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机制

为切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解决教师培训中经费问题,我校加强了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2.保证经费投入

第一条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按照“方案明确、支出规范、注重绩效”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条学校培训部门根据教师培训规划和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财务处备案。财务处将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

第三条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由学校财务处设立专账,实行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年末结余资金转下一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依据《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十二五”规划》要求,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我校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按照相当于中小学教师年工资总额 1.5%的比例列支,专款专用。我校将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骨干、名师培训效果。

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切实

提高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改革,严格控制教科书种类、数量和价格,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3、强化监督检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不减少对义务教育应承担的经费投入,不挪用公用经费、校舍维修资金发放教师津补贴,不准乱收费加重学生负担。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及监察、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等部门对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4、加大宣传力度。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

今后,我校还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财力增长等因素,适时调整教育经费标准,同时,根据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及财力等情况,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答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答 1、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是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有力保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答: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县(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2010年,我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第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第三,完善城市免杂费和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分担办法。第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4、建立新机制的实质集中体现在哪里? 答: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 5、“经费省级统筹”的涵义是什么? 答: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经费统筹以省为主。省级政府负责统筹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资金分担比例;统筹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6、“管理以县为主”的涵义是什么? 答: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按照改革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将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额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7、“两免一补”的涵义是什么? 答:就目前我省而言,“两免”指的是: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一补”指的是: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含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生活费。 8、我省享受义务教育保障改革政策的对象包括哪些? 答: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初中的在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沿用往年做法,本着“强化政府义务、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由各地研究制定具体政策予以妥善解决。 9、我省企事业单位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如何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答:企事业单位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所在地区同步实施。按教育事业统计口径,统计为“农村”、“县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属地管理原则,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政策,所需经费中央和省按统计学生数补助各地,由所在地政府落实到学校;统计为“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执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改革政策,所需经费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予以保障。 10、我省对城市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如何规定的? 答: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按省定“一费制”标准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下达到学生学籍所在学校。 11、我省实施新机制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是如何规定的?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什么是“两免一补” “两免一补”是指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须知 (1)主要内容 1.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3.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4.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2)公用经费 1.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开支费用。中小学公用经费是学校经费综合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总体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2.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

护维修等。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3.农村中小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要实现政府采购,由各学校根据公用经费年度预算额度,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需求计划。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采购计划后,经县级财政部门批准,由县级有关部门组织政府采购。 4.学校要定期对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向校外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 (3)农村中小学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对象及用途发放对象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制学生,此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专项用于贫困寄宿生伙食补助,不发给个人。 (4)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标准(新标准) 1.免课本费:所需资金由中央全部承担。 2.公用经费补助:我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小学500元、初中700元提高到小学560元、初中760元。 3.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原来的小学150元、初中250元提高到小学250元、初中350元。生活费补助范围扩大到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机制 为切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解决教师培训中经费问题,我校加强了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2.保证经费投入 第一条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按照“方案明确、支出规范、注重绩效”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条学校培训部门根据教师培训规划和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财务处备案。财务处将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 第三条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由学校财务处设立专账,实行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年末结余资金转下一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依据《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十二五”规划》要求,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我校财政经常性预算支出,按照相当于中小学教师年工资总额%的比例列支,专款专用。我校将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骨干、名师培训效果。 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切实提高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改革,严格控制教科书种类、数量和价格,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3、强化监督检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不减少对义务教育应承担的经费投入,不挪用公用经费、校舍维修资金发放教师津补贴,不准乱收费加重

学生负担。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及监察、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等部门对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4、加大宣传力度。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 今后,我校还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财力增长等因素,适时调整教育经费标准,同时,根据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及财力等情况,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至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的第二年,其覆盖范围已经从西部扩大到中部和东部的全部农村地区。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小编提供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快来看看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国发〔2017〕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现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要求。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不统一、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

措。这有利于推动省级政府统筹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完善机制,城乡一体。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新形势,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二)坚持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整合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统筹解决城市义务教育相关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坚持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与学生流动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增强学生就读学校的可选择性。 (四)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区分东中西部、农村和城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步骤,通过两年时间逐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情况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三、主要内容 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统称两免一补)。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

