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2021年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阅微草堂笔记原文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欧阳光明(2021.03.07)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训练8篇中考版

当止不止 清·纪昀 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④,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⑤数步,忽睹天光,竞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⑥,吼震岩谷不食顷⑦,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窦:孔穴。⑤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⑥灼:炙、烧。⑦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1.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四个与“虎”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穴故嵌空而缭曲缭曲()(2)而虎必欲搏樵者而()(3)窒虎退路窒()(4)两穴并聚柴以焚之之()3.从文中找出两个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沿用的双音节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虎的死因是什么?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狐假虎威虎视眈眈如虎添翼虎背熊腰与虎谋皮二人成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1)曲折缭绕(2)转折连词,可是(3)堵塞,堵住(4)代词,指代老虎 3.辗转蜿蜒、 4.(1)打柴人十分困窘急迫,他看到旁边有一个小洞,仅能容下一人,就像蛇一样爬了进去。(能够译对“窘迫”“蛇行”.意思对即可)(2)这件事也可作为当止不止者的警戒啊。(意思对即可) 5.老虎之死,在于贪也,欲望烧毁一切。如果老虎退一步,虽不能吃樵夫,但却可保全性命。凡事应当环顾全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如果为了某种利益而一意孤行,其结果也许正好事与愿违。(意思对即可分) 甲与乙相善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 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反噬:反咬一

阅微草堂笔记-原序-郑序-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阅微草堂笔记|原序|郑序|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 题网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 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坛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馀,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滦阳消夏录》等五书,ㄈ诡奇谲,无所不载,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 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 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 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原序》) 河间纪文达公,久在馆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或言公喜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今观公所署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渭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虽小说,犹正史也。公自云:“不颠是非如《碧云騢》,不挟恩怨如《周秦行纪》,不描摹才子佳人如《会真记》,不绘画横陈如《秘辛》,冀不见摈于君子。”盖犹公之谦词耳。公之孙树馥、来宦岭南。从索是书者众,因重浸板,树馥醇谨有学识,能其官,不堕其家风云。 道光十五年乙末春日.龙溪郑开僖识。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郑序》) 参考译文: 文章是用来阐释道理的,儒家之人都可以通过文章来抒发感情。那么所谓的大道难道真的是讳莫如深、高深莫测、秘密不传,就像佛家的心印,道家的口诀一样吗!万事本来如此的道理,就是大道了。所以道在天地之间,好像水银泻地,颗颗圆润;好像千江有水千江月,处处皆见。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都蕴涵着道的踪迹。文章只是道理的一个方面。文章中的大者是《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这是道的寄托所在,再下面就是历朝各代的史书,再下面就是各位贤人的著述,再下面就是所谓百家的文集,这又是文章里的一方面,它们的言论足以阐明道理;再下面就是稗官野史、演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阅微草堂笔记》部分篇目赏析

