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10NO.16AUG.2010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刘振凯1艾

菁2耿美玉1,2△

(1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摘要: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 )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对靶向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药物;小分子抑制剂;抑制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R730.5,R9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273(2010)16-3134-04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

as Anticancer Drug*

LIU Zhen-kai 1,AI Jing 2,GENG Mei-yu 1,2△

(1Marine drug and food Institut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China;2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201203,China )

ABSTRACT: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PTKs)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promosing therapeutic targets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human diseases and in particular several types of cancer.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vasion,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of many tumors.An effort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more effective PTK inhibitors represents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PTKs with a vie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PTKs.

Key words:Protein-tyrosine kinases;Antitumordrugs;Small-molecule inhibitors;Inhibitors screening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CLC ):R730.5R915Document code:B Article ID:1673-6273(2010)16-3134-04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No 30725046)

作者简介:刘振凯(1983-),男,硕士。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E-mail :lzkai1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通讯作者:耿美玉(1963-),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 :myg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收稿日期:2010-05-07接受日期:2010-06-0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是细胞毒类药物,这类药物大多存在难以避免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等缺点[1]。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给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理念带来了巨大转变。以一些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酶/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筛选发现选择性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2]。

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它们能催化ATP 分子上的γ-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两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单次跨膜蛋白,目前至少已有近六十种分属20个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被识别。不同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配体结合后,受体自身发生二聚化或结构重排,并进一步使受体胞内区特异的酪氨酸残基发生自身磷酸化或交叉磷酸化,从而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3]。它们在信号由胞外转导至胞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胞浆蛋白,现已经确认的有约30种,分为10大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失调则引发生物体内一系列疾病。大量资料表明,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都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们的异常激活或过度表达将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周期紊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4]。

同时,酪氨酸激酶调控异常还与肿瘤的侵袭、

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化疗抗性等密切相关。事实上,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进行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策略

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策略主要分为胞外、胞浆和核内三个层面:细胞外策略主要是针对于受体型,配体与受体的生物拮抗剂以及特异性抗体,通过拮抗配体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激活[5];胞浆内策略主要分为抑制激酶区的激酶活性和拮抗酪氨酸激酶与其下游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6];核内策略主要是利用miRNA 降解或者干扰酪氨酸激酶的mRNA ,抑制激酶的蛋白表达而达到抑制激酶活性的目的[7,8]。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抑制激酶区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而本文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抑制剂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酪氨酸激酶的自磷酸化过程和催化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的过程都涉及到ATP 上磷酸基团的转移,这一反应过程是酪氨酸

313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10NO.16AUG.2010

激酶抑制剂研发的重要切入点,研究者们也是依据ATP竞争性抑制的原理建立了众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水平的筛选方法[9,10]。

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可分为均相法和非均相法两大类,其中均相法包括同位素法、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Assay,FPIA)、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基于微珠技术的分析法(bead-based assay)、基于微流体技术的分析法(Microfluidics Mobility-Shift Assay)等,非均相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解离-增强镧系荧光免疫分析(Dissociation-Enhanced Lan-thanide Fluorescent Immunoassay,DELFIA)等。

2.1同位素法

同位素法是一类较早应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筛选的经典方法,包括放射配体标记法、亲和闪烁分析法(Scintillation Proximity Assay,SPA)等。

放射配体标记法(也称为[γ-32P]掺入法)的原理是对反应体系的ATP进行[γ-32P]标记,反应过程中酪氨酸激酶会将ATP 的[γ-32P]转移到底物的酪氨酸残基上使底物发生[32P]同位素标记。对结果的分析一般包括SDS-PAGE分析和膜结合分析两种方法。进行SDS-PAGE分析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煮沸处理,然后进行SDS-PAGE分离,放射自显影。进行膜结合分析时,将反应混合液点在P81磷酸纤维素膜上,分别用磷酸和丙酮洗膜,洗去剩余的[γ-32P]ATP,然后用液体发光计数仪检测样品的放射性水平,放射性水平的高低反映了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强弱[11,12]。

亲和闪烁分析法(SPA)的原理与放射配体标记法类似,对反应体系中的ATP进行[γ-32P]标记,在酶反应进程中ATP的[γ-32P]转移到生物素标记的底物上,生物素化的底物被蛋白链菌素包被的闪烁球捕获,底物上的[γ-32P]使闪烁球发出光子,然后用闪烁发光计数仪检测发出的光子强度,光子强度的高低反映了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强弱[13]。SPA是一种新的液闪分析法,和放射配体标记法相比,减去了游离配基与结合配基的分离过程,使得同位素法可以以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更大程度上适应于高通量药物筛选。

同位素法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筛选具有灵敏度高、反应体系简单、操作步骤少、适合用于全自动工作站等优点,因此在早期的酪氨酸激酶筛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此方法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很多缺点,如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对实验人员的放射性毒害等。随着其他筛选方法的成熟和完善,同位素法将逐渐退出大规模筛选的舞台,但其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动力学作用模式评价中的作用短期内仍然难以取代。

2.2荧光偏振免疫测定(FPIA)

FPIA是一种利用物质分子在溶液中旋转速度与分子大小呈反比的特点对荧光分子进行检测的技术,荧光物质经单一平面的偏振光蓝光(波长485nm)照射后,可吸收光能跃入激发态;在恢复至基态时,释放能量并发出单一平面的偏振荧光(波长525nm)。偏振荧光的强度与荧光物质受激发时分子转动的速度成反比。大分子物质旋转慢,发出的偏振荧光强;小分子物质旋转快,其偏振荧光弱。用于测定酪氨酸激酶活性时,反应体系中依次加入底物、蛋白激酶和ATP启动反应,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磷酸化底物和磷酸化底物的抗体。如果抗体与荧光标记的磷酸化底物结合,激发时发生的运动小,发射光偏振程度较高,产生较高的偏振值。如果抗体与磷酸化底物结合,激发时旋转或翻转速度快,相对于激发光平面将去偏振化,产生较低的偏振值。由此可以反映蛋白激酶的活性,激酶活性与偏振值成反比[14]。

FPIA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高通量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筛选方法,和其他筛选方法相比FPIA具有均质性、无放射性、高灵敏性等优点,没有反复的洗板、液体转移、样品准备等程序,适合应用于全自动工作站[15]。缺点是需要对磷酸化底物进行特殊的荧光标记,对底物的质量要求较高。

