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芬兰经贸地理

芬兰经贸地理

芬兰经贸地理
芬兰经贸地理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国际经贸地理论文

芬兰的经贸地理

姓名:赵坤

班级:会计09

学号:01309936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经济系国际经贸地理的论文

一、芬兰国家简介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面积:33.8145万平方公里。

人口:520.6万人(2002年底)。芬兰族占92.1%,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86.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6万人(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国家元首:总统塔里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女,社民党人),2000年3月1日就任。

重要节日:独立纪念日(12月6日)

简况: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正式成为其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

参与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加入联合国。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二、芬兰的政治体系

芬兰自1917年12月6日起实行独立共和制。国会内包括一个议院及其200位议员。议员以四年为一任,经过直选及比例投票制选出。共和国总统每六年选举一次,现任总统塔丽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社会民主党)就职于2000年3月,并于2006年连任。总理马蒂·万哈宁(Matti Vanhanen,中间党)负责管理政府日常事务。芬兰

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06年1月至12月,芬兰第二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任职期间,在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增强欧盟行动的连贯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政治体制

自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芬兰实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议会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拥有政治权力并通过议会来行使。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院制,由200名议员组成,每4年改选一次。

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55席

芬兰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Finland)53席

民族联合党(National Coalition Party)41席

左翼联盟(Left Alliance)19席

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14席

芬兰瑞典族人民党(Swedish People’s Party in Finland)9席

芬兰基督教联盟(Christian League of Finland)6席

真实芬兰人党(True Finns)3席

芬兰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6年。现任总统(至2012年2月28日任期满)是社会民主党人塔丽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夫人。

芬兰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国家。芬兰的女性早在1906年就获得了选举权以及其它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在迈出男女政治平等这一步上,世界上只有新西兰走在芬兰的前

面。在今天,很多芬兰女性在政治上身居要职:在2003年大选中,共有76名妇女当选为议员。政府18位部长中有8名女部长,就连共和国总统也是女性。

国际政治

芬兰信奉军事上不结盟的中立主义路线。但是芬兰依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活跃的角色。芬兰早在二战结束之初就加入了联合国以及北欧理事会。1995年,芬兰又同其邻国瑞典携手加入了欧盟。除此之外,芬兰还因为其中立国的特殊身份参与了各种国际冲突的调解工作:例如前南问题和中东问题等。

三、芬兰的文化特点

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芬兰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芬兰人喜欢用“sisu”这个无法用其它语言来翻译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性格。而“sisu”这个词语的大概意思也许就是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品质,以及他们身上那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

芬兰的土地上哺育了很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华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实用功能性主义的浪漫风格设计建造的建筑为芬兰留下了众多凝固的艺术珍品。芬兰还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歌剧演唱家、乐队指挥、画家、作家、雕塑家和工艺美术设计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芬兰超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使许多几十年前的工艺品和建筑物在现代人的眼里仍是新颖别致、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出自芬兰设计大师之手的作品大都以简洁、淳朴的设计风格、高质量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有盛名。

在芬兰人的生活中,节假日相对较多也是一大特色。在芬兰人看来,享受节假日带来的悠闲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的权利。因此每逢节假日(包括周日)所有的商店都闭门谢客,甚至连公交车的班次也都减少到不到平时的一半,人们都乐于在节假日与家人或朋友共享天伦之乐。芬兰全国有41.5万个私人别墅,这些别墅大都建在风景优美的森林深处、湖泊旁或海岸线上。大部分芬兰人的节假日都是在自己的这些小别墅里度过的,因为大自然里那种不被打破的宁静是芬兰人最难以割舍的留恋。

谈到芬兰不能不提到芬兰的国粹——桑拿。桑拿(Sauna)是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语言范畴的芬兰词汇之一。芬兰全国有192万个桑拿,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间桑拿房。如果没有在桑拿浴的故乡洗过桑拿,就等于没有到过芬兰。

四、芬兰的工业特点:

十九世纪上半叶,芬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但进展缓慢。芬兰国民经济主要是

战后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二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即战后至50年代初期。芬兰作为战败国,被苏联割让了11.5%的领土,并向苏联赔款3亿美元。当时芬兰没有接受马歇尔计划,而靠本国的力量于1952年全部还清战争赔款,并迅速恢复经济。

