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三章 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和科学写定

第十三章 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和科学写定

第十三章 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和科学写定
第十三章 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和科学写定

第十四章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和科学写定

田野作业,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作为一种可操作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是与案头作业相应的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收集实际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采集调查的方法。

民间文学是或在人民口头、直接参与人民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与整个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民间文学的这种特性决定了田野作业在这门学科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民间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不能仅仅坐在书斋里进行,还必须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基础知识,掌握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

第一节田野作业的形式和规则

一、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形式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按其调查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全面普查、专项调查、专题调查、专访调查等形式;按其采录的方式又可分为随机采录、定居采录和采风队采录等形式。

1、全面普查

全面普查是一种以特定区域内的民间文学为对象进行的全面综合调查,如对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某一城市、某一乡镇、某一村庄等区域内的民间文学活动作全面的调查。

2、专项调查

专项调查是一种以民间文学中某一种体裁的作品为对象进行的特别调查,如神话专项调查、传说专项调查、故事专项调查、史诗专项调查、歌谣专项调查等。

3、专题调查

专题调查是指为研究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对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如女娲神话、蛇郎故事、民间故事叙事的三段式结构、民歌的五句子结构等。

4、专访调查

专访调查是对民间文学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或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全面采访调查。例如对民间故事家、民歌手、民间文艺理论家、采录家等人物进行专门采访调查。

5、随机采录

随机采录就是在事先没有拟定采录计划、没有预约采录时间和地点,更没有预约具体的采录对象的情况下,在从事其他活动时(如外出旅行、吃饭或娱乐)抓住机会,即兴进行的民间文学采录活动。

6、定居采录

定居采录是指采录者长期定居在某个地区,对所在地区的民间文学进行全面深入的采录工作。这种采录方式由于长期置身被采录对象之中,有利于深入扎实地开展采录工作。

7、采风队采录

采风队采录是一种有政府或有关单位出面组织的集体采录形式。这种形式的最大优点是人力、时间都比较集中,计划性和目的性较强,可在短期内按照既定的目的,取得较多成果。

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规则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作为一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是有一定的规则的,遵循这些规则能够大大减轻工作量,使工作顺利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规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明确任务,有的放矢

在采录之前,应制定详细的采录计划,熟悉被采访对象及其所在地的各种情况,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为采录工作做好准备。

2、抓住机会,创造良好环境

民间文学多是在民俗活动中伴随进行,所以采录时要抓住时机,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开展采录工作。

3、尊重被采录者,融洽感情

采录的时间、地点、场合应尽量与被采录者协商,充分尊重被采录者,尽量在相互交流中融洽感情,以确保采录顺利进行。

4、运用现代设备,确保记录科学

现代的影音采录设备在传统笔录基础上能够更为全面和立体地进行采录,但采录者本身仍是最重要的决策者。所以,配备了现代的设备仍然需要科学的采录理念的指导。

第二节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

搜集工作是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重要内容,民间文学田野作业要遵循“全面搜集”的原则。“全面搜集”概括起来说就是不仅要搜集和记录稀有的民间文学作品,还要搜集和记录广为流传的作品;不仅要搜集和记录内容完整和思想健康的作品,还要注意搜集和记录内容残缺和存在消极因素的作品;不仅要搜集和记录各种口头异文,同时还要注意搜集来自书面的民间文学作品。也就是不论上下古今,好坏是非,一概加以搜集和记录。

第一,各种体裁的作品俱收。

第二,各种内容的作品俱收。

第三,不同时代的作品俱收。

第四,多种异文的作品俱收。

第五,口头和书面作品俱收。

第六,与作品相关的材料俱收。

第三节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

忠实记录是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写定工作的成败。忠实记录就是采录者对讲述人或演唱者所讲述或表演的一切,包括情节、人物、

语言,特别是习惯用语、方言土语,以至贯穿讲唱中表达感情的语气词、感叹词、衬字、拖腔等均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尽量保持讲唱的原貌。忠实记录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忠实记录全部活动