2.3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RET)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在两个不同的荧光基团中,如果一个荧光基团(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另一个基团(受体)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重叠,当这两个荧光基团间的距离合适时,在供体基团激发波长的激发下能量就从供体向受体转移,引起受体荧光分子的激活,此时,受体荧光分子发出的荧光可以被荧光仪定量检测到。用于测定酪氨酸激酶活性时,分别对底物和抗底物磷酸化的抗体进行荧光分子标记,被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底物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当复合物受到荧光激发时,能量由供体向受体转移并引起受体荧光分子的激活,受体荧光分子发出的荧光可以被荧光仪定量检测,荧光强度与激酶活性成正比。这种供受体的能量传递只有在两者非常靠近时才能发生,而只有底物被磷酸化以后两者才能达到这种适合的距离,因此FRET可以很好地用于激酶活性的检测和激酶抑制剂的筛选[16,17]。

FRET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等特点,并能避免散射光的影响,因此,与常规的荧光法和共振光散射法相比,FRET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缺点是对抗体和底物都要进行较复杂的荧光分子标记,并且对抗体和底物的质量要求很高。

2.4基于微珠的酪氨酸激酶分析法

基于微珠的分析法在原理上与FRET相近,在酶反应体系中加入酪氨酸激酶、ATP和结合在供体微珠上的多肽底物后启动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抗体包被的受体微珠,抗体与底物的磷酸化位点结合后,在680nm光的激发下供体的能量通过1分子氧转移到受体,受体释放出520-620nm的荧光。受体荧光分子发出的荧光可以被荧光仪定量检测,荧光强度与激酶活性成正比[18,19]。

此方法的优点有灵敏度高、易于小型化、背景噪音低以及试验耗材相对廉价等,缺点是需要特殊的荧光酶标仪[20]。

2.5微流体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

微流体技术是一种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迅速发展的小型化流体操作装置,它是将一般实验室所使用的分离纯化混合、酶反应以及各种指标检测等装置微小化到芯片上,以进行生化反应、过程控制或分析的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21]。基于微流体技术Caliper Life Sciences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可用于各种

3135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10NO.16AUG.2010

高通量筛选的设备,其中LabChip3000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其原理是底物的酪氨酸残基被磷酸化后,底物带的电荷量发生变化,导致在电场中迁移率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迁移率的变化即反应了激酶活性的大小[22]。

微流体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可对微量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进行复杂、精确的操作,具有体积轻巧、使用样品/试剂量少、反应速度快、大量平行处理等优点,缺点是需要昂贵的仪器支持。George M.Whitesides[23]对微流体技术的起源和未来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指出微流体技术会在药物研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未来高通量筛选的趋势。

2.6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971年Engvall等[24]用碱性磷酸酶标记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定量地测定兔血液中的IgG,并由此开发了一种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ELISA是一种经典的非均相的酪氨酸激酶高通量筛选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酶作为标记物、以抗原和抗体之间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固相吸附测定方法。ELISA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时,先将酪氨酸激酶反应底物Poly(Glu, Tyr)4:1预先铺在酶标板底部,酶促反应在含有一定量的酪氨酸激酶重组蛋白和ATP的反应缓冲液里进行,激酶在发生自身磷酸化后会进一步催化底物发生磷酸化,然后相继加入抗磷酸化酪氨酸的抗体PY99和相应的二抗检测酶标板所包被的底物的磷酸化强度,最后通过OPD显色反应的强弱来反应酪氨酸激酶的活性[25]。

ELISA主要应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筛选,与其他激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相比,ELISA具有稳定性高、易于操作、无放射性污染、易于小型化、实验耗材相对廉价等优点。其缺点是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包括反复的洗板、液体转移、样品准备等程序。

2.7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

DELFIA是一种类似于ELISA的非均相的酪氨酸激酶高通量筛选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镧系元素(如Eu)作为标记物、以抗原和抗体之间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固相吸附测定方法。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筛选时,先将生物素标记的底物连接在抗生物素蛋白链菌素包被的酶标板底部,加入酪氨酸激酶和ATP启动反应,然后,加入的Eu标记的抗体会与底物的磷酸化位点结合并发出较弱的荧光,最后加入增强液,使Eu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并被增强液中的螯合剂螯合,在紫外激发下发出强荧光[26]。

DELF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背景噪音低、标记物稳定、动态范围宽、发射光持续时间久、测定快速、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缺点是反应需要一步洗脱过程和特殊标记的抗体[27]。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动力学作用模式评价

通过筛选得到的有活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我们需要对其一些激酶动力学作用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评价。抑制剂与激酶之间作用模式非常复杂,根据抑制剂与酶分子之间作用特点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抑制作用分为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两大类,而可逆性抑制大致可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和混合抑制等[28]。

目前发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大多数是可逆的ATP竞争性抑制剂,近几年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不可逆的抑制剂和底物竞争的抑制剂具有更好的疗效、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副作用[28],本文我们主要讨论可逆性抑制与不可逆性抑制,以及可逆性抑制的竞争性抑制,包括ATP竞争性抑制和底物竞争性抑制。所利用的试验方法也主要是前面提到的抑制剂筛选方法。

3.1可逆性抑制与不可逆性抑制

Rabindran等[29]用同位素法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两个层面证明化合物HKI-272是酪氨酸激酶HER-2的非可逆性抑制剂。分子水平,试验组作者先将过量未经同位素标记的HK-I-272与HER-2蛋白激酶区共孵育,等两者充分结合以后再加入一定浓度[14C]HKI-272,继续孵育一定时间,对照组只加入同位素标记的HKI-272。对样品进行SDS-PAGE胶分离,经放射自显影,试验组检测不到明显的条带,而对照组有明显的条带。由此,作者证明,在分子水平化合物HKI-272与酪氨酸激酶HER-2的结合是非可逆的。

在细胞水平,试验组作者将过量的未经同位素标记的HK-I-272加入到BT474细胞,孵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14C]HKI-272继续孵育,对照组只加入同位素标记的HK-I-272。对细胞样品进行SDS-PAGE胶分离,经放射自显影,试验组检测不到明显的条带,而对照组有明显条带。由此,作者证明,在细胞水平化合物HKI-272与酪氨酸激酶HER-2的结合也是非可逆的。

Fawn Qian等[19]用基于微珠的酪氨酸激酶分析法研究了化合物EXEL-2880对c-Met和KDR激酶活性抑制的可逆性。首先作者将高浓度的EXEL-2880分别和两种激酶预孵育60分钟,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ATP启动反应,每10分钟测一次各组反应的激酶活性。结果,在180分钟时检测到激酶活性有10%左右的恢复,并根据实验数据推算出激酶-抑制剂复合物的半衰期约为15小时。由此,作者得出结论,EXEL-2880是c-Met和KDR的可逆性抑制剂。

