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完整版)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完整版)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完整版)劳动关系管理历年试题汇总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

劳动关系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2007年5月

77、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 )长度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B)实作工时

(C)实耗工时(D)标准工时

78、( )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A)法律关系(B)权利义务

(C)劳动关系(D)法律规范

79、雇员是基于( ),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人。

(A)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

(C)劳动关系(D)法律规范

80、( )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的第一次调整。

(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D)劳动合作关系

81、( )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为

82、( )劳动关系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A)利益激励型(B)利益约束型

(C)利益协调型(D)利益平衡型

83、集体台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问、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

(A)文本协议(B)口头协议

(C)阿络协议(D)书面协议

84、(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D)劳动合同

85、( )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A)集体协商制度(B)集体协商

(c)劳动争议处理(D)平等协商

参考答案

77—85 DCBCDCDCD

2007年11月

77、( D )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实行的少于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制度。P303

(A)标准工作时间(B)正常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间(D)缩短工作时间

78、( B )只能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劳动者因集体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P268

(A)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

(c)权利义务(D)法律规范

79、( D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75

(A)集体协议(C)集体合同

(B)劳动关系(D)劳动合同

80、( A )指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P270

(A)劳动法律关系(B)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关系(D)劳动关系

81、( D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P272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为

8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C )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P275

(A)劳动合同(c)集体协议

(B)专项协议(D)集体合同

83、( A )体现国家意志,覆盖所有劳动关系,通常为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P271

(A)劳动法律法规(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D)劳动合同

84、( A )应承担法律责任。P283

(A)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B)个人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

(C)工会履行集体合同规定义务不当(D)工会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

85、( D )不属于目标型调查法。P295

(A)选择法(B)序数表示法

(C)正误法(D)描述调查

2008年5月

77、以下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产权关系的表现形式(B)主体具有特定性

(C)与劳动分工有直接联系(D)资本与劳动力结合的表现力形式

78、( )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关系(C)与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事实

79、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 )职工出席。

(A)2/3以上(B)全部(C)3/4 (D)半数以上

80、以下关于平等协商和“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集体协商是平等协商的准备阶断(B)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

(C)集体协商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D)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

8l、用于说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计划、目标、发布规定和管理标准的信息载体是( )。

(A)汇总报表(B)正式通报(C)例会制度(D)劳动管理表单

82、一般形式以提出问题。设定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被调查者进行选择的调查方法是( )。

(A)确定性提问(B)描述型调查法(C)不定性提问(D)目标型调查法

83、( )是指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A)标准工作时间(B)工作时同(C)计件工作时间(D)综音计算工作时闻

84、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a为工资整数额。则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

(A)150+a (B)200+a (C)240+a (D)400+a

85、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 )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A)不(B)酌情(C)全部(D)部分

参考答案

77-85 CAAA BDADA

2008年11月

77、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即()。

( A )人和物的关系 ( B )劳动给付和工资的交换关系

( C )物与物的关系 ( D )劳动过程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78、劳动法律关系的()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 A )主体 ( B )客体

( C )内容 ( D )对象

79、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的基本特点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 A )劳动法律法规 ( B )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 C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D )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80、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集体合同规定了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

( B )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 C )集体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 D )集体合同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作为内容

81、()是指因集体合同的订立而获得利益,并且受集体合同约束的主体。

( A )所有者 ( B )集体合同的关系人

( C )经营者 ( D )集体合同的当事人

82、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沟通,但不一定以达成协议为目的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 A )组织参与 ( B )平等协商制度

( C )个人参与 ( D )职工代表大会

83、直接以口头语言的形式,综合上向沟通、下向沟通、横向沟通的信息沟通方式是()。( A )例会制度 ( B )正式通报

( C )员工满意度调查 ( D )劳动管理表单

84、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用支出为20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2,最低食物费用为120元,恩格尔系数为0、6,当地平均工资为900元,( a )为工资调整系数,则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 A )150+( a ) ( B )200+( a )

( C )240+( a ) ( D )400+( a )

85、职工因工致残退出生产岗位,二级伤残应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 A )75% ( B )80%

( C )85% ( D )95%

参考答案

77、B 78、B 79、C 80、C 81、B 82、B 83、A 84、D 85、C

2009年5月

77、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体现了( C )。

(A)雇主意志(B)雇员意志(C)国家意志(D)杜会意志

78、(B )覆盖所有劳动关系,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

(A)劳动音同 (B)劳动法律法规(C)集体合同(D)劳动法律制度

79、在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中集体台同由(A )与企业签订。

(A)职工代表(B)企业人事部门(C)企业法人(D)职工所在部门负责人

80、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 C )天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古同即行生效

(A)7天(B)10天(C)15天(D)30天

81、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这属于( B )。

(A)组织参与(B)岗位参与(C)个人参与(D)合理化建议

82、以下关于标准信息载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谢会制度是咀书面的形式沟通

(B)纵向信息沟通包括上向沟通和下向沟通

(c)汇总报表包括工作进行状况汇总报表与业务报告两类

(D)正式通报的优点是信息传递准确且沟通内容易于保存

83、( C)是指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

(A)标准工作时间(B)不定时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问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问

8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作认定申请之日起( A )内做出工伤认定

(A)30日(B)45日(C)60日(D)90日

85、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 B )。

(A)6个月(B)12个月(C)18个月(D)24个月

2009年11月

77、( B )是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 (D)劳动法律制度

78、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 D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合同 (B)民主管理制度

(C)集体合同 (D)劳动法律法规

79、集体合同由( A )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A)工会组织 (B)企业人事部门

(C)企业法人 (D)职工所在部门负责人

80、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C )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81、以下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劳动者单方的行为规范(B)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

(C)以用人单位为制定的主体(D)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

82、( A )是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机构的设置和配备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