2.国民经济工业化阶段,指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芬兰工业生产增长了5倍;芬兰农业人口比重由41.1%锐减至12.2%。形成以森林工业和金属工业为经济支柱,以化工、纺织、食品工业为补充的现代化国民经济结构,至此,芬兰开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3.现代化与国际化阶段,即70年代后期至今。芬兰政府积极实行以高科技为动力、建设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芬兰以电子工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建立新兴工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电子、通讯、电气、应用生物工程、环保技术与产品等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型工业迅速发展,至80年代,这些产业企业已占芬兰企业总数的10%。90年代起,电子工业迅猛发展,其中移动通讯的技术及其产品在世界上最为著名。传统的锯木、造纸、冶金与机械工业的自动化水平和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多地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科技进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80年代是芬兰经济的繁荣时代,年平均增长率为3.7%,享有“北欧的日本”之称。从80年代起,芬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跻身于经合组织国家前10名。1990起,芬兰因经济过热导致泡沫经济崩溃,加上前苏联的解体,芬兰对前苏联出口急剧下降,使其经济雪上加霜,从而陷入西欧国家中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1991-1993年间,芬兰国内生产总值总共下降了13%。

但1994年芬兰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恢复稳定、快速增长,是芬兰经济再次繁荣的新时代

特点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芬兰的国民经济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一是传统的森林工业;二是战后发展起来的金属工业;三是新兴的电子业。1999年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别占芬兰当年工业总产值的21%、24%和23%;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8.7%、25.3%和27.9%。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说明芬兰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后劲。

特点之二,由于芬兰政府长期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芬兰目前已拥有众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移动通讯技术及其产品、闪烁炼铜和镍技术及其设备、幅宽11米,速度达到1800米/分的造纸机、用于气象探测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无机房节能电梯、船用柴油机、破冰船、豪华客轮、卫星用太阳能

电池、宇宙探测器的太空望远镜镜片、经营管理模拟器、超导电缆结构网、玻璃加工机械、集中供热系统、森林联合采伐机械、岩石粉碎机等。

特点之三,近年来,举世闻名的诺基亚集团公司在信息产业领域里不断创新,已经发展成为芬兰经济的“火车头”。该集团1999年的营业额已相当于芬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在它的带动下,芬兰不但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信息发达的国家。目前,芬兰的移动电话人均拥有率超过60%;人均上网率世界排名第一;大部分人的银行业务是在网上完成的;1999年国家研发投资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瑞典。

进入2000年后,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平稳发展,芬兰工业2000年、2001年两年的固定投资继续迅速增长。据芬兰工业中央联盟公布的最新统计,在2000年,工业固定投资总额达到242亿芬兰马克(1美元约合6.72芬兰马克),比1999年增长15%。明年,预计工业固定投资将比今年再增长16%左右,达到280亿芬兰马克。

工业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增加生产能力。最近几年,芬兰工业出口强劲,森林和金属等加工工业开工率充足,生产能力出现不足。今年43%的工业固定投资用于追加性投资项目,设备维修方面的投资比例约占32%。

据统计,芬兰工业向海外的投资增加到590亿芬兰马克,比去年的150亿芬兰马克翻了将近两番,海外投资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购买企业。芬兰工业海外投资的重点是欧盟地区国家。随着海外经营活动的扩大,芬兰工业在海外企业的劳动力迅速增长。今年预计增幅为16%。在1999-2000年期间,海外企业的职工人数从12.1万增加到15.5万。

据此间经济研究所估计,芬兰今年国民经济将增长5%左右,2001年增幅大约在4.3%,继续名列欧盟国家前茅。

五、芬兰的经济概况

如今的芬兰不但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也是一个以高新技术和发达信息社会而闻名于世的国家。

19世纪上半叶,芬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发展,但进展缓慢。芬兰国民经济主要是战后发展起来的。8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3.7%,曾有“北欧的日本”之称。1990年下半年起经济曾一度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2000年是芬兰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年平均增长率在5%以上。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350.57亿欧元,比2000年增长0.7%;人均约为26000欧元。

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产业比例状况是:

第一产业产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只有3.5%,比2000年减小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比例为33.3%,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比例为63.2%,与2000年相比增幅较大,高达5%。

目前,芬兰是世界第二大纸张和纸板出口国;第四大纸浆出口国。造纸机械设备和制浆机械设备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高达70%。移动通讯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诺基亚集团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机厂商。芬兰政府始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研发的投入。因此,芬兰拥有众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移动通讯技术及其产品、闪烁冶炼铜和镍技术及其设备、林木整套管理技术、幅宽11米和速度1800米/分的造纸机、堪与微软抗衡的Linux操作系统、用于气象探测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无机房节能电梯、W?rtsil?无烟柴油机、Furtum脱硫设备、破冰船、豪华游轮、卫星用太阳能电池、宇宙探测器的太空望远镜、经营管理模拟器、超导电缆结构网、玻璃加工机械设备、集中供热系统、林木联合采伐机械、智能轮胎、岩石粉碎机、Oras感应水龙头、Fiskar刀具、Abloy锁等。