Mendel等[30]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血管生成抑制剂SU5416对VEGFR活性抑制的可逆性。作者首先将一组HU-VEC细胞饥饿过夜,然后加入含有[14C]SU5416的无血清培液,培养10个小时后换成普通的无血清培液继续培养48小时。每隔一定的时间裂解细胞收样,再用液体发光计数仪测细胞裂解液放射性强度。分析数据得知SU5416在48小时后还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浓度,并能完全抑制VEGFR的活性。由此,作者得出结论,SU5416可以不可逆地结合在细胞内的VEGFR 上,持续抑制VEGFR的活性。

3.2ATP竞争性抑制

Fawn Qian等[19]用基于微珠的分析法研究了化合物EX-EL-2880对c-Met和KDR的ATP竞争性抑制。作者在ATP浓度递增的体系下分别测得EXEL-2880对c-Met和KDR激酶活性的IC50,结果IC50随AT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作者得出结论,EXEL-2880是c-Met和KDR的ATP竞争性抑制剂。

Gumireddy等[12]用同位素法研究了化合物ON012380对BCR-ABL的ATP竞争性抑制。作者用BCR-ABL重组蛋白和不同浓度的ON12380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γ-32P]ATP和不同浓度非标记的ATP,测出每个点的激酶活性。结果表明在ON12380存在的情况下,BCR-ABL酶活的IC50不随ATP浓度

3136··

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作者得出结论,ON012380是酪氨酸激酶BCR-ABL的非ATP竞争性抑制剂。

3.3底物竞争性抑制

Gumireddy等[12]用同位素法研究了化合物ON012380对酪氨酸激酶BCR-ABL的底物竞争性抑制。作者用BCR-ABL重组蛋白和不同浓度的ON12380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γ-32P] ATP、非标记的ATP和不同量的BCR-ABL的底物Crk,测出每个点的激酶活性后,以Crk的量为横坐标,每个检测点的激酶活性为纵坐标,绘出ON12380每个浓度下的BCR-ABL酶活曲线。在试验所设化合物ON12380任一浓度下,BCR-ABL 酶活随着Crk的量的增加而降低,根据酶活曲线得出结论,ON012380是BCR-ABL的底物竞争性抑制剂。

Galia Blum等[31]用同位素法研究了化合物AG538对酪氨酸激酶IGF-1R的底物竞争性抑制。作者将底物的浓度从低到高逐步增加,发现AG538对IGF-1R酶活的IC50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由此,作者得出结论,AG538是IGF-1R的底物竞争性抑制剂。

3.4抑制剂的亲和力分析

Ma等[32]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了化合物MdOS与多个酪氨酸激酶的结合能力。作者将化合物MdOS耦联于大分子相互作用仪的芯片上,以流动相缓冲液配制系列浓度的酪氨酸激酶的激酶区,以结合响应值反应其结合情况。用BIACORE software3.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VEGFR2、HER-2和EGFR的激酶区都能呈浓度梯度依赖性地与耦联于芯片上的MdOS结合,作者分析解离常数后得出结论,化合物MdOS能高亲和性地与VEGFR2、HER-2、EGFR的激酶区结合。

4展望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已经有多个此类的抑制剂成功上市,虽然这类抑制剂也存在产生耐药以及单药效果不好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随着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必将成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Rowinsky EK,et al.The pursuit of optimal outcomes in cancer therapy

in a new age of rationally designed target-based anticancer agents[J].

Drugs,2000,60,Suppl11-14;discussion41-42

[2]Favoni RE,De Cupis A,et al.The role of polypeptide growth factors

in human carcinomas:new targets for a novel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J].Pharmacological Reviews,2000,52(2):179-206

[3]Pawson T,et al.Protein modules and signalling networks[J].Nature,

1995,373:573-580

[4]Andreas Gschwind,Oliver M.Fischer,et al.The discovery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targets for cancer therapy[J].Cancer,2004,4: 361-370

[5]Schlessinger J.Cell signaling by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J].Cell,

2000,103(2):211-225

[6]Benedetta Peruzzi,et al.Targeting the c-Met signaling pathway in can-

cer[J].Clin Cancer Res,2006,12(12):3657-3660

[7]Cristina Migliore,Silvia Giordano.MiRNAs as new master players[J].

Cell Cycle,2009,8:14,2185-2186

[8]Michael P.Czech.MicroRNAs as Therapeutic Targets[J].N Engl J

Med,2006,354:11,1194-1195

[9]Fabbro D,Parkinson D,Matter A.Protei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J].Curr Opin Pharmacol,2002,2(4): 374-381

[10]Engh RA,Bossemeyer D.Structural aspects of protein kinase con-

trol-role of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J].Pharmacol Ther,2002,93 (2-3):99-111

[11]Barker SC,Kassel DB,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pp60c-src tyrosine

kinase activities using a continuous assay:autoactivation of the en-zyme is an intermolecular autophosphorylation process[J].Biochem-istry,1995,34:14843-14851

[12]Kiranmai Gumireddy,Stacey J.Baker,et al.A non-ATP-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BCR-ABL overrides imatinib resistance[J].PNAS,2005, 102(6):1993-1997

[13]Young-Whan Park,Richard T.Cummings,et al.Homogeneous prox-

imity tyrosine kinase assays:scintillation proximity assay versus 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J].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99,269:94-104

[14]Hanke JH,Gardner JP,et al.Discovery of a novel,potent,and Src

family-selectiv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udy of Lck-and FynT-de-pendent T cell activation[J].J Biol Chem,1996,271:695-701

[15]Ramakrishna Seethala,Rolf Menzel.A homogeneous,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 for Src-family tyrosine kinases[J].Analytical Bio-chemistry,1997,253:210-218

[16]Pfleger KD,Eidne KA.Monitoring the formation of dynamic G-pro-

tein-coupled receptor-protein complexes in living cells[J].Biochem J, 2005,385(pt3):625-37

[17]Stefan B,Hans US,Thorsten MA.Ultra-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based on cell-surface display and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iocatalysts[J].Curr Opin Biotechnol, 2004,15:323-329

[18]Eglen RM.Enzyme fragment complementation:a flexible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assay technology[J].Assay Drug Dev Technol, 2002,1:97-104

[19]Fawn Qian,Stefan Engst,et al.Inhibition of Tumor Cell Growth,In-

vasion,and Metastasis by EXEL-2880(XL880,GSK1363089),a Novel Inhibitor of HGF and VEG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J].