二、准确记录方言土语

三、完整记录语气语调

四、精确尽量语法特点

五、同步记录演唱过程

六、详细记录相关资料

1、讲述者、表演者的姓名

2、讲述者、表演者的民族

3、讲述者、表演者的年龄和出生年月

4、讲述者、表演者的出生地及移居地

5、讲述者、表演者的文化程度

6、讲述者、表演者的职业

7、作品采录的地点

8、记录人姓名(包括现场翻译者姓名)

9、记录日期

第四节田野作业资料的科学写定

对于民间文学田野作业获得资料来说,如用作科学研究,只要将作品忠实记录,将原始记录手稿誊清,科学写定后分类存档即可。如果把记录的资料作为一般的民间文学作品提供给读者,就需要选择材料,整理写定。民间文学作品的科学写定与运用民间文学素材进行改编和再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属于民间文学范畴,后者属于作家文学范畴。

一、民间文学作品的科学写定

1、科学写定的方法

原始完整的讲唱记录是写定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的做法是对原始记录稿中部分不便于阅读的口语进行必要的疏通,无法写定的可以转化为普通话,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必须保留而又不易懂的方言土语加以解释或注释等。在进行写定时,不能改变主题、人物、情节、体裁等,而要忠实于原作。

2、民间文学写定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内容现代化

有些民间文学作品的写定者,不懂民间文学的特殊价值,往往用现代人的观点和眼光去处理传统的民间文学,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任意改删,胡编乱造,破坏了民间文学作品原有的思想意义和价值。

(2)表现方式非民间文学化

有些人把民间文学质朴单纯的美视为简单粗糙,认为民间文学朴素有余,文采不足,因而主张对之进行加工增色,甚至使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化,从而破坏了

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

二、科学写定与改编和再创作的区别

写定是在忠实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对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结构和语言等进行规整梳理,必须保持讲唱的原貌;而改编和再创作则完全是作家利用民间文学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范畴。对此,我们要能够进行区别。

1、改编

改编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利用民间文学素材,对原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进行改造加工的创作活动。虽保留有民间文学的某些风格,但由于加入大量个人创作成分,已不是纯粹的民间文学作品

2、再创作

再创作比改编更为自由,作者的主观创造更多,它是以民间文学的素材为基础,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重新塑造人物形象、构思作品情节和运用文学语言,可以改编原作的体裁和风格,创造初一篇全新的作品。这类作品无异于作家创作。

三、民间文学作品的注释与附记

由于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它包括了特定民族的历史、宗教、道德、风俗、语言、心理等极丰富的内容,为了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民间文学作品的写定者还需要对作品作一些必要的注释和附记,为全面了解民间文学作品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情况和说明。

民间文学作品的注释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民俗事项,重要历史事件,主人公,以及对前人因种种原因对作品中某个问题作了歪曲或片面的解释进行勘误等。

民间文学作品的附记主要包括:对作品中涉及的特定民族的历史、民俗、宗教、祭祀、节庆活动、生产生活等的说明;有关作品流传地区、流布情况的说明;有关作品源流的考证说明;有关口头传说、书面记载(包括典籍记载)以及地下发掘情况的说明;有关作品的生态情况、特殊演唱环境、演唱时间的说明;有关作品的演唱曲调、艺术特点的说明;有关作品的讲述者与演唱者情况的说明;讲述者与演唱者对作品的相关认识的说明;以及作品异文的说明。附记应围绕作品的需要,并非每一篇附记都要面面俱到。

注释和附记都是民间文学作品中有关事项的说明,但是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在内容上,注释是对作品中所涉及的具体人物、事件、历史、民俗、生产、生活、语言等有关词语进行简要注解,而附记是作品正文的连带部分,是有关整个作品情况的说明。在位置上,注释是在作品中,而附记是在作品末。

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

在采录和写定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时,还必须解决翻译的问题。在此,翻译可以看作是民间文学作品写定的一种形式,它解决的好坏,决定能否达到“忠实记录”、“科学写定”的要求。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利用该民族的语言记录原

文,然后根据原文进行翻译,这要求译者通晓该民族的语言和汉语;第二种是记录者不懂该民族的语言,用国际音标记录后,再请懂得该民族语言的人协助翻译;这要求记音准确;第三种是记录者相当精通该民族的语言和汉语,可以将该民族的口语直接用汉语记录下来。以上三种,以第三种最好。除了语言,记录者要尽可能熟悉该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这对于翻译的记录和翻译都是很有助益的。