教学经费保障制度

1、保障制度是学校为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安全工作各项措施贯彻落实的安全管理制度。 2、各班在年终做好下年安全经费预算并报学校安全办公室,学校安全办公室根据各班情况在年初做好全年安全经费预算,并保障安全改造经费的落实。 3、如整年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同时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学校将根据财力拿出一定的经费作为学校安全工作奖,安全工作奖分集体奖和专项奖两部分。 4、安全工作集体奖按责任的大小发放,其系数比为:教职工:班主任:安全监督员:安全分管校长:学校安全校长。按一的比例进行奖励。 5、年度安全工作集体奖分配中,出现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或拒不完成学校布置安全任务的教职工,不得分配安全工作集体奖,未按时完成学校布置安全工作任务或完成情况不好的将扣除部分奖金。 6、学校对年度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安全工作专项奖。

我校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强化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按照“全额保障教师人员经费,全额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切实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水平的巩固和提高。 1、加强组织领导。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加对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主要领导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负责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协调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2、强化预算管理。学校健全完善了预算编制制度;建立完善以生均师均为主、公开透明的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3、坚决制止乱收费。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后,学校只能按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住宿费,学校代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应据实结算。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禁搞收费办班、收费补课,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向学生收费的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兴趣班等,所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纳入正常课堂教学。 4、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编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校长 应知应会卡 1、国家给学校 的钱有哪些? 主要有四大项:一是按照教师人头核发的教师工资,二是按学生人数和定额标准核拨的公用经费,三是按项目核给的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经费,四是按学生人数核定的免费教科书资金河岸困难学生人数核定的寄宿生生活补助。 2、学校应如何要钱? 编预算。学校日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的钱都要纳入预算,向当地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要。 3、学校应如何花钱? 按批准的预算花。一是专款专用,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津补贴,不能用于偿还学校债务,用于学生的钱不能用于教师。二是调整预算要报批,不能自己随便改。三是花了钱要公示,要经得起审计和检查。 4、公用经费可以用来干什么? 一是“过日子”,如水、电、暖、交通、邮电等。二是教育教学 ,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等。三是教师培训

,按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培训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四是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等。 5、学校应如何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一补”)? 一是落实国家标准。小学每人每天2元,初中每人每天3元,每年按250天计算。二是补助的发放要及时、公平、公正,不许挤占、挪用、截留。三是享受“一补”的学生名单要及时进行公示,不许弄虚作假。 6、目前学校还能收哪些费? 只能收作业本费(已免地区除外)和住宿生住宿费,除此之外,不能再收其他任何费用。 7、如违反国家规定,校长应负什么责任? 违反《会计法》,伪造、毁坏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等会计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有关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以虚假、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应对学校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校领导及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违反有关规定乱收费的,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经费由谁保障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经费由谁 保障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应知应会卡1、国家给学校的钱有哪些?主要有四大项:一是按照教师人头核发的教师工资,二是按学生人数和定额标准核拨的公用经费,三是按项目核给的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经费,四是按学生人数核定的免费教科书资金河岸困难学生人数核定的寄宿生生活补助。2、学校应要钱?编预算。学校日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的钱都要纳入预算,向当地教育、财政等政府部门要。3、学校应花钱?按批准的预算花。一是专款专用,公用经费不能用于发放教师津补贴,不能用于偿还学校债务,用于学生的钱不能用于教师。二是调整预算要报批,不能自己随便改。三是花了钱要公示,要经得起审计和检查。4、公用经费可以用来干什么?一是“过日子”,如水、电、暖、交通、邮电等。二是教育教学,如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等。三是教师培训,按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培训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四是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等。5、学校应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一补”)?一是落实国家标准。小学每人每天2元,初中每人每天3元,每年按250天计算。二是补助的发放要及时、公平、公正,不许挤占、挪用、截

留。三是享受“一补”的学生名单要及时进行公示,不许弄虚作假。6、目前学校还能收哪些费?只能收作业本费(已免地区除外)和住宿生住宿费,除此之外,不能再收其他任何费用。7、如违反国家规定,校长应负什么责任?违反《会计法》,伪造、毁坏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等会计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有关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直至开除。以虚假、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应对学校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校领导及相关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违反有关规定乱收费的,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自查报告