Cancer Res,2009,69(20):8009-8016

[20]Lisa K Minor.Assay formembran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methods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utility for diagnostics[J].Exper Rev Mol Diagn,2005,5(4):561-571

[21]Vilkner T,et al.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Recent developments

[J].Anal Chem,2004,76:3373-3385

[22]Johnson M,Li C,et al.Converting a protease assay to a Caliper誖for-

mat LabChip system[J].JALA,2002,7:62-68

[23]George M Whitesides.The origins and the future of microfluidics[J].

Nature,2006,Vol442,368-373

[24]Engvall E,Perlmann P.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J].Quantitative assay of immunoglobulin G Immunochem-istry,1971,8:871-874(下转第3171页)

(上接第3137页)

[25]Xiao-Ning Guo,Li Zhong,et al.In vitro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

zation of TKI-28,a broad-spectrum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with anti-tumor and anti-angiogenic effects[J].Cancer Biology&Therapy, 2005,4:10,1125-1132

[26]James R.Beasley,Paul M.McCoy,et al.Miniaturized,ultra-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tyrosine kinases using homogeneous,com-petitive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s[J].Assay Drug Dev Technol, 2004,2(2):141-150

[27]Owen LJ,Haslam S,et al.A simplified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

dem mass spectrometry assay,using on-li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for the quantitation of cortisol in saliva and comparison with a routine DELFIA method[J].Ann Clin Biochem,2010,47(Pt2):131-6 [28]Alexander Levitzki,Eyal Mishani.Tyrphostins and othe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J].Annu Rev Biochem,2006,75:93-109

[29]Sridhar K Rabindran,Carolyn M Discafani,et al.Antitumor activity

of HKI-272,an orally active,irreversible inhibitor of the HER-2tyro-sine kinase[J].Cancer Research,2004,64:3958-3965

[30]Dirk B Mendel,Randall E Schreck,et al.The angiogenesis inhibitor

SU5416has long-lasting effects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hosphorylation and function[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0,6:4848-4858

[31]Galia Blum,Aviv Gazit,et al.Substrate competitive inhibitors of

IGF-1receptor kinase[J].Biochemistry,2000,39:15705-15712 [32]Jingui Ma,Xianliang Xin,et al.The marine-derived oligosaccharide

sulfate(MdOS),a novel multipl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combats tumor angi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J].Plos One,2008,Vol-ume3,Issue11,e3774

[13]邱慧玲,包玉倩.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脂肪异位沉积的研究进展[J].

上海医学,2009,32(5)444-446

Qiu Hui-ling,Bao Yu-qian.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BP4serum level and the ectopic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of the fat[J].Shanghai Med,2009,32(5)444-446(in Chinese) [14]Lee J W,Im J A,Lee H R,et al.Visceral adiposity is associated with

serum retinol binding protein-4levels in healthy women[J].Obesity (Silver Spring),2007,15(20):2225-2232

[15]潘优津,赵向彤,吴朝明,等.肥胖及糖调节受损患者血视黄醇结合

蛋白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7):400-404 Pan You-jin,Zhao Xiang-tong,Wu Chao-ming,et al.Change of serum retinol binding protein-4leve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and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J].Chin Dia-betes,2008,16(7):400-404(in Chinese)

[16]苗宗玉,杨刚毅,李伶,等.T2DM患者空腹血浆视黄醛结合蛋白4

水平及对罗格列酮治疗的反应[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

(11):1007-1009

Miao Zong-yu,Yang Gang-yi,Li Ling,et al.Circulating retinol binding protein-4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and response to rosiglita-

zone[J].Fourth Mil Med Univ,2009,30(11):1007-1009(in Chinese) [17]梁琳琅,张杰,周文平,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4):267-270

Liang Lin-liang,Zhang Jie,Zhou Wen-ping,et al.Change of serum retinol binding protein4levels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2008,28(4):267-270(in Chinese)

[18]贾冬霞,王忠,王丽,等.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

白4与血压及肥胖指标相关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3) 257-259

Jia Dong-xia,Wang Zhong,Wang Li,et al.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retinol binding protein4level and blood pressure and obesity in Kazaks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Med.Theory and Practice,2009,22(3):257-259(in Chinese)

