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第49卷第3期2010年3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V01.49No.3

Mar.,2010

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邵红岭1,卢秀茹t,杨伟坤2

(1.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

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从法律

法规、教育宣传、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及样板村的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农业信息化更好地

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文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_{(162.2;F3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0103-0749-03

TheLimit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Service

for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SHAOHong-lingI,LUXiu-ruI,YANGWei-kun2

(1.CollegeofEconomiesandTrade,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Baoding071000,Hebei。China;

2.HebeiCollegeofFinance,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Countryside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animportantpar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ofChinaandtheuse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in

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oneofeffectivewaystopromotecountryside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Basedonanalyzingthelimitfactors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serviceforcountryside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hepaperput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intermsoflegislation,educationpropaganda,speedingup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orresearchingmodelvillagetOfacilitateagriculturalinfonnationizationtobetterservethecountryside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

Keywords: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limitfactors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入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

收稿日期:2009—10-08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08457216D):保定市社科联基金项目“新技术在保定市绿色农业体系构建中的推广机制研究”(20070323)

作者简介:邵红岭(1974.),女,河北东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电话)0312—7528618(㈣1)shaohongling@126.c咖。

万方数据

750

湖北农业科学2010正

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11。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引。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T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

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31。1.5环境制约

近些年.南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T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

万方数据

第3期邵红岭等: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75l

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是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相关体系的建立.如加强全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和资源数据库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平台:建立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监测:发展精准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在现有的企业规模水平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建立计算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专家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5]。

2.4研究农业信息化模式下生态文明村样板模型通过对农业信息化模式下生态文明村样板模型的研究。找出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培养和提高人们生态意识的方式、合理利用清洁能源的方式以及建设过程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及其存在的不足。取其精华.在提出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要求的同时。鼓励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开展建设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秀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7—110.

[2]于光军.论草原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及制度安排[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4):30一34.

[3]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8):169—173.

[4]戴圣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3—187.

[5]傅洪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11):44-47.

万方数据

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作者:邵红岭, 卢秀茹, 杨伟坤

作者单位:邵红岭,卢秀茹(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杨伟坤(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刊名:

湖北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49(3)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5条)

1.李秀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出路[期刊论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2.于光军论草原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制约因素及制度安排[期刊论文]-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8(04)

3.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5(08)

4.戴圣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5.傅洪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2(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凤云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对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7)

2.阎晓军.王维瑞.王俊文.梁辉.孙国栋农业信息化标准基础服务平台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33)

3.严志业台湾农业信息化的经验及其启示[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4.李智盛.杨四军.张恒敢.顾克军.许博.黄玉鸾.陈涓论中国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

5.贾崇吉.周应萍.JIA Chong-ji.ZHOU Ying-ping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期刊论文]-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9)

6.孙芸.黄世祥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期刊论文]-调研世界2009(8)

7.刘金爱.LIU Jin-ai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24)

8.邓德胜.郭零兵.DEBG De-sheng.GUO Lin-bin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策略[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8(11)

9.刘小平.LIU Xiao-ping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协调发展问题探析[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

10.董越勇.朱莹.陶忠良.DONG Yue-yong.ZHU Ying.TAO Zhong-liang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

引证文献(1条)

1.曹文文.李垚保定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期刊论文]-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145654791.html,/Periodical_hbnykx201003071.aspx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