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无论采取哪种译法,都要力求达到信、达、雅,即忠实、准确、优美。

五、写定稿的检验与复核

对民间文学的写定和翻译稿进行认真检验与复核,这是保证书面作品科学性的重要措施。对于写定稿可采取与录音、录像磁带或原始记录稿对照复核,或请讲唱者直接检验;对于翻译稿应认真对照原文进行复核,或请有关专家校订。复核应注意以下问题:

1、是否体现作品原貌;是否保持作品主题情节;是否加工;有无添加情节、改换人物;有无写定者的语言?

2、是否体现原作特色韵味,语言风格,讲述人特点,原讲唱风格?

3、辅助材料(如讲述人,讲述时间、地点、环境,方言和音译、注释和附记等)是否全面、准确、清楚?

检验复核后,如发现问题,应予以修改补充,对于问题较大的,要重新写定。

对于记录、写定和复核后的民间文学资料和作品,要进行认真编号、登记、制卡、分类、编制目录索引,存档备查。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201109考试批次 《民间文学》大作业 学生姓名李杰 学习中心山东省金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5] 学号 200908576220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层次专升本

民间文学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精确地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民间文学中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和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1.第11题 远在2500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A.《吕氏春秋》 B.《论语》 C.《诗经》 D.《逍遥游》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12题 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指的是 ()。 A.史诗 B.民间故事 C.神话 D.歌谣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13题 在中国神话中,()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的主人。 A.女娲神话 B.盘古神话 C.洪水神话 D.射日神话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14题 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 B.伊阿宋 C.挪亚 D.宙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15题 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 ( )。 A.先时期 B.两汉时期 C.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23题 屈原在吸收()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

《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 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 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24题 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造人。 A.泥土 B.树木 C.空气 D.血液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25题

田野调查报告

德宏州陇川县景颇族社会变迁田野调查报告 一、前言 我于2012年2月27日至3月12日在德宏州陇川县做了为期14天的田野调查,此次调查是为了配合我的导师高登荣教授教育部课题:回访与新探——对梁钊涛先生1963年滇西民族调查的再研究。再研究,通常是对他人的调研点进行重新调查研究,也就是在他人原先的调研点做田野工作,以期与先行研究进行学术对话。简单而言,所谓人类学再研究就是一位人类学者对另一位人类学者先前的田野工作点展开的重新研究。目前,中国著名的人类学/ 社会学田野工作点, 如江村、西镇、凤凰村、南景村等, 几乎都已经有人做过再研究或追踪研究。此次对滇西民族调查的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直接延续田野工作点的学术生命,对滇西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的重要视角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滇西少数民族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背景资料 景颇族起源于青藏高原北部,传说为“木转省腊崩”(今青海省日月山一带),其先民属氐羌,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蔗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定为“景颇族”。景颇族主要有四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景颇支系的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景颇族是云南独有民族之一,景颇族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其余的景颇族人口散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浪、临沧的耿马佤族自治县等地。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啊碧波荡漾……”这首半个多世纪以来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名曲,吟唱的就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全州辖瑞丽、芒市、陇川、盈江、梁河5县市,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北、西、南三面均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黄金通道,是中国对南亚开放的前沿。 陇川县位于中国西南边疆,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语称为“勐宛”,现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勐宛”是傣语音译名,意为太阳照耀地方。陇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陇川县辖4个镇,5个乡(其中一个民族乡):章凤镇、陇把镇、景罕镇、城子镇、户撒阿昌族乡、护国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总面积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耕地近3亩;全县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

