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14)-门德尔松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14)-门德尔松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14)-门德尔松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14)-门德尔松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14)-门德尔松

西洋古典音乐入门(十四)——门德尔松1809——1847Felix Mendelssohn 他的音乐优美精致、令人舒适、有节制、旋律悠扬,而且毫无瑕疵,不同于那些不朽大师的作品那般深刻和富于灵感,不含暴烈的激情,但却是天才的创作。听过门德尔松的旋律之后,你不会感到消沉,旋律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刺激到你的耳朵。初听者知道自己听的是优雅而美丽的音乐,行家亦认可其无与伦比的技巧,尽管反对者们因为作曲家未能达到更伟大的高度而感到失望,但一个人可以不必极为狂热或反叛,却仍然独特而出色。门德尔松从未穷愁潦倒,他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德国籍犹太银行家,他将人们想象中银行家所应有的一切保守与拘谨都传给了儿子。评论家们说,门德尔松音乐的主要缺陷,是他从未完全地放任自己。你无法想象门德尔松像贝多芬那样在奥林匹斯山上向上帝挑战,或像浪漫时期的舒曼那样纵情宣泄情感。他通常是轻松愉快的,即使忧伤也是有所节制的、优雅的忧伤。他远超过一个有条理的、才华出众的音乐家,他的天赋才华令人难以置信—他位列榜行榜第11名,居天才作曲家之首,距第4到第10位半人半神式作曲家仅一步之遥。对这一排行不可掉以轻心;在他之下紧接着就是德沃夏克、李斯特、肖邦、斯特拉文斯基,还有威尔第。

追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屈指可数的少数人的足迹,委实是一件荣耀的事。他的祖父摩西·门德尔松是著名的哲学家,他的银行家父亲是一位艺术爱好者,他富有的母亲能够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他是所有浪漫主义者中与生俱来的音乐家,具有和莫扎特出奇相似的天赋奇才:他是出类拔萃的钢琴家,当时著名的指挥家,卓越的管风琴家,令人尊敬的教育家,也是世界级的作曲家、门德尔松生于汉堡,父母让他在舒适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成长。他3岁时汉堡被法国军队占领,便随家迁往柏林。不久他便随艺术气质浓厚的母亲学习钢琴,他异乎寻常的才能需要高水准的专业教师教导他。9岁时他便在柏林举办了首场钢琴音乐会。1821年到家中听他姐弟演奏的客人中有韦伯。那一年欣赏这位神童的还有歌德,他在早年曾听过神童莫扎特的演奏,如今又为这新的奇才所震撼,他邀请门德尔松到魏玛附近的家中做客: “我是扫罗,你是大卫,”歌德后来给年轻作曲家写道,“当我悲伤沮丧的时候,来我身边,用你甜美的旋律安抚我的灵魂。” 从年轻的门德尔松身上可以期望并找到匀称、均衡且恰到好处的道路,他接受的是相当于全英最好的预备学校和第一流大学所能提供的教育,17岁时就创作出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这是最典型的梦幻童话音乐,轻盈、有趣、欢乐,评论家们一致认为它远远超越了任何年龄的普通音乐家的能力。尽管

这不是门德尔松最好的作品,但即使他只写过这一首乐曲,他和这首乐曲也都会受到高度评价。音乐人士说,在他之前和之后没有人(甚至莫扎特)在这样的年龄能够创造出如此了

不起的作品。门德尔松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3位不朽者的作品都加以悉心研究。1829年,年仅20岁却早已是精湛的钢琴家、作曲家及指挥的他,安排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巴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从而触发了大众对巴

赫音乐的新兴趣。若说此举使巴赫走出沉寂或许是夸大之辞,但它确实引起大众对排名第一的音乐家新的关注,从那以后他变得声名大噪,再也不需要介绍了。据说当时有人

说:“除巴赫之外别无上帝,门德尔松就是他的预言家。” 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一样,不像大多数浪漫主

义者那样反叛古典主义传统。他从不狂暴。由于生活的时代,他潜移默化地吸收浪漫主义的特点,不像同时代的柏辽兹或李斯特那样非正统,或像舒曼或肖邦那样活跃。如果说舒曼是浪漫的古典主义者,那么门德尔松就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者。1833年,遍游意大利、法国、英格兰和苏格兰后,返回家

乡不久,他被任命为杜塞多夫的音乐指挥,负责教堂音乐、歌剧和两个合唱团——这是他第一个正式的音乐“职

务”。6个月后他离职而去,但他很快又接受了一个

更显赫的职位,成为著名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指挥。音乐化的门德尔松和音乐化的莱比锡珠联璧合。度过快乐的

5年之后,他不无犹豫地离开莱比锡,回到柏林领导一个计划中的艺术学院。尽管学院的发展并不顺利,但再次赴英格兰旅行之后,他在音乐界的地位已十分稳固,又被授予普鲁士国王乐长的荣耀职务(这只是一个虚职),他得以回到他热爱的莱比锡指挥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并进行创作:在国王的鼓励和经济支持下,他在1843年创办了莱比锡音乐学院。另外,1846年和1847年因他辛勤努力的工作而在英国获得神话般的成功.然而过度工作使他的健康很快受到损害,没有活过38岁。尽管如此,他仍是十分多产。他的作品包括5首交响曲,3首奏鸣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2首钢琴协奏曲,儿首非常著名的前奏曲,2首备受称赞的神剧,许多配乐,还有大量室内乐作品。他最后致力创作的《以利亚》,被普遍认为是最好的神剧之一,仅次于亨德尔的《弥赛亚》,与海顿的《创世纪》并列。这是门德尔松在公众面前最辉煌的胜利,英国女王的丈夫为此写道:“致这位高贵的艺术家,他使我们的耳朵摆脱那毫无意义的混乱声音,开始领悟所有的和谐与纯粹。”第二首神剧《圣保罗》不及《以利亚》那样广受欢迎,但也足堪进人1Q首最好的神剧之列。在他的管弦乐作品中,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的一面,在下面3首序曲表现得最为明显: 《芬格尔山洞》序曲,一首真正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意的、“细腻平衡”的交响诗;《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