六、芬兰手机品牌诺基亚

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 NYSE:NOK)是一家移动通信产品跨国公司,总部位于芬兰。在移动电话产品市场上,诺基亚已经多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5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2.64亿部,是位于第二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1.8倍(其发货量为1.45亿台,市场份额约17.7%),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2.1%[1]。此外,它在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主要是GSM和WCDMA网络)及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实力也处于世界前列,并可为企业级的用户提供无线连通解决方案。

诺基亚这个名称原意是一种动物、一个地方、和一群人

诺基亚(Nokia)一词源自于古芬兰字“nois”-一种栖息在诺基亚河(Nokia River)两岸类似远古貂鼠的小型黑貂。作为地名,诺基亚的原意仅指诺基亚领地,后来诺基亚也被用来指称住在帕卡拉教区(Pirkkala)诺基亚领地上的人们。

诺基亚公司于1865年成立之后,当地人开始更常用诺基亚来指称当时正欣欣向荣的整个工业区。为了表彰当地最大的工业设施和雇主,1937年建立的Pohjois-Pirkkala 镇于一年后改名为诺基亚镇。1977年,诺基亚镇又升格为诺基亚市。诺基亚市的市徽上便是一只黑貂爬行于一条蓝溪中。

最初的诺基亚公司(Nokia Ab)是由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依德斯塔姆

(Fredrik Idestam)的芬兰工程师于1865年的创立的,当时主要从事纸浆的生产及造

纸业务。1967年,诺基亚公司(Nokia Ab)与芬兰橡胶厂(Finnish Rubber Works Ltd,成立于1896年)以及芬兰电缆厂(Finnish Cable Works,成立于1912年)进行了合并,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

如今,诺基亚公司专注于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包括移动电话产品及多媒体、娱乐、通信网络和企业级的解决方案。诺基亚是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致力于提供易用和安全的产品,包括移动电话、图像、游戏、媒体以及面向移动网络运营商和企业用户的解决方案,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其工作效率。诺基亚股票在全球五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2005年,诺基亚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341.9亿欧元(约合485.5亿美元),利润收入为46.4亿欧元(约合61亿美元),利润率为13.6%。截至2005年底,公司在全球8个国家拥有14家工厂,并在11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雇员人数达到了约58800人[2]。作为一家公众持股的公司,诺基亚分别在芬兰的赫尔辛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法兰克福以及美国的纽约挂牌上市

七、芬兰的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

种植业芬兰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芬兰湾和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以及阿兰群岛。种植业以谷物和饲草为主。1994年农作物(不包括饲草)种植面积为167万公顷。芬兰谷物的种植面积94.5万公顷,占耕地面积为36.6%。小麦是芬兰居民的主食,1994年小麦种植面积为8.9万公顷,占谷物种植面积的9.4%,1994年小麦单产为3800公斤/公顷。芬兰的粗粮全部用作伺料。粗粮以大麦和燕麦为主,1994年大麦种植面积为50.5万公顷,占谷物种植面积的53.4%;燕麦种植面积为33.3万公顷,占谷物种植面积的35.2%。1994年大麦单产3680公斤/公顷,燕麦3460公斤/公顷。芬兰用大量的耕地种植饲草,其种植面积略小于谷物种植面积。其他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甜菜和油菜等。另外,全国温室面积为465公顷,其产值达12.7亿芬兰马克。

畜牧业芬兰的畜牧业以饲养奶牛和生猪为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4年的统计,芬兰有牛123万头,猜130万头,绵羊7.9万只,鸡600万只。1994年各种畜产品的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牛奶产量最多,达5100万升,比1993年增产2.2%。牛肉的产量10.8万吨,猪肉产量22万吨,鸡肉产量3.9万吨,鸡蛋产量100万公斤。畜产品每年人均消费情况是:黄油2公斤,乳酪14公斤,猪肉30公斤,牛肉19公斤,鸡蛋11公斤。芬兰的驯鹿业也很发达,每年产鹿肉320万公斤,价值8400万芬兰马克。

林业和渔业芬兰拥有极丰富的森林资源。最主要的树种是欧洲赤松、挪威云杉等针叶林,森林和林地面积为2318.6万公顷,占国上面积的68.6%。森林中生存着种

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仅驯鹿就超过34万头,可产鹿肉2400吨。森林内的合理狩猎可创造2亿多芬兰马克的收入,而林内采集草荡的价值也可达3500万马克。森林工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芬兰以波罗的海特有的衅鱼闻名于世界。全国有4100户渔民,其中67%在海上作业,渔产品价值为1.94亿芬兰马克,其中出口值为3300万芬兰马克。

