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

第一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

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

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

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

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

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

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

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

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

A.亚里士多德

B.李特尔

C.洪堡

D.梁启超

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

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

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

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和四个部分。

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和三种类型。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

2、文化地理学

3、形态文化区

4、功能文化区

5、文化

6、物质文化

7、制度文化

8、精神文化

9、文化整合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因素特别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和()。

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指向和()指向。

4、计算人口经济密度时可以采用()、()、()等经济指标。

5、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实现的。

二、解释题

1、人口分布

2、人口迁移

3、胡焕庸线

4、人口算术密度

5、比较密度

6、国际人口迁移

三、问答题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四、分析题

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2、以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为基础,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该区域人口空间流动的原因。

第四章

一、填充题

1、人口增长是否过快,应比较人口增长的速度与自然资源()的速度、环境()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2、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和()。

3、人口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和()等。

4、适度人口有()和()两种。

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是指人既是(),又是()

二、名词解释

1、适度人口

2、人口转变

3、人口构成

4、人口年龄构成

5、人口性别构成

三、问答题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四、分析题

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

第五章

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

1、土地荒漠化包括

A.草场退化 B.土壤肥力下降 C. 土地沙漠化 D.森林锐减

2、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不正确阐述是

A.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B.人力资源投资不足,人口素质不高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老年人口数量近年内迅速达到高峰,对社会福利保障带来巨大压力

3、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是属于问题

A.水污染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资源浪费

D.资源供需空间的分布不平衡

4、温室效应合全球变暖是属()问题。

A.臭氧空洞

B.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C.光化学烟雾

D.热污染

5、我国的“北煤南运”是为了解决()问题。

A.后备资源不足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资源供需的空间分布不平衡

D.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

6、人口迅速增加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

A.资源短缺

B.人地矛盾尖锐

C.人口素质下降

D.营养不良

二、填空题

1、自然资源是指()的、()的物质和能量。

2、环境问题包括()和()。

3、从人类时空关系来定义,持续发展是()且()的发展。

4、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最重大的是人口问题、()问题和()问题。

5、资源供需不平衡包括资源供需()不平衡和资源供需不平衡。

6、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是指环境系统本身()的能力降低,()增多。

二、解释题

1、持续发展

2、人口问题

3、环境问题

4、土地荒漠化

5、自然资源: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4、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5、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6、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

四、分析题

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3、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

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综合福建自然、人文、经济的发展特点,试述21世纪福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施。人文地理的一些习题

《人文地理学》试卷(考研提高部分)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

1.2 文化由()、()|和()三个层次组成。

1.3 第一产业指();第二产业指();

第三产业指()。

1.4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

1.5 原始宗教主要指(),民族宗教主要有(),世界三大宗教是()。

2. 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

2.1 文化 2.2 拉采尔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2.4 综合国力 2.5 领土

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

3.1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

3.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

3.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

3.4种族、民族、国民 3.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 3.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3.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3.8环境、资源、能源 3.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

4. 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

4.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

(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

(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

(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

(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

(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

(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

(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

(1)传染病的扩散

(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

(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

(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

5. 论述下列各题(88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6分)

5.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分)。

5.3 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8分)

5.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

5.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

5.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12分)

5.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分)

5.9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意义。(10分)

7、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8、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宗教地理学

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第七章聚落地理学

1、城市的概念?

2、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

3、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5、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6、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八章旅游地理学

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

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5、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6、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九章政治地理学

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

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

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

4、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

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6、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第十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

2、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4、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

5、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

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7、什么是文化景观?