《阅微草堂笔记》部分篇目赏析 《马语》原文及翻译Lincaomu 《阅微草堂笔记》乃清代著名学者纪昀万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该书主要讲述狐鬼神怪的离奇故事,均是短小精悍的随笔杂记。 《阅微草堂笔记》全书24卷,其中《滦阳消夏录》6卷,《槐西杂志》4卷,《如是我闻》4卷,《姑妄听之》4卷。 原文: 《马语》 交河老儒及润础,雍正乙卯乡试,晚至石门桥,客舍皆满。惟一小屋,临窗马枥,无肯居者。姑解装焉。群马跳踉,夜不能寐。人静后忽闻马语。及爱观杂书,先记宋人说中有堰下牛语事,知非鬼魅,屏息听之。一马曰:今日方知忍饥饿之苦,生前所欺隐草豆钱,竟在何处。一马曰:我辈多由圉人转生,死者方知,生者不悟,可为太息。众马皆呜咽。一马曰:冥判亦不甚公,王五何以得为犬?一马曰:冥卒曾言之,渠一妻儿女并淫滥,尽盗其钱财与所欢,当罪之半矣。一马曰:信然,罪有轻重。姜七堕豕,身受屠割,更我辈不若也。及忽轻咳,语遂寂。乃恒举以诫圉人。 译文: 交河老儒及润础,雍正乙卯年参加乡试,傍晚到了石门桥。当时,所有旅馆只有一间小屋,因窗临马槽,没人愿住。及润础也只好将就进去。夜间,群马踢跳,闹得人难于入眠。人静后,忽然听到有马的说话声。及润础平时爱看杂书,记得宋人有堰下牛语的事,知道不是鬼魅,就屏息倾听。一马说:“现在才感受到忍饥挨饿的痛苦,前世贪污偷窃的草料钱,如今在哪里呢?”另一马说:“我们马辈都是由喂马的人转生的,死后才明白,生前丝毫不知,太可悲了。”众马一听,都伤心哭了起来。一马说:“冥间的判罪也太不公平了,为什么王五就能转生为狗?”冥间鬼卒曾经说过,他的一妻二女都很淫荡,把他的钱全部骗去给意中人,这可以抵他的一半罪。”一马插话说:“”这是对的,罪有轻重。姜氏转生了个猪身,要受宰割,比起我们马来说岂不更苦。”及润础忽然轻声咳嗽了一下,马语就立即停止,寂静无声。此事以后,及润础经常拿这件事来告诫喂马的

《阅微草堂笔记·缢鬼魅人》“乌鲁木齐虎峰书院”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缢鬼魅人》“乌鲁木齐虎峰书院”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缢鬼魅人》“乌鲁木齐虎峰书院”原文与翻译 乌鲁木齐虎峰书院,旧有遣犯妇缢窗棂上。乌鲁木齐虎峰书院曾有个流放犯人的妻子吊死在窗棂上。 山长前巴县令陈执礼,一夜,明烛观书,闻窗内承尘上簌簌有声。院长陈执礼一天夜里点灯看书,听见窗棚上有索索声。 仰视,见女子纤足,自纸罅徐徐垂下,渐露膝,渐露股。抬头一看,发现有两个女子的小脚,从纸缝里慢慢垂下来,先露出膝盖,接着露出大腿。 陈先知是事,厉声曰:“尔自以奸败,愤恚死,将祸我耶?我非尔仇,将魅我耶?我一生不入花柳丛,尔亦不能惑。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陈执礼知道内情,厉声道:“你因奸情败露,含羞而死,你想害我么?我又不是你仇人,你要诱惑我么?可我一生不干风流事,你也不能迷诱我。你敢下来,我就用木条打你。” 乃徐徐敛足上,微闻叹息声。于是,棚上的女人又慢慢地把腿收了上去,之后听见轻轻的叹息声。 俄从纸罅露面下窥,甚姣好。不一会儿,她又从纸缝中露出脸来往下看,长相好漂亮。 陈仰面唾曰:“死尚无耻耶?”遂退入。陈灭烛就寝,袖刃以待其来,竟不下。陈执礼仰脸唾骂:“你死了还无羞耻么?”于是女鬼退回去了。陈执礼吹灭灯火就寝,手握利刃等女鬼来,却没有下来。 次日,仙游陈题桥访之,话及是事,承尘上有声如裂帛,后不再见。第二天,仙游的陈题桥来访,说及这件事时,听见棚上有声音象是撕布的声音,此后女鬼再没出现。 然其仆寝于外室,夜恒呓语,久而渐病瘵。但陈执礼的仆人住在外屋,夜里常说梦话,时间一长得了痨病。 垂死时,陈以其相从两万里外,哭甚悲。临死时,陈执礼因他相随到了两万里之外的地方,哭得很悲伤。 仆挥手曰:“有好妇,尝私就我。今招我为婿,此去殊乐,勿悲也。”仆从挥手说:“有个漂亮女人,曾偷偷地来追求我,现在招我做丈夫,我去了很快活,不要悲伤。” 陈顿足曰:“吾自恃胆力,不移居,祸及汝矣。甚哉,客气之害事也!”陈执礼顿足说:“我自信有胆量,没有迁居别处,却给你带来祸害,厉害啊,外邪之气真能坏事!” 后同年六安杨君逢源,代掌书院,避居他室,曰:“孟子有言:‘不立乎岩墙之下。’”后来,同年杨逢源代任院长,不再住在这间屋子里,他说:“孟子说过,不站在危墙之下。”