民间文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间文学概述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性质 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一)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 1、民间文学是一种单纯朴素的文学样式 2、民间文学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样式。 民间文学的表演性有两点本质性的含义:一是民间文学是一种活态的、立体性的文艺现象。二是民间文学是与特定环境中的民众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艺现象,其意义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本身所能展示的那些内容。 (二)民间文学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三、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 1.英国: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 英国研究民间文学的主要方法,早期是将民间文学看作原始文化遗留物的进化论方法,后期是将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发生着作用的社会现象的功能方法。 2、芬兰 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国际民俗学家协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协会和北欧民俗协会的会址都在芬兰。 历史地理学派,也称为芬兰学派。按照芬兰学派的方法编撰的主民民间文学工具书AT分类法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3、德国:格林兄弟对民间故事采录出版以及对神话的研究;缪勒创立的太阳神话学派,本非提出的流传学派。 4、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学派,以“自生说”来解释故事主题的起源,以“外来说”来解释故事情节的起源,认为主题可以自生,情节可以借用。 1928年,普罗普出版《民间故事形态学》归纳出两个最基本的叙事因素:“功能”和“行动范围” 5、日本:柳田国男研究“口承文艺”。 提出“重出立证法”,研究民间故事反复出现那些情节,分析其基本核心与变化的部分。 提出“方言周圈论”,认为距离文化发达城市越远,方言和民俗也就保存越多。 关敬吾:研究民间故事结构 四、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最重要也最常用 2、历时追溯法: 索绪尔:共时(特定时期或阶段的静止状况),历时(不同阶段和时期的

西南大学网教2018春0006民间文学大作业答案

0006民间文学 一、简答题 1.答:①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②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③音乐 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④语言美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⑤朦胧美是诗歌的 艺术外衣⑥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2.答:中国四大传说应该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 织女》,民间传说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历史性,这些传说都是民 众口传的历史,其次体现在它的文化史价值,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一个时 代的背景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化具有很重要的考证价值,另外,这些传说都具有传奇性,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娱乐和教育的 功能。 3.答: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 的类型化倾向。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 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 人物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的人物属于统一形象类型,即在品格、行为等 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如巧媳妇型、呆女婿型、机智人物型等。同 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 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儿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 为“类型”。类型分析时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买一只鱼故事类型的研 究成为一种分支学科即故事类型学,在这反面曾出现大量论著。当然, 类型化不仅是民间故事的特点,神话、传说也有类型化的变现,但故事 的类型化更为突出,可以说故事是类型化最强的一种叙事文体。 8. 答: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 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象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歇后语中对四 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反映了我国民间笃信道,佛,追求情 义,正义以及国民性格中歧视弱小,圆滑世故的民族心理。 二、材料分析题 1.以孟姜女故事演变为例。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汉族四大爱情传奇之 一,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从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以上溯到《左传》。《左传》中记载齐国的将士杞梁战死,杞梁的妻子不接受齐国侯在郊外吊唁,其中可以看出杞梁的妻子是一个比较理性,守礼法的人,但是未对她的悲伤加以描写。虽然没有后来哭夫,城崩,投水等情节,主要是表现杞梁妻大义凛然的刚烈性格,但其反对战争,热爱丈夫的主体框架已经隐隐显现。但是过了两百年左右,到了战国中期,《檀弓》一书中就用哭之哀三个字对她的悲伤加以渲染。战国之后,西汉前期,孟姜女的故事中心在于表现她的哀歌。到了西汉后期,故事的中心又从悲歌转变为崩城。东汉末年到六朝末,崩城一直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中心。到了唐末,孟姜女的故事又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把杞梁说成秦朝人,被派到修长城,过劳死,孟姜女到长城寻夫,一哭二城崩,二号骸骨出。故事中心从哭夫崩城到旷妇怀征夫。到了明代,增加了招亲,千里送寒衣等故事,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出现了。孟姜女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民间文学:集体创作的、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的范围:歌谣、神话、谜语、戏曲(对联) 民间文学的起源:劳动与生活、休闲、神话 民间文艺学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文学,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英国是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安徳烈*兰等。 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1989年联合国第二十五届大会向会员国提交的 《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芬兰学派编纂的《民间故事类型》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徳国,《国际民俗学科目》 日本,《日本昔话集成》和《日本昔话通观》 1935年,钟敬文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运用“民间文艺学” 一词来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名词。 1983年,钟敬文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发表了《建设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的讲话,提出我们要建立一门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从实际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并对这门学科的宏观框架进行构想与阐明。 学习中国民间文学的目的与要求: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2、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尤貝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而了解3、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4、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知识 中国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基本原理、民间文艺传承学、民间文学分类学、民间文学体裁学、民间文艺美学、民间文艺研究的信息学。 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在国外学习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留学生,如吴文藻、林惠祥、杨成志、费孝通等。 PS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以《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群(中国著名三大史诗),四南以《人类迁徙史》、《阿细的先基》、《苗族古歌》为代表的创世神话系列。少数民族的传说与长诗,如《嘎达梅林》、《阿诗玛》、《孔雀公主》。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表现: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口头性: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变异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泄稿,处在不断变化中。(表现:1、作品的语言变化2、作品的内容、情廿、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传承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而在不断变化,另一方而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泄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左的因素经过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表现:作品的内容上2、作品的形式上3、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传承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有固立的传承渊源(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第三章神话 左义: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史前时期最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

