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学导论考试题

政治学导论考试题

政治学导论考试题
政治学导论考试题

政治学导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国________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 .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

3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

4 .直到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 .亚利士多德把______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___,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 .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9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0 .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详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_______三大结构。

12 .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_______、问题。

14 ._________与政治不分,正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________政治延续两千多年。

16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________,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________。

18 .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________、“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________。

20 .______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 .______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 .公共权利具有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 .经验事实表明,_______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 .______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识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_______学说。

26 .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______。

27 .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_________的诉求。

28 .目前,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被制度化为___________和单一制。

29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________。

30 .中国人民_______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__________、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 .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_______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 .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_______的中央集权制。

34 .政府以________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 .________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36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_________。

37 ._________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_________。

39 .政府的_______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 ._______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 .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到底,就是_______、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 .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______与_______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_______、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 .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______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 .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_______和共和党所把持。

46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_________。

47 .政党的产生是现代___________政治发展的产物。

48 .政治社团________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 ._______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 .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________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1 ._______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52 .政治秩序是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53 ._______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4 .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_______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更多。

55 .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________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

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56 .______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动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 .政治_______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58 ._____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59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

60 .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授权,而是来自于________。

61 .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的关________的思想。

62 .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_______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63 .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______。

64 .______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_______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66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的政治行为。

67 .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______,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68 .我们把人民运用其________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69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_________,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70 .根据_______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 .______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72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___________得以传播和沿袭。

73 ._______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74 .现代社会科学把______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75 .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_________始终是手段。

76 .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________。

77 .现代保守主义最大可能的_______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78 ._______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79 ._______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80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______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81 .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_和政治改革。

82 .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______三个阶段。

83 .政治_______是政治合法化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84 .__________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 .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_______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86 .______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87 ._______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8 .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89 ._______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90 .选举权和________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1 .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________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92 .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________和个人独立。

93 ._________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4 .宪法和_________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95 .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_________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96 .________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97 .哲学家苏拉格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________的典型。

98 . 19 世纪,由于________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99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100 .具有现代化和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题

1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 .封建

B .奴隶

C .资本主义

D .原始

2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3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 .法家

B .杂家

C .兵家

D .儒家

4 .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

B .韩非

C .庄子

D .荀子

5 .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 .法

B .势

C .术

D .权

6 .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

特定的分析模式有

()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A .聪明理论模式

B .博弈对策模式

C .制度变迁模式

D .理性选择模式

7 .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等。

A .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B .心理研究方法

C .政治系统分析

D .社会学研究方法

8 .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

A .经济分析方法

B .历史研究方法

C .利益分析方法

D .阶级分析方法

9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 .制度研究途径

B .权力研究途径

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0 .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

C .政治经济研究

D .政治法律研究

11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 .合法性

B .治民之术

C .统治术

D .治国之道

12 .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 .君主专制政体

B .君主立宪政体

C .民主宪政政体

D .共和政体

13 . 1978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本主义

C .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14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 .城市

B .城邦

C .法律

D .国家

15 .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

A .城市国家的概念

B .城邦的理论

C .世界国家论

D .直接民主理论

16 .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的研究当中。

A .法律

B .城邦

C .社会

D .国家

17 .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A .托马斯?阿奎那

B .菲尔默

C .马基雅维利

D .圣?奥古斯丁

18 . 16 - 17 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理论的诞生。

A .社会契约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自由主义

19 .“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 .经验主义

B .实证主义

C .科学主义

D .理性主义

20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

B .经验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理想主义

21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 .国家

B .共产党

C .民族认同

D .利益

22 .()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 .组织

B .能力素质

C .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23 .()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 .命令方式

B .规范方式

C .说服方式

D .压力方式

24 .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 .说服方式

B .命令方式

C .奖酬方式

D .规范方式

25 .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受()政治局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A .两者之者的利益分割

B .民族关系

C .文化传统

D .历史状况

26 .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和道德权利。

A .法律权利

B .经济权利

C .教育权利

D .文化权利

27 .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和居住等权利。

A .受教育权利

B .健康

C .选择职业

D .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28 .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和《权利宣言》等等。

《美国独立宣言》 D .

《人《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A .

身保护法》

29 .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 .肝胆相照

B .荣辱共存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

30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划分。

A .体系性

B .结构性

C .系统性

D .功能性

31 .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32 .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

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33 .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A .具体的历史条件

B .民族构成

C .政治力量的对比

D .经济生活方式

34 . 17 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

A .君主政体

B .共和政体

C .民主政体

D .寡头政体

35 .马克思主义认为()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 .专制君主

B .贵族

C .二元君主制

D .寡头制

36 .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 .苏维埃政权形式

B .委员会政权形式

C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37 .当今世界,()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 .法国

B .中国

C .德国

D .日本

38 .“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

A .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 .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 .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 .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39 .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

A .行政机构

B .国家元首

C .司法机构

D .立法机构

40 .下列国家中采取两院制的有()。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D .英国

41 .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办公室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A .叔本华