(A)编制定员规则 (B)劳动纪律

(C)劳动定额规则 (D)劳动岗位规范

83、以下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每月制度工作时间为20.83天

(B)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可以超过3个小时

(C)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工作的称为加班

(D)劳动者超过日制度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点

84、在工伤事故分类中,按照事故类别可以划分为( C )类别。

(A)lO个 (B)15个

(C)20个 (D)30个

85、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B )月。

(A)6个(B)12个

(C)18个(D)24个

2010年5月

77、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特点的是()。

(A)它是一种双务关系 (B)具有国家强制性

(C)内容是权力和义务 (D)平等性和隶属性

78、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是指()。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事实

79、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中,()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发的意志。

(A)劳动合同 (B)民主管理制度 (C)集体合同 (D)劳动法律法规

80、以下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等同于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不可以由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

(C)现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集体合同存在的基础

(D)集体合同经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81、以下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下式文件的形式公布 (B)用人单位可以考虑职工的意见

(C)内容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D)其制定程序是先职工参与后正式公布

82、下列关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国有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B)职工代表大会主要在国有企业中实行

(C)职工大会和民主协商是并行不悖的制度 (D)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

83、正式通报不包括()。

(A)信息不易收到歪曲 (B)信息传递准确

(C)沟通内容易于保存 (D)便于双向沟通

84、()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劳动合同约定的。

(A)标准工作时间 (B)工作时间

(C)计件工作时间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85、非因劳动者本人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

(A)无需 (B)部分 (C)酌情 (D)按照正常提供劳动

参考答案

77.D,270~271 78.C,272 79.A,275 80.B,276

81.C,277 82.D,291 83.D,293 84.A.303 85.D,309

2010年11月

77、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

B、平均工时

C、实耗工时

D、标准工时

78、()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A、法律关系

B、命令关系

C、劳动关系

D、协作关系

79、雇员是基于(),为了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即雇主提供劳动的劳动者。

A、经济关系

B、劳动合同

C、社会关系

D、法律规范

80、()是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协作关系

B、劳动契约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劳动合同关系

81、()是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主体

B、劳动法律事实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行为

82、()劳动关系的运行是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A、利益激励型

B、利益约束型

C、利益协调型

D、利益平衡型

83、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A、临时协议

B、口头协议

C、网络协议

D、书面协议

84、()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85、()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平等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A、集体协商制度

B、集体协商

C、劳动争议处理

D、平等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

2007年5月

120、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法律关系不是强制性法律(B)劳动法律关系是单务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D)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E)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121、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

(c)劳动法律行为(D)劳动关系

(E)劳动法律事件

122、雇员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

(A)职工大会(B)岗位参与

(c)质量小组(D)政策参与

(E)合理化建议

123、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 )

(A)群众性(B)自治性

(c)国家性(D)强制性

(E)非强制性

124、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

(A)不得采取过激行为(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顾双方合法权益(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E)遵守法律、法规和田家有关规定

125、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

(A)条件限制(B)缩短工作时间

(c)时间限制(D)延长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标准

(E)人员限制

参考答案

120 CDE121 CE 122 ABCE 123 ABE 124 ABCDE 125 ACDE

2007年11月

119、社会保险包括( ABCDE )。P264

(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D)医疗保险

(E)生育保险

120、物质利益原则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BCDE )。P273

(A)物质利益促进机制(B)物质利益约束机制

(C)物质利益激励机制(D)物质利益调节机制

(E)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121、( ABCE )都可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P271

(A)保险福利(B)工资

(C)工作时间(D)员工

(E)休息休假

122、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包括( ABCDE )。P276

(A)劳动合同规范的调整(B)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调整

(C)集体合同规范的调整(D)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整

(E)民主管理制度的调整

12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体现在( ABCD )。P278

(A)功能不同

(B)主体不同

(c)内容不同

(D)法律效力不同

(E)集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

124、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BCDE )。P279

(A)有利于企业约束员工(B)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C)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D)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E)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125、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主要区别是( ABCDE )。P292

(A)主体不同(B)法律效力不同

(C)目的不同(D)法律依据不同

(E)程序不同

2008年5月

120、劳动法律包括( )。

(A)主体(B)客体(C)权利(D)义务(E)内容

121、目前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 )。

(A)平等协商制度(B)代表参与(C)有组织地参与(D)个人参与(E)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2、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 )组成。

(A)职工代表(B)行政机构代表(C)工会代表(D)用人单位代表(E)法律顾问

123、下列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B)集体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

(C)集体合同可以分为主体和附件(D)口头形式的集体合同也具有法律效力

(E)我国法定集体合同的附件主要是工资协议

12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 )

(A)试用期考查办法(B)劳动合同续订的审批办法

(C)集体合同草案的拟定、协商程序(D)劳动合同解除的审批办法(E)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修改、废止的程序

125、以下属于劳动保护费用的有( )

参考答案

ABE、AE、ACD、ABCE、ABCDE、ACD

2008年11月

120、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A )沟通行为 ( B )合法行为

( C )司法行为 ( D )违约行为

( E )调解行为

121、以下属于集体合同中的一般性规定的有()。

( A )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 ( B )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

( C )集体合同条款的变更 ( D )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

( E )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

122、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集体合同时,企业需报送的材料包括()。

( A )双方代表的身份证 ( B )委托授权书

( C )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 ( D )企业的营业执照

( E )相关审议会议通过的集体合同的决议

12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包括()。

( A )劳动法律、法规 ( B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 C )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 D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 E )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

12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包括()。

( A )劳动纪律 ( B )应聘人员相关材料的保存办法

( C )劳动定额定员规则 ( D )劳动合同草案审批权限的确定

( E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125、劳动保护费用包括()。

( A )工伤医疗费用

( B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费用

( C )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 D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 E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参考答案

120、BCD 121、ACE 122、ABCDE 123、BCDE 124、BDE 125、BCDE

2009年5月

120、劳动法律事件包括( ABD )。

(A)企业破产(B)战争(C)劳动争议(D)劳动者死亡(E)劳动者伤残

121、构建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原则有( ABE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契约自由(C)劳动关系主体明确