河镇中心小学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自查报告 县教育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我校紧抓改革机遇,认真把握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经费改革,全面规范地做好教育经费收支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进行自查,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经费预算,严格规范收支管理 1、严格按上级标准做好经费预算 根据经费机制改革精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按一般预算拨款编制预算。 2、进一步严格经费支出手续 学校根据县财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了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努力确保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资金的落实到位。教师培训费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二、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努力做好“义保”宣传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精神,每生每学期只收取10元的簿本费。学校积极宣传收费政策,每学期开学都张

贴了收费公示,让广大学生及家长及时、充分了解收费政策。把党和政府制订的“义保”改革这项惠及数以千万计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 三、加强财经管理,严格财经制度 学校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分学期分年度对学校的财、物进行清理,实行财务公开、校务公开,充分听取每一位教职工合理建议,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于学校发展上。 四、加强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监管 对于每一位贫困寄宿生,学校都要进行严格审核。学校成立专门小组下乡走访调查,并进行公示。经费发放公开透明,手数齐全,确保补助经费足额发放到每一位贫困生手中。 五、经费改革实施顺畅,学校运转良好有序 由于经费收支规范透明,资金保障有力,预拨及时,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全面步入正轨,从未出现任何乱收费的人和事。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朝着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 河镇中心小学 2011.11.3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王村小学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2010年1月 王村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 l、开展新机制宣传月活动 一是重点向本学区村民,学生宜讲政策,解答问题,向全社会进行深入集中宣传。 二是发放“宣传卡”。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印制的“宜传卡”、“宜传单”简单、清晰地标明国家免补的项目,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三是发布公开信。给侮位家长写一封公开信。介绍新机制的具体内客,不再收费的项目和仍然收费的项目、依据和标准。 四是悬挂或张贴标语,口号,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对学生、家长和杜会的宣传。 2、开展新机制专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好“两会”。我校专门召开班会和家长会,校长和教帅分片包干,检查落实情况,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与家长,教师要采取家访、电话等形式补告; 二是开学时搞好公示。我校在新学期开学时要将新机制基本内容、国家补助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张榜公布,主动接受当地群众监督。

三是开学后广泛再宜传。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利用第一次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或在学校设立政策咨询站等形式.对新机侧的政策进行广泛宜传。 二、强化预算约束。 按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规范我校预算编制制度,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编编制年度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按照有关规定将各项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遗漏;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三、明确管理责任 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组织本校按规定编制年度预算,产格按批复的预算执行,合理合规使用资金;组织编制年度决算.进行财务分析;定期向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反映学胶财务收支状况。学校要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强化对经济活动及助务收支情祝进行控制和监督。 四、严格财务管理 进步加强对支出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支出项目和规定的标准的标准执行,各项支出要据实列支严禁虚报冒领和挤占挪用,不得以“白条”以及其他不规范票据入帐。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做到帐实、账账相符。规范收费行为,加强服务性收费,代收费的芳理,产禁自立项目乱收费和向学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费用。 五、建立工作机制 我校要认真组织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会议精神上来,振奋精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商业银行教育贷款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商业银行教育贷款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商业银行教育贷 款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对商业银行教育贷款影响的调查报告 去年,国家叫停教育“产业化”,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这既是我国教育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性变革,也是一 项惠民、利民的大政策。 这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讲这无疑是一件大喜事。教育 行业政策变化,始终围绕“百姓”利益这一主题,那么,一方获利,另一方利益必定减少。这种利益上的流动, 究竟给银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 对某商业银行与其有信贷关系的部分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教育行业贷款现状及形成的原因 我地现有学校176所,其中高校5所,中专19所,普通高中19所,初中40所,小学75所,幼儿园6所,九年制义务学校6所,其他学校6所。属我地教委管理的学校有157所,现有教职员工11,265人,学生183,394

人。其中,高中12,318人,初中48,706人,小学122,370人。从现有学校的类型看,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几年来,该行累计发放2.1亿元贷款积极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支持了20余所学校,截止20XX年底,该行对教育行业贷款余额15,482万元,占全行贷款的6.6(详细情况见下表)。 教育领域贷款情况调查表 单位:万元 学校 类别 贷款余额 占比() 贷款用途 贷款方式 贷款形态 总 资 产 总 负 债