民间文学的研究

民间文学的研究 作为学科的民间文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民大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长诗、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这决定了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必然是田野调查和文本研究的结合。 田野作业,又称野外作业,或田野调查,是与案头作业相对应的到被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直接进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观察、了解、记录、调查的方法。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展演性的特点决定了民间文学的研究必须有田野调查的参与。田野作业要求研究者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努力和当地人融为一体,尤其要参与观察当地民间文学演述的全过程,使自己能够真正地感受和体会其中的精彩和美妙。通过田野调查,研究者可以切身感受到鲜活的民间文学形态,了解某种民间文学形式和作品诞生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变迁及其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案头的文本研究同样是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除了可以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为进一步的民间文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外,通过对前人整理的民间文学采风资料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对象有较为系统和整体的把握,从而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中心问题和基本的研究方向,从而为后续的田野调查工作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此外,对于大部分研究者来说,田野调查的时间和可调查的地区都是有限的,往往只能关注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民间文学形式和作品,在研究的覆盖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配合调查所进行的文本研究就是对此必不可少的补充,它可以使研究者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在空间跨度上,能够将研究对象进行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对比,在时间跨度上,能够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沿革从而对其发展过程和原因进行分析。 目前民间文学的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搜集整理和研究评论两大板块,在研究和学习民间文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会基本的民间文学的评论鉴赏方法,也要了解如何进行民间文学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对于一个合格的民间文学研究者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当前,民间文学的研究有几个较为热门的领域。第一,是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者能够更好地发现民间文学的从性质和特点,以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学的联系,找出它们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对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是跨国、跨民族的文学比较,以探究世界各地区文化的共性和不同及其原因,揭示出其中包含的规律;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横向比较,综合宗教、民俗和文学的知识,考察它们的异同之处及其联系,以更好地揭示这几种民间文化事象的特质,探求文化演进的轨迹。第二,是历史地理学派的民间叙事文学研究,通过研究和整理某一故事的丰富异文,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者得以将它们解析归纳出若干亚型,并对其中包含的历史地理因素进行探析,从而还原一个个故事类型完整的生活史。第三,结合文化人类学进行的民间文学研究,通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吸收其文化研究中积累的丰富成果,研究者可以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广阔视野来考察民间文学,从中探求具有普同性的文化要素。第四,即民间文学的评论研究,通过对相关民间文学作品和相关语境材料的收集整理,结合文献记述和田野调查成果,研究者得以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从而从中引申出相应的科学结论来。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哪种民间文学研究,都需要文本研究和田野调查两种工作方法的综合,各研究领域对这两种研究方法只是侧重不同,而不能专门使用一种方法而摒弃另一种方法。在当代,一些学者认为过度重视田野调查使得民间文学从对象到方法皆与人类学、民族学等强势学科重合,无形中消解了民间文学的特点,被边缘化乃至于涵化,,因此呼吁“告别田野”,然而,因为过度关注田野而彻底放弃田野,本身也是令一种极端。不可否认,在当代民间文学界的确存在一些研究者将民间文学在生活中的展演而不是民间文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完整版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 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比如: (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备注:本复习资料根据《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各章后的“关键概念”和“思考题”进行编写,已根据考试重点、范围、题干以及答案长度进行题型匹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敬请谅解。另已根据课程内容及上课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三角记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以圆形记号标记的内容出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本科目需要复习的内容过多,未标记的内容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复习。最后,本资料仅供参考,建议配合其他资料一同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 点。 隐喻学派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 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语言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人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 心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 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 2.神话有哪些种类? 自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 3.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4.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 5.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文学借鉴价值 6.简述四大爱情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 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白蛇传与端午节 7.民歌有什么功能? 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用功能、文化资料价值 8.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 第二,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又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 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 第四,风格崇高,叙述庄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判断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而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使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2.“类型”与“AT 分类法” 安蒂·阿尔奈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提出“类型”概念,即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后来,斯蒂·汤普森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古诗类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 分类法”。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田野调查报告。doc