(D)利益复杂(E)财产权不可侵犯

122、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 ABCDE )。

(A)劳动条件标准部分(B)一般性规定

(C)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D)过渡性规定(E)有效期间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23、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包括( ACD )

(A)制定主体的特定 (B)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C)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D)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E)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过特定程序

124、劳动纪律的内容包括(ACE)

(A)请假程序(B)职业培训(C)岗位职责(D)员工发展(E)操作规程

125、在(BCE)情况下,劳动者视同工伤。

(A)突发疾病死亡(B)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

(C)在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中受到伤害

(D)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E)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的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2009年11月

120、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是劳动法律关系成立的一般条件,应符合(BCDE )的要求。

(A)劳动关系主体明确

(B)包含追求一定法律效果的意图

(C)包含建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

(D)完整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交更和终止的必须内容

(E)行为人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达出来,使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121、物质利益原则为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奠定了基础,它包括物质利益( ABCD )机制。

(A)激励 (B)平衡

(C)调节 (D)约束

(E)监督

122、下列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E )。

(A)劳动争议仲裁兼有司法性特征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群众组织

(C)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D)劳动争议仲裁的组织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E)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123、制定劳动纪律应当符合( ABDE )的要求。

(A)内容合法 (B)结构完整

(C)严格履行定员制定程序 (D)标准一致

(E)内容全面约柬管理行为和劳动行为

124、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基本形式包括( BCE )。

(A)合理化建议 (B)职工大会

(C)平等协商制度 (D)质量小组

(E)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5、劳动法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有( ABCDE )。

(A)就业状况

(B)劳动生产率

(C)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D)地区之闻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E)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010年5月

1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劳动关系多元化 (B)劳动关系主题明确化 (C)劳动关系内容复杂化(D)劳动关系客体多变化 (E)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121、劳动争议贯彻自愿原则,具体包括()。

(A)申请调解自愿 (B)接受调解自愿 (C)调解过程自愿 (D)达成协议自愿(E)履行协议自愿

122、集体合同与一般协议一样,也具有()等特征。

(A)合法性 (B)主体平等性 (C)内容一致性 (D)客体平等性

(E)法律约束性

12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集体合同时需报送的材料包括()。

(A)企业的营业执照 (B)工会的社团法人证明材料

(C)双方代表的身份证 (D)集体合同条款的必要说明

(E)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

124、劳动纪律的内容包括()。

(A)作息时间 (B)考勤办法 (C)考核制度 (D)劳动任务 (E)薪酬结构

125、在()情况下,劳动者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A)患职业病

(B)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E)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参考答案

120.ABE,272 121.ACDE,277

122.ABE,278 123.ABCDE,282 124.ABD,289 125.ABCDE,311

2010年11月

120、以下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法律关系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B、劳动法律关系是单务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D、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

E、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力和义务

121、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

C、劳动法律行为

D、劳动关系

E、劳动法律事件

122、雇员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

A、职工大会

B、岗位参与

C、质量小组

D、政策参与

E、合理化建议

123、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

A、群众性

B、自治性

C、国家性

D、强制性

E、非强制性

124、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E、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125、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A、条件限制

B、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

C、时间限制

D、订立缩短工作时间的制度

E、人员限制

三、简答题

2007年11月

1、请简要说明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调整劳动关系?(15分)

根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可以分为:(1分)

(1)劳动法律法规。(2分)

(2)集体合同。(2分)

(3)劳动合同。(2分)

(4)民主管理制度。(2分)

(5)劳动争议处理制度。(2分)

(6)劳动监督检查制度。(2分)

(7)企业内部劳动规则。(2分)

2008年11月

1、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哪些原则性的规定?(10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分)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分)

(3)劳动生产率;(2分)

(4)就业状况;(2分)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分)

2009年5月

1、简要说明劳务外派工作的基本程序。(8分)

答:1)、个人填写《劳务人员申请表》,进行预约登记。 (1分)

2)、外派公司负责安排雇主面试劳务人员,或将申请人留存的个人资料推荐给雇主挑选(1分)

3)、外派公司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由雇主对录用人员发邀请函。 (1分)

4)、录用人员递交办理手续所需的有关资料。 (1分)

5)、劳务人员接受出境培训。 (1分)

6)、劳务人员到检疫机关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预防接种证书》。 (1分)

7)、外派公司负责办理审查、报批、护照、签证等手续。 (1分)

8)、离境前缴纳有关费用。 (1分)

2、简要说明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步骤。(12分)

答:1)、确定调查对象。 (2分)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 (3分)

3)、确定调查方法。 (2分)

4)、确定调查组织。 (3分)

5)、调查结果分析。 (2分)

2009年11月

1、简要说明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15分)

(1)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 (3分)

(2)协商集体合同; (3分)

(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3分)

(4)经过审核,集体合同生效;(3分)

(5)公布集体合同。 (3分)

五、案例分析

2007年5月

1、李某2000年被甲公司雇佣,而且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台同,其工作岗位是在产生大量糟尘的生产车间。李某上班后,要求发给劳动保护用品,被公司以资金短缺为由拒绝。

李某于2006年初生病住院。2006年3月,经承担职业病鉴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李某被确诊患有尘肺病。出院时,职业病鉴定机构提出李某不应再从事原岗位工作。李某返回公司后,要求调到无粉尘环境的岗位工作,而且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但公司3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工作岗位,也未对其病进行治疗。当李某再次催促公司领导调动工作岗位时,公司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李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并承担治疗和疗养的费用。

请分析:

本案例指出公司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劳动法律法规?应该如何正确解决?(15分)

参考答案

(1)本案例是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不对职工实施劳动安全保护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什。(3分)

(2)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公司没有为李某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违反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公司必须发给李某劳动保护用品。(3分)

(3)劳动者因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为停工留薪划。劳动者在评定伤残等级后,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3分)

(4)本案中李某被职业病鉴定机构确诊为尘肺病.患有尘肺病的劳动者有权享受职业病待遇。李某在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公司应给予李某停工留薪待遇。同时,在医疗期终结后,公司依据劳动鉴定委员会的伤残鉴定等级,支付李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分)

