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区群谬误】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性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PPT)

层次谬误或体系谬误,它意味着从层次比较高的区群分析单位的到的结果似乎也可以在层次比较低的区群或个体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高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低的分析单位作结论。(书本)

【中观理论】

【效度】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测出事物属性的程度。(PPT)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效度越高,即表明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器所要测量的特征。(书本)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归纳】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PPT)【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次级总体),然后用简单随即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没层中抽取样本元素。(书本)

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PPT)

【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他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在同一个因果关系链中,中介变量既是相对于自变量来说的因变量,又是相对于因变量来说的自变量。原来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中介变量相连接的。(书本)

【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书本)

·【抽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偏差,而偏差是由于样本与总体不一致造成的。(书本)

【结构访问法】又称标准化访问法,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内容统一的标准化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种高度控制,操作规范,措施周密,程序严格的访问方法。(书本)

【总体】在抽样的专业化表述中,每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被称为与元素,全体研究对象被称为总体。(书本)

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更确切的说,它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的集合。(PPT)

【简化论】指的是研究者仅用十分特殊的个体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PPT)

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还原为构成事物的若干个元素,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和。可以把社会现象分割成各自独立的几个面,企图用其中一个方面的特征解释和说明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强调自己解释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没有意识到社会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书本)

【实验研究】本质特征在于对研究的控制。是用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变量,然后观察其他变

量是否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PPT)

【趋势研究】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书本&PPT)

【准则效度】也称实用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途径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PPT)

【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PPT)

【操作化】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或者说,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PPT)

·【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和随机原则为依据来抽取样本的抽样,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事先已知的非零概率被抽中的抽样。(网上)

【指数】(总加量表):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由一组有关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PPT)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从一般性理论开始,然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资料,以检验这种一般性理论。(PPT)

【分析单位】是指一项用来观察描述和解释的单位,他可以考察和归纳相同事物特征,解释分析单位中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书本)

【抽样】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择比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的选取过程。(书本)

·【抽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偏差,而偏差是由于样本与总体不一致造成的。(书本)

【同组研究】又称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书本&PPT)

【表面效度】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结果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程度高,则表面效度高。(书本)

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也就是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符合测量目的和要求。(PPT)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PPT(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2、简述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

PPT(1)可以兼顾到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2)调查研究方式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3)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在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4)调查研究所具有的定量特征和通过样本反映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受到广大社会研究者、政府决策部门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以及大众传媒的高度重视。

书上:首先,能够迅速高效的提供有关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既可以描述总体的概况,特征,又可以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由于遵循规范严格的操作程序,凭借标准化的问卷来收集资料,并运用定量的统计分析技术使得研究结果的信度较高,精确度也比

较高。

3、简述问卷设计的原则。

书本:(1)紧密围绕调查的主题和目的。

(2)明确问卷调查的诸多因素。

(3)尽心尽力为调查者着想,

(4)充分考虑问卷的内容和使用方式。

PPT(1)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a、主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b、客观上的障碍,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所限制所形成的障碍。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a、调查的目的b、调查的内容c、样本的性质4、简述实验的要素和基本逻辑。

Ppt:基本要素: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与后测、自变量与因变量

基本逻辑:(1)必须建立因果关系的假设

(2)自变量必须能够很好地被“孤立”

(3)自变量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是容易操纵的

(4)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重复进行

(5)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5、简述文献研究的特点。

PPT:(1)优点:

无反应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做纵贯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较大

(2)缺点:

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资料不易获得

缺乏标准化的形式

效度和存在一定问题

6、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PPT(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确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7、问卷设计中安排问题的顺序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何在。PPT、把简单易答的总理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b、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c、把被调查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d、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e、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f、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书本(1)将被调查者感兴趣的熟悉的,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

(2)一般先问非敏感性的问题。

(3)个人背景资料通常放在结尾。

(4)开放式问题放在最后。

8、简述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几个因素。

PPT(1)、重大事件的影响

(2)、实验对象的发育所造成的影响

(3)、前测与后测环境不一致的影响

(4)、初试—复试效应的影响:前测与后测一个突出的特点:形式与内容完全一样。实验对象

(5)、实验对象选择和缺损的影响:

9、同期群研究是如何进行的,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PPT&书本同期群研究又称人口特征组研究,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调查的样本并不相同,每次调查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10、简述实地研究的优缺点。

PPT(1)、优点: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研究的效度较高;方式比较灵活;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2)、缺点:概括性差;信度较低;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需时间长;伦理问题

书本:缺点(1)结论的局限性

(2)信度问题

(3)客观性问题

(4)伦理问题

11.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书本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2)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

(3)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12、简述集中填答法的优缺点。

PPT&书本优点:(1)比个别发送法更为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2)比邮寄填答法更能保证问卷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

局限:许多调查研究的样本根本不可能集中,而一旦被调查者不能集中,这种方法的优点自然就不复存在。同时将被调查者集中在一起会形成某种不利于个人表达特定看法的团体压力或相互作用

13、简述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PPT: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

14、简述文献研究的优缺点。

PPT:1、优点:

无反应性

费用低、省钱省时

可以研究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做纵贯分析

保险系数相对较大

2、缺点:

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资料不易获得

缺乏标准化的形式

效度和存在一定问题

15、如果条件允许,多段抽样中应尽可能扩大哪能一级样本的规模?为什么?

PPT:相对增加开关阶段的样本数

按抽样元素的隶属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主要考虑因素:(1)各个抽样阶段中的子总体同质性程度。同质性程度越高的子总体,所抽的规模就应相对小一点,反之则应大一点(2)考虑研究者所拥有的人力和经费。

大的类别中抽取单元相对较多,每一单元中抽取个体相对较少。

多段抽样适用于总体范围特别大、对象层次特别多的社会研究。每级抽样时都会产生误差,故这种抽样方法的误差较大,这是主要不足,在同等条件下,减少多段抽样误差的方法是:相对增加开关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书本:首先要决定是多抽群还是多抽群中的元素,其次处理群大小不等的情况。

16、简述同期群研究,并说明这种研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PPT&书本同期群研究又称人口特征组研究,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调查的样本并不相同,每次调查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

17、试说明概念、变量、指标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PPT: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涵盖面就越大,特征也就越含糊。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

指标:把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做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通过操作定义,概念转换为变量形式,即转变成了能有不同取值的概念,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18、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有何异同,二者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PPT: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优点: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精度。基本目的,在于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群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所有元素构成的样本。

可以简化抽样的过程,降低收集资料的费用,同时相对扩大抽样的应用范围,整群抽样具有的简便易行、节省费用的优点,是以其样本的分布面不广、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相对较差等缺点为代价的。

19、请简述实地研究的主要阶段。

PPT实地研究的过程

1、选择研究背景

(1)对于非参与观察来说:理想的背景是那些不易被我们所观察的对象注意到和感觉到的地方

(2)对于参与者观察来说,应选择那种能够使研究者自然地进入、自然地参与者其中、容易

2、获准进入:关键人物或中间人

3、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4、实地研究中的记录:记录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刺激物

为当地社区接受、且能较快熟悉所观察社区的背景。

20、简述选题的标准。

PPT,书本(1)重要性: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2)创造性: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

(3)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4)合适性: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合适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不同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PPT&书本:三个组成部分: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关系:不同的方法论观点不仅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直接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在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形成一种常见的模式;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研究问题的选择。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

(1)侧重点(2)发展不平衡(3)认识论(4)研究逻辑(5)强调(6)理论与研究关系(7)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的比较

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哲学基础研究范式逻辑过程理论模式主要目标分析方法主要方式资料收集技

研究特征

实证主义

科学范式

演绎推理

理论检验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统计分析

实验、调查

量表、问卷、结构观察

客观性

人文主义

自然范式

归纳推理

理论建构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文字描述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

主观性

3、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

(1)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特征。

(2)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典型特征。

4、安排问卷中问题的顺序时,应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何在。

PPT、把简单易答的总理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b、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c、把被调查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d、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e、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f、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书本(1)将被调查者感兴趣的熟悉的,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

(5)一般先问非敏感性的问题。

(6)个人背景资料通常放在结尾。

(7)开放式问题放在最后。

5、实地研究中的访谈与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有何不同?实地研究中的无结构访谈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哪种访谈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为什么?