其他产业芬兰的毛皮业和农场度假业等也颇有特色。全国有2200个毛皮农场,狐狸皮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芬兰以湖泊为基调的北国风光和宁静清新的环境,引来了为数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1991年的国外旅游者达到400多万人,旅游收入超过50亿芬兰马克。

农业对外贸易芬兰国内市场狭小,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国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3年,对外贸易总额为415.7亿美元,进口与出口总额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和25%。芬兰农业的目标是农产品自给,进出口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国内供需的变化,保持国内价格稳定。农业外贸的任务是出口过剩产品,进口不能生产或生产不足的产品。

1994年,农产品进口额为16.26亿美元,出口额为12.16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在农产品进口方面,最主要的是国内不能生产的水果和蔬菜产品,这大类共计5.51亿美元,占进口农产品总额的34%。进口的第二大项是咖啡、茶叶和可可类产品,其进口值为3.16亿美元,占进口农产品总值的19.5%。第三大项是农业原料,其进口值占进口农产品总值的12.7%。此外,芬兰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的谷物和谷物制品,特别是天气条件造成减产时,谷物进口量大增。芬兰的林产品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居很重要的地位。芬兰林产品出口在世界的份额大体保持在10%的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1994年林产品出口值73.56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值的24.8%,是农产品出口总值的8.1倍。在出口的农产品中,最主要的是毛皮和其他原料,这类产品共计2.41亿美元,占出口农产品总值的20%。其次是黄油、奶酪和蛋类,其出口值为1.5亿美元,占出口农产品总值的12.3%。第三大项出口产品是肉类和蛋类制品,其出口值占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9%。

芬兰农林产品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从80年代开始,芬兰外贸执行“走出欧洲”的政策,其目标首先是打开中东市场,并致力于开拓亚洲市场。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奴隶制社会西方的贸易中心首先是腓尼基、迦太基然后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在东方则是殷商王朝。 2封建社会的贸易中心,在南欧是意大利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在东方贝卩是长安。 3.西方人的四次地理大发现包括迪亚士的好望角探险之旅,达伽马的印度之 行(新航路发现),哥伦布的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自然地理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文等。 5.人文地理包括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6.经济地理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以上在总论里面) 7.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亚洲南部。 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种人。(以上在P9) 10.发展中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三种类型。(P11) 11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12世界上主要的多边国际关系包括南北关系、南南关系和东西关系。(这个 不确定) 13世界贸易中心分布主要在欧洲和美国。 14世界商品交易所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15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16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包括外汇和黄金市场、证券市场17海上运输占国际贸易运输量的80%,其特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易受天气影响和速度慢,适合于大运量的运输。 18铁路大陆桥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南美南咅E 大陆桥和非洲南部大陆桥。 19.日本吞吐量1亿以上的港口有神户、千叶和横滨。 20国际三大航空线是西欧-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线。 21. 中国亿吨大港上海、宁波、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22.2009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迪拜、广州、舟山、鹿特丹、青岛 23.按照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东亚和东南亚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 24亚洲地区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和土耳其。 2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亚洲地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发达国家和地 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余发展中国家。(不确定的) 25亚洲分为五个地理区,即东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南亚。 26^韩国的两个最大港口是釜山和仁川。 27韩国工业的主要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产业、造船工业、 (P58)石油化学和能源、纺织服装工业。 28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有电子产品、船舶、汽车、钢铁、化学 制品、服装和鞋类等。

世界经贸地理国家解析——芬兰

世 界 经 济 贸 易 地 理 —— 芬 兰 应用国贸BCU09-2 3090827236 陈琪

芬兰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i,瑞典语: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兰亦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芬兰总面积共338,000 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七大国。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 公里,东西最宽为542 公里。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7,888个湖泊(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和179,584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512 公里。除了湖泊之外,全国为大片森林覆盖,占国土面积的69%。可耕种面积较少,仅占8%。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水力资源丰富。有铜、锌、金、铬、钴、钛、钒等矿藏。 芬兰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因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芬兰的气候与其它相同纬度的地区相比较(如西伯利亚、格陵兰)要温和许多。例如在七月,芬兰南部气温跟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地方相似,又因为天气干燥,即使冬季的温度较低,给人的感觉也并不会太冷。芬兰的夏季是六、七、八3个月。在特别温暖日子,温度可达25-30摄氏度之间,全夏季的平均温度是18℃。夏天的湖水温度十分暖和,南部的水温平均在18℃至20℃之间,北部的则约16℃至18℃。 芬兰地处北温带,冬天寒冷,有时严寒,夏天则比较温暖。芬兰地处北纬60 度到70 度之间,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处在北极圈内,最北的地区夏天有73天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下,冬天则有51天不出太阳。 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参考文献:国家概况-人口地理-地理概况. 芬兰国家旅游局. 2006-08-04 1.自然资源 芬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6.7%。森林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丰富的森林资源使芬兰拥有“绿色金库”的美称。矿产资源中铜