如果仔细听,你能听到《芬格尔山洞》中浪涛拍岸之声。5首交响曲按发表顺序而非创作先后来编排。它们是: 《c 小调第一号交响曲》,1824年,门德尔松15岁时作,被认为是相当不错的作品。《B大调第二号交响曲》“颂赞歌”,1840年,一首用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风格创作的合唱交响曲,受到许多评论家的严厉批评,但也有人称赞它.认为无须将它与最伟大的合唱交响曲作比较。《a小调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1842年,被专家们认为不如《芬格尔山洞》序曲,也创作于苏格兰。《A大调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1833年,几乎受到一致喜爱。《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宗教改革”,终乐章中有熟悉的颂歌《安全堡垒》,作于1832年。发表于作曲家死后20年,当时他曾想将它烧毁。在此之前,门德尔松在12 ——14岁之间曾写了12首较短的弦乐交响曲,由3个乐章构成。这12首早期的交响曲和上述5首主要交响曲至今仍可找到,都还常被演奏,而且可以在古典音乐电台里听到。《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是最常被演奏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次之,《第五号交响曲》“宗教改革”也十分受欢迎,尽管对它评价不高。门德尔松著名的钢琴作品包括《无言歌》、《E大调随想回旋曲》还有《前奏曲与赋格》。有些人认为他的杰作是神剧《以利亚》(有人认为

它十分出色,但不够均衡),但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是抒情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38年(当时作曲家29岁),著名小提琴家戴维即要求门德尔松写作这首乐曲,但经过几年之后才完成。在当时门德尔松回答这一要求说:“谢谢你催促我。我极愿意为你写作一曲,如果眼前我有适当的时间的话,我会为你写一些东西的。但这件工作并不容易。你要求它应是出色的,但我如何做到呢?”音乐人士说它不是一首“深刻”的作品(专家们在许多重要领域都热衷于“深刻”一词,如文学、政治理论、酿酒),但也认为它有雄辩力,旋律感强,始终很美。对入门者帮助很大的作家莫登将第一乐章描绘为“激情的

”,第二乐章是“柔和的”,第三乐章是“活跃的”—这些词对听众是有意义的。也别忘记门德尔松热情奔放的《婚礼进行曲》,它是《仲夏夜之梦》配乐的一部分,也许比任何一首古典乐曲都广为人知。和排行榜上许多作曲家不同.门德尔松在有生之年便已深受欢迎。并非每个人都是门德尔松迷。他最严厉的批评者中有萧伯纳,他从1888——1994年用笔名“巴塞托”为《伦敦明星》杂志撰写音乐评论。他写道:“尽管门德尔松在音乐中以感人的柔情和雅致表达自己,时而表现出高贵和纯粹的激情,使我们忘记了他所有装模作样的文雅、墨守成规的感伤主义、以及他贩卖神剧的可鄙行为,

但他不能跻身伟大作曲家之列。他比舒曼聪明,正如但尼生比白朗宁聪明。对那些把但尼生看成本世纪伟大诗人的人来说,他确实是本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门德尔松比史博更激烈,更具创造性与灵感,比舒伯特能干得多,也受过更多教育。但是,把他和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或瓦格纳相比,你便可以决定对那些宣称他为‘大师’的盲从者采取什么态度。” 对门德尔松很好的一

件事就是,在他死后的140年间,无论评论家对他的评价如何起起落落,公众在他生前和死后始终认为他是绝对杰出的,到今天仍然如此。门德尔松的热情支待者们假定他本可以成为最“完全”的音乐家,因为他的早熟、伟大的天才,以及多面性。他是才华出众的作曲家、教育家、改编者、演奏家和指挥。虽不是“最伟大的”,但是最“完全的”。虽然门德尔松和舒曼在莱比锡一同工作,而且同年,但他们之间的差异很大。舒曼张扬外露,门德尔松却是相当律己的。舒曼抛弃对传统形式的题献,正如我们看到的,他创作的作品称为《狂欢节》、《儿时情景》、《阿拉伯风格曲》或《克莱斯勒偶记》,那是什么

样的音乐作品标题?作曲家应写作牧歌、经文歌和赋格,还

有后来的奏鸣曲、交响曲及协奏曲:这才是正当的事,也正是门德尔松所作的。这种种不同之处显然融入音乐之中。舒曼(以及肖邦、李斯特、柏辽兹和瓦格纳)是浪漫主义的实验家,

