连续性很差,井与井之间根本无法进行小层对比。有的煤田煤层都很薄,不足一米,无法在测井曲线上识别每个小层,只能进行大的煤组对比。油藏数值模拟模型主要通过净毛比来描述煤层的空间分

布,将与生产井不连通的煤层厚度不计入净厚度。也可以通过调整传导率的方法来描述煤层的空间连续性。

3.7 煤层气含量

煤层气含量是指地下煤层实际吸附气量,通常定义为单位重量煤所吸附的气体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重量单位一般用吨。煤层气含量是煤层气开发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煤层气含量直接控制煤层气藏储量。煤矿出于安全的需要很早就测量煤层瓦斯气含量,现在煤层气开发可以直接应用煤矿测量瓦斯气含量的方法,即将取芯密封到解析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量煤层气解析量随时间的变化,得到最大解析量,然后测量残余气量,计算取芯和运输过程中损失气量,最大解析气量,残余气量和损失气量之和即为该样品煤层气含量。

实验室提供的煤层气含量一般是干燥-有机条件下的含量,在模拟模型中我们需要地下条件的煤层气含量,可以应用下面的公式将实验室测量煤层气含量折算到地下条件:

G_c=G_CO [1-(W_a+W_we )]

其中:Gc:地下煤层气含量

Gco:实验室测量干燥-有机条件下煤层气含量

Wa:煤层灰分

Wwe:煤层湿分

德士古开发的一个中国淮北煤层气天煤层气含量在10到14立方米/吨,我现在工作的煤层气田煤层气平均含量在1到12立方米/吨左右。

在油藏模拟模型中我们需要提供煤层气含量的分布,地质学家应用实验室测量岩芯煤层气含量然后通过随机建模技术建立煤层气分布模型,我们可以通过粗化技术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煤层气含量分布。

3.8 煤吸附能力

煤吸附能力指煤在地下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最大吸附气量,煤吸附能力影响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脱水时间,对于饱和煤层,煤层气含量等于煤吸附能力,井一开始就产气,而对于欠饱和煤层,需要较长的脱水后井才产气。煤吸附能力取决于煤层温度,压力,煤层孔隙结构,有机质含量,湿分和煤级。煤吸附能力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煤吸附能力与压力的关系常用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来描述。实验室

可以测量油藏温度下干燥-有机朗缪尔体积常数和朗缪尔压力常数,可以应用方程将实验室条件下的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折算到地下条件:

G_S=G_SL [1-(W_a+W_we )]×P/(P+P_L )

其中:Gs:地下煤层气吸附能力

GSL:实验室测量干燥-有机条件下朗缪尔体积常数

PL:朗缪尔压力常数

P:压力

Wa:煤层灰分

Wwe:煤层湿分

在油藏模拟模型中我们需要提供煤吸附能力的分布以及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模拟器将应用每个网格的煤吸附能力值来标定每个网格的朗缪尔解析等温线,在黑油模型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模型如何标定朗缪尔解析等温线。

4. 模拟煤层气藏

4.1 变黑油模型

煤层气数值模拟模型与常规数值模拟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煤层气模型需要模拟煤层气从煤基质的解析以及煤层气在煤基质的扩散。如果假定煤层气瞬间解析,那么可以用黑油模型近似模拟煤层气模型。模拟方法是把黑油模型中的油相设为不流动相,用朗缪尔解析等温线计算油相的气油比随压力的变化,即用黑油模型中气在压力下降过程中从油相的析出近似模拟煤层气在压力下降过程中从煤基质的解析。另外需要对黑油模型孔隙度,油水,气水相渗曲线进行单独处理。下面是应用变黑油模型模拟煤层气的具体步骤:

A:建立油,气,水三维三相单孔黑油模型

B:用下面关系式计算变黑油模型孔隙度:

?=?_coal/(1-So )

其中:?:变黑油模型孔隙度

?_coal:煤裂缝孔隙度

So:变黑油模型含油饱和度

变黑油模型含油饱和度可以自由设定,比如将所有网格含油饱和度都设为1%。C:用下面关系式将煤层气气水相渗曲线转换为变黑油模型气水相渗曲线

S_g=(1-S_o )*S_g^coal

S_w=(1-S_o )*S_w^coal

其中:S_g:变黑油模型气水相渗曲线气相饱和度

S_g^coal:煤裂缝气水相渗曲线气相饱和度

S_w:变黑油模型气水相渗曲线水相饱和度

S_w^coal:煤裂缝气水相渗曲线水相饱和度

S_o:变黑油模型含油饱和度

D:将变黑油模型油相相对渗透率设为0

E:应用下面关系式将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折算为气油比随压力的变化:

R_s=((1-?_coal )*G_s*B_O)/(S_o*?*0.178)

其中:R_s:变黑油模型油气比

?:变黑油模型孔隙度

?_coal:煤裂缝孔隙度

G_s:朗缪尔解析等温线

B_O:油相体积系数

S_o:变黑油模型含油饱和度

F:计算变黑油模型初始油气比分布

R_s=((1-?_coal )*G_c*B_O)/(S_o*?*0.178)

其中:G_c:煤层初始含气量

模型煤层气初始可以处于饱和状态或未饱和状态。

4.2 单孔介质模型

如果煤层气从煤基质解析非常快,解析气与自由气能够瞬间达到平衡,那么可以采用单孔介质煤层气模型进行模拟。在单孔介质煤层气模型中每个网格都包括孔隙和骨架两部分,孔隙部分用来描述煤裂缝,骨架部分用来描述煤基质。