国际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 ,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 要点解答: 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

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六章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供给充裕的国际市场条件,因为世界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贸易优势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的矛盾及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足人数多等方面。 世界粮食供应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是粮食安全的“巨大隐忧”。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问题:我国应如何改革和完善现存的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及策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背经纬度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背城市经纬度 各个地区的经纬度经纬度仅仅是帮助确定地区、判断地区区位特点的工具。掌握下列城市经纬度不是仅仅背经纬度,要做的有: 1、在地图上找到各个城市 2、描述该城市的区位特点(自然、社会) 3、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区位特点(地形区、行政区划) 4、了解该城市周边的城市及其特点 城市名经度纬度 北京直辖市E116° N40° 上海直辖市E121° N31° 天津直辖市E117° N39° 重庆直辖市E106° N29° 东北:哈尔滨 E127° N46° 内蒙古:呼和浩特E112° N41° 黄土高原:兰州 E104° N36° 华北平原:郑州 E114° N35° 宁夏平原:银川 E106° N38° 天山旁边:乌鲁木齐 E 88° N44° 四川盆地:成都 E104° N31° 云贵高原:贵阳 E107° N27° 珠江三角洲:广州 E113° N23° 青藏高原:拉萨 E 91° N30° 渭河平原:西安E109°N34° 长江中下游:武汉E114° N31° 闽浙丘陵:厦门 E118°N24° 广西:桂林 E110°N25°

◎欧洲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 德国柏林东经13 北纬52 东一区 英国伦敦东经0 北纬51 中时区 法国巴黎东经2 北纬49 东一区 意大利罗马东经12 北纬42 东一区 ◎美加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西经度纬度中时区 加拿大多伦多西经79 北纬44 西五区 加拿大温哥华西经123 北纬49 西八区 美国纽约西经74 北纬40 西五区 美国华盛顿西经 77 北纬38 西五区 美国匹兹堡西经80 北纬40 西五区 美国底特律西经83 北纬42 西六区 美国芝加哥西经88 北纬42 西六区 美国旧金山西经 123 北纬38 西八区 ◎中南美各地经纬度简表 墨西哥墨西哥城西经 99 北纬19 西六区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经 58 南纬35 西四区 巴西巴西利亚西经 48 南纬16 西三区 巴西里约热内卢西经 43 南纬23 西三区 巴西圣保罗西经 47 南纬24 西三区 ◎非洲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埃及开罗东经31 北纬30 东二区 南非开普敦东经18 南纬36 东二区 ◎南半球经纬度简表 国家地名经度纬度时区澳大利亚堪培拉东经 149 南纬35 东十区 澳大利亚墨尔本东经 144 南纬38 东十区 ◎俄欧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俄罗斯莫斯科东经38 北纬56 东三区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东经 33 北纬69 东三区

国际贸易地理 复习重点

1、地理大发现和国际贸易的形成:新航路的发现(1487 迪亚士好望角;1497 达伽马 新航路) @新大路的发现(1492 哥伦布) @ 环境航行成功(麦哲伦 1519) 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意义:1扩大了世界市场2 促进了西欧各资本主义的 原始积累过程,促进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3 世界贸易航线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由地中海移向大西洋) 3、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变换活动,任何国家 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地理环境下进行的。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1、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有 关的自然要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2、人文地理环境 指由与世界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实务和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结构,包括人口与劳动力,民族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国际政治与军事,国际经济与 联系等。 4、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6大洲,人口分布不均,其中亚洲人口最多。世界 人口最密集的地带:(1)亚洲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2)欧洲人口密集区,(3)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地区 5、世界上的种族与民族可分为:1、黄色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 及太平洋一些岛屿上的居民2、黑种人也称尼格罗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白种人也称欧罗巴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亚洲西亚洲南部 4、棕色人种分 布在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克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上 6、世界的国家类型(按政治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超级大国经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就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石油输出国新兴工业化国家最不发达国家 7、南美经济的特点: @南美关联的相互依赖更加密切 @发展中国家债务依然沉重 @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义愈演愈烈 @ 南美差距缩小多极化格局更趋清晰 8、南北联系主要表现在 1 南方国家群体组合出现大调整,引起北方国家群体利益分歧2一些南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向北方国家靠拢并与之联合争取政治经济利益,与另一些南方国家产生利益冲突。 3 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信任危机使之凝聚力削弱,影响力下降。 4 大多数南方国家和 北方国家共同构成主张世界和平,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互利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坚力量 9、南南关联的含义: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发达国家在经济、 贸易等方面的控制与掠夺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关联方向 10. 世界性经济组织(经济支柱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联合国贸易和 发展会议UNCTAD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 4)世界贸易组织WTO …………….