用音乐的原料进行试验,用节奏、调性关系与和弦,用不协和音、对比与冲突。这不是门德尔松的方式,但他的音乐白璧无瑕.儿乎天衣无缝。那是他如此崇拜巴赫的原因吗?不尽然,所有的音乐家都崇拜巴赫。但这是同行们在他生前崇拜他的原因之一,尽管他比他们中的许多人少些冒险精神。1847年11月4日,忍受了几个星期在当时不明原因的病痛之后,38岁的门德尔松离开了人世,现代医学认为一连串轻微中风导致更严重的中风。他虽然不是排行榜中最短命的作曲家(舒伯特只活了31岁)。入门曲目入门曲目中有一首交响曲,即《A大调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它是评论家的选择,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遵照门德尔松本人的意见,它在他有生之年并未发表,但1833年他在伦敦指挥了它的首场演出。在此之前两年,他从罗马写的一封信中说:“我的《意大利交响曲》取得了很大进步,它将是我的创作中最成熟的东西,特别是最后乐章,激动的急板、”确实,最后乐章在今天仍备受专家青睐。《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毫无疑问应该包括进去,它也许是门德尔松最抒情的作品,单其旋律就足以使它与贝多芬和勃拉姆斯重要的小提琴交响曲并列。人门曲目也少不了人人喜爱的《仲夏夜之梦》序曲。除了序曲,门德尔松还为该剧写了大约12首乐曲——自然包括退场曲《婚礼进行曲》。序曲作于1826年,受普鲁士菲特烈·威廉国王之托的其他音乐

则到1842年以后才写。第4首入门曲目是一首室内乐作品,《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选择它的部分原因是他在

16岁时即创作此曲,甚至早于《仲夏夜之梦》序曲,还因为这首乐曲确立了他的地位,使他不再仅是一名年轻优秀的作曲家,而进人了伟大作曲家的行列。它是典型的早期门德尔松风格,轻盈浮动而且柔和,许多专家认为可与他更成熟的四重奏媲美。最后是作曲家最脍炙人口、也大受音乐人士赞赏的作品——《芬格尔山洞》序曲,亦称《赫布里底群岛》( Hebrides,地理资料很久以来就表明芬加尔洞窟是马

尔西部一个小岛上的自然景观,并不在赫布里底群岛)。那是一个海景,作家兼评论家尤恩(David Ewen)摘引了下面的描绘:“它无疑给我们留下了美妙生动的印象,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在岩洞中轰鸣的浪涛,海鸥尖厉的鸣叫,空气中咸咸的味道,海草强烈的气味,还有这北方景色的优郁回响。这真是浪漫主义想象与浪漫主义音画的杰作啊!”门

德尔松:入门必备作品名称交响曲: 第四号,A大调,

“意大利(Italian )其他管弦乐作品: 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芬格尔山洞(Fingal' s Cave)序曲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 s Dream,序曲及戏剧音乐)室内乐作品: 弦乐八重奏,E大调主要作品(1) 乐队:

五部交响曲:《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1824年,门德尔松15岁时作,被认为是相当不错的作品。《B大调第二号交

响曲》“颂赞歌”,1840年,一首用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风格创作的合唱交响曲,受到许多评论家的严厉批评,但也有人称赞它.认为无须将它与最伟大的合唱交响曲作比较。《a小调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1842年,被专家们认为不如《芬格尔山洞》序曲,也创作

于苏格兰。《A大调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1833年,几乎受到一致喜爱。《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宗教改革”,终乐章中有熟悉的颂歌《安全堡垒》,作于1832年。发表于作曲家死后20年,当时他曾想将它烧毁。

序曲有:《仲夏夜之梦》(1826)、《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又名《苏格尔山洞》)、《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传奇》(1833)和《吕伊·布拉斯》(1839);钢琴协奏曲有:《G小调》(1831)、《D 小调》(1837);双钢琴协奏曲有《降A大调》(1824)《E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22);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1844)

(2) 合唱作品:

清唱剧有:《圣保罗》(1834-1836)、《以利亚》(1846-1847)、《耶稣基督》(未完成,1847);交响康塔塔《颂赞歌》(1840,有人称之为第二交响曲);九首诗篇歌;九首经文歌。

(3) 戏剧音乐:

歌剧有:《卡马秋的婚礼》(1825)、《儿子与陌路人》(1829)、

《洛雷利》(未完成,1847);戏剧配乐有《安提戈涅》(1841)、《第一个瓦尔普吉斯之夜》(1831,1842)、《仲夏夜之梦》(1843)、《阿塔利亚》(1843-1845)、《俄狄浦斯在科洛纳斯》(1845)。

(4) 室内乐:

六首弦乐四重奏;三首钢琴四重奏(1822-1825);两首弦乐五重奏(1831,1845);弦乐六重奏(1824);弦乐八重奏(1825);两首三重奏(D小调,1839;C小调,1845);小提琴奏鸣曲,两首大提琴奏鸣曲(1838、1843)。

(5) 钢琴:《升F小调随想曲》(1825);《E小调回旋随想曲》;六首前奏与赋格(1832-1837);六集《无词歌》。

(6) 管风琴:三首前奏曲与赋格(1833-1837);六首奏鸣曲(1839-1844)。

(7) 歌曲与主调合唱曲:十套钢琴伴奏的歌曲;十一套主调合唱曲。《芬格尔山洞》《芬格尔山洞》(又名《赫布利德群岛》)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一部较有代表性的音乐会序曲。此曲开始创作于1829年,这一年,门德尔松偕同友人渡海赴苏格兰游览了西海岸的赫布利德群岛。赫布利德群岛上有着众多美丽的迷人山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群岛中以苏格兰民族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芬格尔山洞。当潮水进出山洞、浪花拍打着洞中石柱的时候,芬格尔山洞便会发出响亮悦耳的声响,声闻数里。因此,它又素有“音乐的