(5)本寨中李某被确诊为职业病后,即向公司提出调离岗位的请求。李某的要求是正当合理的。本案中公司在李某提出调离要求3个月后,仍不调换李某的工作岗位,这是违法的。公司应为李某调换工作岗位,井承担在此期间的治疗费用。(3分)

(6)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公司没有为李某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违反了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公司必须发给李某劳动保护用品。(3分)

2008年5月

1、2006年3月10日振兴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关于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每天工作用8小时。同年3月17日振兴公司将集体合同将集体合同文本及说明材料报送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登记、

审查、备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所以,2006年4月2日,振兴公司和工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了集体合同。

2006年5月,刘某应聘于振兴公司,公司于当年5月18日与刘某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其每月工资1000元,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1个多月后,刘某在与同事聊天时偶然得知公司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约定员工每月工资不得低于1300元。刘某认为自己的工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于是与公司交涉,要示提高工资,但公司始终不同意,刘某不服,于2006年7月中旬,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示振兴公司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1300元履行劳动合同,并补足2006年5月至2006年7月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部分的劳动报酬。

如果您是当地劳动争议仲裁人员,您如何进行裁决?(20分)

(1)这是一起因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出入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主要涉及集体合同的订立、生效以及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束力等内容。(3分)

(2)本案例订立集体合同的过程中,振兴公司的工会推选了协商代表,就员工最低工资、劳动时间等达成了一致,并经2/3以上职工代表审议通过,因此,振兴公司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是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3分)

(3)本案例中,振兴公司将双方签订后的集体合同报送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因此该集体合同即行生效。(3分)

(4)本案中,振兴公司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时,该公司与工会签订的集体合同已经生效,所以,集体合同对刘某同样具有效力。同时刘某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低于集体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因此该项的规定无效。(3分)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该做出以下裁决:

(1)振兴公司补发刘某2个月的工资差额:即(1300-1000)×2=600元。(3分)

(2)在劳动合同剩余期限内,振兴公司应当每月按照不低于1300元的标准,支付刘某的工资; (3分)

(3)振兴公司与刘某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除工资条款外,其他条款不变。(2分)

2010年5月

1、2005年6月,19岁的李某从东北农村来到北京,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2007年8月,已有两年多工作经验的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仍没有保留住李某的左手。在医院治疗期间,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了李某的工伤。2008年3月李某治疗终结后,被制定的工伤鉴定机构确定为工伤致残四极。身为农民工的李某失去了劳动能力,给其今后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印刷厂提出按国家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异地安家费、并按社会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次性支付他抚恤金58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李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8分)

(2) 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应享受什么样的工伤致残待遇? (12分)

答:1)李某的要求中部分是有法律依据的。(2分)

2)李某要求印刷厂一次性支付伤残补助金有法律依据。(2分)

3)李某要支付安家费明有法律的依据不予以支持。(因李某是外地人,不存在安家之事,所以不能享有此待遇。)(2分)

4)李某要求一次支付58万抚恤金是无法律依据的。(2分)

(2)答:1)因工负伤被鉴定为四级,应退出生产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金证件。(3分)

2)按月发给伤残补助金,李某为四级工伤,抚恤金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3分)3)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李某为四级工伤,可得到18个月工资的伤残补助金。(3分)4)患病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对其中由个人负担的部分有困难时,由工伤保险基金酌情补助。(3分)

2010年11月

2005年6月,19岁的李某从东北农村来到北京,经亲戚介绍到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2007年8月,已有两年多工作经验的李某,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卷进机器,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仍没有保留住李某的左手。在医院治疗期间,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了李某的工伤。2008年3月李某治疗终结后,被制定的工伤鉴定机构确定为工伤致残四极。身为农民工的李某失去了劳动能力,给其今后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他向印刷厂提出按国家规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异地安家费、并按社会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次性支付他抚恤金58万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李某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8分)

(2) 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应享受什么样的工伤致残待遇? (12分)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不同地方及区别

相比之下内容 简单的说: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不是一部法律的两个版本,就是两部法律,目前这两部法律都在执行中,事实上这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事统一的,实际操作中都可以作为依据, 劳动法调整的范围更大更宽泛,涉及到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等等。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只针对劳动关系中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集体合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方面做出规定。 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按劳动合同法执行。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母法。 详细的说: 首先是对两者的概念不同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 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 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 还包括工会参加协调劳动关系的职权的规定。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 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 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合同法》 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中属于社会法。劳动合同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 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 《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法体系中的基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可以说是《劳动合同法》的母法。(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总体区别 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名称不同。 前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后者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立法层次上,同为法律,在企业和劳动者中容易把劳动法称为劳动法,把劳动合同法称为新劳动法。 二、两者的立法背景不同。 《劳动法》是在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初步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实施; 《劳动合同法》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逐渐成熟时期、劳动关系非常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20世纪劳动立法的标杆,《劳动合同法》则是20世纪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 三、两者的立法宗旨不完全相同。 《劳动法》 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明确把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而《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一 次送审稿套用了《劳动法》,即“《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案公布时则改为“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最终变为“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前后言辞、次序之变,暗含了立法思路的调整。 四、调整对象区别(学理区别)。 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 称。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 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女职工与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劳动争议的解 决程序;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此外, 还包括工会参加协调劳动关系的职权的规定。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 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劳动法是整个法 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合同法作为法律部门的劳动合同法 是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在条款上的不同《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子法, 两者在具体的条款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以下是几条较为有代表性的差别: 一、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并对直接涉及劳 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在制定、修改及实施过程中从程序上予以严 格规范,核心是民主协商与劳资共议。分为两个步骤:1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2 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在充分听取意见,经过民主程序后,由用人单位确定。也就是:“先民主,后集中”。 这是不分所有制的,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直接涉及 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仍应由职代会审议通过。 二、办理用工手续与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法》中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 面形式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劳动合同法》 则对不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再设定行政处罚的内容,而是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转为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建立了一种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与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挂钩的机制,既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又提高了劳动者维权的积极性。同时《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用工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不签合同的,以支付双倍工资予以惩罚;超过一年再不签的,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确定双方的劳动。 三、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法》中规定有: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 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在必备条款方面,《劳动合同法》增加了劳动合同主体双方的基本情况、工 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等内容;同时又取消了劳动纪律(属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已由法定且不能约定)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防止用人单位滥用