(完整版)国际贸易地理习题带答案

实用国际贸易地理复习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介于(国际贸易)与(地理)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的结果、 5、2007年中国大陆主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俄罗斯。 6、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世界各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10个国家,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8、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9、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法美系)和(大陆法系),(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10、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可以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程度)四个方面划分国家类型。 11、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中国)。 1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13、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4、国际经贸组织按照成员国范围分为(全球性经贸组织)、(大西洋沿岸经贸组织)。 15、(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16、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其储量分布及其不平衡,且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和(欧亚大陆)、(亚洲太平洋地区)、(北美洲)的煤炭储量较为集中,非洲、中南美洲、中东的储量很少。 17、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时间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以上;三是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到罗马尼亚。 18、大米的出口国集中地高,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美国、印度、乌拉圭、阿根廷、中国、巴基斯坦等国;进口国相对比较分散。(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其香米闻名于世。 19、俄罗斯、巴西、加拿大三国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进60%,主要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智力、俄罗斯、利比里亚、秘鲁等。(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3,其次是西欧和美国。 20、美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亚太地区)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它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出口市场。(西欧地区)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21、服务贸易通常被分为(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类别。

芬兰经贸地理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国际经贸地理论文 芬兰的经贸地理 姓名:赵坤 班级:会计09 学号:01309936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经济系国际经贸地理的论文 一、芬兰国家简介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面积:33.8145万平方公里。 人口:520.6万人(2002年底)。芬兰族占92.1%,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曾称为拉普人)。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86.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6万人(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国家元首:总统塔里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女,社民党人),2000年3月1日就任。 重要节日:独立纪念日(12月6日) 简况: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正式成为其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

法国的地理位置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

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西北面对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东北比邻比利时、卢森堡和德国,东与瑞士相依,东南与意大利相连,南浴地中海并和西班牙接壤。 法国面积55万平方公里,是西欧大国,位于北纬42度和51度之间,法国南部属地中海亚热带气候,其它为大西洋温带气候地区。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其南到赤道、北至北极的距离相等。三面临水,三面靠陆,西北一面隔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西部紧靠大西洋比斯开湾,港口连接西非及南、北美各国;东部临地中海,与北非及南欧的水上交通非常便利。法国陆界的三面自东北至西南共与八个国家接壤: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和安道尔。从另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法国位于世界陆地的中心地带。因此,法国在世界航空事业中起着枢纽作用。 法国是西欧领土最大的国家。法国国土面积551602平方千米(包括科西嘉及其它岛屿),全国人口约5780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约100人,人口增长缓慢。 法国气候法国受三种气候影响,即: 1、大西洋气候:季节不稳定,气温差别小,雨量相对丰富,全年降雨分布均匀。 2、大陆性气候:主要表现在布列塔尼、巴黎和洛林地区。冬季较冷,年温差较大;冬季降雨较大,夏天较少。 3、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统计数据表明,法国年平均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 法国地形特点法国领土包括欧洲大陆部分和科西嘉岛,面积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的第三大国,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海拔最高点为勃朗峰,主要河流为塞纳河和卢瓦尔河,地势地形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丘陵面积广阔。 法国地表植被以什么为主植被类型应该是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林 考点名称:法国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世界地理知识点大全 1.世界地理概况 (1) (29%),七分海洋(71%) 亚洲及太平洋最大,大洋洲及北冰洋最小。 ⑴面积排序: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⑵东半球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洲-南北美洲。跨东西半球国-冰岛;新西兰-位于西半球。 ⑶北半球洲-亚欧北美;南半球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大部、非洲一部分。 ⑷赤道穿过地区: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印尼、新加坡、厄瓜多尔(基多)、巴西亚马孙平原。 ⑸北回归线穿过地:非洲撒哈拉、阿拉伯半岛、印度、孟加拉国、滇桂粤(汕头)台、墨西哥。 ⑹南回归线穿过地: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南部非洲;澳;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中部。 ⑺南极洲:大部在南极圈内,被三大洋环绕。 Ⅱ.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 亚与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与非: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与北美:白令海峡; 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延伸]地跨两大洲的国家:美、俄、土、埃、印尼(新几内亚岛属大洋洲)、 哈萨克斯坦、巴拿马等。