岩洞”之名。有感于芬格尔山洞的神奇景色,门德尔松游览归来后马上就着手开始写作,并于1832年最后完成。一经演出,这首序曲就声名大噪,被同行们赞叹不已。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听过这首序曲后,称门德尔松为“一流的风景画家”。勃拉姆斯也感叹到:“如果我能写出象门德尔松这样的序曲,我愿意用我的全部作品与之相抵”。《芬格尔山洞》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奏鸣曲式。音乐一开始,呈示部第一主题就呈现了出来。它由中提琴、大提琴及大管奏出,刻画了浪花奔涌着撞击在断岩峭壁上的情景:接着,第二主题也奏响了。它由大管及大提琴奏出,优美而无拘无束,这是作曲家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讴歌:音乐继续进行和发展着,那绵延不绝的旋律似一浪推一浪的浪花、又似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涨潮了!突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掀起了滔天巨浪,海浪撞击在一起击碎成无数的浪花——呈示部的末尾为我们展示了这一

无比壮观的奇景。在展开部中,音乐又恢复了序曲开始时的情景——浪花重又发出了均匀的拍打声。不久,海浪再次翻腾而来,从这里我们听到了英雄的传说故事的回响,看到了一往无前的咆哮的风暴:再现部中,音乐在依次历经了宁静的心绪和昂扬的热情之后,再次恢复了平静。最后,全曲结束在单簧管柔和的吹奏声中。门德尔松这首序曲描述海鸥飞翔,芬格尔山洞面向大海,任海涛冲击的景观。

瓦格纳就此曲,曾称门德尔松为“第一流的风景画家

”。序曲为中庸的快板,b小调。代表波浪荡漾的第

一主题先以弱低音出现,然后扩大。接着第二主题由木管表达,它的高潮迭起令人想起大风和冷峻的洞穴。平静下来后,D大调第三主题由低音管和大提琴演绎出阳光下温暖和明亮的大海的感觉。达顶点后再现第一和第三主题,终结部再活泼地展开,依旧以第一主题为主,强有力地结束。这首序曲的版本可选:1.卡拉扬1987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CD编号449 743-2。这张唱片上另有门德尔松的第三、第四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2.阿巴多1985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DG,CD编号423 104-2。门德尔松序曲专辑,其中还收有《仲夏夜之梦》选曲、《吕伊·布拉斯》(Ruy Blas)序曲、《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企鹅》评介三星。3.科林·戴

维斯1970年指挥BBC交响乐团版,Philips,CD编号442 302—2,廉价小双张。这2张唱片上另有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阿卡多/迪图瓦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第四交

响曲》、《仲夏夜之梦》选曲,《吕伊·布拉斯》序曲、《随想回旋曲》和《无词歌》精选(哈斯钢琴),《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4.韦莱(Weller)指挥爱乐乐团版,Chandos,1993年版。CD编号CHAN9099。这张唱片上还有门德尔

松的第一、第五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这首序曲的历

史录音可选:1.富特文格勒1930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收于KOCH.CD编号37073-2(2张)。2.比彻姆1938年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版,收于DUTT,CD编号CDLX001。《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22年,呈献于门德尔松当时的老师里茨,当时门德尔松大约13岁。此曲手稿1951年由梅纽因在门德尔松家中发现,共3个乐章:1.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先由乐队呈示,第一小提琴充满感情地呈示F大调经过部开始句,第一主题再现,以A大调结束经过部后,主奏小提琴加入,第二主题由主奏小提琴以F大调演奏。发展部以乐队处理第一主题始,主奏小提琴加入后,转向D小调。再现部先是第一主题再现,主奏小提琴再现第二主题,弦乐合奏的第一主题动机以对位形态与之交织。最后以合奏第一主题而结束。 2.行板,D 大调,自由的变奏曲式。第一小提琴先奏富抒情味的主题,变奏处理后,主奏小提琴的华彩加入,转入降B大调,小提琴奏三连音符。主奏小提琴的旋律由各种乐器处理后,进入小提琴的华彩,弦乐发展而形成高潮,这一乐章不间断,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3.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由主奏小提琴奏充满活力的第一主题,经过部后,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以F大调呈现,两个主题交织,出现华彩。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的华彩始,再开始处理第一主题。在经短暂模仿后,低音弦乐处理主题动机,主奏小提琴奏这一主题,进入

再现部。再现部第二主题以D小调再现,结尾以第一主题为基础,短小而有力。(林逸聪《音乐圣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

瓦尔特·达姆斯在他所写的门德尔松传中,用寥寥几行文字便从美学的角度评价了这首作品:"它具有和文学杰作相同的特点:炫技部分尽管也受到听众的欢迎,但只是成功的一个很小的方面。音乐的交响性特点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最清晰的发展,尽管独奏部分有着自己的炫技成分。从而使独奏部分更接近莫扎特的作品,而不像贝多芬,更不像勃拉姆斯……这首协奏曲的总谱是门德尔松所有作品中最宝贵的一颗明珠,其清晰性、线性发展和音色均无以伦比。独奏小提琴帝王般地主宰着整首作品。” 门德尔松的好友、音乐家斯汤蒂尔·贝涅特对比贝多芬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时说道:“前者是亚当,后者是夏娃。”也就是说贝多芬的是男性的,而门德尔松的是女性的。虽然不能认为他说得完全准确,但在某种程度上他指出了那两支协奏曲的性格的核心,而且,也巧妙地摆正了每支乐曲的地位。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

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

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这一乐章是如此的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第二乐章,行板,D大调,6/8拍,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