单孔介质煤层气模型应用很少,大多数煤层气模型都用双孔介质模型。

4.3 双孔介质模型

煤层气双孔介质模型用两个网格描述煤的基质和裂缝部分。其中一个网格描述煤的基质部分,煤层气吸附在这个基质网格,随着压力的下降,煤层气从基质网格解析出来,流到煤裂缝网格。每个煤基质网格对应一个煤裂缝网格,一般情

况下煤裂缝网格初始充满地层水,随着生产井脱水,裂缝网格压力下降,当压力低于临界解析压力后,煤层气从基质网格解析流入对应的裂缝网格,裂缝网格含水饱和度下降,含气饱和度上升,裂缝网格开始气水两相流动。井只与裂缝网格连通,流体在裂缝网格之间发生流到,流体可以从裂缝网格流入到生产井,流体在基质网格之间不发生流到。

煤层气吸附在基质网格,通常情况下煤裂缝网格充满地层水,不含气,煤层气藏初始储量可以由煤基质网格总体积和煤层气含量来计算:

OGIP=∑?(DX*DY*DZ*NTG*Gc)

其中:DX,DY,DZ——网格X,Y,Z三方向尺寸

NTG:——净毛比

Gc——煤层气含量

水的储量由煤裂缝总孔隙体积计算:

OWIP=∑?(DX*DY*DZ*N TG*PORO)

其中:OWIP——地层水储量

DX,DY,DZ——网格X,Y,Z三方向尺寸

NTG——净毛比

PORO——裂缝孔隙度

煤层气从煤层基质网格扩散到对应的煤层裂缝网格。扩散过程通常用菲克扩散定律来描述。

F_g=DIFFMF*D_C*(〖GC〗_b-〖GC〗_s)

其中:Fg:煤层气扩散流速

DIFFMF:煤基质-裂缝扩散率

D_C:扩散系数

〖GC〗_b:基质煤层气浓度

〖GC〗_(s:)裂缝表面煤层气浓度

煤基质-裂缝扩散率取决于网格体积和裂缝与基质接触形状因子:

DIFFMF=VOL*σ

其中:σ:裂缝与基质接触形状因子

VOL:网格体积

形状因子描述单位体积煤基质与煤裂缝的接触面积,煤层裂缝越发育,单位体积内裂缝越多,煤基质与煤裂缝接触面积越大。煤基质-裂缝扩散率大小代表煤基质与煤裂缝的连通程度,煤基质-裂缝扩散率越大,煤基质与煤裂缝的连通程度越好,煤层气越容易从煤基质扩散到煤裂缝。

扩散系数表示煤层气在煤层基质孔隙内的扩散能力。实验室可以测量煤层气解析时间,煤层气解析时间定义为解析63%煤层气所需要的时间。如果将煤层气模型裂缝形状因子设为1,那么扩散系数就等于解析时间的倒数。

4.4 多孔介质模型

前面讲过,煤的最大密度一般在1.69到1.83克/立方厘米之间,煤层气开发常用的煤密度截止值为1.75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密度大于1.75克/立方厘米岩层不计入有效厚度。但有些密度介于1.8到2.2克/立方厘米的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也含有气,虽然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非常致密,渗透率低于0.1毫达西,不能被直接产出,但这些气可以扩散到所连接煤层,然后从煤层中生产出来。

在数值模拟模型中,可以设置三孔介质模型,模拟高密度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对气产量的贡献。

建立三孔介质模型需要建立高密度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网格,煤基质网格和煤裂缝网格。生产井只与煤裂缝网格相连通,不与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网格和煤基质网格连通。气体可以从碳质页岩或碳质泥岩网格扩散到煤基质网格然后从煤裂缝网格采出。

4.5 黑油模型

大多数煤层气田数值模拟模型都选用黑油模型。应用黑油模型模拟煤层气田,我们除了需要为模型提供常规黑油模型的参数以外,还需要提供以下煤层气模型参数:

? 煤层裂缝孔隙度分布

? 煤层裂缝渗透率分布

? 煤层净厚度或净毛比

? 煤层扩散系数(煤层气解析时间)

? 朗缪尔解析等温线

? 煤层气与地层水相渗曲线

? 煤压缩系数

? 煤层气初始含量分布

? 煤层吸附能力分布

在进行煤层气模拟饱和度初始化时,如果煤层初始充满水,不含自由气,那么可以将气水界面设在模型顶面,将气水相渗曲线最小含气饱和度设为0。如果煤层初始含有自由气,需要将气水相渗曲线最小含气饱和度设为自由气饱和度或采用饱和度端点标定方法。

初始充满水,不含自由气的煤层在压力初始化时主要用地层水地面密度计算地层压力梯度。如果煤层初始含有自由气,那么需要用水和气的地面密度计算地层压力梯度。

如果不给模型提供煤层初始气含量,模型将把煤层作为饱和煤层,即煤层气含量等于该压力下煤层最大吸附量,每个网格的煤层气含量从朗缪尔解析等温线反查出网格压力对应的煤层气含量。

如果模型每个网格都提供煤层气初始含量,一般情况下也应该给模型每个网格提供煤层气最大吸附量。这样模型将依据每个网格的煤层气最大吸附量标定每个网格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标定方法与标定相渗曲线方法一样,都是采用线性转换的方法。

历史拟合一般是定水量拟合气量,见气时间,井底压力,静压,产液剖面等。历史拟合时一般调整以下参数:

? 煤的连通程度(调整传导率或净毛比)

? 煤层裂缝孔隙度

? 煤层裂缝渗透率

? 煤层基质含气饱和程度

? 煤层气水相对渗透率

? 井的生产指数

产气量主要对煤的连通程度,煤层裂缝渗透率,煤层气水相对渗透率最为敏感。煤的连通程度越好,裂缝渗透率和气相相对渗透率越高,产气量越高。见气时间主要对基质含气饱和程度最敏感,饱和度越高,见气越早。井底压力主要对井的生产指数,煤层裂缝渗透率和煤层连通程度敏感,井的生产指数越大,渗透