Ⅲ.世界主要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索马里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南极半岛、朝鲜半岛、马来半岛、堪察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识读世界主要岛屿轮廓】(写出名称和图中经纬线度数) ⑴⑵⑶⑷

Ⅳ.世界主要岛屿、群岛:格陵兰岛(最大)、马达加斯加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大不列颠岛、冰岛、西印度群岛、北岛、南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写名称及经纬线度数) ⑸ (6) (7)(8) (9) (10) (11) ⑴⑵⑶⑷⑸ (12)(13) (14) (15)

荷兰经贸地理概

荷兰经贸地理概

————————————————————————————————作者:————————————————————————————————日期:

荷兰经贸地理概要 一、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1、位置与行政区划。荷兰位于欧洲的荷兰本土与美洲加勒比海 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组成“荷兰王国”而实质上荷兰是荷兰王国内其中两个地区(Holland,今南荷兰省、北荷兰省),所以古代中国就称之为“荷兰”,荷兰有“风车之国”、“牧场之国”、“郁金香王国”的美誉。 全国划分为12个省,省下设489个市镇(2003年)。各省名称如下:格罗宁根、弗里斯兰、德伦特、欧弗艾塞尔、格尔德兰、乌特勒支、北荷兰、南荷兰、西兰、北布拉邦、林堡。另有荷属阿鲁巴和安的列斯两个海外领土。 2、地形、气候与资源。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 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莱沃兰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来保护。 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19℃。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二)人文地理环境

(完整版)世界地理知识大全(整理)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整理) 早些天,我转载了茶香飘万里的《世界地理知识大全》,将其复制到word文档,竟有72页之多。再去细看就有了重大发现:先不说其正确与否、根据何在及矛盾之处如何取舍,单就重复之处就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 我一边读一边觉得不是滋味,读者的时间就那么不值钱啊!这网上文章还让不让人读啊!于是我就想,算了吧,别烦,花点时间,做点好事,把它整理一下吧,也为其他读者节约一些宝贵的时间。 重点是做了去重整理,将近去掉了所有重复;其次,对条目或称小段的位置作了调整;第三是对版式进行了统一处理,最终,在确保无损知识内容的前提下将文章的篇幅压缩到了22页(比原来减少了55页)。 整理后的文稿如下: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 479.1万Km2)、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350 Km2),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最咸的海:红海(北部盐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准均盐度35‰高得多)

最年轻的海:红海(4000万年) 最温暖的海:红海 最淡的海:波罗的海(海水盐度只有7~8‰,各个海湾盐度更低,只有2%)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最清澈的海:马尾藻海(目视可达72m) 岛屿最多的海:波罗的海(约有6500多个大小岛屿)(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17968.7万Km2,南北长度约15900Km,东西最大长约19900Km) ,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面积1405.6万Km2) 最深的洋:太平洋(平均深度4028m,最深点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 最浅的洋:北冰洋(平均深度1200m,最深点南森海盆5449m)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Km2,含印尼13000多个岛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

国际经贸地理实践教学大纲

《国际经贸地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本大纲主笔人:陈惠芳 一、课程所占的学时、学分,实践课所占学时、学分 总学时:54,总学分:3,实践时数:12,实践学分:1。 二、实训配套教材 《国际贸易地理》,李先维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实验教学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实验课的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完成,辅助理解理论课程的业务知识,任务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地图演示,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四、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 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 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 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本 实践教学的内容也是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上的。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案例分析,演示和分组讨论。 2、基本要求:通过地图演示及案例分析,了解主要经贸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地理状况,熟练掌握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发展特点和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内容提要 国际贸易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24综合 多媒 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社会文 化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对国际贸易 发展的影响

七、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考核方式:考试。 2、评分办法: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计入平时分数,平时分数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 2 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 2 4 综合 多媒体 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国际贸 易新格局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和现状,目前国际贸易大宗产品的产销格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世界经济性特区及在全球的分布 2 4 综合 多媒体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含义和类型,区位特点及主要经济特区的地区分布,经 济型特区对各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取得 的主要成绩。 世界原材料及贸易地理 2 4 综合 多媒体 世界石油和农矿原材料生产国的储、产、销地理分布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经贸地理 4 4 综合 多媒体 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亚洲四 小龙、非洲、美洲等国家的经贸地理情况、经贸特点及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及影响。

英国,法国,德国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 要 河 流: 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 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 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 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 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 、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 、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葡萄酒 (香槟、白兰地) 主要特产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在欧洲的 经济地位 巴黎盆地(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敦刻尔克、福斯(钢铁) 苏格兰地区(电子)、英格兰中部区、 伦敦、伯明翰(钢铁)、曼彻斯特(纺织)、阿伯丁(石油)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马赛(地中海岸)伦敦 最大海港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首都法国 英国

