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4)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4)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4)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4)

分类号: I2 单位代码: 101 密级:一般学号: 101010901405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同建妮

指导教师:钟海林

职称:讲师

答辩日期: 2014年5月日

延安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同建妮日期:2014年5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延安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攻读学士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延安大学,学生公开发表需经指导教师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范围,在2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同建妮日期:2014年5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钟海林日期:2014年5月日

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深受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倡导人道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个性与提倡自由、宣扬平等与传播仁爱、将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他的思想与精神是不朽的,像泉水一样永远奔流不息。

关键词: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精神

Lu Xun’s humanitarian spirit

Abstract:Lu Xun is a great writer, morality, skilled artist article; he is a great thinker, help people cry, for the national loss; he is a great revolutionary, a thousand pointing fingers, head bowed as a willing ox. He i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modern enlightenment, began to advocate humanitarian, the emphasis on human values, respect for individuality and promote freedom, equality and spread love, will hope the young generation. His thought and spirit is immortal, as always rushing like spring water.

Keywords:Lu Xun humanitarian thought spirit

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是封建势力苟延残喘的时代,是麻木国人需要觉醒的时代,鲁迅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要求,记录时代声音的志士。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文化巨人,这不仅由于他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在于他的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对现代中国曾经起到的积极启蒙作用,在于他对传统的伦理秩序的无情颠覆和对现代新伦理的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鲁迅毕生以“立人”为目标,倡导人的解放和现代人格的建立,以空前的态度确立了对人的自信,他认为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最高价值尺度,他鼓吹个性自由,为孩子而呼唤,为妇女而呐喊,为平民而鸣不平。

一、鲁迅人道主义精神的形成

(一)人道主义的含义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并将这种人文关怀精神发扬光大,具体来说就是肯定人的尊严、呵护人的个性、追求个人的幸福、坚守人间的自由。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专制,反对一切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中具有贬损个人、压制自由、愚弄智识或非人化的信条。而对于人道主义精神,更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以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在这个意识的

作为支配下,形成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这样的普世观。

因此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性诉求一发而不可收,经过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一举演绎为席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人文潮流。作为人道旗帜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充满爱意的字眼激活并感动了世界至少“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这个思潮最容易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所欢迎,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本本血泪账的“苦大仇深”之民族中。

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而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潮在反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因此他一开始就天然地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始作俑者的欢迎和拥戴。一时间,人道主义成为文学革新运动中最为坚挺的主心骨,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以人道主义为内容、主张和口号的文学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鲁迅,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了我国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二)鲁迅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个人背景

儿时的家庭变故、母亲的包办婚姻、日本的留学经历,都成为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源头。

鲁迅生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里,本是宦官之家、书香门第,但在他13岁那年,祖父因触犯了清朝的法律而入狱,接着父亲又换了重病,几乎倾家荡产,使他开始尝到了贫困的滋味,同时也看到了现实社会的丑恶。他曾说:“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家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发生变故以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我就恨这个社会。”

[1]可见,这样的经历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一个转变。

母亲的包办婚姻更加深了鲁迅对家族制度的痛恨,鲁迅为了体谅母亲为儿子操办婚事的苦衷,不得不迁就命运的安排。他曾对女友许寿裳说过这样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的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2]这次失败的婚姻带给鲁迅的是失望和无奈,对其思想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接触了一些革命人物和革命言论,使年轻的鲁迅开始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立下了献身于祖国、献身于人民的宏伟志愿,再加上亲身体验使他认识到,文学在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反抗精神上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毅然决然放弃学医,决心用文艺来激励人民的斗志,他在日本留学的八年,接受了西欧革命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人道主义成为他弃医从文的重要契机。

鲁迅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文化巨人,这不仅由于他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在于他的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对现代中国曾经起到的积极的启蒙作用,在于它对传统的伦理秩序的无情颠覆。尊重人的平等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基础;同情弱者和救世济民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个体生命的生存发展和独立自由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终极价值追求。

二、鲁迅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

(一)尊重个性与提倡自由

鲁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那独立不倚和自由不羁的思想个性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资源。鲁迅的思想是独立的、个性的和自由的,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个性解放和正真自由,其中所蕴含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人极大的震撼和启发。

鲁迅的个性解放,不仅是指精神上的独立不倚,也是指自热个性的健全发展。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过,长者对幼者有教育的义务,有培养他们自立能力的义务,“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故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使子女成为“独立的人”;[3]他主张应该提倡“个人的自大”,认为“多有‘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4]他要求“要适如其分,发展个人的个性,……不能像印书似的每本一律”;[5]他更希望青年“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6]这些便是本来意义上的真正地个性主义,个性解放。