率越高,井底压降越小,煤层连通程度越高,压降越缓慢。静压对煤层连通程度和储量最敏感,而产液剖面对分层KH值最敏感。

由于煤层气地层参数的高度不确定性,采用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的办法可以得到多个满足历史拟合的模型,这样有助于进行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产量预测通常采用定井底压力或定井组产量。定井底压力可以得到井的气和水典型生产曲线,井底压力设置可以通过分析已生产井井底压力的变化而为模型提供变井底压力生产控制。定井组产量用于优化钻井数和井位。

4.6 组分模型

有些煤层气田二氧化碳或乙烷含量较高,在设计开发方案时需要掌握二氧化碳或乙烷产出量;有些煤层气田采用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的方法来提高煤层气的产量。组分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开发生产过程中组分的变化以及组分的吸附能力。

应用组分模型需要为模型提供每个组分的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氢气和氮气在煤基质的吸附能力不如甲烷,而二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在煤基质的吸附能力要高于甲烷。

二氧化碳在煤基质的吸附能力高于甲烷,如果初始状态下煤层气含有二氧化碳,在开发过程中煤基质吸附的二氧化碳将不断析出,生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会逐渐升高。由于二氧化碳在煤基质的吸附能力高于甲烷,如果在煤层注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将优先吸附在煤基质,替换吸附能力低于二氧化碳的甲烷,这样可以应用注入二氧化碳来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氮气的吸附能力低于甲烷,但在煤层注入氮气可以驱替裂缝中的甲烷,降低甲烷的分压从而使更多的甲烷从煤基质解析出来,达到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效果。

组分模型通常应用扩展朗缪尔解析等温线描述煤层气的吸附,煤层气吸附能力取决于压力以及自由气组分,我们需要为模型提供每个组分的朗缪尔体积常数和压力常数,然后组分模型应用方程计算煤层气的吸附能力:

L_i 〖=V〗_(M,i) (y_i p/p_i )/(1+∑_j?〖y_j p/p_j 〗)

其中:Li:多组分煤层气吸附能力yi:组分i摩尔分数

VM,i:组分i朗缪尔体积常数p:压力

pi:组分i朗缪尔压力常数

煤层气井总体设计

目录 地质部分 (1) 一、基本数据 (1) 二、枣圆煤层气开发试验区布井方案 及该井在井网中的位置钻探目的 (1) 三、设计依据 (2) 四、设计地层剖面及目的煤层深度、厚度预测 (3) 五、地质录井项目及要求 (3) 六、地球物理测井 (3) 七、地层测试 (4) 八、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4) 工程部分 (6) 一、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 (6) 二、井身质量、固井质量......等项要求.. (6) 三、各阶段施工要求 (6) 四、施工进度预测 (8) 资料要求 (9) 一、需要提交的资料 (9) 二、资料提交时间 (10)

地质部分 一、基本数据 井名: 井别:参数井+试验井 地理位置: 构造位置: 井位坐标: X:Y:H:米 设计井深:米 目的煤层:二叠系山西组3#煤层和石炭系太原组15#煤层。 完钻层位:奥陶系峰峰组。 完钻原则:钻穿石炭系太原组15#煤层以下60米完钻。 完井方法:套管完井。 二、开发试验区布井方案及该井在井网中的位置和目的任务 该井的主要钻探目的和任务是: (1)获取可靠的目标煤层(3#、15#)煤层气评价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等温吸附特征、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地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等。 (2)根据获得的较可靠的煤储层实测参数,与TL-003井进行初步对比研究,指导井网其它各井下步施工方案。

(3)井网其它各井钻井工程全部结束后,统一对主力煤层—3#煤层进行射孔压裂和排水采气试验。 三、设计依据 (1)“沁水盆地南部枣圆煤层气开发试验部署方案”(1999) (2) “枣圆煤层气开发试验井网各井总体设计原则”(讨论纪要) (3)“沁水盆地XXX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1998.2) (4) 沁水盆地XXX、XXX等井总体设计 四、设计地层剖面及预测目的煤层厚度和深度 根据井网上已完井的XXX井(相距该井约800m)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结合其他煤田勘探钻孔资料,并参考樊庄区块3#煤层、15#煤层厚度等值线和底板标高等值线图,预测出该井钻遇地层深度和厚度见表1。 预计该井3#煤层顶界深度为470m,厚度约6.0m; 15#煤层顶界深度为580m,厚度约1.4m。 该井设计地层分层数据表表1

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

. 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EH-01井 钻井工程设计 1 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 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 2)《恩洪煤田清水沟井田地勘报告》; 3)本勘探区与相邻勘探区以往钻探施工经验; 4)现有煤层气钻探施工设备、人员、技术状况实际。 2 基本数据 ●钻井名称:EH-01 ●钻井性质: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 ●设计井位: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m处。 ●设计坐标:X 2802050 Y 18412825 Z 2005 ●设计井深:660m

b号煤层。 C、C、l●目的煤层:P组C212916b号煤层以下50米,下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完钻层位:C21●完井方式:套管完井。 3 钻井目的 1)获取系统可靠的目标煤层的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及煤质特征、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 . 等温吸附曲线、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参数; 2)评价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条件。3)根据分析、测试资料决定是否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对目标煤层进行压裂排采试验,以获取煤层气井生产数据;4)根据排采试验成果,评价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开发试验的可行性。 4 技术要求 4.1 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 储层压力一般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预测该区煤储层压力梯度在10—12kPa/m之间。据此可对钻井液及各项工程参数进行调整,维持近平衡钻进。 根据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多,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倾角大的特点,如何有效的保持井壁的稳定性又能尽量减少钻井液对煤储层的伤害,从而确保EH—01井能真正达到钻井目的。对该井钻井液性能使用要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鉴定规范标准-AQ1024