[19]徐玲玲,肖新华,孙琦,等.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代谢综合征的

关系[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7):742-746

Xu Ling-ling,Xiao Xin-hua,Sun qi,et al.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serum setinol binding protein4and metabolic syndrome[J].Basic and Clinical Medcine,2008,28(7):742-746(in Chinese)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筛选方法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药物筛选方法 09级生科3班余振洋200900140156 一、【实验原理】 1.关于恶性肿瘤和抗肿瘤药物: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多年来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个环节,而进行药物的筛选首先离不开合理的筛选方法和系统。寻找选择性强、对实体瘤有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摆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对抗肿瘤药物的筛选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年都有大量的化合物(合成药、天然产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物)待筛,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 8O年代中期以前,普遍采用的筛选方法是以体内小鼠白血病/淋巴瘤模型P388和L1210为基础的 J,所有化合物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之前必须通过这种小鼠肿瘤模型的筛选。即小鼠白血病P388和L1210作为第一轮初筛,能通过第一轮初筛的化合物才能被允许进入第二轮筛选。这种方法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一些在临床上有活性的药物将被筛选掉,无法保证所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都能通过筛选。鉴于以前的筛选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1985年之后以NCI为首的一些研究单位普遍开始采用针对疾病的筛选方法来代替针对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即放弃体内小鼠筛选,代之为体外代表各种常见实体瘤的人类肿瘤细胞株筛选。这种筛选系统是一种高通量的抗肿瘤筛选体系,其主要优势有两点:其一是多种细胞株初筛有可能筛选出对特殊的人类肿瘤或对特殊组织亚型有活性的物质;其二是这种体外筛选尤其适合于复杂天然产物提取物中有效成份的证实,过去动物筛选需较大量的天然产物,而现在天然产物的需要量就大大减少,可以指导有效成份的进一步分离纯化,使得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的抗肿瘤药物更加便利。 2.关于筛选方法: 下面为现阶段较为普遍采用的一些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的实验原理。 1)以端粒酶活性为作用靶点筛选抗肿瘤药物 端粒是染色体特殊结构,起着保护染色体的完整和稳定性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返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以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末端。已发现在正常的体细胞和良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是阴性,而在人体恶性肿瘤组织和人的肿瘤细胞株中都表达了很高的活性。因此,认为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2)应用快速荧光素测定法筛选抗肿瘤药物 快速荧光素测定法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应用非常广泛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其原理为采用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对细胞的特定成份进行染色或标记。或通过细胞酶的作用使无荧光性的材料分解或转换为荧光材料,通过测定荧光强度从而测定出活细胞的量。现在普遍采用一种特殊的荧光染 FDAL1u(Fluoreseein diacetate),在正常情况下它不具有荧光,但当它加人到具有完整细胞膜的肿瘤细胞的营养液中时,由于细胞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FDA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Vol.10NO.16AUG.2010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刘振凯1艾 菁2耿美玉1,2△ (1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 摘要: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 )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对靶向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药物;小分子抑制剂;抑制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R730.5,R9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273(2010)16-3134-04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s as Anticancer Drug* LIU Zhen-kai 1,AI Jing 2,GENG Mei-yu 1,2△ (1Marine drug and food Institut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China;2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201203,China ) ABSTRACT:Protein tyrosine kinases (PTKs)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promosing therapeutic targets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human diseases and in particular several types of cancer.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vasion,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of many tumors.An effort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more effective PTK inhibitors represents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of PTKs with a view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PTKs. Key words:Protein-tyrosine kinases;Antitumordrugs;Small-molecule inhibitors;Inhibitors screening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CLC ):R730.5R915Document code:B Article ID:1673-6273(2010)16-3134-04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No 30725046) 作者简介:刘振凯(1983-),男,硕士。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E-mail :lzkai1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通讯作者:耿美玉(1963-),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 :myg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5353406.html, (收稿日期:2010-05-07接受日期:2010-06-01)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是细胞毒类药物,这类药物大多存在难以避免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等缺点[1]。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给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理念带来了巨大转变。以一些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酶/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筛选发现选择性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2]。 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它们能催化ATP 分子上的γ-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两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单次跨膜蛋白,目前至少已有近六十种分属20个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被识别。不同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配体结合后,受体自身发生二聚化或结构重排,并进一步使受体胞内区特异的酪氨酸残基发生自身磷酸化或交叉磷酸化,从而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3]。它们在信号由胞外转导至胞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胞浆蛋白,现已经确认的有约30种,分为10大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蛋白酪氨酸激酶功能失调则引发生物体内一系列疾病。大量资料表明,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都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们的异常激活或过度表达将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周期紊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4]。 同时,酪氨酸激酶调控异常还与肿瘤的侵袭、 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化疗抗性等密切相关。事实上,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进行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策略 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策略主要分为胞外、胞浆和核内三个层面:细胞外策略主要是针对于受体型,配体与受体的生物拮抗剂以及特异性抗体,通过拮抗配体和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激活[5];胞浆内策略主要分为抑制激酶区的激酶活性和拮抗酪氨酸激酶与其下游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6];核内策略主要是利用miRNA 降解或者干扰酪氨酸激酶的mRNA ,抑制激酶的蛋白表达而达到抑制激酶活性的目的[7,8]。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抑制激酶区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而本文也主要是针对这部分抑制剂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酪氨酸激酶的自磷酸化过程和催化下游信号分子磷酸化的过程都涉及到ATP 上磷酸基团的转移,这一反应过程是酪氨酸 3134··

常用化疗药分类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C)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C )的区别 CCSC是周期特异性药物,特异性地杀伤处于特定时相的肿瘤细胞,需等肿瘤细胞处于对应时相才有效,故应慢滴。 2.化疗药物给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文生氏公式)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128×体重(kg)-0.1529 工作中计算体表面积:以身高1.6m,体重60公斤,体表面积为1.6m2,做调整 3.肿瘤病人治疗后,无复发,生存率≥5年,算治愈 4.联合化疗方案药物成原则 a.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成 b.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不同时相的周期特异性药物配合 c.各药的毒性不相重复 d.一般3~4个药物最好,临床上一般2-3个药合用,4个药合用一般用于复发的肿瘤患者或者难治性的血液病患者, 5.化疗药物的器官毒性 ADR(多柔比星,阿霉素):心脏毒性 BLM(博来霉素):肺纤维化 DDP(顺铂):肾毒性 L-OHP(奥沙利铂)、VCR(长春新碱)、PTX(紫杉醇):神经毒性 BCNU(卡莫司汀):肝毒性 6.化疗分为 a.诱导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对于早期和晚期肿瘤患者不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法。 b.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和放疗的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c.姑息化疗:对于手术后复发、转移或就诊时不能切除的肿瘤病人,目的并不是彻底地消灭肿瘤,而在于能够平稳地控制肿瘤的进展,缓解患者的痛苦,延长其生命。这时的化疗称作“姑息化疗”。 7.常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S 期特异性药物: 抗叶酸类:甲氨蝶呤(MTX ,胸腺嘧啶、嘌呤)、培美曲塞(PEM ,胸腺 嘧啶、嘌呤,)、雷替曲塞(胸腺嘧啶)、六甲蜜胺(嘧啶) 抗嘧啶类:氟尿嘧啶(5-FU )、卡培他滨(CAPE ,希罗达,5-FU 前体药)、 替加氟(FT207,5-FU 衍生物)、替吉奥(替加氟+吉美嘧啶 +奥替拉西钾)、优福定(替加氟+尿嘧啶)、卡莫氟(HCFU , 5-FU 衍生物)、 阿糖胞苷(Ara-c )、吉西他滨(GEM ,作用机制同Ara-c)、 安西他滨(Ara-c 衍生物) 抗嘌呤类:6-巯嘌呤(6-MP )、硫唑嘌呤(体内转化6-巯嘌呤起作用)、 氟达拉滨(Ara-A ,阿糖腺苷类似物,抗病毒类)、硫鸟嘌呤 (6-TG )、喷他司丁(DCF ,新的抗代谢药,本品是从链霉素 菌中分离得的抗生素) 干扰嘌呤和嘧啶合成 :羟基脲(HU) 拓扑异构酶I :喜树碱类,羟喜树碱(HCPT ),伊立替康(CPT-11)、 拓扑替康 拓扑异构酶II :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 M 期特异性药物:长春碱类:长春碱(VLB )、长春新碱(VCR )、长春瑞滨(NVB )、 长春地辛(VDS ) 紫杉类:紫杉醇(PTX )、多西他赛(DOC ) G 1期特异性药物:L-ASP (L-门冬酰胺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G 2期特异性药物:博来霉素(BLM ,国外)、平阳霉素 (PYM ,国内,与BLM 成 分相近) 影响蛋白质功能与合成的药 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高三尖杉酯碱 抗代谢类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_0