B .黑格尔

C .康德

D .哈贝马斯

42 .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为特征。

A .组织的多元化

B .两院制

C .多党制

D .社会权力的多中心

43 . 1869 年 8 月,德国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即德国()。

A .社会民主工党

B .社会工人党

C .共产党

D .共产主义同盟

44 .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

A .核心会议型

B .精英型

C .支部型

D .代表性

45 .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A .方针

B .意识形态

C .政策

D .理论纲领

46 .()可谓多党制的典型。

A .法国

B .德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47 .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

A .制度性团体

B .协会性团体

C .保护性团体

D .社区性团体

48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A .农民组织

B .青年组织

C .工会

D .妇女组织

49 .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等。

A .大众传媒

B .立法机关

C .超国家机构

D .政党和议会党团

50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

A .合法示威抗议

B .政变

C .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51 .社会主义将()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 .民主法治

B .三权分立

C .依法治国

D .议行合一

52 .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A .政治妥协

B .政治改良

C .政治革命

D .政治改革

53 .()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 .罗尔斯

B .韦伯

C .托克维尔

D .亨廷顿

54 .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道德就要求政府的()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对政治体系的要求。

A .机构精简

B .工作高效

C .人员廉洁

D .职能合理

55 .传统政治观点主要关注围绕着国家()而产生的行动与思想。

A .合法性

B .治理

C .政权

D .统治

56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所应追求的目标。

A .治理

B .民主

C .法制

D .法治

57 .经济制度效率概念是 20 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率先提出的。

A .布坎南

B .萨谬尔森

C .凯恩斯

D .帕累托

58 .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精神的结果。

A .法制

B .法治

C .民主

D .平等协商

59 .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A .布坎南

B .罗西瑙

C .俞可平

D .韦伯

60 .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61 .参加政党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多集中在()期间。

A .游行

B .集会

C .公决

D .选举

62 .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产生()社会。

A .奴隶制

B .原始

C .封建

D .资本主义

63 .在国家的选举中,选举一般是指选举()。

A .国家代议机关的代表

B .国家特定的国家公职人员

C .政党领袖

D .议会首脑

64 .()在 18 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65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意大利

66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 .监督

B .选举

C .弹劾

D .罢免

67 .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等。

A .司法监督

B .行政监督

C .立法监督

D .政党监督

68 .一般来讲,()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69 .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等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 .撤销决定

B .制止行为

C .否决议案

D .罢免权利

70 .新闻舆论的监督方法主要有()等舆论形式。

A .调查

B .报道

C .评论

D .批评

71 .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

A .政治态度

B .政治信仰

C .政治感情

D .政治观念

72 .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

A .政治动机

B .政治情感

C .政治态度

D .政治行为

73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

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 .哈贝马斯

B .伯恩斯坦

C .马佐尼

D .葛兰西

74 .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

A .代议制

B .民主制

C .法治

D .法制

75 .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通道”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作为其基础。

A .机会平等

B .个人责任

C .公民和社区动员

D .自治

76 . 20 世纪后期在西欧,“新法西斯主义”往往与()的狭隘民族主义相联系。

A .超国家主义

B .反对民族融合

C .反对全球化

D .反对移民运动

77 .生态主义是 20 世纪 60 - 70 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的意识形态。

A .倡导保护生态平衡

B .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

C .倡导保护环境

D .提倡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对待环境危机

78 .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的过程。

A .知识

B .规范

C .价值

D .规则

79 .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来实现。

A .日常社会生活

B .大众传媒

C .政治实践

D .政治活动

80 .特定的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A .凝聚意义

B .代表意义

C .表现意义

D .象征意义

81 .马克思主义分析(),为我们确定政治发展的含义提供了指南。

A .国家类型历史演变的方法论

B .阶级分析的方法

C .社会发展

D .辩证唯物论

82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

A .现代化

B .民主化

C .法治化

D .法制化

83 .保守一改良的发展道路,以()为典型。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84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 .发展经济

B .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

D .政治制度化

85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6 .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就指出法律与秩序的联系:“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的法律(和礼俗)的习惯”。

A .希罗多德

B .苏哥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87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这“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 .布坎南

B .哈耶克

C .罗尔斯

D .亨廷顿

88 .宪政的核心是()。

A .形成公民社会

B .依法治国

C .保障自由

D .民主政治

89 .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

A .宪政

B .法制

C .法治

D .民主

90 .()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A .政府

B .国家

C .跨国公司

D .技术革命

91 .古希腊时期的()等人都把民主视为“暴民政治”或“愚民政治”。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92 .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

A .自由

B .代议制

C .直接参与

D .间接参与

93 .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 .文化

B .经济

C .政治

D .道德

94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95 .民主制度对公民个性的“抑制”,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

A .政党的专制

B .社会的专制

C .法律的专制

D .制度的专制

96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A .哈耶克

B .熊彼特

C .诺齐克

D .布坎南

97 .()革命实践了“人民主权”原则,通过革命推翻旧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模式。

A .法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98 .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

A .暴力革命

B .军事战争

C .妥协

D .选举

99 .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A .地理条件

B .经济条件

C .平等和福利

D .设施条件100 .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A .宽容

B .不要期望过高

C .自立

D .多元化

填空题答案:

1 .儒家

2 .国家政权

3 .法家

4 .马克思主义

5 .社会价值

6 .国家

7 .公正

8 .政治权利

9 .理想主义

10 .理性经济

11 .意识形态

12 .马荃雅维利

13 .价值中立

14 .伦理

15 .君主专制

16 .仁致

17 .霸道

18 .兼爱

19 .无为而制

20 .行为主义

21 .公共权利

22 .权威性

23 .权力

24 .公共利益说

25 .人民主权说

26 .信访

27 .公共利益

28 .复合制

29 .公共利益

30 .政治协商会议

31 .人民

32 .传统型权威

33 .君主专制

34 .法律制度

35 .