(1)实地研究中的访谈:实地研究中采用的访谈方法主要是无结构访谈。无结构访谈在实地研究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深入细致的访问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地,洞察性的分析,从中概括出某些结论。实地研究中的访谈过程实际上是根据大致的研究计划在访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提问的内容方式等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这种访谈对访问员的要求非常高。

(2)调查研究:是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地社会研究方式。主要特征是研究内容的广泛性、资料获取的及时性、描述的全面性和概括性、实际应用的普遍性。

(3)调查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调查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在资料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把调查结论或资料推论到样本所在的总体。

6、举例说明问卷提问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2)问题的措辞要严谨。

(3)问题的陈述尽可能简短。

(4)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5)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6)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7)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8)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7、邮寄填答法最主要的缺点是什么,为了尽可能提高邮寄问卷的回收率和填答质量,研究者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书本&PPT缺点:(1)很难弄到调查对象的确切地址和姓名。

(2)很难保证问卷的回收率。

(3)邮寄填答法常常比较耗时。

注意:(1)先寄提示性的明星片。

(2)设计比较考究的封面信。

(3)挑选合适的邮寄时间。

(4)使用跟踪信或提醒电话。

六、研究设计题(共10分)

1、假设你将要进行有关越轨行为方面的研究,并在暑假期间进行调查,根据你的研究需要,请将越轨行为进行操作化,并拟定初步的研究方案。

2、问卷的封面性中应说明哪些内容?就你所感兴趣的课题,设计一份问卷的封面信。

1、某市有300所小学,共240000名学生。这些小学分布在全市5个行政区中。其中重点为小学有30所,一般小学教师有240所,较差的小学有30所。现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请设计一套抽样方案。

3、试对概念“越轨行为”“上进心”“生育意愿”进行操作化。

4、请根据语义差异量表的制作方法,设计一套针对“女性领导”的语义差异量表,并对如何使用加以说明。

2020南大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作业名称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20-9-20至2020-10-31 23:59:00 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 A、5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个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本身,也可以成为社会调查中的() A、研究资料 B、分析单位 C、访问对象 D、观察对象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什么是社会调查?这是每一个尝试做社会调查的人应弄明白的() A、第一件事 B、重要事件 C、核心内容 D、重点方向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调查的第二个用处------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 A、现状 B、原因 C、趋势 D、状况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统计值的描述来勾画出() A、样本状况 B、总体面貌 C、分析形态 D、群体动态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社会调查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 A、说明 B、追求 C、途径 D、目的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 A、对象 B、目标 C、主体 D、程序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抽样误差就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 A、相似 B、相合 C、误差 D、差异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简称为() A、普查 B、抽查 C、访谈

社会研究方法2016.10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 D ) 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 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 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 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C ) A.“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

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 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B )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 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 ) 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 ) 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 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 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 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 A ) 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

传播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传播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2015年春季学期 主讲:戴佳 Email: jiadaiut@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6225040.html, 开放时间:周二下午2:20-4:55,六教6A215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为传播研究方法的入门课,重点介绍基础的传播研究方法(包括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的概念,研究假设、研究设计,以及研究数据搜集、分析及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学方式: 讲授+案例教学 教材: 《传播研究方法》(美)琼恩·基顿著,邓建国,张国良等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参: 1.周翔著,《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 2.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 3.约翰·雷纳德著,李本乾等译, 《传播研究方法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安德斯·汉森等著,崔保国,金兼斌,童菲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新华出版社 5.费雷德里克·威廉姆斯著,《传播统计法-定量研究操作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6.威廉·劳伦斯·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人民大学出版 社 7.Lindlof, T. R., & Taylor, B. C. (2002).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Sage. 8.Frey, L. R., Botan, C. H., & Kreps, G. L. (2000). Investigating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9.Booth, W., Colomb, G., & Williams, J.(2008). The craft of researc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0.Williams, F., & Monge, P. (2000). Reasoning with statistics: How to read quantitative research (5th ed.). New York: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11.Rubin, R.B., Rubin, A.M., & Piele, L.J. (1999).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sources. Belmont, CA: Wadsworth. 备注:相关读物(如期刊论文,案例资料等)通过email 等形式课前布置