---------------------------------------------------------------最新资料推荐------------------------------------------------------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 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 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 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 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 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 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 1 / 22

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因子受体(VEGFR)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 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 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 抑制剂、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 抑制剂和血小板 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 抑制剂等。 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 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 1 EGFR-TK 抑制剂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 EGFR-TK 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 EGFR家族成员包括 EGFR、 ErbB2、 ErbB3、 ErbB4 等,其家 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 胞内区 3 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 2 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 有典型的 ATP 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 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个 EGFR-TK 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 期。 1. 1. 1 代表品种 1. 1. 1. 1 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 EGFR-TK 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

抗肿瘤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1.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药、激素和杂类。 2.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分: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芗、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和其他。 3.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原则,化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作用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不同环节和新靶点。按照抗肿瘤药物的传统分类和研究进展,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其他抗肿瘤药物,包括生物反应调节剂和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等;抗肿瘤辅助用药。 一、细胞毒药物 1.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氮芥烷化剂类的代表药物,高度活泼,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迅速与多种有机物质的亲核基团结合,作用强但缺乏选择性。进入血中后水解或与细胞的某些成分结合,在血中停留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作用短暂而迅速。G1期及M期细胞对氮芥的作用最敏感,大剂量时对各周期的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积液。目前已很少用于其他肿瘤。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注射于血管外可引起溃疡。 环磷酰胺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机制与氮芥相同。在体外无活性,主要通过肝p450酶水解成醛磷酰胺再形成磷酰胺氮芥发挥作用。抗瘤谱广,对白血病和实体瘤都有效。环磷酰胺口服后易被吸收,约1小时后血浆浓度达最高峰,在体内t1/2 4—6小时,约50%由肾脏排出,对泌尿道有毒性。大部分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环磷酰胺临床广泛应用,对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均有效,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药学动态】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本质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导致的细胞无限增生,随之而来的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理念的重大转变。研发焦点正从传统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发展,这些靶点新药针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 可达到高选择性、低毒性的治疗效果,从而克服传统细胞毒药物的选择性差、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为此,肿瘤药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发阶段。 目前发现的药物靶点主要包括蛋白激酶、细胞周期和凋亡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等,现就针对这些靶点的研发药物做一综述。 1、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超家族。蛋白激酶的过度表达可诱发多种肿瘤。蛋白激酶主要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其中酪氨酸激酶主要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是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中心。蛋白激酶由于突变或重排,可引起信号转导过程障碍或出现异常,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引发肿瘤。 研究表明,近80%的致癌基因都含有酪氨酸激酶编码。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有效控制下游信号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酪氨酸激酶受体分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针对各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开发上市的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VEGFR-TK)抑制剂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PDGFR-TK)抑制剂等。基于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研究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舒尼替尼和索拉芬尼在内的几个上市新药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评价结果。 1.1EGFR-TK抑制剂 许多实质性肿瘤均高度表EGFR,EGFR-TK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之一。EGFR 家族成员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等,其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结构上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3个部分组成,胞外区具有2个半胱氨酸丰富区,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生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个EGFR-TK抑制剂上市,且有不少品种处于研发后期。 1.1.1代表品种 1.1.1.1吉非替尼(易瑞沙) 本品是一种选择性EGFR-TK抑制剂,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2002年7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品也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属于苯胺喹钠唑啉化合物(anilinoquinazoline),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本品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最严重不良反应是间质性肺病,发生率为3%-5%。目前,本品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卵巢癌、头颈部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治疗适应证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 1.1.1.2厄洛替尼(特罗凯) 本品由OSI制药公司开发,2004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NSCLC。本品为口服小分子EGFR-TK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明确能提高NSCLC患者生存期的靶向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复习进程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专科生毕业论文(设 计) 中文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何建梅专业药学 层次年级 1003高起专学号 201105982102 指导教师宋冬梅职称医师 学习中心山西公路系统奥鹏学习中心成绩 2013 年 3 月 9 日

摘要: 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 抑制剂、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大量的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为人类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肿瘤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临床应用

目录: 一细胞毒性药物 (3) 1 . 1 烷化剂 (3) 1 . 2 抗代谢药 (3) 1 . 3 有丝分裂抑制剂 (3) 1 . 4 抗肿瘤抗生素 (4) 二络铂类化合 物 (4) 三激素 类 (4) 四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 (5) 五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 (5) 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TA) 抑制剂 (5) 七抗癌中草药 (6) 八基因疗法 (6) 九小结 (7) 八参考文献 (8) 九致谢 (9)

引言:肿瘤仍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现有肿瘤患者约7600 万,每年新增700 万,因癌症死亡的达6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 % ; 在我国,肿瘤在前十名主要疾病排名中列第二位,死亡率为8 . 58/ 10 万,占死亡总人数的21 . 58 %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尤其是在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方面。但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在致命性最强的实体瘤方面。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人们利用动物模型实验开展对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治疗学等领域在内的学科研究,以及对肿瘤基因水平的认识和在生物学领域与技术方面的新进展,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入手,才能提高疗效,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抗肿瘤药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一细胞毒性药物 1 . 1 烷化剂 这类药有一个或多个活跃的烷化基,能与机体细胞的核酸结合而使癌细胞受到抑制破坏。临床目前常用的仍以传统的烷化剂为主, 如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噻替哌等。我国自行研制的烷化剂有N -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芬芥、抗瘤新芥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分别对睾丸精原细胞癌、卵巢无性细胞瘤、多发性骨瘤、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41 %、52 %、48 %等。但这些传统烷化剂的缺点是:对实体瘤的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正在开发更好的同系物,如开发直接用于缺氧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剂、可生物降解的亚硝脲氮芥聚合物制剂。用于脑癌手术后在肿瘤附近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的药物, 如: adozelesin和carze2lesin等。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综述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概况 作者:韩学亮201100260102 摘要 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有抗癌谱广、活性强、不良反应低、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此外,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亲脂性铂配合物、多核铂配合物等新型铂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该文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和一些具体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铂类抗肿瘤药物、卡铂、顺铂、奥沙利铂、作用机制 引言 铂族金属包括铂、铑、铱、锇、钌6个元素,它们具有许多独特和卓越的理化性质,一直在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铂配合物,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以其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铂类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4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和Camp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癌症活性。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肿瘤界的广泛兴趣,之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随着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试验结果的公布,肿瘤化疗疗效有了大幅的飞跃。1995年WHO对上百种抗肿瘤药物进行排名,顺铂在疗效及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位于第二位。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所有的化疗方案中的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同时,铂类金属药物也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最为活跃的研究开发领域之一,新的铂