36 .分权原则

37 .专制君主制

38 .议行合一

39 .权威性

40 .分权制衡

41 .个人

42 .国家、社会

43 .工会

44 .选举

45 .民主党

46 .政府权力

47 .议会民主

48 .提供信息

49 .一元主义

50 .军人集团

51 .政治秩序

52 .政治合法性

53 .宽容

54 .政治秩序

55 .权力制约

56 .宪政

57 .合法性危机

58 .善治

59 .统治

60 .

61 .人民权利

62 .政治斗争

63 .普选制

64 .制约权力

65 .合法方式

66 .普通公民

67 .人民团体

68 .民主权力

69 .滥用权利

70 .分权制衡

71 .政治文化

72 .政治社会化

73 .个人主义

74 .意识形态

75 .国家权威

76 .法律下的自由

77 .经济自由

78 .顺从型

79 .第三条道路

80 .意识形态

81 .政治革命

82 .福利化

83 .正义观

84 .政治稳定

85 .政治管理

86 .宪政建设

87 .宪政

88 .政治文明

89 .政治稳定

90 .罢免权

91 .公民的意志

92 .宽容精神

93 .代议制民主

94 .个人权力

95 .权力制约

96 .民主化

97 .暴民政治

98 .市场经济

99 .对人民的保护

100 .民主意识

二、选择题

1 B

2 A

3 D

4 B

5 ABC

6 ABD

7 ABCD

8 ABCD 9 B 10 . AB 11 . D 12 . B

13 . C 14 . D 15 . ABC 16 . AD 17 . A

18 . ABC

19 . ABC

20 . C

21 . D

22 . ABCD

23 . D

24 . C

25 . ABCD

26 . A

27 . ABCD

28 . ABCD

29 . ABCD

30 . D

31 . ABD

32 . ABCD

33 . ABCD

34 . ACD

35 . A

36 . ACD

37 . ABD

38 . ABCD

39 . ABCD

40 . ACD

41 . D

42 . AD

43 . A

44 . A

45 . ABCD

46 . ABD

47 . ABD

48 . BCD

49 . ABCD

50 . ABCD

51 . D

52 . D

53 . A

54 . AD

55 . C

56 . A

57 . D

58 . D

59 . B

60 . ABCD 61 . D 62 . A 63 . AB 64 . A 65 . ABC 66 . B 67 . ABCD 68 . A 69 . ABC 70 . ABC 71 . ABC 72 . AD 73 . D 74 . AB 75 . ABC 76 . ACD 77 . ABC 78 . ABCD 79 . ABCD 80 . BD 81 . AC 82 . A 83 . A 84 . D 85 . C 86 . D 87 . D 88 . D 89 . A 90 . D 91 . AB 92 . C

93 . CD 94 . ABD 95 . B 96 . A 97 . A 98 . CD 99 . ABCD 100 . ABCD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工具。

8、法治原则:是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的制度。也称法的统治。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份、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的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国家政体形式。

11、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是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

13、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

14、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把议会分成两个部分,由它们共同行使议会的权力。

16、利益集团:是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组织:就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我团体构成。

19、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实事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1、两党制: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产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断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全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暴力,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另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7、治理: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8、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9、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0、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侯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

31、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份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2、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

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35、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监督。

36、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37、政治文化: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38、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的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39、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0、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以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41、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42、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43、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动作的过程。

44、宪政:指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按宪法来进行国家所以事务的管理活动。也就是宪法至上。当然这里的宪法是一部平衡人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良性宪法。否则即使有宪政之名,也至多只是“伪宪政”而已。在宪政国家中只有法律才是一切活动的准则即在宪政国家中实行的应该是法治。

44、有限政府:指在权力、职能和规模上受到严格的宪法和法律约束、限制的政府。

45、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46、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是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47、民主化:就是指社会政治体第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四、简答题

1 .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2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

4 .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5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6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7 .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8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9 .民主固有的缺陷是什么?

10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11 .民主的限度有哪些?

12 .民主化经历了哪几次浪潮?

13 .三次民主化浪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14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15 .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6 .精英民主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7 .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18 .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19 .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20 .行为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1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内容是什么?

22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23 .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分别是什么?

24 .“公权”与“私权”划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25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26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27 .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指的是什么?

28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29 .历史上关于权力来源和基础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30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31 .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32 .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33 .关于政治权力分配模式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34 .关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具体有哪些方式?

35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36 .我国公民自由权利的保障机制有哪些?

37 .我国公民平等权利的保障机制有哪些?