突出煤层鉴定规范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对新建矿井和原来非突出的生产矿井中所发生的煤与瓦斯动力现象进行科学的定性,准确地鉴定煤层和矿井是否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是对矿井按突出危险实施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制定突出矿井鉴定方法的行业标准,对规范突出矿井的鉴定方法与鉴定程序,保证对突出矿井给予及时、准确的定性,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突出矿井鉴定规范的编制主要是依据能源部92年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及其执行说明和煤炭工业部95年颁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本标准的附录A和B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重旭。 本标准委托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瓦斯防治及设备分会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鉴定方法及审批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井工开采煤矿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鉴定。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煤与瓦斯突出 coal and gas outburst 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动力现象。 2.2 煤与瓦斯突出煤层 coal and gas outburst seam 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 2.3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coal and gas outburst mine 开采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矿井。

3 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分为煤与瓦斯突然喷出(简称突出)、煤的压出伴随瓦斯涌出(简称压出)和煤的倾出伴随瓦斯涌出(简称倾出)三种类型,其基本特征如下。 3.1 突出的基本特征 a)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b)抛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c)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碎煤和一定数量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d)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损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e)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f)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分岔形以及其他形状。 3.2 压出的基本特征 a)压出有两种形式,即煤的整体位移和煤有一定距离的抛出,但位移和抛出的距离都较小;

综采面瓦斯涌出规律的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新版)

综采面瓦斯涌出规律的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03

综采面瓦斯涌出规律的分析及综合防治措 施(新版) 康家滩煤矿是神华集团神东公司所属的大型出口煤基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境内,生产能力可达8Mt/a,一个综采面和三个连采面保产。目前,88201综采面的生产能力为日产2.5万t左右,是典型的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涌出具备如下的特点:煤层瓦斯含量不大,但由于综合机械化程度高,开采强度大,产量集中,采面生产过程中,瓦斯涌出量较大,经常造成下隅角和回风瓦斯超限。因而,在88201综采面的回采过程中,我们对其瓦斯涌出规律及来源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从而保证了88201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1试验工作面概况 88201综采工作面位于康家滩矿井田中北部的二采区,工作面走

向长2830m,推进长度2667m,倾斜长240m,设计采高3.5m,密度1.47t/m3 ,可采储量3.2932Mt。煤层原始瓦斯含量小于1.91m3 /t(88202工作面瓦斯含量测值)。工作面自2003年6月份开始回采,12底回采结束。 工作面所开采的8 #煤层总体为简单型的宽缓背斜构造,北翼走向5°~ 15°,倾角2°~3°,轴部煤层走向0°,倾角4°,南翼走向170°~185°,倾角5°~6°,回风顺槽有四条小断导层,胶带辅助运输顺槽有三条小断层,开切眼以南800m范围内有二组大型裂隙带。 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方式,即工作面上辅运巷和胶运巷进风,下辅运巷回风,构成两进一回通风系统。边界进风巷贯通前工作面布置及通风方式如图1所示。 图188201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图(边界进风巷贯通前) 2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来源分析

煤层气LNG项目合作协议 - 汇森

煤层气LNG项目合作协议 本协议由甲方、乙方于年月日在签订。 甲方:青岛汇森能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崂山区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 第一章总则 为了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交通运输行业降低运输成本,城市化建设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以及改善新疆民用燃气结构是唯一的可行路线。从目前各种清洁能源推广的现状来看,LNG替代燃油和燃料应是今后几十年现实可行的方向。 双方本着诚实守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原则,合作建立煤层气LNG工厂,开发推广LNG应用市场,能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的中国法律法规之规定,经平等协商,甲乙双方就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为以后具体合作项目奠定基础等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第二章协议内容 第一条为了保证煤层气LNG项目的推进,甲方和乙方签订本协议,可以保证双方按协议约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第二条甲方出资建设万方/天LNG工厂,投资估算元人民币。乙方提供足够的气源,气价前五年按元/立方计算。五年后双方可另协调确定气价。乙方负责办理征地手续,场地由甲方租赁使用。或采用土地入股方式合作。 第三条为保证双方利益和项目进度,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均有效,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违约方应承担对方所有损失。 第四条双方建立联络机制,设立项目协调小组。 第三章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合同约定完成项目建设。 2、办理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手续等;

3、甲方在乙方提供的合法场地建设LNG工厂,合法经营和销售产品。 4、本协议是排他性协议,甲方不再和其它第三方签订类似协议与合同。 第六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LNG工厂气源由乙方负责;乙方承诺提供自己自主加工生产合格的煤层气LNG气源,保证气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2、为支持甲方项目建设,帮助甲方协调处理项目建设相关事宜,在项目审批程序中实行简便快捷为甲方在当地加快规划布点和建设LNG工厂创造安全、宽松的投资环境; 3、公司成立后,乙方承诺名下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或者土地入股; 4. 乙方负责LNG工厂项目用电和用水的增容和配套到项目红线的建设项目。 5.乙方有义务协助甲方完成项目的立项和项目公司注册. 6、本协议是排他性协议,甲方不再和其它第三方签订类似协议与合同。 第四章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双方约定,双方共同合作承担后续LNG应用项目的开发。 双方利用自身在品牌效应,承诺将优先示范推广LNG项目. 第八条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合同; 第九条合同自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合同一式六份,甲乙双方各执叁份。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日期:年月日