净 资 产 建 设 流资 抵押质押 信 用 保证 正 常 关 注 次级 可疑 高校 58 37. 58 58 58 428 174 254 中专 12 7. 9 2 9 2 12 151 60 91 中学 79 51. 77 2 73 6 63

2019年某某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2019年某某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月活动实 施方案 为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社会知晓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水平,根据固镇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月活动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活动时间 5月份,为期1个月。9月份,为期1个月。 二、宣传内容和重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内容、范围、标准;创新做法、实施进展、实施目标、实施效果;监督方式及程序。 重点包括: 1、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内容、实施意义、实施方案、资金筹集和使用、工作目标等。 2、积极并及时向固镇县教育网投稿,报道社会反响。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所发挥的社会效益 三、活动安排 宣传月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5月上旬、9月上旬 结合实际制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方案或具体详尽、操作性强的宣传工作计划。 (二)实施阶段:5月中旬、9月上旬 1、印发宣传材料。中心校统一编印并发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应知应会卡》,学校编写《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致家长一封信》,简单、清晰地写明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免补项目,发放到每位校长、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手中。并要求每位学

生家长在《致家长一封信》的回执单上签字回收存档。 2、召开班会和家长会。召开班会和家长会,校长和教师分片包干,宣传、告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与家长,教师要采取家访、电话等形式补告。 3、悬挂或张贴标语。充分利用标语、横幅、板报、专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宣传。 (三)总结阶段:5月下旬、9月下旬 1、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图片、资料等收集、存档工作。向固镇县教育网至少上报宣传月信息报道1篇。 2、宣传月活动结束,上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总结要求有实施目标、实施方式、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标语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标语 1、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2、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让农村孩子能读书,读好书 3、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免除学杂费,受惠千万家 5、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6、政府资助贫困生,好好学习快成才 7、贫困家庭读书郎,没钱也能上学堂 8、民种田不缴税,学生上学免杂费 9、落实“两免一补”,确保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义务教育

中学迎接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查的自查报告

中学迎接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查的 自查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中学关于迎接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督查的自查报告市督查组: 本学期,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和《xx 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的大力指引下,在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我校紧抓改革机遇,认真把握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经费改革,全面规范地做好教育经费的收支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进行自查,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经费预算,严格规范收支管理 1、按上级标准做好学校经费预算 根据经费机制改革精神,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生均经费,标准是小学元/生/学期,初中元/生/学期;二是免学杂费补助经费,标准是农村小学85元/生/学期,初中105元/生/学期。本学期,我校实有人数为六年级887人,初二初三共计1564人,学校经费预算共计为元。 2、进一步严格经费支出手续 学校根据县财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了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努力确保教学业务与管理、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历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资金的落实到位。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由县局统筹。

二、资金预拔迅速及时 本学期一开学,县财政局就根据学校人数按小学生50元/人,初中生80元/人的标准预拔了我校XX年年春季免收学杂费资金共计人民币169400元,为学校开学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努力做好“义保”宣传 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精神,严格执行于教发[XX年]2号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即六年级元/生,初二年级元/生,初三年级101元/生,没有另立项目收费。为使收费公开化,透明化,学校在校内建有收费公示栏,在圩上显眼处张贴了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公示。 2、积极宣传收费政策:学校张贴了宣传画18张,发放公开信318份,分发宣传卡2254张。让广大学生及家长及时、充分了解收费政策。把党和政府制订的“义保”改革这项惠及数以千万计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向广大农民群众宣讲,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 四、经费改革实施顺畅,学校运转良好有序 由于经费收支规范透明,资金保障有力,预拔及时,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全面步入正轨,从未出现任何乱收费的人和事。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朝着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 制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国发〔2015〕67号)要求,统筹我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已基本建立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对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以下统称“两免一补”)。2014年建立市对区县财政教育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转移支付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由区县结合本级财力统筹用于支持本行政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2015年再次提高全市公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

十年来,我市义务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学生规模持续增加,学生流动性逐渐加大,新形势对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和财政经费保障提出了新要求。继续加大公办义务教育投入,规范扶持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是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统筹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市与区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主要内容 (一)统一城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政策。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将民办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纳入“两免一补”政策范围。民办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我市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执行。 (二)统一城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根据《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天津市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通知》(津教委财〔2015〕31号),我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在校学生折算后的生均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教育厅督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今年上半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将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实抓好,我县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县教体、财政、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成立领导组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协同配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制定印发了操作性极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以及享受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及补助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县财政局、县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省市政府《实施意见》的精神,就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免收学杂费、公用