国际贸易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1.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特点. 答:①世界人口增长速率加快②世界各地人口增长很不平衡③全球城市化速度惊人。(P8) 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包括哪11个国家?答:中国、印度、美国、印尼、 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 3.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6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包括哪些?答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新加坡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答: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的生产和贸易,做出积极的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预期经济相应的份额。P17 5.世界市场?答:世界市场是各国之间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场所。P21 6.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答:世界市场经历了从萌芽时起到迅速发展时期的两个阶段。 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包括18世纪60年代。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地贸易,为世界市场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促进了市场的发展,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从英国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供应世界市场需求的货物二、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其他工业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的资本主义,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把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连接起来,构成了世界各国市场及其在货物流通中产生的经济联系总体,世界市场终于形成。P21 7.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不包括p23第(七)条)。 答:一、世界市场国家结构变化显著。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三、世界市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四、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五、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所加强。六、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七、世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更为激烈。P22-P23 8.什么是国际多式联运?答: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内河运输等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构成一种连贯的过程,来完成国际间的运输。 9.什么是美国微型陆桥?是指国外货物装船运至美国西海岸港口,再铁路运用输至美国落基山以东八个州等内陆地区。 10.国际大洋航线与近洋航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航行通过一个或属各海区的航线称为近洋航线;贯通一个或数个大洋的航线称为国际大洋航线。、 11.中国年吞吐量超过1亿的港口有哪些?答:上海、宁波-舟山、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12. 国际大洋航线有哪些?答:一、北大西洋航线二、北太平洋航线三、苏伊士运河航线四、巴拿马运河航线五、南非航线六、南美航线七、南太平洋航线八、加勒比海航线。 13.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地理、资源和人口分布有什么区别?答:朝鲜半岛北部为盖马高原,东海岸平直,多沙丘,少岛屿,少良港;南海岸与西海岸曲折,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国际贸易地理》是高职高专类院校英语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技能课程。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本课程集国际贸易地理基础知识、港口航线、主要国家地理概况于一体,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国际贸易地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外经贸行业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市场的特点及商品结构与主要国家的风俗等的相关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商务英语; 2、在修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 3、后续课程:进口业务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业务综合实训。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应用、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本技能、突出应用”。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外贸跟单、外贸制单、外贸业务三个职业岗位进

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外经贸行业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按照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以工作内容为主线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景显现、仿真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主题讨论法、头脑风暴、搭档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主要应用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国家的业务员来模拟实际商务洽谈过程以便学习各国的风俗礼仪。可以利用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来完成情景模拟练习。 案例分析法:地理位置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主题讨论法:不定期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搭档拼图法: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先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两人互相教授对方所学的内容。通过搭档拼图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并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国际海运的主要航线、港口和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货流等基础知识;具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经济结构、主要工农业部门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市场的特点、商品结构、人文风俗等的能力。调动提高学生学习外贸地理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一)知识目标 能够指出国际贸易货物的主要海运航线、空运航线和铁路线;

贸易地理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 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七章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供给充裕的国际市场条件,因为世界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贸易优势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的矛盾及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足人数多等方面。 世界粮食供应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是粮食安全的“巨大隐忧”。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问题:我国应如何改革和完善现存的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及策略,充分利用国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 国际贸易学 )与( 地理学 )之 间的边缘学科。 2. 地理环境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 )、( 人文地理环境 )与经济地理环境。 3. 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 )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 国际贸易学 )和( 地理学 )性质的边缘科学。【与书上不同,书上的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 5. 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 ( 东盟 )、(中国香港 )、( 韩国 )、( 中国台湾 )、( 澳大 GAGGAGAGGAFFFFAFAF

利亚)、( 印度 )以及俄罗斯。 二、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 C )。 A. 欧盟 B. 澳大利亚 C. 新西兰 D. 韩国 2. ( D )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B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 C. 定性与定量 D.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3. 地理大发现是在( D )。 A. 12-13世纪 B. 13-14世纪 C. 14-15世纪 D. 15-16世纪 4.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有某 GAGGAGAGGAFFFFAFAF

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称为( C )。 A.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对比法 D. 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 5. 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很多学科具有密切关系,以下哪个学科与国际贸易地理学科关系不紧密。( D ) A. 地理学 B. 经济学 C. 商品学 D. 艺术学 三、判断题 1. 国际贸易侧重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和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与国际贸易地理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是十分明显的。 (√ ) 2.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 GAGGAGAGGAFFFFAFAF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