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四音音列 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hord)。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完整音列体系 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调式 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 音乐社会功能学说 在古希腊人心中,音乐有一种神秘的魔力,认为音乐可以除邪防病,也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著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军队中配有军乐队、乐师和歌手,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音乐在古罗马统治阶级的手中,成为炫耀权势或纯粹娱乐的工具。在古罗马文化生活中,有深刻伦理道德意义的古希腊悲剧也被豪华的马戏演出或血腥的角斗士格斗场面所取代。 与古希腊音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职业音乐家到处巡回演出,待遇优厚,被人们奉为偶像。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情绪: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 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 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 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中世纪的常用乐器有弦乐(拨弦、击弦、弓弦)和管乐两类。 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1、和声方面 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2、织体方面 a、多采用和声式的织体; b、常将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并创造出“福布尔东”的复调音乐手法。 福布尔东 从乐谱上看,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句总结束在八度上。 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往未写明。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思坦、阿巴多、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

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欧洲古典音乐家生平故事(一) (2010-12-23 21:40:33) 转载▼ 分类:东西方音乐 标签: 文化 巴赫(1685—1750) 请记住,三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欧洲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巴赫。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 Sebastian Bach)于1685 年3 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 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7 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 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听说汉堡有位著名的管风琴大师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 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然而,能观摩大师演奏,聆听大师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1702 年,巴赫从学校毕业。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最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大师,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师风采。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休假,他不顾往返640 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步走向鲁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他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大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

西方音乐赏析

西方音乐赏析 第一编资本主义前音乐发展概况 一、引言 二、氏族社会音乐的特征 三、奴隶社会音乐的特征 四、封建社会音乐的特征 第二编资本主义时期音乐发展概况 第一章向往自由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水上音乐等〕 (三)克利斯托夫·威利巴尔德·格鲁克〔阿尔赛斯特序曲等〕 第二章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期 一、交响乐的出现 二、交响乐队的编制 三、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一)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小夜曲等〕 (二)沃尔夫冈·阿马杜斯·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等〕 (三)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 四、浪漫派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一)弗朗兹·瑟拉富·彼德·舒伯特 〔小夜曲等〕 (二)艾克多尔·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三)菲里克斯·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四)罗伯特·舒曼 〔梦幻曲等〕 (五)约翰尼斯·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等〕 (六)乔亚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威廉·退尔序曲等〕 (七)朱瑟贝威尔第 〔饮酒歌〕 (八)贾科莫·普契尼 〔歌剧:蝴蝶夫人等〕 (九)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 〔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十)乔治·比才 〔歌剧:卡门等〕 (十一)弗朗茨·雷哈尔 轻歌剧〔风流寡妇〕 (十二)费德里克·法朗索·肖邦 钢琴作品:〔练习曲、即兴曲、夜曲、前奏曲等〕(十三)弗朗茨·李斯特 〔爱之梦等〕 (十四)小约翰·斯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 (十五)别德里奇·斯美塔那 〔沃尔塔瓦河〕 (十六)安托宁·德沃夏克 〔斯拉夫舞曲等〕

经典音乐赏析

听《克罗地亚狂想曲》有感 音乐,是人类最美妙的艺术,很难想象简简单单的音符在幻化的排列中能够演奏出如此的天籁之音,没有音乐的世界是可怕的,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厌倦了自己机械般的发音,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暗淡无光,因此我们真的很需要这最美的艺术,感谢上帝赐予声音。 最近听到一首美妙的钢琴乐曲,一打听才知道演奏者是被誉为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的克罗地亚人——马克西姆。 不得不说,马克西姆是个钢琴奇才,不仅仅在音乐上将这种古典与流行结合得完美无缺,更将这种形式的具体体现结合得相当唯美。闭目凝听这首曲子,能感受到马克西姆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沉稳洗炼的演绎风格,甚至能感受到他指尖跑动的速率和身心所迸发出的激情,让人的全身的每一个脉搏都有种律动感。 这首由钢琴、小提琴、爵士鼓建构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完美和弦三音古典乐,一开场就在钢琴流水般神秘的奏击下让人魂飞亚得里亚海,看到一片大气的蔚蓝。那几个有力的钢琴顿奏,好像阳光下这个高大热情的克罗地亚男人,有力的点头鼓励着我们去幻想奇妙的克罗地亚之旅。 当到达乐曲的高潮部分,我们能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而在这一切忙碌喧嚣下,我们看到了在断垣残壁中,有着一朵小白花,它静静的开放,纯洁的叶子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面无表情的来来去去,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

然后乐曲有五个舒缓的节拍。像有一位安详的爷爷,在给我们讲述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时,突然停下来,看着远方,目光安详。 接着就是我最喜欢的那段了——钢琴与小提琴协奏的那段,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叫人低回沉醉。短促、急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好像俩个顽童在争着追逐一只美丽的蝴蝶。最后,在蝴蝶的带领下,两个孩子见到了美丽的景象,或许就是那多在微风中摇曳的小白花,不管怎样,这是新生的希望。 忽然节奏加快,钢琴与小提琴协调到完美的相得益彰,我们能感受到身体飞奔,记忆返回,似乎已经到了萨格勒布上空,俯瞰着克罗地亚的一切,脉搏也被音乐带着跳动。吞噬,燃烧,欣喜若狂,穿越了萨格勒布之夜的激情燃烧。 最后,声音铿尔,徒留钢琴的颤音。 也许只有夜晚来时,我们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本来车水马龙,而到灯火阑珊时什么都已散去。 这样的夜里当然有一点点的悲伤,却是清静比悲伤多。不得不再次说曲子和弦极致的美,也许美的东西都让人心些许的伤感与无奈。 作为一名大学生,音乐已经成为了我生活当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每当我郁闷的时候,我会听一曲《克罗地亚狂想曲》,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伴随着马克西姆的音乐,我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喜怒哀乐走,这就是音乐的魔力,他会让我忘却心中的不快;当我自己迷茫的时候,Beyond将是我的不二选择,那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励着自己穿越眼前的迷雾,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朋