8、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9、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10、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1)答案要点

一、1 C; 2 A,C; 3 B; 4 B; 5 A,B; 6 B,C; 7 D; 8 A;

二、填充题

1、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神的意志生产关系

3、文化政治

4、对立统一

5、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论

7、人地相关论8、行为革命9、经济地理10、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

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

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

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

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人地相关论人地协调论

相同(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

差异(1)人地互为因果(2)或自然论因果观(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拉采尔地理决定论(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

评价:(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

(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化。

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新的科学理论何方法论(2)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3)新的研究内容何方向。

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

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

古地理环境(地质时期、纯自然环境)现代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个层次的综合:

(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2)区域综合研究(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

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

(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

(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

(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

(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

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

地理环境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

相同(1)否定人地关系(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

差异(1)地理环境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

(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

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关系。

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

(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

(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

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

(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

(3)或然论的因果观。

(2)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

1、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2、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

4、自然地理背景具象材料非具象材料氛围

5、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6、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二、解释题

1、文化景观: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

3、形态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4、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

5、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6、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7、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8、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

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附着在自然景观上人类活动的烙印

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传播,文化区、文化综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几乎不存在。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景观

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

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

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略

四、分析题

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略

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形式文化区的特点

核心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

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化相混现象。

功能文化区的特点

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

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

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

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

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

(3)答案要点

一、

1、社会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3、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4、国内生产总值收入商品零售额

5、气温雨量

二、解释题

1、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2、人口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3、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4、人口算术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每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表示。

5、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6、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越国界改变住所并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

三、问答题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自然因素:五大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

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分布特征:极不平衡

一般规律: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东西差异: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沿海与内地的差异

垂直差异:低地指向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

发展中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

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

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

主要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州

主要人口迁出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

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性移民增加

城乡间迁移是主流: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移民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四、分析题

1、中国三大地形单元,典型的季风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平原地区土地资源、水热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2、略

(4)答案要点

一、填充题

1、更新自净

2、年龄性别

3、职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阶级民族种族

4、经济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

5、生产者消费者

二、名词解释

1、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

2、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3、人口构成: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4、人口年龄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

5、人口性别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三、问答题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后果:(1)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南北冲突尖锐;(2)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和模式

加速增长阶段(AG)

负增长阶段(NG)

高速增长阶段(HG)

减速增长阶段(DG)

波动增长阶段(FG)

持续增长阶段(SG)

原因:经济发展、人口控制、社会经济变革对人口政策的冲击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表现: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趋显著

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

人口分布特征: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

人口发展特征: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高出生、高死亡长期缓慢增长波动性增长: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

原始阶段: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

中间过度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现代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四、分析题

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与: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人口的自然构成:

人口的社会构成:

人口性别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文化构成:

人口政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

意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对人口转变的影响

(5)答案要点:

一、1 A,B,C; 2 D; 3 B; 4 B; 5 C 6 C,D

二、填空题

1、自然界中存在可以被人们利用

2、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3、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满足后代人需要既符合局部利益又符合全球利益

4、资源环境

5、总量空间

6、自净有害物质

二、解释题

1、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

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环境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

3、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

4、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

三、问答题

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

包括短期资源问题:资源贸易上的冲突引起的暂时性资源短缺。

长期资源问题:可再生资源再生速度和能力下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贫困、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需求,大量消耗资源。

3、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从要素构成,包括土地、森林、海洋、水、气候、矿藏等。

从经济利用,包括可重复利用(耗竭性、非耗竭性)不可重复利用。

从持续性,包括可再生、不可再生。

1 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1)人口数量方面: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持久;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增长;流动性民工潮的冲击。

(2)人口质量方面:教育投入不足,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低;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城市迅速发展。

2、人类对资源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充分重视资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1)合理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能力。

(2)寻求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3)寻求公正解决资源实际调配和交换问题的共同原则和途径。

3、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

四、分析题

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2、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基本原则:(1)发展的原则(2)平等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多样性原则

区域可持续发展类型发展目标发展模式

贫困型脱贫只污染不治理、大污染小治理

温饱型巩固脱贫、谋求发展边污染边治理

小康型中等持续发展小污染大治理

高度型高级持续发展不污染只治理、能优化

3、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

既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利益的发展。现实背景: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力生存空间的多维有限性,人力社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地理学优势: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