纪昀《泥古不化》 原文、注释及翻译

纪昀《泥古不化》原文、注释及翻译导读:【原文】: 刘羽冲,佚其名③,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④,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⑤不可行。尝倩⑥董天士⑦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 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⑧。 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⑨。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⑩。 盖规(11)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12,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13州官,州官亦好事14,使试于一村。沟洫15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16。 阿文勤公18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19,而不执20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21。”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22。” 【注释】 ①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该文题目是编者加得。本文摘自《阅微草堂笔

记》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翻译一】: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岂欺我哉!(古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原文阅读答案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大者为六经,固道所寄矣。降而为列朝之史,降而为诸子之书,降而为百氏之集,是又文中之一端,其言皆足以明道。再降而稗官小说,似无与于道矣,然《汉书·艺文志》列为一家,历代书目亦皆著录。岂非以荒诞悖妄者?虽不足数,其近于正者,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 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孤直。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亦不喜才人放诞,诗坛酒社,夸名士风流。是以退食之馀,惟耽怀典籍;老而懒于考索,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滦阳消夏录》等五书,ㄈ诡奇谲,无所不载,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佳人才子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顾翻刻者众,讹误实繁,且有妄为标目,如明人之刻《冷斋夜话》者,读者病焉。 时彦夙从先生游,尝刻先生《姑妄听之》,附跋书尾,先生颇以为知言。迩来诸板益漫漶,乃请于先生,合五书为一编,而仍各存其原第。篝灯手校,不敢惮劳,又请先生检视一过,然后摹印。虽先生之

著作不必藉此刻以传,然鱼鲁之舛差稀,于先生教世之本志,或亦不无小补云尔。嘉庆庚申八月,门人北平盛时彦谨序。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原序》) 河间纪文达公,久在馆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或言公喜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今观公所署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渭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虽小说,犹正史也。公自云:“不颠是非如《碧云騢》,不挟恩怨如《周秦行纪》,不描摹才子佳人如《会真记》,不绘画横陈如《秘辛》,冀不见摈于君子。”盖犹公之谦词耳。公之孙树馥、来宦岭南。从索是书者众,因重浸板,树馥醇谨有学识,能其官,不堕其家风云。 道光十五年乙末春日.龙溪郑开僖识。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郑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耽怀典籍耽:沉迷,爱好 B.时彦夙从先生游夙:先前,早年 C.然鱼鲁之舛差稀舛:困厄,不顺利 D.冀不见摈于君子摈:排斥,抛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言皆足以明道其皆出于此乎 B.冀不见摈于君子为降虏于蛮夷 C.是则华实不同之明验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因重锓板因之以饥馑