(完整版)劳动关系管理试题

燕京理工学院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结业作业 姓名:专业: 班级:学号: 学院: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26日

《劳动关系管理》课程结业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关系。 2、劳动合同: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3、专项协议: 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明确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协议。 4、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医疗期: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二、判断题 1、保姆、军人、公务员不是我国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 2、企业可以先与员工签试用期合同,转正后再签正式劳动合同。(×) 3、服务期可以长于劳动合同期限也可以短于劳动合同期限。(√) 4、非全日制用工也必须订立书面协议,不可以只订立口头协议。(×) 5、上岗前的培训和日常业务培训不属于专业技术培训。(√) 6、专项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属性,属于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对劳动合同的补充,但不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医疗期的长短只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与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无关。(×) 8、劳动规章制度只在本单位范围内适用。(√) 9、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0、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如不予支付的,用人单位除要支付加班费外,还要按应付费用的200%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复习 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招聘、培训、任用和奖励等措施对组织内外能够推动组织发展的成员的管理和有效运用,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2、信息:就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资源和知识,这种资源和知识必须是在传播之前不为人所知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被接收者所理解的,并最终影响到接收者的意识和行为。 3、信息管理:就是对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搜集、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置及完全利用。 4、EHRM:是“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联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信息系统包含组织或环境中的主要人员、地点和事件的信息。 2、系统: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连成大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5、结构化开发方法:又叫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瀑布法等,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而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是结构化方法的精髓所在。 6、面向对象方法:是从对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所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识别其中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建立问题空间的信息模型,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7、项目管理:是关于营造一个环境或条件,使得定义的目标或目的能以一组人以受控的方式得以实现。 8、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数据库系统一般由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9、概念数据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它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实现数据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转换。 10、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11、信息系统规划:又称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或者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需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 1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结构化方法,BSP方法主要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BSP方法所支持的目标是企业各层次的目标,实现这种支持需要许多子系统。BSP方法从企业目标开始,规定其处理方法,自上而下地推导出信息需求。 13、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在每一个企业中都存在着对该企业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称为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总是与那些能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方面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与企业战略规划密切相关。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帮助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的方法,它在确定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和信息系统关键成功因素方面都收到了较好效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 第一节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第二节劳动关系理念溯源 第三节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第一节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第三节冲突的制度化 第四节成熟的劳动关系 第五节新的矛盾和问题 第六节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 第四章管理方 第一节谁是管理方 第二节管理方的角色理论 第三节管理模式和实践 第五章工会 第一节工会的概念 第二节为什么及如何组建工会 第三节工会的职能与行为方式 第四节工会的组织结构 第五节劳资合作策略 第六章政府 第一节政府的角色 第二节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 第三节政府劳动关系策略的实践 第七章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第一节劳动法与劳动关系 第二节工资的法律保障 第三节工作时间和加班的加点 第四节工作场所的规则 第八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概述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节劳务派遣制度 第六节法律责任 第九章工业民主:员工参与管理 第一节员工参与管理的实施第二节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 第十章惩处与申诉 第一节如何实施惩处 第二节申诉 第十一章集体谈判 第一节集体谈判概述 第二节集体谈判的法律的调整 第三节集体谈判的结构、进程和结果 第四节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 第十二章产业行动 第十三章集体协议 第十四章三方协商机制 第十五章劳动争议处理 第十六章 当代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 ?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 ?国际劳动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欧洲)。 ?劳动法最后于(1994年7月5日)经全国人大常会会审议通过。 ?对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职工,《劳动法》的实施范围仅限于和这些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就业权)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 ?(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方面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公司的劳动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从(年满16周岁开始的。) ?关于劳动者的义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而言是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 ?法律事实,根据它是否包含当事人的意志,分为(事件和行为)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单选试题及答案: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单选试题及答案:劳动关系管理一、单项选择 1.受到国家法律规范调整和保护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 A双务关系B双方行为 C劳动关系D生产关系 2.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主要针对劳动者的是() A社会保险B社会优抚 C社会救济D社会救助 3.下面()不属于信息沟通制度。 A纵向信息沟通B横向信息沟通 C混合信息沟通D建立标准信息载体 4.职工的保险福利是在集体合同的()中约定的。 A劳动条件标准部分B一般性规定 C过渡性规定D其他规定 5.根据劳动关系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特征,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是() A偏重、平等、全面和最基本的保护B偏重、平等、全面和基本的保护 C偏重、平等、客观和基本的保护D偏重、平等、客观和最基本的保护 6.提出劳动合同续订要求的一方应在合同到期前()书面通知对