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1)资源的供需不平衡:人口过度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破坏、生态污染;资源的有限性;(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的资源问题:(1)人均资源占有量低;(2)后备资源不足;(3)原材料进口量不断增加;(4)资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5、综合福建自然、人文、经济的发展特点,试述21世纪福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施。

福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减少,粮食保障困难(2)水土资源不合理利用;(3)矿产资源缺乏;(4)环境污染,志破坏(5)海洋资源不合理利用。

措施和原则:(1)保护耕地;(2)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3)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循环;(4)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4)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建立节约型清洁生产体系;(6)完善政府的调节机制;(7)综合调查,评估海洋资源,有效利用。

1.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

模糊的边界区。

3.功能文化区:是改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

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4.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5.扩展扩散:是指谋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

大。

6.接触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

7.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8.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

改变。

9.迁移扩散: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10.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协调。

1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

1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

人口数量。

13.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

群具有一定共性。

14.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

的文化事项。

15.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16.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17.城市化:以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18.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大部分组成:①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②正在

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19.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地位的中心性

质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20.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

力要素组成的。

21.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

望、才去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22.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23.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24.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即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

间范围。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横断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科学性、综合性。

3.人文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①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

②城市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

③地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④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和市镇设置;

⑤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规律;

⑥农村劳动力迁移研究;

⑦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规划。

4.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研究。

5.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论。

6.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确定研究课题;

②制定研究计划;

③收集整理资料;

④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

⑤分析研究;

⑥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7.人文地理学调查研究方法:

①地理社会调查;

②科技文献资料法;

③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8.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体、海拔高度、矿产资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政治。

华农本科《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水准面 。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 轴。 14、已知A 点高程为14.305m ,欲测设高程为15.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在A 尺读数为2.314m ,则在B 尺读数应为1.619m ,才能使B 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 ,返测为112.329m ,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4、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 6371 km 。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相互垂直 。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 坐标北 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视距 。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闭合水准路线 、 附合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29、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 点向B 点进行测量,测得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 ,且B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 ,则A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882 m 。 30、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31、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476.4m ,返测为476.3m ;CD 往测为126.33m ,返测为126.3m ,则AB 比CD 丈量精度要 高 。 32、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右侧、字头应座南朝北。 33、测绘地形图时,对地物应选择角点立尺、对地貌应选择坡度变化点立尺。 34、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35、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A x 5773.633m ,=A y 4244.098m ,=B x 6190.496m ,=B y 4193.614m ,则坐标方位角=AB α353°05′41″、水平距离=AB D 419.909m 。 3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 ,则实地长度为363.4m 。 37、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38、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40、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点的三维坐标、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方位角、图形面积。 41、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43、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4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 垂直 的连续封闭曲面。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46、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 坐标恒大于零,将x 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 500 km 。 47、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大 。 50、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完整)人文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人文地理学》试题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包括社会性、和。 2、在文化的扩散过程中,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等级扩散、和 。 3、佛教根据传播方向及教义的不同可分为、南传佛教和。 4、现代农业类型有:牲畜育肥农业、、、市场园艺农业、 和谷物农业六种。 5、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石油时代。 6、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有和。 7、世界语言主要有、汉藏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8、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和。 9、世界上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有地中海、、东南亚和。 10、民俗的内涵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地方性、、和集团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文化(泰勒) 2、人口迁移 3、环境感知 4、旅游动机

··················密···················封·····················线·················· 第2页共4页 5、形式文化区 6、政治地理单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用图示法说明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3、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 4、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5、兰迪人口转变的“三个序列”

··················密···················封·····················线·················· 第3页共4页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文地理学》试题3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区域性综合性(2分) 2、接触扩散刺激扩散(2分) 3、北传佛教藏传佛教(2分) 4、种植园农业乳品业大牧场农业(3分) 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 6、集聚力离散力(2分) 7、印欧语系闪含语系(2分) 8、限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增长(2分) 9、加勒比海阿尔卑斯山(2分)10、民族性约束性(2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文化 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2分),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分)。 2、人口迁移 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2分),是以寻求新的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2分)。 3、环境感知 广义是指个体周围的环境在其头脑中形成的映像,以及这种映像被修改的过程(2分);狭义是指环境质量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2分)。 4、旅游动机 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者动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基础。 5、形式文化区 指某种文化现象(1分),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1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分)。 6、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条件下形成(1分)、由具体政治组织或者集团支配(2分)、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 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1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1分)