1918年发出了第一声革命的呐喊就是《狂人日记》的发表,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狂人日记》的思想核心正是个性解放。狂人是在封建社会残酷的迫害下发的狂,他所感受到的,正是封建枷锁束缚下人的个性被摧残、被毁灭的惨痛现实。我们可以看到,不仅被吃的人的个性遭到摧残,而且吃人的人似乎早已失去了作为人的个性。在这里,鲁迅所迫切要求的正是被吃掉人的个性获得解放,鲁迅发出“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声,[7]不仅希望孩子不要被吃掉,而且希望孩子不要去吃别人,既要求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同时也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个性。这正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实质。《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正直善良却又命运多舛,显然并不像之前的他是那么激烈,他虽然依然看到那些令他感到难过的麻木,并为之感到愤慨,但却不得不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从《药》我们看到鲁迅痛恨群众的麻木,惋惜夏俞的牺牲,面对牺牲的革命为之痛心。鲁迅写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对魏连殳、吕纬甫、夏俞等最早觉醒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予同情和肯定,这些知识分子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人道主义的基本就是个性解放,而这些知识分子觉醒后的个性解放无法在中国的现实中得到满足,这是对旧社会反人道的有力控诉,从反面表现了鲁迅对人与人之间人道主义感情的渴望。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自由思想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也是构成他思想的主要内核。《伤逝》中的子君,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不顾家庭的阻挠和社会的非议,勇敢地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7]这也正是中国女子一直努力想要表达的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心声。《野草》充分体现了鲁迅独立自由的思想,“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故人必须是自由存在的“个体”,才能成为独立自由的人;“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两颗枣树,即是独立、自由的意象,所追求的就是独

立与自由。[7]

纵观鲁迅的一生,他反专制,反奴性,不当奴隶,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与个性的解放,先立人而后立国,立人乃是根本,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终极的价值,也是改革国民性的最终目的,从这里不难看出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正真自由的人。

(二)宣扬平等与传播仁爱

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是为了揭示“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对于“上流社会”,他是憎恶的,“毫不可惜它的溃灭”,绝不会去关心这个阶级的命运。对于劳动人民,鲁迅深深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哀其不幸”,同时又为他们的麻木落后而感到悲痛、焦虑;“怒其不争”,希望他们快快觉醒起来。他的创作“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救疗的注意”。这种宣扬平等与传播仁爱正是鲁迅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7]

鲁迅的人道主义情怀更多体现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国民性的尖锐批判。《阿Q正传》这篇举世文明的杰作,是在刻画已经有几千年的“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的“默默的国民的灵魂来”,[8]它是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刻写照,也是近代劳苦大众被压迫历史的缩影。《祝福》中“祥林嫂”这个被侮辱被迫害的下层劳动妇女,她不正是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欲做奴隶而不得的人吗?不正是活活被所谓的政权、族权、父权、神权这四种权力迫害致死的吗?然而,鲁迅并没有致力于空泛的社会批判,而是始终将“人”作为人文关怀的核心。《明天》中的单四婶子,勤劳善良,但同样被浓厚的封建思想所包围,从守寡后的支撑这个家庭,到儿子的病死,希望在梦中见到宝儿而终不得见。《离婚》中的爱姑,在自己的意识中自以为并非任人摆布,犹如网中一条不安分的鱼,她冲撞了许多网眼,但最后还是被摆上了被吃的筵宴。《药》华老栓用自己的血汗钱买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终于没有治好,对于这个既怜可又可悲的人物怎能不令人心痛。《白光》中的陈士成、《故乡》的闰土……不管他们觉悟高低,鲁迅对他们的怜悯是无条件的。他对被压迫、被侮辱、被“吃掉的”底层劳动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对封建伦理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从这些劳动者身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鲁迅的人道主义情怀,是一种要把每个人提高到“人”的地位上来,提高到真正的“人”的高度上来的一种人道主义情怀。

鲁迅在中国文化新旧交替之际,是站在最基础的底层人民一边,站在广大的弱势群体一边,而这种利益代表的力量和勇气不会来自个人利益的得失权衡,而是来自人道主义的信仰,即来自心灵的没有功利价值的情感。鲁迅是个勇士,为民族、为人民倾尽心血,虽然他常在小说、杂文中批判愚昧麻木的大众,但其所思所想所写所做都表现其内心对国民深切的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三)真实帮助和给人勇气

在鲁迅的生活当中,帮助青年学生是很经常的事情,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创

作方面,他都会其所能、鼎力相助,也因此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许广平在回忆录中曾说,鲁迅为了帮助青年,“逐字逐页的批改文稿,逐字逐句的校勘译稿,几乎费去先生半生的功夫”。[2]

青年木刻工作者曹白,因刻一张卢那察尔斯基的肖像,被国民党以“鼓吹阶级斗争而视无产阶级必有专政的一日”的“罪名”逮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出狱后,他又为一个木刻展览会刻了《鲁迅像》和《鲁迅和祥林嫂》却被查出不准展示,他把木刻像寄给鲁迅,鲁迅不仅复信对曹白给予支持,还想将他坐牢之事写成文章发表,并鼓励曹白说“人生现在实在苦痛,但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9]青年作者许钦文曾持孙伏园的信到教育部里去找鲁迅先生帮着找工作,但当时教育部不需要人手,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20元给了他,鲁迅为自己不能使求助的青年不失望而暗自难过。对于一位本不相识的儿童颜黎民,他要书就给他书,要照片就给他照片,有所询问就详详细细的答复他,回信的态度是何等真挚而严正,措辞是何等亲切而周详。