西方古代音乐简况

西方古代音乐简况 古希腊音乐: 古希腊音乐西方音乐源远流长,前后几千年。它的发展,接受了哲学、神学、人类科学甚至工业革命的洗礼,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古希腊是欧洲首先创造的文明古国,而今欧洲所有的文化,追其根源,又要溯及古希腊,所以希腊文化,可称为现代欧洲文化的渊源。西方文化的发展无法割断其与古希腊的联系, 是在于它的哲学理论建立在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观念的基础之上;另外,它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和戏剧构筑于古希腊的传统之中。古希腊音乐如同一段美丽的神话,其影响不在于具体乐曲的流传,而在于刺激了后世音乐的繁荣。从文艺复兴到佛罗伦萨歌剧和法国悲剧,都体现了古希腊音乐的影响。虽然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很少,但是丰富的文字记述和雕刻向人们描绘了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风貌。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希腊音乐文化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启发着后世的人们。其历史时期由公元前32世纪一直延续到前146年,其文明史发源于公元前3200—前1200年的爱琴文化。 一、范畴 由于古希腊音乐拥有着较长的“文化绵延期”,因此,它的概念极为宽泛。对于时间,音乐史上还没有精确的划分。根据现存各类资料所属年代及区域来判断,“古希腊音乐文化”的时间范畴主要被定位于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的“古典时代”前后;而就地域范畴而言,“古希腊音乐文化”主要以现代希腊为中心(包括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北到阿尔巴尼亚的南方区域(以前的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西到意大利半岛的南方区域,东到小亚细亚,南到非洲海岸的北方区域。(特别是利比亚和埃及);这个地域涵盖了诸多民族如多利亚、爱奥尼亚、伊奥尼亚、亚加亚、利底亚、弗里几亚、色雷斯、马其顿、利比亚和埃及等。 二、历史进程中的音乐生活 根据现存资料和有关论述,古希腊音乐文化生活的繁荣时期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古典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和希腊化时代(约公元前3世纪)。其中,古典时代是音乐文化生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荷马时代,也称为叙事诗时代,古希腊人遗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资料是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记述的两部史诗。这两部吟唱风格的大型史诗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前8世纪,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一部史诗是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伊利亚特”(Ilias),另一部是描写英雄俄底修斯故事的“奥德赛”(Odysseia)。它是由音乐与诗歌相结合形成的半宣叙调的音乐曲调,用基萨拉伴奏演唱。据亚里士多德说,当年的史诗种类很多,有简单史诗、复杂史诗、苦难史诗、性格史诗,而荷马史诗通常被称为英雄史诗,所用的六音步扬抑抑格也被称为六音部英雄格。史诗用专门的吟诵音调,是根据诗词的语言音调和格律提炼而成的。吟诵史诗的游吟诗人称为巴德(bard),手持里拉类弹拨乐器边弹边唱。 2、古典时代,也被称为抒情诗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境内各族大举向海外移民,在海外建立了许多移民城邦。移民运动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氏族的解体。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人们的集体感情逐渐淡漠。独立谋生的新形势,引起了种种复杂的个人情感体验,这些情感抒发为诗歌,合乐咏唱,在贵族社会中广为流传,促成了古希腊抒情诗歌黄金时代的到来。在这其中,独唱抒情诗是一种重要类别,它包含酒歌、悲歌、情歌、赞歌及政治歌曲等多种形式,文体优美、格律丰富,常用里拉琴伴奏,内容上大多抒发个人在社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论音乐艺术的思想意义和形式价值 音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伴随人类穿越古今。音乐是寄托人情感的媒体,通过声音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有着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从声乐到器乐,从钟鼓到交响乐,从传统到现代,古今中外伟大的音乐和音乐人不计其数,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一曲曲美丽动人的旋律在不断地感动和感染着你我他。音乐是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是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是和谐社会的动力源,音乐所带来的情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食粮。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音乐是多种魅力的综合体,西洋乐,民族乐等等这众多的选择,给与我们的自然是多元化的听觉美感。也许你从前与那么些音符毫不相识,但它们与你听觉接触的一霎也许心灵便被它俘获。正如音乐人门德尔松的作品《庄严变奏曲》是一首多姿多彩的变奏曲,乐曲由主题和十四个变奏组成。主题是很严肃而且很认真的,充实表现出门德尔松精致的创作技巧。十四个变奏中,包括浪漫时代钢琴演奏的各种技法。有单声部的变奏(第一);也有赋格曲风格的变奏(第十);旋律或由高音声部,或由次中音声部出现的变奏(第十三);柔美断奏式的变奏(第三、第四);还有切分音有趣的变奏(第四、第十一);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拥有门德尔松其他钢琴作品中很难见到的飞跃的和弦等演奏技巧(第六~第九、第十二)。门德尔松并不满足于表现技巧,他在各变奏的主题中,加入了各具特色的微妙的明暗变化,将各变奏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庄严”的大变奏曲。 音乐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能够舒缓心情,更在于能在听者倾听之时对音乐产生自我的共鸣,将声音阐发为内心的鸣唱,这才是音乐最大的魅力。他的钢琴作品就具有这种魔法的力量。音乐就是如此,只要有机会接触到听者的耳朵,它就有魔力抓摄住你的灵魂。《庄严变奏曲》除了主题表现出门德尔松性格敏感细腻之外,在几个变奏里更是展现出他对各种变奏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第一变奏的单声部变奏、幻想性质的第二变奏、精灵般跳跃的第三、第四变奏的断奏手法、赋格风格的第十变奏、第十一变奏的切分音伴奏、其他的一些变奏无不展现了作曲家的种种娴熟的技巧。 音乐没有国界和民族的区分。音乐可以鼓舞我们的士气,坚定我们的意志。就拿《国际歌》来说吧,伟大的导师列宁曾说过“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就能团结在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士兵听到了《国际歌》受到了感染,团结在一起,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的八年抗战中,全国人民在聂耳冼星海《国歌》的感召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赶走了日本侵略者。音乐的力量不可估量,让我们都来热爱音乐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音乐,让音乐为我们人类造福!摘要: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象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在总结音乐艺术的特点的基础上,对音乐艺术的魅力进行了阐述,并以中外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举例说明。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以情感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它通过表演在时间中展开,最终诉诸于人的听觉的艺术形式。它以不同声音的特殊组合,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贝多芬的《月光》 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 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 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 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 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 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 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 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 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 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幻想奏鸣曲》 《月光》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幻想奏鸣曲》、《幻想朔拿大》,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吴旺维创作的成熟期。这 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 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 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 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