《阅微草堂笔记·正直聪明之神》“宁津苏子庚言”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正直聪明之神》“宁津苏子庚言”原文与翻译 宁津苏子庚言:丁卯夏,张氏姑妇同刈麦。宁津苏子庾说:丁卯年夏天,张氏婆媳一起割麦。 甫收拾成聚,有大旋风从西来,吹之四散。刚收拾拢来,有大的旋风从西方来,把麦子吹得四处飘散。 妇怒,以镰掷之,洒血数滴渍地上媳妇恼怒,把镰刀掷去,只见风过处洒了几滴血沾染在地上。 方共检寻所失,妇倚树忽似昏醉,魂为人缚至一神祠。两人正在一起寻找拾取所散失的麦子,媳妇忽然靠在树上昏昏地像酒醉一样,觉得自己的魂被人缚住到了一个神祠。 神怒叱曰:“悍妇乃敢伤我吏!速受杖。”那神愤怒地喝叱说:“泼妇,竟敢伤我的小吏,快来接受鞭打。” 妇性素刚,抗声曰:“贫家种麦数亩,资以活命。烈日中妇姑辛苦,刈甫毕,乃为怪风吹散。媳妇性格向来刚强,抗议说:“穷人家种几亩麦,赖以活命。烈日之中婆媳辛苦割麦,刚刚完毕,竟被怪风吹散。 谓是邪祟,故以镰掷之。不虞伤大王使者。以为是作祟害人的鬼怪,所以用镰刀掷它,没有想到是伤了大王的使者。 且使者来往,自有官路;何以横经民田,败人麦?而且使者来往,自有官路可走,为什么横着经过民田,糟蹋人家的麦子? 以此受杖,实所不甘。”如果我为了这个受鞭打,实是心所不甘。” 神俯首曰:“其词直,可遣去。”神低着头说:“她的言词正直,可以遣送回去。” 妇苏而旋风复至,仍卷其麦为一处。媳妇苏醒,而旋风又吹过,仍旧把她们的麦子卷在一起。 说是事时,吴桥王仁趾曰:“此不知为何神,不曲庇其私昵,谓之正真可矣;说这件事时,吴桥王仁趾说:“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神,不曲意庇护他的私人,可以说他是正直的了; 先听肤受之诉,使妇几受刑,谓之聪明则未也。”先听浮泛不实的诉说,使媳妇差一点受刑,说他聪明就未必了。” 景州戈荔田曰:“妇诉其冤,神即能鉴,是亦聪明矣。倘诉者哀哀,听者愦愦,君更谓之何?”景州戈荔田说:“媳妇诉说她的冤情,神就能够审察,这也算聪明了。倘使诉说的人一味哀求,听的人昏愦糊涂,您更说他是什么呢?” 子庾曰:“仁趾责人无已时。荔田言是。”子庾说:“仁趾对人苛求没有个完,荔田的话是对的。”

《阅微草堂笔记巨蛇吞羊》杨雨亭言原文及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巨蛇吞羊》杨雨亭言原文及翻译 杨雨亭言:莱州深山,有童子牧羊,日恒亡一二,大为主人扑责。杨雨亭说:在莱州深山中,有个童子牧羊,每天都要丢一两只羊,为此童子倍受主人的打骂。 留意侦之,乃二大蛇从山罅出,吸之吞食。童子留意观察,却是两条大蛇从山缝里出来,把羊吸来吞吃了。 其巨如瓮,莫敢撄也。蛇有瓮那么粗,不敢招惹它。 童子恨甚,乃谋于其父,设犁刀于山罅,果一蛇裂腹死。童子恨极了,请父亲想了个办法,把犁刀放置在山缝处,果然有一条蛇被犁刀割破肚子而死。 惧其偶之报复,不敢复牧于是地。童子害怕另一条蛇报复,不敢再在这儿放牧。 时往潜伺,寂无形迹,意其他徙矣。但他时常偷着来观察,另一条蛇连一点动静也没有,便以为它迁到别处了。 半载以后,贪是地水草胜他处,仍驱羊往牧。半年之后,童子贪图这儿的水草比别处的好,又赶着羊来放牧。 牧未三日,而童子为蛇吞矣。不到三天,童子就被蛇吞了。 盖潜匿不出,以诱童子之来也。蛇藏着不出来,就是为了引诱童子来。 童子之父有心计,阳不搜索,而阴祈营弁藏一炮于深草中,时密往伺察。童子的父亲有心计,表面上装着不去搜寻大蛇,而暗中却请