《野草》中一篇《“聪明人”“傻子”“奴隶”》中的“傻子”,他为奴隶的悲惨生活和主人的残酷而愤愤不平,替努力将黑暗阴湿的屋子开窗,即使奴隶威胁他这样干“主人要骂的”也毫不退缩。结果奴才受到主人的夸奖,聪明人得到奴隶的感谢,而见义勇为的傻子却被他想帮助的奴隶赶走。可敬的傻子,诚实热情、无私忘我、敢于斗争,满腔热血地帮助别人却遭遇驱赶,但我们的民族需要的恰是这种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斗争、敢于在危难面前伸出双手的傻子。文章中的傻子似乎正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对别人是爱理不理,但却总喜欢“热心”地管别人的闲事;亲近那些“失意的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将房屋无期无偿地给一个可怜的女工住;“看到孩子便发出欢喜的光来”,[7]买东西给他们,将他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视他们为中国的希望,这位“孤独者”将鲁迅的爱心、赤城和责任感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鲁迅先生的精神一直感动和鼓励着年青一代,给予他们温暖和希望。他是青年的导师,他爱护青年、奖掖青年,并不仅为个人,而是为了整个民族,因为一切希望不能不寄托在青年身上,他们有思想错误的,他也不灰心,一生孜孜为社会服务。景宋说的好“辛勤的农夫,会因为孺子弃饭满地而不耕作吗?先生就是这样”。他指示着青年的生存的重点,生命的道路。[2]

三、鲁迅人道主义精神的革命性

鲁迅早期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他是一个开始于思想解放的文人,后来怀疑单纯的人道主义能不能解放中国人,他越来越意识到必须打破那种压抑人的社会秩序,所以,他的战斗开始找了阶级立场,政治立足点。鲁迅后期已经成为一个自觉地阶级论者,明确地认识到社会上阶级对立现象的存在,他同情和关心的人已不是笼统抽象的人,而是被压迫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劳动群众

(一)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

《狂人日记》是五四运动时期,大家举得是民族和科学,这个足以证明鲁迅

早期的创作,不是冲着政治斗争的,他的直接目的是解放封建伦理压迫下的人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孔乙己》《阿Q正传》《药》《明天》等作品中,我们看见的都是一些迂腐的畸形人,无论是孔乙己还是阿Q,他们都不是以人的姿态活着的。对孔乙己来说,读书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方式,一种人生,在他看来万般皆下等,唯有读书高,所以,他会选择和伙计讨论“茴”字怎么写,以赢回他的尊严和自信,当面对别人否定时,他唯一可依靠的就只是封建社会空洞的说教,所以他最后被残忍的打折了腿,这是一个自始至终都没有自我的人。而阿Q却大不一样,像一个混混,他到底懂不懂封建伦理道德,如果懂,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为去向吴妈求婚呢?如果不懂,他至于认为一个女人在街上走就是勾搭男人,尼姑都是和和尚通奸的?对他来说,他只是需要获得尊重,而他又不知道尊重是什么,最后他选择了精神胜利法。这说明了在封建意识形态下的人,无论是投机还是固守自己的一个位置,都是没有法子成为一个人的,没有尊严,没有站姿,对于他们来说,封建伦理是怎样形成的,怀不怀疑都无所谓了,这是一种习惯,而且他不是一个人的习惯,是一群人,一种人的习惯。

因此,可以看出,鲁迅的呐喊是个性解放,在五四时期鲁迅的创作显然是本着个人主义的,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而人道主义的基本就是个性解放。这些足以证明五四时期鲁迅作品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后期人道主义的阶级性

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发展的,在鲁迅创作的后期,主要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被人称为插进统治阶级心脏的一把匕首,火药味十足,但是面对敌人的残酷的时候,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并没有只剩下阶级性,《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表明对于学生的请命、游行,鲁迅是不以为然的,他不希望这种无谓的牺牲一直继续,只是鲁迅的人道主义和狄更斯、雨果他们的观点不同,他们不主张阶级斗争,于是鲁迅的人道主义就显得不那么纯碎和自然了,显得有些革命的幌子了,然而这时因为他看到了大多数人的悲剧,也意识到了国人的自轻自贱、麻木,已经不是和平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选择革命,而这种革命不是针对某个统治阶级,而是一种根植于文化的恶劣的压迫人性的东西。

鲁迅认为人道主义不应该与个人主义相同,更不应该是庸俗的利己主义,鲁迅作品中经常有一个叙述者“我”,例如,《狂人日记》《祝福》《孤独者》这些作品中的那个我都是一个希望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友爱,对待别人的苦痛和不幸可以多一些同情,可以少一些冷漠,因为真正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人不只是丁举人,更多的是那些不停对孔乙己取笑的人,造成祥林嫂苦痛的是每一个封建社会下的正常人,就如同狂人的呐喊一样,救救孩子,难道只是孩子需要被救。

在鲁迅看来,没有生存,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的时候,一切个性解放,一切人道主义都是纸上谈兵。对于知识分子方玄卓来说只是要求可以有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在女人面前有些尊严,对他来说,无所谓进步与腐朽;对于一些平民百姓,一个个麻木不仁的表情、冷漠的态度、呆滞的面容、还有一些荒唐的坚持,

无论是闰土、孔乙己、还是祥林嫂,他们都是善良的,但善良到让我们觉得悲痛,他们只能选择这样的生活。所以,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时候,一切人道主义只是瞎扯,基于这一点,鲁迅的人道主义必须放在阶级斗争的范围内。

鲁迅看似没有塑造一个理想人物,但是鲁迅的人道主义情怀却一直发展着,因为没有条件生长出这样的英雄,他理智的批判正是本着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鲁迅所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选择的是生存之道,所以没有别人的激烈,但却很深刻、很痛苦。

鲁迅的研究者王富仁曾说“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对低层的劳动群众怀有这样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在鲁迅深刻的描述背后,蕴含着他的人道主义的呼声:要把每个深受苦难的劳动群众提高到“人”的地位上去,提高到真正地“人”的高度上来。[10]他是一个一生都在践行着人道主义救国之路的勇者。

参考文献:

[1]武德运.鲁迅生平及其著作[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1):12.