药事管理学各章节习题与答案+考试重点

《药事管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本教材对“药事”含义的解释是指() A. 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监督、广告有关事项 B. 药品开发、研究、生产、流通、使用、监督有关事项 C. 药品开发、研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有关事项 D. 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广告、价格有关事项 2.狭义的药事管理是() A. 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 B. 国家对药事的监督管理 C. 国家对药品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 D. 国家对药品及药事的监督管理 3.药事管理从医药管理中分离出来,始于() A. 13世纪欧洲西西里王国的卫生立法 B. 17世纪英国皇家药学会的建立 C. 公元前11世纪中国西周建立六官体制 D. 15世纪欧洲热地亚那市颁布《药师法》 4. 药事管理学科是() A. 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B. 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 C. 药剂学的一个分支 D. 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5. 科学研究方法不同于其它了解事物方法的基本特征() A. 科学性、实践性 B. 系统性、验证性 C. 客观性、复杂性 D. 系统性、客观性

1、D 2、D 3、A 4、B 5、D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1.药事管理学科是() A.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 B.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C.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D.应用性强的边缘学科 E.多门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 22.现代药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呈现() A.法制化 B.多样化 C.实用化 D.科学化 E.国际化 23.药事管理学科研究向纵深发展反映在以下方面()A.重视和研究合理利用药品资源 B.从研究有形商品药品,发展到研究无形产品药学服务 C.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付诸实践 D.促进了药事管理标准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 E.职业药师队伍逐渐扩大 24.药事管理学科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几类() A.经济学类 B.法学和伦理学 C.方法学和信息科学类 D.管理学类 E.社会和行为科学类 25.药事管理研究的特征是() A.结合性 B.规范性

测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期中试卷? ? ? ? ? ? 卷面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 号 学 ? 线 ? ? ? ? ? ? 分数 一、名词1.附和水准路线: : 级 班 ? ? 封 ? ? 2.高差(定义及公式): ?? ? : 名 姓 ? ? ? 密 ? ? 3.高差闭合差 遵 守 ? ? ? ? ? ? 4.水准点 考 卷 ? ? 试 ? 二 、选 ? 纪 ? 律 ? ?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 答案 注 ?? 意 试 1 .产生视差 的()。? 行 ? A .观测 时眼 ? 为 ? C .前后视距不相等D .目镜调焦不正确 ? 规

? A.双仪高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D.往返测法3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 4.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地面高程B.水平距离C.水平角度D.竖直角度命 题 人 : 教 : 专 业 部 主 任 : 共5页

5.设H A15.032m,H B14.729m,h AB()m。 A.-29.761B.-0.303C.0.303D.29.761 6.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 A.顺时针旋转B.逆时针旋转C.任意方向旋转D.不旋转 7.此水准路线为()。 A.闭合水准路线B.附和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水准网 8.水准仪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望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B.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C.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D.望远镜、图板、基座 9.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A.绝对高程B.相对高程C.高差D.高差闭合差 10.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 A.闭合水准路线B.水准网C.附和水准路线D.支水准路线 11.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1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0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D.由路线中任意两点确定1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看清十字丝B.看清物像C.消除视差D.以上都不对 14.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最新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Alan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

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 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 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 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 高差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 赤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 碎部,步步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人文地理试卷(答案)