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 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 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 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 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 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 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 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 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 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 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绕着《月光》,有一段误传的轶事。上半世纪,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 “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 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 旧房窗前,发现是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 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色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 光曲……”。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 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 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 “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unaFantasia)。

西方音乐鉴赏感想

西方音乐鉴赏感想 经济与贸易学院 08金融1班何茵 200836650237 西方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和欣赏一下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和优秀作品,而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自觉这门课程真的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虽说不上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对西方音乐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了起码的印象,不会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囧样了,这就是我上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吧。 西方音乐发展史可说的上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 首先登场的是巴洛克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巴洛克音乐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於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但是说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J.S.巴赫,他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而这个时期的演奏乐器——管风琴最令我为之惊艳,印象深刻。管风琴的体积之大,声音之洪亮,气势之磅礴都是那么的独树一帜,让人深深着迷。另外,亨德尔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遐迩。 然后要介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而这就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古典音乐的风格表现为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音乐大家个个都是声名显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的一代音乐巨子,他在命运上的坎坷经历与他的音乐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让世人对他更加充满了尊进和崇拜。他流传于世的著名作品有《月光》《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悲怆鸣奏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更是被公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

最新古典音乐赏析

懂得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也是很重要的。最容易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就是官能欣赏,即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或者有一定的振罕力,给人以力量,振奋精神。你认为是好的声音、好的音乐不必考虑其他的内涵。如果有一套较好音响,你就更爱听,听得轻松听得舒服,时间长了你就很快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再一进步就是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就是通过感受音乐的各要素,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加以了解分析,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奏是音乐中重拍弱拍的周期性,有规律的重复进行,基本的节奏所表现的音乐风格我们应该要了解,如慢三、慢四一般表现抒情、优美,圆舞(快三)表活泼,进行曲表现有力量等;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音乐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想一定要跟着旋律走,基本的感觉一定要找到,如水平进行时表现的是柔和和优美、宁静、级进和跳进时就是主题推向高潮,下行一般表现激烈转为平静;和声也称和弦的运用,一般欧洲古典音乐都是多声部的音乐,如果说旋律是横向进行,和声就是纵向进行的,如此以来,音乐就丰满起来,也有了气势;音乐力度、速度等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音乐常识得以掌握,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织体是十分规范严谨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体验理解,再加自兴趣进入欧洲的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是不难实现的。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创作背景、演奏者的再创作;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弟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个时期是浪费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作曲形式多样化,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第四个时期是近代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

浅谈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赏析

浅谈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赏析 中国作为文明发源的四大古国之一,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也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古典音乐,并且流传至今。随着人们对国学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学习如何鉴赏中国古典音乐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历史终归是历史,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于古老的古典音乐的赏析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古典音乐特点的分析,对于如何鉴赏中国古典音乐进行探究。 引言: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美妙的声音传递着创作者独一无二的情感。对于美妙音乐的赏析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音乐不光能使人烦躁的心情得以平静,更能让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中国古典音乐存在和发展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在传承的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已经失传,很多曲种也逐渐失传,但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影响力还存在,并且很多中国古典元素也被融入在现代音乐作品中。但是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中西方一直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发展形势中,中西方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和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1、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古代中国很早就有音乐的出现,从最早期的口口相传到以乐谱形式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中国古典音乐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形式众多的不同音乐。对于我国古典音乐的分类可以从音乐形式简单的分为:戏曲、歌舞表演、乐曲、说唱和乐器演奏。虽然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众多,彼此之间的深层内涵大有不同。但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风格大致相同,都在于讲究意境,讲究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讲求乐符、乐器、歌声之间的相互和谐和包容。中国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音乐本身,而在于创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创作者的每一丝感情都以曲调、声音的变化溶于音乐之中。这与西方古典音乐的不同在于,西方古典音乐的情感表达主要依靠音律的大幅度变化,音律的起落来进行表达,而且西方古典音乐中常常使用乐器的合奏烘托一定的氛围,使用乐符的不断变化创造一定的节奏感。但中国古典音乐确是流畅的、音乐中的每个部分完美的融合在共同的乐曲中,通过或者欢快或者悠长的乐调来表达一定的情感。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1)在旋律方面,中国古典音乐的旋律起伏较小,整个乐曲都较为平和,往往乐曲一开始就奠定整首曲调的主旋律,中间高潮部分虽然有所变化,但并不会有很大起伏。(2)中国古典音乐大多就像流水一般,场面不会太大,讲求的就是让倾听者能够随着音乐冥想。(3)中国的古典音乐更像一杯茶,细细品味能品味出好几重味道。在茶中更重要的是包含的中国文化和意境。听音乐时闭上眼睛就有古典文化的韵味扑面而来。 2、关于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的几点建议 中国古典音乐衍生于中国古典文化背景下,在长时间的发展和沉淀下,中国古典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独树一帜。面对外来文化