[2]许寿赏.我所认识的鲁迅[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6):15-81.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C].第一卷:15.

[4]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63.

[5]鲁迅.景宋.两地书.四[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8.

[6]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55.

[7]童秉国.鲁迅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13-506.

[8]鲁迅.集外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33:128.

[9]鲁迅.鲁迅人生箴言[M].武汉出版社,2011:36.

[10]邵敏.鲁迅思想中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两条线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7).

谢辞

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大学生活已近尾声,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钟海林老师。感谢您给我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资料收集和内容充实;感谢您在繁忙中给我耐心的指导,一次次的回稿,一次次的校对,从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及论文初稿与定稿中对字句的斟酌倾注的大量心血,在此对我的指导钟海林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最后,感谢各位同学以及我的各位室友,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祝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全文共7333字)

鲁迅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现实意义 摘要:对于鲁迅,人们的评价不一。有人对鲁迅评价很高,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然而也有人说鲁迅性格偏激,对各种社会都充满了不满,但无人否认鲁迅对当时社会思想的启蒙作用,都承认他对历史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说当今已经不需要鲁迅了,他的思想太过偏激,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现实世界更加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精神指引我们。 关键字:精神现实意义偏激 求学过程中,我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文章,例如《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为了忘却的纪念》,一篇篇文章或诙谐或严肃,但最终都给予我们很大的震撼,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愚昧软弱,使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在当时,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到了人们心灵中最黑暗的部位,他的文章对于启蒙人民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一把利刃刺向了黑暗的统治者,有利地配合了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那么时至今日,鲁迅是不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呢?又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一)鲁迅对思想建设的作用 鲁迅具有敏锐的眼光,他清楚地认识到国民性格中的劣性,以自己犀利的文字为工具,有力的揭露了反动派和敌对势力的丑恶嘴脸,对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的国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从《狂人日记》到《纪念刘和珍君》,从《孔乙己》到《阿Q正传》,从《故乡》到《祝福》,鲁迅一次次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性,给人们心灵以一次次强烈的冲击,极大了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现实社会中,一件件令人心灵震惊的事情不断发生,一件件悲剧不断上演,从社会中施暴者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公交车上盗窃者的明目张胆,无人阻拦;从恶人闹事胡作非为,众人围观,到孤寡老人摔倒在地,众人视若无闻;从孩童被撞,群众见死不救到落水者溺死,船主高价捞尸,一件件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上演。也许我们当时会感到气愤,感到对人性的不满,但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又何尝不是那无动于衷者之一呢。当今社会,腐败、暴力等不良现象时有报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人性中各种黑暗因素正在不断变得公开化,大家由最初的愤慨批判逐渐逐渐变得视若罔闻,内心也开始变得麻木,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愤慨的围观者。 时代虽然发生变化,但人性中的丑陋却未消失,甚至逐渐愈演愈烈,人们反而越来越视而不见,社会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变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自己思想上的提升,时代中强烈需要鲁迅,需要他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8-11T09:11:18.92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贺孝恩(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2)[导读]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摘要: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及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鲁迅创作;影响 1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Custay Jung,1875~1961)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二人的主要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识学说和三重人格结构。过去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意识支配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确认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心理领域,建立了系统的无意识学说。无意识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创造的根本动力,只不过这种动力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人自己不能觉察。在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的是原始本能的我,主要由性本能等原始冲动组成,完全是无意识、非理性的,能量和活力最大。本我实行的是快乐原则,也就是说人在潜意识里把快乐当作自己生命的最高的、唯一的价值准则。自我指的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他必须调节、压制自己的本能活动,使自己不违背现实社会的要求,这种压制,不是废弃快乐原则,最终是指向快乐。超我又称内部道德机构,它使一个人把本能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对至善至美事物的追求上。实际上,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基石就是潜意识和人的性本能,正如弗洛伊德自己说的那样: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1](2)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作家创作是白日做梦,是替代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性本能的需要;艺术的价值就是为原欲提供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对艺术作品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精神分析,由此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审美方法和美学思想。李醒尘先生认为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第一,促进了对艺术和审美领域中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引发了对情欲、性与文艺和审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第三,他有关梦和幻想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有关形象思维问题。”李醒尘先生的观点对下面论述正题至为重要,这里暂且不展开论述。(3)艺术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这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2]由于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和文学有先天的血缘关系,它们都关心着同一个对象——人的心灵,它们都力求去洞悉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秘密;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系统理论,它本身有不可辩驳的合理因素,作家们在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人的本身、人物的感觉和精神状态。他们在写作技巧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流写法,劳伦斯、茨威格、海明威、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 2 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 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可以通过他的文章略知一二,在《故事新编》序言里他说:“…虽然也不过取了弗洛特(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在《听说梦》中他写道:“《东方杂志》记者在《读后感》里也曾引弗洛伊特,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社会作用的’。但弗洛伊特(弗洛伊德)以被压迫为梦的根柢——人为什么被压抑的呢?这就和社会制度、习惯之类连结了起来,单是做梦不打紧,一说,二问,一分析,可就不妥当了。记者没想到这一层,于是就一头撞在资本家的朱笔上。但引‘压抑说’来释梦,我想,大家已经不以为忤了罢”。[4]鲁迅先生的这些话表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鲁迅先生主要是通过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来系统了解精神分析学思想的。厨川白村(1880~1923),本名辰夫,他潜心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注意文学与潜意识的关系。鲁迅于1924年翻译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等作品,从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之所以对弗洛伊德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他早年学医的经历有关。作为医学院的的学生,他一定会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他早年翻译了日本小说家森欧外的《沉默之塔》,接受了一些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自称他开始写小说“所依仗的全在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5]“这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也明显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与他那段时间苦闷的生活有关系。鲁迅早年的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理想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长时间生活在苦闷之中。弗洛伊德的思想正好符合那段时间他的创作心态:用文学创作来排遣自己的苦闷压抑。(3)与反封建有关系。鲁迅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压制,人格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变异,而弗洛伊德的某些思想恰能作为反人性压制提倡人性解放的利器。 3 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 3.1鲁迅文学作品对潜意识和梦的描写 鲁迅先生早期的小说大多带有精神分析的影子,他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刀”去解剖潜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贫弱的、黑暗的、被严重压抑而异化了的呻吟着的灵魂。这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中一文,鲁迅基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凭借他的医学知识,通过对狂人病态的错觉、幻象、妄想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压制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对于“吃人”的惊悸、恐惧心理。狂人正是由于本能欲望受到了不合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压抑而发狂,他的狂是潜意识与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结果。《阿Q正传》中阿Q 的: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色欲的奇怪想法。以及他对男女相会时“怒目而视”,在冷僻处从后面扔石块的行径,都应该视作他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压抑而扭曲的性心理行为。但潜意识中强大的性本能心理又使他对女人有强烈的渴望,他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掩盖自己的性饥渴,从而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摸过尼姑的手指上的油腻感使他难以入睡。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潜意识与现实的社会意识矛盾冲突中产生的畸形儿。《白光》中的主人公陈士成深受功名利禄的腐蚀,科学考试失败的强烈刺激和沉重打击使他产生了幻觉和幻想,灵魂出窍,在一道“摇曳飘忽”的白光引领下,他四处挖掘,最终葬身在万流湖中。这一道“白光”正是陈士成被科学制度极度异化了的潜意识,因为只要考中功名,应能当京官或地方官,享尽荣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 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 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 1.童少年时期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