QK-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孙茂远,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地址:(100011)北京安外大街甲88号。电话:(010)64298880。 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战略选择 孙茂远 范志强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孙茂远等.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战略选择.天然气工业,2007,27(3):125. 摘 要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资源量巨大。据最新资源评价成果,全国煤层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6.81×1012m 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10.87×1012m 3;同时在区域分布、埋藏深度上有利于规划开发。“西气东输”、陕京一线、二线等天然气输气管线经过多个煤层气富集区,这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了输送条件。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共施工地面煤层气井607口,完成7个煤层气试验井组和一个示范工程项目,近年来中国煤层气对外合作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此,介绍了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中国煤层气发展的新机遇,明晰了中国煤层气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而阐述了中国发展煤层气产业化的战略选择。 主题词 中国 煤成气 勘探 开发 利用 现状 产业化 战略 选择 一、中国煤层气发展的现状 1.煤层气资源前景 据最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成果(2005 年),全国煤层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总资源量 为36.81×1012m 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10.87×1012 m 3。这些煤层气资源广泛分布于24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包括:新、晋、陕、冀、豫、皖、辽、吉、黑、蒙、云、贵等。从区域分布来看,华北地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20.71×1012m 3,占全国的56.3%;西北地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0.36×1012m 3,占全国的28.1%; 南方地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5.27×1012m 3,占全国 的14.3%。东北煤层气资源量相对较少,仅占全国 煤层气总资源量的1.3%。 按照含气盆地煤层气资源量赋存情况,大于 5000×108m 3的含气盆地共有14个,其中大于1× 1012m 3的含气盆地主要有鄂尔多斯盆地(9.8634× 1012m 3)、沁水盆地(3.9500×1012m 3)、准噶尔盆地 (3.8268×1012m 3)、滇东黔西盆地(3.4723×1012 m 3)、二连盆地(2.5816×1012m 3)、吐哈盆地(2.1198×1012m 3)等。 从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深度来看,中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的67.6%分布在埋深浅于1500m 的范围内,这对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较有利。 中国煤层气资源在总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同 时在区域分布、埋藏深度上也有利于规划开发。“西气东输”、陕京两条管线经过多个煤层气富集区,这为煤层气的开发提供了输送条件。 2.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现状 中国煤层气资源勘探起步于建国后的煤田地质勘探。在进行煤田地质普查、详查、精查的同时也对煤层瓦斯含量进行了测定,初步探明了煤层瓦斯的富集程度、含量和分布规律,为后期的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选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启发,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在国内一些重点煤矿区进行了煤层气资源勘探和地面开发试验,其中一些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工业性的煤层气产量,获取了各项煤层气地质、工程和生产参数,为开展全国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5月(以下简称“中联公司”)成立以后,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有关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入一个规范管理、有序发展、基础研究与开发试验并举的阶段,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煤层气利用外资进行对外 合作由中联公司实施专营,自此,中国煤层气勘探开 发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联公司、石油及石化有 关单位、地方矿山企业等相继在前期已取得成果的 地区从地面和井下开展了进一步的勘探和试验,尤 其在山西省的沁水盆地南部通过地震勘探、钻井、排? 1?第27卷第3期 天 然 气 工 业 本期视点

第二章煤与瓦斯突出分类及规律

第二章煤与瓦斯突出分类及其规律 第一节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念、分类及危害 一、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斯(含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叫做煤与瓦斯突出。它是矿井瓦斯涌出的一种形式。 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其中,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特点是: (1)煤与瓦斯突出后,会喷出大量的瓦斯和煤尘,突出时间极短,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几秒钟。 (2)破碎的煤(或岩石)常常被抛出一定的距离。使突出地点人员窒息死亡或被掩埋、卷走,巷道被堵塞或冲垮。 (3)突出后在煤(岩)体内,往往形成大小不同、开关不一的孔洞。 (4)突出时,常常伴有猛烈响声和强大的动力效应。所谓动力效应,就是突出所形成的冲击波能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移动巨石等的一种动力现象。 (5)喷出的瓦斯量大大超过煤层的瓦斯含量,往往有几千到几万甚至几百万立方米。 (6)突出过程中,不但能顺风流向回风方向冲击,而县常常发生瓦斯

逆流现象,即瓦斯流沿着通风相反方向流动。有的逆流很远,可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冲击波能破坏通风系统,改变风流方向造成通风混乱,不利于人员的撤退和救灾。 (7)煤与瓦斯突出后的高浓度瓦斯,开始不会立即爆炸,但在一定供氧条件下,遇火则能引起燃烧;待降到爆炸界限内,遇火源就会爆炸。因此,突出矿井的火源管理非常重要。 (8)煤与瓦斯突出后,可能在同一地点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 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突出现象的力学特征分类,二是按突出强度分类。 (一)按突出现象的力学特征分类 1、煤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 发生突出的主要因素是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和联合作用,通常以地应力为主、瓦斯压力为辅。实现突出的基本能量是煤体仙积蓄的高瓦斯能量。判断突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 (1)突出的固体物具有气体搬运的特征。突出的煤有明显的分选性,由外向突出点的煤的颗粒度从粉末状到煤块逐渐增加(即先是煤粉,其后是细颗粒的煤,再后是粗颗粒的煤或煤块);煤(岩)被高瓦斯气流运至远处,随巷道而拐弯,煤炭规程的坡度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2)突出的固体物具有被高压气体粉碎的特征。大量的极细的煤炭粉末是突出时煤炭被高压瓦斯膨胀粉碎的结果,有时突出固体物被捣固压实,需要人员用风镐或手镐来清理。