《教育研究导论》教学大纲

《教育研究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3047229 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学分:3 学时:54 授课对象:教育学院教育系三年级本科生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始终坚持严格的科学的研究态度,以“研究”的序列逻辑而不是以“方法”的逻辑展开。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着力于培养本科生“做”研究的实践取向,要求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同步进行,强调“即学即练,即练即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课堂教学:48 学时 2.课堂讨论:2次 3.教育(或教学)实践:2次 4.课外辅导、答疑:2 次 5.课外阅读:各章提供的拓展阅读内容 6.课外作业:6 次 7.其他教学环节:6学时(研究实践) 三、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2.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3.指导学生即学即练 四、考核方式 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和研究报告 2.期末考试: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闭卷考试 五、各章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课时安排 第一章引论 [教学要求] 1.对待教育研究树立起严格的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2.理解教育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 3.明确完整的研究过程序列是什么样的。 [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育需要也能够以严格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 一、科学是什么 二、教育是什么 第二节教育研究之源流 一、方法是什么 二、研究是什么 三、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 第三节研究过程的序列 一、起始过程 二、形成过程

三、分析-结论过程 [课时安排]3学时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确定 [教学要求] 1.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来源和类型以及问题课题化内涵和路径。 2. 理解课题选择的实质性原则。 3. 掌握文献选择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 第一节研究的问题及其课题化 一、问题的来源和类型 二、研究问题的课题化 三、教育研究课题化与教育的实践性质 第二节课题选择的基本要求 一、提出研究问题 二、拟定一个明确的研究题目 三、研究的伦理考虑 第三节文献检索与选题 一、文献检索的价值与作用 二、研读文献的基本思路 三、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四、完成文献综述报告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风笑天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 ?第一步:选择主题 ?第二步:文献搜索 ?第三步:论证设计 ?第四步:文献研究 ?第五步:文献批评 ?第六步:完成综述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 (二)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 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 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 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 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 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 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 四、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 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 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 1.查找相关文献 2.对文献进行选择 3.阅读和分析文献 (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 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 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笔记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第一节 (一)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1目的性 2经验性 3理论性 4社会性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1社会研究的主体 2社会研究的对象 3社会研究的内容 4社会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主体有: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 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5社会研究者个人 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1现状调查 2态度调查 3因果分析 4预测分析 5对策研究 第二节 (一)社会研究的目的:1探索未知的事物 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 3扩展已有的知识 (二)社会研究的意义: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 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 (三)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第三节 (一)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保证社会研究的客观性 2、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社会研究活动的效率。 (二)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1、经验性 2、理论性 3、规范性 4、多样性

1、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2、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 3、社会研究中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第四节 (一)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收集资料阶段 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 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1、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2、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3、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4、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一)理论研究关注点:在于探索现象之是的因果关系和增加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不同:(简答) 1、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2、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二)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 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 第二节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一)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探索性研究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 (二)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1、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 2、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三)解释性研究: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和研究。 第三节 (一)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普查的主要特点:1、结论确定 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 3、调查项目少 4、工作量大。 (二)抽样调查: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2018年10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查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丽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 功能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实证主义 D. 人文主义 7. 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 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 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 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短暂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 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理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 提出理论模型 B. 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构建 D. 进行命题推演 11. 在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为 A. 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 B. 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13. 对所测对象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触雷的测量工具是 A. 量表 B. 指数 C. 问卷 D. 指标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知识点汇总 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四辩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6、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2)解释越精准的理论越是好理论;(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7、变量:所谓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犯筹、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我们把那种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叫做自变量。 因变量: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中介变量:指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 8、假设: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9、两种推理方式(1)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观察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2)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理论推演到新的经验性现象。 10、研究问题: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 11、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 12、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13、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14、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5、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 16、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17、应用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18、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19、分析单位: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一项社会研究中被研究的人或事物。 20、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21、横向研究:横向研究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纵向研究: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趋势研究: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 具有(D ) 目的性 B .经验性 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社会科学研究 B 心理学研究 D 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是什么”的问题 “如何做”的问题 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 A. 2. A. C. .理论性 .历史研究 .哲学研究 ?社会性 3. A. C. ( B. D “为什么” .“怎么样” 的问题 的问题 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 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套 C .定性调查 5. 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 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6. 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4. B ) .典型调查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A. C. 7. A. B. B D (如心理学研究 (B ) B D (A )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C. D. & A. 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有概率性特点 B .具有必然性特点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2004 (二)课程英文名称: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Investigation (三)开课对象:公共管理专科 (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课程是公共管理类专科一体化教学阶段的必修课。本课程介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社会调查的技巧,能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六)教学内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为社会调查研究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方向;操作部分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具体方法与技巧。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36 学时 分数: 2 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有关知识,讲解社会调查研究和方法技巧的重要性。结合实例,讲解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与技巧。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议组织或模拟一次社会调查活动。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作用、类型和题材以及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掌握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2、理解抽样调查和普遍调查的区别。 3、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概念 一、现有的认识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一、社会调查的分类 二、社会调查的题材 第四节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一、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 二、普遍调查的特点 三、抽样调查的概念 四、抽样调查的优点 第五节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二、“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 第六节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考核要求: 1、社会调查的概念 1.1现有的认识(了解) 1.2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2、社会调查的作用(理解) 3、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3.1社会调查的分类(掌握) 3.2社会调查的题材(掌握) 4、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4.1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了解) 4.2普遍调查的特点(了解)