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 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1910年8月,鲁迅回故乡改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学及生理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离绍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5日,鲁迅随部迁往北京,先后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和佥事等职。

鲁迅野草读后感三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三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一)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头脑仍然一片空白。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去求证。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意义。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因为是读后感,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说话可以相对放肆坦诚,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样事情就变得有趣了。我很喜欢《野草》,也很尊敬鲁迅先生,他文中所显示出来的荒原意识让我的神经异常活跃和兴奋,以至于在阅读时我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场景里了。不过这个场景仅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并非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头脑所浮现的场景。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理解,我总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这个世界它不应该属于任何一个时代,或者局限在任何一个意义,它因为具有无限的扩张力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

感受。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该具有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外,还有一个世界它从未展示,那就是荒原。虽然我们可以根据鲁迅先生的文字进行荒原的场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们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鲁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个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极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别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心中的荒原。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人们对鲁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种吹捧,我也相信人们对它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与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诉自己,人们对《野草》的无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个小小的角落。问题在于,人们都想极力让别人去认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这种想法将归结于严密逻辑的胜利呢,还是思维空间过于狭小的悲哀?也许根本就无法回答。 上面的说法或许过于武断。人们会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荒原?什么是旷野?这些词从哪儿来?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不得而知。太过于抽象了,我们压根无法触摸,又何来的理解?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们把它摆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这样刨根问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过我仍然在想,“燃烧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别人如何想,我先第一个赞同。确切来说这是一种梦境,或者说这种梦境与我心灵深处的梦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别有感觉。觉得特别的兴奋和有意义。说到这里连意义也是抽象的了。我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念头。这也许就是《野草》在我这里所产生价值,一个抽象的价值,一个抛开了时代和现实意义的价值。我相信这个世