求军营的人,把一门火炮藏在深草中,时时去秘密侦察。 两月以外,见石上有蜿蜒痕,乃载燧夜伏其旁。两个月之后,发现石头上有蛇爬行的痕迹,便带着燧石,在夜里埋伏在石头旁边。 蛇果下饮于涧,簌簌有声,遂一发而糜碎焉。大蛇果然下到山涧里喝水,发出簌簌的响声,于是一炮把蛇轰得粉碎。 还家之后,忽发狂自挝曰:汝计杀我夫,我计杀汝子,适相当也。我已深藏不出,汝又百计以杀我,则我为枉死矣,今必不舍汝。回家之后,童子的父亲忽然发疯打自己的嘴巴说:你设计杀了我丈夫,我设计杀了你儿子,就互相扯平了。我已深居不出来,你又百般设计杀我,我的死是太冤枉了,今天我决不放过你。 越数日而卒。俚谚有之曰角力不解,必同仆地;角饮不解,必同沉醉。斯言虽小,可以喻大矣。 过了几天他就死了,俗语说:摔跤不停,必然一起倒下;比酒不停,必然一起大醉。这虽然是小道理,但可以以小喻大。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送猪赎冤 御史胡牧亭说:"他的家乡有人喂养了一头猪,见到邻居老翁就怒睁双目,狂吼凶奔要咬他,见到别人却不是这样。老翁起初很恼火,想买此猪吃它的肉;不久若有所悟,说:"这大概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夙冤吧!世上没有解不开的冤仇。"于是用优厚价格将猪赎买出来,送往佛寺作为"长生猪"喂养。后来这头猪再见到老翁,抿着耳朵前来接近,不再有以往那种凶态。我曾见过孙重画的应真道士伏虎的图像,上面有巴西人李衍的题诗:"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可以作为这件事情的注解。 "狐仙"的畏惧 沧州孝廉刘士玉有一书房,被"狐仙"占居。"狐仙"在青天白日和人对话,投掷砖瓦石块打人,但人们却看不见"狐仙"。当时,平原人董思任正做知州。董思任是个清官,闻听此事,亲自前往刘士玉书房驱狐。他正在高谈阔论人妖异路的大道理,忽然房檐有高声说道:"你为官很爱民,也不贪财,因此我不敢打扰你;然而你爱民是企图博取好名声,不贪财是害怕酿成后患,所以我也不怕你。你还是回去吧,不要在这里多嘴多舌自找麻烦。"董思任狼狈而归,好几天闷闷不乐。刘士玉有一位仆妇,人很粗俗蠢笨,却不怕"狐仙","狐仙"也不打扰她。有人在对话时向"狐仙"提问这件事情的原因,"狐仙"说:"她虽然是下等仆役,却是真正的孝妇。鬼神见她还要收敛躲避,何况是我辈呢!

"刘士玉便让仆妇居住书房。"狐仙"当天就迁居走了。 人更可怕 朱青雷说:有个逃避仇家的人,窜匿在深山里。夜晚,月明风清,他见一个鬼徘徊在白杨树下,吓得伏在地上不敢起来。鬼忽然发现了他,问道:"你怎么不出来呢?"他颤抖着回答:"我害怕你。"鬼说:"最可怕的就是人了,没有任何东西比人更可怕,鬼有什么可怕的呢"让你颠沛流离逃窜到此地的,是人呢还是鬼呢?"鬼说完这话,一笑就不见了。我认为这是朱青雷有所激愤而编造的寓言。 天佑孝妇 乾隆庚子年,京都杨梅竹斜街发生火灾,烈焰熊熊,焚烧了近百楹房屋。灰烬之中,有间破屋,岿然独存,一点也没遭破坏,四面被焚的残墙齐整,如同给火画了一道界线,将破屋保护起来。房内有一位寡媳,守护着生病的婆母没有离去。这就是所谓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啊! 正气驱邪 董文恪公及第以前,在一所空宅中起馆教书。有人说空宅中常见鬼物,董公不信,夜间点灯专等鬼物。三更以后,院中阴风飒飒,门户自开,一群似人非人的鬼物杂沓地拥进室内。他们一见董公,大惊失色地说:"这屋有鬼!"又都狼狈不堪地逃了出去。董公持杖追赶,鬼物们又你呼我叫地说:"鬼追来了,快跑!"争先恐后地翻墙逃走了。董公经常谈到这件往事,自我笑着说:"不知为什么他们反而呼我是鬼。"故城人贾汉恒当时跟从董公读经,向董公举出了一段<<太平广记>>的