《人文地理学》试卷(A)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选对得2分,不选或者选错者不得分。) 1.拉采尔的人地关系理论被称为——D A.人地相关论 B.生态论 C.适应论 D.环境决定论 2.文化的扩展扩散不包括——A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3.原产地在中国的农作物是——A A.大豆 B.马铃薯(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C.甘蔗(新几内亚或印度) D.辣椒(墨西哥、秘鲁) 4.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目前位于——A A.沙特阿拉伯 B.以色列 C.伊拉克 D.埃及 5.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是——B A.英语 B.日本语 C.西班牙语 D.印地语 6.目前,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B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州 7.以领土规模论,巴西属于——D A.大国 B.中等国 C.袖珍国 D.特大国 8.汉语方言中语言岛现象最显著的是——B A.吴方言 B.客家方言 C.赣方言 D.闽方言 9.宗教最单一的国家是——C A.美国 B.印度 C.梵蒂冈 D.印度尼西亚 10.下列国家,民族数量最少的是—— A.日本 1 B.巴基斯坦 4 C.俄罗斯 130+ D.中国 56 二、填空题(10分,每小题2分)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2.近代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创建者是德国的地理学家(拉采尔)。 3.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 4.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 5.文化景观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括号内打“√”或“╳”) 1.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归纳逻辑。(×)演绎逻辑 2.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文化认同现象。(√) 3.历史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内在性因素)(╳)P88 4.种族是自然地理概念。(╳)P92 5.语言不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6.佛教是民族宗教。(╳)P269 道教,印度教,犹太教 7.海登(B.Hayden)提出了农业起源的人口宴享说。(√) 8.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191 9.基督教由耶稣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立。(对)271 10.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336 四、简述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功能文化区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功能文化区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某项功能组织起来的文化区,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固定的、确切的边界和一个发挥指挥与协调作用的中心。 特征:突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自然因素:⑴气候适宜的气温、光照、湿度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⑵地形地形影响人类的适宜工作和居住场所 ⑶土壤土壤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⑷水体适宜的水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条件 ⑸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意义具有历史性 社会经济因素:⑴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社会化生产有利于人口增长,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口再生产。 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分布密度越大。 ⑶经济活动方式:劳动密集性活动方式促进人口密集,如精耕细作农业区人口较 密,第三产业发达地区人口较密。 ⑷交通运输条件:交通线对人口分布具有突出的“磁力”作用,交通线的建设推进 往往促进人口的聚集。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⑴历史文化因素:历史越悠久,人口越稠密;传统越强大,人口越密集。 ⑵政治因素:政局越稳定人口增长越有规律,人口越密集。

测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期中试卷 卷面总分:100 答题时间:90 (分钟)适用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附和水准路线: 2.高差(定义及公式): 3. 高差闭合差 4. 水准点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下表) 1.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B.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C.前后视距不相等D.目镜调焦不正确 2.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A.双仪高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D.往返测法3.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 4.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必定相等。