ABB_ABAB_ABCC_AABC_AABB_ABAC四字词语大全

三字、四字词语(叠词)、成语总结 ABB格式 颜色: 白色:白花花、白晃晃、白皑皑、白茫茫 黑色:黑洞洞、黑漆漆、黑乎乎、黑压压、黑黝黝、阴沉沉 红色:红通通、红扑扑、红彤彤、红艳艳、绿油油、 黄色:黄澄澄、金灿灿、 光泽:水灵灵、亮晶晶、亮堂堂、银晃晃 声音:响当当、叫喳喳、吵哄哄、乱哄哄、静悄悄 味道:酸溜溜、香喷喷、臭乎乎、臭哄哄 质感(干湿、软硬、轻重):干巴巴、湿漉漉、汗津津、硬梆梆、软绵绵、蓬松松、毛茸茸、紧巴巴、脏兮兮、乱糟糟、沉甸甸、轻飘飘 温度: 暖烘烘、热乎乎、暖洋洋、热腾腾、凉飕飕、冷冰冰、 速度:急匆匆、慢吞吞、慢腾腾、心情:喜:笑哈哈、笑眯眯、笑吟吟、笑嘻 嘻、笑盈盈、喜洋洋、美滋滋、乐呵呵、兴 冲冲、甜蜜蜜 怒:气乎乎、恶狠狠 哀伤:泪汪汪、泪盈盈 样子、外貌、性格:光秃秃、水汪汪、傻乎 乎、胖乎乎、圆溜溜、羞答答、娇娇滴、懒 洋洋 ABAB格式 颜色: 瓦蓝瓦蓝、乌黑乌黑、雪白雪白、漆黑漆黑 动作: 嘴:说道说道、商量商量、搅和搅和、比划 比划、教育教育 手:打扫打扫、打扮打扮、拨拉拨拉 脚:溜达溜达 身:锻炼锻炼、活动活动、比试比试、练习 练习、切磋切磋、教训教训、乐呵乐呵(玩) 脑:清醒清醒、研究研究、琢磨琢磨、考虑 考虑、糊弄糊弄、考验考验、学习学习 声音:呼噜呼噜、淅沥淅沥、哗啦哗啦、叮咚叮 咚、嘀嗒嘀嗒、咕嘟咕嘟、哐当哐当 ABCC格式 神态:喜气洋洋、得意洋洋、怒气冲冲、神 采奕奕、可怜兮兮、风尘仆仆、行色匆匆、 大腹便便、衣冠楚楚、文质彬彬、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颜色/景色:白雪皑皑、金光闪闪、白发苍苍、 微波粼粼、波光粼粼、沧海茫茫、雾气腾腾、 炊烟袅袅、生机勃勃 描写风:阴风阵阵、春风习习、凉风习习、 晚风习习、秋风习习、北风呼呼 形容动作:小心翼翼、疑虑重重、来势汹汹、 忠心耿耿、千里迢迢、人才济济、信誓旦旦、 逃之夭夭、 形容人/心情:大名鼎鼎、劣迹斑斑、忠心耿 耿、忧心忡忡、兴致勃勃、野心勃勃、 好事/好景:财源滚滚、硕果累累 AABC格式 A: 嗷嗷待哺 B:步步为营、步步高升、比比皆是、勃勃生 机、彬彬有礼 C: 楚楚动人、楚楚可人、楚楚可怜、草草了事、 草草收兵、蠢蠢欲动、绰绰有余 D:

00812鲁迅小说填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15“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16“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7.“柿油党” 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 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18.“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19“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20.“画眼睛”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21“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关于鲁迅野草中的好词好句

关于鲁迅野草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 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嫌恶,笑柄 好句: 1、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野草》中的《秋夜》 2、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3、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4、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5、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野草》中的《雪》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7、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8、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野草》中的《秋夜》 9、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1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1、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1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野草》中的《雪》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直被人们所敬仰。他所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浩繁的作品,而且还有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学习鲁迅的爱国精神是尤为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记住那段屈辱的的历史,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学习。希望读过本文的人在重大抉择面前,能够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而奋斗了一生,——横眉冷队前夫指,伏首甘为孺子牛——从而能够得到一些力量和启示。 鲁迅所处的时代,中国正处在一个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鲁迅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作品所显现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至今辉耀着文学史册。他的创作实践所凸现的强烈的政治意识,“立人”思想,文艺批评坚持的“求真”精神,对同样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当代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青年鲁迅《自题小像》的诗作,就是一篇担忧国家命运、决心以血献身的宣言。他与在日本留学的一批反清志士关系甚密,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光复会。他的小说《狂人日记》直指“吃人的社会”,呼唤“救救孩子”;《药》颂扬革命先驱夏瑜,抨击没落社会的黑暗。大量评论时政的杂文,都是指向旧制度、旧文化的“匕首”和“投枪”。鲁迅在各类政治活动中都是一位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他参加了浙江两级师范驱逐守旧校长夏震武的“木瓜之役”,参与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在《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等许多进步宣言上签名。他支持左翼作家,成为“左联”的精神领袖,痛斥北洋政府屠杀爱国学生而作的《纪念刘和珍君》,痛悼左联五烈士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鲜明地表现了他反对暴政、鼓呼民主、争取人民权利的立场。 文学作为反映时代的镜子,脱离政治(政治为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恰如一个人想拔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那样荒谬。没有对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的关注,没有对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宏愿产生热情和冲动,哪怕是最有文学天赋的作家也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对此,鲁迅早就指出:“政治先行,文艺后变”,“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为改革社会、改良国民素质拿起文学这武器,因而鲁迅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家的同时,也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一生批判国民性的奴性和“奴隶道德”,自身以“追真”为人生态度。他思想敏锐,见解深刻,任何时候能坚持真理,分明是非,敢说真话,铸成了没有媚骨的刚正人格,没有俗颜的劲直文风。 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展现的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革故立新的斗士形象。“五四”时期,针对当时的黑幕派、鸳鸯蝴蝶派小说,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与“太阳社”、“创造社”论争,后来“两个口号”之争,他都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畏人众势大。对某些人以“革命工头”、“奴隶总管”自居,以“扬鞭”为业,他表示不满并予以严厉的反击。鲁迅对梁实秋、章士钊、陈西滢、胡适等名人,都有过尖锐的批评,即使对“国粹”中医和“男人演女人”的京剧,他也坦率地批判过。这种勇气和率真,难能可贵。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对研究鲁迅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鲁迅文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复杂的。鲁迅称杂文为“杂感”或“短评”,现代杂文的兴起、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商尚的文学楼台”(《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在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鲁迅说:“我的杂文,所写的是一眼、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几乎是或是一形象的全体”,“…中国的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鲁迅曾经“想到可以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其实代表这中国人性质之一种的人物,作为一部中国的…人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