社会研究方法重点概念之欧阳光明创编

社会研究方法重点概念 第一章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二章导论 1、社会研究的定义: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主题: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方式: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问题: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7、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8、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9、社会研究的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2)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3)资料收集 (4)资料的处理与分析(5)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1、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2、理论的基本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3、变量的分类: (1)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2)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3)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变量。 3、科学环(如文末) 4、社会研究的推理方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5、理论对经验研究作用: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6、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和廓清理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査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I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功能主义 B.科学主义 C.实证主义 D.人文主义 7、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现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提出理论模型 B.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建构 D.进行命题推演 11、在一个900人的总体,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定距测量—一定序测量—一定比测量一一定类测量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纲要 重要概念 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的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内容分析:指的是这样一种研究技术,它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 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观察。 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 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的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同期群研究:又称做人口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折半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 无结构访谈: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 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 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二次分析: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效度:也称做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地、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组织、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研究。

风笑天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社会研究方法 (顾书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研究(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补充) 一、导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a) 人的特殊性;b)研究的干扰性;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二)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 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选题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 a.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 b.客观:社会环境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②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 a.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 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 b.工具准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 准备)。 ③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阶段略。 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二、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研究 有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三个层次。 1.宏观理论(一般性理论) 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它的体系通常十分庞大、结构十分复杂、概念十分抽象。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社会学中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它往往并不直接与具体的、经验的社会研究发生联系,它们更多是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理论视角或依据的一种理论背景。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即中层理论,介于微观、宏观理论之间,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它由几个有限的几组假定所组成,通过逻辑推导可以从这些假定中产生能接受经验研究证实或证伪的具体假设。如:社会学中常见的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等等。 3.微观理论 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实际上是操作层次上的命题陈述,其特点是直接由经验材料或数据来证明或证伪。具有三个重要特征:a.由一组命题构成;b.这些命题在逻辑上相互联系;c.命题中的一部分可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范文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普遍调查的特点。 答:由于普遍调查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所以这一调查方式有以下特点:1.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 2、简述随机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3、简述选题的标准。 答:选择调查课题既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当然应该高度重视选题的工作。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必须明确进行选题时应该依据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通常采用下列几条标准来作为选择调查课题的依据。这几条标准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4、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答:1总体的规模。2抽样的精准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时间。 5、简述抽样的一般程序。 答1、界定总体。2、制定抽样框。3、决定抽样方案。4、实际抽取样本。5、评估样本质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抽样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1)设计阶段:确定抽样调查目的,作用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总体)的范围和样本单位的样式;确定抽取样本的方式和样本单位的数目;组织抽取样本单位的工作;辅助工作的准备,如人员培训,资料印刷,工作进度安排。 (2)样本资料的收集 (3)资料的整理和推算 2、试论述社会调查的特征。