关于惠州学院学风的调查报告 姓名:刘金明,黎康顺,方钦合 学号:1409081602227,1409081602211 1409081602229 年级:大学一年级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院系:服装系 指导教师:余彬 惠州学院思政部制

2014年12月08—2014年12月14 惠州学院大学生研究报告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大学生研究报告,是本人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报告作者签名: 日期:

大学生研究报告使用授权说明 (必须包括在提交合作导师的报告文本中) 本人完全了解惠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大学生研究报告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大学生研究报告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大学生研究报告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 览服务,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大学生研究报告;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迟发布大学生研究报告电子版,授权学校□一年/□两 年/□三年以后,在校园网上全文发布。 (涉密报告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报告作者签名: 日期:

要求 1. 封面 2. 原创性声明 3. 内容目录 4. 报告文本 5. 附录图表/原始材料/笔记视频/第一手资料 6. 字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宋体;正文,小四,宋体;字数:1-3,000(1,000/person);日期:11.15-12.15,2014 7. 调查要素齐全: 调查主题,田野小组(1-3),调查目的,调查对象,样本选择,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查问卷,调查过程,调查结果,材料分析,调查结论,预测建议,效果评估,经验总结 8. 符合田野调查报告写作规范 9. 细节和数据(=质性+量化) 10. 抄袭或雷同者0分 11. 互联网可查(对接大学1,2年级学科项目)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答案 认真学习教材第二章《从汉乐府到唐代的新乐府》,回答下列问题: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书·艺文志》对西汉乐府诗的评价。原文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意谓乐府诗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作为一种现实主义诗学精神,它与《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相通,并对后世中国古代诗歌形成关注现实的文学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乐府诗的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如: 1、揭示社会不公,这是汉乐府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妇病行》、《东门行》等。 2、表现战争的罪恶。例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等。 3、展示个人的情感世界。例如《上邪》、《有所思》写爱情,《蒿里》、《薤露》写死亡的恐惧,《郊祀歌》写长生,等等。

— 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1)善于选取生活中富有诗意的一个片断或几个片断,精心剪裁,巧妙布局,通过压缩叙事空间,把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如《东门行》选取主人公拔剑出门的镜头,《上山采蘼芜》选取故妇路遇故夫的片断。(2)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艳歌行》的细节描写,《妇病行》的对话描写,《陌上桑》的烘托描写,《孔雀东南飞》将人物置于矛盾漩涡中的描写等等。 2、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感情流露自然平实,不事雕琢。(2)语言浅近。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孔雀东南飞》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思想内容层面: 1、人物形象体现了民间价值观。刘兰芝是多才多艺的理想化女性。 2、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婚姻观。 其次,艺术表现上具有民间文学的处理方式: 、

完整word版民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 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生说、思想与感情的自发流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有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2、神话: 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民间传说: 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法表达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民间故事: 广义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狭义: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 1=1 o 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民间寓言等。 5、AT: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 AT分类法”。 6、史诗: 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是关于宏大的叙事叙事,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由于其他故事。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7、歌谣: 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由“民歌”“民谣”两部分组成。是从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着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 8、母题: “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其一再出现于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这是将母题与意象、原型等相混相等同。 9 、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得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得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得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得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得了解,对民间文学得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得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得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得珍惜、热爱之情与保护民间文学得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得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得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得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得基本知识与理论,内容涉及到 民间文学得含义、性质;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得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具体得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得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得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得理解与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得主要内容与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得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得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得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得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得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得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得含义。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得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得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得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成就与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得方法搜集整理身边得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识记:神话、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日月神话、开辟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 话、民族起源神话等关键概念。著名神话得基本情节。