38 .我国公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有哪些?

39 .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40 .为什么说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

41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2 .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43 .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4 .为什么说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5 .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

46 .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47 .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48 .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什么?

49 .构成宪法精神的原则统一体指的是什么?

50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什么?

51 .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类型的标准是什么?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是什么?

53 .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4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什么?

55 .邦联制国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6 .为什么说政治统治职能的实施必须以社会管理职能的履行为必要条件?

57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什么?

58 .政府组织机构有哪些?

59 .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有哪些?

60 .主要的政府组织机构有哪些?

61 .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意义?

62 .为什么说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63 .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64 .根据政党组织特点可以将政党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65 .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6 .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8 .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征?

69 .政治社团组织有哪几种类型?

70 .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功能是什么?

71 .为什么说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

72 .我国的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什么?

73 .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74 .在我国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什么?

75 .中国有哪些民主党派?

76 .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是什么?

77 .从政治秩序的角度讲,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什么?

78 .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哪几种情况?

79 .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几种?

80 .如何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81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

82 .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

83 .契约观念包含有哪几个要素?

84 .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5 .善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86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7 .就其行为方式来说,政治参与常见的和主要的方式有哪几种?

88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

89 .近代选举制度有哪些特点?

90 .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91 .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

92 .目前西方国家选举的计票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93 .划分选区的原则是什么?

94 .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

95 .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96 .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97 .社会监督的功能是什么?

98 .政治心理有哪些表现形式?

99 .政治思想订包括哪些要素?

100 .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101 .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102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3 .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有哪些?

104 .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

105 .保守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106 .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哪些理论形式?

107 .不同年龄段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108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什么?

109 .大众传播工具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

110 .为什么说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

111 .政治革命不同于其他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112 .政治革命对社会政治的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113 .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114 .政治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115 .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16 .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哪几种发展模式?

117 .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18 .为什么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呢?

119 .政治制度化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20 .政治管理的制度化有哪些要求?

121 .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22 .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123 .我在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4 .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征?

125 .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有哪些影响?

126 .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27 .早期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总特征是什么?

128 .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上分配不公对政治稳定有哪些影响?

129 .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主权冲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30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民主原则是什么?

131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宪政制度主要有哪些?

132 .近代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哪些思促使了民主观念发生了观代性变革?

133 .民主观念发生的现代性变革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34 .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

135 .代议制民主理论是针对哪几种情况而展开讨论的?

136 .多元民主理论与精英主义民主观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137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简答题: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答: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政治是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1 是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 2 是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

政治现象。 3 是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是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儒家政治学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法家则反行其道,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法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霸道。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其次,就是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等级制度等。

6、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答:从政治学角度来讲,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7、政治权力具有那些特性?

答:权威性、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排他性。

8、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能几代的发展变化?答:第一、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第二代权利是批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第三权利是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能些内容?

答:自由权、平等权、民主权

10、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者密切结合,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经济和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思想上,封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11、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阶级性、公共性、权威性、有机组织性、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12、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那些原则要求?

答: 1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2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各部份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3 、法治原则,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法,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圜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l8世纪 B.15世纪至l6世纪 C.16世纪至l7世纪 D.18世纪至l9世纪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程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C.血缘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知识分子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A.格劳秀斯 B.洛克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A.卢梭 B.拉斯韦尔 C.孟德斯鸠 D.桂林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垄断国家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A.马克思主义者 B.反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政治学导论复习资料(知识点)

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为政以德,修已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行为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四篇政治行为 第十章政治统治 1.精英统治理论的基本脉络是什么? 答:(1)精英统治论的起源 精英统治论起源于古代的能人治国思想,其创始人是意大利的政治社会学家帕累托和莫斯卡。 (2)精英统治论的观点 精英主义认为,无论是在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在民主制中,其共同点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精英之所以获得统治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社会所推崇的才能和品质。精英们的权力基础不一定是经济关系,军事力量、教士地位或管理专长同样可能成为政治统治的基础。 精英统治论的核心是精英与社会阶级的关系,实际上是企图以“精英”概念取代“统治阶级”概念。而且“经典的精英主义”认为,人民主权论中的民治思想是不可能的,因为民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直接行使统治权。 2.如何认识多元主义的统治理论? 答:(1)多元主义理论的实质 多元主义者把国家的政治统治看成是公正的仲裁,把国家视为“社会整体”的托管人、工具和代理人,其实质和精英主义者一样,否认政治统治的阶级性,否认国家实际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多元主义理论的观点