类抗肿瘤药奥沙利铂、乐铂等已相继推出。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沙铂和4-NDDP等已进入临床试验[1]。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人们大约已合成了数千种铂类化合物,但作为抗肿瘤药物投入临床的仅30种左右,其中20 多种因抗肿瘤活性弱或毒性过强而被淘汰[2]。 1 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30余年里,人们对几千个新的铂类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其中有几十个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目前已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有4个品种,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1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顺铂是顺二氯二氨合铂(Ⅱ)的简称,缩写为DDP或CDDP(Ⅱ)。197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目前已被收录入中、美、英等国的药典。顺铂对睾丸癌和卵巢癌的疗效明显,也可以用来治疗膀胱、颈部、头部、食管的肿瘤以及小细胞肺癌,还可与博来霉素、阿霉素及5-氟尿嘧啶配伍进行联合用药。顺铂抗癌谱广、作用强、活性高,易与其他抗肿瘤药配伍,因其交叉耐药性少而有利于联合用药,但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肾毒性、胃肠道毒性、耳毒性及神经毒性)及低溶解性、耐药性限制了临床的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1995年WHO对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名列前茅,列第2位。另据统计,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与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顺铂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含铂类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亦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组方之一。顺铂是头颈癌单药有效率最高的药物之一;顺铂加五氟尿嘧啶(5-FU)是头颈癌化疗的标准方案之一,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亦是非常有前景的头颈癌化疗方案。顺铂及卡铂一直是治疗睾丸癌(尤其是非精原细胞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药物。顺铂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是侵袭性膀胱癌、骨肉瘤、食管癌、胃癌等的标准化疗方案。 早期的顺铂合成是以K2PtCl4为原料与氨水反应得到,但因重现性差且含有大量的杂质被放弃。目前顺铂合成(收率为80%)以K2PtCl4为起始原料,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实现: (1)加入KI ,转化成K2 PtI4,与氨水反应,制备出相应cis-[Pt(II)I2(NH3)2]中间体。(2)中间体与AgNO3 (或Ag2SO4/Ag2O)反应,过滤分离AgI得到cis-[Pt(NH3)2(H2O)2 ]2 +母液。(3)母液与KCl反应,制得顺铂[3]。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标准操作规程概述: 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增殖的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干扰大分子物质代谢、干扰微管系统、抑制拓扑异构酶等。 本操作规程包括与抗肿瘤药物申请临床试验和申请上市有关的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内容,其中着力强调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一方面为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要求引导科学有序的研发过程,使国内此类药物的研发更趋规范和合理。 本操作规程仅代表目前对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具体药物的非临床研究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建立一套包括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以 及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①有效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有效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受试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抗瘤谱等,为之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中适应症、给药方案的选择提参考信息。 ②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估算 I 期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2)预测药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3)预测药物毒性的性质、程度和可逆性;(4)为临床试验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计划: (a)小鼠急性毒性测试

按照急性毒性测试的常规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突出的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参考给药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评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给药剂量。 (b)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 根据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肉瘤S180或肺癌H22瘤株,选择体外活性突出且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设定合适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以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肿瘤生长抑制作为体内活性评价指标。 (c)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化合物的继续合成 申请保护范围较大的专利,合成部分可能具有良好活性的新的化合物,拓展研究范围,发现活性更强的化合物,并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并可针对具体化合物申请从属专利,延长高活性化合物的保护期限。 (d)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广泛筛选 采用MTT法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确定化合物在不同瘤株间抗肿瘤活性的选择性,为裸鼠模型实验提供依据。 (e)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 根据抗肿瘤(f)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活性化合物作用机理特征,选用微管蛋白聚合等实验从分子水平确认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探讨化合物对内皮细胞骨架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途经,从细胞水平上阐明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根据抗肿瘤新药审批办法的要求,采用裸小鼠皮下接种模型和/或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相对肿瘤增值率和生存时间为指标,确定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g)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概述 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单抗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当机 体受抗原刺激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 淋巴细胞。 被激活的B 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 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 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低毒性,可以准确地攻击靶分子, 且毒副作用较低,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抗肿 瘤药物。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机制包括:免疫介导的效应功能,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反应(ADCC)和补体依 赖性细胞毒性反应(CDC)。单抗与肿瘤细胞靶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以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效应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FcR)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发挥效应功能。NK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性颗粒(穿孔素和颗粒酶)导致靶细胞的凋亡;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肿瘤细胞,有释放蛋白酶、活性氧和细胞