北语201903考试批次《民间文学》结课作业

------------------------------------------------------------------------------------------------------------------------------ 201903考试批次 《民间文学》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学习中心 学号 专业年级层次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民间文学》期末试卷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 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9年1月21日--3月18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 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 小论文写作(请从论文选题范围内,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具体要求如下。总分100分) 一、论文题目 1、论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 2、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3、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4、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5、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二、论文写作要求

------------------------------------------------------------------------------------------------------------------------------ (1)字数要求至少2000字。内容要求语言精练、通顺;文章切题、新颖;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2)禁止下列抄袭现象:整段抄、整篇抄;移花接木;冒名顶替;直接从网上下载;雷同现象。 (3)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统一使用小二号黑体,加粗) 摘要(暂只要求中文部分)不超过200字 摘要标题使用小四号楷体,加粗 摘要内容使用五号黑体,出现在首页标题下面。 关键字(三至五个) 关键字标题使用小四号楷体,加粗 关键字内容使用五号黑体,出现在首页标题下面 正文 中文均采用小四号宋体,西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正文段落之间不空行 参考文献(统一使用5号宋体)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书籍——著者.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网络文章——网络文章的作者,文章题目网站地址 页面设置: 页边距:左3cm 右2.8cm;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2.54cm ,下2.54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倍

田野调查报告模板

解读陕北山村 ——清涧县王宿里村住户调查前言 2009年7月24日,由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名学生组成的陕北调研小组,坐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在走过2110公里后到达西安。然后,他们于次日转车前往清涧县老舍古镇,再入住到王宿里村,与当地的陕北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其中六人被分成两组,分别对刘仕强和刘进军两户农家进行调查。通过对两户人家经济、耕作和生活等各种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其他村民进行采访,从而对该村和农户的状况进行记录和调查。 一、自然环境 王宿里地处清涧老舍古乡,在黄河和无定河交界处,是少有的盆地地形,四围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底部绿树葱茏,鸟语花香。许多山坡,风化非常严重,半山腰以下的沟侧面都有一种被冲刷过的痕迹,经常可以见到残留的坍塌体。在山沟中,经常可以看见长势繁茂的沙柳和狼牙刺。而山坡上面分散地点缀着一些绿色,显得既单薄又无助。该村参天古树特别多,不仅有成片的千年枣树,还有老槐树、樁树等。绿树掩映之中,一排排原汁原味的旧窑洞,一座座古风犹存的四合院,一条条静谧的村中小路,一片片果蔬飘香的农家田园,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村口山上筑有山寨,寨中有多个烽火台。王宿里属于山坡型,村庄建设在一条较长的山梁上,很多农户窑洞建在山峁一侧,建设基本上是呈扇形展开。

二、历史典故 王宿里的村名是有典故的。相传秦王李世民曾带兵经过此地,并在此地夜宿。他躺在村边石崖下的一块石头上看书,但蚊子叮咬不断,于是他让人点燃艾草熏蚊子,果然石头上再也没有蚊子出现。后来这块石头便被命名为“无蚊石”,至今这块久经风雨侵蚀、斑驳沧桑的石头仍静静地伫立在路旁。当然,这块石头其实已经不是当年的无蚊石,曾经的无蚊石已经被破坏掉了,现在放那的只是后来找来的,没有什么防蚊神效。李世民第二天出发离开时还种下一棵枣树,后来此树开花落仔,经历千年而不倒,而种子洒落的周围也生长出新树,现在成了当地著名的千年枣树林。当地村民为了纪念秦王,遂将村名改为王宿里,因得此名。当年此地寇匪盛行,当地人为了抵御寇匪在山上修建了寨子,取名为秦王寨。后来李自成带着起义军也到过这里,村里至今还有他用过的拴马桩、下马石、坐朝砵等。这些传说其实都无从考证,不过清代士子王庆纶曾作有《王宿里》一诗,隐隐透露着该村与帝王之间幻渺的渊源。诗云:谷狭云深曲径通,秋原萧索夕阳中。松涛翻翠摇青峰,枣实凝丹映彩虹。大石尚留王者迹,荒村饶有古人风。国人沙碛寒烟乱,旋雁飞飞芦荻丛。 三、风俗习惯 地处黄土高原东麓的陕北,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主要融合带,绵延纵横近千里的黄土高原和起伏上下近千米的沟壑峁墕不仅孕育了华夏古文明,而且至今仍保藏和储存着许多优秀文化传统,奔腾不息的黄河及其支流无定河哺育和滋养着这方水土的人民。