现代多元民主主义者认为,在现实国家中,国家的统治权或为寡头所有,或为众多的利益团体所分享。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民主的实际意义就是权力为众多的自治团体所分享。社会集团之间通过不断竞争和妥协来获得对国家的控制权,但谁也不能垄断国家权力。国家被认为是独立于市民社会之外的政治组织,它代表全社会的利益,是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国家的政治职能就是要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平衡,而不是偏袒其中任何一方。国家应该保证社会各集团和阶级之间的竞争有序和公正地进行。而当竞争性的集团之间发生冲突时,若国家之外的机构解决不了,政府的官员则可凭借政府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独有控制来运用其最高权力。 多元主义者把国家的政治统治看成是公正的仲裁,把国家视为“社会整体”的托管人、工具和代理人,其实质和精英主义者一样,否认政治统治的阶级性,否认国家实际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新马克思主义统治理论流派有哪些?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新马克思主义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张一种自由社会主义,并以此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又分为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①米利本德认为,尽管多元民主理论很巧妙,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并不过时,因为即使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仍然是一个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的阶级,它凭借经济权力把国家作为统治社会的强制机器。 ②在米利本德看来,国家虽然是阶级的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但是国家的行动却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任何国家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国家的自主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讲政治权力 3.政治权力:(1)广义:政治权力就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 (2)狭义: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 4.政治权力的特征 (1)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性; (2)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 (3)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1)客观要素: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生产资料②物质财③暴力④其他要素 (2)主观要素:指在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①能力素质②身份资格③理论与策略④组织 6.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1)权力: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奖惩能力,来源于强制力。 (2)权威:影响他人的一种正当性,来源于理性的说服。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 (3)联系:⑴都要求服从,都有支配的性质; ⑵权威构成了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实现要依靠对于权威的运用; (4)区别: ⑴对权威的服从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⑵权威通常是不可更改的;而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具体的情势,不断地 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 ⑶权威的服从不要依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为后盾。 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⑴外在客观的合法性,如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的法律; ⑵内在主观的合法性,如被统治者发自内心的认为统治者有权指挥他们, 而自己则有义务服从统治者; 8.政治合法性的类型 (1)传统型合法性(2)法理型合法性(3)克利斯玛型(个人魅力型) 9. 政治权力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区别 (1)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 (2)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精神上、信仰上的; (3)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则依靠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三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学导论汇总1

政治学导论 一、政治的性质 (一) 1、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3、政治博弈 类型:零博弈、非零博弈 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4、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研究路径: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 5、从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上看,西方政治学可以划分为: 古典主义时期、旧制度主义时期、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时期以及今天的新制度主义时期 6、古典主义政治学传统的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征是: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合一性 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制度中心主义和制度决定论 7、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政治理论与方法论 本国政府与政治 比较政府与政治 行政管理们研究组织行为 国际关系 8、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分化 制度主义(特点) (1)在制度的含义上,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上的政体论,即政治制度的好、坏问题。

(2)在制度变迁的方向上,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线性变迁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制度变迁。 (3)在变迁方式上,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所导致的革命性突变;新马克思主义,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4)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权力结构,这一点直接影响着新制度主义的“制度(权力结构)的重要性”。 (5)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马克思反对把技术与观念的关系简约为技术决定论或观念决定论,而把社会进步看成是一套复杂的关系系统的互动。 (6)在制度变迁的个人作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是把偏好和信念看成是被解释变量,而不是相反。 9、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行为主义 基本特征: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 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 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理性选择主义(核心要素都直接来自行为主义,方法论是个体主义,核心命题是“经纪人”假设)包括: 社会选择理论 集体行动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二) 1、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2、政治权力(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3、政治权力的主要类型 以性质划分:(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以组织划分:政府的公共权力、政党组织的权力、政治社团的权力 以层次划分:中央的权力上级的权力 地方的权力下级的权力 以功能划分: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 4、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关系: 价值关系利益关系法律关系 5、权力转化为权威的条件: 合法律性 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 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人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九章政治人 一、名词解释 1.政治人(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研) 答:政治人就是指公民以及在政治公民中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人总是要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但人并不必然要进入政治关系中。一方面,政治制度不发达会限定某些人作为政治人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即使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并不必然去享用属于他们的政治权利。政治人指的是进入到政治关系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政治家。 2.市民社会 答:市民社会是指基于权利观念的平等主体——个人、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所组成的,相对于国家权力拥有自己独立自治空间的共同体,强调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这种共同体是一种具有内聚力和广泛包容性的较为持久的社会组合。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①内部各主体平等;②外部与国家相对独立;③与国家的关系依法双向互动,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的权力与市民社会的权利可以相互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应当、也不可能将对方置于自己的绝对控制之下,两者的关系应当统一于有利于整个社会健康存在和发展的有机平衡的状态之中。 3.政治选举与政治投票(南京大学2005年研) 答: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

为方式。政治选票是政治选举的一个方式与途径。它们同属政治参与的方式。 二、简答题 1.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 答:政治参与的历时类型是从纵向历史发展所作的划分,而其共时类型则是从横向表现形态方面所作的划分,其划分标准在于公民是否对于自身权益具有行为能力以及是否作为。 (1)根据这种划分标准,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主要有自动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等三种。自动参与是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动员参与是公民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消极参与指的是公民出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行为。 (2)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在政治现实之中并不像在政治理论上那么容易分辨。任何国家实际的政治参与状况,都是动员参与、自动参与和消极参与三种共时类型的混合,所不同的是三种类型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合方式。一般情况下,民主程度高的国家自动参与作用的范围就大于其他类型,民主程度低的国家消极参与的作用范围就大些,而在介乎二者之间的转变过程中的国家动员参与的作用就比较突出。 政治参与的三种共时类型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关系。最初是属于消极参与行为状态的,在他人或政府的劝说或诱导之后,会转变为动员参与行为,动员参与又会逐渐转化为一种自愿地表现公民责任的方式,即内化为一种自动参与行为。反之,最初是自动参与的行为也可能因受到操纵而成为动员参与,当动员参与失败或者参与者责任感遭受打击之后,还可能继续下降为消极参与,如政治冷漠行为。当然,这三种类型之间的动态关系并不影响三者作为(3)政治参与类型的内在规定性。政治参与的共时类型,对于分析各国的政治参与状况是很有用处的,它们比单一的投票率分析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共时类型的分析能反映出政