A .地面高程 B .水平距离 C . 水平角度 D .竖直角度 5.设=A H 15.032m ,=B H 14.729m ,=AB h ( )m 。 A .-29.761 B .-0.303 C .0.303 D .29.761 6.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 )。 A .顺时针旋转 B .逆时针旋转 C .任意方向旋转 D .不旋转 7.此水准路线为( )。 A .闭合水准路线 B .附和水准路线 C .支水准路线 D .水准网 8.水准仪的结构是由( )构成的。 A .望远镜、罗盘、水准器和球臼 B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C .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D .望远镜、图板、基座 9.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叫( )。 A .绝对高程 B .相对高程 C .高差 D .高差闭合差 10.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 )? A .闭合水准路线 B .水准网 C .附和水准路线 D .支水准路线 11.当A 点到B 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 点的高程比B 点的高程(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确定 1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 A .0 B .与路线形状有关 C .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 D .由路线中任意两点确定 1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 A .看清十字丝 B .看清物像 C .消除视差 D .以上都不对 14.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咸宁学院资环学院 2009年秋季学期 2008级地理教育本科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人文地理学 2、城市化 3、综合国力 4、文化 5、国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地理环境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 2、李特尔被公认为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拉采尔被视为政治地理学的开创人。() 3、白兰士的人地关系思想可概括为可能论或者或然论。() 4、文化决定论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思想。() 5、人地关系论就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思想的汇总。() 6、按性能和作用我们可将光源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7、人口是一个综合概论,它包括了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 ) 8、自然资源的丰饶程度对国家安全及国家实力的影响愈显重要。() 9、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传统观念不是科学的环境观。() 10、生产力水平越高,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因素作用越强,自然因素作用弱。() 11、近60多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未变。() 12、旅游地有等级之分,共分四级。() 13、政治地图有三个层面: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国内层面,其中国家层面是研究的重点。 ( ) 14、拉采尔的政治地理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5、领土的形状和大小对一国国力和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54分) 1、简述文化隔膜机制。 2、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及该理论的影响。 3、中国目前国内旅游客流间流动规律。 4、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5、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6、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 7、简述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 8、简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单片机每章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每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增选习题及解答 一、填空题 1.堆栈寄存器的符号是(),复位后它的内容为()。 2.累加器A的内容有偶数个1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位内容为()。 3.内RAM的03H字节单元的地址符号另记为()。 4.堆栈操作遵循的原则是()。 5.8051单片机有4个I/O口,它们分别是(),复位后对应它们的寄存器的内容为()。 6.为了正确地读取8051的P1口引脚的状态值,应该先向它()。 7.8051的()引脚应该至少保持()个机器周期的()电平,才能使8051复位。 8.8051的封装形式为()。 9.利用8051组成的工作系统,程序放在内部ROM,它的引脚应该接()电平。EA 10.8051单片机的ALE引脚在CPU对外存非操作期间,它输出频率为晶体振荡器频率()的脉冲信号。 11.8051内部程序存储器的容量为()字节,8031的内部程序存储器的容量为()字节。 12.8031最大可以扩展()程序存储器,最大扩展的数据存储器的容量是()。

13.位寻址区在内RAM低128字节单元的()字节中,高128字节单元中有()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位可以进行位操作。14.当前工作寄存器的选择由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位的内容决定。 15.用于位处理的布尔处理器是借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位完成的。 16.一个机器周期包括()个振荡周期,具体分为()个状态周期。 17.按执行时间,8051的指令分为()周期、()周期和()周期指令共三种。 18.单片机由CPU、存储器和()三部分组成。 19.CPU由()和()两部分组成。 20.若不使用MCS-51片内程序存储器,引脚必须()。EA 21.当MCS-51引脚ALE信号有效时,表示从P0口稳定地送出了()地址。 22.当MCS-51的P0口作为输出端口时,每位能驱动()个TTL 负载。 23.MCS-51有()个并行I/O口,由于是准双向口,所以在输入时必须先()。 24.MCS-51中凡字节地址能被()整除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均能位寻址。 25.MCS-51系统中,当信号有效时,表示CPU要从()读取信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水准测量完整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水准 测量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名词解释 视准轴水准管轴 圆水准轴 水准管分划值?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 二、填空题 1.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2.水准测量是借助于水准仪提供的。 3.DS3型水准仪上的水准器分为和两种, 可使水准仪概略水平,可使水准仪的视准轴精确水平。 4.水准尺是用干燥优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 按其构造可分为、、三种。 5.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分为和两种。 6.水准路线一般分为路线、路线、路线。 7.水准测量中的校核有校核、校核和校核三种。 8.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有和两种。

9.水准仪的轴线有、、、; 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10.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后,借助于仪器内部的达到管水准器的精平状态。 11.精密光学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的主要区别是在精密光学水准仪上装有。 12.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 13.水准仪是由、和 三部分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有一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其路线形式为 路线。 A闭合水准B附合水准 C支水准D水准网

()2.双面水准尺同一位置红、黑面读数之差的理论值为 mm。 A0B100C4687或4787D不确定 ()3.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C精平粗平瞄准读数D瞄准粗平精平读数 ()3.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4.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 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 ()5.水准管的曲率半径越大,其分划值,水准管的灵敏度。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1、384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2、196后61、9346、621 1、7471、821前52、0086、796 后—前