ABAB式四字成语 (1)

ABAB式四字成语 放松放松检查检查按摩按摩锻炼锻炼凉快凉快尝试尝试打听打听享受享受安排安排整理整理布置布置体验体验感受感受沟通沟通品尝品尝雪白雪白鲜红鲜红碧蓝碧蓝交流交流欣赏欣赏清理清理帮助帮助轻松轻松热闹热闹开心开心思考思考努力努力活动活动了解了解打探打探练习练习分析分析娱乐娱乐紧张紧张暖和暖和考虑考虑比划比划精神精神放松放松活跃活跃热闹热闹飘扬飘扬鼓励鼓励表扬表扬研究研究积极积极参与参与麻利麻利伺候伺候孝敬孝敬炫耀炫耀安静安静透露透露照顾照顾安排安排整理整理布置布置清理清理叫唤叫唤讽刺讽刺羞辱羞辱评价评价体会体会感受感受检查检查辛苦辛苦研究研究帮助帮助开心开心琢磨琢磨打扫打扫溜达溜达打扮打扮清醒清醒搅和搅和休息休息商量商量 ABB式的词语 白花花白晃晃白皑皑白茫茫白胖胖黑洞洞黑漆漆黑乎乎黑压压 黑黝黝红通通红扑扑红彤彤红艳艳懒洋洋绿油油黄澄澄金灿灿 羞答答清凌凌笑哈哈笑眯眯笑吟吟笑嘻嘻笑盈盈喜洋洋喜滋滋 乐呵呵兴冲冲气乎乎汗津津光秃秃毛茸茸阴沉沉亮晶晶亮堂堂 水灵灵水汪汪硬梆梆凉飕飕暖烘烘暖洋洋冷冰冰热腾腾热乎乎 傻乎乎胖乎乎沉甸甸轻飘飘急匆匆慢吞吞慢腾腾干巴巴湿漉漉 蓬松松甜蜜蜜圆溜溜滴溜溜酸溜溜香喷喷脏兮兮乱糟糟静悄悄 恶狠狠阴森森皱巴巴乱哄哄骨碌碌雾朦朦喜盈盈黄灿灿孤零零 毛绒绒蓝幽幽响当当笑呵呵胖嘟嘟

人才济济喜气洋洋大腹便便得意洋洋神采奕奕怒气冲冲衣冠楚楚可怜兮兮微波粼粼波光粼粼白雪皑皑金光闪闪白发苍苍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沧海茫茫阴风阵阵忧心忡忡劣迹斑斑硕果累累信誓旦旦野心勃勃逃之夭夭风度翩翩疑虑重重来势汹汹形色匆匆忠心耿耿流水淙淙大雪纷纷相貌堂堂忠心耿耿雾气腾腾忧心忡忡春风习习文质彬彬凉风习习晚风习习秋风习习得意洋洋信誓旦旦炊烟袅袅兴致勃勃北风呼呼热气袅袅大名鼎鼎生机勃勃财源滚滚 AABC式的词语 姗姗来迟欣欣向荣窃窃私语滔滔不绝恋恋不舍振振有词阵阵波涛落落大方比比皆是历历在目芸芸众生侃侃而谈惴惴不安格格不入喋喋不休勃勃生机面面俱到喋喋不休蠢蠢欲动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斤斤计较洋洋得意彬彬有礼缕缕白云蒸蒸日上摇摇欲坠耿耿于怀娓娓动听 ABAC式词语 有声有色群策群力自吹自擂可歌可泣再接再厉先知先觉活龙活现全心全意作威作福百发百中可歌可泣火烧火燎千与千寻不可不问不死不活不偏不倚不屈不挠不三不四不痛不痒不卑不亢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一五一十一手一足一言一行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惑大解大模大样大摇大摆大手大脚大智大勇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穷无尽无声无息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中国文学界的兴起及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中国文学界的兴起及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五四以来的精神解放和对西方文艺参照系的迫切渴求,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纷纷涌入中国。这些现代化思潮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对中国文学与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这一时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种途径.一种方式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偏重其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价值。 早在1914年5月一日出版的《东方杂志》十卷十一号上刊载的钱智修《梦之研究》一文中提及:“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福留特氏,为吾人所不愿遇见之者,乃为吾人所欲为所欲得者,当于梦中实现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此开始传入。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发表了《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上发表文章介绍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指出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有着重大影响。