陕西师范大学高起专政治学概论考试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高起专 一单选题 1. 国家机构的阶级性集中体现在() A.机构体系结构 B.国家统治集团 C.国家政治体制 D.国家经济形式 2. 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是() A.民族差异B.民族运动C.政治仇恨D.剥削制度 3. 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 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是()A.政党B.利益集团C.压力集团D.社会团体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5.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 A.民族问题的性质B.历史文化传统 C.自然环境D.经济结构 6. 中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7. 美国的政治体制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严格三权分立制 C.混合权力体制 D.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制 8.最典型的“三权分立”制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9. 按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西方学者将政治文化划分为() A.服从型政治文化与冲突型政治文化 B.协调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C.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D.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协调型政治文化 10. 在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重要手段是() A.直接利用宗教 B.间接利用宗教 C.政治思想宗教 D.直接利用封建迷信 11. 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 A.中央集权制 B.三权分立制 C.等级制 D.官僚制 12. 第一次系统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 A.《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论列宁主义基础》 D.《共产党宣言》 13.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问题 B.权力问题 C.经济问题 D.文化问题 14. “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这句话表明: () A.国家本质上代表整个社会成员利益 B.国家在形式上代表整个社会 C.国家代表所有阶级利益 D.国家代表所有社会组织 15. 美国的政党制度属于()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6. 国际组织的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A.国际会议 B.国际条约 C.国际贸易 D.国际交往 17. 西方学者按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将政治文化划分为()

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

政治学导论期末复习14号考 第一章 1.政治的含义:⑴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 ⑵政府运用公共权力对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学学科创始人:亚里士多德 3.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⑴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⑵按功能划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⑶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划分:宏观政治学微观政治学 ⑷按照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状况划分:静态研究动态研究 ⑸按照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实证的政治学

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⑴历史分析方法 ⑵经济分析方法 ⑶阶级分析方法 ⑷利益分析方法 5.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⑴社会学分析途径 ⑵经济学分析方法 ⑶心理学分析方法 第二章 1.利益的含义:基于一定生产基础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2.政治权力的含义:国家统治机关拥有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垄断性的公共权力.

3.政治权力的主体:国家统治机关 4.政治权力的性质:垄断的公共权力 5.政治权利的范围:特定区域 ⑴政治权利都是有作用范围的 ⑵政治权力如果超出自己的作用范围,就会与别的政治权力发生碰撞 ⑶政治权力碰撞的结果是冲突 ⑷政治权力在自己的范围内不发生作用就是失职 ⑸在相邻的政治之间的范围内的空白地带管理难度增大 6.政治权利的特性:⑴强制性 ⑵垄断性 ⑶自力性 ⑷扩张性

7.消极权利:个人要求国家不得侵犯只能消极的不作为的权利。 积极权利:个人要求国家积极行为的权利 8政治权利的内容:⑴自由权 ⑵参政权 ⑶述愿权 9.名词解释:①自由:一般意义上是指免于外在的强制;法律意义上的自由指的是除法律规定禁止以外主体行为皆被许可的一种状态。 ②权利: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做活不做的某种行为的自由;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指的是法律规定并加以保护的自由。 10.权利与权力的区别:⑴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自由,是不受侵犯的正当性;权力则是一种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强制力。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五篇 政治发展【圣才出品】

第五篇政治发展 第十三章政治现代化 一、概念题 1.政治革命(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1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0年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答: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的和平过渡。 2.政治改革(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2008年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研;华侨大学2011年研;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研) 答: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3.政治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研) 答: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 ①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政治发展的目标,尽管政治发展中有暂时的逆转。 ②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又是相互关联的。 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其两个重要的方面。政治民主既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又是政治发展的手段。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管是政治现代化,还是政治民主化,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提高。 二、辨析题 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一样都会引起整个政治关系和政治体系的质的飞跃。(西南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都会引起整个政治关系和政治体系的质的飞跃。(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政治改革和政治革命的区别: (1)从目标追求来看,政治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现有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和政治制度的彻底变更。而政治改革则以不破坏现有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前提,其目

政治学导论40题

政治学导论40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层的经济结构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它不仅包括敌对阶级间的关系和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还包括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一切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这一社会公共权力而展开的。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规律是最复杂、最难以把握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总之,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二、政治系统论? 政治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受社会运动制约的一个部分。政治系统就是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以及公民构成的一个系统。在系统的要件中,其中一项的变化会引起其他项的变化。政治系统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它从社会那里接受“输入”,把输入的信息处理后就作出某些“输出”(决定),决定的执行又反馈到“输入”单位。 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权力又决定着其他上层建筑。具体而