阅微草堂笔记译文+原文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阅微草堂笔记 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原文: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译文: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原文: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译文: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原文: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译文: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原文: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原文及翻译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翻译: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注释: 1.沧州: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2.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3.阅:经历。岁:年。余:多。 4.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5.木柿:木片。 6.湮:埋没。 7.颠(一本“傎”):颠倒、错乱。 8.河兵:治河的士兵。 9.啮:本意是"咬".这里是冲刷,冲击的意思。坎穴:洞坑。 10.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12是非:这不是是:这非:不是。 13如:按照。14设帐:设立学管教学。15.竟:最终。16.并:一起。 17.临:岸边。18.圮:倒塌。 19.曳:牵引,拖着。 20.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21.但:只。 22.倒掷:倾倒。 23.盖: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 24.暴涨:凶猛的河水。 25.尔辈:你们。 26.干:岸边。 27.临:面对。 28.并:一起 29.焉: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30.求:寻找。 31.以为:认为。 32.盖:因为。33.溯:逆流而上。 34.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今义:一种学科。 寓意: 《河中石兽》是纪昀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答案 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著名已久,而论者 颇有异同。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沧州制府尚不能 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 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 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 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 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稀, 故尤难得。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运到之后, 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 澄数日乃复。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 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 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 人终不肯破禁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 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沽于岸上肆中肆:店铺 B.耻于贩鬻鬻:卖 C.次日亦不病酒病:损害,祸害 D.寓李进士锐巅家寓:居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论者颇有异同而今安在哉 B.以锡罂沉至河底作《师说》以贻之 C.数摆拨则味亦变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阅微草堂笔记之笔记》之[糊涂鬼]

[糊涂鬼] 祭酒:1、古时官名2、资望和地位很高的人 愦愦:混乱不安;糊涂 贷:宽恕放过 精彩原文片段: “... ...夫天行不能无岁差,况鬼神乎!误而即觉,是谓聪明;觉而不回护,是谓正直。... ...”窃译: 献县有个姓韩的老先生,生性刚正,干什么都讲究礼法,一乡的人都推举他为祭酒。 一天,老韩头着凉得了病。迷迷糊糊的,就看见有个鬼站在面前说:“城隍神叫你去呢[完!小鬼来索命了]。”老韩头寻思这是自己寿数到站该死了,拒绝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不去那就太不给城隍老爷面子了],于是就跟着去了。到得一处衙门,城隍老爷查验生死薄后说:“不好意思,该来报到的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拿错喽[哈哈~这也太搞笑了吧]。”抓过拿错了人的那个小鬼狠狠地拍了二十板子[活该!],让他再好生地把老韩头送回阳间去。 老韩头心里这个气呀[没法不气,又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对城隍老爷说:“人命关天的大事,你当神明的怎么能派个糊涂蛋小鬼去办呢?看抓错人了吧?假如不是及时检查出来,我老人家不是冤妄死了吗?什么是‘聪明’、‘正直’你知道不?”一番话把个城隍神给逗笑了,说:“都说你是个倔老头,今天一见果然如此。老天运行尚且不能保证不差个节气,何况是一般的鬼神呢![也对哦] 出了错能及时发现,就是所谓的‘聪明’;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不护短、不隐匿错误,就是所谓‘正直’[相比之下,人做的就差远了]。你老爷子就知足吧。念你言行没什么大毛病,姑且放过你[还不快点磕头谢恩?],今后记住了,可别再象以前那么骄横、狂妄了。” 老韩头就猛然苏醒了过来[送回来了?] ,又活了。这事是韩章美说的。[哦?也姓韩,不是自传吧?哈哈] 窃议: 好玩死啦!韩老爷子稀里糊涂地到阴曹地府免费参观了一圈,结果是因为遇上个糊涂蛋小鬼抓错了人。不过老爷子不白跑,城隍神亲自给他上了一课,让他重新认识到什么是“聪明”、“正直”。我说呀,这城隍老爷也要好好学学中央的新精神了:不折腾!好不好?哈哈哈~~