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1概述 2资源:煤层气(矿井瓦斯) 3厂址条件 4工程方案 5环境保护 6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7节约及合理利用能源 8工程项目实施条件、轮廓进度9劳动定员 10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11结论

1 概述 1.1 编制依据 1.1.1 项目名称 平顶山煤业集团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 1.1.2 编制依据 根据平煤集团公司的委托公函,依据现行的有关瓦斯及燃气等方面规范规程,并重点根据下述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编制。 1.1. 2.1《煤矿安全规程》 1.1. 2.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1.1. 2.3《矿井瓦斯抽放管理条例规范》 1.1. 2.4《瓦斯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1.1.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1. 2.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 1.1. 2.7《建筑防火规范》 1.1. 2.8《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1.2 研究范围 平煤集团四、五、六、八、十、十一、十二、十三、首山一矿的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通过瓦斯发动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主要技术原则:①机组选型为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500GF-RW型②十矿设5000m3储气罐③主厂房采用封闭式④设备年运行小时数:7200h。 1.3 平煤集团概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依蜿蜒起伏的伏牛山脉,东接宽阔平坦的黄淮平原,南临南北要冲的宛襄盆地,北连逶迤磅礴的嵩箕山系。 地理坐标: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5′之间,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33°49′,东经113°04′~113°26′,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以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市区距省会郑州铁路里程218公里,公路里程135公里。市党政机关驻中心市区。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 平顶山市是河南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0家。其中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原煤200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统配煤矿;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尼龙六六盐两万吨,锦纶帘子布五万吨,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企业之一;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华中电网大型骨干火电厂之一;舞阳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特宽特后钢板的重点企业;天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生产高压电器的三大主导厂家之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平顶山市现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纺织、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等门类为主体产业的工业体系。 平顶山地处京广和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横贯市区的漯宝铁路把两条大动脉相连接,货物年吞吐量 3000 余万吨,客运量 4000 余万人。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4175 公里,铁路 409 公里。周边三个航空港,其中新郑国际机场距平顶山只有 100 公里,并有高速公路相通,可直达日本、香港和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空中和地上便利的交通条件。 平顶山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秋季晴朗,日照充足。

煤层气规范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 目次 前言 69 1 范围 7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0 3 总则 70 4 定义 70 4.1 煤层气 70 4.2 煤层气资源 70 4.3 煤层气勘查 71 4.4 煤层气开发 71 5 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 71 5.1 分类分级原则 71 5.2 分类 72 5.3 分级 72 5.4 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体系 72 6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72 6.1 储量起算条件和计算单元 72 6.2 储量计算方法 75 7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的选用和取值 77 7.1 体积法参数确定 77 7.2 数值模拟法和产量递减法参数的确定 79 7.3 储量计算参数取值 79 8 煤层气储量评价 79 8.1 地质综合评价 79

8.2 经济评价 81 8.3 储量报告 8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煤层气储量计算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 8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孔)控要求 84 附录C(资料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85 C.1 报告正文 85 C.2 报告附图表 85 C.3 报告附件 85 国土资源部2002-12-17发布 2003-03-01实施 -------------------------------------------------------------------------------- --------------------------------------------------------------------------------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02) -------------------------------------------------------------------------------- 前言 煤层气是重要的洁净新能源,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油气)准则相衔接的煤层气储量计算、评价和管理规范,可以促进煤层气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目前没有通用的储量分类标准和计算方法,为规范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和计算,并促进国际交流,根据GBn/T270-88《天然气储量规范》、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并参考了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 (SPE)和世界石油大会(WPC)、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以及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等颁布的有关储量分类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凡报批的煤层气储量报告,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2021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与防治措施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 与防治措施