因子等加强ADCC作用。此外,一些偶联抗体通过连接细胞毒化合物或放射性物质来杀伤肿瘤细胞,如TDM1(trastuzumab emtansine)、Zevalin等。1997-2013年FDA 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列表如图15。图15:1997-2013年FDA和CFDA批准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点开大图观看更清晰?)截至目前,全球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共51个,其中鼠源单克隆4个、嵌合抗体7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3个、全人单克隆抗体17个。单抗药物中,抗肿瘤药物占了一半左右。截至目前,中国上市的抗肿瘤单抗类药物共有7个,其中进口4个,国产3个,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个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为百泰药业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2008年4月被正式批准联合放疗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Ⅲ/Ⅳ期鼻咽癌(比埃克替尼早了3年),这是全球第一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药物。2015年,中国国内单抗药物销售额约为72亿元人民币,其中肿瘤药占了80%,约为57亿元,同比约占全球抗药市场的1.13%。对比小分子靶向药物,2014年国内22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为13.21亿元,根据2015年样本医院全年靶向小分子药物购入金额为14.92亿元,占全球市场的1.34%。 从全球市场上看,2015年靶向抗肿瘤药物TOP10中有6个是单抗,前3名全是单抗,且销售额差距明显,前3名2015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及其抗瘤作用研究进展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抗瘤作用研究进展 小分子抑制剂作为生命科学领域和干细胞研究、药物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有效研究工具,其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现在介绍对抗肿瘤的络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 与肿瘤相关的酪氨酸激酶主要有位于细胞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和位于胞浆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的过度激活与肿瘤发生、发展、预后与转归密切相关。其过度激活,导致其下游信号途径的激活,最终导致细胞的转化、增殖和抵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因此,现在科研人员努力致力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尤其是从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角度来研究新的抗肿瘤药物,并且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如针对Bcr-Abl的Gleevec、针对EGFR 受体酪氨酸激酶Iressa,已被美国FDA批准分别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另外还有许多小分子抑制剂正在临床试验中,有些在HER2/neu和V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也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附件中我们已经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信息) 不断的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到需要的结果,陶素生化现可提供诸多不同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调节剂以及小分子化合物,并附客户评价、产品相关参考文献、技术支持等助力您的实验研究,且保证产品的高纯度和高活性,交货及时并附带完整的谱图信息。 陶素生化能够提供的118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独特集合,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和高内涵筛选 ? 通过前期临床研究和临床实验,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得到验证 ? 其中一些抑制剂已经得到FDA批准 ? 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如EGFR,VEGFR,SRC,c-Met和JAK ? 结构多样,药效显著,可渗透细胞 ? 具有充分详细的结构说明,IC50值,及客户反馈资料 ? NMR和HPLC技术保证产品高纯度 酪氨酸激酶过度激活,从而导致其下游信号的激活,这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和转归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其信号转导途径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Bcr-Abl的STI571、EGFR的ZD1839已被美国FDA批准在临床应用,分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从而使得科学工作者对研究针对肿瘤特异性癌基因的药物研究更具信心,并已有许多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如针对VEGFR的SU666,PTK787等。从目前的各方面收集的科研结果来看,这些抑制剂可能还不能将肿瘤完成治愈,但这些抑制剂与常规化疗相结合,会明显地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通常只有在该信号通路发生异常的肿瘤细胞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仅仅抑制了某些发生异常的信号转导,则其他一些信号通路仍可能会产生代偿而上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抑制信号转导的抗肿瘤治疗还应联合其他作用途径的药物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无论如何,这些针对肿瘤特异性基因改变的药物是消除肿瘤而又无系统毒性的希望。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抗肿瘤药物;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库 下面整理了络氨酸酶小分子抑制剂的药物研发最热门靶点相关信息供您参考 2000年后肿瘤信号网络被逐渐阐释、完善,大量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研究、走上市场,近年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靶点如Bcr-Abl(见1.1)、VEGF/VEGFRs(见1.2)、PDGF/PDGFRs(见1.3)、EGFR/HER2(见1.4)、ALk(见1.5)已有多个药物上市,me-too品种的研发逐渐放缓,但扩展适应症、克服耐药性、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还没有结束。 1.1.Bcr-Abl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8,23(3):364~366 蒙、抗原疫苗等[8] 。中国在从事口服胰岛素方面的研究己有些成果。全球己核准临床使用的近一万多种药物中,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到 120种。作者实验室提出的“ATTE MPTS ”生物大分子药物 传送系统己证实可以将溶血栓的t -P A 酶类药物的功能限制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不产生因药物而引起内出血的不良反应[9,10]。 212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需克服的困难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使用及高效化面临着数项困难。对作用物的靶向选择性低,导致严重的附带性不良反应;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存在强免疫原性)可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蛋白质或基因药物易被体内酶类所降解,需要频繁给药;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形态学复杂,具有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且不同尺度的晶体准晶的不同型态结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传送系统的实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多依靠次级键维系,稳定性低,且易形成超分子组装的聚合体,可增加净化、分离与复制的困难。因此,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研究,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设计与建立外,还需考虑其在传送系统制备过程中维持药物最佳结晶形态、最高结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在组织和器官上的分配特性。 3 展望 中国在蛋白质药物、纳米载体药物传送系统、创新口服剂型及透皮释药、抗体研究、药物结晶学和形态学以及给药系统的药代和药动研究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基础。基于此,期盼国家能将发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尖端技术及传送系统的基础研究列入国家在药物方面的重点研究与突破的领域之一,使国内外专家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方向达成 共识,成功地组织一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梯队,促进中国药剂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 李婧.浅谈研究开发医药制剂的重要性[J ].中国药事, 2000,14(5):302-303. [2] 徐铮奎.畅销世界的十大医药制剂及今后几年新药开发动向 [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2):33-34. [3] L anger R ,Lund D ,Leong K,et a l .Controlled release ofm acromol 2 ecules :B i o l ogi cal studies[J ].J Cont r ol R eleas,1985,2:331-341. [4] 杜光,刘东.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 师,2007,10(6):547-649. [5] YR Duan ,WS Liu,ZR Zhang,et a l .A st udy on PELGE nanop arti 2 cl es as con tr o lleddrug deli very s yste m s for intravenous [J ].Key EngM at er,2005,288,163-166. [6] Xun Sun,You -Rong Duan,Zhi -R ong Zhang,et a l .PE L GE nanoparticles as ne w 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plas mid DNA [J ].Che m Phar m B ull,2005,53(6):599-603. [7] Hai -Tao SH I ,Tao GONG,Zhi -Rong Zhang,et al .A ds orp ti on and des orp ti on of insulin on Po r ous Hydroxya p atite M i cros p heres [J ].J Cera m ic Soci J apan,2005,1321(9):579-583. [8] Yang VC ,Park YJ ,S ong H ,et al .App licati on of t he ATTEMPTS for del i very of macr omolecular drugs [J ].J Con tr o ll R el eas e, 2004,101:35-45. [9] Yang VC,Park YJ,Nai k S,et a l .ATTEMPTS :A hepari n /p r o t a 2 m ine -bas ed triggered release syste m for the delivery of enzyme drugs without ass ociat ed side effects [J ].Adv Drug Delivery Rev,2003,55:251-265. [10] Yang VC ,Park YJ .B i oconjugates f o r effective d rug target i ng[J ]. Adv D rug Delivery Revi ews,2003,55:169-170. 收稿日期:2007-10 作者简介刘娱,女,从事医院临床工作。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 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西昌615000) 提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关键词:肿瘤;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03-0364-03 60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适中。文献[1] 统计了国内五省市肿瘤专科医院的 抗肿瘤药物中,植物类药、免疫调节剂、抗代谢类药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球有组织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始于世纪5年代中 期。195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L )成立了全国肿瘤化疗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抗肿瘤药的研究工作;随后欧共体联合组成了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 OR T C );日本的抗肿瘤药研发始于1973年;而中国抗肿瘤药的研究于1958年就已启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的研制是世纪5~6年代抗肿瘤药研制的第一个里程碑(表)。细胞毒性类、激素类 :120020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