《阅微草堂笔记·古寺鬼语》“余督学闽中时”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古寺鬼语》“余督学闽中时”原文与翻译 《阅微草堂笔记·古寺鬼语》“余督学闽中时”原文与翻译 余督学闽中时,幕友钟忻湖言:其友昔在某公幕,因会勘宿古寺中,我提督福建学政时,师爷钟忻湖说:他的朋友过去在某公的幕府里,因为会同查勘住宿在古寺里。 月色朦胧,见某公窗下有人影,徘徊良久,冉冉上钟楼去。月色朦胧中,看见某公的窗下有人影徘徊了很久,慢慢地上钟楼而去。 心知为鬼魅,然素有胆,竟蹑往寻之。他心里知道是鬼怪,但是素来有胆量,仍暗暗跟随前往寻找。 至则楼门锁闭,楼上似有二人语,到了钟楼前,楼门已关闭上锁,听见楼上好像有两人在谈话。 其一曰:“君何以空返?”其中一个说:“您为什么空着回来?” 其一曰:“此地罕有官吏至,今幸两官共宿,将俟人静讼吾冤,另一个说:“这里很少有官吏来,今天幸而有两个官员一起住宿,将等待夜深人静以后申诉我的冤情。 顷窃听所言,非揣摩迎合之方,即消弭弥缝之术,是不足以办吾事,故废然返。”刚才偷听他们所说的话,不是揣摩迎合上司的方法,就是消除填补设法遮掩的手段,这不足以办理我的事,所以失望地回来了。” 语毕,似有太息声。再听之,竟寂然矣。说完,好像有叹息的声音。再听,竟沉寂了。 次日,阴告主人。果变色摇手,戒勿多事。第二天,暗中告诉主人,主人果然变了脸色摇摇手。告戒他不要多事 迄不知其何冤也。至今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冤情 余谓此君友有嗛于主人,故造斯言,形容其巧于趋避,为鬼揶揄耳。我说这是你的朋友怀恨于他的主人,所以造出这番话,形容他的巧于趋吉避祸,被鬼所侮弄罢了。 若就此一事而论,鬼非目睹,语未耳闻,恍惚杳冥,茫无实据,如果就这一件事情而论,鬼不是亲眼目睹,话没有亲耳听到。恍惚遥远,茫茫然没有确实的证据! 虽阎罗包老,亦无可措手,顾乃责之于某公乎?即使是阎罗王、包龙图,也没有办法着手处理,而竟求之于某公吗?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题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理解题答案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流放乌鲁木齐期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阅微草堂笔记》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原文沧州酒,阮亭先生谓之麻姑酒,然土人实无此称。著名已久,而论者颇有异同。盖舟行来往,皆沽于岸上肆中,村酿薄醴未必佳也。土人防征求无餍,相戒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沧州制府尚不能得一滴,他可知也。 其酒非市井所能酿,必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水虽取于卫河,而黄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沉至河底,取其地涌之清泉,始有冲虚之致。其收贮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甚佳,必置阁至十年以外,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鬻。又大姓若戴、吕、刘、王,率多零替,酿者亦稀,故尤难得。或运于他处,无论肩运、车运、舟运,一摇动即味变。运到之后,必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取饮注壶时,当以杓平挹;数摆拨则味亦变,再澄数日乃复。姚安公尝言:饮沧酒禁忌百端,劳苦

万状,始能得花前月下之一酌,实功不补患;不如遣小竖随意行沽,反陶然自适。盖以此也。 其验真伪法:南川楼水所酿者,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亦不病酒,不过四肢畅适,恬然高卧而已。其但以卫河水酿者则否。验新陈法:凡置阁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莫知其所以然也。 董曲江前辈之叔名思任,最嗜饮。牧沧州时,知佳酒不应官,百计劝谕,人终不肯破禁约。罢官后,再至沧州,寓李进士锐巅家,乃尽倾其家酿。语锐巅曰:吾深悔不早罢官。此虽一时之戏谑,亦足见沧酒之佳者不易得矣。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改动) 《阅微草堂笔记》阅读题目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沽于岸上肆中肆:店铺 B.耻于贩鬻鬻:卖 C.次日亦不病酒病:损害,祸害 D.寓李进士锐巅家寓:居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论者颇有异同而今安在哉 B.以锡罂沉至河底作《师说》以贻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