A6个月B3个月 C1个月D半个月 7.职工王某1988年4月1日在甲公司参加工作,2000年4月1日调入乙公司工作;2001年5月1日王某患重病须住院治疗,他的医疗期应该是() A3个月B4个月 C5个月D6个月 8.集体劳动合同体制以()为主导体制。 A基层集体合同B行业集体合同 C集团集体合同D地区集中合同 9.企业内部劳动规则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的() A行为守则B行动守则 C行为规则D行为规范 10.关于集体合同,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1~5年 B集体合同以双方代表的签字日期为生效日期 C我国的集体合同以行业集体合同为主导体制 D集体合同协商代表双方人数对等,各方为3~10名,并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1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续订与变更,表述错误的是() A提出劳动合同续订要求的一方应在合同到期前15日书面通知对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 (课程代码0608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 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代社会,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由于劳动社会形式的 A.差异性 B.同一性 C.趋同性 D.对立性 2.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市场状况和技术状况等因素,其中对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市场状况 B.国际环境和失业状况 C.技术状况 D.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状况 3.劳动关系运行当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人的需要和利益 D.人的理想和信念 4.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是 A.法国1791年《夏勃里埃法》 B.英国1799年《结社法》 C.英国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英国1875年《企业主和工人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卷第1页(共5页) 5.指出“在劳动关系系统中,行为主体、环境、意识形态以及规则网是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的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邓洛普 C.桑德沃 D.安德森 6.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在其论著《劳动与垄断资本》中首次阐述的理论是 A.变权管理理论 B.劳动过程理论 C.利益相关者理论 D.决策过程理论 7.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 A.同行工会 B.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白领工会 D.行业工会 8.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之间的关系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之间的关 系 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宣传《劳动合同法》的言论,其中难免会有不正确的说法误导大众。比如,有人说出台了一个新的《劳动法》,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而有人说出台了一个新的《劳动合同法》,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劳动法》是于1995年出台的,是劳动领域里的基本法,它不会被《劳动合同法》所取代,而且这部法律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做任何修改,所以不存在新的《劳动法》一说。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确切地说,《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一个子法。二者的关系如表1-1所示:表1-1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关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其他相关法律 我们已有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相关法律。为什么还要“出台一部新的《劳动合同法》”呢?这是因为国家在出台《劳动法》之后,并没有及时出台《劳动合同法》。为了调整各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各地政府部门都纷纷采用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的方式,来制定本地区调整劳动关系的相关政策文件。比如上海有《上海

市劳动合同条例》,北京有《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深圳有《深圳经济特区劳动管理规定》……这些地方性的法规或规章,都是行使《劳动合同法》职能的临时性规定,并不能算做《劳动合同法》。XX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后,这些地方性的规定都将统统被废止,因为它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正因为之前有这些地方性规定的存在,有人将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视为新的劳动合同法,也有一定道理。 虽然《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细则实施起来会和以前有所不同,但是《劳动合同法》本身并不存在新旧之说,因为它是首次制定的。而《劳动法》是劳动领域里的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一些原则规定,其主要条款反映的是立法精神、立法原则。《劳动法》下面要有若干个配套的法律,才能构成劳动领域里的一部整体法律。 《劳动合同法》就是《劳动法》的子法之一,它跟《劳动法》构成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另外,《就业促进法》已经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次审议了;《劳动争议处理法》也在近两年之内就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社会保险法》已经起草两三年了,不过现在还没有提交到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近,国家劳动部又启动了《工资法》的立法程序。可见,最近几年,劳动领域里的立法会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第6章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定义的几个要点: 1.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2.劳动关系领域中,劳动者通常被表述为雇员,用人单位被表述为雇主。 3.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3.判断一个劳动者是否属于雇员的标准: 1.劳动受约束(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 2.主要劳动条件由他人提供; 3.从事的劳动在雇主的业务范围之内; 4.工作履行与绩效受到控制与评价。 4.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5.劳动法律关系 (一)定义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特点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是一种双务关系; 4.具有国家强制性。 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分为7种: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规范; 3.集体合同规范; 4.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 (一)劳动法律、法规 1.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最低标准

2.基本特点:体现国家意志 (二)劳动合同规范 1.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 (三)集体合同规范 1.集体合同——集体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3.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更为必要的原因: (1)企业中有很多“公共事务”,对每个雇员都有影响; (2)雇员个人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在力量上的均衡。 (四)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 1.我国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 2.特点是劳动者意志对企业意志的渗透和影响。 3.雇员参与管理的要点: (1)以被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参与 (2)参与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组织、代表、岗位、个人) (五)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1.调整对象: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制定主体:企业(虽有劳动者参与,但属单方法律行为) 3.表现形式: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 4.适用范围:本企业 5.特点:体现企业(雇主)的意志 (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关系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经劳动关系当事人请求,由依法建立的处理机构——调解机构、仲裁机构依法进行调查、协调和处理的程序性规范。是对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调整。 1.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自愿原则) 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行政部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 是兼有司法性特征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七)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1.实施主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各级工会 2.是为了保证劳动法的贯彻执行,是关于法定监督检查主体的职权、监督检查的范围、监督检查的程序以及纠偏和处罚的行为规范 3.具有保证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 7.劳动合同的含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协商条款: 法定条款: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协商约定的条款 协商条款:根据岗位特点双方选择约定的条款 8.专项协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中特定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契约。

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填空选择 1、“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在(欧美国家)使用最早、最为广泛。 2、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的相互交织。 3、双方对你关系的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后能够影响资方的程度,其中尤其以(退出)、(罢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4、劳动关系的主体有(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 5、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有以下四种:一、(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三、(公共部门的雇主),四、(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6、冲突的根本根源有(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 7、罢工是冲突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以你为罢工是双方都要付出成本,所以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讲,罢工是(非理性)的行为。 8、技术环境包括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方式)。 9、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就业政策)对于劳动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劳动关系的影响最直接。 10、(法律)和(制度)是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11、新保守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效率最大化),对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影响评价是(对经济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12、(新保守派)认为,理想的劳动法应该是工人难以组织工会,或者即使有工会,其权利也很小。 13、(管理主义学派)认为,雇员与企业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劳资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 14、(正统多元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公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15、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 16(瑞典模式)是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最具代表性的实例。 17、(激进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18、(韦伯)认为工人的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19、协约自治模式具体分为两种形式:(劳资抗衡模式)和(劳资制衡模式。) 20、美国着名劳动关系学者邓洛普最早以统筹模式对劳、资、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 21、对产业关系系统的改进模型是(冈德森模型)。 22、统合模式具体分为(国家统合)、(社会统合)和(经营者统合)三类。 23、着名的(瑞典模式)是社会统合模式的代表。 24、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激烈的对抗)。 25、1802年英国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视为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 26、(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 27、1935年罗斯福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相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 28、(劳动关系制度化)时期,三方性原则开始出现。 29、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像英国,瑞典这样的福利国家。 30、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彼得·鲁德克)。 31、在管理理论的丛林中相对重要的学派有(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泉边理论学派) 32、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结构通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设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各地及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满足信息系统内数据的采集和共享,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信息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遵循代码等长、有规律和易于扩充的原则,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数据库(表)及其所管理指标的构成规则、信息分类、指标编码、数据库和字段名的命名规则等作出规定。 第三条本通则适用于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建设的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 第四条本通则所涉及的指标及指标代码优先采用已经颁布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制定。 第二章业务类指标体系 第五条业务类指标是信息系统中反映信息主体(如单位、个人等)的属性和度量的原始指标。指标体系包括指标名称、编