言,一是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就会发展得比较快;二是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经过一定的时期都要崩溃;三是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从自由主义的英国模式、集权主义的德国模式、威权主义的韩国模式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中国的实践来看,只有采取一种好的政治形式,才能使经济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由政治和经济制度构成的总体的制度环境决定了经济产权的基本形式即制度安排,而制度安排决定了制度绩效。 四、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包含着丰富的制度主义方法论:1.在制度的含义上,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硬约束机制”和宏观上的政体论。2.在制度变迁的方向上,强调线性变迁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制度变迁。3.在变迁方式上,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所导致的革命性突变。4.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权力结构。5.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6.在制度变迁的个人作用问题上,反对把个人偏好或信念看成是既定的,而是把偏好和信念看成是被解释变量,而不是相反。 五、政治权力的内容是什么? 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首先,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其

比较政治学导论(知识点整理)

比较政治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性质 一、比较和比较研究 二、政治与政治学 三、政治学与比较政治学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规范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二、经验性理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的基本功用 一、比较政治学的优长 二、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功用 第二章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的比较政治研究 二、近代的比较政治研究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四、比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主题的变迁 一、研究主题的当代状况 1.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与分类体系

2.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含义 3.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4.政治制度的深层次文化结构 5.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方法论模式的发展 1.社会科学化的努力 2.可能性的超越:异质比较与同质比较 3.从描述走向分析和深度描述 4.宏观与微观的融合 第三节比较政治学发展的动力 一、学科主流的影响 二、主流学科的影响 1.历史学与比较史学 2.人类学与社会学 3.经济学与比较经济学 三、比较政治学学科内部的张力关系 四、社会政治环境所给定的学科发展条件 第三章比较政治学的范式争论 第一节元理论层次的争论及其启示 一、主流范式:实证主义及其主张 二、非主流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 1.后实证主义

2.批判理论 3.建构主义 三、范式间的争论及其启示 第二节作为先驱者的马克思与韦伯 一、马克思主义的范式意义 二、韦伯理论的范式功能 三、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之于比较政治学 第三节不同政治取向型范式间的争论 一、多元主义/自由—民主主义范式 二、激进主义范式 三、社会合作主义/保守主义范式 第四章比较政治学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操作技术 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规范研究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3.行为研究方法 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进路 第二节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技术及其缺陷的控制 一、比较政治研究的操作技术 二、比较政治研究的缺陷及其控制 第三节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4版)配套题库-政治意识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二篇政治意识 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 1.政治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理解政治文化的概念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这些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①认知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②情感过程,如喜、怒、哀、乐; ③意志过程,如对行为目标的选择。 (2)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3)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2.政治文化有哪些构成要件? 答:政治文化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政治认知性成分。即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 (2)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

(3)政治评价性成分。即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准则、信条,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的价值判断。 3.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政治意识是一定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民族和个人的政治文化,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 政治文化反映的主要是民众的政治心理.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居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政治文化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意识形态则直接影响着政治文化的形成。 4.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它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提高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社会资本有四个主要特征: (1)它提高了投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2)社会资本并非是天生的,需要创造和建构。 (3)社会资本具有自我增强和积累的倾向,那些拥有社会资本的人往往会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 (3)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物品,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即它不是从中获益的那些人的私有财产,而是个人寄身于社会网络的共享品。 5.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答:(1)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序言 一、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国际政治系,为国政治专业设立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2.理解国际政治现象需要具备两类知识,即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即历史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3.分析的四种模式是指描述、解释、规范性分析和处方。 二、名词解释 1.国际政治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 2.世界政治指研究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区别于国际政治) 3.国际关系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关系。 三、简答题 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2.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复杂性:不仅涉及政治,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生态、法律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跨学科性: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研究领域,国际政治学都比政治学要宽泛的多,该领域的学者们认为,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对于国际政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包容性? 3.列举至少三个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名称和期刊名称。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原名不列颠国际事务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外交事务》《外交政策》《外交评论》。。。 第二章理解国际政治 一、填空题 1.国际政治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 二、名词解释 1.权力 指一个国际行为体对其他国际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通常分为软权力和硬权力、潜在权力和现实权力、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 2.安全困境 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3.集体安全 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三、简答题 1.现实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核心观点。