2021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与防治措施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概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某矿944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使用28kW局部通风机、Φ500mm风筒供风,工作面循环进尺1.5m,全断面一次放炮,每班3~4循环。工作面施工50m后,供风距离为600m,风筒出口风量为110m3 /min,此时放炮后10min,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2%,40min后才降到1%以下。经更换2×15kW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并使用Φ800mm风筒,加大该工作面的供风量至180m3 /min后,工作面放炮后大约经30min后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才降到1%以下,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施工。为此,通过实测不同循环进尺时的瓦斯涌出量,得出了该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施工。 2掘进面瓦斯涌出规律 2.1瓦斯涌出量测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考试题及答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知识考试题 1、压风自救装置吊挂高度为距巷道底板( B ),但在同一条巷道内的吊挂高度必须统一、整齐。 A、— B、— C、— D、— 2、在突出煤层的石门揭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C )。 A、2m B、3m C、4m D、6m 3、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 B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4、发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必须立即( B ),并向调度室汇报。 A、加快工作 B、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C、正常工作 5、瓦斯突出时,瓦斯浓度达到( A )时会引发爆炸事故。 A、5%-16% B、0、1%-64% C、5%-12% D、16%-40% 6、矿井瓦斯是井下从煤岩中涌出的以( D )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A、一氧化碳(CO) B、氮气(N2) C、一氧化碳(CO) D、甲烷(CH4) 7、煤与瓦斯突出是在地应力和( C )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极大。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瓦斯 D、氮气 8、采煤工作面浅孔注水湿润煤体措施可用于煤质较硬的突出煤层。注水孔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孔深不小于( A )。 A、4m B、5m C、6m D、8m 9、突出煤层的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 A )内的巷道应加强支护。A、10m B、15m C、20m D、30m 10、穿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 D )。A、2m B、3m C、4m D、5m 11、煤与瓦斯突出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特别是软分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煤层倾角愈大,突出危险性也( B )。 A、愈小 B、愈大 C、没有明显 12、下列现象中煤与瓦斯突出的前兆是( A )。 A、瓦斯涌出量增大,工作面温度降低 B、有水气 C、煤壁挂红 D、钻孔有水流出 13、回采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和浅孔卸压抽放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钻孔直径一般为( B ),钻孔在控制范围内应当均匀布置,在煤层的软分层中可适当增加钻孔数。 A、40~65mm B、75~120mm C、130~160mm 14、回采工作面中高压注水措施注水参考的参数值为:钻孔间距 3.0m,孔径42mm,孔长( C ),封孔深度2~4m,注水压力8~12MPa,并以注水时煤壁或相邻钻孔出水为准。 A、~ B ~ C、~10m 15、煤与瓦斯突出频率低而强度高,下列选项哪个不是可能的原因( C )。 A、围岩破碎不严重 B、地应力相对集中 C、煤层酥松 D、煤质坚硬 16、矿井瓦斯积聚常常在巷道上部是由于( C )的原因。 A、风流速度小 B、巷道有冒高 C、瓦斯比空气轻 D、风流速度大 17完整可靠的( A )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 A、通风系统 B、机电运输 C 、防治水系统 18、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声预兆下列哪项不是( C )。 A、响煤炮 B、机枪声 C、水叫声 19、瓦斯是( B )、无毒、无嗅的气体。 A、有色、无味 B、无色、无味 C、臭鸡蛋味 20、风门墙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应小于( B ),防突门不应小 于。 A、 B、 C、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ABCD )。 A、突出煤流充塞巷道,能摧毁巷道设施,机电设备,破坏通风系统,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B、突出煤流埋人死亡,高浓度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C、遇火源引发瓦斯燃烧和爆炸 D、污染环境 2、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爆炸的条件是( ABC )。 A、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达到12%以上 B、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 C、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度以上 3、煤与瓦斯突出的无声预兆为( ABCD ) A、气温降低 B、硬度降低、光泽暗淡 C、煤体干燥、煤尘飞扬 D、打钻时严重顶钻、夹钻或喷孔 4、煤与瓦斯突出的有声预兆为:地压活动剧烈、顶板来压、( B );煤层产生震动( A );听到煤炮声或闷雷声( D ) A、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 B、不断发生掉渣和支架断裂声 C、瓦斯含量超过0、5%; D、突出时伴有巨雷般响声 5、突出矿井的通风系统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的是( ABCDE )

瓦斯涌出规律 韩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涌出规律研究与治理实践 编制人:邱占宏张文浩 韩广生李国宝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 瓦斯涌出规律研究与治理实践 一、向阳煤业基本情况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隶属于河南金丰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向阳一井、向阳二井、西村三矿、向阳三井、向阳四井整合而成。 矿井设计开采二1、一1两个煤层,目前,矿井仅开采二1煤层,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通风能力核定为57.5万吨/年,服务年限14.9年。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60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8m3/min。根据2014年6月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给我矿做的《向阳煤业二1煤层瓦斯地质图说明书》的图表显示:二1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0.409Mpa;最大瓦斯含量为:6.40m3/t,煤的坚固性系数为:0.12,透气性系数:0.08m2/Mpa2d。矿井经河南省工信厅批复为高瓦斯矿井。在-46m以上二1煤层无突出危险性。二1煤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爆炸性指数为17%。二1煤为不易自燃Ⅲ煤层。 二、影响煤层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1)煤层和围岩瓦斯含量 煤层瓦斯含量是阴性瓦斯涌出量的决定因素,煤层瓦斯含量越高,瓦斯涌出量越大。

单一煤层开采时,瓦斯主要来自煤层暴露面和落煤的过程。 对于煤层群开采或单一煤层附近由瓦斯含量较大的岩层,受采动的影响,除本煤层涌出外,还有邻近层瓦斯通过裂隙涌出。(2)地面大气压的变化 地面大气压变化引起井下大气压的相应变化,对煤层暴露面瓦斯涌出量影响是比较小的,但对采空区、冒落处瓦斯涌出的影响比较显著。 地面大气压突然下降时,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将增大。地面大气压突然上升时,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将减小。 2、开采技术条件 (1)开采规模 a、在瓦斯风化带内开采的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和深度无关。在甲烷带内,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相对瓦斯涌出量增大。 b、开拓与开采的范围越广,煤岩的暴露面就越大,因此矿井瓦斯涌出量也就越大。 c、矿井产量。 (2)开采顺序及回采方法 a、首先开采的煤层瓦斯涌出量大。 b、采空区丢失煤炭多,回采率低的采煤方法,瓦斯涌出量大。 c、顶板管理采用陷落法比较充填法能造成顶板更大范围的破坏和卸压,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就比较大。 d、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时,瓦斯涌出量也会大大增加。

煤层气合同

彬长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合同书 甲方:彬县招商局(彬县公刘街西城拐角政府大楼) 乙方:陕西亿通能源有限公司(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331号)为了有效推进彬长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顺利实施,推动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企地双赢目标,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真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项目建设有关事宜具体如下: 第一条项目概况 1、彬长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8亿元,由乙方全额投资。 2、项目选址位于彬县韩家镇马家斜村,属非耕地,占地约43亩(以实际测绘点测绘面积和城建定点为准)。投产后可实现税前利润4000万元,年均所得税1000万元。 3、该项目工艺是亿通能源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撬装式设备对矿井内煤气层进行排采--收集--净化--液化,最后形成成品天然气;项目主要工程系统包括管网系统、净化装置、液化系统、储运站、供气系统等。除网管系统外,项目厂区计划占地43亩,为非固定型厂区(活动板房),项目厂址可复耕利用。 第二条立项规划 1、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分别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