古典音乐欣赏题目及答案

古典音乐欣赏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2分) 中国音乐的第一属性是 A A. 教育 B. 礼 C. 娱乐 2 【单选题】(2分) 古琴曲《高山》、《流水》是谁的作品B A. 钟子期 B. 俞伯牙 C. 姜子牙 3 【单选题】(1分) 在音乐厅听交响乐作品的过程中,乐章之间是否应该鼓掌B A.

可以 B. 不可以 C. 看情况 4 【单选题】(1分) 西方历史上音乐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_______。A A. 宗教 B. 教育 C. 祭奠 5 【单选题】(1分) 音乐在中国古代主要具有教育、娱乐、___的作用C A. 审美 B. 祭拜 C. 仪式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四部被冠以名称,其中第三交响曲又称: C A. 合唱 B. 田园 C. 英雄 D. 命运 2 【单选题】(1分)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地位,被称为钢琴文献中的“新约全书”,他一共创作了多少首钢琴奏鸣曲 B A. 14首 B. 32首 C. 9首 D. 10首 3 【单选题】(1分)

贝多芬创作的标题为田园的是第几部交响乐C A. 第三 B. 第五 C. 第六 4 【单选题】(1分)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_____ B A. 慕尼黑 B. 波恩 C. 莱比锡 5 【单选题】(1分) 贝多芬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之一。A A. 维也纳古典乐派 B. 维也纳浪漫乐派 C. 德国浪漫乐派

第三章 1 【单选题】(1分) 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中的第四乐章是:A A. 萨塔列罗,急板 B. 优雅的中板 C. 活泼的快板 D. 行板 2 【单选题】(1分) 门德尔松在蜜月期间构思了一部作品,后来深得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喜爱,这部作品是:D A. 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B.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C. 无词歌-春之歌 D. 清唱剧《伊利亚》 3

中西方音乐差异

东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就是音列的不同 调东方音乐主要是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清音多。西方音乐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声,1、2、3、4、5、6、7,其中4、7是两个半音,所以出现浊音。 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是两个大的概念范畴,东方音乐包括很多国家的音乐,不仅仅是中国还有好多别的东方国家的音乐,不同国家的音乐由于调式构成的不同,在听觉上有很不同的地域特色;西方音乐也包含了很多国家的音乐,来自德奥、法国等不同国度的音乐各有不同。别说是东西方有差别,就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有时也大相径庭,这也就是风格的不同。所以,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不过大致的说,中国传统音乐主要以五声调式为基础,西方以大小调为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比较质朴。西方音乐色彩变幻多,不过都不是绝对的,不同国度也有相似的音乐。音乐是在世界各地是相通的,是无国界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古典音乐差异 技术层面上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而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两者技术方面的最大不同在于音色与演奏方法。 艺术层面上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讲求悟性慧根,因此比较主观。 西方古典音乐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中国传统音乐境界的表现特点与西方古典音乐不同,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主客统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和合”精神的“幽美”。 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古典传统交响乐最能反映西方人的思维方程式,西方的交响乐的声乐波是以数种不同的音色为进阶,分成数段展开,溶入模拟生物的自然成音,精细起伏的器乐声能把听众能从纷乱糟杂的现时中理出一丝的头续,从而让人的思维渐进的趋向于理性。如果用声乐波来说的话,西方的这类交响乐的声波递进与人的大脑神精思维进度有着相似的脉动。所以从这个方面讲,西方音乐大师的交响乐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定性。我们暂时把西方的乐波称为“辅助思维脉动乐波”。 国内目前传统的声乐艺术流行的似乎只有一些戏曲乐。通过仔仔细细的分析这些传统戏曲的声乐,发现我们的戏乐声停留在一种感触的平面,不管是从戏曲的演唱风格还是戏曲声乐的波谱来看,我们传统的戏曲声乐总是平和的跳跃式,以曲线辐度做渐进式的跳跃,这类声乐最大的特性是与人的隐层情感神经思维有着相似的脉动性。所以我们在观看戏曲、听戏乐的时候,很容易触动我们的非理性情感神经。当然,这种非理性情感神经受到戏曲声乐波的触动,自然就能唤醒人的情感记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的理性思维神经处于一种抑制冬眠状态。我们姑且把我们传统戏曲的声乐波称为“触动感性思维脉动乐波”。 流行音乐差异

古典音乐知识

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目录 名称定义 历史沿革 主要乐器 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 古典时期代表作曲家 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 不同时间需听的古典音乐 展开 名称定义 历史沿革 主要乐器 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 古典时期代表作曲家 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 不同时间需听的古典音乐 展开 名称定义 各种定义

古典音乐丛书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 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 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同一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