A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5A卷)

-3 山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题(5A卷) 学年第学期 1.人文地理学: 2.政治地理学; 3.文化区: 4.传染扩散: 5.人口自然结构; 6.地理物象: 7.地理人种:&可持续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0分。请在题后的括弧里填上正确答案的代号A或B 或C) 1、“地理学” (Geographe)这一需词是由下列哪一位古希腊学者首创的 A埃拉托色尼;B亚里士多徳:C希罗多徳() 2、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A麦金徳:B森普尔:C白兰士() 3、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即: A书而文化、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 B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居住文化; C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4、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属于: A迁移扩散:B接触扩散:C刺激扩散 5、“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徳”和''中庸之道”文明起源三原则是下列哪一位历史学家提出来的 A汤因比:B斯宾塞:C马克斯.韦伯() 6、2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岀人口转变理论,将法国的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A原始阶段、中间过渡阶段和现代阶段; B髙位静止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和减退阶段; C人口高增长阶段、过渡增长阶段和低增长阶段。() 7、根据普雷徳行为矩阵的基本理论,越接近矩阵的哪个位置所选择的工业区位便越接近最佳区位 A左下角:B右上角:C右下角() 题号—* 二三四五七八总分分数 评卷人 复查人 院系:城环学院专业: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试卷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20分) ¥琼a 的11

8、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该区被称为: A中大西洋工业区:B五大湖沿岸工业区:C北美工业带() 9、下列哪一组语言属于日耳曼语族 A英语、徳语、意大利语; B徳语、荷兰语、法语; C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 10、地划往往能反映该地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历史状况,形成独特的地名景观。下列哪一组地名属于反映自然状况的地名景观 A临汾、蚌埠、三门峡:B王家坪、沁源、神池:C天津、辽宁、风陵渡() X、印度教可分为许多教派,其中视牛为圣神的属于哪个教派 A毗湿奴教派:B湿婆教派C性力教派() 12、16世纪,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岀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称新教。下列哪一组国家为信奉新教的国家 A西、窗、意、法、爱:B英、徳、美、力[]、澳:C俄、罗、保、希、塞() 23、烧出聚落属于古代聚落的一种类型,在当前的世界上仍有存在,主要分布在: A热带季风区和热带沙漠区;B温带季风区和温带草原区: C热带雨林区、热带季风区和热带草原区() 24、某一国家的首都人口为510万人,居第二位的城市人口为170万人,该国首都的城市首位度为: A3; B : C 1/5 () 15、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多少美圆时,国民将普遍产生旅游动机 A 400美圆: B 800美圆: C 1000美圆() 26、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被称为: A政治地理现象;B政治地理单元:C政治地理结构() 27、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除环境感知和最大效益原则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什么 A性别及年龄:B旅游偏好;C职业及学历() 28、国家权力又称综合国力,它由八大要素组成。除领上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和国民士气七大要素外,还有一个要素是什么 A地理位置:B政府的质疑;C社会制度() 19、“心脏地带”学说是下列哪一位政治地理学家创立的 A斯皮克曼:B柯恩:C麦金徳() 20、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著名的研究报告发表后,才在世界范用内引起可持续发展的热潮。这一报告是谁撰写的 A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C联合国环发大会() 三、填空题(每一个填空分,共20分。在答题纸上写上填空序号及相应的答案) 近代地理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四欧,徳国地理学家(1)和(2)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11章共79题)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 63°45′,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关于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卷试题及答案

关于人文地理学期末模拟 卷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性是社会 性、、 。 2.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 区、、 。 3.最重要的人口自然构成是、 。 4.关于农业的起源 有、两种主要学说。 5.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和佛教。 6. 早在30年代我国人口地理学家就提出了一条从黑龙江瑷珲(现称黑河)到云南 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7. 按照语言谱系分类法,英语和德语都属于语系日耳曼语族;汉语属于语系。 8. 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 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9. 英国政治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 “”学说。 10.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 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区位论。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最核心的思想是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1.在近代,对世界人文地理学影响最大的学派是——()