1920年的《东方杂志》十七卷二十二期上又刊登科学消息《佛洛特新心理学之一斑》,简明扼要却较早地介绍了弗氏学说。 1920 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在《民铎》杂志的二卷五号上发表《论精神分析》,简要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生平,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解释了“本能”、“发泄”、“里比多”、“自我”、“情结”、“压抑”等概念。 1921 年, 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18卷14号)一文,最早涉及弗洛伊德的文艺美学思想,高度赞扬“福鲁德的学说,一方面创造了心理分析一个独立科学,使神经病治疗学和变态心理学受莫大贡献;一方面放些光彩到文艺、宗教、教育、伦理上去”。 章士钊自1923年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兴味大起,觉得“反复诵之,词气骤难尽晓,故中途执卷未释”(《孤桐杂记》,1927)。后又全译了弗洛伊德在1925年撰写的《自传》,并与弗洛伊德建立了通信联系。章士钊翻译的《茀罗乙德叙传》,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高觉敷在20 世纪20 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 年在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 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 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 年代, 他翻译出版了弗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18881024.html,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 作者:张娟 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8期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学说。最初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以后形成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并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和文学批评理论等各个领域。精神分析学批评是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创作的原动力、文艺的功用等重大问题的批评流派。[1] 当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去解读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时,我们认为在看客形象上,具有弗洛伊德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的特点。 集体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无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们处于最深处、最低层;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地活动着,以求满足。有人形容道:在弗氏看来,人的潜意识就像一个由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被压抑欲望所组成的过去经验的大仓库。[2] 意识和无意识相比,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部分大而重要,隐藏着种种力量,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由于无意识是一个具有其自身愿望冲动、表现方法和特有机制的特殊精神领域,它比有意识的心理过程更为深沉、更为复杂。弗洛伊德是一个“绝对决定论”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及任何心理现象都离不开因果链条,最终都是由深埋在无意识中的人的真实的动机及目的所决定的,对人的行为及心理均可由此加以解释。 鲁迅的小说在创作时期,是否接受过弗洛伊德的学说呢?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关于《不周山》(《补天》)创作时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首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不过这已经是1922年的事了。弗洛伊德对于鲁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还可往前追述。从史料上看,鲁迅在《阿Q正传》的创作过程中,就零星地吸收了有关“艺术是从上面的思量,进到那躲在低下的冲动里去的”性欲的冲动学说。统观鲁迅全集,有十多次提及弗氏这位学者的名字,鲁迅1921年对橱川白村《沉默的塔》的翻译,更能说明鲁迅对弗氏的思想是了解的。这就难怪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对看客的集体无意识挖掘的是这样的深刻。 鲁迅对看客的关注缘于1906年在仙台求学时那次“幻灯事件”。在幻灯片上,他看到了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军队杀害的同胞和麻木的看客们,此事对鲁迅刺激很大。“几个时事的片子……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感慨到:“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的民众,其实不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 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结果或新生的产物。。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必然包含多种层面的意义,只有对其进行整体性关照并予以多义性解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接近其思想本质。本文将选取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是非论:“科学”与“救国” 鲁迅对发端于西方的科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这在此前的《中国地质略论》、《说鈤》等文已有所体现。他认为,科学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象征,已经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交通贸迁,利于前时……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他还指出,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是“以知真理为唯一之仪的,扩脑海之波澜,扫学区之荒秽,因举其身心时力,日探自然之大法而已”,而不是为了追求实利,所以他们“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在此意义上,科学成为人的精神、智慧和道德的统一体,也便具有了“人性之光”。同时,青年鲁讯并不迷信国人所热衷的科学之于救国的各种学说,他审慎地指出:那些“抱残守阙之辈”,却“耳新声而疾走”,而“借口科学,怀疑中国古然之神龙” 的人,实际上却不知“科学何物,适用何事,进化之状奈何,文明之谊何解”,其真实的心理是“见中国式微,则虽一石一华,亦加轻薄,于是吹索抉剔”。对于“汝其为国民”、“汝其为世界人”、“破迷信”、“崇侵略”、“尽义务”、“同文字”、“弃祖国”、“尚齐一”的论调,鲁迅将其斥之为“伪士”的“恶声”。而对那些“取经”的留学生,鲁迅讥讽道:“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对那些“竞言武事”和“辁才小慧之徒”,鲁迅形象地描绘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对那些倡导发展工业、商业、制定宪法、召开国会的人,鲁迅批判他们“多数常为盲子,宝赤菽以为玄珠,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为此鲁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可见,青年鲁迅在科学与救国的态度上,是非立场是鲜明的。 二、取舍论:“众数”与“个人”、“物质”与“精神” 在对众数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的态度上,青年鲁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追溯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后,认为19世纪宗教革命、政治革命之后,“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结果形成“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的现象;”在对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考察后,他认为“多数相朋,而仁义之途,是非之端,樊然肴乱;惟常言是解,于奥义也漠然”,苏格拉底、耶稣、布鲁诺等被残害的事例就是明证。所以“治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