码、类型、长度、数值单位、检索项标识和指标解释。 第六条指标名称采用国际、国内已有的标准名称,或使用通用、明确的词语。 第七条指标的编码采用四层六位字符形式表示,反映指标的定义级别、所属业务类别、信息主体类型特征和顺序号等。表示形式如下: ××××××第一层定义级别 第二层业务类别 第三层信息主体类型 第四层顺序号 第一层指标的定义级别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其中:A—部级:部级指标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制定,在全国范围使用。 B—省级:省级及省级以下级别的指标,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行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使用。 C—市级 D—县级 第二层指标所属的业务类别用一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按A—Z顺序排列,其中: A—综合类:两项及两项以上业务共用具有相同含义(如单位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等)的指标。

2019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劳动关系管理

2019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劳 动关系管理 四、案例分析: 例1: 下面是星云公司(甲方)和员工张云(乙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内容: 1、乙方的职务为内部网络维护工程师,主要负责公司内部网数据规划 和建设;负责内部的安全和维护。 2、乙方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 3、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要求乙方加班时,乙方除不可抗拒的原因外,应 予配合。 4、乙方需要遵守《员工手册》中规定的各项劳动纪律。 5、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报酬,乙方的工资待遇为2000元/月。 6、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章后于2003年8月1日起生效。 7、本合同为长期合同,甲、乙双方若不特别说明,本合同持续有效。 8、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同意以劳动局为第一 审理机关。 问题: 请指出以上条款中缺少哪些法定条款。 例2: 邓某等15人系某住宅公司建筑工程队工人,月工资标准为750元。1996年9月,该公司决定建筑工程队实行日工资制,公司以月工资

750元除以每月日历天数30天,得出日工资25元。小时工资用日工资25元除以8小时得出3.13元。10月份发工资时,邓某等人实得工资529元,比过去少了221元。邓某等人找到公司,提出日工资标准太低,要求改正。公司以日工资是由月工资标准换算而来为由,不改正。为此,邓某等人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问题: 该公司的决定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 例3: 1996年9月北京某食品公司因赶制中秋月饼,连续三天每日延长职工 工作时间2小时,谢某日工资标准为20元,小时工资标准为2.5元, 企业每天支付给谢某加班工资2.5元,三天共计7.5元.谢某认为企业 付给自己的加班工资不对,要求按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发给加班工资,而企业劳资科则认为,三天共发给谢某7.5元加班工资是符合规定的, 其计算办法为2.5元X2小时X150%=7.5元,扣除已发给谢某2小时的 标准工资5元外,每天应发给谢某2.5元的加班工资.对此,双方意见不一. 问题: 该公司劳资科这样的计算对不对?为什么? 例4: 周某系某大型机床厂职工,1995年3月作为富余人员被安排到该厂劳 动服务公司批发部工作。厂里给批发部拨款10000元作为扶持经费。1995年5月,该批发部由陈某承包经营,陈某与劳动服务公司签订了 承包经营协议。协议约定,批发部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自付人中工资。但陈某从1995年8月至11月未向周某支付工资。在此以后,该劳动 服务公司发现陈某在经营中有违法行为,从1996年1月令其停业整顿。周某自1995年8月整顿期间一直领不到工资,多次向劳动服务公司反 映均得不到解决,便向劳动仲裁机关提出申诉。仲裁机关受案后,对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2019年4月自考《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完整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劳动关系中,权力往往集中在 A.管理方 B.雇主 C.工会 D.政府 2.从人力资源的混合雇佣模型来看,拥有标准化会计技能的会计师是 A.核心人才 B.通用人才 C.独特人才 D.辅助人才 3.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 A.契约关系 B.劳务关系

D.劳动关系 4.在一切需要之中,最优先的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感情需要 D,尊重需要 5.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流管理思想是 A.马克思?韦伯的管理思想 B.泰勒的管理思想 C.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D.凯恩斯的管理思想 6.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是在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时期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7.现代劳动关系管理的新趋势是 A.冲突型劳动关系 B.对峙型劳动关系 C.协调型劳动关系 D.合作型劳动关系 8.权变管理理论在美国形成于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 9.工会最早出现于18世纪90年代末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0.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政府理论是 A.管理主义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精英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理论 11.体现自由放任思想与弱小工会组织特征的模式是 A.市场个人主义 B.由集体主义 C.谈判社团主义 D.国家社团主义 12.下列不属于雇员或工会产业行动的是 A.怠工 B.联合抵制 C.黑名单 D.罢工 13.我国劳动法将就业年龄规定为 A.14周岁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word版