答:(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以分作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确定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想象。非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 (2)统计规律性 由于存在着随机性,人们就不能简单地把抽样结果当做总体分析的数据。但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也并非毫无关系。统计的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可以透过抽样推论总体。抽样结果与总体性质是两个既有差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量。 三、操作题(共40分) “新的一年将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争取使每个人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活得更有尊严......” 请结合课程内容试对上述论述中的“尊严”一词进行概念操作化。 答: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尊严就是不容亵渎的,尊严是不分男女的只是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自己要保护的东西也不一样,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好。 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6月28日 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英文名称:Social Survey and Research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 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调查研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人口学、文秘专业等社会科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计划统计、民政、计划生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中。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是: (1)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认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和其他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事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通过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使学生树立起一种科学的理念--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 探究活动,科学性是其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科学精神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立命之本。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6学时) 1、 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特征 2、 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的关系 3、 社会调查的作用 4、 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类型 5、 社会调查的基本题材 6、 普遍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7、 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8、 传统调查与现代调查的差别 9、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难点: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早教学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选择调查课题 (6学时) 1、 调查课题的类型 2、 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 3、 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 4、 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 5、 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 6、 文献查阅与选题 本章重点:选题的标准 本章难点:如何在实际中选择恰当的调查题目;课题的明确化。 本章教学要求: 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本章的内容进行选题。 第三章调查设计 (4学时) 1、 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 2、 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3、 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 4、 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掌握几种分析单位和两种经常犯的错误:层次谬误和 简化论 本章难点:层次谬误和简化论的辨别 本章教学要求:学会在实践中防止两种错误。 第四章抽样 (6学时) 1、 抽样的概念及基本术语 3、各章 节主要 知识点 与教学 要求: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总题数:30,分数:30.00) 1.在当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调查研究活动都是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在社会调查活动中需要有各种机构和各类人员的分工合作。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社会性√ C.应用性 D.理论性 2.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按照合同从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那里获得研究项目,按照委托者的要求完成社会研究任务,并向委托者提交研究报告。它们在这里所体现的角色是()。 A.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B.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C.社会研究的创设者 D.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3.关于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均可了解到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B.横向研究比纵向研究更容易做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 C.纵向研究一般比横向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 D.同组研究同时适用于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4.从研究内容上看,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是()。 A.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比解释性研究更加集中 B.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不像解释性研究那样面面俱到 C.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D.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综合性 5.研究者在选题时要确定题目是宏观的、中观的还是微观的。这个工作属于()。 A.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B.确定研究的角度 C.确定研究题目的层次√ D.确定研究的目标

6.选题的工作内容包括:(1)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2)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3)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4)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5)初步选择研究题目。一般说来,选择的一般过程是()。 A.(5)(2)(3)(4)(1) B.(4)(5)(3)(1)(2) √ C.(4)(5)(1)(2)(3) D.(5)(4)(1)(3)(2) 7.选择研究方法的第一步是()。 A.选择资料收集方案 B.选择资料分析方案 C.确定研究方式√ D.确定研究方法论 8.当人们看到某个人在大学毕业后获得了工资较高的职位,这时还只是看到了这一具体的个别事例,或者说将所看到的现象局限在某个具体的人或事上。但当人们观察到很多大学毕业生所得到的工资都普遍高于其他同龄人时,就会产生一个一般性的()。 A.理论抽象 B.经验概括√ C.普遍规律 D.理论概括 9.变量和概念的差别是()。 A.概念注重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反映客观社会现象某种特征,而变量侧重从量的方面去反映这种特征的存在√ B.变量可以是高度抽象的,而概念可以在经验当中测量 C.社会研究在设计测量方案时往往运用概念,在总结和表述时往往运用变量 D.因果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则是变量之间的关系 10.定性研究遵循的逻辑是()。 A.假设——检验原则 B.社会科学中的理解方法√ C.抽样——检验逻辑 D.统计性原理 11.要调查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该大学全体毕业生的花名册就是该调査的()。 A.研究总体 B.抽样单元 C.目标总体 D.抽样框√ 12.标准化智力测验(IQ)属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