A. 德国学派 B.法国学派 C.美国学派 D.英国学派 2.汤因比的“文明”发展理论,其要点不包括——() A.挑战和应战 B.逆境美德 C.中庸之道 D.命定论 3.一般来说,市场园艺农业的主要产品不包括——() A.水果 B.花卉 C.油料 D.蔬菜 4.当前,穆斯林最多的亚洲国家是—— () A.中国 B.伊拉克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5.当前,最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是—— () A.法语 B.汉语 C.西班牙语 D.葡萄牙语 6.目前,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7.以领土规模论,美国属于——() A.大国 B.中等国 C.小国 D.特大国 8.在中国,最晚形成的南 方方言是—— () A.粤方言 B.客家方言 C.湘方言 D.吴方言 9.下列国家,宗教现象最 简单的是—— () A.伊拉克 B.印度 C.俄罗斯 D.以色列 10.下列世界特大城市,不临海的是—— () A.莫斯科 B.里约热内卢 C.东京 D.上海 1、文化区(举例说明): 2、人口转变: 3、城市化: 4、国家(政治地理学角度): 5、地理物象:

各章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各章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抽样调查 思考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准确性原则 B.可靠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2、重复抽样误差和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 C.两者不定 D.而者大于后者 3、在纯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A.增加2倍 B.增加到2倍 4 C.增加4倍 D.增加到4倍 某工厂连续生产, 在一天中每隔半小时取出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A.等距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纯随机抽样 5、在抽样调查中() 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C.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6、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A.登记性误差 B.允许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抽样误差 7、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 A.抽样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登记误差 D.系统性误差 8、抽样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表现为( A.而者小于后者 B.而者大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不能断定大小 9、抽样估计中,要求概率保证程度为95%, A. 2 B. 3 C. 1.96 10、抽样单位数与抽样误差的关系为() A.正比 B.反比 C.正向 11、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为() A.正比 B.反比 C.反向 12^ 一个全及总体() B.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D. 既无登记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 则相应的概率度为() D. 1.8 D.相等 D.相等 B.可以抽取很多个样本

1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 C.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D.计算抽样数目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样本指标是() A.甲单位较大 B.无法判断 C.乙单位较大 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程度必须( A. B. C.19 、 20 、 21 、 22、 D.可能误差范围 D.相同 D.缩小极限误差 对一批产品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进行调查,其中废品8件,已知样本容量是产 品 C.只能计算一个指标 D.只能抽取一个单位 13、 抽样误差的大小()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C.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 14、 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条件下,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办法比较,抽样误差()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相反 15、 计算抽样误差时,有样本标准差的资料,根据()计算 A.最大一个 B.最小一?个 C.中间一个 D.平均数 16、 根据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 样误差 () A.—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相同 D.无法判断 17、 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25,乙单位为100,乙单位人数比甲单位多3倍, 则抽 样误差() A.甲单位较大 B.无法判断 C.乙单位较大 D.相同 总量的上,当F (t ) =95.45 %时,不合格率的抽样极限误差是( ) 20 ⑴ A. 1.35% B. 1.39% C. 2.70% D. 2.78% 23、 某市为了了解小学生发育状况,把全市个小学按地区排队编码,然后按排队顺序每隔20个学校 抽 取一个学校,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都进行调杏,这种调查是() A.简单随机调查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4、 某地区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3类,然后在每个行 业 抽选200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A.整群抽样 B.等比例类型抽样 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D.等距抽样 25、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推断,计算两个样本容量=220.25, =408.02,样本容量应为() A. 220 B.408 C. 221 D. 409 2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全及总体抽取10%作为样本,则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 复抽 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比为( ) A.0.9 B. 1.0 C.1.05 D. 1.11 二、多项选择题 1、按抽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