第一部分劳动关系 一、概论 1、简述劳动关系的概念和本质(或是内容和表现) (1)概念。在我国,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总和。“劳动关系”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体制下,又被称为劳资关系,雇佣关系,劳使关系,劳动关系,产业关系等。 (2)本质 (1)内容: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①合作:表现为对工作的预期和理解、工作保障、晋升机会、对团队的归属感以及社会声誉 ②冲突:由于利益、目标和期望的分歧而产生的矛盾甚至是背道而驰。劳动者方面表现为罢工、旷工、怠工、抵制、辞职。管理方表现为关闭工厂、惩罚、解雇 ③力量:双方合作与冲突的决定因素。力分为劳动力市场和双方对比关系两方面 ④权力:管理方享有的决策权,决策权决定了管理者的主导优势地位 (2)实质表现:合作与冲突 ①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合作的根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即“被迫”和“获得满足” ②冲突: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彼此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 2、简述劳动关系中冲突的根源 a.根本根源 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 b.背景根源 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公平、工作本身的属性 3、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 (1)法律的平等性 (2)经济的依赖性 (3)管理的从属性 (4)权益的冲突性 (5)实力的差异性 (6)冲突的影响性 (7)互动的复杂性 4、简述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1)经济环境,能改变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力量对比 (2)技术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会改变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技术种类工人的供求状况。 (3)政策环境,指政府的各种政策方针,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关于就业的政策,教育和培训的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对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劳动关系的影响最为直接。 (4)法律和制度环境,指规范雇佣关系双方的行为的法律和其他力量的机制,这些机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具有相对稳定性。 (5)社会文化环境,由各国,各地区甚至各工种的主流传统习惯,价值观,信仰等组成,它的影响是潜在的,通过社会舆论和媒介来产生影响. 5、简述新保守派的理论观点 (1)主要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能够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复习答案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复习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招聘、培训、任用和奖励等措施对组织内外能够推动组织发展的成员的管理和有效运用,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2、信息:就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资源和知识,这种资源和知识必须是在传播之前不为人所知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被接收者所理解的,并最终影响到接收者的意识和行为。 3、信息管理:就是对人类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搜集、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置及完全利用。 4、EHRM:是“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联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制定和控制。信息系统包含组织或环境中的主要人员、地点和事件的信息。 2、系统: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连成大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5、结构化开发方法:又叫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瀑布法等,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而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是结构化方法的精髓所在。 6、面向对象方法:是从对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所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识别其中的实体及其相互关系,将客观世界抽象地看成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对象,建立问题空间的信息模型,然后根据对象和方法的特性研制出一套软件工具,使之能够映射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模型和进程,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 7、项目管理:是关于营造一个环境或条件,使得定义的目标或目的能以一组人以受控的方式得以实现。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题

2017.4《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A)1.更强调以劳动为中心而展开,着重于劳动力的称谓是 A.劳工关系 B.产业关系 C.劳使关系 D.劳资关系 (A)2.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基本附属于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社会关系 D.文化关系 (A)3.广义劳动关系的主体是 A.政府 B.雇员团体 C.协会 D.雇主以及雇主协会 (A)4.劳动关系称谓中又被称为产业关系,源自于美国的是 A.产业关系 B.雇佣关系 C.劳工关系 D.劳使关系 (A)5.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是 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 C.政策环境 D.法律和制度环境 (A)6.在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往往会首先影响 A.雇员工资福利水平 B.产品生产 C.工作岗位设计 D.工作程序 (D)7.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是 A.货币政策 B.经济政策 C.财政政策 D.就业政策 (B)8.在影响劳动关系的政策环境中,作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供求,对劳动关系具有更加长远影响的是 A.就业政策 B.教育和培训政策 C.经济政策 D.货币和财政政策 (B)9.“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是劳动者的 A.社会定义 B.哲学定义 C.法律定义 D.经济定义 (A)10.宪法赋予公民的获得有酬职业劳动的基本权利是 A.劳动权 B.就业权 C.休息权 D.择业权 (B)11.在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是A.取得报酬的权利B.平等就业的权利 C.选择职业的权利 D.享有休息的权利 (B)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保护的为 A.取得劳动报酬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C.享有休息权利 D.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 (B)13.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 A.遵守职业道德 B.完成劳动任务 C.提高职业技能 D.遵纪守法 (B)14.更强调企业所有权的雇主概念是 A.经营者 B.企业主 C.用人单位 D.企业家 (C)15.德国在雇主身份认定时所考虑最关键的因素是 A.组织标准 B.经济标准 C.控制标准 D.执行标准 (A)16.古典管理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权变理论 C.系统管理理论 D.决策理论 (B)17.认为工人数“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的雇主管理理论是A.古典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 C.系统管理理论D权变理论 (D)18.认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雇主管理理论是 A.古典管理理论 B.权变理论 C.经验主义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B)19.人际关系学说—早期行为科学的创建者是 A.马斯洛 B.梅奥 C.斯金纳 D.泰罗(C)20.现代意义的雇主组织出现在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 (B)21.国际雇主组织成立于 A.1905年 B.1920年 C.1932年 D.1941年 (B)22.国际雇主组织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企业自主发展 B.在国际上维护雇主利益 C.促进雇主间经贸合作 D.建立和加强国家级雇主组织 (C)23.我国雇主组织实行 A.一元化原则 B.水平化原则 C.多元化原则 D.垂直化原则 (C)24.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 A.蓝领工会 B.白领工会 C.同行工会 D.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C)25.1880年法国成立全世界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是 A.共和党 B.人民党 C.工人党 D.民众党 (A)26.1871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A)27.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25年5月正式成立于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珠海 (C)28.工会的基本职责是 A.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B.完成国家经济建设 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D.接受思想文化教育 (B)29.在工会的权利中,代表权和维护权的具体化的是 A.财产权 B.参与权 C.监督权 D.诉讼权 (B)30.工会的基本权利是 A.参与权 B.代表权 C.监督权 D.维护权 (A)31.政府在劳动关系的5P角色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 A.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B.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C.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D.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C)32.主张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角色的劳动关系政府理论是 A.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 B.B.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C.新保守主义政府理论 D.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C)33.劳动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是 A.制定劳动政策 B.建立劳动力市场 C.确定劳动条件 D.协调劳动关系 (B)34.代表是精英理论的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是 A.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B.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 C.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 (C)35.从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和根本对立出发分析政府的角色的劳动关系理论是 A.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B.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 C.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D.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 (B)36.2008年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处理实行 A.一裁两审 B.一裁终局 C.二裁一审 D.二裁终局 (C)37.调节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制度是 A.劳动管理法 B.劳动就业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