《外国文学(1)》课程作业答案(选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1)》课程作业答案(选做) 第一章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古典时期”——古希腊文学的一个阶段,是指公元前8—5世纪,也就是欧洲奴隶制全盛时期,其间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希腊戏剧和文艺理论。抒情诗的主要内容歌咏爱情和美酒,或赞美神、运动会上的优胜者和政治领袖。萨福是古希腊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多为人与命运的冲突,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古希腊喜剧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著名的喜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诗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里面阐述了作者的文艺观。《诗学》首先阐述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他发扬了古希腊传统的“模仿说”,认为现实世界是文艺的蓝本,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其次,他提出诗的真实不同于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诗是虚构,在虚构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而抛弃偶然性,所以诗或艺术的真实可以高于生活的真实。此外,他还提出文艺的社会功能是陶冶情感。他在论悲剧时,强调动作的整一,并指出悲剧的时间不应无限制地延续。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点是符合现实主义的。他的《诗学》为西方的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 3、新喜剧——古希腊文学“希腊化时期”出现的戏剧形式。它不谈政治,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俗的雅致,剧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食客、兵士、艺妓和家奴等。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米南德。

4、黄金时代——古罗马文学的一个阶段,是指公元前1—公元1世纪,也就是共和国末期和奥古斯都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罗马文学达到了最高峰,主要成就是诗歌和散文(演讲)。杰出的代表是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其中,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模仿了荷马史诗,但其风格严肃而哀婉,音韵严谨,语言简练,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成就,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5、《荷马史诗》——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史诗反映了古希腊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历史社会生活,歌颂了古希腊人民理想的英雄,如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等。史诗还表现出古希腊人热爱现世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史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很高,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的因素,史诗的结构巧妙完整。荷马史诗在素材、思想内容、艺术方面对后世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6、希腊悲剧——古希腊戏剧的一种,是在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形成时产生的,起源于“酒神颂”,逐渐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希腊悲剧的主题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代表作家有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希腊悲剧虽多取材于希腊神话,但它密切地反映当时的现实,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参考材料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珍惜、热爱之情和保护民间文学的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的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涉及到民间文学的含义、性质;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和原则;具体的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的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的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的含义。 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就和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整理身边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民族志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式的书面描述。田野工作有如智慧之旅,而写民族志就是它的终点。调查者来到陌生的文化场景,花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来了解它;为了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界定他们的经验,他得聆听、观察、参与;然后他要处理收集到的资料,把资料翻译为描述性的报告,使得不熟悉该文化的人能够理解它。这就是民族志。它用其它文化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呈现构成一种文化的诸概念。像任何翻译一样,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没有精确的对等概念,民族志传达的意义也不完整的。因此局外人只凭一本民族志是无法像当地人一样地完全把握该文化的意义的。但是优秀的民族志能在解释他人的文化知识方面走得更深入一些。 第一节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 民族志描述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技巧与勤奋,报告人的合作程度和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但是再好的报告人、再投入的田野工作也不能代替详尽的分析与书写。分析田野笔记不能等到田野工作结束后才开始。每一次访问、每一段观察之后都有必要把所获知的东西尽量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些原始资料可以用于构建提问、确定类别,改进我们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各种定义。在研究前期必须要

做的一种分析是限定调查内容。最好这样做:列出你在要调查的文化场景中能在的所有领域和题目;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做详细调查。民族志报告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时要根据特定文化的特点来决定内容安排和重点,有时则可以由作者选择一种写法。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我们认为,学习如何写民族志最好的方法是仔细参阅已发表出版的民族志。 各类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 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是指对调出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作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看重分析社会的基本状况,研究大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综合调查报告一般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它的内容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一个地区甚至特定社会的地理、人口、阶级、阶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所依据的资料比较丰富,覆盖面大,指导作用强。二是对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作纵横两方面的介绍。三是以一条主线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