【自考真题】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D)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文艺复兴 2.“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出自于(A) A.《共产党宣言》 B.《国家与革命》 C.《列宁全集》 D.《毛泽东选集》 3.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思想家是(D) A.柏拉图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亚里士多德 4.“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所体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D) A地主占有制 B.领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 自耕农占有制 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C) A.垄断 B.暴力统治 C.自由竞争 D. 福利国家 6.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是(D) A领土 B.阶级性质 C.经济基础 D.国家主权 7.“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8.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C) A.民族平等 B.民族联合 C.民族自决权 D.民族团结 9.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D) A.无为而治 B.王道 C.仁政 D.霸道 10.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C)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1.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D) A.总统制 B.君主制 C.集权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2.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是(A) A官僚等级制 B.分权制 C.帝国制 D.分封制 13.A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历史类型是(C)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自考真题】最新政治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最新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 本大JK共20小題,毎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列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題干】“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 【选项】 A.亚里士多德 B. 31尔逊 C.戴维?伊斯顿 D.马基雅维里 【答案】C 【解析】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o戴维?伊斯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考点】政治的含义 2.【题干】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 【选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B 【解析】道家,老子和庄子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所谓的“无为而治” .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3.【題干】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选项】 A.《共和六论》B,《君主论》C.《社会契约论》D,《政治学》 【答案】D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4.【題干】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选项】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C.商人阶级的产生 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答案】C 【解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人阶级的出现。恩格斯称其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考点】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 5.【题干】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选项】 A.神的意志 B.阶级矛盾C,暴力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 【答案】A 【解析】神权论一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考点】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6.【题干】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选项】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白耕农占有制 D.国家占有制 【答案】B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地主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西方封建社会,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考点】封建制国家 7.【題干】从国家结构方面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o 【选项】 A.中央集权制 B.官僚等级制 C.地产权利等级制 D.分封割据制 【答案】D 【解析】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

杨光斌著《政治学导论(第四版)》2011年版知识点吐血整理

科目:政治学 参考书目:《政治学导论(第四版)》,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政治的含义。 P5: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文化的含义。 P51:政治文化是政治学上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 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3.正义的定义。 P89:正义的本质是指一个国家应该满足个人和团体生存所 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需求。正义既包括分配资源的方法,也包括分配资源的结果。方法是公平交易,结果是指承认所有的个人及团体能够平等地享有一些基本权益,并且在他们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4.共和制的内涵。 P118: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选举产生统治者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共和制具有不同的历史类型和阶级性质。历史上曾出现过奴隶占有制共和国,现代则是资产阶级共和制,无产阶级共和制。 - 1 -

5.国家元首。 P129:国家元首是一国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性地居于首脑地位。任何性质的国家都需要有国家元首,例如君主制的国王或皇帝,共和制的总统或主席。国家元首对于国家的作用有:一是象征国家,二是代表国家,三是对内代表国家的统一。 6.统治秩序的含义。 P201:统治秩序是社会各阶级经过特殊斗争和较量之后形成的,是取得胜利的阶级强加于整个社会的统治行为。因此,从根本上说,统治行为是准暴力行为,以暴力为后盾,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出现。在政治统治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 7.市场化治理的概念。 P218:市场化治理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市场化方式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化治理。市场化治理引进了市场化运动的手段(例如市场运作,契约外包,私有化,授权经营等),引入企业管理的3E(效率efficiency、经济economy、效益effectiveness)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降低政府运转的成本,增进政府政策的收益。 8.弹性化治理的定义。 P219:弹性化治理是在批判传统的官僚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模式,它主张政府机构不能仅仅依靠僵硬的政府组织、一成不变的制度条文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要变革政府机构、放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答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p5四点+意义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p8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P15~16 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P22 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 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P28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时代特征是,制度包含由一系列“关系”构成的宏观的整体性“硬约束机制”,是一种结构决定论分析路径。是一套因果关系密切的方法论体系,对后来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内容是什么? P34 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1历史制度主义产生于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直接批判,核心是重新强调制度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偏好的形成和选择是由人所处的制度环境决定的。“路径依赖”是历史制度主义的一个主导性范式和话语。方法论特征是归纳法。 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产生于对美国国会立法行为的研究,理性选择制度学派虽然重视制度安排的作用,但还是坚信行为这既有的偏好的力量,认为政治结果其实就是行为者策略性计算的结果。提出著名的制度创新理论。 “路径替代”。 》补充—两者区别:

政治学概论真题2012.1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无为而治”的流派是( B )1-14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阴阳家 2.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这句话表明国家是( C )1-22 A.在历史上存在过 B.还会在未来存在 C.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D.国家总会被消灭的 3.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 C )3-66 A.国家形式问题 B.国家结构问题 C.国家的分类问题 D.国家的政体问题 4.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 A )3-75 A.购买 B.分封 C.赠予 D.强占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开始于( B ) 4-101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6.实现公民权利的最重要形式和保障是( B )5-127 A.法律 B.民主政治 C.权力结构 D.国家机器 7.邓小平理论形成于( D )5-136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办法是通过( A )3-72 A.社会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资本主义改革 9.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想出划分标准的是( C )6-148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布丹 10.指出国体是“社会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 A ) 6-144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列宁 D.马克思 11.最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是( C )7-184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2.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一切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国家机关是( C )7-179 A.国家元首 B.议会 C.中央政府 D.最高法院 13.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B )8-225 A.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 B.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C.无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D.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14.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C )8-202 A.剥削制度 B.民族压迫 C.民族差异 D.民族矛盾 15.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未掌握政权的政党称为( C )9-242 A.参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非法政党 16.资产阶级政党最初产生于( C )9-246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17.亨廷顿认为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是( B )11-316 A.贵族掌权 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一般大众参与政治 18.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核心是( C )11-328 A.人民思想观念的改变 B.社会舆论的改变 C.国家政权的改变 D.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 19.南北关系矛盾是指( A )12-399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 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