经费支出管理、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先后印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有效地保障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县电视台、报纸、《教育》专刊、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全县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家长会、发放《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及宣传画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内涵、主要措施等具体内容,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一)确保预算充足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预算是基础,经费是关键。我县根据县情实际,建立健全了新机制下规范的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的工作程序,组织、指导基层学校据实、科学规范编制年度预算。2010年度中央、省安排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机制资金1343.3万元(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1003.9万元、免费教科书313.5万元、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经费25.9万元)。我县财政在打齐打足人员经费的同时(工资、各项津补贴和福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落实了县本级各项配套资金83.1万元(其中义务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电子教案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仅有效减轻了农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的经济负担,而且打破了多年来制约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瓶颈,成为继免除农业税之后又一个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下面是求学网范文网小编准备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快来看看吧。 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至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的第二年,其覆盖范围已经从西部扩大到中部和东部的全部农村地区。新机制不仅有效减轻了农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的经济负担,而且打破了多年来制约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瓶颈,成为继免除农业税之后又一个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新机制究竟有什么新的特点,运行一年后带来了什么新气象,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确保新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弄清这些问题,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新特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制度创新 新机制以其清晰的思路,在短短一年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这一思路是、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长效保障新机制。具体说,新机制突出了如下三个要点、 1.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经费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这是保障公平就学机会的基本手段。针对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的现实,我国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切实发挥了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和保障系统,通过合理地划分财权与事权,从体制设计上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入,并提高资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从200XX年春季学期开始至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的第二年,其覆盖范围已经从西部扩大到中部和东部的全部农村地区。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国发〔2017〕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自20XX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学生流动性加大,现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要求。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不统一、经费可携带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综合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城

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教育领域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这有利于推动省级政府统筹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布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在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总体要求 (一)坚持完善机制,城乡一体。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新形势,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统筹设计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前瞻性。 (二)坚持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优化整合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统筹解决城市义务教育相关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坚持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与学生流动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增强学生就读学校的可选择性。 (四)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区分东中西部、农村和城镇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步骤,通过两年时间逐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情况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三、主要内容 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读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读 据教育部站消息,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份已全部出台本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读,欢迎阅读。 新机制:农村孩子免交学杂费的8年之旅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近日,中央财政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878.97亿元,在学生人数减少的事情下,仍比2013年增加约50.6亿元,增长6.1%。 其实,从2006年开始的8年时刻,农村的孩子上学的学杂费别用交了,不少困难家庭的孩子也终于有学上了。而这背后的功臣算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 2005年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对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的通知。作为一具新机制,该政策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建立了中央和地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该政策从2006年在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2007年扩展至全国。 新机制的特点与深意 新机制的特点要紧体如今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二是建立了中央和地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在资金的总体安排上,体现了中央拿大头的原则。三是实行了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降实省以下各级政府应承担的经费,制定地点各级政府的具体分担方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中央和地点各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降实到位。 并且,在部分地区试行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资金支付治理等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财务治理,农村中小学校财局管,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新机制的实施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进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经过2006年在中西部部分地区的试点,2007年的全面推开和调整完善,到2009年底,国务院确定的改革目标比原打算提早一年全部实现。 2010至2011年,延续两次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每年提高100元,一补生均标准每年提高250元。 2011年,中西部地区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小学500元、初中700元,东部地区年生均达到小学550元、初中750元,并且,对别脚100人的农村小学教学点按100人核拨公用经费,较好地满脚了农村中小学教学和运转之需;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一补生均标准达到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 据统计,2006-2013年,全国财政已累计安排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别含教师工资)895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050亿元、地点财政390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从2006年的15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878.97亿元,年均递增24.7%。 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一方面,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公共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总投入的比重,由税费改革前1999年的67%提高到2010年的97.05%,实现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历史性转变。 全国近1.3亿名农村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12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日子费补助。 2011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达99.8%,高于上一年世界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100.1%,高于上一年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到9年和12.7年,均处于进展中国家前列。 另一方面,农民负担切实减轻。粗略估算,仅2006-2010年国家安排的两免一补资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