组,代表各自行使各项权利、履行各项义务,共同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30个工作日内完成好工商注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立项审批。 2、本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案,由乙方进行规划设计,报甲方相关职能部门审批。 第三条项目土地出让与付款方式 1、本合同签订30个工作日内,甲方协助乙方办理完项目用地相关手续。 2、土地性质保持不变,使用年限15年。 第四条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协助乙方办理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及报建、环评、消防等相关手续和执照。 2、甲方负责对乙方提供的申请报告、平面设计图、初步设计方案、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查和申报。 3、甲方可随时监督检查乙方项目建设方案、进度、质量及项目建设资金落实等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和纠纷,确保项目建设按期竣工、顺利运营。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公司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并聘请国内优秀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人才组成专业团队,负责该项目建设工作。 2、乙方负责承担项目建设的全部投资。 3、乙方负责聘请有一定资质机构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8598843.html,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 作者:常建飞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4期 [摘要]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也是煤矿中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从1950年至今,在我国不同类型的200多个矿井中已发生了一万多次突出,约占全世界总突出次数的三分之一.其强度最大的一次,突出煤量12780吨、瓦斯140万米~3.我国已成为突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突出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 必须把防治突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突出机理;防治 0前言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煤与瓦斯的突然运动,是一种伴有声响和 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 可在极短的时间内, 由煤体内部向采场、巷道等采掘空间喷出大量 的煤和瓦斯。突出物会造成埋人,破坏设施,突出的瓦斯使人窒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矿井损毁事故。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分布范围广, 并且突出频繁, 突出后,在 煤体内形成各种奇异分岔形的突出空洞。不同类别的突出,起主要动力原因不同,表现的特征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不同。因此深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是非常必要的。 1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类型与一般规律 1.1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我国根据现场资料和试验研究对突出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观点,特别是近 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认识。目前已能对突出发生的原因、 条件、能量来源作出定性的解释和近似的定量计算,为防治措施选择及效果检验提供理论依 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中心扩张学说、流变假说、二相流体假说、固流耦合失稳理论、球壳失稳观点。 国外关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可归为4种观点:地应力假说、瓦斯作用假说、化学本质假说和综合作用假说[1,2]。 1.2 煤与瓦斯突出的类型 煤与瓦斯的突出包括:煤与甲烷突出、岩石与甲烷突出、煤与CO2突出、岩石与CO2突出等。由于突出时的原动力和表现现象不同,煤与瓦斯突出可分为突出、倾出、压出等3种情 况。

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与防治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95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与防治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与防治 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概况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某矿9441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使用28kW局部通风机、Φ500mm风筒供风,工作面循环进尺1.5m,全断面一次放炮,每班3~4循环。工作面施工50m后,供风距离为600m,风筒出口风量为110m3/min,此时放炮后10min,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2%,40min后才降到1%以下。经更换2×15kW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并使用Φ800mm风筒,加大该工作面的供风量至180m3 /min后,工作面放炮后大约经30min后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才降到1%以下,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施

工。为此,通过实测不同循环进尺时的瓦斯涌出量,得出了该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施工。 2 掘进面瓦斯涌出规律 2.1 瓦斯涌出量测定 该炮掘工作面经改善了局部通风后,供风距离缩短至450m,风筒出口风量增到275m3/min。分别实测了两种放炮进尺条件下的瓦斯涌出情况。由于放炮后瓦斯浓度达最高的时间很短(两种情况下测定分别为2.5min和7.5min),所以在这个时段的瓦斯变化规律可近似看作是线性变化的,应主要研究最高瓦斯浓度以后的逐渐衰减的瓦斯变化规律。 全断面一次放炮及循环进尺1.0m时,放炮前回风流瓦斯浓度0.14%,全断面一次放炮及循环进尺1.5m时,放炮前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为0.18%。对

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案例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项目论证与评估》 实践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考核号:________________ 考核教师:________________ 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 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一般均为从气田直接连到各个用户,而跨省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尚未形成。从总体上看,中国绝大多数高瓦斯矿区都缺乏完整的天然气管道系统。目前主要通过短距离煤气管道供给附近用户,开滦的唐山矿则已将煤层气并入城市煤气系统。

因此,中国煤层气开发适合于建设地方性管道系统。将煤层气供给居民、附近的工厂和公用事业单位,从而实现矿区的煤气化,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在建造管道运输工程时,应考虑煤层气的输送成本、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以及资源的开采年限。 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是本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又是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该区域能源供应状况,使其结构趋于合理,缓解供需矛盾,而且对改善大气环境,方便具名生活,增加政府亲和力和优化城市整体形象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问题一.由经济指标评价煤层气管道输送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试根据经济指标评价该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经济指标是经济研究、分析、计划和统计以及各种经济工作所通用的工具。随着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展,新的经济范畴和经济指标不断涌现,使经济指标更加系统化、程序化,以同现代计算技术相适应。对于经济指标的计算范围、口径、方法、计量单位等,要有统一规定,并逐步达到标准化和通用化,以立法方式固定下来。 经济指标反映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项目的经济指标高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就高。反之,项目的经济指标低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就低。 在行业内基准折线率12%。行业基准回收期10年,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10%,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12%。 在该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中显示:投资回收期(单位:年):7(含建设期1年)而行业基准回收期10年。投资利润率(单位:%):17.9(平均年),而行业平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有关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精神,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能源局 2015年2月3日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煤层气也称煤矿瓦斯,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优质清洁能源。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煤层气地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逐年快速增长,为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煤层气产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利用率低,部分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坚持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煤矿瓦斯抽采并举,以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和煤矿瓦斯规模化矿区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攻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推动煤层气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